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培养孩子的爱心教师随笔
目前,在青少年中,有一部分人对人对事冷漠无情。这样的人长大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后,往往缺乏工作热情与对社会的责任感,也不可能有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和事业上的献身精神。要改变孩子的这种不懂得爱及缺乏爱心的状况,我们作为家长该如何做呢?我就结合自己经验谈谈几点浅见:
一、父母要为孩子作出好的榜样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人间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孩子天真幼稚,喜欢模仿,处处学大人的样。因此,在家里父母也应以身作则,表里如一地尊敬长辈;外出时,遇到有机会也能对他人付出爱心,如车上让座,扶起路上摔倒的人,帮老人扛东西等。这样,可以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爱的教育。
二、结合生活细节进行情感教育
父母可以有意识地结合生活小事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例如,奶奶蹲着拣菜,父母不妨暗示孩子:“你看,奶奶多累,给奶奶搬个小凳子吧。”当孩子为了关怀他人而作出努力时,父母应及时给予肯定或表扬,进行心理上的强化。
三、培养孩子的孝心
如让孩子知道长辈也喜欢吃好饭菜,好饭菜应该大家吃,不能一个人吃。在家里吃东西时,要孩子吃的同时,多想想父母。这样,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孩子会逐渐形成思维定势:遇到好吃的就会想到长辈也吃一些,体恤长辈的孝心也会因之而产生。
四、教育孩子关心他人
要逐步引导孩子从关心父母到家庭其他成员、邻居、学校乃至整个社会。要使孩子逐渐形成“别人的事,也是自己的事”的意识。同朋友玩,要友好相待;邻居休息时,要克制自己的行为;长辈生病了,应去看望,并主动为他们做些小事。上学了,更应引导孩子关心同学,关心老师,关心集体,做好值日工作,参加学校的劳动。
五、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具有同情心的人是善良的,因此,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平时多让孩子多看点关于救护、援助等内容的电影、电视节目,以激发他们对受难者的同情心以及对济难者的敬仰之情:要教育孩子珍惜自然界的所有生命,这种珍爱生命的情感体验为孩子感受他人心灵,萌发同情心,提供了极好;教育孩子在平日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并学会从帮助他人中获得快乐。
家庭不仅是孩子的成长基地,也是孩子的精神家园,家长只有关注孩子的成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给予正确的引导,才能将他们一步步引向人生的正确之道,我在杂志上看到这样一首诗——《让什么伴随着孩子》
“批评伴随着孩子,他学会谴责/敌视伴随着孩子,他学会争斗/惊恐伴随着孩子,他凄凄切切的/惋惜伴随着孩子,他嗟叹时运/嘲弄伴随着孩子,他羞愧腼腆/妒忌伴随着孩子,他学会羡慕/责难伴随着孩子,他羞愧自惭/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倍增/宽容伴随着孩子,他坚忍不拔/赞美伴随着孩子,他鉴赏有方/信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存/秒许伴随着孩子,他自学自尊/赏识伴随着孩子,他明白人生终当一搏/分享伴随着孩子,他慷慨大方/诚实与公正伴随着孩子,他领悟出真理与正义/友善伴随着孩子,他信赖他人与自己/安定伴随着孩子,他看见洒向人间都是爱/假如宁寂伴随着您,孩子就心静如水,平和待人什么——伴随着您的孩子?”
我愿借此诗献给千千万万的家长。
第二篇:德育论文-培养孩子的爱心
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爱心
[内容摘要]一个将来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要从小培养,他必须具
备的前提条件是要具有爱心。家庭、学校、社会是培养小孩子爱心的环境,作为一位小学农村一线教师我深知农村孩子具有爱心的重要性。因此,通过近十多年的教育教学,我认为培养孩子的爱心要从小做起;爱心要榜样示范;同时保护好孩子的爱心;为孩子提供爱心教育的场所;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让孩子学会感恩。
[关键词] 爱 培养 家庭 学校 父母 老师等。[正文]
爱是人类一种伟大而高尚的情感,是人类借以维持自身发展和繁衍的基本力量。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心其实就是知恩知得,能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然而“爱 这种崇高、无私的情感、不是先天具有的,也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产生的,更不是只要父母给孩子充分的爱,孩子就会自发产生相应的爱的,而是经过后天培养才会产生的情感。作为一位小学农村一线教师,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爱心呢?
