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尊重比利益重要美文摘抄
人性是光与影最温软的抚摸。
英国莱切斯特城有很多广场,最出名的要数灵魂广场,广场中间有一个陈旧的房子,房子旁边有块基地,墓地旁竖了个牌子,上面赫然写着“让每一个灵魂都能仰视天堂”。这个房子的主人是已经去世很久的菲尔普一坟墓里埋的就是他。
灵魂广场的前身是一片居民地,只因为在这儿发生了一件拆迁事件,才有了后来的灵魂广场。故事还得从2008年说起,开发商詹姆斯在莱切斯特城买了一块地。他计划在这里建一座商业中心大厦,但是这里的居民拒绝拆迁,詹姆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予居民们补助,本来打算拒迁的居民见有利可图,然后就欢呼雀跃地搬走了。
就在动工的前几天,有人发现还有一个老头未搬走,这位老人就是菲尔普。菲尔普是一个单身汉,元儿无女。靠政府的救济金勉强度日。詹姆斯以为菲尔普要更多的东西,就派自己的助理去和他谈,他叮嘱助理,不管菲尔普提什么样的要求都要答应,只要菲尔普搬离现在的房子。
詹姆斯觉得胜券在握,却没料到菲尔普拒绝了,菲尔普什么都不要。只希望住在父辈给他留的房子里,他不会离开,除非死去。这让詹姆斯感到很棘手,眼看动工迫在眉睫,有人提议强制拆迁,但被詹姆斯拒绝了,他只说了一句:“尊重比利益重要。”
詹姆斯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一整天,次日早上,詹姆斯驱车来到菲尔普的住处,菲尔普一见到是詹姆斯,就朝他大喊大叫:“你死了这份心吧,我死也不会离开。”詹姆斯却好脾气地向他打招呼:“早上好。菲尔普先生,很抱歉三番五次地打扰您,我想您是误会了,我这次来并非是赶您走。而是要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您可以在这里长期地住下去,一直到您不想住为止。”
菲尔普感到很惊讶,问道:“你说的是真的?”詹姆斯微笑着回答:“我以自己的人格向上帝保证,千真万确。”
就这样一直到2008年菲尔普去世,詹姆斯命人把菲尔普的坟墓建在房子旁边,一改当初把这里建成商业中心的想法,决定在这里建一个广场,并取名叫“灵魂广场”。
莱切特斯城本来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城市。却因詹姆斯的善良和他的灵魂广场而声名鹊起并扬名海内外,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旅游城市。如今,有很多游人都会去灵魂广场,在那里感受人性中最温软的光与影的抚摸。
第二篇: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美文摘抄
我非常喜欢“成长”这个词。一个人的生命要成长,两个人的爱情要成长,一个群体的建设、一个社会的发展,都要成长。从一个人到一个国家,“成长”是最健康的力量,也是最恒久的力量,它不依附于外在,而是你自己内心的一种状态。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人过四十天过午”。但在今天这样知识快速更新的时代,人到六七十,难道就不要学习新的生活方式吗?如果一位80岁的老奶奶能够跟孙子学着玩游戏,能够试试孙女的新裙子,能够跟孩子出去郊游,这个老人一定是幸福、快乐的,因为她仍然保持着成长的力量。
成长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指标,就是尊严和自由。其实人这一辈子,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提升尊严、延展自由。无论多好的职业和感情,一旦侵犯到尊严和自由,就会产生冲突,甚至出现新的选择。
我相信尊严与生俱来。女儿5个多月的时候,周围堆着各种玩具,但是她爱玩的只有一样——空药瓶子,她喜欢“咔啦咔啦”起劲地拧瓶盖。从她小手里抢过瓶子跟她说“这个不好玩,你还是玩电动娃娃吧”!可是我女儿把电动娃娃推到一边,顽强地去抓那个瓶子,继续痴迷地拧瓶盖。我后来去咨询儿童心理学专家,他说那个阶段正是孩子的手指开始学习精细化动作的时候,拧瓶盖这个动作对孩子小肌肉的发育大有益处,可比玩电动娃娃好多了。所以,我们认为昂贵的电动娃娃更好,这只是成年人的标准。
除了尊严,还有一个成长指标是“自由”。很多人问我,你这么主张自由,那你教你的孩子背诗词吗?我说我当然教。可我不是让她手放在背后一本正经地背诵,而是她在踩着滑板车跑时,我们俩大声地背诵;是她在浴缸里泡着、打着水花时,突然饶有兴趣地提议说:“妈妈,我们背首诗吧!”
