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2_中国美术史(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5 10:1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大纲2_中国美术史(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大纲2_中国美术史(本站推荐)》。

第一篇:教学大纲2_中国美术史(本站推荐)

美术学(非史论)专业中国美术简史本科教学大纲

●前 言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的基本任务

“中国美术史”是研究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探讨美术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美术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基础知识对于增强学生理论素质,提高学生艺术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1.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的方法,坚持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理论与具体艺术实践相结合。从生动的直观达到辨证的思维,从感性的具体上升为理性的抽象。做到特殊与一般,个别与普遍,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2.注重学科特点,掌握重点、难点,全面系统学习。通过对美术史中美术作品、美术风格流派与社会生活、审美风尚的相互关系的理解认识,掌握美术创作活动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在把握各章节重点、难点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学习,更好地掌握美术发展的规律,获得相关知识。

3.要注重与学习相关的参考资料的搜集和使用。美术的历史是视觉图像的历史,因此尽可能多的收集教材中所涉及的艺术作品的图片资料,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以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更有效的学习效果。

4.本课程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中努力将艺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成果带入教学,使学生能尽可能掌握本学科发展现状,通过课堂讨论和观摩艺术作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5、突出本课程特点,加强教学的形象性与直观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取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

三、教学安排与进度

本课程3学分。共54学时,每周3学时,一学期完成。授课51学时,复习答疑3学时。

●教学内容

论(1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关于美术史学科性质、地位以及中国美术史基本发展特征的介绍。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史学科的性质及在美术学中的地位,理解中国美术史发展的基本特征。难点:

1、中国传统美术的美学特征与古代文化发展的关系。

2、中国传统美术学的基本范畴、中国传统美术形态的基本视觉元素及其成因。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美术(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介绍原始社会美术发生发展的基本情况,说明重点介绍人类艺术的起源的状况和原始社会中最具代表的仰韶彩陶的艺术成就。学习的基本要求为:了解石器时代的旧石器与新石器;新石器时代仰韶彩陶不同类型彩陶的分布、出现时间、艺术特色以及各自的代表性作品;理解原始艺术的起源,认识劳动创造人类本身;彩陶纹饰的文化内涵。学习重点和难点:

原始美术的类别与原始美术的特征。石器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是怎样的关系;彩陶的概念,彩陶的分布,仰韶彩陶的分期,各类型彩陶艺术特征,出现时间,代表作品;彩陶艺术装饰的分类以及纹饰表现手法。黑陶艺术的出现时间,艺术特征。

第一节 概述(1学时)

第二节 石器的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

一、关于美术起源问题

二、从石器造型看原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 第三节 旧石器时代美术(1学时)

一、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二、打制石器的特点与原始饰品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美术(1学时)

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二、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与分布

二、彩陶的艺术成就

三、精细俊巧的黑陶艺术

第四节 原始绘画、雕塑、建筑(1学时)

第二章 奴隶制时代的美术(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介绍奴隶社会的美术发展,重点介绍了三代社会灿烂的青铜文化的辉煌成就。学习的基本要求为:了解青铜器分类,青铜器的主要纹饰及组织原则,青铜雕塑的代表作品。理解青铜艺术的分期。认识青铜艺术的美术特征。学习重点和难点:

认识夏、商、周三代社会青铜器的礼器性质、青铜器的分类、青铜艺术的风格特征。青铜纹饰的种类、饕餮纹的含义、纹饰组织的方式;青铜艺术的分期,各个时期的时间、造型特征、代表作品;三代时期建筑布局及重要遗址;三代时期重要雕塑作品、三星堆雕塑的类别。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灿烂的青铜工艺(1学时)

一、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

二、青铜器的造型与纹饰特点

三、青铜器造型与纹饰的演变

第三节 绘画、雕塑、建筑与工艺简介(1学时)

一、青铜器纹饰画、壁画、帛画与漆画

二、青铜雕塑及其它雕塑作品(陶雕、石雕)

三、宫殿建筑之滥觞与刻纹白陶、原始瓷器

第三章 战国秦汉美术(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介绍战国秦汉美术的发展,认识社会的变革给这一时期文艺思想和艺术形式带来的新变化;着重分析秦汉时期以墓室绘画和陵墓雕塑的情况。学习重点和难点:

秦汉墓室绘画的题材;帛画作品的创作时间、表现内容;画像石的概念、分布、各地区作品表现内容、技巧特征;四川画像砖内容特点、重要作品,重要墓室壁画作品以及重要的器物画作品陵墓雕塑作品代表性作品、艺术特征;秦始皇兵马俑与四川汉代陶俑的风格差别,四川陶俑的主要作品;铜雕艺术的代表作品。

第一节 概述(1学时)第二节 绘画艺术(1学时)

一、缣帛画

二、画像石、画像砖艺术 1.古朴深厚的山东画像石艺术 2.泼辣豪放的南阳画像石艺术 3.清新明朗的四川画像砖艺术

三、壁画

1、宏丽的殿廷壁画

2、纷繁的墓室壁画

四、器物上的装饰绘画

五、秦汉绘画的艺术特征 第三节 雕塑(1学时)

一、深沉雄大的大型纪念性石雕

二、寓美于朴的陶俑

三、多姿多彩的铜雕

第四节 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1学时)

一、秦汉建筑

二、秦汉工艺美术 1.漆器和铜器 2.其它工艺作品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的发展情况,着重分析绘画艺术在理论和艺术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学习的基本要求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发展中的重要画家;顾恺之在人物画发展中的重要贡献、代表性作品;陆探微、张僧繇人物画的艺术特征;山水画论的理论家;佛教画的内容,本生故事的概念,这时期主要佛教石窟艺术的内容和特点。学习重点和难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发展的新特点;什么是“魏晋风度”,它的形成原因;魏晋时期的重要画家;顾恺之在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上的成就;“六法论”的内容及意义。山水画兴起的原因,山水画论的代表理论家及其理论内容。早期佛教美术兴盛的原因;有哪些主要石窟;莫高窟早期壁画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什么是本生故事;早期佛教雕塑风格的演变。第一节 概述(1学时)

第二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1学时)

一、时代新风的开拓者

二、顾恺之和南朝人物画

三、标呈千古的“六法论”

四、北朝绘画

第三节 山水画的兴起(1学时)

一、顾恺之与山水画

二、宗炳、王微的山水画论

三、山水画兴起的原因

第四节 中国早期的佛教艺术(1学时)

一、佛教与佛教艺术溯源

二、早期佛教壁画的内容和美学特征

三、早期佛教雕塑

四、佛教建筑

第五章 隋唐美术(8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介绍隋唐时期美术的发展情况,盛唐美术风格形成的重大作用,以及对后世美术的深远影响。学习的基本要求为:初唐时期重要人物画家及其作品;何为“吴装”;重要仕女画家及作品;重要山水画家及作品;画马画牛的画家及代表作;著名佛教雕塑和陵墓雕塑。理解唐代绘画有哪些方面新发展;吴道子艺术成就;张萱和周坊仕女人物画的异同;展子虔《游春图》艺术特色;王维山水画的艺术特色;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佛教壁画的新变化。学习重点和难点:

唐代绘画发展的新特点。阎立本绘画的表现内容及重要作品;“吴装”的概念;张萱和周坊仕女人物画的代表作品;李思训父子青绿山水画代表作品;唐代重要花鸟画家;画马画牛的画家及代表作品。理解吴道子艺术成就;张萱和周坊仕女人物画的异同;展子虔《游春图》表现手法及艺术价值;王维山水画的艺术特色;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绘画理论新发展。

运用:认识佛教壁画的新变化;体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内涵及意义。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人物画(2学时)

一、初唐画坛上的两大画风——阎立本与尉迟乙僧的绘画艺术

二、“画圣”吴道子

三、丰腴华贵之美——张萱、周肪的绮罗人物画

四、魏晋遗风——孙位及其《高逸图》

第三节 青绿山水的发展与水墨山水的兴起(2学时)

