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柏拉图和孔子教育思想的区别
柏拉图和孔子教育思想的区别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8级 080242008026 刘鹏博)
摘要:柏拉图与孔子分别是古希腊和古代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中西文化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对世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两者教育思想形成背景、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思想各具特色,存在一定的区别。关键词:柏拉图 孔子 教育思想 区别
雅斯贝尔斯曾总结说:公元前6世纪前后,是一个“轴心时代”,那时世界各地曾出现了一系列伟大的宗教与哲学体系,为后来的人类文明社会奠定了基础。孔子和柏拉图正是这一轴心时代的东西方文化史上的两位巨匠,为后来的东西方人类文明社会奠定了基础,对东西方的文化影响不可估量。
两位思想巨人所处的时代虽然相差一个世纪,教育思想各具光辉,但孔子与柏拉图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有很多共同之处。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社会礼崩乐坏;同样,柏拉图目睹的也是混乱不堪的雅典政局。而自恃“才自清明志自高”的孔子和柏拉图,看到日暮西山的奴隶社会,不是扼腕叹息,而是奔走呼号,著书立说,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所以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孔子和柏拉图毕竟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中,自然在他们的学说中也存在着不少相异之处。他们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互有所长,本文从对两位先哲的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分析出发,对他们教育思想中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行比较,阐述两人教育思想上存在的区别。
一、教育思想背景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和柏拉图所处的雅典时代都是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虽然两者都处于奴隶社会,但中国春秋时期和古希腊民主制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特点。中国奴隶社会实行井田制、分封制,而希腊奴隶制城邦则建立了民主政治。因此,孔子和柏拉图在各自的社会文化土壤中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哲学体系: 一个是以“仁”为核心的人学哲学,一个是以“理念”为核心的神学哲学。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形成,是与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政治信仰分不开的。孔子虽为圣人之后,但到他时已家道中落,加上三岁丧父,靠母亲劳动维持生计,因此,孔子少年“贫而残”,没有上过政府办的官学,直到巧岁才通过私学, 拜能者为师,博习诗书礼乐,勤学好问,持之以恒,终于成就了他的博学多能。而柏拉图出身书门望族,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后又师从苏格拉底,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不同的成长经历影响了他们的教育思想。很显然,孔子的教育更具平民性,而柏拉图提倡的是贵族教育。
二、教育作用
在孔子和柏拉图看来,教育是培养治国人才之路,是实现理想社会的重要途径。孔子认为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除了“教化民众”外,还有培养统治者的功能。孔子希望教育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实现以德治国,以礼经世。柏拉图也认为教育是实现和维持理想社会的保证。他指出,理想国需要依靠教育培养未来的统治者—哲学王。而要成为集政权与智慈于一身的哲学王,单凭优异的天赋是不够的,优异的天赋只有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才能最终成为哲学王以实现理想国。
孔子和柏拉图都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孔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的观点他充分肯定了人受教育的可能性与教育改变人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 凭借教育的启发、诱导,可以使人化恶为善、化愚为智。简单地说,好学能使人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而柏拉图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声称这三个等级的人是神分别用金、银、铜铁做成的。那些身含铜铁质的自由民子女都会被淘汰掉,只有身含金、银质的奴隶主阶级子女才会被挑选上并继续接受高一级教育。在柏拉图看来,教育虽也有培养人才的功能,但它的主要功能是筛选、选拔,从公民中挑选、鉴定谁生来含有金子、银子或铜铁。可见柏拉图的教育观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三、教育目的
孔子和柏拉图都想通过教育来培养自己理想的人才。孔子的理想人才是“圣人”和“君子”,孔子的教育目的,主要还是培养“好礼、好义、好信”,能够使“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的君子。此外,教育还有“教民”的一面, 即用所谓的“礼乐”和“仁义”的道德对人民进行教化,他认为君子受了教育,可以修身安人与治人;而人民受了教育, 则成为顺民。而柏拉图的最高教育目标则是培养“哲学王”。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构筑了一个培养统治者和军人的教育思想体系。他认为这两种人经过挑选,受过教育,有特权,他们是精英人才,是国家之栋梁,唯有他们才能过共产主义的生活。柏拉图认为理想的政治应该由优秀的哲学家来当国家的统治者,因为他们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和聪明才智合而为一,培养“哲学王”正是柏拉图全部教育思想体系的归宿。
由此可见,在社会急剧变革、需要大量新型人才的时期, 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目的都是培养巩固奴隶主政权的统治人才。为达到这一目的,两人提出了不同的选拔人才的途径。孔子提倡“任人唯贤”,提出“学而优则仕”的育人路线。柏拉图也提出了一套识别人才的措施:平时观察,考试,在实际中锻炼。虽然取才标准、方法不尽一致,但选才目的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孔子培养的是德才兼备,体恤百姓的治国之君,而柏拉图希望的是追求真理、充满理性的哲学王,这也反映了他们哲学思想和价值观的不同。
四、教育对象
孔子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为依据, 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即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人学受教育,这一办学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但是,孔子主张的“无类”并非“全民教育”,在主张“有教无类”的同时,又把人分为上中下三等,认为可以受教育的是中人。上人是生而知之,无须受教,对于下愚之人,则只能用刑罚来管制他们。
而柏拉图主张“精英”教育,他认为上帝在造人的时候就给他们赋予不同的特点:含金质的人,理性发达,应成为上层社会的统治者;银质的人,意志坚强,好勇爱斗,应构成军人或中下层统治阶级;铁质的人,以贪欲为特征,命定成为劳动者。因此,教育的对象,应是那些金质和银质的中上层统治者,而下层的劳动者则应习惯于克制欲望,尽心尽力地为统治者服务。
很明显, 孔子的教育对象比柏拉图更具平民性。孔子把大多数人归为中人,认为他们有可能接受教育,把教育权下放到平民。而柏拉图的精英教育却剥夺了劳动者和平民受教育的权利,人为地制造了受教育权的贵贱之分。但另一方面,孔子反对女子受教,他认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因此轻视妇女,剥夺他们受教育的权利。而柏拉图很重视女子教育,也非常重视儿童教育,主张取消家庭,实行儿童公育,可见孔子在女子和儿童教育方面比起柏拉图略显不足。
五、教育内容
孔子继承西周传统,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术、数,并吸纳有用学科加以充实调整,编定了《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教材。柏拉图的教学内容,被后人总结为“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两者在学习内容上有交叉有区别。
孔子非常重视道德的培养,重视“礼”教,他强调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要求“克己”与“爱人”,推行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柏拉图虽然也追求德性,但主张“德性即知识”。孔子和柏拉图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把它看作是道德教育的有效工具,对音乐在内容和曲调上都做了严格要求。他们都强调乐的道德标准,重视乐的社会效果。但与孔子不同的是,柏拉图所说的音乐教育,除了单纯的音乐与舞蹈之外,还包括读、写、算一类的文化学科。孔子教学往往从诗入手,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对个人品德修养和人际交往有着重要作用。而柏拉图却是否定诗的,并倡议把诗人赶出“理想国”。他们虽然都重视军事体育训练,但这方面,柏拉图比孔子的要求更为严格,他极力提倡“斯巴达式的苦练”,认为青少年的体育训练,应具有军事准备的性质。
此外,孔子和柏拉图在教学中各有侧重,孔子非常重视历史教育,他编定《尚书》、《春秋》作为历史教材。他认为历史对现实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寓褒贬,别善恶”,正名定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秩序。而在这一方面,柏拉图似乎不太重视,史诗作者荷马时常受到他的非难即是明证。柏拉图比孔子更注重数学教学。孔子也传授“数”,但学习的目的仅供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而柏拉图所教的算术,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心智,激发他们对于理念世界中抽象、绝对、普遍真理的兴趣。“几何”是柏拉图规定的必修课目,他认为学习几何可以更好地理解理念世界的实质。
六、教育方法
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活动是在不同文化传统的背景下进行的,这使得他们的教育方法有着很大的区别。孔子不仅注重自己教学的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还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求温故知新,学而不厌,学思结合,积极实践等。而柏拉图在教学中多用演讲、交谈、对话、辩论来传授知识,教育中重思维的培养,理性的启发。在柏拉图的学园里大量应用的是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他关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论述远没有孔子论述的那么具体系统。
孔子和柏拉图在教学中都提倡启发诱导,但由于两者知识观的不同,意义是有差别的。孔子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要求教师在学生博学精思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启发诱导,做到“不愤不启, 不徘不发”,并且还注意因材施教。可见,孔子的启发教学是使学生主动从已知中探得新知识,新观点的过程。但柏拉图的启发不是为了传授现有的新知识,而在于唤起人的意识,唤醒人的记忆,促使他回忆起在头脑中本来就已经存在的真理。所以在教学中他更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以便能顺利地通过启发,回忆起被遗忘的知识。
除了上述六个方面以外,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同,如在办学形式上, 孔子采取的是“私学”,而柏拉图主张淤育由国家管理,由国家负责;在对待前面文化的态度,孔子采取的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而柏拉图则继承和发展了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体系;孔子的教育内容里无宗教,而柏拉图的教育里却充满了神学和宗教。
柏拉图与孔子是东西方历史上两位博学多识、思想深邃的学者,两位哲人的教育思想,各具光辉,虽然对于真理的认识有别,但无高下之分。尽管他们的教育思想存在一定的区别,但都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两位思想巨人对教育事业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亚与西欧虽相隔万里,然而,凡是进步的伟大的人类文明都有相同相通之处。我们今日应发展、弘扬东西文化的相同之处,借鉴、吸纳东西方不同的营养, 以利现代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2】 刘臻 马天俊.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中国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石峰.论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Jul.2005 第25 卷第六期
【4】 陈祎鸿.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9,(02).【5】 陈桃兰.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J].管子学刊, 2004,(01).【6】 舒莉,孙渝红.试比较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10).