一、爱心要榜样示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沃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孩子的
性格、品行、智能、习惯首先在家庭中养成。只有拥有爱心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富有爱心的孩子。孩子时时刻刻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因此,父母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孝敬老人、关心孩子、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等,让孩子觉着父母是富有爱心的人,自己也要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父母同情别人的困难、痛苦的言行会深深打动孩子的心灵,感染和唤起孩子对别人的关心。比如,邻居家老人生病,父母带着孩子去探望问候,帮老人做事。经常看到大人是怎么同情、关心、帮助他人的,对于培养孩子善良品质是最好不过的了。
二、爱心要从小抓起。
一位儿童教育家说:“只知索取,不知付出;只知爱已,不知爱人,是当前独生子女的通病。” 仁爱是人类最光辉灿烂的人性,最崇高最伟大的品德。教子做人,首先要赋予他一颗仁爱之心。“自私自利”“自我中心”是爱心的大敌,但它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不是孩子的天性。它根源于父母的私爱和溺爱。为了不让孩子的爱心枯渴、泯灭,为人父母者不仅要爱孩子,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爱。假如只管耕耘不问收获,那么这种父母之爱,就很容易变成一种对孩子的私爱、溺爱。爱心需要一个慢慢培养的过程。在家庭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孩子们身上点点滴滴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
三、保护好孩子的爱心。
卢勤老师说:“孩子的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 然而有的父母由于工作忙或其他原因,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爱心视而不见,或训斥一番,把孩子的爱心扼杀在萌芽之中。比如:一个小女孩为刚下班的妈妈倒了一杯茶,妈妈却着急地说:“去去去,快去写作业,谁要你倒茶”。再如有个小孩蹲在地上帮一只受伤的小鸡包扎,妈妈生气地说:“谁让你摸它了,小鸡多脏呀!”孩子的爱心就这样被父母剥夺了。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在不经意间伤害或剥夺孩子的爱心。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那就请你在生活中培养它、呵护它吧。涓涓之水,汇成江海,爱的殿堂靠一沙一石来构建。
四、提供爱心教育的场所。
班集体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为孩子营造和谐、有爱心的班集体氛围,让爱心洒满每一个孩子的心间,是我们做班主任的责任。比如:我班有一名学生家庭条件不好,在孩子的言谈中,我得知班里很多孩子欺负他,歧视他。我与家长取得联系后,从家长的谈话中得知:家长在物质上的给予孩子的比较多,但孩子平时在家很少与人交流。于是我找来班上比较活泼、开朗的一名学生,与她谈起这位孩子所处的环境,这名学生听后,很愿意配合老师、家长,主动和那个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一起玩,一起做
作业并相互交换礼物。慢慢的,更多的同学和那个孩子一起玩,老师适时鼓励,从此再没有同学欺负那个孩子。孩子们在和谐、有爱心的班集体中生活学习。
五、提供奉献爱心的机会。
1、利用节日为孩子提供献爱心的机会。如:每年的“教师节”,让孩子把亲手做的贺卡或礼物交给老师; “三八妇女节”,开展“三个一” 活动(做一朵小红花,讲一句祝贺语、帮妈妈做一件小事);“三月文明礼貌月”,开展“学雷锋活动”(组织学生到街上送水)。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知道妈妈,阿姨及他人工作的辛苦。从中让孩子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长辈用血汗换来的,平时要学会体谅父辈的艰辛,要尊敬长辈、考敬长辈。使孩子从小养成尊老、敬老的良好品德。
2、用身边的实例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如:学校一些特困家庭的孩子因交不起生活费用时,我们便开展献“爱心” 活动,发动孩子捐款,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同时通过与孩子交流,使孩子知道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如:捐献骨髓、扶贫助学、无偿鲜血、领养孤儿等一系列的动人事迹,让孩子知道,人人都需要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六、让孩子学会感恩。
教育孩子对社会、对环境、对周围的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老师的谆谆教导,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我对孩子说,每天都有很多人为我们服务,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并用行动回馈社会。让孩子懂得:关心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用爱心回报他人和社会。比如:我校现正遇百年不遇的大旱,全校师生正常的生活用水十分紧张。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了解到这一情况,及时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给全校师生捐了十吨纯净的矿泉水,他们同我们共度难关,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我找到这一事例让孩子学会感恩。
家长平时注意对孩子一点一滴的培养,一言一行的引导,在平时生活中关注孩子,培养孩子的爱心,那仁慈博大的爱心,就会在孩子心头扎下根,并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扩展和升腾。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有一颗仁爱之心,爱父母,爱朋友,爱老师,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我们每个人未来的生活也才能更加幸福而安详。老师和父母有责任为孩子营造爱的氛围。为了家庭能多一份温馨,为了社会能多一份祥和,老师和父母应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我们责无旁贷,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参考文献]
1、《云南教育》第九、十期。
2、《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3、《好习惯,成就大未来》
4、《好习惯我们要从小抓起》等
第三篇: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从古至今,关爱他人不仅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社会未来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现在的儿童一定要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其他物种、关心真理等等。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爱心就没有了合作,没有了合作的话,那在未来就无法在社会上发展甚至生存了。所以,如果我们的孩子失去了爱心,不会爱,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因此,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已经是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社会性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培养孩子的爱心,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多做有益游戏,多看益智图书。孩子喜欢做一些简直而有趣味的游戏,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表达爱心的游戏来吸引孩子;从孩子识字起,就应该多给他们看一看益智图书,让他们开阔视野,学得更多的知识,懂得真善美。
第二,多交往,拓展交往空间。孩子就像一张纯洁的白纸,我们要让他们学会多与人交往,从交往中学到东西,孤独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障碍,造成自闭症。爱心,是在交往中建立起来的。
第三,父母重视,多教育,善于引导。孩子的第一临护人,就是我们的父母,作为父母,要高度重视自己孩子的日常生活习惯与学习情况。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加表扬,让他们的爱心行动得到鼓舞。
第四,注重言传身教,顾及孩子的自尊心。大人们的举手投足,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让孩子有爱心,大人们就要做出有爱心的行动,有什么会比言传身教更有说服力呢?也许你从来没想到过,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会对孩子小小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么,哪些话会带来解决问题并让孩子快乐的魔力,而哪些话应该是永远从我们的大脑中抹去的呢?