一、展子虔及其《游春图》

二、李思训父子的青绿山水画

三、水墨山水画的发展

四、中晚唐山水画的水墨运动与画家 第四节 中晚唐花鸟画的兴起(1学时)

一、花鸟画溯源

二、花鸟画兴起于唐的原因

三、中晚唐时期知名的花鸟画家

四、唐代的画马名家及风俗画家 第五节 佛教壁画和陵墓壁画(2学时)

一、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

二、墓室壁画

第六节 画论中的美学思想

第七节 佛教雕塑与陵墓雕刻(1学时)

一、佛教造像

二、陵墓雕刻

第六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8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介绍五代两宋时期美术的发展,着重介绍这时期山水、花鸟、人物在表现技法、艺术风格方面发展变化的基本脉络。学习的基本要求为:了解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的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理解五代两宋时期绘画发展的基本概况;画院的性质、制度以及对绘画发展的影响;五代山水画的成就;两宋山水画发展脉络;五代两宋花鸟画发展状况;宋代风俗画代表作品。学习重点和难点: 五代两宋绘画的发展,画院的概念、艺术特征;宋代画院性质、制度以及对绘画发展的影响;“画学”的教学形式与内容;“徐黄异体”的含义;北宋院体花鸟的风格;五代南北山水画派的不同艺术风格;北宋山水画家、作品及其艺术特色;南宋山水画的共同特点,其代表画家和代表作品;宋代山水绘画的理论成就;李公麟、梁楷人物画技法创新性,及其代表作品;宋代风俗画兴盛的原因;宋代重要的人物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宋代的画院及院画(1学时)

一、画院的渊源

二、宋代的画院及画学

三、院画的艺术特征

第三节 花鸟画的发展(2学时)

一、“富贵”与“野逸”美学风格的并存

二、北宋院体花鸟画

三、借物寓意 寄情于墨 第四节 山水画(2学时)

一、南北画派相映生辉

二、北宋中原画派与院体山水画

三、“米点山水”与青绿山水

四、南宋“四家”的山水画 第五节 人物画的繁荣(1学时)一、五代时期的人物画

二、宋代的道释人物画

三、人物画大师李公麟、梁楷、牧溪 第六节 宋代的风俗而和历史故事画(2学时)

一、“市井小民”的生活写照

二、借古喻今的历史故事画

第七章 元代美术(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介绍元代美术的发展,着重介绍文人画的兴盛及其原因,掌握文人画的艺术主张和艺术风格。学习的基本要求为:了解文人画的概念;元代著名山水画家及其代表作品;元代重要宗教壁画作品永乐宫壁画。理解文人画在元代兴盛的原因;元代画坛总特点;赵孟的绘画主张及其艺术实践成就;“元四家”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元代花鸟画表现题材的特点;永乐宫壁画的艺术价值。学习重点和难点:

元代画坛的新特点。元代文人画兴盛的原因;赵孟 的绘画主张;“元四家”山水画的共同特征及各自风格特点;怎样认识文人画艺术;元代花鸟画题材特征;永乐宫壁画的艺术价值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元初画坛上的“复古”思潮(1学时)第三节 元代的山水画艺术(1学时)

一、元代文人与山水画

二、“元四家”的绘画艺术 第四节 水墨花鸟画的兴盛(1学时)第五节 寺观壁画(1学时)

一、永乐宫壁画

二、元代莫高窟壁画

第八章 明清美术(11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介绍明清时期美术的发展,着重介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美术的总结与拓展、继承与发展、复古与创新的特征,掌握绘画的发展及各流派间的斗争,学习的基本要求为:了解明清时期各美术门类中各艺术流派及其发展状况;明清时期重要画家及其代表作品。理解明清绘画发展新特点;“浙派”“明四家”的艺术风格;陈淳、徐渭花鸟画的成就;陈洪绶人物画的艺术风格;“四王”、“四僧”山水绘画风格的差异;扬州画派的艺术风格;明前年画的发展状况;明清私家园林的代表及其艺术风格。认识董其昌关于山水绘画的“南北宗论”;掌握石涛山水绘画的成就;分析朱耷绘画的艺术个性。学习重点和难点:

明清时期绘画发展的新特点。明代宫廷绘画机构与画风的特点;“浙派”艺术风格;“明四家”的艺术风格及画家个人代表性作品;陈淳、徐渭花鸟画的贡献;陈洪绶人物版画的艺术风格;曾鲸肖像画艺术特色;董其昌关于山水绘画的“南北宗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四王”艺术上共同特点;“四僧”艺术的共同特点;朱耷作品的艺术个性;石涛山水绘画的成就;扬州画派的共同特征;郑板桥书画风格;郎士宁艺术特征;明清代版画的发展状况;明清年画的发展状况。

第一节 概述(1学时)第二节 明代绘画(3学时)

一、继承两宋院体画风的“院派”和“浙派”

二、吴门画派和“明四家”

三、松江画派与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四、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派

二、明末人物画大家 第三节 清代绘画(4学时)

一、清初画派

二、宫廷绘画与郎士宁

三、扬州画派

四、晚清绘画

第四节 雕塑艺术(1学时)

一、陵墓雕塑

二、宗教雕塑

第五节 工艺美术与建筑(2学时)

一、工艺美术

二、明清皇城与故宫

三、明清私家园林

第九章 中国近代美术(7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介绍近代美术的发展,着重介绍“海派”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学习的基本要求为:了解上海画派及主要画家;早期美术留学生的代表人物;早期美术教育机构。理解近代美术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上海画派的风格特征;早期美术留学生人生经历共同点;早期美术教育状况。学习重点和难点:

我国近代美术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近代美术发展的特点。“海派”的含义及其发展经历,主要画家及其作品艺术风格特征。早期美术留学生的代表任人物,以及其人生经历;早期美术教育机构及基本特点。

第一节 概述(1学时)

第二节 新美术观之形成与发展(2学时)

一、“维新变法”与艺术

二、康有为的美术观

一、蔡元培的美术观与美学思想 第三节 早期美术留学生(2学时)

一、西画输入与艺术的交流

二、早期美术留学生 第四节 海派艺术(2学时)

一、赵之谦

二、任伯年

三、吴昌硕

复习答疑(3学时)

第二篇: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271515 学时数:36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了解美术发展的历史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学习美术现象的变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美术史上各时期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风格特点,掌握中国美术观念发展的历史及中国美术技法发展的历史。增强审美意识及审美创造力,提高艺术欣赏及鉴别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第一章 原始时期美术(4学时)第一节 中国美术的起源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美术

一、仰韶、马家窑文化彩陶

二、龙山文化黑陶

第二章 夏商周时期美术(4学时)第一节 青铜工艺

一、青铜器的种类

第二节 青铜器的发展和演变

第三章 秦汉时期美术(4学时)

第一节 绘画

一、壁画

二、画像石和画像砖

三、西汉帛画 第二节 雕塑

一、宫苑雕塑

二、陵墓雕塑 第三节 俑

一、秦代兵马俑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4学时)第一节 绘画一、三国两晋时期绘画

二、顾恺之

第二节 南朝绘画

一、陆探微和张僧繇的人物画

二、宗炳和王微与早期山水画的发展

三、谢赫《画品》 第三节 敦煌莫高窟

第五章 隋唐时期美术(4学时)第一节 绘画

一、人物画

第二节 山水、花鸟和鞍马画

第六章 五代两宋时期绘画(4学时)第一节 五代两宋时期绘画概述 第二节 五代绘画 一、五代人物画

二、荆、关、董、巨和五代山水画

三、徐熙、黄筌和五代花鸟画 第三节 北宋绘画

一、李成、范宽和北宋前期山水画

二、郭熙的山水画和《林泉高致集》

三、《清明上河图》 第四节 南宋绘画

一、南宋四家

二、梁楷的减笔写意画

第七章 元代美术(4学时)第一节 绘画

一、元初绘画

二、元四家

第八章 明清时期美术(8学时)第一节 明代绘画

一、明四家

二、明代后期绘画 第二节 清代绘画

一、清初绘画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多媒体教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穿插对中国绘画作品的欣赏,交互进行作品欣赏、研讨,以巩固和加强学习效果。

