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分析探讨教育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把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学科教学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各国为了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采用单独设课,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而忽略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开始被一些国家试用。在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经过整合、组合、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分析探讨
(一)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整合解决的是“学什么”的问题,随着“科学为大众”、“以学生发展为本”等课程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例如,对于大学课程而言,对不同专业的课程首先要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包括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教学计划的构成与课时安排、专业核心课程及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全过程时间分配表实习安排表等。对于教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要进行充分备课,并且写出每节课的授课教案。其中除讲授的内容外,还要有一个首页,包括本讲的课题、目的和任务、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使用教具、提问作业、备课时间、上课时阃等。老师须在上课时对以上内容作明确把握。才能使得授课内容充分、重点突出。
(二)教学对象
要使教学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用性,就必须重视对学习者的分析。了解学生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课堂纪律、参与习惯、阅读范围等。这些情况的了解,有助于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增强学生的自觉意识。
熟悉了学生的情况再来安排讲授内容就能做到得心应手。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增减取台教材,讲授时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选择讲授方法,这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是课堂讲授获得成功的秘诀。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学习主要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与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协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以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随时随地的确定学习内容、时间和进度,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教学媒体
以前的教学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即老师讲、学生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现在计算机代替了投影、粉笔、黑板等传统媒体,实现了以前无法实现的教育功能。多媒体教学是适应压缩学时、丰富信息要求的有效手段。同时,开发CAI课件,将各种内容讲解制成图像、视频或动画,给学生创造一个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
虚拟实验与原理研究相融合的探究教学模式是利用信息的工具型软件进行探究教学,以方便学生对一些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规律或现象进行实验研究,加深理解。如课堂教学中采用了Lab View软件进行虚拟实验。
利用网络进行互动教学,由教师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教学测评等材料通过网络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分成协作小组,通过网络查找相关信息,并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处理,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这种网络环境与课堂教学相促进的互动氛围中,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成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锻炼了自己与其他成员协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设计
目前流行的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以教为主”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教学设计两大类。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应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的“教学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通常应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
l、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注意的是,对于以多媒体信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不能把它们仅仅看作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教具,而应当更强调把它们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2、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习。首先,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它是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外部条件。其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查阅资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误区
(一)误以为使用计算机就是在进行“整合”
有些教师认为在课堂中使用计算机或网络,例如简单的说使用PPT或上网查资料就是在“整合”。这种“整合”只是手段,没有和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也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是个旁观者。
(二)误以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CAI
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仅仅是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变,没有改变教学内容与结构。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标是要通过信息技术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二者有本质区别。
但在整合过程中也不排斥CAI,运用CAI教学课件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的学习,而不是仅仅把它作为教学工具。
(三)丢弃传统的教学手段
在课堂上使用信息和网络、CAI教学课件等,并不意味着就要丢弃传统的黑板和粉笔,应该适合什么用什么。例如对数学公式的推导,板书教学就更为合适。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课程目标为根本出发点,改善学习者的学习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和手段。
