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都金牛区广场规划设计说明
成都金牛区广场规划设计说明
一、概况
成都金牛区广场位于成都市金牛区成灌公路(即金泉路)和迎宾大道交汇的西北处,东面是四川省国宾馆—金牛宾馆,周边是现代城市生态型开发区,是成都市的重要标志和对外交流的窗口。广场用地以两条道路的90°夹角成三角形,总用地面积4500M2。广场用地现为农业用地。
二、规划构思和布局
金牛广场是金牛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公共开放空间景观,集文化、娱乐、休憩于一体。
规划突出广场的组合设计,用连续广场布局塑造金牛上风上水、水渠纵横、阡陌沃野的成都平原特色和现代都市化城市追求生态自然、富有变化的开敞空间。以变化的空间环境和主题内容组成一个完整的综合广场群体。设计以十字路口中心为主轴采用相对对称布局,以中轴和副轴线向中心集中,突出广场的景观空间序列。
广场中以3.8米宽的水道,喷泉作为轴线和纽带,形成动静结合,高低错落生动活泼的空间层次,轴线中心的圆型喷泉水池和金泉路至中心轴线的构架水槽以及喷泉水池后的构架亭廊以现代景观形式突出了广场特色,靠近迎宾大道上的景观亭亦丰富了广场的空间构成。另外广场以高大常绿乔木做为背景林进行围合,广场中突出绿地的环境特色,以花卉、草坪、灌木、疏林组成明快,欣欣向荣的植物组景,烘托广场气氛。
另外,广场铺地、广场家俱、小品、健康游赏步道、休闲、运动设施等都突出了广场的使用和人本主义功能。
第二篇:东莞市石龙镇政府广场规划设计说明
东莞市石龙镇政府广场规划
东莞市石龙镇政府广场规划设计说明
五、规划意念
“政府广场”作为石龙镇的城市中心广场,在营造功能合理、美观宜人的物化环境同时,必然也会成为石龙的历史文脉、地域特征和人文精神的现实载体,这些非物化的因素给广场赋予深刻的内涵,使之区别于同类而更具有标志性,让市民获得普遍的“认同感”。
通过对石龙镇历史文化、地域特征等相关资料的理解,我们归纳出“龙”、“堂”、“水”、“舟”、“门”五个意念,并以此作为广场的设计构思起点,通过物化的营建取得相应的含义:
·“龙”的隐喻——石龙镇之得名,祖传有二。一是石龙镇地表下有一红石,象龙,因而
得名。二是石龙原是河沙冲积地,有数石隆起,乡人沿石筑堤防水,取名“石龙堂”。在广场南北地形高差最大的位置,取材于当地的红色砂岩筑成两条抽象的“龙墙”,隐喻“石龙”之名的由来。二龙龙首相对,与中间曲拱托起的玻璃球顶共同构成一幅生气勃勃的“二龙戏珠”场景,寓意改革开放以后石龙经济的腾飞,市民生活蒸蒸日上。
·“堂”的隐喻——“„„河沙冲积地,有数石隆起,乡人沿石筑堤防水,取名石龙堂”。
“堂”的含义,是指人们集会、交往的地方,如“厅堂”、“祠堂”,乃指一家、一村甚至一乡人集会交往、共商议事、举行典仪的场所。在广东人的心目中,“堂”具有特殊的地位,象征着一种团结、民主的精神。由此,“堂”的隐喻,就自然赋予北面圆形的市政集会广场。圆形具有中心性、各向相等性,象征着团结与民主;其北面的政府大楼,南面的龙墙、曲拱大门,以及东西两面的休息廊加强了空间的围合感,使“堂”的场所概念更加鲜明,以此圆形广场为中心的条条小路通向四面八方,与海内外每一个石龙人的心相连。
·“水”的隐喻——位于东江下游河畔的水乡石龙镇,从其建立由来到历史发展,都离不
开“水”,东江之“水”令石龙风景更加秀丽,给她带来经济繁荣。在广场的龙墙脚下,开一泓蜿蜒的清水,隐喻东江;当池中喷泉一起喷发的时候,就尤如两条红色巨龙在江中嬉戏、扬波起浪。
·“舟”的隐喻——早在清朝,被誉为广东四大名镇之一的石龙就舟船如织、商贾如云,是一个经济非常繁荣的港埠重镇。到了现代交通发达的今天,内河航运在石龙仍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广场中,有两个地方有“舟”的石龙镇“政府广场”位于黄洲新城市中心区镇政府大楼正南面,北邻裕兴路,南至
一、规划依据
1、石龙镇政府广场规划设计邀请函及标书; 2、基地地形图; 3、规划设计要求;
4、广东省《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指引》; 5、其它有关资料。
二、位置概况
东江边,是规划中镇行政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用地呈梯形,宽约160米,长197~220米,总用地38000平方米。基地地形南高北低,高差约3米,南面8.9米的大堤高程是东江50年一遇的防洪高程。
三、广场定位
“政府广场”是石龙镇城区内一个集市政、集会、文化观演、休闲游憩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广场。
四、设计原则
1、紧扣石龙历史文脉及地方风俗,突出表现城市意向,创造一个主题鲜明、特征明显、具有普遍“认同感”的标志性开放空间。
