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追随成功的团队美文
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能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可问题是,到底什么样的职场人生才算成功?混到什么地步,才算高境界?
前几天有个朋友给我讲了一个笑话,她说《西游记》里的沙和尚只有三句台词:“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了。”“二师兄,大师兄也被妖怪抓走了。”“白龙马,大师兄、二师兄和师父都被妖怪抓走了。”
这个朋友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沙和尚在《西游记》里纯属凑数。“可是,他最终还是修成了正果,尽管级别不算高,只是一个罗汉,但到底是进入了领导层,他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了呀。”我说。于是我这位朋友就很烦恼,她想不通,为什么有的人看起来没有付出,却最终成了一个成功者。
我想,沙和尚虽然在降妖伏魔方面的贡献不算太大,但也不能说他丝毫没有付出。那十多年跋山涉水的行走,沉甸甸的担子都压在了他的肩上。这是一件最容易被人忽视的“苦劳”,但同时也是最安全的生存方式。更重要的是,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选择加入了一个优秀的团队(虽然被动的成分多一点)。这个团队有一个正确的、前景光明的方向,而且他以无比坚毅的忠诚和耐力,一直坚持到了最后。
长久以来,我们陷入一个不好的“以胜败论英雄”的怪圈,所以我们崇拜那些在竞争中胜出的人物。因此我们才会欣赏王熙凤,她以大房儿媳妇的身份掌控着二房的家务,贾母对她疼爱有加,王夫人对她基本上言听计从。她男人贾琏的奶妈都说了:有什么事,不能求爷,只能求奶奶。可想而知,这王熙凤的职场生涯,混得是多么风生水起。除了未来的那个宝二奶奶,她根本连竞争对手都没有。
可是,王熙凤的结局却是一领破草席卷了她的尸体,往城外乱葬冈里一扔完事。我们不是唯结局论英雄,只是我们发现,所谓的职场成就,必须是人通过在企业中的表现来达成的。这就意味着,最成功的职场成就,必须包括两个方面:个人的成功和企业的成功。沙和尚一路表现平平,不过不失地完成大善举,得享香火供奉;王熙凤一路所向披靡,却最终将自己所栖身的组织带向了深渊,二者的境界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第二篇:追随梦想 走向成功
追随梦想 走向成功
-----《李开复自传》读后感
1961年12月生于台湾的李开复。11岁留学美国,19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他开发了全球第一个“不特定语者连续语音识别“系统,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1988年最重要的科学发明。他开发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击败了人类世界冠军。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和精英组织百人会的副会长。曾先后在苹果、SGI、微软、谷歌等公司担任要职,1998年亲手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更名后微软亚洲研究院),2000年就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成为比尔盖茨的七位高层智囊之一。2005年,加入谷歌公司,任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最初关注李开复,源于他给即将读大学女儿的一封信,进而读到他的自传,对他40多年人生的全面回顾,从出生到求学到后来在几个美国一流企业就要职,从创办我学网到各高校巡回演讲到2009年的创新工场,他的每个选择都是追随内心的梦想。我从他的自传出读出了成功者的共同特性,勤奋的付出:积极的争取、远大的抱负、宽广的胸怀等等,以下我是感受深刻之处,与更多朋友分享:
1、主动争取自己的梦想:
向妈妈争取上学、准备12份大学申请材料、向导师争取博士的研究领域、在苹果向高层写报告自荐成为多媒体部门总监、写报告赢得比尔盖茨的关注、向老板直接发邮件争取Google中国的机会、向分管教育的总理李岚清写报告阐述自己创办工作私立大学的报复等等。他有很好的战略眼光,是一个积极主动争取机会的人。
2、他很勤奋。
在读博士做论文的勤奋、在学院当教授做研究的努力、在实业界做职业经理人的用心尽力的投入等等。为了做一个好的演讲者,他向向系里知名的教授请教教学的技巧,努力争取各种演讲的机会,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尽量做一个好的沟通者。
3、他有远大的目标:
“想象两个世界,一个世界中有你,一个世界中没有你,这两者的不同最大,最大化你的影响力,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这句话,可以说影响了他的一生。那之后,凡是他要做重要的决定,都会想起这句“让世界不同”的话,从而让他的内心作出选择的时候更加坚定。追随我心的梦想从没有停止过,相信创新工场不是他的最终目标,推测创新工场成功后,他还会去创办中国一流的大学,教育仍将是他最终的梦想。
4、他注重自我学习和成长也愿意带着更多年轻人成长:
他在世界一流公司工作也从许多杰出人物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创建我学网帮助中国大学生。正如他所说“在过去的20年,我有幸在乔布斯、盖茨、施密特等人的身边学习成长,我有幸在PC时代经理苹果、微软,有幸在互联网时代经历谷歌,有幸看到三家世界一流的公司成长、成功,我有幸在美国硅谷和中国中关村崛起时,在这两个地方做过最有创意的工作,这些职业经验才是我最有价值的资产,我非常希望能够把这些资产传授给中国青年。”
