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中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案例评选(5篇范例)

时间:2019-05-15 10:20: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甘肃省中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案例评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甘肃省中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案例评选》。

第一篇:甘肃省中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案例评选

甘肃省中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报告)、案例评选

类别: 案例类 市州报送编号:

题目: 与你一同成长 姓名: 吴鹏斌 单位: 敦煌 市 县(区)孟家桥中学 学校 联系方式:敦煌市孟家桥中学 736200 0937-8665935

与你一同成长

——攻击性行为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吴鹏斌

(敦煌市孟家桥中学,敦煌,736200)

摘 要 中小学生由于认知行为的不成熟,在处理彼此之间的矛盾时,往往以骂人,更以打架的方式解决问题,突出地表现为攻击性行为。本案例是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小明(化名)这样比较典型的学生,通过对其行为方式形成的研究,结合中小学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从家庭因素、学校方面、社会交往入手,分析学生攻击行为形成的诱因,尝试从生活中关心他、学习中帮助他、行为中引导他、加强个性培养等多角度转化学生攻击行为的一次大胆探索。

关键词 教育合力 责任意识 角色互换 成长气象站 润滑剂

考试成绩公布了,小明“数学110分,英语90分,语文82分(满分130分)”。“好小子,太给力了”,我心中一阵惊喜。待会等下课,我一定要到班上去夸他一番。这一年的不懈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他成长的点点滴滴又浮现在眼前。

记得小明在小学时,就听见许多关于他的故事。喜欢打架闹事,其它同学在课间玩游戏时,他故意把脚伸出,绊倒别人,造成同班一位同学手臂骨折;一次体育课打篮球,因为一件小小的分歧,便对其它同学拳打脚踢;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业不经常完成,时不时顶撞老师等。这样一位学生,可真让老师头疼。“七年级分班时,可千万别分到我班来”,尽管我心里这样想,但今生注定我俩有缘,他还是被分到了我班。瘦高的个子,面无表情,不爱说话,是个难缠的“对手”。

开学后的一个学月,学生们各方面都做得比较好,小明也没有出现太多的问题。直到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学生给我打电话说,小明在放学的路上与八年级的学生打架了。于是我第一次走近了他,走进了他的家庭,开始了我与他的成长故事。

一、小明的基本情况:

家庭:父母离异,母亲又嫁人,随母亲生活;与家长关系比较紧张。

学习生活:聪明;动手能力较差,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同学间的矛盾习惯用“打架”的方式解决。

二、形成原因分析:

1、家庭环境:

父母离异,产生了自卑感,心胸变的狭隘;在后来的家庭环境中,继父对他影响较大,他以自己的生活经历给小明灌输“凡事要厉害一些,别人就不敢欺负你”的思想;在小明不听话以及犯一些小错误时,他便以“一顿打骂”来解决问题,导致小明形成爱“动手打人”的毛病。感受不到家庭的关爱,温暖,小明也渐渐变得不爱回家了,他的母亲更是无可奈何。

2、学校教育:

以前老师在教育方法、方式上的不足,使其形成“我就这样,你也不敢把我怎样”的偏执想法。很多时候,教师也选择了放弃——“随他去吧”,这样他就更加放任自流,我行我素。

3、社会不良交往:

由于家长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以及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得当,使小明感到“回家没意思”,经常与一些“问题少年”混在一起。而这些“问题少年”大多是由于家庭过于溺爱或者父母疏于管教,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他们经常用手机发短信联系,传播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其它同学若稍有冒犯,他们便群起而攻之;有人甚至充当“老大”,为小学生“摆平”一些事情,性质十分恶劣。小明和他们在一起沾染了许多坏毛病。

三、与你一同成长:

面对这样“令人头疼”的学生,我该怎么办呢?将来他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他该怎样与别人相处,该怎样生存呀!教师的责任心,使我暗暗地下定决心,只要我是他的班主任,我就不能把他放弃!我要与他一同成长。

1、通过家访,进行家教辅导,形成教育合力。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要想帮助他,还必须从他的家庭环境入手。第一次家访时,他非常惊喜,这让我看到了希望。

