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影评评《逍遥法外》
一个孩子与父亲的故事
——评《逍遥法外》
影评:
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高中时期的一次活动课上。因为时间有限,时隔几天又在家里看了一遍。在大学影视鉴赏课上又看了一遍,虽然不完整。但是零零总总加起来我算是看了3遍了。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数字,毕竟很少会将一部电影看3遍。即使有很大原因是老师们的选择,我可能是被动接受了,但恰恰如此我认为这是一部经典制作。它没有超炫的特效,也没有拳拳到肉的激情,但是连贯不拖沓的剧情很令人赞赏。更不用说还有李叔和汉克斯携手演绎,尤其是在斯皮尔伯格的指导下,我只能说这部类似传记式的电影《逍遥法外》太赞了。特别是当我知道了这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
电影用倒叙与插叙交替的方式来讲述这个传奇的故事,我认为两条主线是这部电影的支柱。外在主线——一个少年变成高智商诈骗天才,从Frank16岁意气出走,他依靠过人的胆识,模仿能力以及人际间巧妙的擦眼观色在短短的两年内伪造支票提取出数百万美金,伪装成泛美副机长周游列国,当了医生和律师,还凭自己能力过了司法考试。他才不到18岁,却像个28岁的男人那样游走在香车美人之间。这无不说明了Frank智商情商上的高超与过人。而他的Carl则恰恰向相反。他从一出场就是个性格沉闷,事业不顺,婚姻失败的中年男人。同事间不受欢迎,上司不待见,每日埋头工作,是个连圣诞节都加班加点的工作狂,结果还被一个毛头小子耍得团团转。Carl与Frank就像猫和老鼠一样,你追我逃。最后,Frank在法国被Carl抓住了。
另一条主线(内在)——一个孩子与父亲的故事。Frank先是父亲的商店因为偷税被政府查处,名声扫地,优越的物质生活一落千丈,Frank的父亲试图向银行贷款东山再起,但屡遭拒绝,然后母亲有了外遇,终于走到与父亲离婚的地步。就是这样由于一个不完整的家庭以及父亲的行为和经历成了他打开犯罪之门。在离家出走的那段日子里,Frank的第一步计划就源自父亲的真传,通过欺骗以及用项链贿赂和引开他人的注意力。随着时间的推移,Frank发现父亲的技巧不再够用了,他开始就像一个学习的新手,观察模仿以及过人的胆识。最终一步步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在享受了金钱和美女的过程中,其实他并没有更深入地思考犯罪本身的问题。Frank希望成为父母的骄傲,或者也希望通过此让母亲回心转意。在这中间其实一直包含着父亲的怂恿和包庇。
Frank对父亲满满的爱和对家庭圆满的渴望,是他在二十六个国家及全美五十多个州大肆行骗的每一天,从未放弃过这一念想。Carl与Frank这对天敌,可以说是一对有着另类父子感情,猫咪和老鼠间的父子之情。虽然有点可笑。但是在一个心灵都没有寄托的孩子身上时,这就成为了现实。在电影中,Frank每每在圣诞节前夜和那位探员打电话,而被其猜中他是真的没有人可以联系了,这种重伤和看穿的话语,让弗兰克的内心激起了涟漪,他想到父母的离异,父亲对自己的漠不关心,而母亲则是对自己不闻不问,只有这个探员一直在绞尽脑汁地抓捕他,和他玩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原来他是这样的寂寞和孤独。对,只有 Carl是一直关心他、重视他、注意他。在Frank在法国监狱里的日子,Carl为Frank做了很多事情,争取引渡,争取医生等人道主义待遇,争取少年犯优待,争取监护保释,争取工作……他像一个父亲一样在拯救一个孩子,一个受伤的孩子,也希望他能够回到社会做正确的事过正常的生活。Frank又开始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爱,他信任Carl,也对Carl诚实,毫不犹豫地帮助Carl,把自己知道的所有诚恳相告。就像一个孩子一样信任、爱着自己的父亲。
与其说《逍遥法外》是一部警匪片,倒不如说是一部教育片。一部父亲与孩子的教育片。还记得Frank最后一次逃跑时,Carl对Frank说:“You’re just a kid.”(你只是个孩子)。是的,Frank仅仅只是个孩子,是个渴望家庭的孤独的小孩。
第二篇:影评评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这是部十分感人的电影,讲的是:在一个很贫穷的村子里,有一位叫魏敏芝的代课老师,她答应原来的老师,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结果,先后少了两个学生。在自己带的28名学生的帮助下,魏老师经过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那两名学生的故事。
这个代课教师自己只有十三岁,比我们大不了多少,还只能算是个大孩子而已,但她倔强甚至固执地遵守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农村的孩子也许不如城市的同龄人见多识广,因而常被一些人认为:“不懂事儿”。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她对这份责任执著的追求,这是一种让人敬佩的精神和信念!这种精神和信念在现在的很多城市孩子和成人身上,是找不到的。
