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有的不过一双手散文(最终版)

时间:2019-05-15 10:31: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所有的不过一双手散文(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所有的不过一双手散文(最终版)》。

第一篇:我所有的不过一双手散文(最终版)

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裳,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圆舞》

这是亦舒《圆舞》中傅于琛对周承钰的一段话。

我是先知道的这段话,才知道的这本小说。这是我十五岁生日时,闺蜜在信笺卡上写给我的一段话。

大概在推崇女子力的今天,“淑女”似乎不是今天女子所追求的。

在选择成为一个写者后,再看亦舒,才知晓亦舒文字作品的高产,由衷地钦佩和羡慕。当然,现在的我也许还不够资格称之为一个写者。

读亦舒是初中的事了。

我读初中那会,书面上多是安妮宝贝,郭敬明,韩寒一类的作家,因而鲜少看见关于亦舒作品的书刊。

最开始,我并没有完整地拜读她的作品,而是读亦舒的作品精选集。

小小的一本书,里面摘录了亦舒作品里词句优美的文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因为没有找到关于亦舒完整作品的书刊,所以这本小书我反复翻看了许久。

大概是因为这个缘故,即便后来我开始系统完整地阅读了亦舒的作品,但能让我印象深刻的,也只是作品里的某些词句,而不是里面的人物,故事情节。

亦舒大概不会是个讨喜的作家。刻薄得很,一张嘴不饶人,但凡些许不堪,都会被无限放大。

在她的作品里,女主角多是美丽独立的摩登女郎。无一例外地,美丽动人,高贵优雅,颇有学识,却又不甘庸庸。在她的小说里,似乎女人没有美貌,就没了出路。

忘了谁同我说过的,年轻女人少看亦舒,看多了,眼光会被拔的太高,大都不会幸福。

我庆幸的是,我在三观尚不健全时看亦舒,并没有长成尖酸嘴脸。如今,对人生更多的是满足,而少有挑剔。

我更偏好亦舒早期的作品,后期的作品,偶尔读着消遣也不是不可。

年轻时活得太通透不是一件好事,仔细想想,人在多数时候如果可以装装糊涂,也不能不算得上是一位顶幸运的人儿。

如果太早地承受了与年龄不相符的内心世界,外表会表现得痛苦而尖锐,亦舒是一位。

但我依然感激自己与亦舒的相遇,在某种程度上,她塑造了我的三观。在少女时代,那个对未知和世界尚且懵懂的我,她教会了我要尊重自己,遵从内心。

一直到今天,这种观念,依然影响着我的某些行为决定。

她是我阅读生活的最初。

在那个以追捧台湾偶像剧为新潮的年代,她带我探访了许多我从未知晓的世界。

她写过九龙城寨,血腥的黑帮杀戮和无道的皮肉生意。不知出身少女在生命的荆棘里挣扎求生。

这是《我们不是天使》。

她写过中年离婚的妇女,前半生是中产阶级的无忧生活,后半生是一路挣扎痛快挣出的半生天地。

这是《我的前半生》。

她写过金融危机下,风雨飘摇的家族。

颓唐倒下后的大厦,是世态炎凉,是鬼魅魍魉,是人去楼空,是各自分飞。

这是《风满楼》。

她写过港星,映射李嘉欣。

倾国倾城貌,风光无限好,奈何只有皮囊毫无灵魂。寂寞孤独,回首百年身。

这是《印度墨》。

又或者是《圆舞》里,那个坐在红丝绒秋千架上的少女,又或者是《喜宝》里,那个渴望成为有趣又有钱的姑娘,又或者是《玫瑰的故事》里,世人皆爱,却纵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的黄玫瑰。

不得不承认的是,亦舒是个很聪明很世俗的女人,但难得的是,聪明如斯,世俗如斯的她,却少给人悲凉的感觉。

也常常有人诟病亦舒的作品过于理想化,她笔下的人,要么聪明得紧,要么美丽得紧,要么有钱得紧,又或者都有。宛若上帝的宠儿。

然而,我等皆凡人。

其实可以换一个角度想,美丽的外表,金钱,权力,名望,在社会,现实,爱情里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你必须先让它们变得不重要。

