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劳动方式开始由密集型向集约型发生转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职业教育能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取决于向社会输送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能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必须注意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也应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实现全面发展。
体育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以及锻炼身体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机能性,提升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平衡性等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以及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等。通过完成这些教学任务,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强壮的体质、良好的体能,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来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一、注重学生能力培养,顺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的学生在未来工作和生活中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社交活动能力及专业的工作能力,这要求体育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些能力。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具有良好的耐力、抗压力的能力以及克服各种困难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冷静的思维能力。在日常教学时,应增加一些具有适当强度、适当运动量、一定难度但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教学内容和练习项目。
二、体育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时要注意的问题
1.必须了解学生客观的身心发育中产生的差异,依据这些仔细探索和科学制订符合学生特点的体育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时遵循“分类要求、全面培养、扬长避短、共同发展”的施教策略,让优秀学生能够更好发展,满足“体格健壮者”的需要,避免因为面向全体强调统一性,最大可能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要提升中等学生的现有水平,让“中等生”加快发展,并对其积极鼓励,让他们赶超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学生。要努力改变体格比较弱的学生的现状,对其给予更多的关怀,耐心进行指导,多给予表扬和鼓励,调动他们学习体育的兴趣,适当地给予专门的强化练习,来加快他们发展的速度。只要教师坚持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一定能让学生们很好地成长,素质得到提高。
2.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必须认清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仅仅依靠课堂的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除了要学习知识和技术,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而且短时间也不会有明显的效果。充分地利用课外活动、两操时间能够加快培养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组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课外体育活动,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的素质培养,让学生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有自由和谐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3.强化德育教育。德育工作是学校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有效进行的导向和根本保证,同时是衡量素质教育效果的重要标志。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德育教育,而且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方法。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奥运会比赛,提高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可以通过组织班级间的体育竞赛,让学生形成强烈的集体主义责任感和奋发向上、艰苦拼搏的良好精神。通过练习集体项目,让学生团结、协作,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通过高强度和高运动量的耐力项目练习,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通过学习武术、体操等,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形体和高尚的情操。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上的优势,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4.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首先,必须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任何细节,包括一个表情或一个眼神、说的每一句话都对课堂气氛有着巨大影响。如果学生在练习时感到害怕或动作完成得不好时,教师应该对其进行鼓励并反复地进行示范,帮助学生总结问题,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教师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表露出急躁和不满的情绪,特别是对学生严加指责,会加重学生原有的心理负担,学生就更难把课程学好了。其次,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自尊心理,对他们多表扬、少批评。这些对身体素质较差、平时较为胆小的学生有着更为明显的效果。如果他们能够有所进步或只要能够完成动作,都要及时地对其肯定,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关注,这样能提高他们对体育课的热情,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
第二篇: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建议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由于学校的不重视以及教师的错误观念,常常会被忽略被无视,而且体育课也常常会流于形式,变成学生的放风课,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中必须要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与精神,这就需要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进行一定的改变。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要转变教师以往的教学观念,首先,教师要对体育教学有充分的重视,充分了解体育教学的作用与意义,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在教学上注重对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其次,教师要在体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树立运动精神,养成锻炼的习惯,并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意识的有针对性的锻炼自己,强健自己的体魄,在运动之中养成锲而不舍的精神与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最后,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一定的体育知识与运动技巧,也要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之中学会彼此合作,让同学们学会彼此之间的相处技巧,帮助学生在体育竞争之中,适应未来的激烈的社会竞争。
2.将情景教育与兴趣教育结合起来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将体育教学中的枯燥无味的体能训练以及体育技巧练习,从以往单纯的量的练习,变为更加生动的技巧练习,除此之外,体育课程的设计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不能一刀切,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自主的选择学习的体育项目,在同学兴趣的基础上结合一定的情景教学,让体育课更加生动活泼,让同学们的学习体验更加愉快,也让同学们能够体验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成就感,让学生从厌学转化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举例而言可以在体育课上多多的设置一些体育竞赛项目,让同学们在竞赛之中锻炼自己的运动能力与运动技巧。