四、成绩评价方法

闭卷考试

平时分:按照平时考勤,上课发言和讨论情况综合评分(占30%)。

考卷分:依照教学内容,出一套理论考卷考试,严格按照考卷成绩评分(占70%)。

五、主要参考书目

1、薄松年,陈少丰,张同霞:《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2、陈炎主编:《中国审美文化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中国美术史》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中国美术史 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 of Chinese Art 课程代码:27151

5予修课程:素描、色彩

内容提要:

本课程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了解美术发展的历史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学习美术现象的变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国美术史上各时期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风格特点,掌握中国美术观念发展的历史及中国美术技法发展的历史。增强审美意识及审美创造力,提高艺术欣赏及鉴别能力。

评价方式:

考试

平时分:按照平时考勤,上课发言和讨论情况综合评分(占30%)。

考卷分:依照教学内容,出一套理论考卷考试,严格按照考卷成绩评分(占70%)。

主要参考书目:

1、薄松年,陈少丰,张同霞:《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4、陈炎主编:《中国审美文化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第三篇:《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美术学专业)

课程编码:186522060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课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美术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学科之一。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美术作品是作者对生活认识的物化形态。美术史是通过具体作品对美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的概括及学术性研究。需要以科学的观点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美术的发展规律,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该课程的讲述及对形象资料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除了典籍的文字记载,更是美术作品对历史发展中各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直观反映。美术的发展、演变和技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创新,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是完全和历史的发展同步的。它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了解美术的发展规律。从而转变学生对美术专业学习的单纯技巧观念,更加自觉地重视对祖国文明的了解和自身文化素养的形成。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1.1概述

1.2石器的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 1.3新石器时代的陶器艺术 1.4雕塑与绘画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美术学所涵盖的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各自研究目的、方法、互相之间的联系。

2、了解原始社会的美术现象及美术作品的特征。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重点:陶器艺术

难点:了解彩陶艺术各期特征及黑陶艺术特征。

第二章 奴隶制时代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2.1概述

2.2灿烂的青铜工艺 2.3建筑 2.4绘画与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奴隶制时代青铜艺术所负载的强烈的政治与宗教的功能及工艺制作的灿烂辉煌。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对青铜纹饰的崇尚及区别。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青铜艺术

难点: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及分期特征。

第三章 战国秦汉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3.1概述 3.2绘画形势 3.3缣帛画 3.4画像石(砖)艺术 3.5壁画

3.6器物上的装饰绘画 3.7秦汉绘画的艺术特征 3.8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美术作品表现内容、技巧等与奴隶制社会的区别以及

主要代表作品、风格。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3.3 3.4 3.8 难点:封建社会尤其是秦汉的艺术的功利性及其特征。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4.1概述

4.2人物画的新发展

4.3山水画的兴起

4.4中国早期的佛教艺术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l、了解此时期美术承上启下的过渡性特征。

2、了解此时期美术由于哲学思想的影响而摆脱功利性向艺术表现方向发展 的特征。

3、了解美术技巧的进步及早期佛教美术特征。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4.2 4.3 4.4

难点:学术思想的活跃使艺术脱离功利性的自我表现的特征。

第五章 隋唐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5.1概述

5.2人物画

5.3青绿山水的发展与水墨山水的兴起

5.4中晚唐花鸟画的兴起

5.5佛教壁画的陵墓壁画

5.6画论中的美学思想

5.7佛教雕塑与陵墓雕刻

5.8绚丽多姿的“唐三彩”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和认识一个时代综合国力的发展对美术产生的巨大影响及唐代美术发

展的盛况和全面的进步。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5.2 5.3 5.4 5.5 5.6 5.7 难点:唐代美术“灿烂求备”和“博大精深”的时代特征。

第六章 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6.1概述

6.2宋代的画院及院画

6.3花鸟画的发展

6.4山水画

6.5人物画的繁荣

6.6宋代的风俗画和历史故事画

6.7辽、金、西夏绘画概览

6.8巴蜀佛教造像的兴盛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五代两宋花鸟画的发展和技法的成熟以及宋代画院的辉煌。

2.了解山水画及人物画的高度发展及对后世的重要影响。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6.3 6.4 6.5 6.6 6.7 难点:山水、花鸟画的高度成熟、风格流派及对后世的重要影响。

第七章 元代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7.1概述

7.2元初画坛上的“复古”思潮 7.3“元四家”的山水画艺术 7.4水墨花鸟画的兴盛 7.5寺观壁画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使学生了解“文人画”经历魏晋、隋唐、五代、两宋的发展至元代已走向高度成熟。自此“文人画的格调、表现形式等直接影响了明清及近代的绘画格局。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7.2 7.3 7.4 7.5 难点:以赵孟赋“元四家”为代表的“文人画”的时代特征及表现形式。

第八章 明清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8.1概述

8.2继承两宋院体画风的“院派”和“浙派”

8.3吴门画派和“明四家”

8.4松江画派与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8.5水墨大写意花鸟画派

8.6明末的人物画大家

8.7固守传统与破格创新的清初画坛

8.8扬州画派

8.9清代的宫庭绘画与仕女人物画

8.10明清的版画艺术

8.11西洋绘画的输入

8.12明清的建筑成就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使学生了解明清时期文人画的接近世俗生活和商品化的出现使作品形成的苍润秀雅的格调已经与宋、元的冷寂、荒寒大为不同。

2、了解明清绘画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山水、花、鸟方面。

了解固守传统与破格创新画派各自的艺术追求。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8.3 8.4 8.5 8.6 8.7 8.8

难点:明清时期的“文人画”、与宋元时期“文人画’价值取向的差异。

第九章 激流中的中国近代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9.1概述

9.2碰撞中的转机

9.3寻求再生之路

9.4走出故土

9.5新的摇篮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1、从传统文化对美术影响的角度,宏观地认识中国美术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

2、从美学角度审视中国美术的发展。了解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世界各民族艺术的审美差异。

3、了解美术发展中各期各家作品的风格特点,以及技法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不同于西方绘画的语言特征(如线条、笔墨、构图、透视、造型、色彩等),以助于同中国画技法课的学习形成默契。

四、课程学时数分配: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2课时)第二章、奴隶制时代的美术(4课时)第三章、战国秦汉美术(4课时)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4课时)第五章、隋唐美术(4课时)

第六章、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4课时)第七章、元代美术(4课时)第八章、明清美术(4课时)

第九章、激流中的中国近代美术(2课时)

五、课程习题要求:

通过对每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美术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及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世界各民族艺术的审美差异。

六、实验内容与要求:

通过幻灯、网络及相关书籍了解美术发展中各期各家作品的风格特点,以及技法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了解中国传统绘画不同于西方绘画的语言特征(如线条、笔墨、构图、透视、造型、色彩等),以助于同中国画技法课的学习形成默契。

七、课程主要参考书:

《中国美术史简编》 贺西林等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美术史纲要》黄宗贤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3月版

《中国美术史》李浴著,辽宁美术出版

《中国绘画史》五伯敏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美的历程》李泽厚著,文物出版社

执笔人: 审核人:

第四篇:中国美术史

史前美术

一、石器时代的美术是我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其艺术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相结合。

二、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zhiyu人制作的石墨装饰品。

三、最早的雕刻残段:河北兴隆“赤鹿角枝”。

四、新石器时代产生的四大标志:使用磨制石器、发明陶器、农业和畜牧业。

五、陶器:

1、按装饰纹样分:素陶、彩陶、黑陶、印纹陶

2、按用途分:炊煮器、饮食器、储藏器

3、按陶质分:红陶、黑陶、白陶、灰陶

六、彩陶:

1、仰韶文化:(1)半坡类型代表性纹饰为鱼纹,《三鱼纹彩陶盆》、《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于陕西西安市(2)庙底沟类型代表性纹饰为花瓣纹,《花瓣纹彩陶盆》、《鹳guan鱼石斧彩陶缸》出土于河南临汝县阎村

2、马家窑文化: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舞蹈纹彩陶盆》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多人舞蹈彩陶盆》

七、黑陶:山东龙山文化“薄胎蛋壳黑陶”,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

八、玉器:最早发现玉器的遗址是辽宁阜fu新查海遗址,(1)、良渚遗址发现“玉琮”(礼地){外:“玉碧”(礼天)}(2)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中华第一龙”又叫“碧玉龙”“c型龙”

九、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被誉为“东方天书”

十、地画:甘肃秦安大地湾地画

十一、建筑:(1)黄河流域的穴居、半穴居,(2)长江流域的干栏式 后以红山文化辽宁牛河梁“女神庙”遗址为典型”(原始神庙)

先秦美术

十二、先秦美术包括夏商周三代美术,以青铜器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故有青铜时代之称。

十三、青铜器的分类:礼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

十四、青铜器的制作方法:(1)《周礼·考工记》中“六齐”,即六种不同性能的铜锡配制比例(2)失蜡法: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蟠虺panhui纹铜尊盘

十五、夏代青铜器: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

十六、商代青铜器:饕餮纹、夔龙纹为典型纹饰,艺术风格上形制凝重、多直线造型、中轴对称、风格沉稳雄浑,《四羊方尊》(湖南宁乡)、《司母戊鼎》(河南安阳殷墟)

十七、西周青铜器:窍曲纹为典型纹饰,形制庄重,纹饰清新简约,《武王征商簋gui》(陕西临潼)、《毛公鼎》(陕西扶风,499个字,已知最早的青铜铭文)(外:天子九鼎八簋)

十八、春秋青铜器:蟠虺纹为典型纹饰,形制奇巧富丽,纹饰繁密剔透,《莲鹤方壶》(被郭沫若称为时代象征)

十九、战国青铜器:形制精致灵巧,纹饰流行生活气息的狩猎、采桑、宴乐、攻战等纹样,《采桑宴乐攻战纹壶》(嵌qian错工艺)、《蟠虺纹铜尊盘》(失蜡法)

二十、雕塑:(1)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立人像》(2)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跽坐玉人》

二十一、绘画:(1)帛画《人物龙凤帛画》出自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人物御龙帛画》出自长沙子弹库楚墓 共同特点:

1、人物皆做正侧面的立像,通过衣冠服饰表现其身份;

2、比例匀称,仪态肃穆;

3、勾线流利挺拔,设色采用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 这两幅帛画是已知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品(2)漆画《人物车马出行图》(我国现知最早的风俗画)二

十二、瓷器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于商代中期萌芽,烧造1200℃以上,陶器烧造1000℃以下

二十三、文字:(1)甲骨文:我国最古老的篆文(2)金文/铭文/钟鼎文:“毛公鼎”是目前所知最长的青铜器铭文(3)石鼓文:又称“石刻文”,始见于商代妇好墓 二

十四、编钟兴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二十五、简述《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艺术特点?

答:内容:反应了楚人祈求死后升天的幻想 特点:(1)画面背景空白,构图突出龙凤飞升的形象(2)以线造型,笔致圆转流畅(3)形象皆为正侧面,基本比例正确(4)龙凤造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装饰趣味

秦汉美术

一、绘画:(1)帛画:西汉马王堆“T”字型旌幡,分三段描绘天上、人间、地下的景象,其主体思想是引魂升天(2)画像石:始于西汉,用于构筑墓室或享祠,兼具绘画与雕刻两种造型形式,代表作是山东嘉祥武梁祠西壁画像石《荆轲刺秦王》(3)画像砖:始于战国,盛于两汉,代表作是四川大邑《戈射收获画像砖》《荷塘渔猎画像砖》(4)壁画:秦汉宫殿寺观壁画《王孙亲迎图》、秦汉墓室壁画《二桃杀三士》

二、雕塑:(1)陶制:陕西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1974年“第八大奇迹“),陶俑、陶马约8000件,三号坑为军事指挥部,其艺术特点是写实 东汉“击鼓说唱俑”和“立式说唱俑”,其艺术特点是诙谐生动(2)石制:西汉霍去病墓“西汉最大墓室装饰”,《马踏匈奴》,其艺术手法:循石造型,艺术特点:深沉雄大

(3)青铜制:《马踏飞燕》东汉甘肃武威擂台“倒三角形构图” 《长信宫灯》西汉河北满城窦绾“虹吸原理”

三、建筑:(1)门阙:秦汉时代体现威仪等级的建筑物,用于墓前和祠庙前(2)秦四大工程:阿房宫、秦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3)秦汉时期的建筑装饰主要是壁画、画像砖、画像石、瓦当等四个门类(4)四神瓦当:青龙(东)、白虎(西)、朱雀(南)、玄武(北)

四、工艺美术:出现最早的瓷器和种类:青瓷,而越窑则被称为瓷器的发源地

五、文字:(1)小篆:李斯。赵高“书同文”(2)隶书:蚕头燕尾《张迁碑》《曹全碑》《乙瑛碑》 程邈传说为隶书的创造者(3)汉代始现草书

六、简述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答:

1、崇尚写实,手法严谨

2、性格鲜明,形象生动

3、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七、简述霍去病墓石刻?

答:这是西汉纪念碑性质的一组大型石刻。现存之霍去病墓石刻,包括马踏匈奴、卧马、卧虎、卧象、石蛙、野人、石鱼

二、人与熊等14件作品。另有题铭刻石2件,全部用花岗岩雕刻而成。作者运用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巧妙的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汇在一起,刻画形象以恰到好处,足以表现客体特征为度,决不作自然主义的过多雕镂,从而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与力度感,堪称“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汉代大型石雕风格上的共同点是:循石造型,因材施艺,较多的保留了原石的形状和表面质感,稍作加工,取其意似,不做细致刻画。它是一定美学趣味的产物,花岗岩的特殊质感与这种古拙朴厚的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的阳刚之美,很好的表现出西汉帝国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

魏晋南北朝美术

一、绘画:(1)曹不兴:“佛画之祖”,有记载的第一位画家,“落墨为蝇”(2)卫协:西晋画家,“古画皆略,至协始精”(3)顾恺之:“才绝”“画绝”“痴绝”,笔记周密“密体”,线条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也”一般,技法:高古游丝描《洛神赋》《女史箴图》《烈女传·仁智图》(4)陆探微:“秀骨清象”,笔记周密的“密体”,在谢赫的《画品》中将他评为第一品的第一人(5)张僧繇:“张家样”,“笔才一二,而像已应焉”“画龙点睛”(6)曹仲达:“曹家样”,“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谓之“曹衣出水”(即运用稠密的细线表现薄质贴身衣褶,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样)(7)杨子华:璧上画马,令人“夜听蹄啮nie长鸣,如索水草”《北齐校书图》

二、绘画遗迹:(1)吐鲁番晋墓《地主庄园图》(已知最早纸本绘画)(2)砖画《竹林七贤》

三、画学论著:(1)顾恺之:《论画》强调人物画的“传神”,提出“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的创作思想。《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记录了作画的完整构思(2)谢赫:《画品》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专著。文中首先提出绘画的功能是:“明劝quan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 “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3)宗炳:《画山水序》谈及“含道应物”“澄怀味象”,提出“畅神”之说(4)王微:《叙画》指出绘画与地图的区别,强调山水画创作的“至”和“情”

四、书法篆刻:(1)钟繇:正书(楷书)之祖(2)王羲之:“书圣”《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快雪时晴帖》(3)王献之:《鸭头丸帖》《中秋贴》(4)王珣:《伯远帖》(天下第四行书)(外:三希帖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贴》、王珣的《伯远帖》)