她背诗,我从不限制她如何使用和想像。我清楚地记得,她第一次使用诗词是在两岁多的时候,有一次我出差回来,问她:“你想妈妈吗?”她冷不丁地说了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她背诗居然能“活学活用”!她喜欢把我们的大床当蹦床,有一回她爸爸说:“你别蹦了,都把我们的床单蹦破四条了!”谁知她一边蹦,一边高声说:“人生得意须尽欢!”把她爸爸噎得瞠目结舌。
女儿从小就在解构经典。但是我从来没有纠正过她一次,因为我觉得,她可以胡说八道的年华还有多少呢?
让一个人能有尊严、自由地成长,这是我们的一种期许。
“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在牛羊的眼里,那只是饲料。”我们今天并不是鲜花少了,而是牛羊的眼光多了。我们越来越失去了一种审美的眼光,而把这个世界看成是同一种功利标准的筛选。我们越来越成功了,但是我们失去了成长的力量,失去了那种在漫山遍野的鲜花中漫步时心灵上的愉悦。
“成功”,或许是一个评判人的标准,但只是成长中的一部分标准。成长的过程中,有一套综合、多元的标准体系。一个人,只要生命能成长,就一定有未来。所有时间中,最重要的就是当下;所有权利中,最重要的就是成长。
第三篇:尊重规则美文摘抄
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的,都生活在群体中。而社会需要有各种各样的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形象地讲:“人情主宰的世界是一个无序卑污的世界,而规则看守的世界才是真正自由的土壤。”当然,仅仅有了规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能自觉地尊重规则、遵守规则。
抗战爆发后,文史大家刘文典没来得及南下,为生计所迫,只得到北平一家米店当账房先生。米店老板很守规矩,从不克扣伙计的工钱。北平沦陷后,老板为躲避战乱,抛下米店,举家逃难。伙计们一时不知所措,有人提议:“发财要趁早,现在老板跑了,我们分了钱散伙,说不定这就是我们日后发迹的本钱。”这时,刘文典站出来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凡事都有规矩,老板以前从没亏待过大家,我们应该尊重守规矩的人。现在我们不能因老板逃走而破坏了米店的规矩。我们要团结一致,把米店继续经营好,待老板回来我们也好有个交代。”大家觉得刘文典言之有理,齐心协力让米店照常运转。
半年后,老板避难归来,刘文典等人把米店的钱、物、账完璧归赵。老板欣喜异常,对刘文典等人刮目相看,分外优待。正当刘文典要去西南联大任教而为缺少路费发愁时,米店老板得知后慷慨解囊相助。
米店老板守住了不克扣工钱的规矩,受到了伙计的尊重;在老板逃难后,刘文典等人守住不侵害老板利益的规矩,继续经营米店,得到了米店老板的回馈。守规矩真好!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向人谈起亲历的一件事。一次,他和几个朋友在瑞士公园散步。他上厕所时,听到隔壁“砰砰”地响,很是纳闷。出来后,一位女士着急地对他说,她儿子进厕所十几分钟都没出来,请他帮忙看一下。龙永图折回到洗手间,打开那“砰砰”作响的隔间的门,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正在弄抽水马桶,却怎么也冲不出水来,急得满头是汗。小男孩觉得上厕所后不冲马桶就违反了规定,所以他坚持冲。这个男孩如此自觉地遵守规则,实在令人肃然起敬。
一位作者写了一则他在澳大利亚旅游时亲历的见闻。一个傍晚,他们乘车从墨尔本出发,赶往菲律普岛,去一睹企鹅归巢的美景。他们从车上的收音机获悉,菲律普岛上正在举办一场大规模的摩托车赛。根据估计,在他们到达菲律普岛之前的一个小时,这场比赛就要结束。到时候,观众散场,便会有上万辆汽车向着墨尔本方向开来。因为这条公路只有两个车道,他们担心会因此堵车而失去看企鹅归巢的机会。距离菲律普岛还有60公里时,车流蜂拥而至。此时,他们看到,从北往南开的只有他们一辆车,可是由南往北开的车却有成千上万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双方的车子却依然行驶得非常顺畅。他们终于注意到,对面驶来的车子没有一辆越过中线,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接着,作者又说:“这里是荒凉的澳大利亚最南端,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的一道白线,一道看起来毫无约束力的白线。”
澳大利亚人能这样自觉自愿地遵守交通规则,真的叫人不得不格外地佩服,无怪乎作者要把这种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赞之为“规则之美”!
