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忘却也是一种智慧美文摘抄
那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躺在床榻之上辗转反侧,总是无法安然入眠。如银的月光穿过窗棂洒在我的床边,而我却被日间的不快所困扰,直到启明星悄然升起,天际间已经泛出了鱼肚白。这时,我好不容易才恍恍惚惚地睡着,突然间又被噩梦惊醒……此后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都是如此,搞得我苦不堪言。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那一天发生的不快,在我的心里总是排遣不掉。
后来,疲惫不堪的我去拜访了一位忘年之交。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烦恼,只要到他的面前就会冰消雪释。这位白发老人可谓历尽沧桑,在他走过的七八十年里,逆境远远多于顺境。但是,他却越活越潇洒、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有滋味、越活越快乐。他告诉我一个“重大”的人生感悟,自然这也是他尽享生活之美的秘诀,那就是:学会忘却——让不愉快的事情失去支配我们的力量。
所谓忘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忘记,但在这里它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自己主动地放下心中的烦恼和不平衡的情绪,能在暴躁、忧郁、失意或心灰意冷之时,有机会喘一口气,从而恢复自己原有的心智和状态。忘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件极为常见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人生在世不可能万事都顺利,因此,每个人都会遇到紧张、挫折乃至失败,如果坏情绪处理不好,必然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调整和改善精神状态,我们必须学会忘却。
心理学家柏格森说:“脑子的作用不仅仅是帮助我们记忆,而且帮助我们忘却。”其用意就在于提醒人们,要不停地对自己不健康的情绪进行清理和调整。我们说,一个聪明的人是不会为自己的情绪所困扰的,他通常能够把恼人的往事放在一边,而让愉快的心情时时陪伴着自己。事实上人们也只有这样,才会有旺盛的精神与体力去学习、生活、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忘却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然而,忘却毕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尤其是悲伤、惨痛、屈辱之类的往事,更是不容易忘却。因为,它们是你的痛、你的悔,是划在你心灵上的一道带血的痕。不过,假如你不忘却它们,自己的灵魂就会被它们一点一点的腐蚀,进而变得憎恨、怨忿,甚至造成自己精神的崩溃,陷自己于疯狂。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潇洒走一回”呢?
那么,我们该如何忘却呢?方法很简单,就是“拿得起,放得下”。事实上许多往事是不那么容易“拿得起,放得下”的,它们常常会浮出水面撩拨你。每当此时,你最好改变一下环境,比如:专心地工作或者外出旅游。还可以用时间来冲淡你对往事的记忆。假如我们内心的某些伤痛,是由于自己的过失造成的,那么,我们也可以用道歉、补偿等方式去求得解脱。
但愿“忘却”这种关乎现代人生存的人生智慧,能够改善我们的生存空间,能够提高我们生活水平质量,能够让我们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第二篇:低调,也是一种智慧美文
曾经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做杂事兼杂学当杂家杂七杂八尤有趣”,下联是“先爬行后爬坡再爬山爬来爬去终登顶”,横批是“低调做人”。这副对联概括了一种做事方法,那就是人要成事,就得低调做人。大张旗鼓搞宣传,还没有做事就已经开始显摆的人,结果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犹太人主张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在“二战”时期的反犹浪潮中,犹太人就已经知晓了做人要低调。只有低调,才不会无端被卷入是非中,只有低调,才不会成为众矢之的;只有低调,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塔木德》中曾说:“竖起桅杆做事,砍倒桅杆做人。”这句话本来是航海时的一个道理。竖起桅杆,就可以加快船的速度,从而加速航行;当遇到暴风雨时,就应该砍倒桅杆,降低重心,以保住人的性命。这句话几经演变,就成了人生的真理。只有低调做人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一位叫强尼的犹太人,从小就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只是苦于没有资金。