2、充分考虑基地的自然特征和资源气候,力求用最小的生态冲突,实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有机溶合和相互烘托,为城市营建一个高质素的生态环境。
3、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深入研究市民的行为心理和使用要求,在广场的使用中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
4、因地制宜,合理组织市政集会、文化观演、休闲游憩几大功能空间并使之相互有机联系;组织人车分流、清晰简捷、方便易达的交通流线。
5、尽量使用地方材料,构筑亲切开朗、具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物和园林景观。
——————————————————————————————————————————————————————————————————————————————————————————————————————————————— 1 东莞市石龙镇政府广场规划
隐喻:一是广场中间曲拱巨门下的船头形舞台,仿佛漂泊在一弯清水上面,石龙的历史和今天都会在此生动上演;二是广场南面的休闲广场,平面如一艘游船泊于东江岸边,人们能在此轻松嬉戏、尽情游玩。
·“门”的隐喻——石龙是著名的侨乡,侨胞旅居欧美、东南亚、港澳等24个国家和地区。当年的石龙人,就是由此上船,顺江南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各地。在世纪之交、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在石龙新城市中心广场的中央,建造一个曲拱状的抽象巨门,头顶“夜明珠”,脚踏“东江水”,寓意勤劳的石龙人民必将走向世界,迈进更加辉煌的新世纪。
总的说来,我们是通过“龙”、“堂”、“水”、“舟”、“门”五个隐喻,诠释石龙的城市文脉、历史民俗、地域特征和人文精神,并以此寄托对历史的纪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给美观实用的广场赋予她应有的深刻内涵。
·人行路线:广场共有五个主要的入口,市政集会广场开东西北三个方向,休闲广
场开东西两个方向,其中北向为整个广场的主入口。市政广场和休闲广场通过舞台两侧的斜坡道及架在“龙墙”两边的栈桥相连。市政广场周边还有很多方格网状的小路通向四面八方,使广场变得方便易达,更具开放性。
在所有入口和主要交通线中有高差的地方都设计了斜坡道,形成一个完善的无障碍交通系统。
·静态交通:广场东西两侧设计有两个小型的停车场,共有车位19个。另外在西侧
金沙公园的堤顶上,设有较为大型的临时停车场。
3、景观设施
景观设施的设置充分考虑与广场功能及周边环境结合,在满足使用的同时塑造鲜明的广场形象。
·广场建筑:市政广场两边的休息廊作为广场的界面和背景,考虑引入传统岭南建
筑的特征符号以加强集会的场所感;休闲广场的休息廊造型活泼大方,富有时代性,给人以轻松开朗的感受。
·公共艺术品:包括主题雕塑、图腾柱等,具有深刻的内涵,在形象上与整体环境协
调,并在周边留出舒适的观赏空间。
·水
景:主要通过对水的动静、起落等处理活跃空间气氛,使“水”的隐喻效
果更加鲜明。水池的深度小于0.3米并设有防止儿童、盲人跌落的装置,周围地面采用疏松粗糙的材料,满足排水与防滑要求。
·绿
化:市政广场周围以草坪为主,空间视线非常开阔;东西两面种植高大的乔木,形成与两面居住区的分隔林带。休闲广场以色彩丰富的观赏植物为主,配以阔叶树木形成树荫,营造悠闲自在的花园氛围。
·铺
装:尽量使用当地的天然材料以突出地方特色。通过色彩与造形的变换划
分不同的功能空间,同时软硬质材料并用,便于降雨渗入地层以减少积水。在无障碍路线上采用不同质感的材料作为盲人引导系统。
·照
明:在圆形市政广场内设置一圈高约4米的广场灯,并在四角设置4个高
杆灯,控制光线的投射角度以防造成光污染。休闲广场内以低矮的庭园灯为主,光线柔和舒适。在较小的路径及主要入口的踏步处布置低位置路灯以满足安全要求。在建构筑物的周围设置特殊效果的射灯,美化广场的夜晚效果。
六、规划内容
1、功能布局
整个广场依据地形分为南北两大部分,两部分的高差通过“龙墙”巧妙解决。北部是圆形的市政集会广场;南部是由三个小广场组成的休闲游憩广场;两者之间通过以曲拱形巨门和船形舞台为主的文化观演区有机联系在一起。整个广场的南北向主轴线北向与镇政府大楼对应,南面指向东江。
市政集会广场是一个直径99.9米的圆形广场,面积约9000平方米,能够容纳18000多人的大型集会。其北面主入口开向裕兴路,东西两边各有一条约50米的休息廊,南面有“龙墙”和水景喷泉作背景,中央正对舞台和巨门。
南面三个小广场主要供市民休闲游憩,观赏江景,因而形式活泼、尺度宜人。休闲广场西面与金沙公园连接,成为金沙公园一个重要的结点。
