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全日制高级中学化学课本必修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原子序数和周期性的概念;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以及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等几个部分。并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属基础理论知识范畴,不仅是本书的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重点。在教材安排上,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对学过的碱金属‘卤素等主族元素作了规律性的总结,也为即将学习的元素周期表和氧族元素等律后元素的学习奠定了理论知识基础。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才真正打开了运用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性的学习元素及其性质的科学大门。
3教材目标
(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3).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情感目标:热爱、理解对规律探讨的科学家
(二)能力目标: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观点教育:量变引起质变。通过元素周期律的推出及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能力;在学习中提高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三)德育目标: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由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本来是相互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周期律的导出,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以及探求知识、不断进取的优良品质。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核外电子排布与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难点: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二.教学方法:
1方法:诱思探究法──通过自学、讨论、对比、实验、设疑等方式诱导学生思考、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探究。采用探索发现和迁移类比。思考讨论,分析讲解,探索规律,总结归纳,理解实质。结合周期律的推出,使学生初步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科学抽象方法。
2.教具:投影仪、胶片。
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胶头滴管、镁带、砂布、铝片、蒸馏水、酚酞试液、1mol/L盐酸、1mol/LAlCl3溶液、3mol/L硫酸、6mol/LNaOH溶液、培养皿
三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具有基础理论知识的特点,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较多,且较为抽象,理论性‘联系性较强。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学生容易混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使学生能条理清晰,有逻辑的予以掌握。另一方面,本节课所使用的资料及实验等比较多。本节课因为有演示实验,也是本章的第一次实验,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授此课并不会显得十分枯燥,但本节内容的目的是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来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的。若教师引导不好,往往易使实验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讲授本节内容时,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其既动手练习,又动脑思考,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使其认识上升到认知的高度,并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因此,教师应注意合理安排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正确引导学生。指导他们删繁就简,学会举一反三,更轻松有效的学习。
四教学过程
1.原子序数和周期性的概念的学习;运用生动的比喻-时钟记时引出周期性的概念:这种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现象,就称为周期性。原子序数的学习则通过学习自学,归纳得出。
2.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学习。通过投影,展示表格等直观材料引导学生依次思考.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2)原子半径;(3)最高正价和负价;呈现怎样规律性的变化?请学生总结并得出结论,教师予以纠正和补充。最后小结得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均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3.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以及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等几个部分。
(1)通过复习碱金属元素与卤素,引导学生回忆并得到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2)演示实验A组钠、镁与水的反应。实验B组镁、铝与盐酸的反应镁铝6mol/L盐酸学生做实验。根据判断依据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Na>Mg>Al再推广展开到横行纵列行与行之间,最终得出结论元素的金属性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元素非金属性则通过对表5-8的分析,通过学生与教师的共同探讨,得出结论元素的金属性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3)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的学习,通过概念的类比引出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可由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类比引出。
4.思考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并小结。得出结论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是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这就是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五学生学习方法:观察法,分析法,推理归纳法。
六反馈练习(投影)
第二篇:《元素周期律》说课稿教案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教案
教案栏目:化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教材以1~18号元素为例,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几个方面,阐述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导出元素周期律。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原子结构的教学之后,由于元素周期律主要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的,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理论基础,如此安排,既有利于学生从本质上认识元素周期律,又有利于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将本节教材的教学安排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之前,由于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建立在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之上。
本节教材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的教学,在学生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碱金属、卤素知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等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揭示元素周期律的实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既能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又能过渡引出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因此在本章教材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促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能使学生以此为理论指导,来探索研究以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和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对大量数据、事实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律的重要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1)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3)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难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其他规律的基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为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是本节教材的重点。