(1)、缓解母子矛盾,感受家人的关心;

在和小明的母亲谈话中,了解到母子矛盾主要集中在他经常去奶奶家;屡教不改的毛病使母亲对他失去信心。由于父母离异,母亲不希望他去奶奶家,而他又非常想念奶奶。我发现这是个教育的好机会——“亲情是割不断的”。于是给小明的母亲做工作,大人的事情不要影响到小孩,无论怎样都要给他成长的机会,不要灰心。最终,他母亲采取了我的建议:从关心他的情感入手,鼓励他到奶奶家去玩;经常对他说一些激励的话,多分担他的苦恼。同时,针对他的状况,我也同他的奶奶进行了交谈,一起从正面教育小明看待许多事物的态度。事后证明我是对的,小明对母亲的态度缓和了许多。

(2)、少喝酒,忌打骂,多陪陪;

在一次和他的交谈中得知,他的继父经常喝酒,并且喝酒之后常给他讲一些自己的人生感悟,这让小明很烦;同时生活中遇到一些小事爱责骂、打他,所以他很叛逆。我把这些情况反映给他继父后,作为家长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生活中他注意从各方面关心小明的生活,喝酒少了许多,无谓的唠叨也少了很多;并且利用自己的特长,给小明辅导功课,与小明下象棋,渐渐地父子间的话多了,有时还会一起聊天,畅谈未来。同时小明也开朗了许多,有想法也学会与父母亲交流了,再也没有出现过“有家不回”的现象。

(3)、拥有自己的学习房间,学会管理自己;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他们一家3口睡在同一个炕上;小明写作业也在土炕上,字迹因而较为凌乱;当他休息时,家长往往看电视到深夜1点多。这样的学习环境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我要求家长给他单独的房间学习、休息,使他能够更加专注地做每件事情;平时通过整理自己的房间,培养其讲卫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学会自我管理。

2、促使其学会感恩,培养责任意识。(1)、“每做一件错事,必须做一件好事来改正”;

当我正为他的变化而感到高兴的时候,他又闯祸了。那天下午放学,他没有马上回家,而是在校门口等人,看见我的时候,眼神有些异样,他轻轻地对我说“老师再见”,当时我也没在意。就在我刚回到家时,学生打电话说,小明动手打了其它班的学生。而理由很简单:看别人不顺眼。我听后非常生气,但静下心来一想,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不能急躁,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给他讲了事情的严重性后,我并没有让他写检查,写保证书。对他的处罚是——给小学一年级、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每周抬煤。以后也一样,每每犯错误时,我总让他做好事来弥补自己的错误,学会对自己负责任,并要敢于承担责任。对于这样的处罚,他也欣然接受,慢慢地在改变自己,偶尔还会主动做一两件好事。

(2)、“角色互换,体会人间真情”;

有一次,我由于外出培训离开班级。下午陈老师发来短信说,小明与班上的其它3位同学没有来上课。我心里很是着急,联系家长先找到学生,以确保学生的安全,待我回校后再进行处理。等我回校后了解到事情的原委——“他们的哥们在召唤他们”,对于逃课这么鲁莽的行为,他们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主动承认了错误。为了更好的起到教育作用,我让他们四个人分配角色,分别扮演“父母,老师、学生”,内容为这次“离校事件”,要求将各角色的情感真实的反映出来,包括父母、老师的焦急、担心等,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表演通过,才能获得班级的原谅。通过这次角色互换表演,使他们更加理解父母,体会父母的真情。

(3)、数学课代表——你的“成长气象站”;

由于我代本班的数学课,大胆选用小明为数学课代表。利用课代表收、发作业,布置学习任务,锻炼他的责任意识。更重要的是,他每天都能到我面前报到2次。而我,充分利用这一条件,面批他的数学作业,关心他的学习,和他谈心,经常提醒他预防自己的“糟糕天气(不良行为)”,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生活。通过数学课代表让小明对自己的行为起到积极的暗示作用——老师非常重视我,没有放弃我,我要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3、打破你的“常规”,学会做人做事。(1)、学会承认错误,勇于说“对不起”;