第二篇: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
基础教育(中文)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准考证号码:0***
试比较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马雅婷
二○一二年四月 【内容摘要】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是打破“学在官府”,开创私人办学的第一人,有了“万世师表”的成就。而另一位与孔子在政治上同样不得意,同样为教育奉献一生,为世界留下来了宝贵财富的是生活在古代希腊的柏拉图。作为中西方的两位文化巨人,他们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当时的年代,更对我们后人产生莫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尝试对两位先哲的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进行回顾,并对他们在教育思想中体现出来的教育体系内涵进行分析比较,也更深入地了解东西方教育思想的异同点,为现代的教育更完善的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 孔子 柏拉图 教育目的 教育体系
一、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背景 孔子和柏拉图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奴隶主贵族统治已经逐渐走向衰败,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虽然两者都处于奴隶社会,但是孔子当时生活的春秋末期鲁国实行分封制、世袭制,“礼”自然受到格外的重视。而柏拉图生活的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则是商品经济繁荣,商业贸易发达,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建立了民主政治,因此自然科学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重视。相应的,和古希腊民主政治相伴随发展的是在思想文化上着重对自然规律探求。而与此有鲜明对比的是,受长期社会奴隶制的影响,孔子形成的思想体系和人事、社会、伦理密不可分的。所以,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孔子与柏拉图形成了全乎不同的两种哲学体 ①
②系:一个是以“仁义”为核心的人学哲学,另一个以“理念”为核心的神学哲学,他们在各自的哲学体系上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论。
任何一种思想的形成和主体的个人经历肯定是分不开的。孔子虽然是圣人后代,但是到他已经是家境贫寒,靠母亲劳作维持生计,十五岁才志于学,拜能师,虚心好学,持之以恒,最终成就了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而柏拉图也是贵族之后,不同的是他从小就养尊处优,接受良好的教育。后来又从师苏格拉底,经过对知识的不懈追求后,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不同的成长环境往往会使人形成不同的思想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就体现出平民性,而柏拉图提倡的则是贵族的教育。孔子和柏拉图都生活在乱世,目睹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他们都满怀救国意识,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出口。不同的是孔子看到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强者为王,社会处于混乱之中,他一心想恢复周朝式的礼制社会。在孔子的心目中,一个理想的社会就像其在《礼记〃礼运》中所言的:“今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指望通过正名、尊王、从周、复礼、德化的路径,建立一个大同社会。柏拉图则是融雅典的理性精神和斯巴达的勇士气概为一体,虚拟了“理 想国”。这个理想国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这个国家首先要具备智慧、勇敢、节制三个条件。为了实现各自的理想,他们一个周游列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个三下西西里,尽管就曾在政治上获得短暂的成就但是最后都化为乌有。就在屡遭打击,理想抱负不得实现的时候两位圣人都选择了教育。希望通过培养治国之才来实现他们各自的政治理想。为此,孔子创办私学,柏拉图则创办了学园。
可见,孔子和柏拉图生活在不同的国度,各自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也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但是他们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又有着相似的价值取向、性格命运,正是这些相同又不同的种种,形成了他们相似又相异的教 ③育思想。
二、试论孔子与柏拉图论教育目的 上文已经提到孔子希望建立的是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在那样的大同社会中人们是要行大道的,从私人到大众再到整个社会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而要达到孔子心中的理想要求就一定需要一群集优秀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丰富的知识内涵于一身的君子来构建。由此可见,孔子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而这个君子小到为身边人而服务,大到为国家而执政贡献。其实孔子的教育也是为了实现他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春秋末期,中国的现实让他深深的认识到人的真正作用,他希望君子的到来来统一社会。那么在孔子心目中到底对君子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呢? 在《论语》一书中不难看出,“女为君子懦,不为小人懦。”(《论语〃雍也》)这是孔子对子夏提出的培养要求,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教育目的是要把士培养成君子。孔子曾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在孔子的眼里,最高理想的“贤士”,是达到了“自知”、“自爱”、“自乐”的境界,从而与“天道”冥契无间、浑然一体的人。可见,在孔子心目中作为一名君子首先要具备的就是有颜回这样豁达的心理状态。因为在成就一番作为的过程当中势必会经历万千阻碍,也可能抱负得不到实现,所以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基础即豁达的心态。这是孔子对君子的基础要求,这已经是平常人很难做到的视名利为浮云,拿得起放 得下。但是孔子心目中得君子绝不止步于此,在他心中仁、智、勇这三者是君子必须做到的,这在“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有所体现。其中最为重视的是君子的道德修养方面,注重“仁”,“礼”的培养。孔子对于君子的要求除了要做到修己之外,还强调能够“安人”,“安百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达者兼济天下”(《论语〃雍也》)。孔子保持着以上的教育目的,引导着他的教育之路,在其私学中为各诸侯国培育了不少有用的治国之才,也会后人树立了不少学习的榜样。
柏拉图的最高教育目的则是要培养“哲学王”。如果说孔子的教育思想主体是人,他在政治上也主张人治,当然这存在着“人在政兴,人亡政息。”的弊端,那么柏拉图的教育主体是“理念”。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工具,培养哲学家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柏拉图高度估价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改造人性,陶冶德性,实现理想国的唯一手段。他认为,人们灵魂在理念世界中所获得的理性和美德,由于降生时和肉体结合受到剧烈刺激,出生后又为情欲所蒙蔽,因而失去了效用。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先天的理性和德性发展起来。所以,他在《理想国》一书中构建了一个培养统治者和军人的教育思想体系。他认为这两种人经过三十五年的的培养,又经过实际工作锻炼成为精英就可以成为优秀的哲学家。和孔子相同的是,柏拉图也把道德作为教育的重点,培养一个有德的哲学家也是他教育目的的归宿。柏拉图认为知识就是道德知识,也就是关于何谓美善、何谓正义、何谓勇敢、何谓智慧、何谓节制的知识。“……善的理念是最大的知识问题,关于正义等等的知识只有从它演绎出来的才是有用和有益的。……如果我们不知道它,那么别的知识再多对我们也没有任何益处。”因此,柏拉图心目中的哲学王一定是理性的化身,有睿智的头脑,强烈的武士意志。但是柏拉图不把工、农、商列入教育的目标之中,因为他的教育目的致力于培养执政的哲学家,这点显然柏拉图带着个人的思想情感,相必这也跟他的个人经历是分不开的,导致他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带有政治烙印。
由此可见,孔子和柏拉图都认为在乱世之中教育目的是培养能够巩固各自所在国的统 治的统治人才。在培养人才方面,两人都将政治与教育联系在一起,也都非常强调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但是有所不同的是,孔子追求的君子是德才兼备、心系天下、智勇双全的人才,他心中的君子是美德的化身,道德的典范,就算君王也要受到约束,服从道统,并且由此来检验一个君王的统治。而柏拉图追求的哲学王除了有高尚的道德以外,还要精通数理化等各方面的知识天才,并且他认为在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中,哲学王在国家中凌驾于一切之上,具有发号施令的绝对权威。这些不同也正反应出两者的政治观点和价值取向的不同。
三、试论孔子与柏拉图论教育对象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 货》),就是说一个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接受教育的不同,学习情况的不同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也是在这个人性论的基础上,作为教育者的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语〃述而》),意思是说只要是主动亲自带着干肉到我这里登门求教,表示尊师重道之意,我就没有理由不把我的知识、学问传授给你。而在我们中国古代向来都是贵族垄断教育的,一些贫民却无法受到正规的教育,这就严重导致了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得不到提高,放慢了中国的发展进度。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大胆提出“有教无类”的著名教育思想,他认为只要有心学习,“洁己已进”者,都来者不拒,兼并收纳就算是贫贱之士。这点我们可以从孔子的弟子的身份可以看出,从史籍资料的 记载来看,他们来自广泛的地域。孔子弟子的国籍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郑等诸侯国,而在古代,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往往意味着不同的种族;孔子的学生家庭出身也十分驳杂,他们分别来自于不同的阶级阶层,比如,有出身于奴隶主贵族的孟懿子、南宫敬叔和司马牛等;有“穷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的颜渊;有被称之为“卞之野人”,食黎霍、百里负米养老母的子路;有身着芦衣为父推车的闵子骞;有亲自耘瓜,帮母织布,三年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有家无臵锥之地的仲弓;有“鄙家子弟子张,衣若悬”的子夏;在“缧绁之中”的犯人公冶长;曾为大盗的颜涿聚;还有“家累千金,结驷连骑”的大商人子贡,商人在春秋时期没有地位,仍属 “鄙人”之列,为官学所不容。“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的教学方针,尤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的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壮大了士阶层的队伍,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孔子在教育思想必定也会有些许的漏洞和欠缺。例如,孔子将人分为三种人,上等人是天生的知者,是不需要接受教育的;中等人是受教育者;下等人就是愚笨之人,要用刑法来管制他们,这样的观点未免显得不当,当然这跟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再者,孔子的教育对象有年龄和性别的局限,这跟中华民族历来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更是脱不了关系,这种观念至今依然无法彻底改变,孔子受其影响也不足为奇,这也成了孔子教育体系中得一个缺陷。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到老”。但是偏偏在中国没有重视起儿童的教育,而柏拉图就在当时提出了幼儿教育。柏拉图重视学前教育。他说:“一切事都是开头最重要,尤其是对于幼年的……因为在幼年的时候,性格正在形成,任何印象都留下深刻的影响”,柏拉图强调教育应从小抓起,甚至提出了胎教问题。从幼儿开始一直到30岁的教育,柏拉图都有一定的教育对象规定。把教育对象锁定在幼儿体现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先进性。而且柏拉图提倡精英教育,在他教育体系中理想培养的是一个城邦的维护者,所以不免偏重政治目的。这点从教育对象中也可以看出的,依据他的规 划,国家应厉行优生优育政策。执政者为人民选择婚配,最好的男子配最良的女子,以保证所生的后代属于优秀的种子。至于不良的男女的婚配,越少越好,以免生育不好的后代。婴儿出生后,那些不好的放在人们不知道的地方,而优秀的种子则送至国家教养机关,施以公共教育。所以柏拉图的学园是以培养贵族子弟成为上层统治者为宗旨的,当时汇集了不少古希腊社会的精英人物,这显然是为国家的政治文化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这与孔子教育对象的平民性对比就显得狭隘,剥夺了平民和劳动者的受教育权,人为地划分了受教育的贵贱之分。但是在女子教育方面,柏拉图主张女子应与男子一样接受平等教育。因为在能力上女子并不低于男子,凡是 男子能做的事情,女子都可以做,不论是执政者还是卫国者,女子和男子一样都应成为候选人。这比起孔子的“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显然进步。
综上所述,两位教育家论教育对象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孔子的教育对象受到年龄和性别的局限,相比柏拉图在这方面的理论显得落后了;而柏拉图的教育对象具有明显的贵族性,与孔子相比显得狭隘了。柏拉图的教育对象正好形成一个金字塔,而这个金字塔正是他的教育对象理念金字塔的反映。理性健全,天资聪颖的极少数人享受特殊的哲人教育,居于塔的顶端;为数稍多的理性不全、意志坚强的武士的教育处于中间;而缺乏理性,感情强烈的广大劳动群众的教育则在塔的底部。而孔子的教 育对象则正好形成一个倒金字塔,接受教育最多的是一群有志于学的人。这就是两者的不同。
四、试论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内容 孔子的教育内容以《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以为基本教材,辅之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非常的全面,多方位。因此孔子的教育内容也可以划分为政治教育、音乐教育、管理教育、道德教育等多方面。不管是哪一方面的教育内容,孔子的教育总一个中心点,那就是“德”,所以本文在此想对孔子教育内容中的道德教育尝试进行论述。