四、结论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有赖于科学理论的指导,需在理解整合的目标、内涵、本质的基础上,去摸索有效地整合步骤方法。整合的过程是复杂的,长远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时,它将有助于课程评价的改革和改善,更重要的是带来学习方式的革命,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研究与关注。
第二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文
浅谈当下的应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一)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内容的特点
1、系统性强,知识内涵丰富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含“信息”“计算机”两方面最基本的概念、原理。“信息”部分包括信息的概念、信息处理的过程、现代信息的革命、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大学信息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计算机”部分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涉及硬件和软件,另外还包括计算机工作原理等,这些知识是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内容,只是在描述和分析时加以简化。
2、抽象性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中的一些概念非常抽象,不易解释。例如“信息是什么”,学生往往容易把这个“信息”和现实中所谓的“信息”混淆起来。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于这个概念的直接体验不够丰富。类似的知识点还有很多,例如“疗毒”“软件”“程序”,在学生没有实际编程或解除程序代码之前,对这些抽象的描述是很难理解的,因为这些概念不像硬件,能看得见、摸得着,是看不见的、无形的。
(二)信息技术基础操作内容的特点
1、实践性强。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操作部分的教学内容最显着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较强。例如:开关机操作;windows基本操作(打开和关闭程序,使用“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键盘的操作等等,这些知识都需要学生通过上机实践才能掌握。
2、简单易学。
Windows是—种图形化的操作系统,它利用菜单、窗门、滚动条等设施,给用户呈现一个直观、交互性强的友好界面,学生在使用它时不用像操作DOS那样记忆各种繁杂的命令,而只需通过鼠标的移动和点击进行工作。这种操作方式模拟了现实世界的行为,易于理解、学习和使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又会给出丰富的提示信息。
3、内化较难。
内化难指的是学生虽然可以在模仿的层面上迅速入门,但要真正掌握这些基本操作,在今后的信息处理中熟练地加以应用,甚至内化成如“读、写、算”这样的基本能力,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不断努力。如果按照一般的“讲解、演示、练习”的讲授方法达到顶期的目标,那么所需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但是,如果教师能结合实际,合理地分割这些操作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趣味性较强的“任务”来“驱动”学生进行探索,这个过程将会缩短很多。
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首先,在工业技术方面,计算机的应用很普遍,很多大型机器都是通过计算机来操作的;其次,在科技研究中,一些精细的测量、计算也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的;再次,信息技术还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教学中,应用计算机可将教师要讲的内容全部呈现在投影仪上,使教师不必大篇幅地在黑板上书写,不但节省了教学时间,还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留给学生充足的交流、思考时间。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去欣赏视频、倾听音乐等。所以,教给学生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培育出更多的新型人才。
三、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发展状况
(一)学校教学设备的陈旧与缺乏
学校实验设备的陈旧与缺乏的现状,使应用信息技术学科实验、实训课程的计划只具有存在的意义,没有发展的动力。长此以往下去,会使应用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失去存在的意义。这些实际的情况阻碍着应用信息技术实验、实训课程的发展。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应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观念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教学中无法达到实践教学中的学习目标,也在一定不程度上影响了应用信息技术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学科的课程开设与设置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理论与实际发展相脱节的现象
目前,部分学校的相关课程基本都按照固有的学科安排课程的相关计划。同类学校之间相互模仿的开设学科课程,没有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学科的教学发展是否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学科的课程开设与设置方面存在着
严重的理论与实际发展相脱节的现象。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缺少了客观的现实基础,可谓是举步维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情况的发展存在的脱节问题,使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无法满足社会的有效需求。应用信息技术学科实验、实训课程的改革虽是箭在弦上,但是碍于实际情况的制约,应用信息技术学科实验、实训课程的改革进程的发展一直止步不前。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理论教学、实训教学相分离发展模式还在沿用中,不同教师负责不同的课程,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意识不强,无法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改进方法
(一)不断加强实训教学及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性随着众多相关学者对应用信息技术学科实验、实训课程的改革的深入探究,改变教学模式、进一步打破专业固定学科的相关限制,最大程度的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发展改革的相关事宜成为当务之急。强化应用信息技术实验、实训课程的发展观念应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计划的全过程,并将其改革的力度切实的落实到应用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材选择的方面。进行改革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实验、实训课程的相关事项尽量安排得井然有序,这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条不紊的使改革进行下去。学校以及教师对于应用信息技术实验、实训的课程的比重要问题,在充分考虑之后做出适合的规划。在进行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最好安排同一个教师进行授课,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对于实训课与理论课在教学内容方面相互脱节的反感。同时,学校应该设立相关的平台,为相关专业的教师定制学习培训的计划。专业的教师在课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并定期参与一定的培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水平。并时刻明确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将模拟型的设备通过创新的做法向着实用型不断进行转变,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实验的成功与否与现实的关系。