文化观演区由曲拱巨门、船形舞台、图腾柱、主题雕塑、喷泉迭水、红石“龙墙”、汀步栈桥等组成,形成一个“十”字状,使南北两部分得到自然的分隔与过渡,既丰富了广场的空间景观,又增进了广场的文化内涵。
2、交通流线
·车行流线:广场北邻裕兴路城市主干道,东西两边是两条次要道路与堤顶路相接。汽车只能在广场的三个周边行驶,避免对广场的穿越干扰,同时留出了南面的河岸线使广场更具亲水性。
——————————————————————————————————————————————————————————————————————————————————————————————————————————————— 2 东莞市石龙镇政府广场规划
4、竖向设计与管线规划
整个广场以“龙墙”为界分为南北两个排水分区,每个分区内再根据地形分小块组织排水,通过地下暗管排放到附近的市政管网中。
广场的供电、供水建议从政府大院接出,并在大院内设置一个集中控制室,以便使用和管理。
喷水池的泵房设在广场地下,出入口隐于“龙墙”旁边,并配以植物遮挡。
5、经济技术指标
规划总用地面积:38000m2 其中:硬地面积:20000m2
绿地面积:18000m2 绿地率:47.32%
———————————————————————————————————————————————————————————————————————————————————————————————————————————————3
第三篇:规划设计说明——城市广场周边3
列等构成主要活动场所,点缀几何亭、花架、喷泉、雕塑、小品等,形成不同情趣的休憩空间;住宅组群及庭院绿地是居民在小区最常使用的休息场地,规划注重其领域空间的创造,以浅池流水及绿化为主,点缀尺度相宜的座椅、幼儿游乐设施、灯具等,强调空间的趣味性与实用性,力求创造自然、亲切的居
民交往空间。规划同时强调垂直绿化,积极利用建筑阳台、跃层退台、墙面等进行多层面绿化,使整体环境设计起到美化、遮荫、净化空气等生态环境功能。
4、道路系统规划
浣东北路由于北面新建住宅质量较好,规划中期考虑按32M宽度控制,远期向南拓宽至50M。浣东中路由于其东部山体限制,规划中期考虑按32M宽度控制,远期向西拓宽至50M。
地块内部道路由支路、小路及步行系统组成。其中支路按11M控制,小路按6M控制。
5、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B地块)总用地面积390.014 M2建筑占地面积69.168 M2 总建筑面积293.801 M2 建筑密度17.7 %容积率0.75 建筑密度59.6 %
技术经济指标(A地块-2)总用地面积30.993 M2 建筑占地面积9.026 M2 总建筑面积43.695 M2 建筑密度29.1 %容积率1.41 建筑密度52.5 %
技术经济指标(A地块-1)总用地面积37.959M2 建筑占地面积16.749 M2 总建筑面积87.276 M2 建筑密度44.2 %容积率2.30 建筑密度35.2 %
第四篇: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项目简介:(1)、基地概况:
广场位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西藏民族中学内,占地面积约550㎡,是一个长29m,宽19m左右的长方形平地。广场有西藏民族中学教学楼围合。设计范围是整个有教学楼围合的园子。(2)、设计要求:
1、要体现现代大学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满足中心广场的基本功能要求:集会、休闲、通勤等。
3、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风格、色彩上的统一与协调。
4、与周围环境在交通组织上的协调与统一,步行系统等。
5、景观多样性。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广场空间,强调亲水、绿化、小品的利用。
6、力求最经济的投入,达到最佳的观赏效果。
(二)设计理念:
将校园景观的特色、人文气息及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对植物的合理配置,建筑及其与校园特色的有机结合,营造具有特色、优美、和谐、宁静、舒适的良好校园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三)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四)、设计要素和手法:
此次设计以木为主,通过中国古典式的亭子将分离的水体连接起来。既可以增加人文气息的效果,又不会使得整个校园广场给人一种一览无余的感觉。在休息区还有花坛,花架等,既可以放松心情,遮阳,又与亭子相协调,起到观赏的效果。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主旨。在行政楼通往出口的道路上,种植了行道树,以棕树为主,体现厚重的文化底蕴。在亭子旁边还种植多种植物,增加绿化面积。在校园的景点旁边设立景石,种植红河榕等,增加自然效果。1.景观布局
校园应具有良好生态景观,势必着重创建充满时代气息、文化氛围的环境,与建筑景观系统完美结合。
校园总体景观布局以程式化与自然化有机结合的手法,采取道路、场地整体规则式布局与局部自然式布局相结合,植载整体自然式布局与局部规则式布局相结合的方式,在规则中体会规矩与规律,在自然中进行陶冶与感受亲切。使得校园总体布局理性严谨、而又自然随性,营造出了现代、大气、生态的校园氛围。
种植设计 1.设计原则:
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反映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做到适地适树。
2.植物配置:
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利用植物本身的树形、色彩、季相特点,按照反差、对比和渐变等美学原理组成宽度、色彩不同的花带以及大小不等的图案,在林中草坪的映衬下,显得既规则又活泼,给人一种舒畅愉悦的空间感受。形成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中植物群落的构筑,不仅满足美学、植物学上的要求,还兼有生态方面的要求,考虑到植物的滞尘、隔音、吸收有害气体、降温增湿的功能。
⑴入口树阵与各分区树阵采用挺拔形美、叶形漂亮的银杏、黄山栾、合欢等观赏树种。⑵各自然种植带的种植遵循常绿与落叶相结合、四季变化的原则,组合如下:
①冬季观赏主要突出树形(雪松、云杉、黑松、盆景松、华山松等)、枝干(白皮松、青桐、红瑞木、紫薇)、果实(柿树、金银木、火棘等)。②秋季突出叶色的丰富变化(银杏、栾树、黄栌、五角枫、白蜡等)。③夏季植物品种丰富,开花植物众多(栾树、合欢、木槿、紫薇等)。④春季可观赏开花植物(碧桃、玉兰、榆叶梅、丁香、连翘等)
种植设计主要配以适宜常州地区的常用景观植物,植物的种植随地形、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植物来营造不同的自然空间,尽可能做到四季有景、令人过目不忘。
第五篇: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校园广场绿地设计说明
一.概况:在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校区占地面积684亩、教学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雅、能容纳近1万人规模的新校区,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并为学校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广场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
二.校园广场性质规划指导思想:
1广场性质:根据广场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校园景观,改善整个校园的环境质量,该广场的性质定为:
以植物景观为特色,中央主景区,集休憩娱乐、晨读区。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奥运文化特征的广场。
2、规划指导思想
以校园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校园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校园现状以人为本,创造出时代特色鲜明,满足各功能要求的校园广场。
三.、基本原则
1结合现状,合理布局调整,功能分区明确,创造一个功能完备、气氛良好,井然有序的文化性校园绿地广场。坚持以绿为主,注重保护校园生态环境,以植物造景为主。2文化内涵是大学校园文化广场环境设计的魅力所在。校园文化广场要营造人们活动与交往的场所空间,校园文化广场设计与周围整体环境,在空间、比例上的统一与协调。四.设计构思: 1.人性化氛围:
作为校园的主要成员,“人”永远是居住区设计中的焦点。在设计中,一切从人出发,以人的视觉,人的心理,人的需求出发,充分重视人的心理体验,富有人情味。创造出更完善宜人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广场与环境相互群映,融为一体。
