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吃苦也是要学习的美文
我刚来美国的时候,在维吉尼亚遇见一位中国厨师。他刚刚从医院看病出来,左手腕缠着厚厚的绷带,很客气地对我说:“听说您代表国内出来做文化工作,按说应该做几道好菜请你品尝,偏偏手受了伤,医生说以后很难拿重的东西了!”我问他受伤的原因,他说是因为自己不注意,常用一只手端很重的炒菜锅,长时间下来,手腕关节变了形。
当我为他叹息时,他苦笑说,比起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境遇,他的情况算好的了。我问怎么回事,他说那个学生第一次到餐馆打工,给主厨们打下手,干一些杂活,他叫学生去端炉上的一个锅子,话还没说完,学生便冲过去把锅端起来,这时才惊觉那锅里竟是滚烫的油,要松手,油必然泼在身上,只好强忍着咬着牙慢慢地将锅放下,但是双手已经严重灼伤,而且伤到了筋骨,几乎半废了。
“怎么连热油锅表面不冒热气的常识都不知道?”
厨师叹气:“他呀在家里肯定娇生惯养宠坏了!就像是笼子里的鸟,从来没有吃过苦,放出去自己没办法生活。可是来美国留学,谁能不打工呢?结果什么都不懂,出事的不止他一个啊!父母在家里不教他们做,岂不是害了子女吗?”
他的话让我回想起了一件事,最近为我们办公室装修的老板曾说起,有个留学生到他那里打工,他叫这个留学生去拿石膏板,学生歪着身子,也学其他人一样一次硬抬两块,岂知因为使力的方法不对,半边脊椎受到过大的压力,没多久就软骨突出,无法再干重活。于是改叫他铺地砖,却又铺不了多久,便旧伤复发,站都站不起来,只好把他辞了。
“据说这毛病会跟他一辈子!”老板说,“这怪得了谁呢?人家一次抬四块都成,重要的是用力的方法要对,只怪他以前什么重活都没做过,又不善于学习,所以连筋肉该怎么用都不懂,一定是家里宠坏了,没吃过苦!”
“父母在家里从不让他们做!”“一定是家里宠坏了!”厨师和老板责怪的都是受伤者的父母,他们当然应该检讨对子女的教育方法,而作为子女是否也意识到吃苦也是要学习的。这也使我想起二十年前,一件有意思的事:那时候我们住在一个大杂院里,左邻右舍只是一板相隔,某日右邻夫妻吵架,丈夫吼道:“这是什么菜!怎么连盐都不会放?再不改进,我就跟你离婚!”这时候便听见左边那家的父亲,对着正在念高中的女儿说:“学着点吧!要不然连老公都抓不住!”那位父亲当时的心情,是不是正如同我此刻的感受呢?当父母对儿女说“好好念书,家里事不用你操心”时,却可能忽略了一件事:有一天,儿女也得完全依靠自己。于是,前一天还不知道洗碗用的清洁剂的瓶子怎么开,第二天却连床单都得自己洗,岂不是突然掉入另一个世界而难以适应吗?
最严重的是,走出家门去打工,如果在家什么重活都没做过,锅铲也没碰过,是否会发生前面说的种种悲剧呢?于是我们不免要反省:“爱你,是否反而害了你?”为了儿女的未来,为了儿女的安全,父母们不能再一直把食物送到儿女的嘴边,除非想把他们永远像鸟一样关在笼子里。儿女们也要争气,要自省。想飞,请先学习吃苦!
第二篇:青年干部要甘于吃苦
青年干部要甘于吃苦。基层复杂的社会环境,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是磨炼意志、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理想场所。青年干部要自觉抵制享乐之风和奢靡之风,安平乐道,在艰苦环境中认识国情,体察民情,了解社会,为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青年干部要贴近群众。要对群众有感情,把群众当做自己的亲人,把为民造福作为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做小学生,把群众当老师,虚心请教,识农时、知农事、跑田坎,等我们的鞋上的泥土多了,嘴里的土话多了,我们与群众的距离也就近了。
青年干部要多干实事。要干好工作,就得沉下身子,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主动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第三篇:国旗下讲话《学习要吃苦勤奋》
《学习不吃苦不勤奋不行》
老师们、同学们:
战国时洛阳有一个叫苏秦的人,虽然出生于贫穷人家,却胸怀远大志向。他跟着当时著名的先生学习多年,后来游历了很多国家,想说服这些国家的国王重用自己。但由于他才疏学浅,没有一个国家留下他,最后只好穷困潦倒、狼狈不堪地回到家里。回到家后,苏秦的家人都讥笑他。苏秦因此既惭愧又伤心。但他扬名天下的雄心壮志仍然不改,他知道自己之所以失败,还是因为自己的学识不够,读书不够,于是闭门不出,昼夜伏案攻读起来。为了抓紧时间学习,苏秦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读书时,把头发用绳子扎起来,悬吊在屋梁上,如果自己一打瞌睡,头发就把自己揪醒。夜深的时候,如果自己实在太困了,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样就能保持清醒。这就是成语“头悬梁,锥刺股”的由来。这个故事激励着很多青年学子发愤努力,刻苦学习。世界上没有谁是能轻而易举就取得成功的,有一句歌词就这样唱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那些站在冠军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哪一个没有经过流血流汗的刻苦训练?那些考上大学的“天之骄子”,哪一个没有经过寒窗苦读的煎熬?就是你们的父母们,为了生活,为了培养子女读书,不论是在外打工,还是在家种地,又有哪一个不是辛辛苦苦起早摸黑的忙碌呢?
