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梁漱溟的修身哲学
梁漱溟的修身哲学
(一)陈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哲学史家。师从张岱年先生、冯友兰先生。
梁漱溟其人我就不介绍了,二十世纪的新儒家大师。他在哲学上、理论上对古代哲学都有新的发展。但是,在所谓的传统心性功夫方面,论见较少。我在这里所说的,不是这些新儒家大师对古代的儒学,比如对宋明儒学的功夫加以关注并且解说,不是指这个。因为这部分内容在当代新儒家各位大师的著作里,特别是诠释性的著述里面其实占了很重要的部分。我是说,作为现代儒者,这些新儒家大师,他自身的功夫体认方面的陈述,以及对其他人功夫的实践的体领——这跟传统的儒学相比是不太突出的,甚至甚不突出。那么。怎么理解这一点?可能需要综合的分析。我今天的演讲就是以梁漱溟先生为个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第一点谈谈梁先生对修养、修身之学的看法。其实,梁先生对修养是非常重视的。首先,就表现在梁先生是用“修养”这两个字来理解、界定东方学术,来把握、说明儒家以及佛家的学术特点。比如说,在讨论儒佛两家学问相通的时候,他这样讲,“两家为说不同,然其所说内容为自己生命上一种修养的学问则一也。其学不属自然科学,不属社会科学,亦非西洋古代所云‘爱智’的哲学,亦非文艺之类,而同是生命上自己向内用功进修提高的一种学问。”这是梁先生的讲法,他把东方的传统学问,叫“东方古学”,比如儒家、佛教,他说这两家都是“生命的修养之学”。这里的“生命”指的是宇宙生命进化体现在人的身上的这种生命。所谓“修养”呢,包括两个意义:一个是向内,一个是提高。向内是向内心来用功,提高是提高生命状态的境界。所以说,修养是要在内心上用功夫,使内心和整个生命都得到提高——这是梁先生对东方古学作为修养之学的看法。
由此,他就对整个东西方学术的分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古往今来,东方西方的学问共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科学技术,第二类是哲学思想,第三类是文学艺术,第四类是修持涵养。他还解释说修持涵养简称修养。古代的学术,比如儒家学术,大都被当成哲学来讲,这个是他不赞成的。他说中国各代各家的学术应该属于第四类——修持涵养之学。所谓修持涵养,他解释特别是指“反躬者”,就是向自己内心来反省,特指反躬者“在自己身心生活上日近于自觉而自主,整个生命有所变化、提高的内容学术”。这是梁先生对修身之学、修养之学的看法。
那么,在把儒家学说解释为以修养为中心的学术的情况下,哲学跟这样一种修养之学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呢?梁先生解释说“孔学在实践中自有思考在里面,亦即自有哲学在里面。”但是,只因为它是生活实践的副产物,所以最好不从思想理论来看待。像孔子所说的仁、天命等词,说“古人均不以轻率解说之”。什么是仁?什么是天命?我们不能轻率地从概念上来讲。他说“解说当然是需要的,但是不能轻率地自以为是而已。为学生讲说时,当指示其各自反躬体认实践,莫而识之,勿妄谈,庶几有所得。把儒家孔孟,切己修养之学当成哲学空谈来讲,而不去实践,真是一大嘲弄。”这是梁先生对儒学和哲学的看法,就是说儒学里有哲学思考,可是这些哲学思考只是其中一部分,不是主要部分。儒学本身是一种实践性的学问,它是对实践的一种思考,或者说实践带来的思考。因此,我们要学习孔学,主要是依据它所说来反躬实践,重要的部分并不是概念的解说、理论的辨析、论点的证明。
第二点,讲讲儒佛修养之学的不同。梁先生曾讲把儒家和佛教互为对比来提出他的看法。梁先生认为儒家和佛教同为修养之学,这是它们的共同之处,那么它们的不同处是什么?在他看来,只有明乎在此方面的不同,才能够了解儒家作为修养之学的主要的特色。对此,他有很明确的见解,这种见解是根源于他对人生命的一种了解。他说人的生命有两极,“一者高极,盖在其远高于动物之一面,开出了无可限量的发展可能性,可以表现极为崇高伟大之人生。它在生活上是光明峻伟,上下与天地同流,乐在其中。一者低极,此既指人们现实生活中类近于动物者而言,更指其下流、顽劣、奸险、凶恶远非动物之所有者。它在生活上是暗淡龌龊的,又是苦海沉沦莫得自拔的。”这是梁先生对生命的两种看法,他认为儒家学术的特点在于它能够体认到人生命的高极一面,充分地去发挥它。所以,这样的儒家之生命能够“与天地同流,乐在其中”。他还说,“儒家之为学也,要在亲切体认人类生命此极高可能性而精思力践之,以求‘践形尽性’。”他还常用“践形尽性”来阐述他对儒家的了解。所谓“践行尽性”,在他看来就是充分发挥人的生命的高极的可能性。
与此相对的,他认为佛家的人生观是特别的,它是基于“众生皆苦”的人生观。所以他说佛家和儒家不一样,佛家是能够深切体认人的生命的低极的一面,能够彻见到人生的苦恶,出于贪取执着——认识到这个以后怎么办呢?就是从贪取执着中解脱出来求得解放。这是他对佛家的了解。更进一步,他指出二者不仅是对生命的看法不一样,并且修行的功夫和方法也不同。所谓修行的功夫不同,里面有一个根本的概念,就是“我执”。这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执着于我而不放。围绕着“我执”为中心,二者各自显现出它们的特色,这是梁先生把“我执”当成比较的中心来看待它们的不同。他说,我执有深浅两层,“其与生俱来者曰‘俱生我执’,主要在第七识(末那识)恒转不舍;其见于意识分别者曰‘分别我执’,则存于第六识(意识)上而有间断。”后者相对来说比较浅,前者是深层的我执,他认为去除分别我执不是那么难,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必须在第七识把我执去掉,人才能够从贪取执着中真正获得解放。可是要去掉俱生我执,必须要修行佛教的最高功夫,才能够最终去除。而儒家是不破俱生我执的,这是两家修养功夫的根本区别。他说“两家同为在人类生命上自己向内用功进修提高的一种学问。然在修养实践上,儒家则笃于人伦,以孝悌慈和为教,尽力于世间一切事务而不怠;佛徒却必一力静修,弃绝人伦,摒除百事焉。其缘何在?此以佛家必须从事甚深瑜伽功夫(行深般若波罗密多),乃是根本破除二执,从现有生命中解放出来,而其事固非一力静修,弃绝人伦,摒除百事不可也。儒家所谓“四毋”既无俱生执、分别执之深浅两层,似只在其分别意识上不落执着,或少所执着而已。在生活上儒者一如常人。盖于俱生我执固任其自然而不破也。”所以他认为,儒家处理的我执是比较浅层次的,儒家对深层次的我执没有像佛教那么深入的认识。
那这么说来,是不是说佛教的功夫更深刻、更重要、更高级?不是,他说儒家可以不破除俱生我执,但是可以不让它成为障碍,这是很重要的观点。在儒家思想里面,心是行之主宰,心的修养最后可以超越俱生我执,尽管没有去掉它,但是可以超越它,达到与物浑然同体、与宇宙相通的境界。在这里面,我执反而成为儒家达成“大我”境界的一个基础,而不会成为人事生命活动的障碍。儒家只破除第六识的我执,达到意识层面第六识的“无我”,这样就可以实现儒家追求的圣贤世界。佛教之所以要去除俱生我执就是因为佛教有一个深刻的观念“轮回”,要摆脱轮回就要在第七识中把工作彻底做好。
我们上面说的是梁先生从儒家、佛家比较的意义上来看的,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梁先生把佛家的立场当成中心的立场。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赞成梁先生的看法,但是在“无我”的问题上梁先生的观点也有可以参考的地方。不过我们也要指出,儒学的功夫绝不止在无我,这种无我的说法只是以佛教为对比做消极的解说。如果积极地说,正像梁先生自己讲的,这种“光明峻伟,上下与天地同流,乐在其中”,这才是儒者的最高境界。
