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看也是一种尊重美文摘抄
有一次电影拍摄间隙,导演冯小刚带着剧组的成员外出游玩。玩累后,大家坐在露天咖啡馆聊天。正喝咖啡的冯小刚突然发现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一处,他好奇地回过头,看到从远处走来一个姑娘。这个姑娘可能天生残疾,一条腿和一只胳膊向外翻转,走起路来样子很难看。见状,冯小刚故意咳嗽了两声,大声说:“大家注意一下,我有件重要的事要说。”冯小刚的话一下子让众人的目光都收了回来。冯小刚故意沉吟着,过了一会儿,又说:“好了,没事了,大家继续喝咖啡吧。”众人很不解,追问他到底有什么事。“真没什么事。”冯小刚轻笑着,“我只是不想让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刚才那个姑娘身上。人家本来有缺陷,你们都盯着她,多不尊重人呀,人家肯定也会难堪的。”冯小刚的话让大家羞愧地低下头。
无独有偶,歌手韩红也深谙“不看”的真谛。有一次,韩红到一个山区慰问演出,演出结束后,韩红和朋友步行去住处。走到半路时,突然下起了雨,幸好他们带了伞,不至于被雨淋到。也许是雨天路滑,也许是速度太快,只听“哐当”一声,对面一个骑电动车的小伙子连人带车一下子摔倒了。摔得倒不太严重,浑身却沾满了泥浆,样子很狼狈。小伙子飞快地爬起来,朝四处张望,韩红忙拉着朋友转过身,若无其事地指着远处的风景。小伙子松了口气,骑上车走掉了。事后,韩红笑着对朋友说:“小伙子一定不希望别人看到他摔倒后的狼狈样儿,所以我们就只好‘非礼勿视’了。”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出丑或犯错,有时我们并帮不上什么忙,却可以不去看,不去嘲笑,给对方留一些面子,因为不看也是一种尊重。
第二篇:忘却也是一种智慧美文摘抄
那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躺在床榻之上辗转反侧,总是无法安然入眠。如银的月光穿过窗棂洒在我的床边,而我却被日间的不快所困扰,直到启明星悄然升起,天际间已经泛出了鱼肚白。这时,我好不容易才恍恍惚惚地睡着,突然间又被噩梦惊醒……此后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都是如此,搞得我苦不堪言。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那一天发生的不快,在我的心里总是排遣不掉。
后来,疲惫不堪的我去拜访了一位忘年之交。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烦恼,只要到他的面前就会冰消雪释。这位白发老人可谓历尽沧桑,在他走过的七八十年里,逆境远远多于顺境。但是,他却越活越潇洒、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有滋味、越活越快乐。他告诉我一个“重大”的人生感悟,自然这也是他尽享生活之美的秘诀,那就是:学会忘却——让不愉快的事情失去支配我们的力量。
所谓忘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忘记,但在这里它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自己主动地放下心中的烦恼和不平衡的情绪,能在暴躁、忧郁、失意或心灰意冷之时,有机会喘一口气,从而恢复自己原有的心智和状态。忘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件极为常见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人生在世不可能万事都顺利,因此,每个人都会遇到紧张、挫折乃至失败,如果坏情绪处理不好,必然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调整和改善精神状态,我们必须学会忘却。
心理学家柏格森说:“脑子的作用不仅仅是帮助我们记忆,而且帮助我们忘却。”其用意就在于提醒人们,要不停地对自己不健康的情绪进行清理和调整。我们说,一个聪明的人是不会为自己的情绪所困扰的,他通常能够把恼人的往事放在一边,而让愉快的心情时时陪伴着自己。事实上人们也只有这样,才会有旺盛的精神与体力去学习、生活、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忘却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然而,忘却毕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尤其是悲伤、惨痛、屈辱之类的往事,更是不容易忘却。因为,它们是你的痛、你的悔,是划在你心灵上的一道带血的痕。不过,假如你不忘却它们,自己的灵魂就会被它们一点一点的腐蚀,进而变得憎恨、怨忿,甚至造成自己精神的崩溃,陷自己于疯狂。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潇洒走一回”呢?