有一天,他看见一家中级餐厅在招服务员,就前去应聘,没想到还真应聘上了。于是他就想到自己应该从小事做起,这样才能一步步地实现梦想。就这样,他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服务员。这家餐厅是一对夫妻开的,夫妻相继去世后,就留给了两个儿子打理。由于强尼工作努力,又比较勤奋,没过半年时间,就当上了餐厅的大堂经理。这时他的权力也逐渐大了起来,不仅自己挑选服务员,而且每次都亲自去进货。虽然餐厅的老板是兄弟两人,但是餐厅的主要负责人其实是强尼。后来,强尼将餐厅的主要事项基本摸清以后,就向老板提出想将这家餐厅买下来。两个老板一听非常惊讶,因为他们觉得强尼非常忠实地在餐厅做事,一直都很低调地负责餐厅里的大小事务,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强尼竟然会将这家餐厅买下来。强尼提出的报价是270万美元,最终他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将这家餐厅买了下来。后来他又开了几家连锁店,生意越来越好。
强尼正是因为低调做人,才能将餐厅的所有权归到自己的名下。如果他一开始就表现出做老板的想法,胡乱显摆,估计干不了几天就被人扫地出门了。越是功成名就的人,越是低调做人的典范;越是能低调做人的人,越能在关键的时候成就一番事业。
低调做人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个整天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人,未必就是真正有内涵的人。
低调做人的人,经常在暗中积累自己的实力和力量,厚积薄发。我们中国也十分欣赏这种韬光养晦的策略,只有具有这种气度的人,才能在某个领域做出骄人的成就。
犹太人不喜欢高调地将自己暴露出来,凡是有成就的人,都会将自己的实力隐藏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积蓄更多的实力。高调做人的人,一般都比较肤浅,这样的人,不会有什么内涵。一个整天想着如何让自己出名的人,能有多少时间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呢?
第三篇:不看也是一种尊重美文摘抄
有一次电影拍摄间隙,导演冯小刚带着剧组的成员外出游玩。玩累后,大家坐在露天咖啡馆聊天。正喝咖啡的冯小刚突然发现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一处,他好奇地回过头,看到从远处走来一个姑娘。这个姑娘可能天生残疾,一条腿和一只胳膊向外翻转,走起路来样子很难看。见状,冯小刚故意咳嗽了两声,大声说:“大家注意一下,我有件重要的事要说。”冯小刚的话一下子让众人的目光都收了回来。冯小刚故意沉吟着,过了一会儿,又说:“好了,没事了,大家继续喝咖啡吧。”众人很不解,追问他到底有什么事。“真没什么事。”冯小刚轻笑着,“我只是不想让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刚才那个姑娘身上。人家本来有缺陷,你们都盯着她,多不尊重人呀,人家肯定也会难堪的。”冯小刚的话让大家羞愧地低下头。
无独有偶,歌手韩红也深谙“不看”的真谛。有一次,韩红到一个山区慰问演出,演出结束后,韩红和朋友步行去住处。走到半路时,突然下起了雨,幸好他们带了伞,不至于被雨淋到。也许是雨天路滑,也许是速度太快,只听“哐当”一声,对面一个骑电动车的小伙子连人带车一下子摔倒了。摔得倒不太严重,浑身却沾满了泥浆,样子很狼狈。小伙子飞快地爬起来,朝四处张望,韩红忙拉着朋友转过身,若无其事地指着远处的风景。小伙子松了口气,骑上车走掉了。事后,韩红笑着对朋友说:“小伙子一定不希望别人看到他摔倒后的狼狈样儿,所以我们就只好‘非礼勿视’了。”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出丑或犯错,有时我们并帮不上什么忙,却可以不去看,不去嘲笑,给对方留一些面子,因为不看也是一种尊重。
第四篇:放下也是一种智慧
放下也是一种智慧
——读《学会吃亏》有感
七年级十二班 刘晓宁
指导教师宫国明
昌邑市外国语学校
人世纷扰,形形色色,去留之际,取舍之间,本就是太多抉择。
母亲说:“有时放下,未尝不是一种智慧。”
——题记
已经好久,没有和母亲一起读过书了。小时候,母亲总会陪自己读过一则又一则故事,然后问自己:“这个故事,你懂了吗?”所谓懂,便是指书中的道理,今天,又拿起一本书和母亲一起分享,去体会书中的晶莹明丽,晓韵悠长。
我和母亲共同翻开了一篇故事,故事大概讲的:有一个数钱节目,要求在一定时间内给你一匝钱,这匝钱有1分的、5角的、100元的各种面值都有,如果你数的精确无误,这匝钱就是你的。其中,有四个人参加节目,甲数的最多其次是丙、乙,最少的是丁。
妈妈问我:“你觉得谁会数的精确无误,最后赢走那些钱?”我想了想,开口道:“我觉得是乙,甲数的太多未必就准确,丁数的太慢自然也不会很多。”母亲只是看着我,笑了笑,沉默不语。
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最后成功赢走这些钱的是丁——那个数的最少的人,母亲看着我惊讶的神情,对我说道:“其实,没有什么好怪的。丁虽然输的钱很少,却赢了,是因为他放下了对大财富的执念,只是尽力的去追求,他放下了,所以才赢了,所以有时,放下,只是为了有的得到,吃亏,亦是一种月圆月缺的美。”母亲顿了顿:“孩子懂了吗?”