五、天下四大行书: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天下第四行书——王珣《伯远帖》

六、石窟艺术:魏晋南北朝时代,佛教建筑兴盛,形成石窟、寺院、佛塔三种建筑形态(1)新疆克孜尔石窟: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现有洞窟236个,现存的主要是壁画 “龟qiou兹ci风格”(2)a、甘肃敦煌莫高窟:尚存492个洞窟,集建筑、雕塑、绘画三者于一体,《鹿王本生图》(九色鹿)b、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 c、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造型以泥塑为主(3)中原地区石窟艺术:a、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昙曜五窟(16——20窟)b、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代表洞窟有宾阳洞、古阳洞、莲花洞等,“龙门二十品”,字体为“魏体”

七、东晋最有影响力的雕塑家是戴逵

隋朝美术

一、绘画:展子虔:《游春图》是今传最早的山水画,它反映了我国早期山水画的风格与技巧特色,开创了青绿山水画的端绪,并且初步探讨了“咫尺千里”的透视观。《游春图》一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用粉点染,体现出朴拙而真切的描绘自然景色的能力,展示出山水画已由六朝以来的 萌芽状态而趋向成熟。画面取俯瞰式构图,重叠的山岗,平远的河水,确实获得了“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效果,游乐于山川中的人物以及画面所呈现出的春天的气息,显然是在追求“画外有情”的艺术境界,以前只在理论上探讨过得山水画技法,这是已经能够部分的做到了,这反映出作者观察与认识自然景物的能力提高了。

二、建筑:李春主持修建的“赵州桥”(现存最早的敞肩桥)

三、“安平桥”中国现存最长的石桥(北宋、福建)

唐朝美术

一、人物画:(1)阎立本:《历代帝王图》(汉到隋13位皇帝形象)《步辇图》(绢本设色)(2)尉yu迟乙僧:擅画佛像和外国人物(3)吴道子:“画圣”《送子天王图》“吴带当风”“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的笔法特点(4)张萱:人物线条工细劲健,色彩富丽匀净。《捣练图》(描绘宫中妇人劳作的场景)、《虢guo国夫人游春图》(5)周昉:“水月观音”之体,被称为“周家样”《挥扇仕女图》、《簪花仕女图》(戏犬、慢步、赏花、采花四个情节)

二、山水画:(南宗)(1)王维:创水墨渲染山水,“南宗之祖”“ 文人画始祖” “破墨“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江干雪霁图卷》《伏生授经图》(2)张璪zao:“外师造化,中得心源”(3)王洽:“泼墨”山水(北宗)(1)李思训:“斧劈皴”金碧山水《江帆楼阁图》(2)李昭道:“变父之势,妙又过之”《明皇幸蜀图》

三、花鸟禽兽画:(1)边鸾:花鸟画始祖,“折枝草木居其第一”(2)薛稷:擅画鹤,杜甫曾赋诗夸赞薛稷“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画色久欲尽,苍然犹出尘”(3)韩幹:《牧马图》《照夜白图》(4)韦偃:《牧放图》“韦偃画马如画松”(5)韩滉huang:《五牛图》(传世品中最早的纸本作用)

四、画学论著:(1)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现存最早的一部绘画著录)(2)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绘画断代史),在品评画家等级上最早提出了“神、妙、能、逸”的概念(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夫画者,成教化,助人论,穷神变,测幽微”(4)张怀瓘guan:《书断》

五、书法:(1)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欧体”(2)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3)褚遂良:《雁塔圣教序》(4)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勤礼碑》(楷书)《多宝塔碑》(5)柳公权:《玄秘塔碑》(楷书)(6)张旭:《古诗四帖》《肚痛贴》“草圣”(7)怀素:《自叙帖》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六、建筑:(1)河南登封崇岳寺塔(最早砖塔)(2)山西五台山

七、雕塑:(1)杨惠之:“塑圣”(2)昭陵六骏:飒sa紫露(具有情节性)、么伐赤、特勒骠、白蹄ti乌、拳毛騧guo、青骓

八、工艺美术:(1)“南青北白”:越窑的青瓷(“纯净如翠”),刑窑的白瓷(“皎洁如玉”)(2)唐三彩:黄、绿、白,善表现“骆驼”和“马”的题材

九、简述“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答:“曹衣出水”指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即运用稠密的细线表现薄质贴身衣褶,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样。“吴带当风”盛唐人物画家吴道子所画,他以状如兰叶或莼菜条的笔法表现人物衣褶,圆转而有飘逸之势。

十、简述文人画?

答:文人画也称“士大夫甲意画”“士夫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画中流露着浓烈的文人思想。唐代诗歌盛行,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使后世奉他为文人画的鼻祖,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的阐述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他提出了“士人画”这一概念,苏轼是文人画的积极提倡者。赵孟頫就是元代文人画风气的领袖,他在创作上张扬个性,强调诗书画印等多种艺术的结合。

五代美术

一、人物画:(1)周文矩:《重屏会棋图》(2)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二、山水画:(北派)(1)荆浩:《匡庐图》《笔法记》(提出了“六要”,即:气、韵、思、景、笔、墨六个要素)(2)关仝:《关山行旅途》(南派)(1)董源:《潇湘图》“披麻皴”“点苔法”“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2)巨然:《万壑松风图》

三、花鸟画:(1)黄筌:《写生珍禽图》(2)徐熙:《石榴图》《飞禽山水图》

四、简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答:黄筌为西蜀宫廷画家,所作多为宫廷中的奇禽名花,他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线色相融,几不见勾勒墨迹,情态生动逼真,具有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南唐处士徐熙,终身不仕,其画注意“落墨”,用笔不拘泥于精勾细描,而是信笔抒写,略加色彩,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细笔填色表现奇画异鸟的格式,而有所创造。黄筌、徐熙一在宫廷,一在处士,不同的生活环境,思想情怀以及不同的笔墨技巧,使他们形成面貌迥异的风格。

五、简述《韩熙载夜宴图》?

答:

1、现存《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南唐宫廷画家顾闳中唯一传世作品。

2、表现了南唐大臣韩熙载夜间在家中饮宴听乐观舞的场面。

3、以长卷形式分为: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酬宾五个场面,用屏风床榻分隔,构图巧妙,人物刻画细腻传神,不同的身姿容貌以至于手的表情都处理的较为成功,对主人公韩熙载超脱不羁而又郁郁寡欢的复杂内心尤为体察入微。

4、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5、他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体现了画家惊人的观察力,及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矛盾的深刻理解,也突出地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工笔重彩画的杰出成就,在我国古代美术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两宋美术

一、人物画:(1)武宗元:《朝元仙仗图》(2)李公麟:《五马图》创“白描”(3)梁楷:《泼墨仙人》《六祖图》《太白行吟图》“减笔”人物

二、风俗画:(1)张择端:《清明上河图》(814个人物)(2)苏汉臣:《婴戏图》《秋庭戏婴图》(3)李崇:《货郎图》“钉头鼠尾描”

三、历史画:(1)李唐:《采薇图》“竹叶描” 描绘了殷商贵族伯夷、叔齐在亡国后宁愿饿死也不食周栗的故事

四、山水画:(1)李成:《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善画寒林平野(2)范宽:《溪山行旅图》(雨点皴,高山仰止)《雪景寒林图》顶天立地的章法“得山之骨”“与山传神”(3)郭熙:《早春图》《林泉高致》(三远:即深远、高远、平远)“云头皴”(4)米氏山水:米芾、米友仁父子 米友仁《潇湘奇观图》(5)小景山水:赵令穰《湖庄清夏图》(6)青绿山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赵伯驹(7)南唐四家:李唐《万壑松风图》《采薇图》、刘松年《四景山水》、马远《踏歌图》《寒江独钓图》(布白 手法“计黑当百”)“大斧劈皴”、夏圭《溪山清远图》《渔笛清幽》《山水四段图》

五、花鸟画:(1)黄居寀:《山鹧棘雀图》(2)崔白:《双喜图》打破五代黄筌的成规(3)赵佶:《芙蓉锦鸡图》建立翰林图画院,主编《宣和画谱》创“瘦金体”(4)苏轼:《枯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追求笔墨意趣“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外:“岁寒三友”松竹梅 “四君子画”梅兰竹菊)(5)文同:《墨竹图》开创“湖州竹派”(6)邓思肖:画兰花(7)扬补之:《四梅花卷》

六、书法:(1)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天下第三大行书”(2)米芾:《海岳名言》《蜀素帖》“八面出锋”之誉(3)黄庭坚:《廉颇蔺lin相如列传》(4)蔡襄:《万安桥记》(5)赵佶:“瘦金体”《论中秋月》

七、建筑:《营造法式》 天津蓟ji县独乐寺观音阁(最古老的木制高层建筑)

八、工艺美术:(1)五大名窑:定窑、汝窑(五大名瓷之首)、官窑、哥窑(金丝铁线)、钧窑(2)“影青器”是景德镇独创

九、简述马一角、夏半边?