5、要求员工的自我管理:
让有抱怨的员工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借鉴在员工宿舍管理问题上取得显著成效,看来无论水平高低,能力强弱,只要是充分授权,每个人都能发挥自身的极大潜力进而创造出奇迹的。
6、制定并与员工分享美好愿景:
能充分激发员工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可以让整个团队保持激昂的斗志和坚定的方向。我们团队在开展12580自我成长文化塑造过程中同样应用了分享愿景这一点,起到一样效果,员工参与积极性被极大调动,团队效能显著增强。
7、自我塑造:
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并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作为跨国公司的高管,是一件孤独又无奈的事情,不仅仅要做好被误解、被质疑、被冤屈的准备,也要忍受在前进的过程中那些突破瓶颈之前的煎熬。同时还要做好员工的心理工作。这其中的心理承压能力绝非一日能够练就。很多时候都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用你的梦想和理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着、无惧、乐观的态度引领你的一生。人生的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让我们沿着成功者的脚步,追随内心的梦想,实现人生的价值,为世界留下更多。
第三篇:追随智慧
《追随智慧:中国人在微软》主要描述了微软公司里一百多位中国人的命运,这些中国人组成了微软中国研究院。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用八千万美元做了一笔最优秀的投资。在中国北京建立微软中国研究院。一群充满想象力的“疯狂天才”聚集在李开复周围,酣畅淋漓地干自己想干的事。瞭望世界巅峰的遮眼罩不复存在,创新激情被点燃,智慧发挥到了极致。如果不是植根干微软独一无二的土壤,这一切会不会荡然无存?
编辑推荐
《追随智慧:中国人在微软》是一个关于智慧的故事,但又不仅于此。于是,人,人的智慧的弘扬,人的智慧的弘扬所依赖的环境,就成为《追随智慧:中国人在微软》所要叙述的这个故事的主旨。
媒体推荐
在中国做记者和财经写作者,要找研究型的榜样,首选是凌志军。对上世纪90年代的细微观察和评论,我没有看到比他更好的人了。
——吴晓波(著名财经作家、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凌志军作为中国政论写作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已经成为不是谦辞可以推却的事实。
——《人物》杂志
凌志军先生以诚实的态度让政论诚实地走进公众,影响着那些必将影响中国未来的年轻人。我们相信,他业已“尽可能地向读者说了心里想要说的话”,最大限度地保持着诚实的大勇之气。
——《南风窗》杂志1993年“人物奖”颁奖词 凌志军的选材多带有前沿性,他是属于使命感和责任感很强的新闻工作者。
——《凤凰周刊》
凌志军是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界有独特价值的一个作家。凌志军的最大的价值在他的思考。在这个意义上,凌志军的著作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历史价值。
——杨浪(财讯传媒集团副总裁)
《追随智慧》不是有人估计的那样,是一本关于电脑产业的报告文学,不,这是一场肯定妻来的革命的预言和充满着责任感的叙述和刻画。——《经济日报》
这部带有很丰富车斗学内容和现代精神观念的著作,正是在对很现实很具体的人和事的记述中展开和表现的。这部饱含了丰富技术信息、知识内容的书,同时也是融合了许多新的思想精神的书,在技术和思想精神两方面对人都有帮助和启示。——《羊城晚报》
此书表现出我们尚不熟悉的一种新兴的文体风格,不以形象的血肉和生动的故事诉诸读者,而以科学的含量和理性的思考、以思想的线条和知性的光亮达到启人心智刷新观念的目的。读这种书会感到传统的大脑跟不上作者思维运行的速度,可一跟上了,又有豁然开朗之妙。——雷达
作者简介
凌志军,祖籍广东,1953年生于上海,长在北京。十五岁到工厂做工,十六岁做农民,十九岁当兵,二十五岁成为新华社记者。三十岁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
凌志军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他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连续出版九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2007年出版的《中国的新革命》,被境内外媒体和研究机构评为当年“值得记忆的好书”、“商业书”、“最佳商业图书”。
2005年出版的《联想风云》,入选当年“最佳风云榜”,并获得“2005北京地区最佳版权输出图书奖”。
2003年出版的《变化》,被中国大陆媒体评为“图书”,同时在台湾获得“开卷好书奖”。
2000年出版的《追随智慧》,被媒体评为当年“最佳纪实文学”。
1998年和同事马立诚合著的《交锋》引起轰动,也引发了激烈争论,成为当年“中国第一畅销书”。
1996年出版的《历史不再徘徊》,获得新闻出版署颁发的“优秀图书奖”。
目录
代序 你是不是侵略者?——与比尔·盖茨对话 前言 关于智慧的故事 序幕 “狼”来了!