2.广场设计线索与出发点:由于道路的蜿蜒变化,步移景异之感油然而生。绿化景观系统同步行系统叠合在一起,人行于其间,随着视点的变化,处处见景。五:分区布置说明: 1.中央主景区:
中央主景区位于校园大门入口与广场入口景观视线上,由较大面积的铺装广场组成,是同学们在校园集散地方,在本区铺装中,可以看到由铺装构成校徽图案。以及有“祥云图案铺装。本区设计中有雕塑---北京2008奥运火炬模型,构成了广场的主要景观。2 晨读区:
位于教学楼,由花架,蛭石,园桌,花坛,组合成,供同学们晨读,静心。3健身娱乐休闲区
本区设有健身器材,有卵石铺装,园桌,园椅,随意悠闲的廊架、怡然自得的健身步道、多种景观层次的空间,并在其间设不同层次的休憩空间,以利于游人休憩、观景。六: 园林建筑小品与硬地铺设
1.廊架:从校园大门可以看通过廊架看到整个广场的布局。木结构花架,此花架没有屋顶宽度1.5米,在晨读区的花架有顶宽度2米,结构木料,2.蛭石:采用三、五块成组的天然黄石点缀于路缘及绿带中,3.休闲座椅:采用水磨石和花岗石两种材料制成,分带靠背
和不带靠背两种形式,主要放置于草坪。树池用木料,旁边也是座椅。4 硬地铺设及园路:采用不同颜色的刚性材料。
雕塑:-北京2008奥运火炬模型,刚性材料,高度5米
种植设计
1.总体设计原则
整个广场的绿化呈现出以绿为主的整体风貌,充分考虑到荆州的气候、土质等自然环境,因地制宜,乔灌草自然结合。绿化植物以常绿树种为主,使广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自然景观。同时,绿化通过一定的主题线索,成为一个呼应的整体系统。2本广场植物基调树种为香樟和桂花。绿化树种拟选用生长健壮,病虫害少,易于养护品种,绿化栽种时拟成团、成丛并分层种植,同时根据配置的疏密搭配有意识地形成开放与郁闭的空间对比,选用各种不同的植物进行绿化,乔灌木的接合,分层的种植,整个广场有着不同的层次感。落叶,常绿香樟,银杏,桂花,垂柳,红枫在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色相,和季相,让人们可以感觉到不同季节的气息。栀子花,杜鹃,茶花,迎春,等,为校园广场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韵味。同时满足园林绿化的:“四化”原则。
四.设计主题:翼动的绿色
大家坐在校园的树下,听植物讲解生态,一朵花说我们在这里生产“春暖花开”;倾听来自心内的“鸟语花香”,收获我们生命中试炼。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我们都有着美好的理想,我们舞动双翼在浏阳河边的绿色世界时刻准备展翅高飞,飞向世界各地。五.景观结构
1.平面结构:
本设计的平面结构由点,线,面构成。点主要是树木和花坛构成,用于分割大面积的空间,同时视觉上又可以通透;线主要是由不同类型的景墙构成,用于分割空间,形成不同使用功能的空间和降低噪音,改善小气候和视觉;面主要有大面积的绿地与铺装相互渗透,满足人们的不同活动要求,绿地提供聚谈场所同时减少大面积铺装带来的大量的热量;铺装地着为人们提供一些健身,舞蹈,旱冰,羽毛球等活动场所。同时满足人们心理学上观看与被观看的心理。且还有大面积的水面,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亲水环境,同时改善广场小气候。整个平面以轴线中间的正方形铺装广场为中心,设置大型雕塑——生命之树,勃勃生机象征着大学生们和学校的发展;轴线上设计一条与图书馆正对的枫香大道,方便疏散上课高峰期人流和人们休憩;
轴线两侧的月牙形水面代表一对翼动的翅膀;东侧的曲线花坛代表浏阳河的九个湾,相连的白色卵石铺地隐喻了浏阳河边的沙滩;西侧的曲线象征了流动的浏阳河,圆形树池代表了浪花溅起的水珠;南侧广场以十字路口的轴线焦点为中心,在中心前一幅圆形的地球图——地标人生,象征学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且毕业后的学生也要走向世界各地。通过铺装将三,五教联系起来,同时可以疏散人群;北侧铺设大型的叶子形状的铺装与图书馆的水池结合起来。
2.景观和空间格局:
中心广场西邻学生宿舍,在设计中,为减少广场噪音对宿舍区的影响,在广场的西侧用植物和玻璃材质的景墙将其内部与宿舍区隔离,同时将人们读书,小型聚会等活动的场所设置在西侧;而东侧邻近足球场和校园内的主要交通道路——金农大道,所以设计中在广场设置大面积的草坪,且在草坪上设置主体雕塑,形成一个开阔的视线,同时可以短时间内容纳大量人群。轴线上的枫香大道将东西两侧统一起来,同时通过直线的透视可以凸显图书馆,将图书馆建筑纳入广场的视觉以内。3.公共设施设计:
公共设施以植物与动物为主体,用现代与抽象的方式表现出来。设计主题小品:混凝土与不
锈钢材料组成的树形小品;叶形的亭子;蘑菇形状组合成的灯饰等等。六.夜景设计:
夜景设计中将平面与立面结合起来,地面设置地灯与立面的景墙及其他景观灯如蘑菇灯等结合起来。