答:马远继承并发展了李唐的画风,以雄健的大斧劈皴画奇异险峻的山石峰峦,以施技的多姿形态画梅树,尤善于在章法上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表现空旷浓郁的诗意,这种“边角之景”被后世称为“马一角”,传世《踏歌图》是他山水代表作。

夏圭用笔苍老,水墨淋漓,点景人物笔简神全,寥寥数笔而神态迥出。传世巨型长卷《溪山清远图》是其代表作

马远、夏圭山水由于大胆剪裁,突破全景程式而画边角之景,因而被称为“马一角、夏半边”。马、夏的边角之景是艺术上的高度提炼,把富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加以突出,使画面情景交融富有浓郁诗意,是对传统山水的发展和丰富。

元朝美术

一、绘画:(1)赵孟頫:“古意”,谓“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书画本来同”《秋郊饮马图》《鹊华秋色图》《秀石疏林图》(2)高克恭:善用云烟渲染气氛《雨竹图》《春山晴雨图》(3)王冕:《墨梅图》“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4)元四家:黄公望:号“大痴道人”《富春山居图》“披麻皴”、倪瓒:《六君子图》《渔庄秋霁图》“善以干笔淡墨作画”、吴镇:《渔父图》、王蒙:《青卞隐居图》(被董其昌称为“天下第一”)章法稠密的画家“解索皴”“牛毛皴”

二、建筑:(1)元大都:依《考工记》而建,依水面划分中心(2)妙应寺白塔:国内现存最大的喇嘛式塔,元代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修建(3)山西芮城永乐宫:道教题材《朝元图》

三、工艺美术:元代景德镇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制瓷中心,主要成就是烧成青花和釉里红(外:青花瓷流行时间最长,产量最大)

四、元代王绎《写像秘诀》

五、简述赵孟頫?

答:赵孟頫在文学、音乐等方面均有极高的修养,其重要成就在书画方面,他的绘画功力深厚,能融唐宋绘画之长而自成一家,人物、鞍马、山水、花鸟、竹石无所不能,水墨。青绿、工笔、写意诸体兼备,他是元代文人画的领袖人物,一些知名画家与他都有师友关系如高克恭、王蒙、黄公望。书法方面赵孟頫兼善诸体,特别以行、草、小楷见长,他的行草结构紧凑匀称,用笔如行云流水,风神潇洒,形成温文尔雅又內寓刚劲的书法风格。在他的影响下,二王书风又成为书法发展的主流

赵孟頫在艺术主张上 标榜“古意”,以为“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出发,提倡继承唐与北宋绘画,重视神韵,追求清雅朴素的画风,反对宋代院画过分追求形似和纤巧,他又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将书法用笔进一步引向绘画之中,强调绘画艺术的表现力,他在画上题诗云:“石如飞白目如籀zhou,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他又是最先在画上题诗,将诗书画合为一体的创始者。

六、简述《富春山居图》?

答:

1、《富春山居图》为横卷,长两丈,是元四家黄公望的代表作品

2、黄公望以水墨或浅绛色作画,淡墨干皴,以苍润精炼的笔墨和优美动人的意境描绘浙江富阳、桐庐一带的山容水貌

3、作者没有过多的拘泥于物象表面的细微描画,而是着重把握住山水的整体风貌,以活脱潇洒的笔墨抒发作者的主观意趣

4、卷中江水平静,峰峦起伏,点缀丛林亭舍,疏密相间,吸收董源、居然画法而更加简括,显示出作者深厚的笔墨功力

5、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在中国画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明代美术

一、山水画:(1)浙派:戴进:《春游晚归图》“大斧劈皴”、吴伟:《灞桥风景图》“小斧劈皴”创“江夏派”(2)王履:《华山图》《重围华山图序》主张“吴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3)吴门画派:沈周:《庐山高》、文征明:《真赏斋图》《江南春图》、唐寅:号“六如居士”《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落霞孤鹜图》、仇英:《汉宫春晓图》(工笔重彩)《桃源仙境图》(青绿山水与人物工笔结合)(4)华亭派:董其昌:“南北宗论”(崇南贬北,标榜文人画)

二、花鸟画:“白阳青藤”(1)陈淳:号白阳山人(2)徐渭:号青藤《杂花卷》《墨葡萄图》“大写意”

三、人物画:(1)南陈北崔:陈洪绶:“易圆以方,易整以散”的装饰手法,《屈子行吟图》版画《九歌图》《水浒叶子》人物《归去来辞图》 崔子忠:《云中玉女图》(2)曾鲸:字波臣,创“波臣派”《王时敏像》《张卿子像》“墨骨”人物肖像

四、油画:(1)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首次将西方油画携入中国内地(2)利玛窦:首次将圣像画带入中国《天主像》《天主母像》,对推进油画在中国的扩大传播和传承起到关键性作用

五、工艺美术:(1)宣德年间“铜香炉”又称“宣德炉”(2)景泰蓝:铜胎掐丝珐琅(3)青花瓷在明代达到全盛时期,成化年间创制了青花和釉上彩多种彩色结合的 “斗彩”、嘉靖、万历年间又在斗彩的基础上烧成了“五彩瓷”(4)《天工开物》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汉族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外国学者称他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六、简述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答:

1、他以佛教禅宗分南北二宗为喻,推出了山水画的“南北宗论”,认为唐以后的山水画分水墨和青绿两种风格流派,强调前者是文人画的正宗,后者则识李家画的代表,进而崇南贬北,标榜文人画

2、他把佛教“北宗”的所谓“渐修”与南宗的所谓“顿悟”套用到绘画风格的内涵里去分析,文人画派的绘画有天赋,是“顿悟”的潜在灵感的体现,而属于北宗的工细画风是“渐修”的结果

3、在明代至清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他对画史的概括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实际,但提倡的美学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将文人水墨推向高峰的同时,也限制了中国绘画的多样性发展和创造

七、简述吴门画派?