一次刚下课,班长就来到我的面前,还没等到我开口,委屈的泪水一涌而出。原来上自习课,小明不遵守课堂纪律,班长管他,他不但不听还与班长顶嘴,还说脏话。把他叫来后,他的态度是“承认错误,坚决不道歉”。因为他说过,不会对别人说“对不起”,那怕他是错的。为了纠正他这种偏激的想法,我先替他向班长道歉,让他感觉到不好意思。随后几天,我便像唐僧一样对他“喋喋不休”,不断讲做人做事的道理。终于他说出了第一声“对不起”。

(2)、晨谈讲故事,接受心灵的洗礼;

一天我将学校的德育教材《感悟》给他,让他读一篇《打好手中的牌》的文章,第二天和我交流感想。起初,他不知道说什么,于是我对他谈了我的看法。第二次让他读《母爱如山》,再与我交流心得,他依然如故,我也没有批评他,照旧与他分享我的感想。第三次、第四次、直到第五次的故事《教会同学之间和谐相处》,他对我谈了很多。我发现这是个很好的教育平台,于是我决定前一天我俩分享一则《感悟》中的故事,第二天晨谈的时候让小明将我们分享的哲理故事读给同学们听,谈感想。刚开始,他还有些难为情,但在我的不断鼓励下,他不仅由“读故事”变成了讲故事,讲道理。通过这件事情,不仅使他懂得了许多道理,而且无形中教育了他,锻炼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3)、集体的帮助,我们一起进步;

在学习中,为了不使小明掉队,我找学习好的小乐同学给他教读落下的单词,督促他读写英语,努力学习其它课程;让其他同学在问题的时候叫上小明,背课文、概念的时候喊上小明。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使小明的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没有让他游离在学习,班级之外。

4、为你加油,我永远相信你!

小明的许多不良习惯不可能通过一两次谈话教育完全改变,期间也出现过多次“反复”。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他经常对我说谎,但我不计较,总是为他的成长一次次默默努力,纵然是他的谎言我也试着去相信他。但在我调查出真相后,总会问他“为什么欺骗我?”,“既然做不到,为什么答应我?”。我始终相信“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多次心与心的较量之后,他终于在面对我的时候都会真实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会掩饰自己的谎言,我成功了,他也感受到被人信任的力量。我告诉他“你的昨天与我没有关系,但你的明天和我息息相关,为了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走好今天的每一步!”,他比以前更加努力了!

在本学期的期中考试中,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自身的坏毛病也少了许多,他终于长大了!我也感受到了教师的光荣与自豪。

四、案例反思:

1、教师要做学生和家长的“润滑剂”,建立和谐的家教环境。

小明的家庭变故较大,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家教环境;家长在许多问题的处理上,没有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家长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使学生对许多事情缺乏信心。学生与家长产生很大的摩擦,家庭教育也就变得苍白无力。因此教师要扮演好“润滑剂”的作用,在平时的教育中,多与家长交流,与学生谈心,关注学生的家教环境,合理建议,与家长配合一起创造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利环境。

2、了解学生、会爱学生、相信学生更能教育好学生。

通过对小明的转化教育辅导工作,使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才能使教师的教育工作有的放矢。爱学生要敢管学生,更要会管学生,对学生所犯的错误不能因为某些顾虑一味地迁就学生,要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学会思考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去爱每一位学生”更能激发我们教育的潜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不良行为的形成是很多各种因素,长时间形成的,需要我们有耐心,更要相信学生会改变的,重要的是问题的解决而不是问题的处理。“爱学生,相信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小宇宙”,使其更好的转变自己。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积极转变学生。

学生犯错误时,更要我们静下心来,思考解决的办法。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逆反心理较强,只要我们运用适当的教育艺术,灵活处理问题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案例中的小明,本身逆反心理较强,如果采取以前教师的处理办法,他很可能事事与你作对,更别提转化了。教师要从各个方面寻找教育的契机,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使他重新认识自我,提高学习兴趣,转变自我。同时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小团体”,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尽快转化他们。