第三点就是儒家的境界和功夫,梁先生得到进一步的启发。他讲儒学是一种在世的修养实践,儒家是不是仅仅关注社会的人伦、人事的改进、个人反躬的实践?儒家有没有它追求的更高的精神境界呢?梁先生在他的《东方学术概观》第二章里面特别谈到孔子的自述,就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从这一句话里,梁先生谈到孔学的特质和孔子的境界。最后一句话是这样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字面上较‘耳顺’似乎易晓,但其境界更高,实际如何乃更非吾人所及之也。”这句话他讲过多次,在他看来呢,“十有五而志于学”,是讲“志”。“志”是什么?志就是心。“三十而立”,讲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四十不惑”还是讲心,心不迷惑;五十知命这个“知”当然还是心之所知;六十耳顺,字面上看起来不容易理解,但是代表精神上更高的境界;至于七十当然其境界更高。因此呢,孔子的自述实际上是以心为基点,自述他的精神境界成长的历程,就是孔子的一生如何向内进修提高的一个过程。他说,我们局外人虽然无从晓得孔子一生为学一层一层的境界,但是我们看得非常明白,不是一个外在事物的知识的询问,也不是某些哲学的玄思,而是就他自身生活中能够力争上游的一种学问。这种学问,我们称为人生实践之学。儒家所追求的不是知识之学,不是玄思之学,而是在生活中努力追求精神进步的学问。在人生中达到一种较高的境界,这是儒家的追求。梁先生尽管始终避免直接说明孔子七十岁达到的是什么样的境界,但是在他书里他对儒家的最高境界还是有所揭示的,简言之就是天地万物一体,彻底通达宇宙生命之一体性。
梁漱溟的修身哲学
(二)那么,要达到这种精神上较高的境界需要有怎么样的实践功夫呢?梁先生讲,“孔门之学原是人类践行近性之学”。所谓“践行”,就是要在自身生活中体现,“尽性”就是把人的高极的发展的可能性充分地显示出来,这二者结合起来就要求我们有力行实践的功夫。那么在力行实践的功夫里他特别推崇的一点是什么呢?他最重视的是“慎独”。他认为慎独是儒家自孔子以来所倡导的修己的学脉和传统。孔子提出修己,在梁漱溟看来这是孔门一贯的宗旨,是不改变的。他说慎独功夫到家就可以达到天地万物一体的境界。当然从生命的本源来说,它和天地万物是相通的,但是由于被习惯习染、贪欲我执所蒙蔽,人本来的生命被遮蔽了,没办法跟天地万物相通了,只有力行慎独的功夫贯彻到底才能回复到生命本源状态。他说,《论语》里面是不见慎独一词,但是颜子“不迁怒、不贰过”,孟子讲修身,这些都是“慎独”。因此,“慎独”可以看成是孔门传承的学脉。
这种对慎独的重视,还是挺值得注意的。可以说,梁先生就是以慎独为宗的。他对于慎独、修己的强调不仅是对孔学的解说,而且他自己的修身功夫也是以这个为中心的。他对慎独是这样解释的,“独者,人所不知而自己所独知之地也。即,人心内蕴之自觉也。吾人一念之萌,他人如何得之,唯独自己清楚„„”这种解释是同于朱熹的,但也做了现代的说明,他认为,“独知之地”,即是人内心的自觉。“自觉”这个概念是他很强调的。他把“独之”作为人心的自觉,是人的生命高极性的体现。他提出人心的这种自觉在寂静中最为明澈,越在“静”的状态中越能体会到“独之”的明澈与开朗。
“静”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看法。他在《人心与人生》中对“静”的解释是,不为本能所动,不受感情冲动所动,不为厉害所动,是一种理智和理性的特征。可见,梁先生的思想既有对古人的继承,又有自己的体验。梁先生还有这样的话,“孟子说,‘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修身一词在《孟子》、《大学》、《中庸》里层见叠出,其为此一学派习用术语,十分显明。言修身,则切己近里,精神集中当下,从而应物理事、刻刻不失自觉,不言慎独,慎独在其内矣。”虽然没有明确解释“慎独”,但是却道出了它的意思。梁先生认为,修身是包括慎独的,慎独可以使修身的功夫更为集中。
功夫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梁先生是有明确说明的。他说,吾人有自觉能动性的自觉,何以还要询问功夫呢?人心内蕴的自觉虽然是人生固有的,但是每每若存若亡,如何使精神能集中当下,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心本来是有自觉的,但是因为累于身,所以心总是向外,而不能反躬。所以梁先生强调精神集中于当下内心,反躬认取你的自觉,时时保认,不要有失,失去了就必须求回来。所以梁先生所认为的慎独功夫大概是这样的——如果人没有被应物的时候,人的精神能够集中于当下,要反省认取你的独知;当应接事物的时候,刻刻勿失自觉,时时戒惧自觉的丢失。这样一种对功夫的理解,跟朱熹关于涵养、省察、戒惧、慎独等看法是有一致之处的。当然,梁先生的功夫论讲得很简明,很容易为我们所了解。
接下来第四点,我们要看看梁先生的修身实践。从梁先生一生的文字来看,他的性格可以说是傲视不群,可是他常常能够自我反省。他的自我批评很常见,并且他的反省都是出于他的真诚。所以,梁先生作为新儒家大师是颇能够反己自省的。至于文字之外,他也有一些修为的功夫,在他的字里行间都能够看出来。其实到他年过八旬以后,他也依然谈到他的信念功夫,比如他说自己有如下的信念,“一切祸福、荣辱、得失之来完全接受,不疑讶,不骇异,不怨不尤。但所以信念如此者,必在日常生活上有其前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也。”这其实是一种功夫的状态。他说:“临深履薄之教言,闻之久矣。特在信服伍庸伯先生所言反躬慎独之后,意旨更明。然我因一向慷慨担当之豪气,不能实行。及今乃晓得纵然良知希见茁露,未足以言‘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却是敛肃此心,保持如临深履薄的态度是日常生活所必要的。此一新体会也。”这种所谓的“信念”就是他的生活态度,也可以说是他的精神境界。可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一种日常生活的功夫,而只要日常功夫到家,就会自然而然地达到这种境界。“敛肃此心,保持临深履薄的态度”,这样的讲法就和程颐、朱子讲的“主敬”是很接近的。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也就是他前面所讲到的慎独的修身功夫,日常如果能力行这种戒惧慎独的功夫,自然就能够达到不怨天、不尤人的精神境界。
梁先生在70岁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深叹心不胜习》,文章特别明显地表达出他对修己功夫的重视。在文章中除了提到戒惧慎独的功夫以外,也显示出梁先生的个人修行和境界很注意修习来自佛家的功夫,正像他的人格也有两面,一面是儒家的,一面是佛教的。他在文中说“正念无力,闲杂念乃纷纷矣!”就是正念如果无力做主宰的话,就会滋生杂念,“然正念所以无力,则悲愿不足故也。悲愿是一切之本。”悲愿是佛家的,他明确自陈“我有悲愿是真的。首先对自己习深障重业力缠缚之苦与夫眼见众生业苦有悲心,从而有愿心,愿以所晓者晓人。东方古人所明不为今人所晓,有能以晓之者今日非我乎?”东方古学所包含的智慧,现代人都不了解,能让他们了解的人在今天不就是我吗?这是梁先生悲愿的一部分。
梁先生写过一篇《发愿文》,大约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写的,其中他说“披沥一心作忏悔”“而今一切深惭愧”,这是《发愿文》里面的反省精神。“立志发愿更不造”“念念唯期显自性”,文章全部是对自己修养的一种发愿,可见他发愿修己的严肃性。他还说功夫当从大悲心及平等观来入手,“凡习气发作时即运悲心以观照之。般若观空即是平等观。平等即不拣择,不起憎爱意,而后本有真心得以显现也。”以悲心观入手,以平等观观物,这就是他所渴求的一种实践的功夫,而这也是佛家的。为了克服这种洗染的束缚,他还提出平淡减习的三句功夫,“有恒而不用力,精进而不着急,平淡而不玩忽”。从这可以表现出来梁先生的确很注意修行的功夫,而修行的目的是什么呢?是本有真心的显现。