在实践教学中,重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其对学科的实验意识的同时,引进专业的师资力量,提高应用信息技术实验、实训课程的质量,突出应用信息技术实验、实训的技能发展。在对相关课程的安排方面还需要注意,学科课程的时间、地点在安排时尽量达到教学一体化的相关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去进行理论、实训课程的学习。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发挥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能够得到专业教师的份额准确答复与点评,增加学生学习该专业的信心与兴趣。教师也可以在这解答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探究的意识。
(二)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教、学生学,有些内容学生在不了解涵义的情况下只是“死记硬背”,教师却只是一味地将知识以主导者的身份传授给学生。而一味的“填鸭式”教学,不仅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磨灭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而有了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讲课,学生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这就大大地强化了学生的主导意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学习,不能一味地传教,这样不但不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会抑制他们的创新能力。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去探索,才会开启他们的大脑,使他们善于去思考。最后,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使他们明白创新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去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学生的认知上去了,我相信他们的创新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信息技术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我们才能在信息技术领域立足。培养创新人才成为我们当今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为祖国培养出一批批有用之才。
(三)分层次教学
1、设计当前热点人物和事件的任务选题
灵感来源于生活,将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作为选题内容,更有真实感和亲切感。如,当前的新闻人物事件,或当今流行的时尚元素,或是当前有什么重大的节日等都可以作为任务选题。例如,在学习网页的设计《综合活动———制作主题网站》这一课时,刚好是我国“嫦娥一号”奔月成功,我就选择有关“嫦娥一号”奔月的素材,并布置任务完成网站制作。由于取材于现实,而且是当前的热点事件,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Word学习图文混排》这一课中,是母亲节期间,我就选择有关母亲节的素材,要求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制作一个贺卡用电子邮件发送给母亲,由于是自己制作的,可以更加真心地表达自己的心意,所以学生有很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这些素材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德育渗透。类似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学生对当今的流行时尚和偶像人物非常熟悉和追捧,我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设计学习任务。又如,在学习Photoshop中图片的处理时,选用刘翔或影视人物的照片进行加工处理,在现场音乐的编辑中用周杰伦的歌作为练习题材,用学生喜欢的明星偶像人物作为选题素材,这样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
起来了。
2、设计具有本土风情的任务选题
有些科目设有本土教材,学生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和情感,选择一些本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相关的任务选题素材,可以增加学生热爱家乡的情结,同时也是一次很好的德育渗透。例如,学习网页制作时可以利用这些素材,以佛山来说就有很多,如,佛山秋色、石湾陶艺、黄飞鸿、康有为以及本地一些风景名胜。这些具有乡土情景特色的学习任务对学生既熟悉又陌生,学生很想通过练习得到更深的了解,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任务选题的设计文/黎武新摘要:从实际的教学需要入手,根据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从学习任务驱动的教学出发,对学习任务选题的设计方面进最后,就是任务的布置的实施,任务的布置是在教学的情境导入和引出新课之后,然后教师根据所设计的学习任务展开,再布置具体的任务和要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操作欲望和好奇心,先引而不发,可以先提出任务框架,提供任务设计和实施的建议,对如何完成任务作一些方法上的阐述,或结合实际再作一些思路点拨或启发性的提问,使学生知道从哪里入手做。在方法上不宜全程演示,这样学生只会模仿操作,不利于学生的发挥。教师可以只作简单的示范,其余部分可以让学生在任务框架内自由发挥。总之,学习任务是学生一节课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任务选题的设计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学习任务,创造各种条件和环境,进行多层次的驱动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终身学习为任务目标,对学生的成长与未来的学习有更大的帮助。
(四)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
在上一学年,我们邻校就曾出现这样的情形。一位学生连续几天下午放学后就泡网吧,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他告诉家长在学校上晚自习,而在学校则跟老师说在家温习功课。就这样连续3天后,一天晚上下雨,家长到学校送雨具,这才发现在这几天时间里,每天晚上5点到10点之间,他既没在家又没在学校。理所当然,家人跟老师冒雨寻找,在网吧找到他时他竟浑然不知,还在忘我地游戏。最后只因家人跟老师说了几句重话,第二天回家后竟想不开早早结束了自己如花的生命。这些鲜活的生命用血的代价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比如,在讲解计算机网络那一节时,应给学生讲解,网络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优质的服务,通过网络我们搜索资源、上传资源、共享资源。但同时网络也有弊端,网络上有很多垃圾资源,我们要进正规网站正确合理的下载使用有利资源,摒弃黄色网站与网络游戏。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上网也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我们应健康上网、文明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民。
五、总结
信息技术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是实现现代化教学的基础方式,是实现现代化教学的必经之路。我们唯有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研究、不断反思、不断总结才能深刻领悟到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髓、体味其真谛。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
浅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的增速过快,教材更新过于缓慢,学习者不能及时接受新知识,以至于不能与时代接轨,因此信息化社会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继而推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进而优化教学,从而使现代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21世纪的人才。
关键字: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基本特征,利与弊