只是在年纪渐长后,许是心境不同,再去重读亦舒,觉着她的书更适合调节心理,在心情不好或烦躁时看下,那种淡淡的描述,会让心情安静下来。

当然,我也不过是一千个哈姆雷特之一。

对于亦舒,我大概夹杂了太多的私人感情,无法客观评价。无可否认,她的作品也并非都输出了正确的价值观。

她写情爱,却又驻足于女性自身的修炼。

她写职场,却又揭露了现实里社会立足的准则。

她主张每个女性都该有自身的格局和天地,即便是在狼狈落魄的时候,也应该时刻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便是如此,也能有不输男人的生活。

大概同样身为女子,亦舒是体贴女孩的,她知道身为女性的难处和苦楚。也写过许多直击人心的句子,在经历了同样人世冷暖的人,读后会感触颇深。

我想,亦舒能称之为我身为女人一世,这一路上的塑形剂之一。

尊重自己,顺从内心。

我常常感叹这样的信念在我的内心长存。

如果不是这样的信念,大概在许多个来自生活的打击而觉得坚持不住的瞬间,会想要有逃避或是堕落的念头。

人唯一所有的不过是这双手,能改变现状的也只有自己。凡事不必事事向人解释,过得了自己那一关,便完事大吉。

我若将来有女儿,我会让她有选择性地读读亦舒。

在她还没有经历人事冷暖的失望前,在她还没有经历爱与被爱,选择与放弃的挣扎和痛苦前,在她任然对人世满怀期待和善意前。

即便我愿意护她一生一世。

但我想,身为 女子的一世,能知晓如何尊重自己,顺从内心,已是无比难得。

我一直很喜欢的亦舒的一句话:一个人的时间花在哪里,是看得见的。

与诸君共勉。

第二篇:《我有一双手》教学设计

《我有一双手》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

《我有一双手》是人教版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生活语文第六课的内容,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课文。本课的设计在纵向上和一年级的课文《讲卫生》相联系,横向上与《生活数学》中十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生活适应》中认识自己的体貌体征等内容相结合。重点体现在读与说的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9人。其中:

申晨帅、李想、樊梦阳、张慧星、牛紫燕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能认识部分简单生字,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好,基本能用完整的句子回答简单问题。通过课堂学习能自主完成作业。

武亚鑫、孟梓烨、程苗静、李孟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和保持,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只能说简短的句子或词语,且口齿不清。课堂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与辅助。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心智特点,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设定了分层目标。

A组:1.知道手的特点,了解手的作用。2.理解并能流利的朗读课文。

3.结合场景说句子:“小手本领大,十个手指头。”及拓展句子“我用手(做什么)”。4.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5.培养安全意识,学会简单保护手的方法。B组:知道手的特点,了解手的作用。能跟读尝试说出课文中的简单句子。

在引导辅助下尽量说出完整的句子:我用手 ? 提高动手操作和交流合作能力。

培养安全意识,学会简单保护手的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流利的朗读课文

难点:结合场景说句子“小手本领大。十个手指头”,及拓展说“我用手(做什么)。”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将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游戏及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七)教学用具

1.希沃白板

5、颜料、调色盘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侓动手指操,吸引学生兴趣。

导入:同学们,之前我们学过一首儿歌《小手拍拍》,大家还记得吗?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做一做。

师:大家做的真棒,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手的儿歌《我有一双手》。出示整篇课文。

二、新授环节:动手操作,新知探究

1、通读全文。

教师加动作范读整篇儿歌。

我有一双手

我有一双手,十个手指头。小手本领大,我要爱护它。

2、了解手的特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十个手指头。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观察双手,了解双手的特点:两只手一样大,一起数手指数量。

教师带领学生加手部动作回顾儿歌第一句:我有一双手,十个手指头。

3.了解手的作用,学习句子:我用手(做)。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那我们的双手有什么作用? 学生自由回答。

师:大家的手可以做这么多事情,那同学们看老师能用手做什么?