最后,我们再回到开始提出的问题。现代儒学者对自己的功夫体认、对他人的功夫体点论及的比较少。跟宋明儒学这些传统儒学相比呢,现代儒学是讲明多于存养。宋明儒学也有讲明,但是它们是结合着功夫实践的讲明;但是现代儒学的讲明大部分不关联着功夫实践。当然,尽管宋明儒学的讲明也不限于心性功夫的讲明,也会广泛涉及到哲学义理的讲学,只是比较来看,在现代儒学里头,这种哲学的讲明更为突出了。梁先生虽然论定儒家是修己之学,但是他也承认儒学中的哲学思考的发展是一个自然趋势,也有合理之处。“宋明以来之儒者好言心性、性命、性天以至本心、本体„„如是种种,以是有‘性理之学’之称。凡西洋之所谓哲学者只于此仿佛见之,而在当初孔门则未之见也。此一面是学术发展由具体事实而抽象概括之自然趋势;更一面是为反身存养之功者,其势固必将究问思考及此也。”什么意思呢?他看到宋明以来儒学对于心性、性命、性天这一类的问题进行了不少理论的探讨、说明,由于有这些哲学性的讨论,因而也为后来人叫做“性理之学”。但是他说这种讨论在孔门并没有出现,这种早期的儒家跟宋明儒学不一样是有原因的:一个原因是学术的发展会从具体的事实进而为哲学的抽象;二是儒家的基础是反身存养的功夫,但是这个功夫也必然会探问到功夫的根源和根据。所以,从此来看,梁先生也承认儒学中哲学思考的必然性和它的积极意义。
很明显,儒学是以修己为宗旨,但是儒学从一开始也重视经世致用,因此“修己”和“治人”是不能偏废的。宋代以后呢,儒学面对佛教的挑战,必须要大大发展儒家这种心性功夫和这些理论,这样才能形成跟佛教相抗衡的理论体系,从而也就形成了它和先秦儒家有所不同的面貌。近代以来,儒学面对的最大挑战是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哲学和宗教的挑战,所以我们看二十世纪的新儒家,大都从历史诠释入手,着重在哲学理论的方面对传统儒学进行发展,这很自然。事实上,从战国以来,儒学已经是一个丰富的传统了,它包含着以传袭六经为主要内容的“学”的方面。也就是说,梁先生的内容我们也要进行一些补充,不仅仅是“修”的方面、“治人”的方面,同时还有“学”的方面。至于学的方面呢,并不都是关乎人的修身实践,而是有其独立的一面。汉代以后的经学研究,在各个时代的儒学,尤其是汉唐时代,对于儒学学统的传承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宋代以后,我们看理学家的经典诠释、理论申说占了他们文字的大部分,这是因为儒家在理论上的发展是它内在的需要。那么,现代社会的人呢,都要从事某种职业,不可能用全部或者大部分的时间专门从事这种“存养”。事实上,我们看宋明时代的儒者只要是出仕,也必然是如此。所以儒家之为儒家,并不在于它是不是用大部分的时间来存养心性,儒家的修身也不是脱离生活世界的“独善”之行,应物、理事、著书皆出于儒家义理,应物、理事、著书的时候时时不悖于良知,不失于省察,这就是慎独。
关于梁先生的社会政治关怀和社会实践,我想就更不用说了,梁先生是现代儒学大师中最富有实践精神和能够付诸行动的一个代表者,这是对我们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略有知识的人都知道的。那么,他的社会活动也是发源于他自己的儒家思想,他说内圣外王这句话是见于《庄子》书中,有人就把儒家称为内圣外王之学,“对此我不敢置可否,但是如我所理会,一个儒者不论生在任何时代、处在任何社会,必定对群众生活、公共事业抱持积极态度,大不同于佛家、道教,是一定的。它总是朝着进步的方向走,这是本于其学是求仁而来的,也是一定的。”这表明,梁先生对儒学修己、心性的功夫虽然很重视,但是他仍然是不离事事物物,不仅是不离事事物物,而且他强调人的心性“并能发为”积极的社会实践与政治实践,来促进社会的改造和社会的改革。
第二篇: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教育意蕴
题目: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教育意蕴
姓名:申宣成
学号:52080105002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系别:课程与教学系
2008年12月
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教育意蕴
申宣成(学号:52080105002)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08级博士生
摘要: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核心是直觉和自省;家庭教育,求学和从教等人生经历是他的生命哲学形成的基础;这种哲学理念体现在他的办学实践和乡村改造的活动中并对对当代中国的教育实践有巨大的启示。
关键词:梁漱溟 生命哲学 自省
形成原因 教育实践 当代教育启示
梁漱溟作为中国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他一生致力于个人和社会两大问题,既有对文化和生命的独特思考,又不遗余力地献身于中国社会的改造,志道鸿毅,知行合一。本文仅从其生命哲学的命题入手透视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意义。
一、梁漱溟生命哲学的内涵
梁漱溟强调人对自身生命的认识。他认为由孔子所创立的儒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要人的智慧不单向外用,而回返到自家生命上来,使生命成了智慧的,而[1]非智慧为役于生命”。这也是儒学与西学的根本区别所在。人要认识宇宙生命,不能靠感觉,也不能靠理性,而必须依附于感觉的直觉和附于理智的直觉,“在直觉中,我与其所处的宇宙自然是浑然不分的”。人由此与宇宙大生命和为一体,契合无间,没有主体与客体,能观与所观的区别,从而真正体悟到宇宙生命。因此对宇宙生命体悟也就是对于人心的自省,自证,自见,自知。如果认识到了人心也就体悟到了宇宙生命。
这一体悟来自于他对儒家的独特的理解。他在《孔子学说的重光》一文中写道:
孔子的学问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根据比较可靠的古籍——《论语》,来看孔子毕生致力用心所在的学问是什么;拿其中许多条来参考勘对,比较研究。我们发现最显著的一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自己说明他自己的话,说他自己的生活,说他自己的生命,说他自己这个人。仿佛可以说,他由少到老,从五十到七十,所致力用心的就是关乎他自己个人的一身。我们隐约地见出他是了解他自己而对自己有办法。照我所体会,他的学问就是要自己了解自己,自己对自己有办法。——这种学问究竟是什么学问,安一个什么名词才好呢?恐怕找遍现代世界所有大学、研究院、学术分科的名词,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给他安上。孔 子毕生所研究的,的确不是旁的而明明就是他自己;不得已而为之名,或可叫作“自己学”。[2]
所谓“自己学”,据梁漱溟的解释,也就是“反躬向内理会自家生命和生活,而不是其他”,从而使“自己生命和生活向上进步提高”的学问。
可见,梁漱溟在他的生命哲学中,强调对自己的认识和体悟。这和古希腊哲学人本主义的哲学观不谋而合。而他的这种哲学观的形成,无疑得益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
二、梁漱溟生命哲学的根源