帖子100 精华0 威望25 土木币34 在线时间0 小时 注册时间2007-9-1 查看详细资料
校园广场性质规划指导思想:1广场性质:根据广场规划范围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以美化校园景观,改善整个校园的环境质量,该广场的性质定为:以植物景观为特色,中央主景区,集休憩娱乐、晨读区。功能为一体,具有浓郁奥运文化特征的广场。
2、规划指导思想:以校园规划为依据,充分发挥校园特有的自然条件,结合校园现状以人为本,创造出时代特色鲜明,满足各功能要求的校园广场。
此广场位于校园图书馆前,十分重要,广场要能同时容纳13000人集会,简洁开放,有一定的品位.一定的严肃与庄重性.要有升旗的位置.入口处交通岛要有能体现校徽校训的位置.总体要符合校园景观特性.预算造价400W以内.我的思路:设计始终都要符合设计要求.先划分区域,集会区为主,景观区为辅,集会区分为主广场,辅助广场,升旗广场,小型集会广场,景观区由植物景观和雕塑人文景观相穿插.集会区总体造型设计以莲花变形以及手托校徽为寓意.略有起伏.主要通行路线尽量开畅,并与景观区集会区相融合.广场地面铺设材料以毛面花岗岩为主.请大家看下效果图及CAD原始地形图和本方案初始平面.有什么批评建议请费心提出~' 拼花铺设形式暂未考虑.也请提出建议~ 欢迎大家踊跃讨论,谢谢!
我的思路:设计始终都要符合设计要求.先划分区域,集会区为主,景观区为辅,集会区分为主广场,辅助广场,升旗广场,小型集会广场,景观区由植物景观和雕塑人文景观相穿插.---好的,同意!目前经常看到做景观的设计师们把景观放在第一位,不考虑其他问题(或者很少考虑),这就如同建筑师只顾做自己的建筑,不考虑周边环境协调一样,先对楼主赞一个!
有一个建议请考虑:门前广场没有明显的停车位置。停车主要是为了给楼内办公人员以及来公干人员准备的,应该明确示意(因为建成后肯定需要明确的),门前广场足够大,作出车位没问题。(即使是有地下车库,广场也应该考虑门前停车,哪怕是暂时的停车)
设计方案征集
北京服装学院基建办公室对下述项目进行
设计方案征集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北京服装学院中心校园广场设计
2.项目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樱花东路甲2号校园内
3.建设规模:约7000平方米
4.项目图纸:详见附图
5.项目责任部门名称:北京服装学院基建办公室
二、方式:采用方案征集的方式
三、项目要求
1.规划原则与规划定位:
a.生态原则----满足学校绿化需求,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b.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突出为人服务的设计理念。
c.经济原则----规划植物以优选本土植物以及适应本土气候的新品种植物,以丰富植物景
观。
d.规划定位---以营造校园文化为特色和具有美化与实用功能为一体的校园环境
2.规划主题和布局:
a.中心草坪地块的规划设计,首先须满足学校师生交通动线、休憩、防灾、绿化的基本功能需求,为学校师生提供一块宜通行、宜交流、宜休息的校园场地;
b.中心草坪地块的规划设计要围绕着校园主题雕塑进行,共同营造出一个艺术化与功能化相
融合的校园空间;
c.围绕北京服装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创意文化产业的需求,在规划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向多功
能方向发展;
d.自由运用植物植被、地形、硬质景观等造型元素,形成一个立体、整体的校园环境景观。
3.规划目标:
通过校园绿地的规划改造,创建催人奋进的学习环境,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以及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形成一个生态的、有学院特色的、富有现代气息的校园文化。通过师生的融入,春风化雨、环境育人,营造出美观、适用且有着浓郁艺术氛围的校园广场空间。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时„„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人性场所》)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孩子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结构分析与布局
1.景观结构:
根据规划功能分区,全园有四大部分功能区:教学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行政区、体育运动区(小学部分、中学部分)、生活休闲区。由此展开景观规划布局结构,“三心两轴,一带八区”,点、线、面充分融合。
三心: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学苑绿地;
两轴:南北为全园的中心景观轴线,是全校的精神象征与交流活动核心,小学和中学的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分布其两侧;景观次轴线是由学苑绿地中心点引出到入口与综合楼距离的中心点的连线,它经学苑绿地、综合楼东入口、学苑广场、主入口水景广场;
一带:将主入口水景广场、学苑广场、综合楼东入口、学苑绿地、北入口绿化带串连起来的生态绿带;
八个绿地功能片区:小学教学区、中学教学区、主入口区、综合办公区、小学体育运动区、中学体育运动区、绿地休闲区、学生生活区。
另外,还有几处焦点:景观大道与车行道的交点、主次轴线的交点、综合楼内庭院、综合楼东入口处次轴线与车行次干道的交点、学苑绿地中心点、中心轴线与北边车行主干道的交点,以及北入口。2.景观布局
一方面校园应具有良好生态景观,另一方面作为新建校园,势必着重创建充满时代气息、文化氛围的环境,与建筑景观系统完美结合。
校园总体景观布局以程式化与自然化有机结合的手法,采取道路、场地整体规则式布局与局部自然式布局相结合,植载整体自然式布局与局部规则式布局相结合的方式,在规则中体会规矩与规律,在自然中进行陶冶与感受亲切。使得校园总体布局理性严谨、而又自然随性,营造出了现代、大气、生态的校园氛围。
六、分区景观设计说明 1.主入口水景广场:
主入口是中心景观轴线的起始点,也是展示校园风貌的地块。从大门进入校园首先看到的是一组“智慧之窗”雕塑,它放置在车行道与中央景观道交汇处,白钢构架,它抽象的造型暗示着美好的未来,设计为红色,富有激情;周围是旱喷泉广场,水柱喷起,生机盎然;景观道中间设计一个长条形的喷泉水池,两侧伸出平台放置花钵,雀跃的水声、芬芳的花朵,迎接四方友人;两侧绿地规则整齐地种植模纹大树,体现了校园规整洁净的环境,谕示着学校教学和管理的严谨态势。
2.学苑广场:
位于综合楼前,两侧是教学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弧线形怀抱式的环路象征着教师宽大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赢得桃李满天下。
入口与综合楼距离的中心点是校园主次轴线的交点,也是前校区的中心位置,设置升旗台,几步台阶上去,作为此空间的最高点,从主入口进入校园就能看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国旗,提升人们心中的爱国心。南边设计放射形的花坛,北边是一处大的铺装广场,作为学校的大型集散广场,用于集会、升旗等活动。广场中间位置布设旱喷泉,是水景在轴线上的体现;广场两边也设置旱喷泉,布设长条座凳,两侧种植应季花卉。喷泉飞洒,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放射的花坛、散植花灌木,谕示着桃李满天下。高大的雪松,谕示着教师形象的伟岸。
综合楼东入口出来是景观次轴线与车行次干道的焦点,设置一组瘦高雕塑小品取名为“积累”,下面铺之白色砂砾,寓意折叠的书本向上生长,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东侧绿地构图以弧和直线交错,局部运用次轴线衍生出的斜线元素,它们共同组成有开放式的铺装场地、大线条的植栽和开敞的草坪,人们可以在场地上休息、纳凉、观景,小孩可以在草坪上嬉戏、晒太阳,是一个多功能区域,与开敞的集散广场形成鲜明的对比,设计精细,疏密有致,空间丰富。3.教学区: 小学教学区
校园南部东侧教学区是小学教学区。建筑把学生主要的活动区域界定在一个相对闭合的空间中。东边,2号、3号和4号教学楼围合两个区域,用简单的几何构图元素——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组成大小不一的绿地和小场地,放置的长条座凳和树池座凳,供学生们看书、游戏;中间两排方形小草地延伸进入环境空间,尽头布设一处圆形涌泉,好似孩子们的智慧源泉正一点点源源不断地涌出,也谕示着学校源源不断地培养着“祖国清晨的太阳”。西边,1号教学楼和实验楼围合一个区域,设计一处开敞式的台地,人们可以坐在台阶上休息、赏景,使得绿地不仅在平面上有所变化,也在竖向高低上有所不同。中间围合一片阳光草坪,为学生们提供一处广阔交流、玩耍的空间,草地上设置一组雕塑——“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节减的好习惯,寓教于乐。两侧区域用三块绿地分割开来,上面规则种植三种小乔木,它们也分别用于教学楼围成的三个区域内,使空间植物景观随季节的变化,视觉焦点也随之迁移。中学教学区