孔子的教学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的结构,以及社会的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应该说是初步完整化了。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孔子对这三个方面并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道德和道德教育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内容的核心。据《论语》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这里所讲的典制、德行、忠诚、守信四项内容,道德占了三项,典制与德行互为表里,也有密切的联系。在道德教育体系中,孔子将其分为“仁学”和“礼学”,每当其弟子问及有关仁、礼的问题时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分时地的给予他们解答,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明确道德概念的基础上,树立坚定不移的道德信念。在学习的过程 当中很容易身心疲惫,但是有些人能够坚持下去,有些人就会半途而废,要坚持靠的是信念。在孔子看来,坚定自己的道德信念,做到无坚不摧,就能成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的“志士仁人”。任何一种道德都是有认识和情感两部分组成的,在有了认识之后就应该要培养道德情感。在这方面在孔子的“仁”学中有所体现,分为“爱人”和“克己”两方面,“爱人”是指对人要有极大的同情心;“克己”就是指要克制自己不正当的私欲。有了道德情感之后,孔子要求的是道德行为,在樊迟问崇德时,孔子说:“先事后得,非崇德与?”(《论语〃颜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去做了然后再谈收获,是提升道德的方法。对不同的人孔子有不同的要求,例如为政者孔子要求“为政以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柏拉图在教育内容上和孔子有共同之处,但是更多的是一些不一样的想法。例如在道德教育上,柏拉图提出智慧、勇敢、节制和公正四个主德作为人们基本道德准则,可见他的道德论是唯心的、先验的,具有浓厚的理性思辨区别于孔子的人本主义。在幼儿教育上,他说:“我们应该尽量使孩子们开始听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响的最好一课”,因为“在那个年龄深入于心的一切意见,最容易看出是不容易磨灭和不容易改变的”。所以柏拉图要求政府对创作故事的人及其作品进行严格审查。审查的标准“以不慢神为第一义”,凡描 写天神之间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妒忌、说谎等等的故事,一律删去,唱歌的内容也是要加以选择的,但是这样做是好是坏就见仁见智了。在科目上,孔子以“六艺”为主,而柏拉图则是“四艺”,分别是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理论。可以看出柏拉图注重“数”,倾向锻炼学生的心智,激发他们对于理念世界中真理的兴趣。他在阿加德米学园门口写上,“不懂几何学者勿入内”,可见他对“几何”这门课的重视度。因为柏拉图认为几何学在于学习掌握建造兵权,争取据点的本领。
通过两者的教育内容不难看出,孔子在各类教育中都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而柏拉图则注重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而这两种不同的倾向,也形成了先今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教 育传统。
五、试论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方法 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论语》中,孔子与弟子的对话,表现了一种启发、讨论式的气氛。关于教学方法,孔子有诸多辉煌创造,有许多成为我们先今教育的学习目标。第一个方法就是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第二个方法就是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在孔子与弟子的交谈中,有不少例子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会就不同的人做出不一样的回答,例如在《论语〃颜渊》中,樊迟、司马牛、仲公和颜渊同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 四种不同的回答。第三个方法就是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四种就是指导学法,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的习惯: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学生要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重视温习,告诫学生“学而时习之”。孔子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对现今教育的借鉴意义也十分重大,有位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吸取孔子的智慧。”这句话足以显示孔子在世界的影响,其思想中得精华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教育思想的瑰宝。
柏拉图在教学中多用演讲、交谈、对话、辩论来传授知识,教学中注重思维的培养和理
④性的启发。在其学园里,柏拉图大量运用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总体来说柏拉图的关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论述没有孔子来的系统。虽然和孔子一样也提倡启发式教学,但是大有不同的是他认为对数学、几何的公式推理,只要经过启发就算没有学习过的人也能推理出来,这主要是因为他是客观唯心主义者。因此柏拉图的启发不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是为了引发学生头脑中得记忆。
总结语:
虽然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两位思想巨人在当时在现今都有无法取代的地位。尽管中西方相隔万里,然而,凡是进步的伟大的人类文明都有相同之处。现在的我们应当抱着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的态度,去学习去吸收。相信孔子和柏拉图的思想和著作会永远给我们智慧和自信,引领我们不断向前。注释:
① 详见《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905页)
② 引自《理想国》。《理想国》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重要的对话体著作之一。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的中期对话,本书分为十卷。在柏拉图的著作中,不仅篇幅最长,而且内容十分丰富。这部“哲学大全”是柏拉图对自己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也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详见《理想国》,吴献书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01月版)
④ 引自《论语〃 颜渊》 刘琦译 吉林文史出版社 第189页 参考文献:
1、《论语〃述而》,南怀瑾〃《论语别裁》上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版,第320、322、352页
2、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215页、237至238页、141页、144页、143页、260页
3、柏拉图。第七封信[c]。浦兴祖,洪涛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67页。
4、张斌贤“教育:为铸造幸福的国家 ——柏拉图《理想国》研读”《高等教育管理》2008年第2卷第4期 第 61至64页
5、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版,第3页。6《论语〃 阳货》 刘琦译 吉林文史出版社 第141页
第三篇: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活动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出身奴隶贵族家庭,青少年时代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喜爱文学创作和诗歌。公元前407年,年满20岁的柏拉图确认自己是苏格拉底的信徒。这件事对他一生的事业有重大的影响,他的兴趣从诗歌、文学和戏剧转向了哲学。他对苏格拉底非常敬仰,他的某些基本论点源于苏格拉底。然而,使他终生难忘的是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于是,公元前399年,柏拉图被迫逃离典雅,到麦加拉、埃及、南意大利、叙拉古等地游学,达12年之久。侨居外乡的日子,“大希腊”之行使他开拓了眼界,丰富了经验。尤其是毕达哥拉斯派的主要代表阿尔基达集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于一身的形象铭刻在柏拉图的心里,成为他追求融合哲学家和政治家于一身的英才人物的雏形。也正是这次有力客观上帮助柏拉图考察了各种政治体制、法律、社会结构,研究了各种哲学流派、天文学、数学和音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家。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返回雅典后,在雅典城郊创办了学园,一般译作“柏拉图学园”。柏拉图学园的创立,不仅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也是欧洲学术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因为在学园里,既开展教育活动,培养人才,又进行学术研究,促进古代希腊科学文化的发展。学园讲授哲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等科目。学园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过“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法占有重要的地位。柏拉图去世以后,该学院延续了900余年,直到公元529年被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封闭为止。学园的环境为柏拉图的教育与学术活动生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他在学园里撰写了两部巨著:《理想国》和《法律篇》。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这两部著作之中。其中《理想国》集中体现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被视为西方三大教育名著之一(其他两部为卢梭的《爱弥尔》、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在一位友人的婚礼宴会上溘然辞世。
二、柏拉图在中西方的地位
柏拉图与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比起来,在西方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文献。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在后世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中,柏拉图的思想保持着巨大的辐射力。有的哲学史家认为,直到近代,西方哲学才逐渐摆脱了柏拉图思想的控制。而且,柏拉图的理念论,被1949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但他对西方哲学的启蒙作用被普遍认可,也因为他卓越的人格而备受尊重。
三、柏拉图的教育观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的人。他从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的哲学思想出发,在其教育体系中强调理性的锻炼。
柏拉图重视早期教育,提出儿童的教育与国家的兴旺有很大关系,应由国家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他要求3~6岁的儿童都要受到保姆的监护,会集在村庄的神庙里,进行游戏、听故事和童话。柏拉图还重视各个阶段的教育,他认为7岁到16岁的教育属于情感教育阶段。儿童从7岁就要开始学习军人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骑马、投枪、射箭等等。柏拉图将18~2 0岁的教育视为意志教育阶段,目的是培养理想国的保卫者,形成勇敢的美德。20~30岁的教育属于智慧教育阶段,那些对抽象思维表现特殊兴趣的学生就要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天文学与和声学等学科,以锻炼他的思考能力,使他开始探索宇宙的奥妙。柏拉图指出了每门学科对于发展抽象思维的意义。他主张未来的统治者在30岁以后,要进一步学习辩证法,以洞察理念世界。经过5年后,他就可以成为统治国家的哲学王了。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柏拉图试图掌握有关个人和大自然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发展一种适合并从属于他的政治见解和神学见解的自然哲学。柏拉图十分重视音乐和体育的作用,认为它们是专门为情感教育服务的,强调“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因此,他特别重视音乐对幼儿与儿童的影响,甚至指出了胎教中音乐对胎儿的影响。他认为国家应重视如摇篮曲、儿歌等的编写,以音乐陶冶儿童的心灵。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音乐与文学可以保证国家能支配青年一代,使他们喜爱统治者所规定应当喜爱的,厌恶统治者所规定应当厌恶的东西,这正是音乐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体育应包括教育手段和健康术。他对当时雅典出现的竞技主义和竞技职业化倾向曾给予猛烈的抨击,同时也批评市民轻视体育的思想和态度。柏拉图丰富的体育思想对后世体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但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形式”或“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柏拉图指出,当我们说到“马”时,我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马”的含义本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此是永恒的。但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世界的马,却是“流动”的,会死亡,会腐烂。这可以作为柏拉图的“理念论”的一个初步的解说。柏拉图认为,我们对那些变换的、流动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我们对它们只有意见或看法,我们唯一能够真正了解的,只有那些我们能够运用我们的理智来了解的“形式”或者“理念”。因此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固定的和肯定的,不可能有错误的知识。但是意见是有可能错误的。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这么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型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
四、“柏拉图式的爱情”
有一天,柏拉图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老师就让他先到麦田里去,摘一棵全麦田里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来,期间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结果他两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师问他为什么摘不到?他说:因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头路,期间即使见到最大最金黄的,因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没有摘;走到前面时,又发觉总不及之前见到的好,原来最大最金黄的麦穗早已错过了;于是我什么也没摘。老师说:这就是“爱情”。
之后又有一天,柏拉图问他的老师什么是婚姻,他的老师就叫他先到树林里,砍下一棵全树林最大最茂盛、最适合放在家作圣诞树的树。其间同样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样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头。柏拉图于是照着老师的说话做。今次,他带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树回来。老师问他,怎么带这棵普普通通的树回来,他说:“有了上一次经验,当我走到大半路程还两手空空时,看到这棵树也不太差,便砍下来,免得错过了后,最后又什么也带不出来。”老师说:“这就是婚姻!”
