第一篇:《纸拎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编写意图及地位
本课为浙人版美术第二册第十二课,课型为[设计·应用]。根据《新课程标准》一年级对这一学习领域的要求是让学生了解对比与和谐,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纸拎袋》这一课就把这一要求融入了本课的教学中,以全新的面貌呈现于课堂。
由于本教材的编排体系呈螺旋形上升,学生在前几课的教学中以初步掌握了有关设计的知识,所以本课在学生掌握设计技能的基础上,紧密融合生活,大胆设计制作各种各样的纸拎袋。拎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拎袋的品种和式样也越来越多。《纸拎袋》让学生了解到现代的拎袋不仅仅是为实用而设计,对其外形、色彩、材质、图案等各方面都有要求。利用一年级小朋友好学、好问,有强烈表现欲望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融入生活体验美,运用各种材质用撕、剪、折、卷曲、插接、粘连等基本技法,进行立体和半立体纸工制作,参与看一看、议一议、做一做、评一评等活动来体验造型设计活动的乐趣。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拎袋的设计制作方法,运用各种美术元素,设计制作出富有个性与创意的拎袋。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提示,在本课中我将实现以下三个领域的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认识和了解各种式样和材质的拎袋,以审美的眼光发现拎袋的美。
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拎袋的制作方法,运用画画、剪剪、撕撕等表现方法,灵活运用各种彩纸、废旧材料进行拎袋的设计制作。
情感目标:领悟生活中的美,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学生观察表现生活和美化生活的情感。
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表现拎袋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创造能力,设计制作新颖有趣的拎袋。
二、说学法
一年级学生好问、好学、好奇心强,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追求有趣味的课堂形式,向往尝试各种能表达自己情感的表现方法,所以,本课着重于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感悟、创造,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引导学生各种体验活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从而获得知识,发展创新能力。
三、说教学原理及方法
1、本课的设计我以皮亚杰、布鲁纳的“构建”“发现”理论来进行教学设计,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通过看看、拆拆、议议等活动自主探究拎袋的构造和制作方法。以体验性学习贯穿始终,在教学中充满对生活的体验、审美体验、创作体验、挫折体验和成功体验等,各种体验学习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在体验性学习中渗透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2、杜威的“从做中学”的主张,在没有教师示范的情况下,学生观察拎袋作品、尝试制作拎袋,在探索制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著名教育家李吉林开创的情境教学法。语言情境: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尝试与探索欲望。生活情境: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为生活服务,本课教学紧紧围绕生活这一主题,创设生活情境,以旅行这一导线,从准备旅行——欣赏拎袋——设计制作拎袋——推销介绍拎袋——游戏模拟旅行这一系列和生活紧密相关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美化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四、说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对话激趣
教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国庆长假马上到来了,同学们有什么打算吗?很多同学会说打算全家外出旅游。
师:旅游要作哪些准备呢?
生:准备食物、日常用品、相机等,准备拎袋。
从而揭示课题:让我们走进《纸拎袋》吧!
2、欣赏感知,审美体验