开学以来,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上采取了一些措施。老师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把时间抓得更紧了,对学习上的要求更严格了。这样一来,有一些同学就觉得苦了,累了,觉得老师要求太严,作业太多等。这让我深深地感到忧虑――学习上不能吃一点苦,怎么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呢?没有一种刻苦拼搏的精神,今后怎么能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呢?因为任何辉煌成绩的取得都是勤奋的结果。我们不要希望有什么捷径,有什么成功的秘诀,要知道,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付出的小,收获必定少;不付出巨大的代价,就不可能有巨大的收获。同学们,我们今天并不提倡不顾身体,加班加点,一味的靠时间加汗水来提高学习成绩。但珍惜时间、刻苦拼搏的学习精神却从来不会过时。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靠自身的刻苦努力。今天,你要想取得学习上的成功,就必须放弃你的懒惰思想。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有多少付出,就一定能有多少收获!
第四篇:人生也是风景美文
人多有慕名趋名心理。因而凡名山名川名景名胜名楼名阁名园名刹名石名树,人们便趋之若鹜,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呼朋引类,扶老携幼,摩肩接踵,往来如织。由此有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如果仅仅是为了极言泰山、黄山之胜,没什么不可以;如果真以为从此无岳可朝,无山可看,恐怕就是一种浅见了。
陶渊明“悠然见南山”,其心悠然,其身却并不在南山;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后人赞之极具“独坐”之神韵,而敬亭山则不过是宣城外一座寻常峰峦,有名的只是六朝以来的江南名郡宣州;写了前后《赤壁赋》的苏东坡,在一个极平凡的月夜游了一座极平凡的寺庙,却抓住瞬间佳境,同样作出传诵千古的最敏感的记录《记承天寺夜游》;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其山水除因东晋琅琊王司马睿避难而小有名气外,并不是特别出名的风景区。
大自然的奥妙无可穷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何其高远;“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何其壮阔。江南秀丽,塞北苍茫;紫禁皇城巍峨雄伟,苏州园林纤巧玲珑;现代景观固然大开视野,废墟残迹同样启人深思。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此中玄机,在于非止于目之所接,乃归于心之所得。旅游,说到底,是一种艺术行为。因为各人的性格、气质、学识、教养、观念、情志、年龄、性别、职业,乃至彼时彼地的处境和心理状态的不同,同样的旅游,结果也完全可以是大异其趣的。
如今游人如潮的北京故宫御花园,当年的末代皇帝却只醉心于百年老树上蚂蚁的自由爬行。平生但得闲暇或机遇,能够北上南下东奔西走,甚至远涉重洋历览五洲,自然是人生一大快事。然而,三五友人,相邀于所居既久的城市郊外,寻一僻静处,或疏林或荒湖,置几只罐头,举几盏薄酒,诵明月之诗,其兴不也足以使人不知东方之既白吗?
一个心灵充盈富有的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自能从无诗处读出诗来,从无画处看出画来,从无乐处听出乐来。正如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所言:“世界永远不缺乏美,缺乏的只是对美的发现。”
自然景观如此,人文世界亦然。德国哲学家尼采认为应该把人生当作一个审美过程。倘将人生作审美观,则人生与旅游有无数相似之处:阳光雨露、春花秋实是风景,冰雪风霜、炎夏寒冬也是风景;一马平川、春风得意是风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也是风景;豪宅深院、山珍海味是风景,蓬门茅屋、粗茶淡饭也是风景;香车宝马、前呼后拥是风景,闲居索处、儿孙绕膝也是风景;高朋满座、觥筹交错是风景,无事静坐、有福读书也是风景;安邦定国、造福社会是风景,老骥伏枥、洁身自好也是风景;沐浴养育之恩的童年是风景,求知求立的青少年是风景,年富力强的中年是风景,静穆、浑圆、绚烂如同夕阳的晚年更是风景。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能否领悟其中奥妙,差别只在各人的志愿、胸襟和情怀。
愿世间所有人在自己人生的旅行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快乐、充分的意义,人人都“不虚此行”。
第五篇:平庸也是福美文
还记得一位老同学给我们说过的警句。
在当年的校园里,这位女同学的人缘真是好得不得了,于是同学们对她羡慕不已。可她竟认真地对我们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是完全不具备任何攻击性的一个人。”
学校里女生花枝招展者众,有的属丽质天生,有的则是衣履新颖,后天补先天之不足,依然很具魅力,只是这老同学相貌平平,决非男同学的追求对象。
论到功课,每级每系均有男女状元榜眼探花,这位同学科科仅仅合格。
再讲到念书之外的十八般武艺,她除了上图书馆,压根儿就什么也不大有兴致。再加上家境一般,零用钱要靠一份小学生补习贴补。在这些条件之下,她在任何一方面对任何一位同学都不构成威胁。当然她品性也是随和,故而没有可能不广结人缘。
人们是不会无端去厌恶身边的朋友的,人与人之间的戒备和交恶大部分在于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