二、学情分析
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知识;初步接触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这些为学好本节创造了必要条件。但本节教材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及灵活运用,须加强演练。
三、教学方法
为增强启发性,教材不是直接给出周期律,而是通过课堂讨论和边讲边做实验,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周期律。
本节教材可分五步进行:
1、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
将质子数1~18的元素,仿照表5-5的形式,取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三项,依次在黑板上列出。然后向学生提问:从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两个方面分析,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一纵行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已学过的碱金属和卤素按上述规律应排入表格的什么位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并在小结时指出:如果对质子数大于18的元素继续研究,同样可以发现,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也会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象Na到Cl一样从1个递增到7个,最后到8个电子的现象,从而揭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普遍性。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原子序数”的概念。
2、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依启发学生根据电学知识,推测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内正负电荷越多,静电引力越大,因而次减小。然后对照教材表5-5,对有关数据进行验证,并分析总结,得出结论。
3、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
组织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Li到F、Na到Cl的主要化合价。然后组织学生对照教材表5-5,验证1~18号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并完成教材表5-8。
4、研究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
(1)
借鉴已学碱金属、卤素的知识,介绍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组织学生回忆分析,从哪些实验事实可以说明碱金属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增强;卤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从而归纳总结出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2)
推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组织学生讨论并指出:当电子层数相同时,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1递增到8(或2),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因而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
实验验证
对11~18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进行实验验证及分析。建议增加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镁、铝与盐酸的反应为边讲边做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得出按钠、镁、铝的顺序,金属性逐渐减弱的结论与上面的推论是一致的。教学中,通过Al2O3,Al(OH)3与酸、碱反应的实验引入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指出铝虽是金属,但已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归纳教材表5-9。
在研究硅、磷、硫、氯等元素的性质时,教师可和学生一起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以及跟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归纳出表5-10,从而得出从硅到氯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的结论。
还应当指出,对其他元素进行研究,如从钾到溴,从铷到碘,也会出现类似的结论: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5、概括元素周期律
组织学生将本节内容归纳,总结得出元素周期律。
四、演示实验说明和建议
[实验5-1]
可以用镁带跟水反应,不要用表面已氧化的镁粉跟水反应。反应前要用砂纸擦去氧化膜,反应时要加热试管至水沸腾。镁跟冷水的反应相当缓慢,这是由于镁的化学性质不如钾、钠活泼,并且镁跟水反应时在镁的表面会形成一层难溶的氢氧化镁薄膜,阻碍内部金属继续跟水反应。因此必须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看到反应迅速地进行。
镁跟水反应生成的氢气量较少,不易点燃。为清楚看到氢气泡,而不是加热时由于水沸腾而产生的气泡,应该在停止加热,水不沸腾是立即观察。
[实验5-3]
制取Al(OH)3沉淀时,向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的量要恰当。如果NaOH的量不足,试管中残留有AlCl3,当Al(OH)3跟NaOH溶液作用时,将会看到沉淀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如果NaOH过量,试管中有部分Al(OH)3沉淀溶解,生成了NaAlO2
Al(OH)3跟H2SO4作用时,也会看到沉淀先增加后减少的现象。上述现象都会影响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因此原则上AlCl3跟NaOH最好能完全作用,即所用3mol/LNaOH溶液和1mol/L AlCl3溶液的体积应相等。
建议学生思考:如果将1mol/L AlCl3溶液逐滴滴加到3mol/LNaOH溶液中,将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五、布置作业:课本第101页第一、三大题
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即元素周期律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教材安排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之间,承前启后
2、基础理论的教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1)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2)逻辑推理能力
(3)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量变引起质变,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1)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3)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2、难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方法:课堂讨论和边讲边做实验,分五步进行
1、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提问方式
2、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结合电学知识推测
3、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
4、研究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变化的规律性
5、概括元素周期律
四、演示实验说明和建议
五、布置作业
第三篇:《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说课稿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说课稿
兴文二中
蒋 智
一、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律》属于高一课本第五章第二节。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对以往知识的规律性总结和学习氧族元素和碳族元素的指导,因此,本章是本书乃至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同时,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中重现率较高。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中,元素周期律属于知识教学要求的C层次,即懂得“为什么”。该层次要求学生能够领会概念和原理的基本含义,能够解释和说明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本节教材有以下两个特点
(1)对与初中知识有交叉的内容,如核外电子排布、半径大小的比较虽说在初中不作要求,但原初中的实际教学多数已达高中时的要求。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须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归纳,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采取综合列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并运用初中学过的知识,从中总结出规律性。
(2)元素周期律的导出以理论为指导,以事实为依据。元素周期律知识的得出,不仅有理论推导,还通过比较同周期元素的性质对理论推导进行了验证。而且,理论推导也从陈述式改为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的方式进行。至此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其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两个元素族的知识,初步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