图片展示各种款式、各种材质的拎袋,有云南白族的绣花拎袋、蓝印花布拎袋、旅行拎袋等,初步认识拎袋的外形、色彩、材质、图案及用途,感受拎袋文化的深厚,感受生活的美好。
3、初步了解,尝试制作
发给各组一只简易的拎袋纸模型,各组所发到的拎袋为不同的造型,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甚至可以拆一拆,学生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了解拎袋的简易的制作方法,各组派代表上台示范制作方法,各小组互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怎样使拎袋的容量更大?怎样粘连会更牢固?……让学生带着问题尝试制作一只拎袋。
4、拓展思路,感悟设计
出示几只新奇的拎袋:像房子造型的拎袋、蜘蛛造型的拎袋等,引导学生感受创造性设计的魅力,并在拎袋的形状、色彩、图案基础上进行想象,以解决本课教学难点。再让学生欣赏综合使用卡纸、瓦楞纸等废旧材料,用各种手法制作的拎袋,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
5、动手动脑,小组合作
小组讨论设计怎样的拎袋,发给学生作业设计单,在作业设计单上填好设计说明、创意、色彩、材质、设计师签名。让学生领悟设计的意义,并根据设计方案有目的地选取材料进行分工合作。
6、师生互动,“展销”评价
开个小小“展销会”,看哪一组设计制作的拎袋最受欢迎,“推销商”从拎袋的造型、色彩、材料、功能等方面进行介绍,“顾客”为国庆旅游挑选自己喜欢和需要的拎袋,教师以记者的身份用相机拍下“推销”的场面,又以评委的身份颁发“心灵手巧”、“最佳创意”奖牌。
7、游戏体验,拓展延伸。
学生提上拎袋作品进行“我们去旅行”的游戏,体验成功的愉悦。
师:同学们设计制作的拎袋真是太精彩了,这些美丽的拎袋放入市场的话,将为我们的旅游提供了更大的方便,使我们的旅程更生动精彩!为了让生活更丰富多彩,希望你们能设计出更多更新颖的拎袋。
第二篇:浙美版小学美术《纸拎袋》教案
《纸拎袋》
教学目标:1.认识纸拎袋的用途,初步掌握纸袋的基本设计与制作方法
2.运用各种纸才,通过撕、贴、画等方法制作一只既美观又实用的纸拎袋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实践和创新的兴趣与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纸拎袋的基本设计与制作方式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创造能力,设计的纸拎袋造型新颖、有趣。
课前准备:上课前先和同学们玩一个撕纸的小游戏,考考大家撕纸的本领,计时开始,看谁撕的又好又多(奖励彩色纸)先撕细长条状。换张颜色纸,再撕长方形(有大有小)。换张颜色,撕三角形,叠加起来一起撕(叠加对折,可以撕很多张)。换张颜色,撕圆形,教师示范撕圆形(有大有小,不同颜色叠加,撕不不同)
(奖励老师撕的形状给学生)将撕完成的这些形状纸片我们先保管起来。肯定学生的能力。
工具准备:彩色纸,固体胶水,双面胶,记号笔。
教学设计:
1.情景创设,揭示课题
今天的美术课啊,王老师要来教大家来变个小魔术,你们想学吗?那你的小眼睛可要看仔细了,王老师拿出了一张普通的牛皮纸,你们来看看我是怎么把它变成个宝贝的。示范:折纸拎袋,边示范边口头讲述过程,步骤。共分为3部分 1留边对折,折成纸袋 2 折纸袋的底部,展开三角形 3 折粘底面 问:学生学会了没有,并且来回顾下每一个步骤
出示GIF动图,每一步,视频播放进行讲解。同学们边看边来试一试 学生作业1:制作纸袋
制作完了纸袋,加上提绳子,就组合成了一个纸拎袋。板书:纸拎袋
纸袋、提绳
2.结合生活,观察纸拎袋
同学们真棒,我们完成了一个纸袋的制作。接下来考考大家有没有细心地观察生活 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什么样的纸拎袋?(学生发言)
总结:生活中有各式各样装不同物品的纸拎袋,相对于塑料袋,纸拎袋的使用更加环保 小游戏:连连看
总结:不同大小、形状的纸拎袋适合不同的东西,袋子上的图案装饰更准确地表现了这个袋子的用途。
所以纸拎袋上的图案装饰也很重要。板书:图案
3.感受情景,设计拎带
王老师的学校将要举办一个美食节,我也带来了一些纸拎袋,你们来帮王老师看看这些纸拎袋设计的好不好看?那能不能请你们帮王老师来设计一下?
我们一起去看看美食节都有哪些可口的美食呢……欣赏一组美食节的照片,冰淇淋,烤肉串,糖葫芦,披萨,华夫饼……
问:我们要怎么来装饰这个纸拎袋适合放我们这些美食呢?(可以把我们美食的图案放上去)
老师带来了一些美食的图案,请你们来设计一下,如何来摆放这些美食图案呢? 游戏:学生上台来拼摆设计
板书:图案的大小
图案的位置
图案的色彩
4.教师示范
如何进行形状的粘贴,想象,通过我们之前撕纸的形状来进行想象拼摆。固体胶水的使用,碎纸片的粘贴法。
5.作品欣赏
欣赏同类学生的作品
6.学生作业
请小小设计师来设计一个纸拎袋,并运用撕纸拼贴或添画的方式进行美化。
7.作品展示
制作一个摊位,将学生的纸拎袋都装饰在上面
8.拓展
创意纸拎袋的欣赏,应用。
第三篇:小学美术第5册教案《刊头设计》《纸拎袋》