第四篇:9月随笔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一天早上,到教室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照例是先由各小组长汇报情况,然后将作业本交给我。几个“钉子户”又没写作业,已经让我够头疼的了,没想到在我印象中一向不错的女孩子倩倩居然“榜上有名”。
听了组长的汇报,我询问了她为何不交作业本。她称自己忘记带了。“你不会是没有写,而编谎话来骗老师吧?”我不悦地问。
“我……我真的……忘记带了……”她结结巴巴地说。
学生不交作业本,按照自己的经验,要么没完成,要么确实是忘记装入书包了。这个孩子不大像撒谎,为了证实一下,我拨通了她家里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她的奶奶,当我说明意思后,奶奶急忙说:“老师,她确实写完了作业,每天在辅导班写呢。昨天晚上,我还给她签了字,却忘记给她装进书包里了。这不怪孩子,都怪我啊!老师,要不我给送过去?”
得知实情,我说不用送了,下午让孩子带来学校就可以了,以后要提醒孩子晚上睡觉前准备好。但这位奶奶却再一次责怪自己,说以后一定多操心。
我听了,感慨良久。很明显,奶奶在家里娇惯宝贝孙女,本应孩子自己做的事,她却过多地关注甚至越俎代庖,连整理和收拾书本这样的事都不让孩子做,还一个劲儿地把过错往自己身上推。想来这个孩子在家里干家务活儿、帮大人做事的机会也没有多少啊。这样下去,她怎么能有强烈的责任心呢?
一个12岁的美国男孩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要他赔12.5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男孩回家找爸爸。爸爸说:“你踢碎了人家玻璃应该赔,你没钱,我可以借给你,你要用一年的时间来偿还。”接下来的日子,男孩擦皮鞋、送报纸、打工,硬是一年内挣回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正是通过这件事,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里根父亲的做法,无疑给我们的家长作出了榜样,启迪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各个方面,用爱心、耐心和智慧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万不可事事为孩子拿主意,处处替孩子担责任。要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从而逐渐成为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人。想到这里,我朝倩倩走过去……
第五篇:教育随笔:怎样培养孩子喝水
培养孩子喝水的好习惯
我们老师早上接园时,家长们常常说的一句话:“老师,麻烦你
让我的孩子多喝点水。”说句实在话,即使家长不提醒,我们也经常
提醒孩子们喝水。
由于家长的提醒,我经常悄悄地观察孩子们喝水的情况:有的孩
子只喝一口水润润嗓子;有的孩子喝两三口水;有的孩子能喝半杯水;
有的孩子能喝一杯水;还有的孩子接了满满一杯水,却只喝了一两口,纯属于玩水之意。
为了让孩子们喝足量的水,我搅进了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先
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喝,外加老师的督促,效果不太理想;然后,我又
自编了两个小故事“嗓子里的小虫子被冲跑了”和“我的尿不黄了”,使孩子们真正认识到喝水的重要性,我觉得这个办法挺好,效果不错。
通过故事,使孩子们知道自己该喝多少水,喝水少了会造成身体哪些
部位不舒服等生活小常识。
我经常采用讲故事来教育幼儿,使幼儿知道喝水的重要性,果然
效果不错,也很少听到小朋友的妈妈告诉老师提醒他的孩子多喝水。
孩子喝水的问题,看起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但是孩子喝
水的问题却牵动着许多家长们的心。我们在一日活动中,经常提醒孩
子们去喝水,有的孩子能够喝足量的水,而有的孩子是为了完成老师
布置的任务滋润一下嗓子就算喝水了,没能够达到喝水的目的。
培养孩子喝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反思、实践才能
够找到最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