示范句子:我用手跳舞。我用手喝水。

师:在生活中,大家用自己的双手做了很多,老师都用相机给大家记录了下来,同学们看你们都用手做了什么。强调让学生用句子:我用手(做)。

学生看照片回答:我用手浇花……

师:那同学们再来想一想,你还用手做过什么?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完整句子回答。

教师总结:我们的小手本领非常大,经常帮我们写字画画,下面就用我们神奇的双手画一幅美丽的手指画。出示大幅梅花图,教师示范用手指在图上画画,学生轮流上台给画涂颜色,直至涂完。

4、保护双手。

师:小手的本领这么大,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它。如何爱护手?

运动时做好手部准备活动。

远离危险物品:刀、电、火、化学物品。冬天戴手套,以免冻伤。

回顾儿歌第二句:小手本领大,我要爱护它。教师结合手部动作范读课文,领读课文、学生尝试读课文。

三、练习环节:回顾课文,加深理解。1.读空,将课文补充完整。

我有。手指头。小手。我要。2.结合图片说完整句子。我用手。

第三篇:一双手教案 -

Zhang1116《一双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体会用数字说明的好处,认识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课前活动——猜手激趣

1.人人都有一双手,可它们绝对不会是相同的。老师这儿有三双手的具体描写,分别是奶奶、妈妈和孩子的手,猜猜他们的主人是谁好不好?

(1)一双粗糙削瘦的手上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血管,血管又青又紫。

(2)手掌有点儿圆,软绵绵的,上面横竖交错着几条弯弯曲曲的手纹。指头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手指伸直的时候稍微有点弯,像一把拉不开的弓。白嫩的手指肚儿中间凸了出来,指头尖尖的,上面深深地嵌着一片粉红色的指甲。

(3)这双手纤巧、灵活,那白净、细柔的手指更显眼,织起毛衣来,那手指活动得像穿梭一般,令人眼花缭乱。

2.这三双手大家一下子就猜对了,有什么秘诀?(学生回忆活动过程,总结抓关键词句的阅读方法。)

3.小结: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使每双手各有特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一双手。想了解这双手吗?

二、品读感悟,层层深入

1.形象感知,联系生活,从外观的角度了解这双手。(1)(出示学生划出的具体描写)把这些具体描写多读几遍,想一想这是一双怎样的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如抓关键词句、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角色转换、比较等大胆的谈出自己对这双手的初步感受。)

(学生可能从不同的方面谈认识和感受,他们可能会说是一双布满伤痕的手,与众不同的手,木色的手,不可思议的手等,教师要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并给以肯定。当学生谈到大、硬、粗的特点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通 过下面的方式方法给以引导。)

(2)比手感知——大。

出示句子: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① 方法指导:抓住具体数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② 展示按照这个尺寸塑的一只手,先组织学生比一比,然后老师也来比。

(在形象直观的比手过程中使学生对张迎善手大的特点有直接、真切的感受。)板书:大

③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一读。(3)生活感悟——硬、粗。

出示句子: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板书:硬、粗。

①方法指导:这里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把掌面比作,把手指比作。

②生活中你见过鼓皮和甘蔗吧,那是怎样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了?(联系已有经验进一步体会出手的硬和粗。)

③ 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④ 出示老茧:什么是老茧?见过谁长老茧?张迎善的手不仅磨出了老茧,而且布满每个角落。(学生通过对关键词“老茧”的理解,并拿生活中见到的长老茧的人的手和张 迎善布满老茧的手比较,更深层的体会到底坚硬和粗糙到什么程度。)

⑤ 结合此时的体会再来读。

(4)小结:对这双手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面对这样一双与众不同的手,你想说点什么?(学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认识,谈独到的感受,阐发议论,说自己的猜测,讲引发的思考,提不解的问题等)

(学生可能会谈:这是一双令人敬佩的手;可能会猜:这双手一定干了很多活;可能会问: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呢?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张迎善的手到底干了些什么,让这位同学如此敬佩?”或“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成这样呢?”等问题,请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5)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个同学讲,其他成员要注意倾听,然后一起讨论,总结出一个大家认为最准确,最全面的答案。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寻求准确、全面的答案。)