1.注重自省的家庭教育。在梁漱溟的成长中,他的父亲梁济给了他极大的影响。梁济有意识地在在他和子女之间建立一种友好的、自然的关系,鼓励他们与他自由交谈,并积极征求他们的意见。他有目的地鼓励他们发展那些不同俗见的独立精神,教导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反对父母的意见。他也避免使用任何形式的体罚。这种教育方式的结果是梁漱溟小时候就给了他以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责任感,形成了自省、自觉体察内心的习惯,这对他形成追求直觉与认识自我的生命哲学观起了奠基的作用。小时候的一件事给梁漱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岁时,有一次我自己积蓄底一小串钱忽然不见。多处寻问,且向人吵闹,终不可得。隔一天,父亲于庭前桃树枝上发现之,心知是我自家以往,并不责斥,有出不喊我了看。他却在纸上写了一段文字,大略说:
一小儿在桃树下玩耍,偶将一小串钱挂于数值而忘之。到处向人寻问,吵闹不休,次日,其父打扫庭院,见钱悬树上,乃指示之。小儿始自知其糊涂云云。
写后交与我看,也不作声。我看了,马上省悟,跑去一探即得,不禁自怀惭意。[3]
时隔半个世纪之后,梁漱溟谈及此事,还说:“遂成了自学的,完全是我父亲。”“成就了我一生的自学,自进,自强。”(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可见父亲对他的巨大影响。
而这种影响并不是一时一地所能成就的,而是在其父子关系中持续一生的。例如梁漱溟青年时代参与了同盟会,投入了颠覆复辟政府、暗杀复辟分子的激进革命活动中,这种活动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奉行改良的梁济眼里自然不是合适的举动。但是虽然不赞成儿子的做法,他也不正面阻拦,而是以书信的形式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把选择的权利交给梁漱溟自己。而在家事的问题上,梁济更是不干涉孩子的选择。梁漱溟19岁时,因为笃信佛教,所以宣布不愿结婚,垂危的母亲对此表示强烈的反对,而梁济却仍然拒绝干涉他。梁漱溟在他的《思亲记》中写道: 公独坐旁无语。明日以书示之曰:汝母昨日之教,以哀情私语,堕儿远志,失于萎靡,大非吾意。汝既不愿有室,且从后议。
正是这样民主自由的家庭教育氛围的熏陶之下,梁漱溟养成了自省、自学、自证、自见的习惯,形成了独立思考和富于批判性的意识,加强了他对生命的体察,这对他从佛教转入儒家,奠定了思想的基础。所以,当他在佛教中因为找不到人生和中国问题出答案而痛苦不堪的时候,看到《论语》中孔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句子时,自然而然的感到了一种心灵的契合和思想的依托,他之所以把孔子之学总结为“自己学”,这是和他所受的家庭教育以及由此而决定的他的人生经历所决定的。
2.促进自省的中学教育。梁漱溟13岁进入北京顺天中学这个新式学校学习,在这个学校接受了将近6年的教育,这6年,无疑给他打下了学术的根基:不仅是学到了知识,更是学到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极强的自学能力。这种自学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校的一种学习形式:小组学习。
当时,在一些同学的促成之下,梁漱溟参加了一个“自学小组”,这个小组的总之在于互勉、批评、求知。这个小组的学术讨论和道德讨论是通过彼此间的批评进行的。如有一次小组讨论,大家建议以各自的短处标出一字相互称呼,借资儆勉。有人取“懦”,有人取“暴”,有人取“惰”,而梁漱溟取“傲”字,可见小组成员之间彼此自省约束的作用。这种学习的形式可以说是梁漱溟青少年时期最有意义的内容。而这种学习的形式,其实正是儒家传统的教育方法。孔子和孟子都认为外界直接的环境可以影响到个人内心的改造,因此十分重视小团体在教育中的作用。这种方法,后来被宋明的理学所继承。而作为新儒家的代表,梁漱溟十分看重儒家的这种思想并且将它运用到了自己后来的教育方案和乡村运动中。
正是凭着中学时代养成的自学的习惯和自省的意识,梁漱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治学的方法,闭门3年,在佛学的研究中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发表了《穷元决疑论》。他虽然既没有高学历,也没有洋学问,却以自己的独特见地,20多岁便在北京大学任教,创造了一个奇迹。
3.成就自省的北大风气。蔡元培先生执掌的北京大学,学术风气空前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极大地契合了梁漱溟的学术风格和生命追求。使其自省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并逐渐定型为自己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这种自省和转型当然经历了痛苦的心理过程。由佛教转入儒家,他一度“百虑交锢,血气靡宁”,写起文章来常常“写不数行,涂改满纸,思路窘涩,头脑紊乱”,不得不“掷笔静思”。在这种痛苦的省思之后,他逐渐把自己的思想从佛家的经典转向儒家的 经典,而一接触儒家的经典,他就以自己的独特的目光中洞见了前人忽略或遗弃的真正的儒家的精髓,他从《论语》中看到整篇中都充满了一个“乐”字,整篇中都看不到一个“苦”字。由此坚信这才是生命的智慧和儒家的精髓,才是完善人生的哲学和社会改造的良方。并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儒家在传承过程中被误读和异化的过程,发出了对从古至今的形形色色的“假儒家”的尖锐的批评,包括他曾经敬慕的梁启超和当时声名显赫的胡适之。而在和这些人的学术争论中,他的自省和批评的意识无疑由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并最终催生了一代新儒学。
三、梁漱溟生命哲学在其教育活动中的体现
注重直觉和自省的生命哲学成为梁漱溟的新儒学的核心,并在其教育活动得到了以一贯之的体现。《论语》中曾描述过那种其乐融融,天人合一,润物无声的教育场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而在梁漱溟把这种教育的理想付诸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其最为突出的体现为“朝会”和乡村建设的“小组合作”。
1.朝会。在山东曹州半学未成之后,梁漱溟于第二年春天即回到北京,和同来北京的曹州高中的十余名学生,在什刹海租了房子共住在一起,开始了“朝会”活动。这里所谓的朝会,正是梁漱溟极力倡导的一种共学、共勉、共同自省和体会人生的教学活动。每天早晨大家一同起床后在月台上团坐,由梁漱溟即兴讲授一些心得(一般内容很少),之后便静坐体会。在天近拂晓之际,“疏星残月,悠悬空际,山河大地,皆在静默,唯间闻更鸡喔喔作啼。此情此景,最易令人兴起,特别感觉心地清明、兴奋、静寂,觉得世人都在睡梦中,我独清醒,若益感到自身责任之重大。在我们团坐时,皆静默着,一点声息皆无,静默真是如何有意思啊!这样静默有时很长,最后亦不一定讲话,即讲话也讲得很少。无论说话与否,都觉得很有意义。我们就是在这时候反省自己,止要能兴奋、反省,就是
[4]我们生命中最可宝贵的一刹那”。这种朝会活动,一直坚持到他办学结束为止,在广东、河南、山东,他都带领学生去做,定为学习的制度。以此来促使学生认识自己,思考人生,涵养改变自我,改造人生的浩然之气。后来他把每次朝会时的讲话结集出版了《朝话》一书。由此可见,梁漱溟对于自省教育的重视。