4、存在的不足。

现在社会上手机价格便宜,功能比较全,拥有手机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小明和他的同伴们经常利手机上网聊天,QQ联系,下载一些不健康的电子书看,甚至把手机带到学校来,上课玩耍等,影响非常大。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自己也想过许多的办法,没收手机,找家长谈话等,但收效甚微。如何让家长管理好自己的手机,正确引导学生健康利用网络,避免成瘾,这将是我继续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徐光兴,王希平.学校心理咨询优秀案例集.归队的雁儿2000-4,142-148.[2]冯观福,王大延,陈东升,叶贞屏,陆雅青,熊曣.儿童偏差行为的辅导与治理.2009.作者简介:

吴鹏斌、男、1981年3月出生、2002年6月毕业于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本科学历、现任教敦煌市孟家桥中学、中学二级教师、敦煌市优秀班主任、多年从事中学班主任工作、中学物理教学。敦煌市孟家桥中学、736200、0937-8665935、358795898@qq.com。

第二篇:中小学德育优秀论文评选交流

全国中小学德育优秀论文评选交流材料

一个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只是校长、书记、中层领导、政教部门和班主任的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向学生进行德育教学。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之中,达到水乳交融,自然渗透,隐而不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我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文献,并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做了一些尝试。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教师人格的作用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自身形象,他的品行,他的精神,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也就是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学生都在细心观察,有意无意地加以仿效。因此教师的品德、精神、举止都应不愧为学生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以自己的言行鼓舞、鞭策学生,势必与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交相呼应,起到强化其效果的作用,激励学生以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对待学习。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1.阐释数学概念时,采用矛盾分析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恩格斯指出:“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连初等数学也充满着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在数学体系中到处可以找到印证。如在数学概念方面,代数中的实数和虚数对立统一于复数之中,常量与变量,函数与反函数,有限与无限等,都表现为对立的形式,微积分学中的定积分概念,由分割、作和、取极限这几个过程,形象地体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运动规律和事物变化的过程;笛卡儿创立的解析几何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数学的两大基本要素“数”与“形”统一起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概念,采用矛盾分析法,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和领会事物的绝对与相对、现象与本质、静止与运动、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量变与质变、实践与认识、对立与统一的辩证关系。如在讲授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时,就利用它来提高学生对“事物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质变到量变的无限交替过程的认识。”事实上,离心率e由零逐渐接近1时,曲线是椭圆且由接近圆逐渐变得很扁平,这是一个量变过程。当e=1时,就发生了质变,它不再是椭圆了,而是抛物线。当e>1时,曲线再次发生质变,变成了双曲线,接着又是一个量变过程。随着e趋向无穷大时,曲线又发生质变,成为两条相交直线。这说明离心率e在数量上的变化引起了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的质变。

可见,数学中充满着辩证法,教学过程中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予以揭示,这不仅可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还可使他们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提高,为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讲授数学方法时,采用史料激励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数学教学实践表明:如果用历史回顾和历史轶事点缀枯燥的问题求解和历史的解说中明白: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呆板的学科,而是一门不断进步的生动有趣的学科,特别是那些为数学拼搏一生、奉献一生的数学家故事,多年来一直激励了无数的数学学习者!“叙述数学家如何跌交,如何在迷雾中摸

索前进,并且任何零零碎碎的得到他们的成果,应能使任一搞研究工作的新手鼓起勇气。”当然也能使任一学生鼓起学好数学的勇气。

如在讲简单几何体体积时,我就加入祖暅原理内容,这是因为,早在公元5世纪,我国古代数学家祖暅,又名祖暅之,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出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的观点,并首先利用它证明了球的体积公式。在欧洲,直到17世纪才由意大利的卡发雷利提出了这个客观事实。又如在讲二项式定理时,杨辉三角表出于《释锁》算书,且我国北宋数学家贾宪(约公元11世纪)已经用过它,这表明我国发现这个表不晚于11世纪。但在欧洲这个表被认为是法国数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年—1662年)首先发现的,他们把这个表叫做帕斯卡三角。这就是说杨辉三角的发现要比欧洲早五百年左右,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而自豪的。