第一章 追寻天才 希格玛大厦第五层
在太平洋上跑个来回,比走到隔壁房间还快 点子最值钱,架子最不值钱 摆脱“完美主义”的迷人陷阱 比尔·盖茨与李开复 “我更喜欢自由平等的环境” 英特尔和苹果扑了空
优秀的中国人不会留在中国吗? 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最初的追随者
他们再也不用为父辈的悲剧操心感怀
第二章 天外有天
李开复的精英哲学和比尔·盖茨的“未来小屋” 未来的希望在今日中国的大学院墙里 越是优秀的人,越往外跑吗? 最优秀的人永远不会恳求你 招聘规则:N-1 聪明人的“磁场”
张亚勤——属于全世界的财富 女儿找工作竟是这样的局面 人生最简单也最难实现的两个理想 令竞争者色变的“豪华阵容” 士为知己者死
李开复在掀起一场“人才大战”吗? 微软递出橄榄枝 第三章 脑力激荡
白板文化:自由平等地表达思想 中国化的美国人和美国化的中国人 我不赞成你,但我支持你
不是要你做什么,而是你要做什么 基础研究:发明现在不可能的事
科研方向:把机器当做人,不是把人当做机器 如此“会议”如此人 放手让自己信任的人去干 有时候一个概念就是全部
年夏季:抵制美国货,计算机除外 分享思想的火花
第四章 那是我“儿子”
微软多次上演后发先至的喜剧,这一次能再现吗? 打开门,世界前沿原来就在眼前 后来者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一次突发奇想的双重效果
工业时代的奥秘是“分工”,信息时代的奥秘是“融合” 给孩子一个自信,比给他一大堆知识都重要 没有一个公司能青春万岁 美国式的“主人翁”:忠诚是双向的 吴士宏的“本地化”:断翅的蝴蝶 如果没有限制,人的智慧是无止境的 向比尔·盖茨汇报
最开心的是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在一起
第五章 “死亡线” “我们这帮人就像一群狼” 中国面孔后面的美国文化 允许犯错误,不允许停步不前 姜昆的十三种“经典之笑” 副研究员的懊恼
压力之下,几多兴奋几多愁 如何捞到海洋里的一根针 新办法原来就是“脑筋急转弯” 把精彩的思想变成现实 “我要死过去啦”
有什么事情比和学生见面更重要? “只要他真是我们需要的人,要什么给什么” “臭虫档案”
“足够好”并不足够好
第六章 今天你要去哪里? 信守你的创新之权
不是历史与他为难,而是现实与他为难 最坏的消息接踵而来
“视窗”:造福人类还是危害人类? 华尔街最黑暗的一天 斯蒂夫·鲍尔默怎样力挽狂澜 “金手铐”
自由软件与自由创新
比尔闭门数月,营造“Microsoft。NET” 中国人未来的希望
结束语 微软精神能成长起来吗? 附录
与图灵奖获得者罗杰·瑞迪的对话
与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瑞曼德·比克赫尔茨的对话 与微软副总裁里克·雷斯特的对话 与微软美国研究院院长凌大任的对话 年繁体字版补记 寻找你的家 燃烧智慧的狂欢节 新院长张亚勤
“我已经拼了全力,你呢?” “五五规则” 我们为未来工作 一切都是“数字的” “你们创造了历史” “孵化器”
“疯狂鸟”——许峰雄 五周年
人名中英文对照 致谢
序言
收在这里的文字,叙述了1978年至今我们国家的变化和冲突,牵涉到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巨细交织,贵贱混杂。都是真人真事,没有虚构。我虽掺杂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但也是眼见耳闻,有感而发。原是九个单行本,陆续印行,现在依原版集中重排,共九卷,没有增删,只是顺序稍有更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交锋》和《呼喊》这两本。是和我的同事马立诚合著。他设计了《交锋》全书的构架,并且撰写了其中第一、第二部分,因此他是这本书的第一作者。他也是《呼喊》卷三和卷四的撰写者。
文摘
第一章 追寻天才