我思索着,忽然见笑了:“懂了!”
所谓“舍去”,亦是有舍有得,如果一味的紧抓着不放,怕是到头来什么收获也不会有,人活一世,本来有些东西,是应该舍弃的,是可以舍弃的,有些牺牲,是为了有些保全。
我把我的感悟告诉母亲,母亲点了点头:“不错,母亲希望你在以后的人生中也可以放下执念,突破自己,诚如你所说,有些牺牲,是为了有些保全。”
通过这一次亲子共读,我的收获很多,也很大,有时,与父母共读一本书,不仅是一种智慧,亦是一种温情。
缕缕书香,感恩,有你!
第五篇:给予是一种智慧美文摘抄
人要有所取,首先得学会给,给得越多,得到越多。相反,如果索取越多,失去也将越多。
在自然界,有许多懂得给予的高手,它们堪称哲学家,比如,花类。花儿为了吸引蜜蜂和蚂蚁等昆虫,它先释放出一种或浓或淡的香味,将那些远方的客人请到家里,等到蜜蜂和蚂蚁兴致勃勃地赶来时,花主人又拿出美味的甜点招待它们,让它们吃饱喝足。当然,花主人的东西不是白给的,蜜蜂和蚂蚁在采蜜的同时,也顺便帮花主人授了粉,可谓大家都得到了好处。果类也是这方面的专家,为了开枝散叶,繁衍后代,它们先将香甜的果肉奉献给人类或其它动物,让他们把种子带得远远的,当人们吃完果肉,丢掉果核时,它们的生命又以另一种形式开始了。还有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是如此,它们先释放出氧气,让人和动物自由呼吸,当人们获得赖以生存的氧气时,回赠给它们的就是源源不断的二氧化碳,这样人与植物就在无形中构成了利益的共同体。
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方便别人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方便;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获得了快乐。我们不得不感叹植物的超凡智慧,虽然它们不能说话,不能走路,也没有双手,但它们却能通过其独特的方式,完成生命的延续。
从植物们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那就是索取之前,先学会给予,即:有所得,必有所予。当然,给,不一定为了得,但肯定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或精神,或物质。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财主,他想知道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于是他在死后,请求天使带他去地狱和天堂看一看。天使考虑到善人生前做了许多好事,便答应了他的要求。在天使的带领下,财主先来到了地狱,只见那里的人一个个面黄肌瘦,骨瘦如柴,双目无神。财主不解地问:“地狱的食物如此丰盛,为什么这些人却饿得只剩下皮包骨头呢?”天使微笑着回答说:“先别急,等一下你就明白了。”原来,地狱使用的筷子有三、四尺长,使用起来十分不便,他们费了很大的劲才夹起一点东西,然而却无法将之送进嘴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挨饿。随后,财主又来到了天堂,让他感到惊异的是,这里井然有序,一派祥和,每个人都过得非常幸福。原来,天堂里的人在吃饭时,不是将食物送进自己的嘴里,而是送进对方的嘴里。
见此情景,财主终于明白了天堂和地狱的差别。善者,总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结果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得到了别人相应的回报。而恶者,总是处心积虑地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从不愿为别人付出,结果他们在算计别人的同时,也将自己推进了黑暗的深渊。
原来,给予是一种关怀,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智慧,聪明的人总是先给后取(或不图回报),而愚蠢的人总是只取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