(6)组织交流,及时评价。

2.引入计算,关注数字,从价值的角度佩服这双手。(1)计算启情。

好,我们一起来为张迎善算一算,栽一棵树手往土里插――就算三次吧,一天栽一千棵,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 次?十天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二十天呢?张迎善一共栽了多少棵树?这双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呀?(780000次)。

(2)圈数促情

课文中还有哪些数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它圈出来,大声地说一说。

① 咱们学校占地19亩,这33垧有57个学校那么大,44.5垧,就相当于75个学校这么大。

②把张迎善生产的1300立方米的木材,放在咱们的教学楼里,要盖400层。

(3)过渡:看呀,就是这双手,和土壤的几十万次接触,创造了如此这般的财富。静下心来再想想,难道这双手所付出的,所创造的就仅仅是这些吗?

(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抓关键词的方法,了解这26万棵树只是张迎善在1988年以前栽下的,这些木材、林场、枝丫只是1981年到1985年之间完成的,也就是说如果张迎善今天仍然在工作的话,他付出的、创造的将不仅仅是这些,从而感悟张迎善的可贵和伟大。)

(4)看看这些数字,再想想这双手,孩子们你又想说些什么?

(怎么想的就怎么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并请他们来板书。)小结:这大森林啊,的的确确是绿色的金库,而这金库的创造者就有张迎善,就有张迎善的这双手。让我们再来重温这双手的具体描写好吗?有感情的读一读。

三、情感升华,拓展。

(课件出示树木渐渐连成林场、又连成一山山森林的课件,在音乐的渲染下教师语言描述:大家看,就是这双神奇的手,栽下了一株株树木;就是这双神奇的手,育成了一片片林场;就是这双神奇的手,连起了一山山的森林。)

1.作者说: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孩子们,看着这双手你看到了什么?

2.张迎善(或其他的劳动者),我想对你说„„

四、作业设计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风寒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识老师的手,勤劳能干爸爸的手,温暖细腻妈妈的手,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等等,课后请你仔细观察,试着把它写一写。

板书设计:

一双手

握手 → 看手 → 说手 → 量手 → 赞手 丑陋 → 美好

第四篇:一双手教学

预习提示:

一双手

1、认真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学写一类生字,读准二类生字,自学生词。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认识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重点难点:

文章两次对手作了特写,分别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打比方和数字描写的方法凸现了这双手的与众不同。而这双手所透射出的是一位平凡又不平凡的林业工人甘心奉献,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所以了解这双手的特点,在探讨形成原因的过程中,感受张迎善的美好心灵应该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猜手诱趣

1、人人都有一双手,可它们绝对不会是相同的。老师这儿有四双手的具体描写,猜猜他们的主人是谁好不好?(出示相关的句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这四双手大家一下子就猜对了,有什么秘诀?(学生回忆活动过程,总结抓关键词句的阅读方法。)

3、小结: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使每双手各有特点。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是一双手。想了解这双手吗?(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把预习时发现读不准的、读不好的生字说出来,提醒大家注意。

2、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具体描写这双手的句子用线划下来。

3、你划了哪些关于这双手的具体描写?和大家交流一下。

三、品读感悟,层层深入

1、形象感知,联系生活,从外观的角度了解这双手。

(1)(出示学生划出的具体描写)把这些具体描写多读几遍,想一想这是一双怎样的手?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如抓关键词句、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角色转换、比较等大胆的谈出自己对这双手的初步感受。)

(学生可能从不同的方面谈认识和感受,他们可能会说是一双布满

伤痕的手,与众不同的手,木色的手,不可思议的手等,教师要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并给以肯定。当学生谈到大、硬、粗的特点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下面的方式方法给以引导。)

(2)比手感知――大。

出示句子: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①方法指导:抓住具体数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②展示按照这个尺寸塑的一只手,先组织学生比一比,然后老师也来比。