2.小组和小团体的学习。梁漱溟的生命哲学在其改造社会的实践中我起到了指导方向的作用。在山东的乡村建设运动中,他首先成立了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院强调师生之间密切的私人关系、团体中的向上气氛和自身对同伴不断的道德督促。学生分为一些小组,每个小组有自己的班主任。每一个小组作为一个自我管理的团体在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时间安排很紧。每个学生还被要求记日记,对他的工作、周围环境及他本人作出考察和反省。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研究 院继承了“朝会”的传统,每天拂晓都有他本人或者教师作一段“朝话”,以此作为学生思考的材料,促进学生的内省。
在乡村建设中,他改造了北宋时代的“乡约”,在以亲友为主体的组成小团体,借助“乡约”把动员群众、参与政治以及发经济和中国传统的人情理想与道德向上结合在一起。这种手段目的在于把他深奥的文化哲学变成现实中的习惯行为。从乡村研究院中的“小组”到乡村中的“小团体”组织,都是梁漱溟生命哲学的理念在他的教育实践中的表达。
四、梁漱溟的生命哲学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梁漱溟的生命哲学对目前的学校教育有深刻的启示。他所追求的教育有三个显著的特征:即强调个体自我的省思,强调同伴的启发督促,强调着眼于人生大事。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转型,我国的教育的情形又是如何呢?激烈的升学竞争,畸形的功利取向,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由的意识,思想的空间,师生自我反思的意识和批判精神日益削弱,科学理性和现实功利的追求导致了个人理想的萎缩和社会关怀失落。其具体表现如下:
1.剧烈的升学竞争,使同学之间的道德督促变为学业成绩的排名。学校和班级作为教育的基本的组织,其功能应该是一个小的社会,学生置身其中,不仅是在一起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人际关系的交往,彼此之间实现学习的互助和道德的督促,从而实现身心的协同发展,成员的共同进步。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之间、班级之间、学生之间这种互助的关系几乎已经荡然无存,所剩的只有激烈的学业竞争。教育者用多种形式刺激和加剧这种竞争,社会舆论也用不遗余力地宣传引导这种竞争。尽管这几年国家明确规定中考和高考成绩不准公布和排名,可是竞争的态势却有增无减。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远大的抱负,自由的精神都由于沉重的升学压力而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中国儒家传统的心怀天下,志存高远的报复和胸怀日益被冲淡。调查表明,当问及高中学生未来的打算时,他们大多选择的是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有一个好的前途,了却家长的心愿。而当向教师问及他们的教育目标时,他们的回答就是让更多的学生考上大学,而面对学生日益下降的身心健康问题,他们大多表现出无可奈何。有一个校长竟然说,我的任务就是让学生考上大学,至于考上大学以后他们的身心发展如何,那就不是我们的事了,一个校长对教育持如此的心态,足以引起我们对学校教育现状的极大忧虑。
2.沉重的学业负担,严重束缚了学生自省,自证,自见,自知。在剧大的升学竞争和压力之下,学生背负上了沉重的学业负担。他们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往往升学率最高的学校就是那些学生和教师最苦的学校。据说,一个在全国颇为有名的高中,学生每天上课时间超过12个小时,一个学期才能回家一次,学生有做不完的作业,有应接不暇的考试,每时每刻都在高度的紧张之中,老师和学生都不胜其苦。高中生活本来应该是充满激情和自由的美好的生活,现在,学生却丝毫感受不到快乐,他们没有自己的时间,没有自己的空间,日复一日地在作业和考试中生活。顾不得休息,顾不得反思,顾不得讨论和规划自己未来的生活。以至于目光短浅,胸怀狭窄,思想空虚。这种教育已经严重削弱了民族的创新力。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之下,我们重新审视梁漱溟的生命哲学,反思他的教育实践,就会感到它的强大的现实意义。事实上,梁漱溟的这种自学和互助的教学组织形式,在现代教育中也不乏有成功的例子。最典型的当属上海育才中学校长段力佩先生首创的自学模式和茶馆式的教学法。经过30多年的教育实践,他在上海育才中学成功实践并创立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这就是学校的“三自”校训,即“自学自创,自治自理,自我体锻”。为了贯彻这一教育思想,他首创了茶馆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倡导小组互助学习,自由讨论。这种方法和梁漱溟所倡导和使用的教育方法可谓是不谋而合。
叶澜教授主持了长达十多年的新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其核心的理念就是让教室焕发生命的活力。其班级的组织形式也注重了学生了小组的互助和人际关系的培养,在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国家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也把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确定为学生的基本模式,这些都和梁漱溟先生所提倡的教育理念相契合。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重新审视梁漱溟新儒学,对我们当代教育发展无疑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注释:
[1] 梁漱溟:《人心与人生》,《梁漱溟全集》(三),第738页。
[2]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五),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51-552页 [3] [美]艾恺著,王宗昱 冀建中译《最后的儒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 [4] 梁漱溟:《朝话》邹平乡村书店1937年版,第2页
第三篇: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深刻解析了中国的文化中所包含各种要义,梁先生自言“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先生穷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思考两个问题 :自己人生的问题和中国的问题。
绪论分为三个部分,先解释何为中国文化,及国家政治法律制度道德习惯等等均属于内。接下来总括出中国文化之个性殊强之七大特点:自主性,差异性,传承性,包容性,历史悠久范围广,成熟,影响大。然后讲出中国文化的十四大特征:其一广土众民;其二多民族同化融合;其三历史长久其四力量伟大;其五社会经久不变,文化停滞不前;其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其七家庭地位十分重要;中国有经验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而且中国的学术也不是向着科学发展的,这是第八大特征。其九学术没有科学,政治上没有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更不见法制。其十古代中国重道德而不重法律。中国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类型是一个特殊之事为中国文化的第十一个特征。其十二中国古代自东汉以后为无兵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为第十三个特征。隐士文化是第十四个特征。这十四个特征概括了中国的文化的要义之所在。