比尔·盖茨:天才和创造力一直在以一种令人无法预测的方式造成种种进步现象。我仍然相信存在许许多多的天才,只不过他们的抱负和潜力都因经济上的困扰和工具上的欠缺而被扼杀了。新技术将为他们提供表达自己的新手段。信息高速公路将为新一代的天才们提供艺术上和科学上梦寐以求的种种机遇。希格玛大厦第五层 进出的门紧锁着,透过两扇落地玻璃窗,仍能看到里面灯火通明。陈蕾扬起手来,把挂在脖子上的一个小卡片,凑到门框一侧的电子眼上,门锁发出轻微的“咔哒”,声,自动弹开。那卡片上面镶着她的照片和一个隐形磁条,所以既是身份凭证也是开启大门的钥匙。任何人,只要能够成为微软中国研究院的雇员,总是有这样一个东西在胸前晃来晃去。上面一行字赫然写着: Microsoft 同样一行字也矗立在这座大厦的最顶层。大厦名叫“希格玛”,坐落在京城西北知春路上,并不高大,却有几分夸张。四围镶嵌着蔚蓝色玻璃幕墙,有如一个硕大无比的蓝宝石,熠熠生辉,咄咄逼人。每天有无数人在这里进进出出,可是谁也不知道它为什么叫做“希格玛”。对他们来说,真正具有意义的是,这里是中关村,也即我们国家舆论所说的“中国硅谷”。
“希格玛”共有七层。在中关村,更多的人叫它“电脑大厦”。大厦里面装满了著名的跨国公司:一层是“三菱”,三层和四层是“惠普”,五层和六层是“微软”。如果不是“联想集团”在这里占了第二层,有些人就可能把它当做卷土重来的,“外国租界”。
陈蕾供职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在第五层。尽管这里是“研究院”而不是“公司”,既不做产品也不卖产品,但陈蕾和她的同事还是习惯于把这里叫做“公司”,而不是叫做研究院。办公的空间不算宽敞,以微软公司数千亿美元的市值和数百亿美元的现金存款来衡量,算不上奢华。浅驼色的化纤地毯上编织着深色花格,窗帘是垂下的,天花板由斜线分割成规则的平行四边形,其间点缀着圆形的灯具。外边天色已经大亮,休息厅里的电灯却都开着,把淡淡的光亮洒在研究员们工作的大厅。走廊边上相隔不远的地方就放着咖啡、可口可乐、红茶、绿茶和菊花茶以及冷水和热水。靠西北的角落里,还有一间专用的饮水房。那些来实习的大学生们,往往会对这饮水房和饮料产生强烈的兴趣。他们过去只是从书籍报刊上听说,微软公司的员工和来访者都是按需取用饮料,不必付钱,现在则有了实际的体验。
关于办公室的设计,比尔。盖茨有他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办公室和人的等级无关,和人的智慧有关。只有在一个独立的富有个性的环境中,软件开发人员的智慧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但是,一个更大更舒适的办公室却不能使一个高级经理更加聪明,反而会助长其高人一等的念头,进而变得愚蠢。80年代初期,微软公司在美国雷德蒙市的那片红杉树林中兴建它的总部时,美国各地的大公司里正在时兴大开间的集体办公区(90年代中国也开始流行了)。但比尔.盖茨坚持让每一个员工都拥有一个单间办公室——大约十一平方米,里面摆着电脑台、电脑、一个小圓桌和几把靠背椅,没有沙发。不论是新来的大学毕业生还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全都一样。这种空间格局潜移默化了一种人人平等和张扬个性的思想,与美国东部那些老牌公司中的等级制度背道而驰。现在,总部员工已经有一万八千人,比那时多了上百倍。办公区域不断扩大,楼房号码已经排到一百二十七号(实际上只有四十六栋),但比尔。盖茨仍旧坚持他原来的主张。所以,每一个进入微软公司的人,从第一天起便能享有单间办公室的种种乐趣。
要让所有人拥有单间办公室,又要让尽可能多的办公室拥有一个朝外的窗户,这使得微软的办公楼全都造型奇特,第一批建造起来的十栋楼房,都是“星型”建筑,以后的则是五花八门,奇形怪状。但不论什么形状,全部是两层。里面的走廊则会因为外型的不同而变化多端,错综复杂。那些来到微软公司总部的记者和作家,大都有过在走廊里迷路的经历,这使他们相信,只有高智商的人才不至于在这里迷失方向。