(在形象直观的比手过程中使学生对张迎善手大的特点有直接、真切的感受。)板书:大

③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3)生活感悟――硬、粗。

出示句子: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板书:硬、粗。

①方法指导:这里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把掌面比作

,把手指比作。

②生活中你见过鼓皮和干蘑吧,是怎样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了?(联系已有经验进一步体会出手的硬和粗。)

③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④出示老茧:指读。什么是老茧?见过谁长老茧?张迎善的手不仅磨出了老茧,而且布满每个角落。(学生通过对关键词“老茧”的理解,并拿生活中见到的长老茧的人的手和张迎善布满老茧的手比较,更深层的体会到底坚硬和粗糙到什么程度。)

⑤结合此时的体会再来读。

(4)小结:对这双手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面对这样一双与众不同的手,你想说点什么?(学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认识,谈独到的感受,阐发议论,说自己的猜测,讲引发的思考,提不解的问题等)

(学生可能会谈:这是一双令人敬佩的手;可能会猜:这双手一定干了很多活;可能会问: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呢?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张迎善的手到底干了些什么,让这位同学如此敬佩?”或“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成这样呢?”等问题,请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5)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个同学讲,其他成员要注意倾听,然后一起讨论,总结出一个大家认为最准确,最全面的答案。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寻求准确、全面的答案。)

(6)组织交流,及时评价。

2、引入计算,关注数字,从价值的角度佩服这双手。

(1)计算启情。

好,我们一起来为张迎善算一算,栽一棵树手往土里插――就算三次吧,一天栽一千棵,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十天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二十天呢?张迎善一共栽了多少棵树?这双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呀?(780000次)。

[设计意图:把数学的内容引进来,使学生在一次次计算的过程中,在得出的一串串数字的结论中,真正的感触到:这么多次呀,怪不得这双手会布

满老茧,怪不得这双手会坚硬、粗糙得象鼓皮,像干蘑。从而体悟张迎善的勤劳、奉献、了不起等。]

(2)圈数促情

课文中还有哪些数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它圈出来,大声地说一说。

①咱们学校占地13亩,这33垧有38个学校那么大,44.5垧,就相当于50个学校这么大。

②把张迎善生产的1300立方米的木材,放在咱们的教学楼里,要盖400层。

(3)过渡:看呀,就是这双手,和土壤的几十万次接触,创造了如此这般的财富。静下心来再想想,难道这双手所付出的,所创造的就仅仅是这些吗?

(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抓关键词的方法,了解这26万棵树只是张迎善在1988年以前栽下的,这些木材、林场、枝丫只是1981年到1985年之间完成的,也就是说如果张迎善今天仍然在工作的话,他付出的、创造的将不仅仅是这些,从而感悟张迎善的可贵和伟大。)

(4)看看这些数字,再想想这双手,孩子们你又想说些什么?

(怎么想的就怎么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并请他们来板书。)

(5)拓展丰情。林业局负责人说: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什么是金库?绿色的金库指什么?为什么说森林就是绿色的金库?

小结:这大森林啊,的的确确是绿色的金库,而这金库的创造者就有张迎善,就有张迎善的这双手。让我们再来重温这双手的具体描写好吗?有感情的读一读。

3、借助课件,引发想象,从情感的角度赞美手,赞美人。

(1)课件燃情。(出示树木渐渐连成林场、又连成一山山森林的课件,在音乐的渲染下教师语言描述)大家看,就是这双神奇的手,栽下了一株株树木;就是这双神奇的手,育成了一片片林场;就是这双神奇的手,连起了一山山的森林。

(2)联想升情。作者说: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孩子们看着这双手你看到了什么?