社会应当是有规则的,而作为在社会上生存的人呢,也应当自觉地遵守规则。尊重规则,遵守规则,既是一个人有教养、有风度、讲道德、讲文明的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优秀品格。
第四篇:比100分更重要的东西美文摘抄
1929年,18岁的钱学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半年后,在参加学校举办的《水力学》考试时,在规定的时间内,钱学森正确完成了所有的考试题目,并第一个将试卷交给了监考老师。
两天后,试卷发了一下来,老师给钱学森得了一个漂亮的一百分。
考试能得到满分,在当时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钱学森能轻轻松松地搞定,这让他立即成为同学们羡慕的对象。而有了这个一百分,也为他评选优秀学生干部增添不少印象分。
不过,等拿到了试卷后,钱学森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笔误(在一道题的运算过程中,他一不小心,将“NS”误写成了“N”)。虽然这一点点也不影响那道题的整个运算和答案,但钱学森发现后,还是觉得自己有愧于这个满分。随及,他自觉举起手,向老师指出了自己的错误,并把考卷交还给老师。
当时,上海交大的判卷打分非常严格。老师在拿到钱学森的试卷后,又仔细地进行了检查,最后判定这确实系一处错误,于是,老师为这个小小的错误扣除了钱学森四分,认定他这份试卷最后得分为九十六分。
同学们都为钱学森没能拿到满分感到可惜。有人甚至为他鸣不平: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笔误,而且又不影响该题的答案,老师不应该题大作,更不应该一下子扣了那么多分。
钱学森听后,微微着对同学说道:“考试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错了就是错了,我们不能为它找任何借口。再说,这件事也给我提了个醒:以后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养成专一细心的习惯。可以说,我这次收获的,比许多个满分都重要。”
最终,这份得了九十六分的《水力学》试卷,被当时任课的金悫教授保存了四十多年。直到1980年,钱学森回母校看望老师时,金教授才将那份考卷取出,捐赠给学校档案馆。
钱学森这种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也让他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
不管在学习还是做人时,要勇于承担责任,不为失误找任何借口,这是你挑战自我,完善自我的最佳选择!
第五篇:得体比好看重要多了美文摘抄范文
和七八个人组团一起去南山看那棵名声远扬的银杏树。1500多年前,唐太宗亲手栽的银杏树,在初冬的暖阳下,灿烂的招摇着。队伍中有一个姑娘,踩着高跟鞋,走一步陷一步。
美丽的姑娘,不是三天前都说了活动内容是爬山、看山脚下的银杏树吗?你穿着高跟鞋和短裙,还有白色的皮草。
你说,这样照相好看。确实,出发前合影时,在其他人的一片黑、灰和深蓝色中,你美得像一朵雪莲花,穿着漂亮,妆容精致。可是,真的好看吗?
漂亮,不止有一种模样;好看,也不是最重要的选择。
得体整洁,不喧宾夺主,安安静静地出现在各种场合,才是最好看的,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当然,既得体,又好看,最好不过。但是如果需要选择,记住得体比好看重要多了,也高级多了——得体,是对人对事最基本的态度,是一个人“品格”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