不过,比尔。盖茨在雷德蒙实行的这些主张,在北京的希格玛大厦就行不通。像中国所有的机关或者公司一样,希格玛大厦第五层里的办公室是按等级来界定的。大厅中央的部分被隔板分成面积相同的方格,每个格子里面有一张形的桌子和一台顶级配置的电脑,还有一位年轻的副研究员或者工程师。他们的桌子上,都会有一些完全属于个人爱好的物品——照片、饰物或小玩具,间或还有吃剩的饼干和果皮,或者整洁或者凌乱,把主人的性别、年龄和禀性显露无遗。电脑大都拥有二十一英寸的屏幕,从早到晚都亮着。两侧贴着大大小小的黄色不干胶纸条,用以记录一些不能忘记的事项。大厅四围是一个挨着一个的单间办公室。靠南边一侧的两间属于院长李开复和首席科学家张亚勤,李开复的稍大,张亚勤的稍小。另外三面排列的单间,属于各个研究小组的经理和研究员,面积更小些。这些单间办公室朝向走廊的一面,均为顶天立地的大玻璃窗,在与人视线同高的那一部分玻璃上,造成一条一条磨砂。这种设计刻意地表现了“一半隐秘一半公开”的效果,让你可以看到对面是否有人,却又不能一眼看清楚那人在做什么。
微软员工的邋遢和不拘小节,举世闻名。雷德蒙公司总部单间办公室的制度,似乎最大限度地弘扬了这些人的个性,里面的陈设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安排。最常见的当然是家庭照片,此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工艺品、野花、红杉以及各种说不出名字的花草、芭比娃娃、比尔.盖茨和爱因斯坦的画像、大理石雕刻而成的专利碑、儿童画、饼干和各种零食、星球大战的模型、松鼠、其他宠物,有一个人甚至在办公室里养了一条大蟒蛇……这样的情景,在希格玛大厦中也根本不会出现。事实上,这个工作大厅里不算整洁,但却没有任何噪音或喧闹,如果有谁想要与人交谈,就会穿过走廊来到一间开放式门厅。门厅宽九米,长十六米,中间是一圈圈浅绿色的沙发。一切摆设都很普通,唯有沙发中间的那些茶几与众不同,桌面一律是用白色书写板制作。“这是开复的发明。”陈蕾总是对来访的客人这样说。当初李开复设计了这种茶几,要求工匠照做,不准有误。后来的事实表明,这是必要的,因为研究员们即使坐在这里休息时,也能相互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在这些白板上画满乱七八糟的符号、字母和曲线。当然他们也有可能静静地坐在这里浏览书刊。门厅一侧摆放着一些公用报纸和期刊,也有一种微软公司在中国印制的内部刊物:《视窗里的事儿》。最新一期的封面上,赫然正直无愧——阳光下的骄傲
不过,这一天也即1999年2月2日,当陈蕾走进希格玛大厦的时候,外面可没有什么阳光。再过两天就要立春,可是并没有一点春日气象。站在大厅南面十六米长的落地窗前,向外望出去,知春路的那一边,中航科技大厦和中国天利大厦遥遥相对。天昏地暗,举首浮云低。高压电线在寒风中抖动,发出阵阵凄厉的呼啸。昨日午夜,狂风由西北方向卷地而来,希格玛大厦活像一座深陷茫茫波涛的小岛。城内围墙倒塌,树杆折断,巨大的广告牌轰然落地,停在路边的汽车在狂风中碰撞在一起。到今天凌晨天亮的时候,市内供电网络已有数十处遭到破坏。气象台的报告说,席卷京城的狂风乃是由于蒙古国强冷空气南下,风力超过十级,并且将持续至少三十六个小时,气温也将大大下降。
陈蕾的模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典型的“白领丽人”,年纪轻轻,却是微软中国研究院中资历最老的人之一。她已经为微软公司工作了四年半,甚至比她的老板李开复为微软工作的时间还要长。陈蕾喜欢她现在的工作环境,“别人都说我的运气好”,她总是这样说。她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系,是经济学学士以及文学硕士。看得出来,她当初之所以能够进入微软,大半凭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和一副机敏的头脑,而不是因为她在电脑方面有什么专长。事实上,当她进入微软中国有限公司的时候,对电脑还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痛恨。“那时候,我一看见屏幕上一串串的字符就头疼,”她说,“实在是一点人情味都没有。”不过,用不了多久,她对电脑的感情就发生了变化。她惊喜地发现,“这东西太好用了”。
在这个狂风漫卷的早晨,陈蕾走进希格玛大厦第五层的走廊,经过那些装饰一新的会议室,进入摆满计算机的办公区域,然后就看见李开复已经坐在他自己的办公室里,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三个月前微软中国研究院成立的时候,陈蕾成为院长李开复的执行助理,按照中国人的说法,这职务其实就是李开复的秘书。