随着21世纪的到来,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快速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对于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大了,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因此加快,而教材的更新缓慢,人们满足不了教材上的知识,所以在教学上必须引进信息技术,人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他们所要的大量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以免自己与时代脱轨。
面对发展如此快的时代,传统教育已经逐渐地显露出本身的不足和局限。如果把21世纪比作山中的老虎,那么这个黔驴——传统教育已经技穷了,在传统教育中学科之间相互独立,缺乏学科之间的弹性,与21世纪的全面发展相违背;21世纪需要自主探究的人才,而在传统教育下教学安排孤零,学习者无法深入地探究,更无法培养一个具有自主探究能力的人才;传统教育的教学内容远离日常生活经验,教育者过分强调知识传授,迫使学习者对教学内容只死记硬背,应于考试,而不是加以理解,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因此传统的人才缺乏动手能力和对事物深层次的理解。一个拥有“屠龙本领”——在传统教育下所学的知识,在这个21世纪根本无法施展,也没有
施展的空间,因为这个本领与这个时代不搭配,赶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也注定拥有“屠龙本领”的人才抑郁而终。从上所述,课程整合是必须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在21世纪这个战场上驰骋万里。为了迎合21世纪的到来,这个“国家之本”——教育需要进行改革,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顺应时代的需要。是符合人们对于知识的要求,更利于培养出具有创新意思,自主探究,动手能力强,全面发展的21世纪人才。
一.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也可以用于教育之中,这样称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前者从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后者则从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来理解信息技术教育。由此,可对“信息技术教育”作如下定义: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运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实现学与教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二.课程整合
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gration)的含义是指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要素做系统的考虑与操作,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研究教育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课程整合 的过程就是使分化的教学系统中你的各要素及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课程整合并不是单纯地将被分割的东西平凑一起,也不是简单地把各门学科聚合起来,而是指把本来具有内在联系而被人为地割裂开来的内容重新整合为一体的课程模式。
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源于何处现已很难查明,但可以认为最初是源于课程整合的概念。整合一词,来源于英语的“integrative”意为:“使结合(with);使并入(into);使一体化,使其成为一体”。课程整合(Curriculum Integration)意味着对课程设置、各课程教育教学的目标、教学设计、评价等诸要素作系统的考虑与操作,也就是说要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比较狭义的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考虑到各门原来割裂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将这些课程综合化。刘茂盛教授在全国教育技术学校“十五”课题开题研讨会上说:"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与学科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这里明确地界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即课程的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而不是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我们理解其含义的关键。在系统科学方法论中,“整合”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凝聚成较大整体的过程及结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大整合论”所理解的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
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是: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比如目前的网络游戏,刚进去玩时,系统一般都会提供一系列的新手任务,当你完成这些新手任务后,该游戏的基本操作你也就基本会了,可以说这也是教育技术在游戏中的体现。
2、信息技术作为教师、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的内在需求,服务于具体的任务。教师和学生都已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的融到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中去。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能力的培养也是我国新课改的重中之重,现在的中小学课程改的很厉害,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求教师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看现在的新课改的教材和示范课你会觉得有些内容或程序总有点多此一举,但其实这都
是学生能力培养所必要的必需的,这也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真落实。当然,这样也就无形中加重了老师的负担。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结构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是每一位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利与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迎接21世纪的重要一项决策,这决策符合当时代的需要,它是为21世纪学习者量身打造的一套教育教学模式,也是为教育者提供一个全新的,高效率的教学方法,更是培养人才的好方法。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1.优化教学过程效益,提高教学质量和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将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与信息优选)、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与信息评价)、加工(包括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来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利用(包括信息的排序与检索、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以及信息的控制与传输等)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信息文化基础,同时具备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并能在虚拟的环境中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意识。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海量的网络信息,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新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者必须能够利用资源进行学习,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学会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4.