校园南部西侧教学区是中学教学区。“梅花香自苦寒来”,初中是学习的关键时期,曲折的小路深入,到达高起的灯塔雕塑,谕示着学习是要经过一番波折,才能达到科学的顶峰;南边设置景墙花架,上刻一则名人典故自强不息,创造文化氛围。设计还有铺装场地、读书竹林等,放置座凳供学生看书,逗留。绿地局部微地形处理,形成舒缓的绿地空间,植物以文人最爱——岁寒三友(松、竹、梅)为主,突出文化内涵。
教学区整体设计严谨又不失活泼,与均衡舒展的建筑群体相协调。4.体育运动区:
小学体育运动区与中学体育运动区分别分布在用地中部东侧和西侧。对两侧操场和运动场进行整合,分别给各自操场加以围栏,方便管理;设计均采用规则的道路连接运动场地,出入口设在最便于人到达的位置,主要是教学区和生活区方向。设置树池座凳,种植遮荫效果好的大乔木,为人们休息和观看人员提供休憩纳凉之所。5.学苑绿地:
它是由环形车行主干道组成的一块圆形绿地,是学生生活区与运动、教学区的中间区域,西边毗邻风雨操场,它势必是一处集聚会、生活、运动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绿地。
绿地中间设计一处下沉式的广场,作为露天剧场,可以在此进行大型文娱活动,环境“有水则灵”,此地也设计有旱喷泉,观赏、嬉戏;由台阶上去,背景是一组张拉膜组合亭,白色膜结构好似飞翔的翅膀,给人以遐想,同时台阶也是看台,局部结合花坛,充分发挥景观要素的多用途性。
剧场东侧设计为小空间环境,以“琴、棋、书、画”为主题。放射性道路上设计一组景观构架,运用几种不同的颜色,好似跳跃地音符;广场主道路南侧是象棋广场;穿过两页铺开的花坛,漫步于曲线型小道来到一处圆形沙坑,只需一根小木棒,孩子们就可以随意地书写、绘画,情趣尽在„„
剧场西侧设计大块绿地空间,结合环形游步道让人联想到宇宙中运行着的行星,引导着人们勇于探索科学知识;星系之外,小星相依,绿地北侧离生活区较近,用圆形图案组合出一处健身活动场地,鼓励孩子们闲暇时间多做运动,花坛中设置一个小雕塑,与主题相呼应。
6.生活区:
学生公寓楼前规划出适于人流的道路,绿地面积不大,尽量增加绿地,在上面开辟小的场地供学生们晨读、逗留即可。7.北入口绿化带: 风雨操场北边、中心轴线与北边车行主干道的交点处设计半圆形喷泉水池,呼应校前区水景;通往北入口的绿化带上设计成规整的模纹绿篱,两侧种植树冠荫浓的大乔木作为行道树,与中心轴线整体风格相统一;北入口处低调处理,中心绿带上设计一个大的花坛,上面放置景石,上书学校名称,作为轴线的尾声。
七、种植设计 1.设计原则:
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反映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做到适地适树。2.植物配置:
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利用植物本身的树形、色彩、季相特点,按照反差、对比和渐变等美学原理组成宽度、色彩不同的花带以及大小不等的图案,在林中草坪的映衬下,显得既规则又活泼,给人一种舒畅愉悦的空间感受。形成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中植物群落的构筑,不仅满足美学、植物学上的要求,还兼有生态方面的要求,考虑到植物的滞尘、隔音、吸收有害气体、降温增湿的功能。
⑴入口树阵与各分区树阵采用挺拔形美、叶形漂亮的银杏、黄山栾、合欢等观赏树种。⑵各自然种植带的种植遵循常绿与落叶相结合、四季变化的原则,组合如下: ①冬季观赏主要突出树形(雪松、云杉、黑松、盆景松、华山松等)、枝干(白皮松、青桐、红瑞木、紫薇)、果实(柿树、金银木、火棘等)。
②秋季突出叶色的丰富变化(银杏、栾树、黄栌、五角枫、白蜡等)。③夏季植物品种丰富,开花植物众多(栾树、合欢、木槿、紫薇等)。④春季可观赏开花植物(碧桃、玉兰、榆叶梅、丁香、连翘等)
种植设计主要配以适宜淄博地区的常用景观植物,植物的种植随地形、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植物来营造不同的自然空间,尽可能做到四季有景、令人过目不忘。
八、铺装设计
根据功能不同,结合建筑外观,采用不同的铺装形式:主要有青石板、花岗岩(磨光、火烧板)、条形广场砖、条形步石、木质铺装、卵石步道等。
九、灯光设计
以主轴为中心,突出轴线和主景,感受环境主体小品和建筑主体的几何结构,激发孩子们对
空间结构有更深的了解。除教学楼外,对于孩子们在夜间经常出现的场所,都配以适合亮度和颜色的灯光,如篮球场、排球场等。
十、绿化种植给水设计
本种植设计,多采用手动控制的浇灌方式,主入口景观轴线上采用喷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