李开复出生于台湾,长于美国,兼有一口流利的中文和英文。熟悉他的人都说,他那副华人的外表下面,掩盖着典型美国人的性格和观念。不熟悉他的人总是会把他当做中国人,实则他是一个美籍华人。不过,他却没有美国名字,甚至连个中西合璧的名字也没有。当他成名之后,名字频频出现在美国报端,他只是按照美国人的习惯,把“李开复”变成“开复。李”。
李开复的办公室朝南,大约有三十平方米。半圆形的大办公桌上很少文牍,一大一小两台电脑从早到晚同时开着。电脑旁有时候会放着饼干、桔子或者几本书,但绝没有微软公司总部里惯常有的那种凌乱不堪。东边墙壁上是成功的象征,那里挂着一大片他在美国获得的各种名誉证书。西边书架上充满了家庭气息,一幅他在多年前结婚时的照片放在最显眼的位置。那一年李开复二十岁,一对新人看上去还没有脱尽稚气,所以陈蕾笑称他是“童婚”——不是二十一岁,像是十二岁。另外一边,两个女儿从镜框里望着年轻父母,一个温文腼腆,瞪着一对好奇的眼睛;另一个精灵古怪,伸出舌头,故作一副滑稽的表情。李开复有时候会走到书架前边和家人对望片刻,有时候又会抬头看看墙壁。墙上有一幅字:“科学研究,桥架中美,技术合作,情倾神州。”那是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所书。也是李开复数月前离美赴华时抱定的心愿。事实上他的热情总是在回归家庭和成就事业的两种冲动之间徘徊,就像一个想人非非的农民,定要种出“两头甜,的甘蔗来。办公室一侧的套间是他会客和开会的地方。这房间在希格玛大厦处于东南角上,两面有巨大的玻璃窗,视野开阔。沙发由设计师专门设计,高背深座,蓝白相间,款式和颜色都别具一格。不过,李开复很少使用这个房间。他习惯于在他办公室的一角开会或接待客人,那里有一张小圆桌和四把靠背椅。这表明他召集下属开会在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四人。按照他的想法,参加会议的人越多,效率就越低,所以他从不把一大堆人召到他的会议室里来。
他每天总是在陈蕾之前来到办公室,这一天尽管天气肃杀,仍然如此。像往常一样,他走进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阅读电子邮件,然后——回复。这样的邮件他有时候一天会接到上百件,最少的时候也会有几十件。现在,李开复决定在回答其他人的邮件之前,先给陈蕾发出一个邮件。他希望研究院的每一个新会议室都拥有自己的名字,还希望研究院里所有人都来参与这件事。在他看来,这是一个让他的研究人员展示想象力的机会。在太平洋上跑个来回,比走到隔壁房间还快
说起来挺奇怪,李开复和陈蕾的办公桌仅仅隔着一道玻璃窗,但他如果有什么事情要陈蕾去做,既不肯推门出来走到陈蕾桌边吩咐“请你……”,也没有拿起电话高声呼唤“请来一下”的习惯,而总是用电子邮件互通往来。在微软工作的中国员工,全都用手指在键盘上表述自己的想法,尽管他们都可以写一手熟练的汉字,但他们相互之间的邮件往来,却更习惯于用英文,因为英文录入要比中文录入更加快捷。他们把这种习惯叫做“电子邮件文化”,说是好处无穷,许多人最初对这样的说法不以为然,但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发现,它的确是微软文化中的精髓。
比尔。盖茨曾说,电子邮件是“弹指间的信息”。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弹指间的管理。80年代初,比尔.盖茨在微软安装了第一个电子邮件系统,它很快成为公司内部通信和管理的主要方法:替代书面的备忘录和电话口信,讨论技术问题以及在旅途中的汇报。那时候公司只有十二个雇员,但电子邮件的魅力已经显示出来。比尔。盖茨后来回忆说:“这为提高我们这个小公司的效率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微软公司在全球已经拥有三万多名雇员,电子邮件看来比二十年前更加重要,因为这种东西在越是庞大的机构中,就越能显示其无与伦比的效率。