第四篇: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后感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读书笔记
乔军玲201041110
《中国文化要义》一书深刻解析了中国的文化中所包含各种要义,梁先生自言“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先生穷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思考两个问题 :自己人生的问题和中国的问题。
梁先生恰逢生于中国多事之秋,封建社会的没落和资产阶级革命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时期,他为中国问题所困恼自是当然。对于民族文化的分析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比较。少年时,在感受中国问题剌激稍后,又曾于人生问题深有感触,反复穷究,不能自己。
绪论分为三个部分,先解释何为中国文化,及国家政治法律制度道德习惯等等均属于内。接下来总括出中国文化之个性殊强之七大特点:自主性,差异性,传承性,包容性,历史悠久范围广,成熟,影响大。然后讲出中国文化的十四大特征:其一广土众民;其二多民族同化融合;其三历史长久其四力量伟大;其五社会经久不变,文化停滞不前;其六几乎没有宗教的人生;其七家庭地位十分重要;中国有经验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而且中国的学术也不是向着科学发展的,这是第八大特征。其九学术没有科学,政治上没有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更不见法制。其十古代中国重道德而不重法律。中国不是一个普通国家类型是一个特殊之事为中国文化的第十一个特征。其十二中国古代自东汉以后为无兵的文化。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为第十三个特征。隐士文化是第十四个特征。这十四个特征概括了中国的文化的要义之所在。
第二章 即从第七大特点家庭说起,冯友兰先生说中国生产家庭化,未经历社会化大生产,未经历产业革命,经济基础决定了中国文化以家庭为中心特点。然而冯友兰的观点之说到了一部分,还有未尽之言。家庭在中国人的生活里特别持重,不是只是一个“生产家庭化”所能解释的。文化的形成并非一元的也非机械的,而文化的影响也不可小视,也有可能是中国的家族制度决定了中国没有产业革命。中国非是迟慢落后,只是与西方走了不同的道路,但是在这个道路上有走不出,于是就陷于盘旋不进的状态中,可是作为人类文化中的早熟一支,中国文化在早熟这一点上较之西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第三章 作者从中西文化的差异来分析比较,我的感悟有两点:
其一指出中国缺乏的正是西方人所擅长的集体生活,西方过的是一种集团化的生活,而中国还是一家人一家人的各自过活。其二作者研究过佛学,敏锐指出宗教问题实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西方从以基督教做中心,而中国信奉的是非宗教的周孔教化,极高明而道中庸。
第四章 由上一章铺垫很容易得出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这一结论,由此引出西人所长吾人所短约四点:公共观念,纪律习惯,组织能力,法治精神。凡在超越家庭的集团中便多少有些拘束,团体和家庭也素来不相融。团体生活需要的是法律关系来维护,而家庭生活则是需要伦理道德和血缘关系来维系。
第五章 梁先生此书前后章节衔接自然,很容易由第四章中国人缺乏集团生活,一种家庭家族关系理解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这一点。伦理之于政治经济宗教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而引出中国这样一个重伦理重情谊的人情社会,恰与西方社会之人人相对立法制观念相悖之势。伦理很多时候讲的是情,法制则
是讲理。因此,中国只处处见义务,而西方处处是显现权利之说和民主观念。
第六章 以道德代宗教 作者在第一章即提出宗教问题为中西文化的分水岭。前面提到中国人几乎没有宗教,而缺失的宗教就让于伦理来补充了,家庭伦理代替了宗教。家庭伦理的理论基础则是儒家的教化,每一个外来的宗教都被中国的文化改造同化使之符合中国家庭伦理本位制度。也就是说道德代替了宗教。而伦理更成为组织社会的一个有力的工具,以家庭为核心组织起来的社会并不像西方的团体生活和个人主义下人们讲求利益,而社会也更宽松或者说是松散而和睦。
第七章 介绍理性这一特征。中国的理性形成过早而有所不足。经周孔教化提前进至理性之境,无需退回或反绕宗教的圈子。在理性这一点上,西洋偏长与理智而短于理性,中国偏长于理性而短于理智。但是中华民族和谐之点在于清明安和之心即理性。
第八九章分述阶级与国家。讨论阶级,则首先应探讨土地分配问题,中国的政治势力势必导致农民们无法拥有土地,而地主垄断土地,政治势力影响作用于土地分配,在中国看不到统治阶级,只有一个统治者,即国君。两千年来常常是一种消极相安之局,中国之国家类型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
中国不属于一般的国家类型,一般国家都是阶级统治,而中国则趋向于职业分途。中国自古以来,都是追求国泰民安,官府与百姓各不干扰,求一个太平盛世就好。因此一向属于国防重文轻武。而在西欧的一些国家,社会是从经济手段发达而来,国家则起源与政治手段,祛除不利己因素,最终获得胜利而已。
第十章与十一章分述治道与乱世和周期性的治乱。就西洋而言,阶级形成与权力之下,而权力生于集团之中。中国的社会组织则诞生于伦理本位,落于职业分途而不适合资本主义的滋生成长。中国土地资本等种种 要素不能集中,并为一部分人所垄断。由此政治上之无阶级而鲜垄断,也不容许经济上只有垄断而造阶级。政治伦理化,社会职业化,职业化发过来促进伦理,从而使伦理职业政治经济循环扣合辗转相成。中国的社会一直处于治道和乱世的周期循环往复中,人心的自反导致周期性的乱,人心放肆则天下将乱,但是自秦汉后,即入于一治一乱之循环而不见有革命,中国一直没有发生过是社会发射改造的革命,无论大的小的,都是换汤不换药,中国人民似乎自古以来就终于解决安的问题就罢了。
第十二十三章讲述文化早熟的问题与中国文化之早熟。中国文化第九特征即为无民主,民主,得默克莱西这一次乃舶来之物,中国人擅长讲伦理,而不是民主,人权自由更不可见。前面也提到中国文化之早熟且与西方不同之处在于长于理性而短于理智,由此遂无科学,中国讲究人事人情,重文轻理,由此理智被抑制而不得申长。而且由于一治一乱而未变革的是社会形态使得中国陷入一个盘旋不进的怪圈,导致许多年经济政治社会几无发展。
最后一章,梁先生重申中国文化之十四特点,几乎每条都与西方对比,探讨出其中细微差别,由此凸显中国文化之独特不殊。大概为寻求其一生所执着追问的问题,中国自己的问题,发现民族的历史,以及与西方比较得来的差异,由此发现我们民族的优良性和不足之处,虽说梁漱溟先生是一个重思想而少行动的人,但其所作也可以为后来的实践者和革命者们提供改革参考的方向。更是让无数人了解到自己是在怎样一个文化传统下生长起来的人,又带着怎样的民族烙印。大处于民族改革有所贡献,小处于个人思想大有裨益,梁先生究其一生所探讨的问题对于后来的人寻找答案还是很有启发的,先生若泉下有知,该含笑抚须呵。
读罢此书,真的受益匪浅。感谢梁漱溟老先生!