人生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
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只有精神上的恋爱,但没有肉体上的结合。这样纯洁,洁白的爱情是不可玷污的,才称为柏拉图式的爱情。也有人说它是一种永久的,不求回报的爱.即使不能相守,只要看到对方幸福,这份爱便会绵延下去,直到永恒.有些人,上帝给了他们缘分,让他们相遇,但是却忘了给他们交点,于是这份爱,只能变成远远的守望,而这两个人,也将永远如同平行线一般,不能在一起。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在欧洲,很早就有被我们中国人称之为“精神恋爱”的柏拉图式的爱,这种爱认为肉体的结合是不纯洁的是肮脏的,认为爱情和情欲是互相对立的两种状态,因此,当一个人确实在爱着的时候,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体上同他所爱的对象结合。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瑞斯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而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这就是柏拉图偏重男性之间的爱情的原因。柏拉图坚信“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爱情,无疑是使人向善、向上的力量。
在我来看,这是纯精神上的爱情,只是一种美好而不存在纯信仰。有很多空间可以浮想,可能只存在于电影和童话中吧。柏拉图认为人们生前和死后都在最真实的观念世界中。在那里,每个人都是男女合体的完整的人,到了这世界我们都分裂为二。所以人们总觉得若有所失,企图找回自己的“另一半”。柏拉图也用此解释为什么人们会有“恋情”。在他的理论中,没有哪一半是比较重要的,所以,男女四平等的。而且在观念世界的你的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他、她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也正在寻找着她、他。我觉得柏拉图式的爱情有四种意义。一是,男女平等的爱情观;二是,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 三是,理想式的爱情观,即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四是,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个人,对你而言,他是完美的,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完美的对象,而且只有一个。第三和第四个意义才真的是柏拉图的爱情观或两性观,我不知道,这样的爱情现在是否真的存在,是不是真的不现实或者真的只是在童话中才有。
五、柏拉图与孔子的教育比较
这两位思想巨人所处的时代虽相隔一个多世纪(孔子为公元前551年~前479年,柏拉图为公元前427年~前347年),但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以及两人的教育观,却有着相似之处。
一、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对他们教育观形成的影响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和柏拉图所处的雅典时代,奴隶主的统治都已腐朽没落,新兴的地主阶级,正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蚕食甚至鲸吞统治权。在春秋时代,这种斗争主要表现为“私家”与“公家”之争。柏拉图所在的雅典,经济、政治在当时的奴隶制国家中都最为发达。到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雅典在经济、政治生活中更是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促进了其哲学、科学、教育等方面的高度发展。由此可见,孔子与柏拉图都处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变革时代,都有着外出巡游的经历和长期的教学实践。同样的经历,形成了既相似又迥然不同的教育观。
二、孔子和柏拉图的教育观之异同(一)教育目的 在中国奴隶制社会里,“学在官府”,受教育的都是奴隶主上层贵族,学与仕是不分的。到了孔子时代,这种教育规模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出现了“私学”,使得更多当权的或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青年,能够接受教育。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具有“修己以安百姓”的能力的“君子”。
在这一点上,柏拉图与孔子是相似的。他主张国家对统治阶级中的青少年进行集中培养。柏拉图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出这种统治者,即他所谓的“哲学王”,他认为由这种哲学王治理国家,制定法律,将使国家的一切符合正义,因为他们是根据来自理念世界的普遍、绝对真理来治理国家的;这样的国家将是万世一系的。所以,有人说柏拉图创办的Academy学园好像是一所“政治训练班”。
(二)教育内容
孔子继承西周“六艺”的教育传统,即礼、乐、射、御、书、数。柏拉图的教学内容,被后人总结为“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而以“礼”为准则,即人本主义的“仁” 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柏拉图作为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建立者,其道德教育的核心是理念。他首先把世界区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即他是用虚无缥缈的理念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他们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由此可见诗教、礼教、乐教之间的关系;乐教是完成诗教与礼教的重要手段。柏拉图认为音乐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治乱兴衰,同时也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治乱兴衰。对于军事体育训练,柏拉图比孔子更为重视。在当时的雅典,实行志愿兵制,青年们18岁时志愿加入士官团,接受军事训练。在士官团中,青年们用一年的时间学习军事知识与技能,再用一年时间去边防地区的军队见习。柏拉图这种体育锻练为军事做准备,从而巩固国家政权的思想,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是不易发现的。
(三)教育对象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除奴隶以外,不分贫富贵贱、贤惠愚蠢、种族和地区,任何人都可以入学,扩大了人才的来源,这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柏拉图的人性论则是与他的社会观密切联系的。他认为上帝造人,人分三等:金质的人,理性发达,应成为上层社会的统治者;银质的人,意志坚强,好勇爱斗,应构成军人或中下层统治阶级;铁质的人,以贪欲为特征,命定成为劳动者。因此,教育的对象,应是那些金质和银质的中上层统治者,而下层的劳动者则应习惯于克制欲望,服从长上,尽心尽力地为统治者服务。
(四)教育方法
孔子重视“学而知之”,创造出了以培养自觉性为中心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其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认为教育者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引导他们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发展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追求远大理想。而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的知识是经验超越时空而客观存在的。他也强调启发,但并非根据各人不同的个性启发,而是认为人在出生前就已经具有知识,只不过是出生以后忘记了。通过启发,促使人“回忆”起这些知识。孔子和柏拉图都强调学以致用,即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第四篇: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周灵王二十一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逝于公元前479年(周敬王四十年,鲁哀公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在古代史上,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他的思想早就传及亚洲各国,今天他是为世界所公认的古代大教育家。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世的教育活动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一、孔子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孔子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先世为殷人,系宋微子的后裔。到五世祖木金父时,因 其 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木金父亦被降为士,并“绝其世”,即被剥夺去卿大夫的世袭地位。为了区别公族,他便改姓孔。其三世祖孔防叔,畏华氏之逼逃亡鲁国(今山东)定居。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是鲁国贵族孟献子属下一个“有力如虎”的猛士,因立两次战功,提升为陬邑(今山东曲阜南)大夫。孔纥大约六十几岁时同一个年纪不满二十岁的姑娘 颜徵在成婚。年龄的差距,可以看出其阶级地位的悬殊。传说他夫妻俩因祈祷山神来不及回家,妻子就在山洞中生下孔子(此洞便以“坤灵洞”和“夫子洞”命名,今尚在。山即称“ 尼山”,位于曲阜城南)。
孔子三岁时,先丧其父,十七岁时,又丧其母。孔子的家教中重视礼仪之教。生活贫困,促使他较早为谋生做事,学会多种本领,他自称:“吾少也贫,故多能鄙事。” 他青年时期在季氏门下当过委吏(管理仓库),还当过乘田(管理畜牧),由此他接触到社会 下层,了解到人民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孔子生长于当时的文化中心——鲁国,在周礼的熏陶下,六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岁时,就确立了坚定不移的学习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学习鲁国保存 的中国古代文化,从中寻求治国救人之道。这一基本方向,决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了儒家的思想特点。
孔子最大的抱负,是希望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施行仁政。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 而 已可也,三年有成。”意思是,假使有人用我治理政事的话,一年的时间就差不多了,三年就会大有成效。孔子约自30岁起,就奔走于齐鲁之间,希望通过从政来实现他的理想。但经 过十多年的努力,终未获得统治者的重用。于是,他就招收弟子从事讲学活动。直到51岁,鲁定公任他为中都宰。后来,他“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由 大司寇行摄相事”。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季桓子的矛盾激化而下野。在做官期间,他并未停 止办学。见自己的政治抱负在鲁国不能实现,55岁时,他便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先后经过卫、曹、陈、宋、蔡、郑、楚等十几国,一面宣讲自己的政治主张,一面坚持流动教学,68岁时返回鲁国。此后,他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孔子在政治上虽然没有达到他的目的,但在文化教育上却是成绩卓著的。孔子大约在30岁(前522年)左右时,从事创办私学活动,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他在鲁国从政和周游列国期 间,不断广收弟子,随时随地讲学,前后从事教育工作达四十余年。他一生以“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从事着教育工作,这是他之所以获得教育成功的根本条件。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搜集并整理出《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作为教材,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的作用。他还通过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教育 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了系统地论述,对后世的教育影响极大。《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有“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他自己也说:“受业身通者 七十有七人。”他培养了这么多人才,可谓教育硕果累累,做了前人未做到 的事。
公元前479年,一代教育家孔子病逝,其弟子以父母之丧礼之,皆服孝三年。“三年服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
人往 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孔里。” 孔子的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弟子们各有记录,后来汇编成一本书,名为《论语》,这是 研究孔丘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
二、重视教育的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 立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通过冉有之问,孔子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从庶、富、教三者的排列关系上看,孔子已直观地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即劳动力、发展生产、进行教化和发展教育事业。
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这个较为科学的命题,既是孔子“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又 是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结晶。
三、教育的对象比较广泛
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贵族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 接受 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首先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 的办 学方针,这也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教无类”,东汉马融说:“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梁朝皇侃说:“人乃有 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其本意就是: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为了实现这一原则,孔子在 招 收学生时表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只要本人愿意学习,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 为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事实表明,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有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国,分布地区广。弟子的成分复杂,出身于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数出身平民,如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卞之野人以黎藿为食的子路,穷困至于三天不 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居室蓬户不完上漏下湿之原宪,父为贱人家无置锥之地的仲弓。也有个别商人出身,如曾从事投机贩卖的子贡。还有少数出身于贵族的,如鲁国的孟懿子和南 宫敬叔,宋国的司马牛等。孔子私学中,弟子品类不齐,各色人物都有,实是“有教无类” 的活标本,当时有人对此不理解,产生种种疑问。南郭惠子讥笑性地问子贡说:“夫子之门 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木隐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虽门下人品混杂,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说明教育家胸怀的宽大能容,教育艺术的高明善化。
实行开放性的“有教无类”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孔 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泛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他打破了贵族对学 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四、教育的目的孔子教育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他一生以“朝闻道,夕死可矣”的 精 神追求道。但孔子一生不得志,就把志道、弘道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弟子身上。他教育他的学生“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他的学生也颇有体会,如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 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可见,教道和学道是孔门师生共同的目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已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因为这种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所以孔子才能造就 出许多
有才干的学生来。