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在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率加快,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出现了更多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在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大背景下,要求学习者能够具有主动汲取知识的愿望并能付诸于日常生活实践,要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够自我组织,并能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点很多,给人们带了新的希望。但,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处于发展中,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与完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弊端有以下几点: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虽快,但没有有稳定,部分中部地区及西部地区经济任处于劣势,因此此地区不适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教育改革。即使进行了,其效果不理想。
2.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教学模式下的学习者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否则,学习者边在这模式下学习边要学习信息技术,增加了学习者和教育者的负担。甚至,有些地区完全不懂信息技术是什么,所以实施不是顺利。
3.远程教育阻碍了学习者与教育者的交流,课堂互动更少了,学习能力差的那一方短时间内接受不了大量的信息,要花课后的时间去重复工作,这样浪费时间和精力;教育者也不能更好地掌握学习者的情况,不利于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就好像赵括谈兵——纸上智谋千里,驰骋万里,而实际一踏糊涂。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革需要因地制宜和大力支持,而不是一项面子工程。
以上就是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浅浅认识,作为未来的小学老师,我有必要懂得,学会,利用好它,为祖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自主探究,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11级小教8班刘国文 2012年4月23日
第四篇: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初探教育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其课堂教学必须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项目教学;教学模式
为适应时代发展,各中等职业学校相继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它完全取代了以往的计算机课,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信息技术课是怎样一门课?它同以往开设的计算机课有什么不同?职业技术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到底应该如何开展?笔者现结合多年教学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根据《职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笔者认为,在职业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二是帮助学生养成主动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工作、学习的习惯与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信息素养。可见,信息技术课并不等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计算机课仅把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作为学习对象,而信息技术课的教育目标则是将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从单纯地学习技术转到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以适应课程发展的要求。
据笔者观察,目前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存在“为考而学”、“学用分离”倾向。不少教师过于注重让学生牢记所谓的基础知识,反复演练软件的使用方法,追求能够顺利通过考试的短期效应。这样的教学势必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学生不能主动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和学习。
笔者认为,增强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质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应用——提高”的过程中体验到强烈的成就感,切实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魅力。为此,教师(不仅仅是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想方设法多为学生创设学以致用的环境,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与创新活动。
其一,引导学生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比如使用一些优秀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或直接上网搜索有关的学习资料,培养学生检索、评价及使用信息的能力。其二,信息技术课教师与其他教师密切配合,认真抓好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整合,使其他学科和信息技术教学互相渗透,形成有机整体,这对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其三,根据学生知识层次、兴趣爱好,开展一些创造性的活动。例如:利用文字处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作文、板报、学生刊物的编排设计;用EXCEL对考试成绩进行简单整理和分析;在特殊的节日里,引导学生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或多媒体制作软件设计制作电子贺卡等。这些跨学科、综合性的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使他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效性和实用性,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他们的信息意识,锻炼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因此,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教学也必须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基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中的“项目教学”方式。所谓“项目教学”就是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应用“任务驱动”法、发现法、研究法等教学方法,以学生设计、完成、完善作品(单元项目)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协作精神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下面以WPS2000单元教学为例,简要说明“项目教学”的实施方案: 教学准备阶段在单元教学开始之前,教师简要介绍WORD2000的特点和功能,并提出本单元的项目任务:用WORD2000设计制作一份电子作品。作为示例,教师展示自己的作品:一份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电子板报。