第五篇:人物评价梁漱溟试题
6月4日认为人物评价梁漱溟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材料阅读
1.(2016·湖南永州三模·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农村屡遭天灾人祸,已破败不堪。乡村破坏的严重现实引了梁漱溟等的高度关注,对其破坏原因的认识又使他采取改良的建设办法,来拯救乡村,并希望通过乡村建设来拯救整个中国。梁漱溟认为中国较一般的社会,其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伦理本位,职业分立。所谓‚伦理本位‛,照梁漱溟的看法:中国自秦以来,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关系是人伦、情谊和义务关系。在经济上,中国社会‚隐然有一种共产‛,并以‚伦理关系之亲疏、厚薄为准‛。在政治上,‚不但整个的政治组织放在一个伦理的关系中,抑且其政治目的也全在维持大家伦理的相安。‛由是,可以通过改良的办法,而非暴力革命之途,就可以实现拯救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理想。
——摘编自祝彦《梁漱溟与邹平乡村建设》
(1)根据材料,分析梁漱溟致力于乡村建设运动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及影响。(9分)【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家
【解析】(1)原因,据材料‚乡村破坏的严重现实‛得出乡村破坏的严重现实,据材料‚希望通过乡村建设来拯救整个中国‛得出通过乡村建设来拯救整个中国,据材料‚认为中国较一般的社会,其特殊性在‛得出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分析。
(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他采取改良的建设办法‛得出主张改良的建设办法,据材料‚中国自秦以来,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关系是人伦、情谊和义务关系‛得出发挥儒家文化的作用;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就可以实现拯救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理想‛,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后来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建设提供了借鉴意义。
【答案】(1)原因:乡村破坏的严重现实;通过乡村建设来拯救整个中国;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分析。(6分)
(2)特点:主张改良的建设办法;发挥儒家文化的作用。(4分)
影响: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后来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建设提/ 7 供了借鉴意义。(5分)
2.(2016·广东中山高考模拟·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农村屡遭天灾人祸,已破败不堪。乡村破坏的严重现实引起了梁漱溟等人的高度关注,对其破坏原因的认识又使他采取改良的建设办法,来拯救乡村,并希望通过乡村建设来拯救整个中国。梁漱溟认为中国较一般的社会,其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伦理本位,职业分立。所谓‚伦理本位‛,照梁漱溟的看法:中国自秦以来,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关系是人伦、情谊和义务关系。在经济上,中国社会‚隐然有一种共产‛,并以‚伦理关系之亲疏、厚薄为准‛。在政治上,‚不但整个的政治组织放在一个伦理的关系中,抑且其政治目的也全在维持大家伦理的相安。‛由是,可以通过改良的办法,而非暴力革命之途,就可以实现拯救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理想。
——摘编自祝彦《梁漱溟与邹平乡村建设》
(1)根据材料,分析梁漱溟致力于乡村建设运动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及影响。(9分)【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家
【解析】(1)根据材料‚乡村破坏的严重现实引起了梁漱溟等人的高度关注‛得出乡村破坏的严重现实;根据材料‚并希望通过乡村建设来拯救整个中国‛得出通过乡村建设来拯救整个中国;根据材料‚梁漱溟认为……其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可以通过改良的办法……就可以实现拯救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理想‛得出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分析。(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可以通过改良的办法,而非暴力革命之途‛得出主张改良的建设办法;根据材料‚伦理本位,职业分立‛得出发挥儒家文化的作用。第二小问影响:可从推动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以后农村改革提供借鉴等方面分析。【答案】(1)原因:乡村破坏的严重现实;通过乡村建设来拯救整个中国;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分析。(6分)
(2)特点:主张改良的建设办法;发挥儒家文化的作用。(4分)
影响: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后来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建设提供了借鉴意义。(5分)
3.(2017·河北沧州高三12月联考·30)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材料梁漱溟(1893—1988)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他曾醉心于西方政治制度在中国的实现,早年赞成‚君主立宪‛,1911年加入同盟会京津支部,投身辛亥革命,后来他转而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路向‛。他认为中国是‚伦理本/ 7 位,职业分途‛的特殊社会形态,必须从乡村入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并积极从事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但由于他认为中国缺乏阶级,不赞成用暴力革命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到头来他虽付出‚一生心血、全副肝胆‛的努力,仍没有也不可能实现他的宿愿。新中国建立后,他‚醒悟‛到自己走的是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1950年起,历任第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等职。他致力于宣传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摘编自《梁漱溟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梁漱溟人生两个阶段的主要经历。(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并说明梁漱溟积极参与的背景因素。(5分)【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家
【解析】(1)据材料‚仍没有也不可能实现他的宿愿。新中国建立后,他‘醒悟’到自己走的是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可以以新中国建立为界划分梁漱溟人生两个阶段;根据材料‚早年赞成‘君主立宪’‛‚投身辛亥革命,后来他转而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路向’……必须从乡村入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并积极从事乡村建设运动的实践‛,结合所学得出,新中国成立前他为民族独立和中国社会的民主化积极探索,早年醉心于西方政治制度在中国的实现,赞成过‚君主立宪‛,后又投身辛亥革命;民国时期致力于乡村建设,期待用教育手段改造社会;根据材料‚历任第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等职。他致力于宣传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结合所学得出,新中国成立后,他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历任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宣传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等。
(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得出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根据材料‚不赞成用暴力革命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得出通过改良的办法推进社会建设;第二小问背景,据材料‚中国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社会形态,必须从乡村入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梁漱溟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分析;通过乡材建设拯救中国的期待;根据所学得出动荡时局对乡村的破坏。
【答案】(1)经历:梁漱溟人生两个阶段以新中国建立为界进行划分。(l分)新中国成立前,他为民族独立和中国社会的民主化积极探索(l分)早年醉心于西方政治制度在中国的实现,赞成过“君主立宪”,后又投身辛亥革命;民国时期致力于乡村建设,期待用教/ 7 育手段改造社会(1分)新中国成立后,他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l分)他历任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宣传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等。(l分)
(2)特点:通过改良的办法推进社会建设;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每点1分,共2 分)因素:动荡时局对乡村的破坏;梁漱溟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分析;通过乡材建设拯救中国的期待等。(每点l分,共3分)
4.(2017·四川自贡二模·46)(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梁漱溟(1893—1988),近代著名思想家,现代新儒家创始人之一。出身于中国传统官宦之家、诗书礼乐之家。其人生思想前后分为三期:‚西洋功利派的人生思想‛(1907—1912)——‚古印度人的出世思想‛(1912—1921)——‚中国的儒家思想‛(1921以后)。他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与重建等做出了突出贡献。1921年正值中西文化论战正酣之时,其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出版,他问出在西洋文化强大的冲击之下,中国文化出路何在?他本人不赞同国粹派顽固守旧的文化观,也不赞同全盘西化派一概否定传统文化及全盘照搬西方文化的主张,也不赞同中西文化相互调和的论调,认为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他提出要首先全盘西化(短期目标,以民主和科学的西化为核心),然后再重新拿出中国文化(中长期目标)。该书出版引发新一轮的中西文化论争。