我们当然不能说没有电子邮件就没有微软,但微软在崛起过程中对于电子邮件的须臾不离,则有事实的根据。比尔。盖茨承认他每天要花几个小时来阅读电子邮件,并做出答复,这些邮件来自全球的雇员、客户和合作者。公司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把电子邮件直接传送给他,越过所有中间层次的阻隔。他是唯一读它的人,因此谁都不必担心礼仪问题。他似乎相信人们口头上都具有“报喜不报信,”的倾向,而在一种不必见面的交流方式中更有可能流露真情。“坏消息几乎总是从电子邮件中传来。”他说。所以,他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必定要把自己的便携式电脑和公司系统连接起来,与公司雇员交换新的信息和想法。即使是在旅行当中,在远离总部上万公里的几个时区之外的地方,也要检查一下他在公司中的电子邮箱。他说这样“才能让我放心”。那些接到他的信息的人,甚至没有意识到他根本不在雷德蒙总部八号楼他的办公室中。
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公司内部,传统的行政方式以文牍与会议为基础,及至机构内部叠床架屋,云山万重,外部也因现代社会的演变日趋复杂多变,仍以传统手段应对,就只有增加文件与会议一途,也即我们通常所谓“文山会海”。倘若管理人员虚与委蛇,以一套一成不变的空话、套话和大话应对万变之情势,那么此种行政方式的结果,就只能是在浪费大量的时间、资源和金钱的同时,滋生不论效率也不负责任的官僚之风。但是,现代社会的演变似乎不仅在产生新的技术,也在产生着新的管理方式。
第四篇:成功领导得到下属追随(共)
成功领导得到下属追随
一个领导成功与否,最基本、最重要的是看是否得到下属的追随。往往成功的领导会得到下属的大力支持、得到下属紧跟追随,这就是成功领导的一大特点。这一观点的提出、论证,首先引用一篇文章开始:作为领导者,都喜欢一个听你的话、尊重你、而且踏踏实实跟着你干的下属,现实中往往却是,许多领导者连这些最起码的要求也几乎成为了奢望。他们常常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也时不时被下属的阳奉阴违、踢皮球式的责难以及不屑的眼神、对立的行为所伤害。
对于现实中遭受这些“待遇”的领导者本身而言,他们应该是一个比较失败的管理者,就很应该反省一下你的领导风格与措施损伤到了下属,而下属为什么会这样对待你?你的领导观点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主义与方针,那就应该很好的找准原因,拿出满足下属合理要求的方法与艺术,让下属真正的“懂你”。
1、同一个目标同一个声音
我认真仔细的将热播剧《潜伏》看了两三遍,被剧情中复杂而又令人迷幻的“办公室政治斗争”所深深吸引,尤其是重头戏中主人公余则成在保密局天津站“潜伏”一段,丝丝入扣,引人入胜。我们暂且不讨论它的剧情如何,就单单将站长作为领导人摘出来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他是非常失败的。因为作为下属的副站长就跟他不是一条心,虽然表面“懂他”但实则是有效利用了他。其实站长并没有处理好他与下属的关系,才导致了以前的行动队长马奎暗地查他,稽查处长陆桥山搜集他的证据,余则成潜伏利用他而使他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站长的下属心里都有自己盘算好的小久久,而没有形成同一个目标和用同一种声音说话的领导力。同时,也没有处理好他与下属深层次的关系,只是自私自利、假公济私、终饱私囊的领导者,根本就谈不上让下属尊敬。
当然,在如今的许多企业当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一个团队中,领导者将基本的目标要告诉下属,始终不渝的使下属与之保持一致,接下来才能谈得上用声音与行动去完成,争取做到把握下属需要的层次是前提,科学对待下属要求是关键。
2、慎重判断量力而行