答:

1、明代中叶,以史称吴门的苏州为中心,形成了“吴门画派”,又称“吴派”,取代了浙派在画坛的地位,改派继承和发展了崇尚笔墨意境和“士气”“逸格”的元代文人画传统,致力于平和典雅、蕴蓄风流的艺术风格,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以有“吴门四家”之称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画家

2、沈周的山水画以粗笔为多,形成了笔丰墨健、浑厚沉郁、意态轩昂的主要风貌,代表作《庐山高》

3、文征明的山水画以细笔为主要面目,情调娴静典雅,布景层叠而上缺少纵深空间表现,丘壑林木棱角分明而略有变形,代表作《江南春图》

4、唐寅,博采众长,形成以“院体”工细为主而兼具文人画笔墨意趣与气格的面目,代表作《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

5、仇英,尤擅长工笔重彩与青绿山水,作风严谨不苟,在精丽秀美中闪现文人画的研雅温润,代表作《桃源仙境图》

清代美术 一、四王与吴恽:致力于摹古或在摹古中求变化(1)王时敏:《云山图》创“娄东派”(2)王鉴:《夏山图》《梦境图》(3)王原祁:“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山中早春图》(4)王翚hui:《西山红树图》创“虞山派”(5)吴力:《湖天春色图》(6)恽yun寿平:《锦石秋花图》创“没骨”画法二、四僧:(1)朱耷:号“八大山人”,构思奇特,喜爱画白眼瞪天的怪鸟怪鱼,愤世嫉俗 《荷石水禽图》《孔雀牡丹图》(2)石涛:号“苦瓜和尚” 《淮扬洁秋图》《山水清音图》《苦瓜和尚语录》“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搜尽起风打草稿”(3)弘仁:号渐江,创“新安画派”画山水重笔墨(4)髡kun残:“吾之天游”《层岩叠壑图》

三、(1)弘仁、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海阳四大家(2)髡残与程正揆kui并称“金陵二谿xi”(3)“金陵八家”:龚贤(成就最高,八家之首)《木叶丹黄图》《夏山过雨图》、樊析xi、吴宏、皱喆zhe、谢荪、叶欣、高岑、胡慥zao

四、扬州八怪:直抒胸臆,打破成规(1)郑燮xie:号板桥,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艺术化《竹石图》《墨竹图》 创“六分半书”(2)金农:创“漆书”(3)罗聘:《鬼趣图》

五、宫廷绘画:郎世宁:《百骏图》《崇献英芝图》

六、人物画:(1)改琦:《红楼梦图咏》(2)费丹旭:《东轩吟社图卷》

七、版画:(1)殿版版画:焦秉贞:《耕织图》(2)民间版画:《芥子园画传》系统地介绍了传统绘画的基本画法和流派,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绘画教科书

八、建筑:中国四大名园:留园、拙政园、颐和园、避暑山庄

九、工艺美术:(1)清代康熙时期盛行“古彩”,即五彩瓷,到雍正时期,五彩逐渐被线条柔婉、色彩淡雅的“粉彩”所取代(2)明清时期瓷器的装饰手法,彩绘已成为主流,标志着中国陶瓷已由“青瓷时代”进入“彩瓷时代”

十、简述“扬州八怪”?

答:

1、“扬州八怪”是泛指清中期活动在扬州地区的一批画家,有郑燮、金农、黄慎等人

2、他们在商品社会的生产竞争中,恪守文人的文化情操和文人画传统,以梅、兰、竹、菊、松、石等为主要描绘对象,除了表现诸如清高、孤傲、绝俗等思想外,还通过题诗写文,赋予作品以深刻的社会内容

3、在艺术上,扬州八怪发挥水墨特长,以简括的手法塑造物象,笔墨纵横,锋芒尽显,直抒胸臆,打破了成法约束,冲击了当时流行的恽寿平一派正统花鸟画风,被称之为“怪”,这些画家形成了反映时代变化的新风貌,发展了了文人写意画

十一、简述“四僧”?

答:与四王同时的僧人画家朱耷、石涛、髡残、弘仁,力主继古开今,革新创造,史称“四僧”,他们都是由明入清的移民,移绘画寄托亡国之痛,抒发内心强烈的情感,四僧重视感受生活,观察自然和抒发性情,创作时不限于临摹,不囿于挪用古法,以个性鲜明的艺术,突破了四王所表现的情感内容,以主客观结合、“尚意”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旧的程式,在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并密切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上,发展了笔墨技法,艺术风貌虽各有不同,但在当时来说都是十分新颖大胆的创造。四僧以朱耷的艺术个性最鲜明,石涛的绘画思想影响最大,石涛有《苦瓜和尚画语录》传世。

朱耷,号八大山人,他的绘画极具个性,具有奇简冷逸的风格,强烈的抒发了遗民之情,达到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空前水平,常画傲然屹立的荷花,白眼瞪天的怪鸟怪鱼,孤寂高傲,构思奇特,充分表达了他愤世嫉俗的个性特征,代表作有《荷石水禽图》等。

石涛,号苦瓜和尚,其山水画多写对自然观察体验之所得,极富创造性,作品构图新颖自然,笔墨纵横潇洒,意境生气勃勃,他在他的画论《苦瓜和尚画语录》中提出了“借古以开今”“笔墨当随时代”“搜尽起风打草稿”等主张,对当时被摹古风气笼罩着的沉闷的画坛,起到振聋发聩的启示作用。

十二、简述故宫?

答:

1、故宫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贺、接见群臣和举行大型典礼的地方。

2、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

3、建筑物个部分轮廓更加鲜明,色彩别具一格,从而使建筑物更加富丽堂皇,体现了极大的对称性,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4、故宫的建筑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之作。

近代美术

一、上海画派:(1)赵之谦:《牡丹图》《积书沿图》(2)任颐:字伯年《群仙祝寿图》(3)任薰(4)吴昌硕:《依样》《品茗图》(5)海派四大家:吴昌硕、任伯年、虚谷、蒲华

二、居氏兄弟:居巢、居廉以“撞粉” 和“撞水”法发展了没骨花鸟画

三、岭南画派:“二高一陈”:高剑父(从广州回后创“春睡画院”)、高奇峰、陈树人

现代美术

一、齐白石:“三百石dan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 《和平鸽》《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尺寸最大)

二、黄宾虹:以“黑、密、厚、重”为特色

三、张大千:善“泼墨、泼彩”

四、潘天寿:擅画“指画”,用笔老辣生涩,善用浓墨重墨《蛙石》

五、傅抱石:“烟笼锁雾,苍茫雄奇”“曲高和众”《大涤草堂》《江山如此多娇》(挂于人民大会堂)

六、徐悲鸿:中国画《八骏图》《愚公移山》《九方皋gao》油画《田横五百士》《奚我后》

七、林风眠:他的画“调和”中西而能和谐统一《荷塘过雁图》《清音》

八、刘海粟:1912年创办了我国第一所正规美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

九、赵延年:擅长版画《鲁迅先生》《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出版有《赵延年版画选》连环画代表作:《阿Q正传》(木刻)

十、张乐平:“三毛之父”《三毛流浪记》

十一、丰子恺:我国早期多产的漫画家《瞻瞻底车》

十二、李桦:《怒吼吧,中国》

十三、蒋兆和:《流民图》《杜甫像》

十四、王式廓:20世纪第一代革命画家《参军》《井冈山会师》《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血衣》

十五、王澍shu: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2012年,荣获世界建筑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人士

十六、潘鹤:《艰苦岁月》(雕塑)《毛泽东去安源》(油画)

十七、詹建俊:1986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13年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狼牙山五壮士》

十八、吴作人:《齐白石》

十九、罗立中:《父亲》

二十、董希文:《开国大典》 二

十一、陈逸飞:《黄河颂》

二十二、罗工柳:木刻《鲁迅像》油画《地道战》 二

十三、杜健:《在激流中前进》 二

十四、李可染:《万山红遍》

二十五、“寒之友”:何香凝、陈树人、径享颐 二

十六、鲁迅是最早把西方木刻引进中国 二

十七、藏书票:“纸上的蝴蝶”

二十八、著名美术机构、团体、出版社:(1)辛亥革命后,第一人教育总长蔡元培倡导美育,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把美育作为改造国民精神的手段(2)我国最早建立图画手工科的是南京两江师范学堂,校长是李瑞清(3)我国第一所私立美术学校是1911年周湘在上海创办的中西美术学校(4)决澜社是中国最早主张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成果的、有宣言和纲领的学术性社团(5)近代石印画报中最有名的《点石斋画报》,执笔人吴友如(6)南京中山陵是中国建筑师在近代规划设计的第一座国家级大型纪念性建筑群,设计者是吕彦直

中国民间艺术

一、中国民间艺术主要特点:(1)主要创造者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2)它的目的是满足群众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实际需要,同时兼顾审美和精神生活的需要(3)大多数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手工艺品