——摘编自孙凯《梁漱溟思想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梁漱溟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8分)
(2)中国思想界讨论“中西文化竞争”时,“梁漱溟之问”引发思考。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7分)【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家
【解析】(1)第一小问态度,据材料‚他提出要首先全盘西化(短期目标,以民主和科学的西化为核心),然后再重新拿出中国文化(中长期目标)‛可知先全盘西化,再重建中国文化;第二小问评价,需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思考,据材料‚1921年正值中西文化论战正酣之时‛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梁漱溟的主张是身处时代变局中的资产阶级力图将西方思想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改造中国的可贵探索,据材料‚其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出版,他问出在西洋文化强大的冲击之下,中国文化出路何在‛和‚他提出要首先全盘西化(短期目标,以民主和科学的西化为核心),然后再重新拿出中国文化(中长期目标)‛可知也反映中国知识分子自觉担当救国责任的爱国情怀;是面对思想界混乱,对中西文明的反思,有利于儒家文化的批判继承。/ 7(2)据材料‚1921年正值中西文化论战正酣之时‛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需从内外两个方面思考,外部一战使人们对西方文化产生怀疑,引发思想界反思,内部五四新文化运动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思想,民国初年文化氛围宽松,各种救国思想传入,思想界展开中西文化论战。
【答案】(1)态度:先全盘西化,再重建中国文化。(3分)
评价:梁漱溟的主张是身处时代变局中的资产阶级力图将西方思想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改造中国的可贵探索;也反映中国知识分子自觉担当救国责任的爱国情怀;是面对思想界混乱,对中西文明的反思,有利于儒家文化的批判继承。(4分)
(2)背景:五四新文化运动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思想;民国初年文化氛围宽松,各种救国思想传入;一战使人们对西方文化产生怀疑,引发思想界反思;思想界展开中西文化论战。(答3点即可得分)
5.(2017·全国Ⅱ卷高考模拟二·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梁漱溟,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曾醉心于西方政治制度在中国的实现,先赞成‚君主立宪‛,随后又加入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后来他转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路向‛。他认为中国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殊社会形态,必须从乡村入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并积极从事乡村建设的实践。但由于他认为中国缺乏阶级,不赞成用暴力革命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到头来他虽付出‚一生心血、全副肝胆‛的努力,仍没有也不可能实现他的宿愿。新中国建立后,他‚醒悟‛到自己走的是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1946年梁先生任民盟秘书长,同其他民主人士一道为争取国内和平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同年,梁先生受民盟总部委托赴昆明调查“李闻惨案”,发表《李闻案调查报告》、《李闻被杀真相》,旗帜鲜明,义正词严地痛斥国民党特务的暴行。1955年,他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台湾同胞归来欢聚”,使“祖国统一达到完整无缺”。
梁漱溟认定,尽管目前东方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迫,几有断绝之虞,但这却是暂时的,中国文化不仅仅不应该断绝、也不会断绝;不仅仅会在中国复兴,实现中国的富强,更是会走向世界——正如古希腊文化在近代西方的命运一般。
——《梁漱溟诞辰120周年:中国知识分子的操守与担当》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梁漱溟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文化思想。(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简述梁漱溟的思想与实践的积极意义。(7分)/ 7 【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家
【解析】(1)根据材料‚不赞成用暴力革命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新中国建立后,他‚醒悟‛到自己走的是改良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得出政治思想是反对改良主义,坚持和平统一;教育思想,根据材料‚必须从乡村入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并积极从事乡村建设的实践‛得出从乡村入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文化思想,根据材料‚尽管目前东方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迫,几有断绝之虞,但这却是暂时的,中国文化不仅仅不应该断绝、也不会断绝‛得出中国文化延绵不绝,走向世界。(2)结合第(1)问,主要从政治、教育和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政治思想:反对改良主义;反对专制独裁;坚持和平和统一。(6分)教育思想:从乡村入手,以教育为手段来改造社会。(1分)文化思想:中国文化会延绵不绝,走向世界。(1分)
(2)意义:有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2分)有利于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2分)有利于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思想解放;(2分)有利于增强中国文化的文化自信。(1分)6.(2017·广东珠海一模·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梁漱溟(1893—1988)认为,中国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从某一面入手,解决不了问题。必须全面抓起。更具体地说,就是通过乡村建设的工作重建乡土中国新秩序,进而使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一条健康的轨道。此后,围绕‚中国问题‛的解决,梁漱溟热情洋溢的投入到乡村建设运动中来。
尽管梁漱溟与北方村治派存在着若干分歧,但并未影响他积极参与河南村治学院的筹办以及接任《村治》月刊的主编。然而,当这种试验还没有来得及结果的时候,“中原大战”爆发,河南村治学院的解散不可挽回。河南村治学院停办后,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开始在邹平创办,办院的原则与章程大都出自梁漱溟的手笔。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农场正式开办于1936年6月,农场积极培养优良品种,大力推广。由梁漱溟主导的乡村建设运动除了组织农民进行生产,改造经济状况外,还投入很大力量教育农民养成良好的习惯,造成良好的社会风俗,取缔婚姻陋俗,以利于下一代的健康和家庭和睦。„„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梁漱溟将为之奋斗七年之久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结束事宜略做交代,最后离开邹平去济南„„。
(1)根据材料,指出梁漱溟农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内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梁漱溟探索的看法,(7分)【考点】近代中国的教育家 / 7 【解析】(1)据材料‚他积极参与河南村治学院的筹办‛及‚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开始在邹平创办,办院的原则与章程大都出自梁漱溟的手笔‛可得,创办学院,发展教育,培养乡村建设人才;据材料‚接任《村治》月刊的主编‛可得,创办刊物,发表专著,进行乡村建设的理论探索;据材料‚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农场正式开办于1936年6月,农场积极培养优良品种,大力推广‛可得,创办农场和实验区,探索农村管理模式,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据材料‚由梁漱溟主导的乡村建设运动除了组织农民进行生产,改造经济状况外,还投入很大力量教育农民养成良好的习惯,造成良好的社会风俗,取缔婚姻陋俗,以利于下一代的健康和家庭和睦‛可得,教育引导农民,使之摆脱愚昧和陋习。(2)据材料梁漱溟农村建设运动的目的‚就是通过乡村建设的工作重建乡土中国新秩序,进而使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一条健康的轨道‛,结合农村建设运动的措施和所学知识分析可得,积极意义: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梁漱溟的探索显然具有进步意义,他唤起了大家对农村建设的重视,也推动了更多的人去探索中国农村建设问题;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农村问题的专家和人才,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结合材料农村建设运动失败的结果和所学知识可得,局限性:梁漱溟的探索在半殖民地的中国明显有改良主义的色彩,只能是空想,最终不免失败的命运。
【答案】(1)内容:①创办学院,发展教育,培养乡村建设人才;②创办刊物,发表专著,进行乡村建设的理论探索;③创办农场和实验区,探索农村管理模式,推动农业生产发展;④教育引导农民,使之摆脱愚昧和陋习;(8分)
(2)看法:①积极意义:在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梁漱溟的探索显然具有进步意义,他唤起了大家对农村建设的重视,也推动了更多的人去探索中国农村建设问题;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农村问题的专家和人才,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②局限性:梁漱溟的探索在半殖民地的中国明显有改良主义的色彩,只能是空想,最终不免失败的命运。(7分)/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