上述史实说明,我国的数学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正如英国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所言:“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还有近代著名数学家陈景润通过顽强拼搏,在攀登“歌德巴赫猜想”的征途上遥遥领先。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求知欲被激发起来了,通过介绍我国的数学史,课堂上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和民族忧患意识,德育教育落到了实处。

3、在解答数学习题时,采用实例引申法,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数学在本世纪得到空前发展,数学各学科之间、数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日益加强。数学的应用不仅形成了一大批新的应用数学学科,而且与计算机的应用相结合形成了数学技术。数学一方面仍发挥基础和应用基础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不可替代的技术。数学社会化、社会数学化展示了数学在社会中的巨大作用。因此,要强化数学意识和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探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中量的规律及其

与外界的普遍联系。数学将这一切作为对象加以抽象,然后再返回到教育过程中时,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可能广泛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问题。现代社会中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生产效率问题、企业管理问题等均与数学关联紧密,同时无不受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的制约。因此,数学教育中要注意数学本身的知识体系向各个领域推延而自然派生的德育意义。如,讲数列时可加进一些人口问题,从而正确理解党的计划生育政策;讲排列组合时可加进一些计算机的编码技术知识等。譬如 在学习指数、对数内容时,就有关于我国人口数的一个习题,通过计算表明,我国人口按1%的年平均增长率递增,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20.54亿人的惊人数字,为使我国人口在本纪中叶不超过16亿,就必须年增长率不超过0.45%。但是,今年2月15日,我国人口已达到13亿,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数字。人多是我国最大的难题,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根据我省苏北地区(外出在锡务工人员较多),那里计划生育工作往往不被农民理解的情况很严重(外出在锡务工人员中男的上班,女的在家领孩子和生孩子---生到儿子为止!),我就将国家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拟成有关习题让学生解答,对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习题如下:

(1)我国人口在1980年底为10亿,而到2004年2月15日人口到13亿,求年平均增长率是多少?(答案:10×(1+x)24=13),即,x≈1.1%)(2)以13亿人口日为基数,按1.0%的年平均增长率计算,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多少?(答案:13×(1+1.0%)46≈20.54亿)(3)以1969年底8亿人口为基数,按原来的2.34%的年平均增长率计算,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将达到多少?(答案:8×(1+2.34%)81≈50.468亿)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深刻地说明了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做不仅改变了数学课的枯燥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加深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深受教育的学生可向租住在所在地区的农村、街道据理宣传计划生育政策。

4、在进行数学教学时,采用“以美启智”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数学本身也有无穷的美妙。”可以说数学是万花筒,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客观存在的实体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使数学充满了美:有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有解决数学问题的奇异美,有整个数学体系的和谐美,图形的对称美,还有数与形的结合美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美的规律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开智慧之门,使命题得到巧妙的解答。

若、、均为锐角,且满足cos2cos2cos21,求证:tantantan22

分析:这是一个不等式的证明题,常用作差比较法、分析综合法,但其过程很繁,如果观察到已知条件,易想到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与一个顶点上的三

条棱所成角的余弦的平方和为1,于是以a,b,c为长、宽、高构造如图所示的长方体AC1,设对角线 AC1与棱AD,AB,AA1所成的角分

别为α、β、CD则tan1AD同理可得tanb2c2a2bca2ca2ab,tan,bc三式相乘得tantantan22

本题解法通过巧妙构造与之相关的数学模型,将数与形转化,得到简洁、清晰的解法,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给人数学解题的巧妙美。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数学教学中应自觉地引进美学机制,按照美的规律去选择、去创造,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欣赏数学,实现数学思维过程与审美过程的统一,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

5、充分利用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采用知行统一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