作为一个或大或小的团队或组织,下属在许多方面是依赖自己的直接上属领导的,因为不仅是对公还是对私而言,领导者给下属下达指令、分派工作任务的同时,下属也同时在考验领导者的水平与能力。以便使起点省事化、过程简单化,结果满意化,他们会此而提出各式各样的理由、要求与条件以达成自己的任务目标。如果领导者满足,则会受到下属的感激、支持与拥护,如果满足不了,则会被下属认定为不支持工作,即使达不成目标也会找出一大堆辨驳的理由。
对待下属要求,必须先判别是否合理,不仅根据自身的能力量力而行,而且还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去考虑,不能因满足部分人的合理要求而伤害全体的利益,或影响单位的长远发展大计。如果是自己能力范围内争取得到的、是合理的,则要大力甚至是全力的支持下属,这也直接关系到领导者的业绩。经过认真判断,如果下属提出的理由与条件是非份的、不科学合理的,作为领导者一定不要拖泥带水,此时要做一名“黑面包公”,断然拒绝,不要怕得罪下属,这也会显示出领导者的果断与分明,今后下属也不会再提出类似的要求,反而会尊重你。
3、主导需求优先一碗水端平
一个企业、团队或组织中,领导者或许会管理着不同级别的更小单位、团队与组织,总计起来或许有成百上千号的人,对于不同的下属职能部门与单位组织,各自有着不同的要求,他们中许多人总想着“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观点,总想着多吃、多拿和多占。对于手心手背都是肉的下属和下属职能部门,作为领导者此时更应该清醒,这些下属们都在相互间暗自较劲、对比,同时也在与领导者进行着“暗战”,看看你这位领导者是不是偏听偏信,心有所属。一旦领导者有偏向和不公平出现,则会成为引发“巴尔干”的导火索,下属会有不尽的烦恼与强词夺理的数种理由来列数。
这篇文章值得更多人去探讨,值得更多作为领导的同志去思考这样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去领导好自己的下属,才能得到自己的下属大力支持和配合做好各项工作。例如,有些领导一味顾及自己的升迁、顾及自己的利益,对下属处处提防,不相信下属的工作能力,造成了下属的极度反感。这种领导往往会遭致下属的唾弃、下场最终是灰溜溜的。有一种说法说得好,做领导的就要看退休后有没有更多的朋友,有没有更多的人去关注你,有没
有更多人说你的好话,有没有人每逢过节打电话去祝福你,这都是非常关键的一点的体现。如果离官离任后,像在官在任一样红红火火有人走家串门、电话不断,这就是成功领导者的形象体现。
因此,呼吁要做领导的,或者正在领导的,要从自己的下属角度去换位思考,要体现人情味。不然连自己的身边人都不支持的,哪怕官再大,那就不是成功的领导。
第五篇:如何带领团队成功
如何带领团队成功
应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组员的斗志和动力,稳定下属的情绪,医疗被拒绝的伤口。要让组员觉得只要与我的主管在一起,我就能成功,我就能克服所有的困难,因为主管一直在身边陪伴着我。主管真心诚意地待人,组员的感觉将是非常温馨的。主管应该每天笑脸迎接组员,接纳他们的缺点,包容他们的情绪,让大家向着一个目标奋斗。想要成功,我们必须将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凡事要用心。
另外,怎样看待成功,一定要大富大贵才是成功吗?实际上只要是我们通过付出而得到的东西,就是成功。付出多,得到的成功就大,付出少,得到的成功也就小,然而不管大小,都是我们用智慧、行动、汗水换来的。有很多事单纯看结果,称不上是成功,但是能够让我们得到喜悦和满足,就是成功。因为成功是来自内心的肯定,是自己肯定自己,并不是要别人来为我们作肯定和判断。
因此,每个人都有成功的经验。回想每次成功前,我们做了多少,现在只要比那一次多努力一点,我们就可以再一次获得新的成功。成功是由许多小成功积累起来的,记住每一次成功的经验,每一次再多增加一点力,就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记住“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是暂时停止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