板报内容涵盖了本单元所有的知识点,并加以适当扩充;制作力求精美,能够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和创作自己作品的迫切愿望。教师抓住契机,结合教材介绍电子板报的各个部分是利用WORD2000的哪些功能完成的,并演示其关键技术的实现过程。由于学生有掌握这些技能的迫切愿望,兼之软件的易操作性,所以在准备阶段,大多数学生对WORD的基本使用方法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这就为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设计阶段在学生对WORD2000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为他们准备一些WORD2000的电子作品供其浏览、借鉴,为其设计自己的作品做准备。由于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限制,此时学生设计的作品大都模仿性较强。此时教师要有充分认识、不提过高要求,并对学生作品予以积极鼓励。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技能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学生都能适时调整自己的设计思路,使作品更具有创造性。作品(项目)设计其实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并且是随着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增长而不断完善的,这也正是学生创新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实施阶段这是学生积累知识、提高技能、培养综合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学生的合作学习、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地放任自流。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指导者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和项目进度计划,使每个课时都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完成作品的某个部分或解决作品中的某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二是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探讨、取长补短,必要时参与学生讨论并给予适当的点拨。三是为学生准备一些有助于自主学习的材料(如与WORD2000有关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光盘、课件、制作实例等)及创作中需要的素材。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快速、有效地在众多信息资源中查找所需信息的能力。四是检查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对完成较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对明显落后的学生进行必要的督导。
评价与完善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交流,小组成员相互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对作品进行完善并总结制作经验,然后选出优秀作品代表小组参与全班的交流。要求优秀作品的作者向全班同学介绍制作的心得体会,并回答同学们的有关提问。最后由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总结,评出等级。这个过程是全体学生共同提高的过程。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生通过完成项目,不仅牢固地掌握了大纲要求的知识、技能,而且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WORD2000单元教学中“图文混排”是选学内容,但95%以上的学生都在作品中应用了这一技术,制作出令人刮目相看的电子作品。
应该指出的是,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绝不能千篇一律。比如,上述教学方式对技能性、操作性强的教学单元适用,但并不适用于理论性知识的教学。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博采众长,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使之形成最佳结合点,以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其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目标。
第五篇:教育教学论文-信息技术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
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加以有机整合,近年来国内已有许多地区、许多单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试验性探索,并已在不同程度上取得效果,其中有些效果还相当突出,很令人鼓舞。这里仅举两个试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教改试验研究项目为例,用以说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是信息技术教育深入发展的需要;而且也确实有显著的效果。这两个项目,一个是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另一个是运用“几何画板”革新数理化教学(特别是数学教学)的试验研究项目。下面就对这两个项目作一简要的介绍。
一、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
《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重点科研项目,该项目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手段,运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探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途径,把语文教育与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融为一体,在小学阶段要求做到“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运用”四结合;中学阶段则要求作到“词语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运用”四结合。其主要目标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以下简称为主导——主体结构)。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该项目自1994年2月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批准立项以来,先后分批在全国许多地区进行试验研究。由第一批只有7个城市的13所试验小学,发展到现在已覆盖全国22个省市共600多所试验学校,而且发展势头有增无减。如今,试验范围已从小学扩大到初中和高中。其影响已扩展至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等华人区。目前“四结合”试验研究已取得较明显效果,不论在识字、阅读还是在作文教学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突破,不仅促进了语文教学结构的改革,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获得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按这种结构进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演示生字的笔画、笔顺、汉字部件、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和汉字编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让学生“说”、“写”、“打”,使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手脑并用,自始至
终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人机交互、立即反馈学生还可以自我发现自己对汉字音、形方面的错误认识,从而有助于主动建构关于汉字知识的意义(体现主体作用)。加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注意及时纠正学生在读音及字义等方面的常见错误(发挥主导作用),所以能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效果十分显著。