3.刊头设计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刊头的作用和特点,学习刊头设计的方法。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刊头设计作品的欣赏与讨论,促进同学间的交流,提高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美化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刊头设计的知识与方式,绘设计刊头。教学难点:设计有创意、有美感的刊头。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铅笔等常用作画工具。(教师):学案、刊头图片、学生优秀作业。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进行课前谈话,创设闯关大赛的氛围。(2)教师介绍“闯关大赛”的项目与规则 2.观察讨论,了解刊头
(1)师生共闯《刊头设计》第一关:刊头知识我了解。(2)教师总结课件,讲解刊头设计的相关知识
(3)小组讨论什么是刊头,刊头设计的要素有哪些,刊头设计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并共同完成学案第一关问题。(4)教师宣布第一关闯关成绩。3.尝试构图,激发创意
(1)师生共闯《刊头设计》第二关:刊头排版我知道。(2)欣赏刊头设计作品。
(3)师生共同分析,图文结合的刊头设计有哪些不同的形式。
(4)小练习:以“艺术天地”为题,用简练的图形和线条画刊头设计稿。教师绘制草图举例示范。
(5)学生以四人为一组,设计绘制四种不同的排版方式。(6)展示同学作品,讨论还有哪些不同排版方式(7)说一说:刊头版式需注意什么?(8)教师宣布第二关闯关成绩。4.创作评价、总结成果
(1)师生共闯《刊头设计》第三关:刊头设计我能行。
请四人小组用手绘的方式为手抄报《大拇指报》设计大刊头和小刊头,设计要求:围绕主题,图文并茂,简洁明了,富有创意。(2)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4)教师宣布第三关闯关成绩。学生汇总三关所有成绩,共同评出“刊头设计小能手”和“刊头设计小行家”。5.课外拓展
(1)欣赏优秀的学生手抄报设计作品。
(2)教师鼓励学生将刊头设计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4.纸拎袋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纸拎袋的用途,初步掌握纸拎袋的基本设计与制作方法
2.运用各种纸材、废旧材料,通过折、剪、画、贴等方法制作一只即实用又美观的纸拎袋
3.培养关注生活、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勇于实践和创新的兴趣与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纸拎袋的基本设计与制作方式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创造能力,设计制作纸拎袋新颖有趣
二、教学设计:
1.情境创设,揭示课题(1)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2)出示纸拎袋范作,教师从袋子中找出剪刀、双面胶、绘画用具,展示袋子(3)揭题
2.欣赏感知,审美体验
(1)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搜索到得纸拎袋,说说它的来历和用途(2)除了学生说的用途外,纸拎袋还能用来做什么?课件展示各种纸拎袋(3)好的纸拎袋本身就是艺术品,课件相应出示纸拎袋图片
教师总结:这些造型各异、风格不同的纸拎袋既方便购物,有展示产品的形象、理念、文化,还体现设计者的个性与想象力 3.分析讨论,尝试制作
(1)请学生将自己带来的纸拎袋看一看、摸一摸、拆一拆,了解纸拎袋的特点和基本型的制作方法
(2)课件出示纸拎袋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图,学生尝试制作纸拎袋基本型
探究: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怎样使纸拎袋的容量更大?怎样设计纸拎袋更舒适?怎样粘连更牢靠? 4.观察发现,感悟设计(1)造型
请学生想想,你见过、用过的纸拎袋有哪些形状,你发现它的共同点吗?
①课件出示一组几何形纸拎袋,你发现了什么?说说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②课件出示一组仿生形纸拎袋,说说这些纸拎袋的设计灵感来自哪里。
教师小结:我们发现这些不同形状的纸拎袋都可以概括为基本的几何形和几何形的组合;除几何形外,还有具象的仿生形,如:可爱的小兔、有趣的小狗等。(2)装饰。
①课件出示教材中以图案装饰为主的纸拎袋,思考:这些纸拎袋的图案设计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一款?为什么?
②怎样让纸拎袋变得更美观呢?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装饰?你带了哪些材料?打算怎样装饰?