(此时透过这双手学生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一双手了,可能是一车车的木材,可能是一弯弯的清泉,可能是一群群的小动物,也可能是张迎善以及和张迎善一样的劳动者美好的心灵,幸福的笑脸……)

小结:张迎善,一个平凡的林业工人,用这双普通却又不普通的手,创造了不凡的事迹。

四、作业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风寒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识老师的手,勤劳能干爸爸的手,温暖细腻妈妈的手,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等等,课后请你仔细观察,试着把它写一写。

课后检测:

填空:

1、文中“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掌面像鼓皮一样硬”“一个手指似三节

老干蘑”几句话用了

修辞方法,说明了。

2、文中用 描写手: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样写的好处是。

板书

一双手

美丽

1天

3000次

26万多棵

44.5垧

立方米

层积立方米

一双手 木色

与众不同

创造财富

10天

30000次

33垧了不起

20天

60000次

1300奇

26万棵

780000次 3500创建绿色金库

(灵宝市实验小学 杜建霞)

第五篇:一双手说课稿

《一双手》说课稿

说教材:

《一双手》是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文章通过对林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奇手的细节描写,透射出这位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课文两次对张迎善的手作了特写,第一处:第5―7自然段,作者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第二处:第17自然段:“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这里通过数字描写的方法让人感受到这双手是天下第一号大手。这样一双手就在作者浓墨重彩之下像特写镜头一样展示在读者面前,透过这双手我们看到的是张迎善这位普通劳动者甘心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人们的美好愿望。这篇文章通过列举大量的数字让学生体会张迎善的植树造林的辛苦和他所创造的巨大财富,从而感受人物品质。因此,我在合理安排课时内容的基础上,确立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感受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3、通过文中列举的大量数字,体会张迎善植树造林的辛苦和贡献巨大。

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我着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提高课堂效率。

一、围绕文本,让学生看图片、听起来、说起来、写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的能力目标主要是听、说、读、写。在本堂课中,我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了这几个方面的综合训练。读的方面:我没有让学生读,根本没给时间读,说的方面:一让学生在“认识手——了解手——探究手”三个环节分别用一个固定的句式说一说张迎善有一双什么样的手,二自主学习后的小组交流和全班汇报,分别在不同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写的方面:为我们最可爱的人——张迎善写一段颁奖词,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在“由手——人——情”这三个环节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既简化了教学环节,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为阅读增量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对于教学重难点(“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又大又硬又粗糙?”)的突破,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先自读自悟再小组交流,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学生的学习经历了一个由自学,互学,群学的过程,既尊重了学生的自主地位,又在分享交流中达到了合作。另外教学中我让学生拿出尺子量自己手的长度、宽度、厚度并且和张迎善比一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学生学得更积极更有效。

《一双手》说课稿

四一班

张琼

下载我所有的不过一双手散文(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所有的不过一双手散文(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双手 教案

    学习目标: 1.能针对文中所写事物的特点、写法圈点批注。 2.能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3.能模仿本文“抓住人物某一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写......

    一双手教案

    一双手教案 上村小学 马丽 教材分析: 《一双手》是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文章通过对林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奇手的细节描写,透射出这位......

    最美不过邂逅你散文

    遇见你真好——桂林曾经你是书本里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是照片里的青山绿水,是梦中烟雾缭绕的仙境,梦幻而遥远......身上汇集了所有美好的词汇,成为我最想去旅游的城市。去年填......

    情感散文:夜,再深不过一浓愁悲

    一当黄昏盖上一层黝黑,落幕的凄凉渲染都市,该是吃饭的时候了,小路上的人影却还很多,微亮的天空被云斑与火红一分为二,一边是湛蓝的深邃幽沉,一边是万丈无边的红烈。舞剑的爷爷奶奶......

    一双手教学设计

    “个性化教育”课题研究语文课教学设计 教材:北师大版教材语文第七册 课题:一双手年级:四年级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一双手》是北师大版教材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中的......

    一双手教学设计

    《一双手》教学设计 蒋玉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惺忪、镐、老茧、铸造、垧、裹”,理解“惺忪、肩镐、垧、迹地林、次生林、立方米、层积立方米、岔”......

    一双手教学反思

    反思一:一双手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尽管朴实无华,但对于学生来说,要透过一双手,体会出林业工人张迎善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平凡之中的伟大,并产生敬佩之情实属不易。 围绕......

    一双手 教学反思

    《一双手》教学反思 上这篇文字,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有效的教学环节: 〈一〉、整体感知,认识一双手 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手的外形,说说这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