育。

德育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教师的说教上,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汲取营养。一个研究性课题,学生一般要经历选题、确定课题研究目标、制定研究计划、课题研究、课题结题等阶段。教师传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而学生投入到更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当中,教学过程更能体现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密切合作,从而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及尊重知识,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总之,中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思想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和思维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德育素材,做到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要防止牵强附会、形式主义和贴政治标签,不可将数学课变为政治课,那将失去数学课的教学本质;避免脱离实际、要求过高就会出现形式主义。而是要将德育内容与知识传授融为一体,将德育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反复地向学生渗透其德育内容,不可厚望于某节课、某个内容。但要遵循重点性原则,即一堂课要突出一个主要的观点进行教育,不求面面俱到;要突出一个重点,使其色彩浓些,力度大些,以求取得好的效果。当然德育要讲究艺术性,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作用。教师动之以情,才能激学子之情,使之乐其所学。要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那样,在“润”字上下功夫,寓理于情、清理结合、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课堂的理性灌输中融进形象化的情感,使教与学之间产生和谐的共振效应,德育就会进入新的境界并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

瓜州县腰站子学校 史晓燕

一般情况

姓名:孔某 性别:女年龄:十四岁 初中二年级学生。求助者自述

我是一名初二的学生,以前在父母的眼中我是一个乖乖女,我也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但自从我的父母离异后,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也下降了,学会了撒谎、逃课。还出现睡眠不好,总是很难睡着,但又容易醒,早晨起床后感觉头疼,头晕脑胀,疲劳,我上课的时候无精打采,哈欠连天,虽然抬着头在听课,但脑子里却再想别的事,上自习课,虽然眼睛盯着书,但我什么也没看进去,根本控制不住,我很想让母亲送我去上技校。现在我的成绩很差,感觉做什么事都很难,也觉得做不了,烦恼不堪,精神紧张,总会为一些小事发脾气,但自己却控制不住,内心感到非常痛苦。现在老师也不喜欢我了,我觉得学习很痛苦,也觉的很压抑。母亲对我的学习很关心,要求也很严格。她会给我讲道理,但她也会揍我。母亲给我报补习班、请家教,但讲了我也听不懂。在家里我感到很压抑,虽然继父对我很好,但我仍旧不快乐。我觉得没有人理解我,大人们太自私了,根本不会考虑孩子的感受。

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该生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家中经济条件优越。母亲是公务员,父亲是教师。双方对孩子的教育都非常看重,注重对子女的培养。在寒暑假期间给孩子报辅导班,并且每天看着孩子学习两个小时,之后进行检测。就目前英语学习来说,该学生在背两小时单词,检测时却记不住十个单词。其家教严格,该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谈,喜欢安静、很少与同伴玩耍、作游戏,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好。

升入初中后,起初学习、生活还比较适应,只是朋友少,与人交往不多。但两年前父母离异,使她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自此,她尽量避免与别人接触。逐渐出现失眠,白天感到疲劳,头晕,没精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很想摆脱目前的状况,但摆脱不了,很痛苦。

一、有关资料的整理

1、精神状态:(1)注意力不集中;(2)记忆力下降;(3)自控能力差(4)心情压抑

2、生理功能改变:头疼,头晕,疲劳。

3、社会功能状况:学习效率降低;(2)社会交往很少,与外界接触不良;

二、主要症状:精神易兴奋、易疲劳、烦恼、精神紧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回避行为、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

三、诊断: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神经衰弱 对该案例的鉴别诊断:

1.与抑郁症相鉴别:抑郁症虽有神经衰弱的症状,但大部分时间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兴趣减退,有自杀企图和自杀行为,本案例无此典型症状,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2.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精神分裂早期虽有神经衰弱的症状,但常伴有思维障碍和人格改变,如孤僻、淡漠、行为怪异、幻觉、妄想等,本案无此典型症状,因此排除。

3.与焦虑症相鉴别:焦虑症的焦虑为原发症状,本案例的焦虑为继发症状,且以精神易兴、奋、易疲劳为特征,因此可以排除焦虑症。

四、对该案例应选择EPQ、SCL-90、SDS、SAS等量表进行检查。

五、致病原因分析

1、心理原因:该生处于在青春期,其心理处于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心里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心里闭锁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同时由于认知水平低,所以形成的心理问题容易泛化而转变成心理障碍。