那么,我们该如何忘却呢?方法很简单,就是“拿得起,放得下”。事实上许多往事是不那么容易“拿得起,放得下”的,它们常常会浮出水面撩拨你。每当此时,你最好改变一下环境,比如:专心地工作或者外出旅游。还可以用时间来冲淡你对往事的记忆。假如我们内心的某些伤痛,是由于自己的过失造成的,那么,我们也可以用道歉、补偿等方式去求得解脱。
但愿“忘却”这种关乎现代人生存的人生智慧,能够改善我们的生存空间,能够提高我们生活水平质量,能够让我们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第三篇:有一种善意叫不看美文摘抄
前不久我和妻子一起去报名考驾照,我们这个班是VIP小班,一共只有3名学员,除了我和妻子外,另一名学员是公司小白领小蕾。也许是小蕾天生悟性比较差,我们只学了几天车,她的技术就明显落在了我们后面。
小蕾是个好面子的女孩,在下课后她总是要加练个把小时,可即使这样刻苦练习,小蕾的进步也不大。有一次我们练习倒车入库,我和妻子都能很快把车泊进指定车位。可等到小蕾泊车,她又是左打方向盘又是右打方向盘,可车子就是不听小蕾的使唤,无论如何都无法入库,小蕾急得满头大汗。
我在一旁看着只想笑,妻子这时对我说:“我渴了,我们去买瓶饮料吧!”我懒得动,妻子执意要去,我只好陪她一起去。等我们买了饮料回到练车场,小蕾已经把车停进了车位。我问妻子怎么不喝饮料,妻子笑着说:“其实我根本不渴,我只是不想你在这儿看小蕾的笑话,人家技术本来就不好、心理素质又差,我们还在练车场看着她出洋相,只会让她紧张和难堪,最好的方式还是不看,走开。”
上星期天我和妻子去逛街,走到半路上忽然下起了雨,我和妻子只好到一家商店的屋檐下避雨。这时一个小伙子骑着电动车带着他的女友从我们面前经过,也许是雨天路滑,小伙子一不小心连人带车摔倒了,摔得倒是不严重,可两人浑身都沾满了泥浆,样子很狼狈。妻子忙拉着我转过身去,进了商店,妻子对我说:“那个小伙子在女朋友面前已经很没面子了,我们如果在一旁看着,只能让他更尴尬,不看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方式。”
妻子的话没错,在生活中总会有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狼狈,出这样或那样的洋相,即使我们没有办法帮助他们,可至少我们能做到“不看”,这起码能给对方留一些面子和尊严,也点燃了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那一份善意,这对人、对己都是美好的事情。
第四篇:尊重也是一种爱
在法国里昂中央大学餐厅的墙上,挂着一块金属铭牌,上面刻着历年来去世的原在校大学生的名字。每一次回到里昂,我都要去看看那块铭牌,因为我的朋友埃荷瓦的名字也刻在上面。我曾和埃荷瓦住在同一幢学生公寓里,埃荷瓦课余爱好高山滑雪,而且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他的愿望是有朝一日代表法国出征冬季奥运会。1994年寒假,埃荷瓦和他在巴黎高师读书的女
朋友一起去阿尔卑斯山滑雪,双双坠落在600多米深的峡谷里,再也没有回来。整个里昂中央大学沉浸在悲痛之中,一对金童玉女的年轻生命如此突然地消失了,真令人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几天后,埃荷瓦的父母从巴黎赶来里昂整理儿子的遗物,我前去帮忙,在与这对夫妇交谈时,埃荷瓦的母亲告诉我,作为父母,他们曾多次告诫儿子,高山滑雪是一项颇具危险性的运动,但从来没有去阻止过他,他们一向尊重儿子的爱好,因为他们爱儿子。
玛丽雍夫妇的儿子史蒂凡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高中毕业那年,他提出不再继续上学,而是要去里昂最大的公园当一名花匠。史蒂凡从小喜爱园林艺术,对种花弄草爱到了痴迷的地步。玛丽雍夫妇跟儿子谈话,告诉他当个园林工人收入不会太高,可能一辈子都买不起好房子好汽车,但是如果儿子把这一切都考虑过了,做父母的将尊重儿子的选择。史蒂凡如愿以偿当了名花匠,玛丽雍夫妇与朋友见面时,常会以骄傲的口气发问:“嘿,最近有没有去过金头公园呀?某某地方的那个大花坛就是我儿子设计的。”