3.减轻体育教学负荷,发展课外体育活动
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不仅仅包括上课时间实际上,也应当包含学生的课下活动时间,而以往的体育教学的课上内容往往由于教学安排过于严密,使得教学中的任务十分的繁重,这样不仅仅压榨了学生的课下活动时间,也会让同学们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将课堂止步于学校的操场。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这是讲教学活动变成学生自己求索,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的过程。素质教育要求将课堂延伸到课下,让同学们在课外时间中主动的积极的去学习。而具体的做法就是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减轻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负担,并相应减少其他的可以负担,将体育教育从应试为导向转向以学生的素质为导向,一方面要在教学中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应当发生一些必要的改变,具体而言就是,将以往的体育知识与技术为主的体育课程改变为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给予学生一定必要的引导与联系,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下的时间给学生们一定的必要辅导、与示范,并且发展多样的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既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按照班级分组,也可以让同学们自由结组实施甚至可以给一些较为普及的体育活动项目设置一些俱乐部,或者是兴趣类的社团。让一些具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担任一定的职务,在教学之中给予一定的机会让这些学生去帮助其他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与体育技巧的练习,另一方面让这些学生根据自己的社团与俱乐部定期开展自己的社团活动,开展一些体育比赛,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体育技巧,也能够让学生们在社团的活动之中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与组织能力。
4.在体育教学中融入美学教育
美育,又常常被称为美感教育。即在教学活动中融入美学的教育来培养人们的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并让我们自发的寻求美,拥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以及美的素养。并以此来帮助学生实现心灵美、行为美的目标。美学教育,能够深深地影响到学生的情感、想象、思想、意志和性格,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美学教育能够帮助人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中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美学教育内容,但是以往的体育教学并不重视对美的体现以及对美的审视,只是单纯的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体育技巧与体能训练之上,而体育教学中的美学内容却被忽视。将美学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其实并不难,因为,在体育教学之中常常会涉及到美学的美容,身体美,形体美,运动美,等等这些运动中的美,并且在一定的环境之下,它还可以包括环境美与行为美。而在中职的体育教学中的美学教育,就是要通过老师的教导让学生发现这些美,从而更加的热爱体育活动。这首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体育审美教育,教给学生一个判断美的标准,例如什么样的体型最美,什么样的动作最美,怎样能够让动作更美观,帮助学生给你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并通过这些审美教学,让同学们更加的追求运动中的美感,以及运动中的技巧,并自觉的去保持一个健美的身材,帮助学生树立自身的美好的形象。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的精神融汇到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之中,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与实际效果,也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各方面素质,让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体育教学只要能够真正的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精神,并不需要拘泥于教学形式,充分的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一定的教育技巧,就能够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第三篇: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中职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要: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体育教育本身具有实施素质教育的任务,尤其是全面实施身体素质教育的任务。而实施的途径就是素质教育需要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新的教学模式。同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 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材;对学生进 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中职体育
1.1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1.1.1教育是培养、塑造人的过程,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表现,是培养、塑造的自然反映。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贯坚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教育,就会获得良好的行为效果。反之就会导致不良行为的出现。这说明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不同,是由于培养教育决定的。这就是巴甫洛夫指出的:“我们的教育,教学,任何纪律,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惯,都是一连串的条件反射。”他的研究证明:对
有机体重复一种系统的影响或训练,就能形成定型。这一理论在体育领域里,不仅说明了运动技能、技巧形成的生理机制,同时也指出了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养成的科学依据。当一个人反复接受一种训练,反复完成一些严格规定的行为,并且根据他自己在实践中的认识和经验深信他掌握和了解的规范是正确的时候,这些行为就会变成他的道德习惯和性格特征,而道德习惯和道德认识结合在一起,就成了人的道德信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论证过: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体育教师的育人工作就是要从培养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行为和习惯着手,然后上升到道德信念。即使是对那些已经表现出某些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学生,也要采取合理的方法,热情耐心地进行长期、反复的培养训练,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旧的定型虽然会表现出一定的巩固性,但只要环境条件的影响长时间改变成另一种形式也会形成新的定型,所以改变那些已经养成不良习惯和错误行为的学生是完全可能的。
1.2 利用科学、有效地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1.2.1 教师提高自身理论和技术素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上要有针对性,要为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下功夫。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落实身体素质教育,采用以发展基本身体素质为主,以提高技术水平为辅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1.2.2 针对学生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特点是精力充沛、灵活性好、接受能力强,比较活跃、好动、多变、直爽、争
胜好奇、自控能力差、情绪波动大、可塑性大,容易受社会、家庭、教育、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光靠强制性的练习,学生必然会产生逆反心理,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竞赛、娱乐等兴趣教学的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1.2.3 注重素质教育,以适合未来的需要 在体育教学中要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适当安排一些针对未来工作实践需要的身体素质内容,以及练习方法。增加一些具有一定强度,一定运动量,一定难度的学习和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工作需要。2 在体育教学中把握好素质教育的特征