二、年画:(1)天津杨柳青年画:《嬉叫哥哥》(2)苏州桃花坞年画:《花果山猴王开操》《上海火车站》(3)山东潍县杨家埠bu:《女十忙》(4)河北武强(5河南朱仙镇)

三、泥塑:张长林:字明山,人称“泥人张”《渔樵问答》

四、剪纸:(1)剪纸制作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剪子剪,一种是用刻刀刻(2)剪纸的刀法主要有“阴刻”和“阳刻”两类

五、风筝:传统中国风筝的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糊、绘、放,简称“四艺”,即扎架子、糊纸面、绘花彩、放风筝

六、皮影戏:发源地是陕西(陕西户县为钟馗画之乡)

七、漆器工艺:(1)以实用为主的漆艺包括家具、灯具、餐具、文具、酒具等(2)以美化、欣赏为主的漆艺有室内漆饰、漆壁画、漆屏风(3)纯艺术漆艺有漆画、漆雕等

八、刺绣:(1)我国著名的刺绣有苏绣、湘绣、广绣、蜀绣、顾绣(“闺阁绣”)等(2)清代五大名绣:湖南省的“湘绣”,四川省的“蜀绣”,广东省的“粤绣”,江苏省的“苏绣”以及京城北京的“京绣”(3)明代刺绣艺术成就最高的当数顾绣

第五篇:中国美术史

北宋三大家:李成、范宽、董源南宋四家:李唐、马远、夏圭、刘松年

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明四家:唐寅、仇英、沈周、文征明

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四僧:石涛、朱耷、弘仁、髡残

扬州八怪:李鳝、李方膺、郑燮、罗聘、金农、黄慎、高翔、汪士慎

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是我国古代绘画实路的系统总结。“六法”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气韵生动”是对作品总的要求,是绘画中的最高境界。它要求以生动的形象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敦煌莫高窟: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莫高窟所珍藏艺术珍品是中外交流的瑰宝。敦煌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古代关中通往西域的咽喉。是西千佛洞的总称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形象的记录这佛教艺术发展演变的历史形成。

莫高窟成为我国重要的一处石窟寺,275窟(十六国)是现存最早的窑洞之一《鹿王本生图》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等。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敦煌壁画形象逼真,尤其是:“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

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立体艺术,古代艺术家在继承中原汉民族和西域兄弟民族艺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化了外来的表现手法,发展成为具有敦煌地方特色的中华民族风俗的佛教艺术品,为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中外友好往来等提供珍贵资料,是人类文化宝藏和精神财富。

秦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秦陵兵马俑共有3个兵马俑坑:一号坑为步兵部队呈品字形排列,是主体部队。二号坑多以弩兵、骑兵为主,是特殊部队。三号坑是统领1、2号坑的军事指挥部。

秦兵马俑场面宏大,威风凛凛,队列整齐,展现了秦军的编制、武器的装备和古代战争的阵法。秦兵马俑皆仿真人、真马制成。两汉陶俑:陶俑又按兵种的不同分为步兵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将军俑等。陶俑皆用摸印与手塑相结合的方法制成,躯体各比例恰当,一面目和悦,形象优美而著称。东汉陶塑:题材扩大,形象愈加生动传神。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是秦俑的艺术特点。从主流方面来看,秦始皇陵兵马俑不愧为秦代雕塑艺术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六齐:中国古代冶炼青铜的六种铜锡配比。即六种不同性能的铜锡配剂表。

彩陶:亦称陶瓷绘画,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文化时期,彩陶上便出现了最早的彩绘。而瓷上作品相对纸本更具张力,彩陶艺术中融合了艺术家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而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如:半坡出土的内彩四路纹盆、人面鱼文彩陶盆。

青铜器种类:青铜器的类别有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农器与工具、货币、玺印与符节、度量衡器、铜镜、杂器十二大类,其下又可细分为若干小类。其中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这五类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

人物御龙帛画: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巫师宽袍高冠,腰佩长剑,手执僵绳,神情潇洒地驾驭巨龙。帛画中的华盖飘带与巫师衣带随风飘动,表现巫师乘龙飞升的动势。帛画的绘画手法以单线勾勒与平涂、渲染兼用,人物略施彩色,余用金,白粉彩。从构思上看,整个画面布局合理。

本生故事:本生故事画是敦煌石窟早期壁画中绘制最多的佛教故事画之一,佛教本生故事是讲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前世中无数次修行转世的故事。

《洛神赋图》:顾恺之传世之作《洛神赋图》为其观三国曹魏时建安著名文人、曹操第三子曹植所写《洛神赋》这篇著名文学作品后有感而画的。《洛神赋》通篇言辞美丽,描写动情,神人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魄。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赋图》,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

阎立本:中国唐代画家(宫廷画家)。雍州万年人,他的绘画艺术风格特别长于刻画人物神貌,笔法圆劲,气韵生动,能从画中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二是擅长政治题材。工于写真,尤擅故事画,取材多是贵族、官宦以及宫廷事件。《步辇图》

《清明上河图》:笔墨淡着色、绢本设色;以全景式构图,严谨精细的笔法。展现出北宋都城汴梁郊外以及汴河沿岸及东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风貌。画中人物815人,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采用散点式透视。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非常巧妙。再现了宋代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但是一幅杰出的绘画艺术作品,而且具有高度的历史文献价值。整幅画卷有铺垫、有起伏、有高潮。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内容的异常丰富性高度的历史真实性,艺术表现的无比生动真切,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不朽意义的杰出作品。

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三彩釉陶始于南北朝盛于唐,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因为常用三种基本色,又在唐代形成特点,“唐三彩”多用于殉葬。

《韩熙载夜宴图》:刻画了失意官僚的心里矛盾和腐朽的生活面貌,较之其他表现贵族生活的画卷有这更深刻的意义。此图绘画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此画人物生动传神,细节流物、刚劲起健、设色沉着稳重、而又活泼响亮用色彩的对比关系衬托人物。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奉先寺:原名大卢舍那像窟,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精美、最具有代表性的大龛。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露天佛龛,形态各异、刻画传神的造像显示了盛唐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成为石雕艺术史上的奇观。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

霍去病墓石刻:汉代雕刻艺术珍品。霍去病是西汉西汉武帝的名将,因有战功,封为骠骑大将军,死后陪葬武帝茂陵旁。有大型石雕散置墓旁,以作纪念。多是根据原石自然形态,运用圆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雕刻而成。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练传神。是现存时代最早、保存完整的成组石雕。代表作品为“马踏匈奴”、“伏虎”、“跃马”等。

下载教学大纲2_中国美术史(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大纲2_中国美术史(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美术史

    彩陶中国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彩绘颜料以赤铁矿为主,多饰以几何图案和动植物花纹。在造型装饰、图案纹样的处理上,体现了当时审美能力和工艺制作已达到可观水平。 饕餮纹:......

    中国美术史

    一、学习中国美术史的意义 1、了解华夏民族关于“美”的历程、美的信仰、美的起源 2、以史为鉴,借古开今 从传统中去继承、去借鉴,才能有所创造和超越 3、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中国美术史

    古老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美的富有创造力的民族,远古的先民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就在劳动工具——石器上倾注自己的审美热情。可以说中国美术的历史就此开始。 美术史是对美术现......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美术 一、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以质朴明快、绚丽多彩为特色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案,是我国先民的杰出创造。 仰韶类型的彩陶以在西安......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1. 画像石(砖):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石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

    中国美术史 考点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美术 (距今约200万年前-1万年前) 一、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最早的人类遗迹——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距今有180万年、陕西蓝田人80-6......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 2016/12/28 1. 彩陶一般有红陶、黑陶、灰陶三种,代表作品有《舞蹈彩陶盆》和《人面鱼纹盆》。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堪称是仰韶文化彩陶艺术的杰......

    中国美术史论文

    中国美术史论文 题目:论宋元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2014年 5 月 日 摘要:宋元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它突出展示了隋代展子虞、唐代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