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尊重换尊重美文摘抄
李叔同在浙江一师教音乐时,非常看重一名叫刘质平的学生。此人天赋极高,而且非常能吃苦,李叔同对他喜爱有加。
后来,刘质平又在李叔同的鼓励下到日本留学。留学期间,他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入东京音乐学院。偏偏这时,家人宣布要中止对他的资助,由此一来,他便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刘质平写信给李叔同,道出了自己的苦闷,并透露轻生的念头。李叔同见信后心急如焚,生怕这个学生一时冲动做出糊涂事,于是慷慨解囊,决定资助该生留学。
李叔同很快给刘质平寄去了生活费20元,并在信中交待,此款纯属赠送,日后不必偿还,并叮嘱此事不要让第三人知道。
为什么要资助20元,而非其他数目?为了说明这一点,李叔同首次在书信中公布了自己的收支:一月工资105元,家用65元,年节另加,自己生活费10元,其他费用5元。每月节余20元便作君留学费用,不交际游览的话,也勉强够用了。
个人收支本来是件很私密的事,用不着向旁人细说,资助多少钱也全凭自己所愿,他却详细地向学生公布资助钱款的由来,充分显示了对学生的尊重,除去了施舍之感,让作为弱势方的学生处处感到自己被重视。
老师如此尊重自己,自己又怎能不尊重老师?靠着老师的资助,刘质平顺利度过了自己的留学生涯,并回国执教。抗战爆发后,他和朋友结伴逃走,家私来不及带,却把老师的字画全都带着。无论境况多么艰难,他也不曾卖过一张;逃难途中遇到大雨,他更是解开衣服伏在字画上,一动不动坚持了半个小时。字画保住了,他却因此得了严重的痢疾,险些丧命。
哪怕是与比自己弱势的人交往,也要在每一个细节上尊重、重视对方,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重视。
第二篇:尊重规则美文摘抄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的,都生活在群体中。而社会需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形象地讲:“人情主宰的世界是一个无序卑污的世界,而规则看守的世界才是真正自由的土壤。”当然,仅仅有了规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自觉地尊重规则、遵守规则。
抗战爆发后,文史大家刘文典没来得及南下,为生计所迫,只得到北平一家米店当账房先生。米店老板很守规矩,从不克扣伙计的工钱。北平沦陷后,老板为躲避战乱,抛下米店,举家逃难。伙计们一时不知所措,有人提议:“发财要趁早,现在老板跑了,我们分了钱散伙,说不定这就是我们日后发迹的本钱。”这时,刘文典站出来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凡事都有规矩,老板以前从没亏待过大家,我们应该尊重守规矩的人。现在我们不能因老板逃走而破坏了米店的规矩。我们要团结一致,把米店继续经营好,待老板回来我们也好有个交代。”大家觉得刘文典言之有理,齐心协力让米店照常运转。
半年后,老板避难归来,刘文典等人把米店的钱、物、账完璧归赵。老板欣喜异常,对刘文典等人刮目相看,分外优待。正当刘文典要去西南联大任教而为缺少路费发愁时,米店老板得知后慷慨解囊相助。
米店老板守住了不克扣工钱的规矩,受到了伙计的尊重;在老板逃难后,刘文典等人守住不侵害老板利益的规矩,继续经营米店,得到了米店老板的回馈。守规矩真好!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向人谈起亲历的一件事。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在瑞士公园散步。他上厕所时,听到隔壁“砰砰”地响,很是纳闷。出来后,一位女士着急地对他说,她儿子进厕所十几分钟都没出来,请他帮忙看一下。龙永图折回到洗手间,打开那“砰砰”作响的隔间的门,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弄抽水马桶,却怎么也冲不出水来,急得满头是汗。小男孩觉得上厕所后不冲马桶就违反了规定,所以他坚持冲。这个男孩如此自觉地遵守规则,实在令人肃然起敬。
一位作者写了一则他在澳大利亚旅游时亲历的见闻。一个傍晚,他们乘车从墨尔本出发,赶往菲律普岛,去一睹企鹅归巢的美景。他们从车上的收音机获悉,菲律普岛上正在举办一场大规模的摩托车赛。根据估计,在他们到达菲律普岛之前的一个小时,这场比赛就要结束。到时候,观众散场,便会有上万辆汽车向着墨尔本方向开来。因为这条公路只有两个车道,他们担心会因此堵车而失去看企鹅归巢的机会。距离菲律普岛还有60公里时,车流蜂拥而至。此时,他们看到,从北往南开的只有他们一辆车,可是由南往北开的车却有成千上万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双方的车子却依然行驶得非常顺畅。他们终于注意到,对面驶来的车子没有一辆越过中线,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接着,作者又说:“这里是荒凉的澳大利亚最南端,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的一道白线,一道看起来毫无约束力的白线。”
澳大利亚人能这样自觉自愿地遵守交通规则,真的叫人不得不格外地佩服,无怪乎作者要把这种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赞之为“规则之美”!