2.1 全体性
学习和发展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比如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就有本质的区别。竞技体育的特点就是优胜劣汰,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比赛中没有同情弱者的义务,而学校体育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要求学校体育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使得体育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在体育教学中以提高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均衡发展。严格的体育课堂常规、各种各样的体育游戏竞赛、队列队形、球类项目等可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
2.2 全面性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最有利的教育模式,也就是保证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权益的问题。体育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竞技体育的内容,其次才是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但作为学校体育教育,仅限于增强体质和发展身体、提高技能不能说是全面的教育,而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以提高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利用早操、课间操的队列活动,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各种不同的球类比赛等可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
2.3 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素质教育是尊重学生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是一个性化的教育。虽然学生对体育、特别是对玩有天然的兴趣,但在选用的教材、所用的教法上处理不当,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法过程中,通过观赏体育视频、体育图片,以及提示和启发,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于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不同的学生,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原则,个别对待,同时应注意方式和方法,注意教学的艺术性,这样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一种快乐和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使他们发挥主动性成为现实。素质教育的延伸
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复合型劳动者,毕业后多数将直接面对社会,因此学生的社交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都应该在实践中得以发展。体育延伸性学习是学生课外的学习实践活动,它对培养上述各项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3.1 通过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组织、竞争能力
学校体育可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体育比赛中,胜利与失败并存,对学生进行胜败观教育尤为重要。使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失败与挫折,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做生活的强者。从而培养锻炼学生的坚持不懈、顽强竞争的意志品德。竞赛参与不同于一般的体育活动参与,竞赛参与是全身心投入的一种参与,所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效果要比一般参与活动好得多。利用经常性的体育比赛,可以在时间、地点、人数、组织形式上任意选择。使体育竞赛与课外活动、体育课相互提高,紧密结合,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通过以上的形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途径。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修身养性。使之成为广泛传播体育和运动文化,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窗口,明确体育锻炼和自身素质相结合的重要性,使同学们知道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什么事都不能做的。
总之,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体育课中实施素质教育,既能传授学生知识,又教会学生适应社会,如何生存,如何做人,强健体魄,提高情操。不仅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也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而且为学生今后走入社会,适应、满足社会的需求,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四篇:体育教学论文: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陕建十一公司学校
过春刚
李兰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性决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众所周知,体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以及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为所有体育老师关注的问题。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即是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无论是体育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所以,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其次要端正教学思想,从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素质出发,树立以育人为目标的现代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树立学校体育为健身、益智、育德、促美的观点。第三,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多种技能。为此,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这样,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
二、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让学生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发现式”、“问题式”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动起脑筋,边想边练。教材有相对枯燥和相对趣味之分,相对枯燥教材教学时,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使学生的情绪不断变化。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枯燥的教材教学不是苦学,而是“乐”学。如耐久跑是体育课中比较难教的内容。学生感到枯燥、艰苦、不愿学。在教学时,前几次课采用与球类活动相结合的教法,让学生在跑动中左右手运篮球,或跑动中运带足球8分钟和12分钟跑,最后采用目标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制订努力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目标,分成几个组进行相互竞争,相互鼓励。这样的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
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当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否实现,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老师手里,教师只有真正认识了当今时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教师也才能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通过导趣,引导学生