子夏曰:“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而优则仕 ” 包容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孔子 对实行“学而优则仕”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说:“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是平民,先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是贵族子弟。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学习与做 官有了密切的联系,他鼓励学生们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的是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学好没有。弟子们受到此思想灌输,头脑中普遍存在为做官 而学习的念头,既然已学为君子,不做官是没有道理的,子路心直口快说出“不仕无义”,这是有代表性的。孔子积极向当权者推荐有才能的学生去担任政治事务,但他在输送人才时 也坚持一些原则:首先,学不优则不能出来做官;其次,国家政治开明才能出来做官,否则宁可隐退。孔子培养的一批弟子,大多或早或迟地参加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 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 “学而优则仕”和孔子倡导的“举贤才”是一致的,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 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成为当时知识分子积极学习的巨大推动力量。
五、教学内容
根据《论语》,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书”,是奴隶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所使用的基本教材。总之,可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等三 个部分。这三个方面,从教育内容的结构,以及社会的需要和个人人格形成看,应该说是初步完整化了。这是孔子在教学内容发展史上的贡献。孔子对这三方面不是等量齐观的,他认 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和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为三者的重心,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孔子改编的“六书”,是中国第一套较完整的教科书,从荀子的《劝学》篇开始尊为“经 ”,故后世称为“六经”,除《乐经》已亡佚,其他“五经”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教材。“六艺”与“六经”的不同在于:“六经”偏重于文化知识,属于文的范围;“六艺”则偏重于才能和技术的训练。因“礼、乐”也具有这方面的性质,所以也列在“六艺”中,“射”是射箭,“御”是驾车,都属军事课程。
总的来说,孔子的教学内容有三方面特点:其一,偏重社会人事。他的教材,都属于社会 历 史政治伦理方面的文化知识,注重的是现实的人事,而不是崇拜神灵。他虽不是无神论者,但对鬼神持存疑态度。他不谈“怪、力、乱、神”,不宣传宗教迷信思想,不把宗教内容列 为教学科目,这种明智的态度,成为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的开端。其二,偏重文事。他虽要求从政人才文武兼备,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仍是偏重文事,有关军事知识技能的 教学居于次要地位。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他所要培养的是从政人才,不是从事农工的劳动者,他不强调掌握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他既没有手工业技术可传授,也没有农业技 术可传授。他认为社会分工有君子之事,有小人之事,“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与小人职责不同,君子不必参与小人的物质生产劳动,所以他从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樊迟要学种田、种菜,他当面拒绝。
六、孔子的教学特点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 教 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
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 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 的 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字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 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 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 的 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 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 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 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 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三)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 状 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 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七、树立教师的典范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敏 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回答子贡的提问时说:“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他也曾在学生面前评价自己说:“若圣与仁,则吾其敢。抑为(学)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也。”他为后世的教师树立了六个方面的典范:
学而不厌。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 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温故知新。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 社会问题,知道解决的办法。
诲人不倦。孔子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就在从政的5年间,也仍 然从事传授,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有的学生品德很差,起点较低,或屡犯错误,他也 不会嫌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他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以身作则。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 化 学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 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而是可以教学相 长 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自己。
总之,孔子是一个“以德服人”的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教师的光辉典范,他所体现的“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已成为中国教师的优良传统。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施教”,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笔者认真阅读了《论语》,对孔子教育思想作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发现他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首先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的教育思想。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八佾》)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而是由南宋大儒朱熹在《论语注》中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八个字所归纳的,但孔子确实有着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的教育实践实实在在地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就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以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废哉,人焉瘦哉?”(《为政》)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正因为如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比如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先进》)就是说他的学生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正是由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同样问“仁”、问“孝”、问“政”,孔子的回答往往是难易、深浅、详略、繁简各不相同。如樊迟和颜回都问“仁”,孔子回答樊迟是“爱人”,回答颜回却是“克己复礼为仁”。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出现了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怪现象,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所谓“正课”分数,高分则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其次孔子还主张“倡导乐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乐学(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之。”(《述而》)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一层深入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
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意思说,在学习中发现了乐趣,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享受了,那么,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孔子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学起来轻松愉悦,“欲罢不能”(《子罕》)。那么孔子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的呢?
一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这应该是令学生乐学的前提。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感情冷漠,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并进而如同“爱屋及乌”般喜欢上教师的讲授,学习的兴趣浓了,劲头足了,此所谓“亲其师而近其道”也。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从不摆教师的架子,总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而且也能放下架子向他的学生学习。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教学气氛轻松愉悦。今天,我们更应该像孔子那样,对学生讲平等,讲民主,讲感情。
二是正面表扬激励。这是让学生乐学的重要手段。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自尊心,有让人肯定的心理。孔子就善于从正面表扬学生、激励学生。据统计,《论语》中关于孔子对学生的表扬共有17处,批评只有6处,说明孔子是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即使批评学生,也总是善意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此,他的学生总是爱学习,学习起来有积极性,乐此不疲。我们今天的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心理,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分数,都可以给学生很大的鼓舞,从而使他们学习起来更投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今天,我们应像孔子那样,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扬民主,热爱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多肯定,多表扬,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从而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第五篇: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一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东南).他的先世是宋国的贵族,后因家族衰败而逃到鲁国.孔子自述其成长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孔门弟子辑录孔子言行的《论语》这部书中,它也是我们了解,研究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在政治方面,孔子主张实行“德政”,提出了“省刑罚,薄税敛”,“使民以时”,“博施济众”(《论语·公冶长》)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雍也》)的社会理想.孔子的哲学思想中,既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也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他一方面相信“天命”的存在,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另一方面又少谈鬼神,《论语》中记载:“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又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先进》)这种双重的哲学思想,与他所处的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社会形态有关.孔子的哲学思想中还灌注着折中调和的精神,即“中庸”之道.(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对象
孔子认为教育对政治的作用非常大.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还提出了“庶”,“富”,“教”的思想.《论语》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 '曰:'教之'.”(《论语·子路》)《论语》又载:“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而“信”必由教育而来.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但他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他的本意可能是鼓励人们奋发学习,不要做困而不学的下民,但毕竟又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上者,甚至武断地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从而又使他的思想陷于自相矛盾之中.孔子还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并付诸实践.孔子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他的弟子中既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称为“贱人”的仲弓父;既有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捉襟见肘的原宪和箪食瓢饮的颜回,还有穷困到三天不举火,十年不制衣的曾参等.但我们还不能认为他的“有教无类”就是在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更不能算是现代社会意义上的“普及教育”的思想.2,关于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孔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就是“君子”或“君子儒”.“君子”原是奴隶主贵族统治者的专称,即奴隶主贵族老爷的意思.孔子把它发展成为具有一定道德标准的精神贵族的理想人格,即把“君子”当作教育的培养目标.他明确提出作为一个“君子”,一要能“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二要有“使亲族和朋友以及老百姓都得到安乐”的治国安民之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孔子所主张的教育内容主要有四项:历史文献,行为规范,待人忠诚与信实.即《论语·述而》中说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的具体教育内容就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孔子的教育内容因受历史条件的局限也有严重的不足,一是忽视自然知识的传授,二是鄙视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如《论语·子路》中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3,关于教学的思想