2、社会原因:(1)家庭因素。家庭的破裂使得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同时在家庭中缺乏沟通,父母过高的期望无形之中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家庭教育的原因,家庭教养严厉。(2)学校原因。目前学校教育注重学业成绩,教师的忽视及其环境的影响,这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3)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故人际交往少。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4)家庭变故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和认知。(5)未得到理解和关注,缺乏正确的指导。

六、治疗方法

1、精神治疗把疾病的知识交给病人,调动他们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为巩固疗效建立合理生活制度,加强体质锻炼,克服不健康的性格。

2、药物治疗

(1)选用利眠宁、安定、硝基安定,舒乐安定等减轻焦虑,稳定情绪,改善睡眠、松驰肌肉和紧张状态。

(2)胰岛素低血糖疗法,可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和增强机体代谢,适用于衰弱状态病人,每周六次,30-40次为一疗程。

3、物理治疗对头痛头晕病人选用直流电钙、溴离子透人,共鸣火花。

4、心理治疗

(1)支持性心理治疗:当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各种挫折,或是遇到精神或躯体疾病时,可能会产生剧烈的心理冲突,并出现紧张、焦虑、悲观等情绪反应和消极的观念。此时,如果我们热心地对待病人,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对他们的痛苦寄予高度的同情、理解和尊重,同时又给他们尽可能的建议。指导、劝解、疏导、鼓励、安慰,以至一定的保证,让病人知道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进而从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下解脱出来,恢复心理的平衡,甚至最终治愈各种症状,这就是支持性心理治疗。适用于各种神经症。的人或事的认识和

(2)认知疗法:要了解认知疗法,首先我们应了解什么是认知。通俗地说,认知就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看法,当然也包括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显然人的情绪和活动是受到认知影响的。如果一个人对周围或自己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比如对某人存有偏见或对自己特别的自卑,总认为不如人,那么他所表现出的情绪和行为也会相应的不正确。认知疗法就是帮助病人矫正扭曲的认知,或说改变各种不正确的看法,从而达到治疗病人,使病人改善或消除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3)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治疗是在行为治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常需使用一些治疗仪器,比如肌电生物反馈仪,皮肤电反馈仪等等。治疗时将病人体内生理活动的信屈、记录下来,并经过仪器放大变成我们可以看见或听见的信号,让病人根据这些信息信号,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控制自己的生理活动,通过反复学习和训练,病人掌握了这一技术,就可以放松自己,减轻或消除紧张焦虑等各种症状。

(4)催眠疗法:催眠疗法是通过环境和言语的暗示或使用药物如2.5%硫喷妥钠,使病人达到一定程度的催眠状态,病人全身放松,再用言语暗示,或帮助病人把创伤的体验回忆和发泄出来,通过数次治疗之后,病人的恐惧。焦虑以及缄默、抑制、遗忘等症状即可以消失。

(5)精神分析法:传统的精神分析法是让病人自由联想,近年来主要是采用面对面的普通交谈方式,让病人充分表达潜意识中的意念,通俗的说就是倒出灵魂深处的想法,医生经由分析来了解病人的各种欲望和动机,认识病人对挫折、冲突或应激的反应方式,并对病人进行解释和帮助,经过长期的治疗,调整病人的内心世界,消除各种情感疙瘩,促进人格的成熟,提高对现实的适应能力。

第四篇:2014年山东省中小学教科研优秀论文评选

浅谈 ——

数学课堂中如何在小组交流这一环节做到真正的全员参与合作学习越来越被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接受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但现实课堂中很难做到真正的全员参与。

一、小组交流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2、放任自流的现象严重。这种情况比班级授课制更为严重。班级教学中学生都面向讲台,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课,小组学习中,学生围桌而作,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开小差,这是客观原因。而教师只关注小组学习的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则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此外,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开小差的学生缺乏集体责任感,也是其原因之一。

二、做到全员参与交流的策略。

1、分组时注意要求要细。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2、选好适合用小组交流的教材。有的知识过于简单,根本不需要;有的知识太抽象,他们自己交流,不会出效果。