剧中的魏老师对她的学生真好。老师为了让我们长大有出息,无时无刻不为我们辛勤地忙碌着。同学生病了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去看望同学,为同学补课。老师这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
影片最后,水泉小学在许多好心人的帮助下,条件有了明显的好转,张巧珍这只“小鸟”也已经归林,重新回到了学校。但全国象水泉小学这样的学校肯定还有许多,象张巧珍这样的学生一定为数不少。想到我们国家还有那么多不幸的同龄人,我的眼前又浮现出我校师生给失去双亲的六年级学生智得今捐款的情景。如果我们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想到那些贫困山区的同龄人,把零花钱节约下来献给希望工程,就会使更多的象“张慧科”这样的学生重新回到学校。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我为电影里所展示的农村孩子上学的问题感到难过。魏敏芝老师是片中的主角,但我觉得还有另一个不是主角的“主角”——高老师。尽管影片里高老师只在开始时,出现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然而:办公桌上精心用牛皮纸包好的教科书、临时搭起的床铺、学习委员张明仙的日记、魏敏芝因日记所受到的启发、孩子们不离嘴边的“高老师说的”......他的精神仿佛贯穿了整部电影。
魏老师的坚定,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时,这部电影也让我感受到了贫穷家庭的艰难和城市里好心人的爱。我们能够坐在整洁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已经算是十分幸运的了,所以,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学习,遵守纪律。
所有的孩子应该都跟我们一样,有在课堂里接受教育的机会!——一个都不能少!这,也许是影片真正要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所有人需要付出努力和爱心去做的事。
水泉乡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请了一位年纪12岁的魏敏芝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前再三叮嘱魏敏芝里的学生要一个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张慧科因为家里穷去城里打工。魏老师千里迢迢来到城里找张慧科。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张慧科。
水泉小学条件很差,学生的家境贫寒。但他们任然坚持学习。我们现在的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看了《一个都不能少》这部反映贫困山区师生学习、生活的故事片后,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憾了,尤其是当小魏老师面对着镜头,流着泪说:“张慧科,你跑到哪里去了„„”的时候,我的眼泪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小魏代课的水泉小学,只有一位老师,两间破旧的教室,却有大小四个年级的三十多名学生,这也能算学校?难怪同学们会发出惊讶的声音。这那像我们学校,全部是宽敞明亮的楼房,还有许多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那儿的条件真是太差了,多地老师连粉笔头也舍不得丢掉,为了挣钱,象张巧珍小学还没毕业就得进城打工。想想我们有好多同学平时却不懂得节约,乱用零花钱,真是不应该。
当我看到高老师用颤然的手去数着这个月内要用的粉笔,当我看到学生的日记中写道:“我非常的难过,因为粉笔给摔断了,高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节约粉笔,哪怕是最短的粉笔头,高老师也要用指甲夹着,写上最后一个字”,当我看到老师和学生们用六元钱买了两瓶可口可乐,然后一人一口的轮流品尝时„„我看到了一群在贫穷中珍惜,在困苦中寻找快乐的简单而纯真的灵魂。我们的生活条件好,家里几个人宠着,什么都不缺,但其实我们却缺失了很多的品质,分享、谦让,我们应当学习他们这种人性之美、和谐之音。
第三篇:《逍遥法外》观后感
电影《逍遥法外》观后感
国贸102逯鸣 10362049
《逍遥法外》这部电影是国际结算课老师留的温馨作业,希望我们看完写下观后感,然而看完后的确感触良多,实在是爽,情不自禁地为阿巴内尔的天才所折服,不管他犯了多少罪行骗了多少钱财,他的确是个充满个人魅力的天才。我个人比较感性,可能带给我对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协助和关爱给我的感触更多,这部电影也叫《猫鼠游戏》,里面有句很霸气的台词是“catch me if u can”,真的觉得很爽,随着阿巴内尔的一路行走,感受着他的心理变化,也让我对未来有了新的看法,先不谈这些,针对影片中的“学术”问题,结合国际结算,谈一谈有关国际结算的进一步了解和学习。