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如此,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关系,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体育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与业务素质,善于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结合实际,把学校体育改革推向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身体锻炼能力”的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并使之得到充分发展,让学生在运动场上获得较大的自由空间与时间,发挥自己喜爱的活动方式来进行自主体育锻炼,并由此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而受益终身。
第五篇: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论文
[摘要]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现代教学方法。本文从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体育兴趣、终身体育的思想及当前阻碍体育教学中诸因素的成因等进行了剖析与探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体育能力 体育兴趣
前言: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开发智慧潜能,形成学生健康个性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可是,以往一提到教育质量,人们只是以该校升学率,或主要学科教学及配备的师资力量来衡量,却忽视了体育教育的质量。事实上,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应该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不可忽略的标准。
一、体育教育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1.长期的体育实践表明,通过体育教育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身体素质,使学生懂得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而且能塑造学生的行为、品质、个性、情感、兴趣,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与团结协作、勇敢顽强、热爱集体、积极进取的品质。还能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观察能力、争取胜利的信心和勇气,以及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这些都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投身于现代化祖国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与学校教育的要实现的目标要求完全一致。
2.青少年正处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每一位学生都有其天赋与特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谓“成才之路不止一条”就是指可通过多种途径为社会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广泛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在多方面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助其所好,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以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
3.培养公民意识。体育教学是一种具有鲜明集体特征的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在练习中按照集体的共同要求和严密的组织纪律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使符合运动规则和集体行动的需要。使一些基本的道德观念、人际关系、运动场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等以及参与竞争、民主合作、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意识为学生所感知。大运动量的练习和比赛,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互助精神。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
二、抓住重点全面开展体育教育
1.学校体育工作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正确健身技术和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奠定终生体育基础。
2.要充分发挥体育的功能,通过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集体主义,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精神,进行德育教育,增强积极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活动中享受到运动的乐趣,达到“强身健体、育人”的目的。
3.要正确对待体育考试。由于个体的差异,考试成绩很难衡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积极性,分数高不一定就是体育好,体育好不一定就是身体好。只有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都强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健康人。
4.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对在职教师的道德素质、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培训提高。因为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从根本上实现“育人”大计。
三、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1.领导重视,齐抓共管。“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领导能够明确办学目的,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就能够带领出一支能力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就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相当长的时期以来,许多地方和学校仍热衷于应试教育,把办教育的目的歪曲了。在指导思想上,重视文理科学习,追求升学率,只重视对学生进行书本应考知识的灌输,忽视德、智、体、美、劳和心理素质与动手能力的全面培养,使得众多的教师违心地千方百计致力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把实施素质教育挂在嘴边。虽然对体育活动有安排,有计划,有制度,却又认为课外活动开展多了会影响学生的文化学习,担心学生“玩野了,玩疯了”,导致成绩下降,所以不抓落实检查,甚至还有意地减少或占用体育活动时间。这种做法对教师安排体育活动和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都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只有领导重视,实现全面管理,这些不利因素才能逐渐被消除。
2.建立一支有现代教学思想,勇于改革创新的教师队伍。广大教师尤其是体育教师是课内外活动开展的具体实施者,体育活动安排的好坏,是否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要求,关键在于指导教师是否有严谨的教学计划,合理的安排,明确的指导思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开展好体育活动的保证。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开拓、创新、务实求真的精神:有讲政治,讲纪律,讲奉献的良好职业道德:应努力树立现代教育观、教学观,加速从经验型向开拓型、研究型的转化;具有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水平,能对学生素质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开发人、塑造人,并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益于学生的体育活动。
3.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一定的配套设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开展体育活动要有好的环境和设施条件。体育形式多种多样,需要占用一定的器械和场地,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没有一个开展活动的场馆和相应的器械,再好的计划,再好的教师也就只能纸上谈兵。因此,学校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一定要把学校的各类活动室、馆、活动用品配齐、配套,使教师们能够愉快地组织开展好学生的体育活动。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崇高的理想,又有丰富的知识、健强的体魄和动手能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繁荣昌盛。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必须认真切实抓好学校体育工作,使体育更好地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参考文献:
[1]蒋玲.“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体育函授通讯.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