课件出示:拼贴法(剪、绕、撕、折、卷、贴等)和添画法装饰的纸拎袋。
教师小结:可以运用各种材料,用剪一剪、绕一绕、撕一撕、折一折、卷一卷、贴一贴等方法,让纸拎袋变得更漂亮!(3)拎带。
你觉得拎带可以怎么制作?学生讨论。
课件出示:用纸剪贴的、直接剪的、用绳穿孔的„ 5.设计制作,实践创新。(1)作品欣赏。
①课件出示学生作品,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只纸拎袋,为什么?(引导学生从造型、装饰、色彩等方面讨论o)
②课件出示创意纸拎袋作品,说说它们的创意在哪里,这些纸拎袋的造型和拎带设计巧妙在哪里?通过图片欣赏引导学生感受创造性设计的魅力。
(2)小组讨论:如果让你设计,你会设计怎样的纸拎袋?你用它来干什么?(3)学生作业。
①作业内容:设计制作一只纸拎袋,以添画或拼贴的方 法进行装饰美化。②作业要求:
第一层次: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第二层次:构思新颖、造型独特、装饰美观。
③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优缺点及时点评。
辅导要点:整体构思与造型;制作的技法与装饰方法。6.作业展示,学生互评。(1)学生作品展示。①学生自评: “设计师”从纸拎袋的造型、装饰、材料、功能等方面进行介绍,说说自己作品的特色与创意,谈谈在创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②同学互评:说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提出不足及改进方案。
③思维的碰撞,学习他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完善作品。(2)评选活动:最佳制作奖(评价标准:造型美观、制作精美);创新设计奖(评价标准:造型新颖有个性、装饰美观)。7.课外拓展。
学习了纸拎袋的设计与制作,希望学生在环保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能多设计、多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拎袋,为美化生活作出贡献。
课件出示各式自制环保袋,学生欣赏并承诺不再使用或尽量少用塑料袋。8.整理材料,保持整洁。
把桌面上的碎纸、废料装进我们亲手制作的纸拎袋里,保持桌面和地面整洁。
三、板书:
四、教学反思:
第四篇:一年级美术下册 纸拎袋 2教案 浙美版
纸拎袋
教学目标:
1.了解纸拎袋的用途,并能用多种纸张及多种设计方法,来制作漂亮的纸拎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添画或拼贴等方法来装饰纸拎袋,培养设计意识。3.培养学生细心和耐心的习惯,并激发对手工制作课的兴趣。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添画或拼贴等多种设计方法来装饰纸拎袋。教学难点:
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教学准备:
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即时贴和各种装饰品。老师:示范作品若干,音乐。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见过这样的纸拎袋吗?(展示准备好的纸拎袋)
2.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纸拎袋?请你们把自己带来的纸拎袋相互交换,给大家看一看,并说说它们有什么用途?
二、制作 1.分析研究:
①研究纸拎袋的外形有什么特点?研究纸拎袋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②研究纸拎袋的色彩有什么特色?研究纸拎袋的装饰采用了哪些材料和哪些制作方法,你还有更好的设计想法吗?
(通过小组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看一看黑板上挂着的纸拎袋是怎样做的,和同学们带来的制作方法一样吗?(通过欣赏,拓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展学生的视野和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①拿出自己带来的彩色纸,想一想,用你手中的彩色纸能做成什么样子的纸拎袋。②教师制作,重点提示封口和拎袋处的牢固性。
③出示装饰好的图案和花纹的拎袋给学生欣赏,并比较前后有什么不同,突出装饰拎袋的美观和工艺性。(提示:拎袋上加上图案和花纹就更漂亮了,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继续再创造提供空间。)
三、布置作业
1.可以做一个有特色的拎袋或实用性很强的拎袋。2.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四、展示表演
1.小组交流:介绍自己制作的纸拎袋有什么特色。2.播放音乐进行包包展示。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五篇:纸风铃说课稿
《纸风铃》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美术组第一组选手:复古风天花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纸风铃》。
《板书》
下面我将围绕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内容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要讲好一堂课,首先应当对教材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下面我们来分析本节课的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第二册第七课。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本课通过有趣的纸杯吊饰的设计制作,让学生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中体会创作。
教材导语的旁边选择了北京著名的白云观建筑上的风铃,小姑娘也模拟建筑上的悬挂风铃的姿态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的安排能帮助没有生活体验的同学感受真实的风铃特点。下面的制作方法没有按照惯例顺序安排,而且将装饰风铃、创作花边、和安装的方式分成三组,以表示他们各自的重要性。右边的学生作品均选择的是利用纸材料制作的作品,但是这不表示此课必须使用纸材料。如果能够在周边找到适应的材料,如废弃的塑料杯等均可„
本课和前面的《花地毯》及后面的《各式各样的水果》《可爱的动物》四课,可视为一个借助“造型、表现”作为基础支持的“设计、应用”小单元。