1)因材施教.首先,孔子十分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如《论语·先进》载: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另外,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孔子还允许或鼓励学生有不同的专长.在他的学生中,各方面的人才都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但孔子在培养学生个性方面,还是倾向于培养“恭敬”,“温和”的个性.《论语·先进》载:“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2)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按朱熹的注解:“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才适时地诱导,引发,“开其意”,“达其辞”.他还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也就是说,教师既不要“失人”,也不要“失言”,教学应“当其可”.3)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他还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诫学生:“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但同时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的人.4)学以致用.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论语·子路》)也就是说,尽管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书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治理一方,所以他很强调学用结合,学以致用.4,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1)立志乐道.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一个人应当确立什么样的志向呢 孔子认为应该“志于道”,应该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他极力称赞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是“乐道”的表率.孔子特别强调立志乐道要有恒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能经受困难的考验,即“磨而不磷,涅而不缁”(《论语·阳货》).2)自省自克.孔子认为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应从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一个人能克制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于“礼”的规范,就是“仁”了,也就是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3)身体力行.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反对“言过其行”,认为“君子耻其言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他反对言行脱节,主张“慎言”.甚至主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意思是先脚踏实地去做事,做了以后再说也不迟.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4)改过迁善.孔子把道德修养的过程,看做是改过迁善的过程.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但文过饰非,把过错掩盖起来,这是不对的,正如子夏所说的:“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有“过”不要紧,关键要能改“过”,“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他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5,关于教师的论述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他走到哪里,学到哪里,而且“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他还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论语·述而》)直到晚年,仍在勤奋学习,“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孟子·公孙丑上》载:“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 '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自己堪称“诲人不倦”的典范.2)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这说明身教比言教更为重要.当然,这不是说不要言教,而是指只有言教而没有身教,言教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甚至适得其反;而教师能做到以身示范,虽没有言语的说教,仍然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论语·阳货》所载:“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此是无声胜有声.3)要相信学生会超过教师,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道德伦理思想的贡献,即他提出并仔细论证了一个新观念——“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长期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教育观.用一句简洁的话来表达,就是:君子应当为他人,为崇高理想的实现而自强不息.在孔子看来,“仁”是众多道德规范的综合,恭,宽,敏,惠等等.那么“仁”的核心是什么 据《论语·颜渊》记载,孔子对此的回答是“爱人”,爱人与尊重人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所以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要站住脚,必须让别人也站住脚,自己要做成事情,同时也要让别人把事做成.由此看来,“仁”的精神与损人利己是完全不相容的,这种爱心并不是爱自己的亲人,而是由此作为起点去爱大众.“泛爱众而亲仁”怎么才算博爱大众呢 孔子回答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即对老者关怀尊敬,对朋友忠实诚信,对少年注重教育.这些是博爱大众的标准.尊老,诚信是调解人与人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内容.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培养了大批弟子,其中比较优秀的的就有七十余人,这些人沿着孔子确立的思想方向,对儒家作了全面论述.在战国时期,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孔子的思想体系,从而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其中以“仁”为核心作为儒家思想的基本思想,比如孔子曾经分析人的各种品性,孟子将它加以理论概括成为仁,义,礼,智四端作为作人的标准.孔子思想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它的光辉思想长期以来受到人们赞同.对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调整人与人的关系,遵守公共道德观念,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至于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学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认可.孔子开创的儒家道德精神与伦理逐渐成为引领民众道德生活的道德文化理念.尤其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和谐的指导意义.1.“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人民性 2.“德教为先”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
志向是指:“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 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 卫灵公》)。
德才是指: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即孔子所说的:“若藏武仲之知(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 宪问》)由于“不欲”含有“克己”之意,按“克己复礼为仁”的说法,“不欲”含有可达仁之意,故可解释为“仁”。可见培养具有上述弘道与行道志向与德才的君子或志士就是孔子教育的培养目标。关于教育的作用,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既重视其社会作用,也重视其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礼记》中《大学》篇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著名论述既说明了儒家关于大学教育的过程和步骤,也清楚地表明了儒家对教育作用的看法:通过格物、致知做到诚意、正心(即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做到不为各种私心邪念所动摇)从而达到修身的目的(即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教育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每个人都积极为促进各自家庭的和谐美满(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国家的繁荣、稳定而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齐家、治国),这是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有些学者认为,儒家教育思想是只考虑教育的社会作用而忽视个人的发展,甚至是压抑个性的发展。这种看法是不公允的。事实上儒家教育思想很重视个人的发展,“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就是儒家促进个人发展的理论基础。但儒家的个人发展不是只强调“自我”而不管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发展,而是“己欲利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以完善人格为目标、和群体和谐一致的个人发展。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与西方教育思想很不相同的地方,也正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伟大之处。
关于教育的对象,可用孔子的一句名言“有教无类”(《论语· 卫灵公》)来概括,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狄夷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在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末期和把狄夷看作非我族类的“豺狼”的时代,孔子能对教育对象有如此认识,并能在实践中始终以此作为办学方针,这无疑表明孔子有极大的革命勇气与魄力。
孔子为达到上述培养目标而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周公制作礼乐以治天下,“礼”用于维护各种人伦和道德规范;“乐”是通过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手段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道德的熏陶,所以礼乐互为表里,共同完成德育任务;“射”是射箭,“御”是指驾驭战车的技术,这两项属军事技能;“书”包括识字和自然博物常识,相当于现代的文化科学知识;“数”的教学不仅指一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记日、记月、记年的历法,甚至“八卦”也属数教的内容[1]。由六艺可见,孔子的教学内容已包括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三部分。但这三部分内容并非等量齐观的,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由于“乐”教相当于现代的美育,军事技能相当于现代军事体育,科学文化知识就是智育,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在2500年前已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并且应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于六艺中的“书”,有的学者认为只包括识字而不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许多人认为孔子只讲伦理道德,忽视自然科学,这完全是误解。由王炳照、阎国华教授主编于94年6月出版的“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一卷)中,已列举了大量有关孔子亲身向弟子们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气象、天文、历法、动植物、地理和古生物等内容)的事例,其中有些事例还来自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所提供的资料。《国语· 鲁语下》也有不少这类事例的记载。所以认为孔子重文轻理,或只教伦理道德而不教自然科学的说法是站不住的。儒家轻视自然科学是汉儒和宋儒们所为,是违背孔子教育思想的。在这点上必须将孔子代表的先秦儒家和以后的汉儒、宋儒划清界限。
关于教学内容的实施(即教学过程)孔子明确提出应划分为学、思、习、行等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是学习知识的过程,后两个阶段则是知识外化的过程--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要“躬行践履”。孔子是第一个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观点纳入教学过程的教育家。“他的这一思想为儒家后学所继承和发展,并以孔子名义总结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其中‘博学’、‘审问’属于‘学’的过程,‘慎思’、‘明辨’是‘思’的过程,‘笃行’则是‘习’和‘行’的过程。这五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内在联系,这是中国最早提出的教学过程阶段论,对我国古代教学曾起过重大的影响。”[2]
关于教学方法孔子更有诸多辉煌创造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温故知新、循序渐进,叩其两端、举一反
三、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千古流传,至今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孔子晚年,皓首穷经改编出的“六书”(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以后被荀子尊称“六经”,除“乐”经亡佚失传以外,其余五经在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
可见,孔子从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直到教材建设等诸多方面均有卓越建树,不仅为我国儒家教育思想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其中特别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是孔子在以下几方面对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所作出的贡献:
第一是关于道德教育。
孔子的道德教育有以下两个鲜明特色:
一是狠抓德育的根本。如上所述,在德、智、体、美诸育中,德育被放在首要地位加以强调。那么道德教育本身,有没有基础,要不要基础,这还是一个至今尚未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孔子素以道德教育著称于世,他的成功之道正是发现并加强了德育的‘基础教育’,而德育的‘基础’,就是他所谓的务本。”[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学而》)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学会作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关于德育的根本是要“教会学生做人”这一思想,指出,要作一个真正合乎道德规范的人必须具备完美的人格。实施德育的过程就是塑造和完善人格的过程。孟子认为,有无人格是区别人兽的标志,丧失人格就要沦为禽兽。所以造就人格是德育的根本任务。孟子关于人格内涵的论述,有些虽已不完全适合今天的情况,但是孟子所提倡的人格标准,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滕文公下》)[3]则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起过巨大作用。正如张岱年先生所指出的:“一切进步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都受到这个人格标准的影响”[4]。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并把造就理想人格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孔孟的这一光辉思想不仅至今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来说真可谓“切中时弊”。
二是重视方法与途径。孔子的道德教育不仅注意抓根本,即有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造就理想人格,而且还给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如上所述,孔子关于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最大的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也只有这种人才有可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这就是具有最理想、最完善人格的人。但是这样的崇高目标不是一蹴而就,一步就能达到的,必须有适当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才能逐渐完善人格的塑造,达到最终的目标。“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其具体实施步骤则是:孝、悌、忠、信,即先从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培养仁爱之心(这是最容易做到的,也是德育的最起码要求),然后向纵、横两个方向逐步扩展:纵向扩展是指,在对父母尽孝的基础上,进一步上推则要求对长辈、对上级领导乃至国家领导人都要尊重和敬爱;对国家则要尽“忠”。这就意味着在国家危亡的紧急关头要勇于为国捐躯;而在和平时期则要对自己所承担的、与国家利益有关的事业或是与人民大众利益有关的工作忠于职守,尽心尽责。向下推则要求对子女要“慈”(父慈才能子孝),对下级也要象对子女一样关怀、爱护、帮助┄┄。横向扩展是指,在对兄弟友爱(“悌”)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左右推即对平辈也要讲友爱,对朋友要态度真诚讲求信用。这就是“由近及远”逐步做到孝、悌、忠、信的要求(也就是不同层次的“践仁”要求)。当这几步都已做到以后,再进一步要求“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道德修养(即关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的修养),这样,就不难在上述基础上把仁爱之心进一步扩展到全社会,达到“泛爱众”的要求。可见,孔子实施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非常清楚、明确:其方法就是“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孝悌”是孔子道德的中心与出发点,而泛爱众则是其最终目标与归宿。显然,这样的道德教育方法、途径由于步骤清楚、明确,所以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再加上每一步都是按照由近及远,由亲至疏的顺序,既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也使人觉得合情合理,符合人之常情,愿意这样去做。因而便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去躬行践履,不会使人产生“说教”或“灌输”的生硬感觉。