电影主人公阿巴奈尔第一次诈骗就是在银行账户透支的情况下开具支票。他发现这样可以得到更多的钱。可是当银行退还支票时,弗兰克的阴谋就败露了。随后发现飞行员是个受人尊敬并且享有多种福利的人所以他冒充记者去泛美航空采访航空公司负责人了解关于泛美航空公司和飞行员的一切细节,并开始利用自己的诈骗天才,弗兰克冒充泛美航空公司的副机长周游美国50个州和法国等20多个国家,伪造航空公司飞行员的银行支票诈骗银行款项,并从迈阿密互助银行的一个工作人员那了解到更多关于银行支票的制作细节(例如银行支票编码制作)甚至用假支票支付性交易。他伪造身份在不同的银行兑换他在其他银行开具的支票。伪造的支票几乎做得天衣无缝,从来没有被银行工作人员识别出来,最后骗数额高达400多万美元。阿巴奈尔另一项绝招是将自己的账号印到真正的银行存款单。这也就意味着,这些银行的客户的存款都进入了他的腰包。当他把4万美元收入囊中时阴谋败露,他只得该换姓名,溜之大吉。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本身作为国际结算中重要支付凭证的票据就有伪造大额银行汇票导致的风险。由于国外票据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再加上国内居民接触国外的外票不多,一些诈骗分子常常利用伪造的银行票据进行诈骗。所以想总结一下票据结算中的风险防范:
(1)对于资信不好的客户交来的票据要仔细审查,了解票据的来源和用途,有疑问的要确认后再处理。(2)对于票据表面的真实性进行认真审核,如签字、印章是否规范,金额、日期、收款人是否被涂改,期限是否过期,流通区域有无
限制,是否已被挂失、注销等。对于金额较大的票据要查出票银行,核实其真实性。(3)企业在收到国外票据时,应及时交银行审验或托收票款。
最后我想说的是片中展现他们情感的戏份不煽情,反而展现他聪明智慧的一面更突出。一个人的价值靠什么来衡量,我想其实并不是他的聪慧或者是气魄,而是运用这些智慧和气魄做有意义的事情。现实中有很多人也聪明也有魄力,但都不干人事或者正事,他们的危害要比普通人更大。有时候想想我们都是被某些规律支配的,拥有了更多天赋的人许是比普通人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的累,但是他们得到的成就也是普通人比不来的。
总之感谢老师留的如此温馨的作业,学到很多,大学很快就要结束,感觉很幸运看了部好电影,也学明白了国际结算的相关知识。
第四篇:《逍遥法外》读后感
《逍遥法外》读后感
从邮局取回来贺老师的新书《逍遥法外》后,便迫不及待的打开细细阅读,读毕掩卷而思,觉得确实是一本好书,值得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逍遥法外》是贺老师的一本随笔集,其中少部分文章曾发表在报纸期刊和网络博客上,绝大部分文章主要记述的是一些与法律相关的见闻、读书感悟及所思所想。读完,觉得自己在文史哲方面的阅读实在是太差劲,很多书名听都没有听过,更没有读过。即便是一位同事将贺老师推荐的《读史阅世六十年》借给我看,可我还是没有深入看下去就匆匆将书归还。
虽然在学校的时候蹭过两次贺老师的课,平时也比较关注贺老师的新浪博客,但我所谓的关注只是停留在纸面上。此次贺老师十一月份来鞍为鞍山律师讲课,作为校友参与接待使我对贺老师的了解更多了一些。无论是课堂上,还是饭桌上,贺老师都是文质彬彬、平易近人、风趣健谈,其优雅的学者风度始终让我难忘,所以之后再读贺老师的博文,包括此次细细的阅读此书,感觉已是今非昔比。书中,跟着贺老师一起游历日本、英国、台湾、香港等地方,如同是跟着贺老师一起走进书店淘几本好书的感觉,丰富了见识,长了见闻,甚至觉得精神层面上都有了很多进步。
《逍遥法外》这本书不是严肃的学术书,而是游离于法学之外又跟法学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随笔文集。从书中的分辑来看,五辑中的辑一是书中景色,主要是作者购书和读书笔记类的散文随笔,足见作者的博学和爱好。辑二:读史阅世则主要是读书笔记,结合了作者自己的法学研究,文章不太长,用笔生动自然。辑三:话语千叶主要是关于汉语和写作的文章,也提到了拼音以及方言、乡音等;辑四:士林观望则主要是学术交流以及对学术和大学教学的研究,该部分文章写到周叶中教授抄袭事件时,作者论述充分,论述所依据的证据充足,收放自如,绝非网络游民的人云亦云。之后的几篇则是对于学术文章注释体例及学校教学制度比较方面的思考,让人感到作者绝不是“士林观望”,而是深深的期望。辑五:逍遥无地则主要是对新闻实事等的随笔,如虎照门、日记门、红歌等。在反腐的时代主题下,“日记门”这篇文章主要是从法律界限、民主监督以及新闻自由方面发表了作者独特的观点,比如反腐需要有正当的手段,正如“打黑”也不能使用非法手段。
贺老师写作的《逍遥法外》这本书文风朴实,文笔流畅,书中提到的游历、时评、人物学术以及少年追忆信手拈来。每篇文章都不太长,一直都吸引着读者的兴趣,读者的思想也不由自主的跟着作者的思想一起畅游起来。
《逍遥法外》确实逍遥,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一路写作,一路很逍遥…
第五篇:无足轻重,逍遥法外-藏头诗
无足轻重,逍遥法外
无冬无夏卧霜霰,足系红笺堕我前。轻如松花落金粉,重与江山作主人。逍遥楼上雕龙字,遥夜定嫌香蔽膝。法成不怕刀枪利,外无轻虏犯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