3、让学生意识到做好小组内的组员之间评价的必要性。组员对组员的评价是学生最直接的的交流和互动,对于这样的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教师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总之,合作学习是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及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组织合作交流, 使学生积极参与, 主动探索实践, 乐于交流合作, 课堂呈现出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 学生的学习就会不断取得成功, 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第五篇:心理健康德育案例

心理健康德育案例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xxx,男11岁,三年级学生。

二、家庭情况:

父母都是有工作的上知识分子,有很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要求要求特别严,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同时母亲平时又爱唠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由母亲替孩子安排好,甚至每天穿哪件衣服都要听家长的。上了三年级后该生认为,他很不自由,干这不行,干那妈妈又不让,他觉得自己没有活动的空间,看到与自己同龄的孩子可以骑自行车上学,可以自己去公园,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他在心里产生了怨气。

三、个性特征:

该生虽很然聪明,学习成绩好,但是性格很怪,不爱帮助他人,很贪玩,特别是内心思想活动与正常的孩子不同,有时还表现出一些过激的言行。

1.该生穿戴整齐,卫生好,但却很少关心他人。2.学习成绩好,但思维总爱走极端,看不到生活中到处都充满关爱。记得有一次在心哩课上,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平时在家里谁最关心你,最爱你?他举手回答说;“没有”,我接着说:“你的父母不关心你、不爱你?”他却说:“他们对我太严了,我都快要窒息了,我也要自由啊!”

3.有时在班级还拉帮结伙制造一些事端。

四、原因分析:

1.由于父母都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当人希望自己记的儿子也象他们一样出人头地,所以在平时非常溺爱,没有注意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只丛生体贴是不够的。

2.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要从多方面去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学习习惯,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不然就会与父母产生隔阂隐瞒内心世界。

3.上三年级后他认为自己长大了,很多事要自己做主说了算,所以在班级就有一帮小哥们。

4.他还觉得上三年级后,生活中不单纯是学习,要交朋友也要学会自己应该掌握的一些技能。

五、具体措施:

1.我发现了这名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变化,认为要引起重视。

2.与家长沟通,了解情况指出要改变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所有事情进行包办就是一种溺爱。该大胆放手时就应该相信他,给他锻炼的机会,指导他掌握各种技能,对孩子要求过严,更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他有什么事,有什么心理话都不敢和家长说,有时还可能使孩子撒谎来欺骗家长。

3.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培养自立能力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告诉他思考问题要多从正面去想不要总有怨言。

4.要学会感激,利用各种节假日为姑母做事,让父母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能做事了,这样父母也就会给你一些自由的空间。

5.改善同学关系,把在小帮派里发挥的作用引导为班级集体作贡献上来,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出他的积极性。

六、初步结果: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工作,该生改变了对待家人的态度,也改变了自己的心态,特别是在看待事物时他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怨言少了,行为上有了很大改变,他知道了要学会感激,要学会关心他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啊!

下载甘肃省中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案例评选(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甘肃省中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案例评选(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就是个体一方面能够调整完善自我,顺应日益变化的环境;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改变环境,满足个人和社会的需......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本刊主要针对中小学教师,提倡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 以研究学生心理特征、采取相应教育对策为己任,加强学生的心理分析与疏导,让学生拥有更健康的心理素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业一、 概念题: 1、心理健康2、催眠3、心理发展4、逆反心理5、心理咨询 二、简答题: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2、简述精神分析理......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增强自信心王新茹小学生自信心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自信心理的人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所以,良好的自信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一、案例介绍: 乐乐同学,男,15岁,成绩一般,性格内向。在课堂上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一回答问题就脸红,结结巴巴,总是担心回答不对大家会笑话。从小就胆小,不怎么......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班主任培训心得 郭子森 07学年,我担任高三9班的班主任工作。在教学与工作的过程中,一位学生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这位学生名叫张龚,是高三9班学生。在......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们有缺点、有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五年级有一位叫11的孩子,作业经常不做。为了指出并使他改正这一缺点,我先在脑海中仔细地......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欺负学生,与老师对立 一、案例介绍: 在一节班会课上,我在开“团结互助“”的主题班会。当谈到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要挑衅欺负他人时,我让班级学生畅所欲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