反观我们多年来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是怎么进行的呢?文革以前的五、六十年代是讲“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改革开放以后是“五讲、四美、三热爱”。这些道德教育目标都很正确、也很具体,可是收效并不大,原因在哪里呢?“五爱”中的每一爱都很重要,都是德育的根本,德育的中心,结果多中心等于没中心。加上又未能提出可以被中小学生躬行践履的具体途径与方法,于是就使这些正确的道德目标仅仅成为动听的口号,难以落实到人们的行动上。“五讲、四美、三热爱”也有类似的弊病。这种状况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引起教育领导部门的重视,加上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只重智育忽视德育的现象日趋严重,德育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就更无人过问了。
第二是关于教育心理。
搞教育的人不重视心理研究,搞心理学的人不重视教育实践--在目前国内教育界和心理学界这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为一种偏向。但是在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在当时还没有心理学这门科学,人们对心理现象还毫无认识的情况下,孔子却能敏锐地观察出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心理活动,并对这些心理活动作出深刻分析,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取得良好效果。孔子对教育心理的贡献不仅在中国古代教育家中绝无仅有,在世界的古代教育家中也极为罕见。
下面我们仅列举几个主要方面,对孔子的教育心理学造诣之深就可见一斑:
关于学习动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 为政》),说明孔子认识到求学需先立志,即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有内在驱动力,不致半途而废。
关于学习的三种不同心理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雍也》),说明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内驱力。孔子的这一发现是对教育心理学的莫大贡献。
对问题解决过程中两种关键心理状态的分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 述而》),孔子发现“愤”和“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关于这个问题在下面一节中将详加分析),并指出,学生处于这两种状态的时刻就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
先天禀赋与后天努力的关系--“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阳货》),孔子指出,每个人先天的禀赋是很相近的,但是每个人的习性(习惯和性格)却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于每个人后天学习成效有很大差异的缘故。这句话等于宣告教育不仅对人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起关键作用,而且对人的心理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心理特点施教--孔子指出,人的智力有智、愚、中之分,人的性格有鲁、喭之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而且每个人的才能有不同的发展趋势(例如有的适合文学,有的适合从政,有的适合军事,有的适合商贾┅┅)因此教学中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的心理特点因人而异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在世界教育思想史上,从孔夫子到陶行知,从夸美纽斯到苏霍姆林斯基,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教育家,他们宛如灿烂的群星,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孔子则是这群星中最耀眼的一颗。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孔子这样描述自己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他极富首创精神,堪称私人讲学的先行者,整理文献的第一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从中国教育史的发展来看,许多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教育思想和言论,大都可以追溯到孔子。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比较集中地体现在《论语》一书中。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谈谈我读《孔子传》、《论语通译》、《中国教育史》后的点滴体会。
一、有教无类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这短短四个字,把历史分成了两截。
在孔子之前,夏、商、西周的学校教育、学术文化知识都掌握在官府之中,所说的“学在官府”就是这个意思。在教育这个问题上,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有权受教育,一类无权受教育。有权受教育的也是有权办教育的,无权受教育的也就无权办教育。办教育与受教育都是一种特权。孔子的贡献就在于他不仅首创了私学这种新的教育形式,而且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这一思想。那么,什么是有教无类呢?
(一)含义:
“有教无类”这个“类”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族类”,即指民族的类别,有破除民族界限的意思。二是指“等类”,即奴隶主贵族森严的等级。意思是说在教育对象上,不分民族与国别,不论贵贱与尊卑,不管智愚与善恶,只要虚心求教,都一视同仁,给予热心指导,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这里面包含了朴素的教育普及的思想。
孔子不但提出了这一思想,而且也忠实地实践了这一思想。
孔子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五花八门,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数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等),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贱人” 仲弓;出狱的犯人公也长,做过盗贼的颜涿聚。这表明,孔子是不看学生的出身和等级的,来者不拒。
孔子招收学生是不分智愚的,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都各不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像高柴、曾参的智力却较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成为高才生。
在学习态度上,颜回好学,宰予懒惰,但孔子都招为学生。他们的年龄也不受限制,有的比孔子小几岁,也有比孔子年长几十岁的。
孔子是鲁国人,从地域看,他的学生也不限于鲁国,还有齐、宋、晋、楚、秦等国。从民族看,大多数是华夏族的,也有少数民族的。
(二)意义
1、历史意义
(1)“有教无类”思想开创了教育普及的先河。它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普及到平民,把学校从“官府”移到“民间”,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
(2)“有教无类”思想推动了文化下移运动。它对中国以后的教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教育史上,官学时有时无,但私学自孔子以后从未停止过。
2、现实意义
(1)“有教无类”是孔子向旧势力争取的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体现了孔子的博爱精神,作为教育者应具有这种精神。爱护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成才,不能只对尖子生情有独钟,而对差生却爱莫能助。
(2)作为国家、社会应广开各种办学渠道,使教育机会均等,让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人都能得到相应的教育。比如,象小学、中学、大学这样正规教育的学校教育,应扩大招生规模;还要创办多样化的非正规教育,象自学考试、函授、广播电视大学,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为实现教育大众化、终身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们不必按传统方式到固定课堂上课,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电脑大学、跨国课堂、全球学习网等新的教育网点学习知识,“居室即课堂、教师上荧屏、指头敲知识”。如我国哈工大五名博士生利用“跨国课堂”,学习美国西拉求斯大学的先进课程,接受美方教师的网上指导,并在网上参加课程结业考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二、因材施教
(一)含义(面向全体学生)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发现,人与人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所以在教育实践中,他注意分析每个人的特点,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正因如此,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因是依据、根据的意思;材是人的意思,这里指学生;施是实施、实行的意思;教是教育、教诲的意思。
合起来就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就是由教师这个人对学生那些人的双边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先由教师去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进而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施行不同的教育,使学生各得其所,迅速发展。
(二)理论依据(个体差异)
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是因材施教的心理学依据。
所谓个体差异就是个体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个体差异包括个体内差异和个体间差异:
个体内差异是指每个儿童内部不同能力之间的差异。在他的发展的不同方面或不同阶段,差异比较明显。例如,某个儿童的成绩表明其阅读是一年级水平,而算术则是三年级水平。
个体间差异是指同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例如:
1、不同儿童同一方面发展的速度、水平各不相同。如有的儿童在八岁时抽象思维已有很好的发展,而有的儿童到十四岁以后才得到显著的发展,2、不同儿童的不同方面发展各不相同。如形象思维能力强,语文成绩好;抽象思维能力强,理科兴趣高。有的具有艺术才能,有的具有体育才能,有的具有组织才能。
3、不同儿童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有差异,如有的沉静,有的活泼,有的坚强,有的柔弱。
只有因材施教,才可能使各种不同质地、不同性格、不同智力水平的人,都从自己不同的起点上,循序渐进。那么,孔子是怎样因材施教的呢?
(三)孔子因材施教的模式(问同答异)
首先,了解学生的情况,掌握他们的特点。
《论语》保存了许多孔子对学生情况进行个别分析的记录。如从学生优点方面分析,从学生缺点方面分析,从学生才能专长方面分析,对不同学生作比较分析等等。他常常能用精炼的语言,甚至只用一个字就能把学生独特的优点或缺点准确地概括出来。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唁。”(意思是说,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
其次,区分智力的差异,讲授不同的内容。
为了因材施教,孔子非常注意区分人在智力水平、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他把人的智力分为上、中、下三等,还是符合实际的。现代教育与心理统计学研究表明:千分之三的人是高智商,千分之三的人是低智商,其他的人都是正常的,符合正态分布曲线。孔子主张根据这种不同,应教授不同的内容。他说,中等智力以上的,可以给他讲授较难理解、比较深奥的问题;中等智力以下的就只能给他讲授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
再次,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孔子在教学中,对不同发问对象的回答完全不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听到别人说某件事应当去做,那么是否马上行动呢?孔子回答说,父兄都还在世,怎么能不同他们商量就干起来呢?可是当冉有问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却说立即去做吧!这时公西华感到有些迷惑不解,就问孔子,两个人问同一个问题,你的回答怎么不一样呢?孔子说,冉有平时胆小,做起事来容易退缩、保守,所以我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胆量过人,做事莽撞,所以我有意限制他一下。
(四)因材施教的现代模式
因材施教是从孔子开始的,历经两千五百多年的不断演进,经久不衰,表现出它的历史永恒性。无论古今中外,因材施教都是教育者进行教育教学时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
自十七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首先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班级授课制的一直被广泛采用,它的优点是极大的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其缺点是在教学中忽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上课一种教案、作业千人一面、考试全国一卷”。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运用同样的学习条件;以同样的学习速度,掌握同样的教学内容,并要求达到同样的教育水平和质量。这种“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致使很多学生的学习不是从自己现有的基础出发,结果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有些学生甚至根本不知从何“入口”。学生只有名次上的差异,而学生的个性差异则被考分的差异取代,忽略不计,不难看出,班级授课制给因材施教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改善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使之趋于多样化、多元化,是改变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于是分层教学便应运而生。可以说这是因材施教在现代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保持原行政班级不变的前提下,按学生某学科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不同,把全年级的学生分为该学科若干个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教室里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跳一跳,摘桃子”。
从分层教学的含义可以看出,实施分层教学的理念是:承认并允许学生在学习进度、学习深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允许学生在学习进度、思维能力等方面暂时落后;不断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在适当的条件下,促进学生超常发展。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但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才。比如
a(基础层次),要求低起点,走小步,重基础,多鼓励,让他们“吃得了”。
b(普通层次),要求有变化,多练习,重能力,勤反馈,让他们“吃得饱”。
c(提高层次),要求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让他们“吃得好”。
这些要求在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作业量和作业内容、个别辅导等各个环节中得以落实,使各层次的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每学期期末调整一次,前五名可以升级。分层次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求得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从而使层次差异明显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提高。使优生“锦上添花”,对差生“雪中送炭”。培养多类别、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
无独有偶,有个中国女孩进入美国一所公立中学后,她竟说不清自己上了几年级。原来这所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除了任课老师之外,还有一个“指导老师”,负责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提出每门课进入哪一个年级学习的建议。结果,这个女孩的英文、化学在12年级,数学和美国历史在11年级,法语在9年级。这大概就是美国式的分层次教学吧!