社会应当是有规则的,而作为在社会上生存的人呢,也应当自觉地遵守规则。尊重规则,遵守规则,既是一个人有教养、有风度、讲道德、讲文明的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优秀品格。
第三篇:吝啬,另一种尊重美文摘抄
“海叔,我回来了。”
“回来了。”
“海叔,我给你带了一点礼物。”
“噢。”
我把带给海叔的礼包轻轻地放在桌子上,海叔的表情淡淡的,并没有因为我的回来而给他带来一丝喜悦。
海叔不仅与我是在同一个湾子里,而且就在我家隔壁。我家和海叔家原本就沾亲带故的,妈妈的妹妹又嫁给了海叔,海叔理所当然又是我的姨父,亲情上便更添一分,只是,我还是习惯叫他海叔。
这些年,我远在千里之外的地方打工,收入虽说不多,但相比偏僻的农村来说,也算得上是“挣大钱”了。每次回去,我都不忘带些礼物看望海叔。
记得第一次回来看望海叔时,他那高兴劲儿暂且不提,我清楚地记得他对我说的话:“华儿,你也算是有出息的,能够出门挣粗钱,但这里是你的根,你不要忘记了这个穷角落哟。”我当时也朗爽地答应着。那次离开老家时,海叔塞给了我好多土特产。
……
爸爸对我说:“你回来的次数多,不需要每次都买东西给海叔呀,况且你的钱也来得不容易。”
面对爸爸的话,我笑笑。在外打工是很辛苦,挣点钱也是很不容易,但花点儿钱买点礼物,我还能承受,再说,礼物是买给海叔家的,他还是我的姨父哩。
所以,每次回去,我依然是带着一些礼物,海叔也在我每次离开老家时,依然送一些土特产给我,但这一切,都似乎在履行一道程序,当中的亲情味儿少去了很多,却似乎多出了一份“冷漠”,我终不明白,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在不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你回来,给海叔一个问候就可以了,不必要每次都带东西给海叔。”爸又对我说,“农村里穷是穷,但穷也有尊严,每次都带礼物给海叔,你是想在海叔面前显示你‘富有’吗?海叔也不会白要你的礼物。”
我终于大彻大悟。曾经总认为,尽管我在外打工辛苦,挣钱也不多,但我并不想在亲人面前吝啬,却不想出手“大方”的举措里竟充满着“铜臭”味儿,以至于让一份亲情也变质。
吝啬,是另一种尊重。今后非逢年过节的,我想我会空着双手去看他们。
第四篇:尊重赢得尊重的美文摘抄
前不久,瑞典环境大臣莱娜·埃克在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一场以环境为主题的晚宴,邀请政府政要参加,其中就包括前农业大臣玛格丽塔·温贝里。
不料,当晚在“玛格丽塔·温贝里”到达后,埃克和其他来宾惊讶地发现,此温贝里非彼温贝里。这位温贝里是位60多岁的女士,手上赫然拿着埃克发出的晚宴请柬。埃克马上意识到,一定是工作人员在某个环节出了差错,误把请柬送到住在斯德哥尔摩附近的平民温贝里的手里了。
但埃克也仅仅是愣怔了一下,脸上就露出和蔼的笑容。他没有指出是送错了请柬,而是将错就错,不露声色地跨前一步和平民温贝里热情地握手,并欢迎他就瑞典国内的环境问题发表看法。晚宴上的其他政府高官也都对平民温贝里友好相待,没有一丝一毫的轻视和慢待。之后,平民温贝里和高官们一起吃了开胃菜、主菜和甜点。宴会结束后,照例要拍集体照。埃克又热情邀请平民温贝里合影,并要她坐在第一排显著的位置上。事后,埃克说:“她参加了宴会,就应该出现在合影中,这是对她最起码的尊重。”
回到家中,平民温贝里依然如坠五里雾中。直到第二天,她看了报纸的新闻头条,才豁然解开心底谜团。对此,她非常感动。她“冒名顶替”前农业大臣去参加晚宴,埃克非但没有揭示真相,令她尴尬难堪,还给予了她大臣一样规格的礼遇。平民温贝里激动地说:“这种尊重,将让我铭记一生。”
第五篇:尊重他人即伦理美文摘抄