在传统教学中,阅读理解课的教学目标一般是通过“预习、重点字词讲解、默读、朗读、查字典、小组讨论和总结”等环节来达到。其中主要教学环节是默读、朗读和讲解。在传统的教学活动进程结构中由于班级集体授课和每节课时间的限制,在一堂课上老师只能结合课文的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并就课文进行示范朗读,实际能让学生自己默读和朗读的机会很少。要完成阅读理解课的教学目标,关键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默读和朗读,即全身心参与阅读过程。显然,在传统的教学活动进程结构中,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是难以做到的(只有少数优秀学生才能达到)。有计算机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就可以通过编制大量与当前课文紧密配合的课外阅读课件(通常称之为“同步阅读课件”)来解决这个问题。当老师讲解完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后,除了让学生默读和朗读课文以外,还可让学生从计算机中选择若干同步阅读课件来进行学习。这类课件不仅能提供适合学生理解水平的、既有趣味性又符合教学要求的阅读材料,还可通过改变显示时间的长短和适当的提问与测验来检查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由于多媒体教学软件具有超文本结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若遇到难以理解的字词,可以通过“热键”方式随时在计算机上查询,省去传统教学中的“查字典”环节。这种自主、交互的阅读学习方式,从内容的选择到效果的检查都可以按照个别化方式进行,因此既可以大大增加全班每一位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又可以充分发挥每位学生自己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还大大减轻了老师的教学负担。在此基础上,还可在计算机系统上进行全班性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竞赛(在给定时间内让全班学生阅读同一篇课外读物并由计算机评分),通过寓教于乐,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上述阅读教学进程结构,可用“预习—重点字词讲解—课文默读与朗读—利用课件阅读—阅读竞赛(包括阅读速度与理解
能力两方面的竞赛)—师生共同总结”等六个教学环节来概括。其中除第2、6两个环节主要由教师起主导作用,其余环节(包括第6环节)均可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阅读教学进程结构的优点是,通过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和自我测验的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另外由于增加了阅读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运用“几何画板”革新数学教学的试验研究
“几何画板”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1995年联合从美国引进的工具平台类优秀教学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能方便地用动态方式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教师利用该工具平台既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编制与开发课件,又可便于学生进行主动探索。自1996年“中心”推出几何画板的汉化版以来,很快受到数学教师的欢迎,经过“中心”近几年举办多期有关几何画板的应用培训班及部分学校的积极试验,目前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教学革新的思想已开始为教师们所接受,并已逐渐在全国不少中学的教学中应用和推广(有些学校不仅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而且在物理和化学教学中也在积极试用)。
由于几何画板既能创设情境又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所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从害怕、厌恶数学变成对数学喜爱并乐意学数学。让学生通过做“数学实验”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而且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为了了解如何运用几何画板来创建新型的数学方面的教学进程结构,我们来看下面两个例子。北京知春里中学杜利平老师对“轴对称”概念的讲授是这样进行的:杜老师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花蝴蝶,这只蝴蝶刚一“飞”上屏幕,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一些平时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这时也活跃起来。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例如图形在对称轴两侧、两图形交叉
或是对称点在轴上等);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始终兴趣盎然地在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了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很自然地就发现了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了相应的定理,从而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几何画板可以为做“数学实验”提供理想的环境。用画板几分钟就能实现动画效果,还能动态测量线段的长度和角的大小,通过拖动鼠标可轻而易举地改变图形的形状,因此完全可以利用画板让学生作数学实验。这样,就可用新型教学结构取代主要靠教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结构。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主要不是讲什么、怎样讲,而是如何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如何指导学生做实验,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这样,教师就要由课堂的主宰、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学生实验过程的指导者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往往只强调“定理证明”这一个教学环节(逻辑思维过程),而不太考虑学生们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几何的概念与几何的逻辑。几何画板则可以帮助学生从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空间结构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例如,为了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做一次这样的数学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可通过任意改变线段的长短和通过鼠标拖动端点来观察两个三角形的形态变化,学生从中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并不需要由教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作滔滔不绝的讲解,而学生对该定理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到,基于几何画板的教学活动进程完全遵循一种新型教学结构,其特点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在教师所创设情境的帮助下,由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式、发现式学习,也就是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主导——主体结构”。大量的数学教学实践证明,这种结构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结构相比,不论是教学的质量还是效率都有显著的提高,这充分体现了新型教
学结构的优越性。由于这种结构的实施离不开几何画板(一种计算机软件工具),所以这等于是实践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性所作出的有力证明,换句话说,实践表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进程的有机结合对于教学的深化改革确实具有决定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