实施因材施教,体现了教育的均等性、个体性、充分性和主体性,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
所以,我们要说,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承认差别,因材施教。
三、启发诱导 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传授知识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探讨与总结,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原则,这就是启发式教学。孔子是世界上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
“启发”、“举一反三”,最早源于孔子的经典性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一)含义
孔子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
1、实行启发式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教的火候(愤则启,悱则发)。
“愤”和“悱”,都是形容学生追求知识的一种急切的心理状态。
“愤”是学生“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即学生经过思考理解了其中一部分含义,但又未能彻底弄清楚,这时学生很着急。孔子认为,只有在这个时候,教师在关键的地方给学生指点一下,学生就有很大收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还没有经过自己的反复思考,没有急切的求知欲望,教师就先不必给学生讲课。
“悱”是学生“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学生经过思考想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可是又找不到恰当的语言,说不清楚,十分着急。教师只有在这时候给学生指点一下,才能对学生有较大的帮助。如果学生不是处于这种状态,教师是不必告诉学生应当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的。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抓住“启”的时机,而且还要善于发问,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面向全班提出问题,让学生齐声回答:“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有没有?”等,这种启发是不可取的,还有一种启发是属于浅层次的,缺乏深度。比如教师让学生用“上”字组词。第一个学生会回答:“上汽车”往往第二个、第三个学生会回答:“上大车”、“上飞机”、“上轮船”等,这时老师总结说:你们回答得真好,用“上”字组了这么多词。其实,这些用“上”字组的词都是上去的意思,如果教师提出谁能用“上”字的另外意思来组词,学生若能回答出:“天上”、“上次”、“上级”、“上午”等,这种启发就有了一定的深度。
实施启发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学习那些“似懂非懂、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感兴趣,而且迫切希望掌握它。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情境的难度在50%左右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地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的讲解代替不了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在恰当的时候启发、指点、引导,而不能简单地灌输,不能采取逼迫的办法。启发式教学最根本的,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实行启发式必须有明确的要求,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其意思就是说,教师所讲解的东西学生不能理解,不能从已知的一点,去进行推论,由此及彼,触类旁通,那么就不应当再重复去教他了。在教师所讲的知识学生理解不了的时候,还要再讲,势必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孔子在教学中比较成功的运用了启发诱导的原则,所以他的学生往往能够“闻一知二”,乃至“闻一知十”;并赞扬他的教学能“循循然善诱人”。
(二)启发的方式
1、讨论
孔子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他是在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调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告诉学生答案。整个一部《论语》就是孔子和学生讨论、谈话的记录。
2、诘问
《论语》中还记载了孔子用诘问的方式,启发人思考问题。子张问孔子:一个知识分子,怎样做才能顺顺利利、非常通达呢?孔子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子张:你所说的通达指的是什么?孔子在诘问子张、了解了他的症结所在之后,给了他有针对性的回答。
3、比喻
通过比喻说明道理,以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为例,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道理。孔子教育学生要向松柏一样经得起严寒的考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把君子之过比作日食、月食。
(三)启发诱导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启示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提倡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这是孔子教学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注入式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启发式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引导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启发式也好,注入式也好,都不是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运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指导思想。
1、学生观的对立
启发式教学既承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承认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它把学生当作一颗有活力的、能自己主动吸纳知识的“小树”;注入式教学只承认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否定学生在认识中的主体作用,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向注水入瓶一样,充满了就完事。
2、教与学的关系上的对立
启发式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上海市育才中学的“八字教法”:读读、议议、练练、讲讲。讲讲贯彻始终,主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拨,解惑,总结,指导学生的读、议、练。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注入式教学片面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成了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或“听众”。
3、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的对立
在教学与发展关系上,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学目的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注入式教学认为教学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强调智力、能力是知识获取中自然得到提高。《学习的革命》一书的作者指出:学校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鱼”只能解决一时之饥,“授人以渔”则可受益终生。
现代中国,在学习国内外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些具有启发特点的教学方法。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主持的“自学辅导法”;上海师大附中的“引导发现法”;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教学法等等,都体现了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并指导学生自学,教会学生学习。
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均要体现启发式的指导思想。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在不同思想的指导下,既可以具有启发的作用,也可能会出现注入式的情况。例如发现法,这本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理应具有启发的作用。但如果在注入式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同样可以由教师设框框、学生套框框,成为变相的“填鸭式”。又如讲授法,主要是一种接受式的教学方法,如果以注入式为指导思想就会产生“满堂灌”的不良后果,但倘若教师在讲授时,能促进学生去积极思考、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那么这样的教学也同样具有启发的作用。
四、为人师表
孔子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此话虽有夸张、吹捧之嫌,但是说他是后世教师的榜样,一点不为过。孔子身上有教师不可缺少的职业美德。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学而不厌(对教师的要求)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他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唯恐学不会,学不精。他学习起来可以说能达到入迷的程度。他说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学习总不满足。他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可能比不上别人,但在好学方面要比别人强。孔子在齐国跟人学音乐,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孔子不但好学,而且学无常师。他从来不摆架子,谁有知识,就向谁学习。他对师的概念的理解也十分广泛,凡有一技之长,明一物之理的他都会拜为老师,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表现出对知识的执著追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亦”,这是孔子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为了教好,必须学好;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精益求精地继续学习。教师自己要在不断地巩固、深化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知识。这是为师的必备条件。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陈旧率的加快;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情境是千姿百态的;教师所面向的教育内容是千变万化的;为了顺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教师更需要以“学而不厌”的精神去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活到老学到老。应该深刻的认识到“本科文凭管一阵子,终身学习管一辈子”,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如有一名小学生问老师什么是“克隆绵羊”,老师含糊其词:“大概是非洲的一种动物吧”(生物工程领域的重大成果)“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师更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2)诲人不倦(对学生的态度)
孔子非常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他说自己教悔学生总不知疲倦,要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并且不知疲倦地为他们工作。
孔子自二十七八岁起,开始办学,直到73岁病故,前后40余年,即使是在从政的几年中与周游列国的十几年中,也没有中断过他所酷爱的教育事业。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对于孔子的诲人不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书、传授知识与技艺。孔子的诲人不倦,更多的是育人,是不厌其烦地、具体地教导弟子们如何做人。他把许多精力、时间用在了研究如何引导他的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个问题了。为了编写教材,孔子整理过不少古代文献,编著成教学用书。这也是他诲人不倦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想上课很精彩,必须下课不精彩”。他对学生的爱也是他在教育事业上能做出如此巨大贡献的情感基础。
一般而言,教师的职业境界有以下三种:
(1)生存型教师(以此谋生,养家糊口)——无奈的苦捱
教师职业对他而言仅仅是进入生活或获取地位的一种基本手段,“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山望着那山高”
(2)享受型教师(体验人生、品味幸福)——吃苦也是享乐
对这些教师而言,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就是他辛勤劳动的最好回报,也是他全部付出的价值所在。(3)发展型教师(服务社会、完善自我)——创造的幸福
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知识的传声筒、教材的扬声器,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理性的有思想、有见解、有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的人。从自身和社会需要出发。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摆脱了职业感的束缚,不把教当成谋生的手段,而是出于自己的需要,他才能在教的活动中自由地、有创造性的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力量。正如孟子所说:“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1)言传
言是人的思想、观念、知识、智慧等的载体,传是基本的、特定的交流、教育方式。“言传”有两个基本要义
第一、慎言
就是要求说话做到严谨慎重,具有正确性、先进性和高质量。对说话产生的后果负责。做到正言、精言,注重语言质量。不能“想出口时就出口”、不要口不择言,如有的老师骂学生“弱智”、“木爪”、“猪脑子”,每当遇到这种时候,孩子们总是“心里特难受,想评理又不敢”。
第二、善言
即讲求“传“的方式方法,讲求说话的艺术。一是时间恰当,程度适中。二十深入浅出,三是因人传言(问同答异),不能千言一腔,万语一调。“你真不要脸”换个说法“我真为你害羞”,效果会更好,要知道良药未必苦口。
(2)身教
身教的优势是以身垂范,直观性强,感召力大,特点在于感化,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身教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二个层次:
(1)己正正人
孔子特别重视教师要以自己的规范行为作学生的表率,为此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然而,现在却有少数重小学教师,教育学生大公无私,自己却向学生家长索要礼品;教育学生抵制拜金主义,自己却以辅导、补习为名向学生收费;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自己却在劳动中只动口不动手;教育学生说话文明,自己却把粗话脏话常挂嘴边。教师的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给学生造成极恶劣的影响。
(2)上行下效 它包含着下级对上级言行命令进行判断检验的方法与标准。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能收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无言而威” 的效果,反映了人格魅力在身教中的特殊价值。“大人要求我们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我爸爸要求我每天只能看半小时的电视,可他每天都看好几个小时。”一个8岁男孩儿这样“控诉”。
所以,现代教师要做到言行如
一、品行如
一、身言合一,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社会的榜样,时代的楷模。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比起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就越发显得肤浅。我记得曾有一篇文章提到:1998年1月,聚集在巴黎的全世界诺贝尔奖得主,提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的大会宣言,这足以显示孔子在世界的影响。毋庸置疑,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宝贵财富,对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应该得到科学的继承并加以利用。这也正是我们学习、研究教育思想的最终目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