维维亚老太太居住在里昂一栋带花园的别墅里,丈夫去世后,老太太就立下遗嘱,将在身后把这栋房子无偿捐赠给一家老年俱乐部。老太太有四个儿女,都属于不太富裕的工薪阶层,他们本来都是这栋房子的直接继承人,可是当母亲作出捐赠的决定后,四个儿女无一人反对,他们帮母亲请律师办理公证,让母亲在她有生之年完全按自己的愿望行事。我曾与维维亚的小女儿讨论过这件事,她说母亲把房子捐出去,做儿女的一点不心疼是不可能的,但是再多的钱也无法与我们对母亲的爱相提并论,我们尊重母亲的决定,就是为了让她感受到儿女对她的这份情和爱。
人世间的爱有无数种表达的方式,理解并尊重你所爱的人,无疑是明智的。
第五篇:尊重规则美文摘抄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的,都生活在群体中。而社会需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形象地讲:“人情主宰的世界是一个无序卑污的世界,而规则看守的世界才是真正自由的土壤。”当然,仅仅有了规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自觉地尊重规则、遵守规则。
抗战爆发后,文史大家刘文典没来得及南下,为生计所迫,只得到北平一家米店当账房先生。米店老板很守规矩,从不克扣伙计的工钱。北平沦陷后,老板为躲避战乱,抛下米店,举家逃难。伙计们一时不知所措,有人提议:“发财要趁早,现在老板跑了,我们分了钱散伙,说不定这就是我们日后发迹的本钱。”这时,刘文典站出来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凡事都有规矩,老板以前从没亏待过大家,我们应该尊重守规矩的人。现在我们不能因老板逃走而破坏了米店的规矩。我们要团结一致,把米店继续经营好,待老板回来我们也好有个交代。”大家觉得刘文典言之有理,齐心协力让米店照常运转。
半年后,老板避难归来,刘文典等人把米店的钱、物、账完璧归赵。老板欣喜异常,对刘文典等人刮目相看,分外优待。正当刘文典要去西南联大任教而为缺少路费发愁时,米店老板得知后慷慨解囊相助。
米店老板守住了不克扣工钱的规矩,受到了伙计的尊重;在老板逃难后,刘文典等人守住不侵害老板利益的规矩,继续经营米店,得到了米店老板的回馈。守规矩真好!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向人谈起亲历的一件事。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在瑞士公园散步。他上厕所时,听到隔壁“砰砰”地响,很是纳闷。出来后,一位女士着急地对他说,她儿子进厕所十几分钟都没出来,请他帮忙看一下。龙永图折回到洗手间,打开那“砰砰”作响的隔间的门,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弄抽水马桶,却怎么也冲不出水来,急得满头是汗。小男孩觉得上厕所后不冲马桶就违反了规定,所以他坚持冲。这个男孩如此自觉地遵守规则,实在令人肃然起敬。
一位作者写了一则他在澳大利亚旅游时亲历的见闻。一个傍晚,他们乘车从墨尔本出发,赶往菲律普岛,去一睹企鹅归巢的美景。他们从车上的收音机获悉,菲律普岛上正在举办一场大规模的摩托车赛。根据估计,在他们到达菲律普岛之前的一个小时,这场比赛就要结束。到时候,观众散场,便会有上万辆汽车向着墨尔本方向开来。因为这条公路只有两个车道,他们担心会因此堵车而失去看企鹅归巢的机会。距离菲律普岛还有60公里时,车流蜂拥而至。此时,他们看到,从北往南开的只有他们一辆车,可是由南往北开的车却有成千上万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双方的车子却依然行驶得非常顺畅。他们终于注意到,对面驶来的车子没有一辆越过中线,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接着,作者又说:“这里是荒凉的澳大利亚最南端,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的一道白线,一道看起来毫无约束力的白线。”
澳大利亚人能这样自觉自愿地遵守交通规则,真的叫人不得不格外地佩服,无怪乎作者要把这种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赞之为“规则之美”!
社会应当是有规则的,而作为在社会上生存的人呢,也应当自觉地遵守规则。尊重规则,遵守规则,既是一个人有教养、有风度、讲道德、讲文明的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优秀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