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确立了本课的学习内容,为了落实教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学情分析如下: 一年级学生一般能在七八岁左右。生理方面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是儿童发展的重要转折,这一时期,孩子们的行为带有明显的幼儿时期的特征。他们自控能力比较低,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出现打闹现象,明辨是非能力较弱。在学习生活方面,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需要借助形象思维和动作来理解和记忆,学习活动带有浓厚的游戏色彩。
一年级的孩子好奇心很重,想象力特别丰富。虽然是创作纸风铃,但是首先能用声音刺激起学生的好奇,然后用眼睛去吸引学生,让学生迫不及待的想拥有漂亮的风铃来强化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风铃的外观、造型特点及作用,培养孩子善于观察乐于观察的习惯。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象,用添加、裁剪、组合等方式,设计创作风铃,培养孩子的创作乐趣和能力。
3:用剪(撕)、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孩子的审美情操。
(二)重点与难点
1:了解风铃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
2:创作形式新型的小挂饰,激发学生美化生活。四: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为了打成教学目标,我选择了相应的教学方法。
本课的教学方法是情境创设法、观察发现法、体验教学法、引导法,引导学生认识铃,引起学生的好奇,吸引学生让学生自己迫不及待的想拥有漂亮的风铃来强化教学效果。此外,为了更好的辅助教学,我还采用多媒体教学交流,多媒体教学交流具有更直观、形象、鲜明、生动等一系列特点。既能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又扩大学生的认知空间。同时我还采用黑板板书,使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从而优化了整个课堂。
此外,为了更好的辅助教学,我还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更直观形象、鲜明、生动等一系列特点。既能缩短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扩大学生的认知空间。同时,我还采用黑板板书,使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晰,从而优化了整个课堂。五: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设计是从教学时间维度,内容学习维度,和目标达成维度的结合点上安排教学内容,力求达到从宏观形式再到微观形式,由感性的审美到理性的分析,力争实现抽象知识的形象化,形象知识的生动化。为此,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导入新课,了解风铃,装饰风铃,创作美化风铃,小结四个部分。
(一)导入新课 1:我的新课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老师在课堂前为你们准备好的风铃“叮铃铃,叮铃铃”发出悦耳的声音,问“孩子们”猜猜这是什么?
点题板书,第七课,纸风铃
“摇呀摇,晃呀晃,铃儿随风在唱歌”用童谣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和观察力。2:设置问题
孩子们喜欢风铃吗?来夸夸这个老师创作的风铃,设计理念,通过闻其声,观其形让学生获得感官上的美的享受,自然的对风铃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创作的冲动。
(二)了解风铃,装饰风铃
1,用风铃引导。老师这就是自己创作的风铃,你能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那么说风铃可以分成几部分呢?学生观察自由畅述。主要有三个疑问,分别是纸杯、铃绳、铃舌。
2,老师出示一些装饰好的,不同图案的纸杯,孩子们拿出自己带的纸杯对照,设置疑问,观察下你们的纸杯跟老师的有什么不一样,它们是怎么装饰出来的?
3,谁能说出老师是怎么创作这个纸风铃的?学生思考,简明说创作过程,老师板书。先把单个纸杯进行美化,用画画,剪切的方式。再用彩绳把纸杯穿起来。给纸杯装上小挂饰。
4,将美化好的纸杯发给几个小组,小组之间自由组合成一串风铃。
教师引导发现问题,指导解决问题。在穿纸杯的过程中,会遇到纸杯滑落的困难,你有什么可行的办法?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用打结,双面贴,牙签固定等方法。
设计理念,通过观察不同图案的纸杯以及制作材料和创作方法的分析,让学生初步感知风铃的模样和构造,从而为下一步创作打下基础。
(三)创作风铃,美化风铃
1,分小组制作,四人为一组,每个人创作一个美观的纸杯挂饰,穿、打结成一串。2,设置奖励制度,一个速度组、一个优秀组、一个创意组。三个小组的优胜者分别送一个漂亮的风铃当做奖励。新颖、富有创意的作品在班上展示。
3,引领孩子们用铁丝等坚硬的物体让每一串风铃固定并发出优美的声音。
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动手操作,并从合作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四)展示评析,作品欣赏 1,讲做好的风铃展示
2,成立评委组,让孩子们来评评谁做的精美,装饰的漂亮 3,作品欣赏
设置两个德育问题,如此环保又美观的纸风铃,你是想送给谁?挂在什么地方?让孩子们学会感恩,成为一位懂得感恩的人。通过作品展示与师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懂得与他人分享喜悦。六: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是这样的。整个板书以媒体教学系统为主,适时的结合黑板板书和实践演示,从而起到了提纲挈qie领的作用。我的说课反思是:不仅要教给同学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同学们的传统文化素养。通过这节课,培养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设计能力。
到此为止,我的说课就结束了。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和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