每个人都有受尊重的心理需要,由此想起梁漱溟所说:所谓伦理,一言以蔽之,日:尊重对方。又想到一个外围小故事:纽约某商人在大街上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出于怜悯,他塞给那人一元钱。然后走开了。不一会儿,他返回来,从卖笔人那儿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自己忘记取笔了。临别时他特别强调:你跟我都是商人,你有东西要卖。半年后他俩再次相遇。这时那卖笔人已成了业绩不俗的文具推销商。他感谢纽约商人: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告诉了我——我是一个商人!能施舍固然是有爱心的表现,但能激发被施舍者奋发图强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无疑更好。
陈丹青在2008年作过一个“教养与人文”的演讲。他说:通常所谓教养,第一条,总得有礼貌。礼貌首先表现为一种对他人在礼节形式上的尊重。美籍华人靳羽西在回答“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当好一名绅士”时说:就像英文gentleman(绅士)一样,首先是一个gentle(有礼貌的)的人,会为别人着想,尊重他人。她还说:任何礼仪的出发点都是为他人着想。如果好好地理解这句话,就会明白很多道理。只要你知道如何为别人着想,你就能知道该怎么样去做了。1994年联合过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和平文化的理念和培养世界公民的目标。和平文化所标举的伦理价值,第一条就是“尊重生命、尊重人、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人,伦理的精义在焉!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按常情常理,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送花的人周围满是鲜花,长刺的人身边都是荆棘。大文豪萧伯纳出访苏联时,和一个聪明活泼的小姑娘玩了很长时间。分手时,他对小姑娘说:回家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小姑娘看了他一眼,学着他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美丽的小姑娘喀秋莎。这童言使萧伯纳大吃一惊。后来他把这件事作为教训,发誓要尊重他人。
反观现实社会,陈丹青感叹:今天整个人文状况有了问题……伦理也好,道德也好,我们民族长期传递的核心价值观巾断了。一个国家整体人文有了问题,我想,首先是许多个人的教养有了问题。很多人都缺乏教养,总体来看,很可怕!
而缺乏教养的一大表现就是缺乏最基本的对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这一伦理的精义不仅没得到彰显和弘扬,被不少人还弃之如敝屣。如今各行各业小有权力的人,大多生长在“那么一个粗暴荒凉的时代”,再加上片面追求世俗功利的时风熏染,他们趋炎附势、嫌贫爱富,对强势阶层摇尾乞怜,对弱势群体嗤之以鼻。或以自我为中心,凡事以我为先,我字当头,只关注和强调我的自尊和快乐,而不注意别人的感受。于是乎,子女不尊重家长、学生不尊重老师、男性不尊重女性、城里人不尊重乡下人、领导不尊重下属、公务员不尊重纳税人、商家不尊重顾客、老板不尊重员工之类的现象比比皆足。
是否懂得尊重他人,是检验道德品行和伦理教养的一大标尺。平等是一种生活方式,而埘他人的尊重是平等待人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