为了增强启发性,教材不是直接给出元素周期律,而是通过课堂讨论和边讲边实验,引导学生对大量数据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周期律。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十分有利。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2.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3.认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能力目标:
1.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了解、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逻辑推理能力。2.通过对实验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情感目标:
1.使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量变、质变的观点。
2.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即透过现象看
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观点。
本节教学重点: 1 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1、2两点为本节课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1 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二、教法分析
本课依教材特点,采用螺旋式发展,循序渐进,探究式、问题讨论式教学。具体解决重、难点的方法如下:
1、“由旧引新,以旧带新”的方法:学生新知识的获得,必须由浅入深,由远及近,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如果学生对新知识课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就难以理解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培养目标,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出新概念,从而使学生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本质。
2.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规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一堂理论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一堂以分析、讨论、总结为主的新课。既强化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元素周期律理解元素的原子(离子)半径、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元素性质的内涵
原子半径
微观性质
化合价
元素的性质
电子得失能力
金属性
宏观性质
非金属性 整个课堂设计以问题为切入点,以具体的数据为判断依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质疑,并设法探索解决自己的问题,体现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特点。重难点突破
元素主要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和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既是本节课教学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元素的性质的内涵,使学生明白,结构决定性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是导致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也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同时,从结构决定性质这一点上,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宏观与微观相互转化等观点.从而完成本堂课的另外一个情感目标.
原子结构的 决定
元素性质的归纳出
元素周期律
周期性变化
反映
周期性变化
反映
内
内
内
容
容
容
原子的最外层
原子半径
元素性质随
电子数从1个
主要化合价
原子序数的
增加到饱和
原子得失电子能力
递增而呈现
(2个或8个)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周期性变化
的稳定结构
三、学法方面
(1)在本节教学中我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基础知识应该扎扎实实巩固。在学习过程培养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2)本节第二课时,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设计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3)通过授课过程中一系列发散性的设问,使学生明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好理论重在要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将知识真正灵活地融入脑海之中。
四、教学程序
从时钟转一圈,地球的自转、公转引出周期,从而引出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不是也有一定的周期呢?
<一>、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
从感性上理解元素周期律。在学习元素周期律之前,已经学习了卤素、碱金属2个主族元素族。具备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理解元素周期律时,以这些知识为材料,将已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新学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更好地理解理论,又能进一步认识元素化合物。例如,元
素周期律指出元素的原子结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如何变化?请看VIIA族元素卤素从F到At,原子结构如下:
随着原子序数从9到85,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2层到5层,呈递增趋势(原子的半径逐渐增大),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个。
作为金属族的代表物碱金属族也有相同的规律。原子结构如下:
从3号Li到55号Cs,随着原子序数从3到55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递增,从2层到6层。原子的半径也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是1个电子。
由此可见,用丰富的实际知识去理解一个新学的理论规律,便于掌握这一理论,从而也巩固了已学的实际知识。
充分利用 教材表5-5的相关数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表5-6,引导学生得出规律
表1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
1~2 1 1 2 2
3~10 2 1 8
11~18 3 1 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
周期性
变化。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
启发学生根据电学知识,推测当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核内正电荷越多,静电引力越大,因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减小。
再让学生充分利用 教材表5-5的相关数据,验证规律是否与推测的相一致。
表2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
3~10 逐渐减小
11~17 逐渐减小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
周期性
变化。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
表3
原子序数
化合价的变化
1~2 +1 0
3~10 +1
+5
-4
-1 0
11~18 +1
+7
-4
-1
0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
周期性
变化。
小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均呈现周期性变化
通过对以上几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落实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二>
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给出元素周期律的的内容,分析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的本质是由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补充: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使学生了解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量变、质变的观点,从而进一步完成我们的情感目标.
<三> 元素的金属性的强弱,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依据
最高价氧化物的酸、碱性强弱和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的判断
<四> 补充
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课堂练习:1.比较微粒间半径的大小
(1)Na、Mg、Al、Si、P、S、Cl
(2)Na与Na+;Cl与Cl-
(3)O2-F-Ne Na+ Mg2+
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微粒半径的方法:
一看电子层数、二看核电荷数、三看电子数。
特别强调: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其离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相关问题 课堂练习: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离于方程式为:
RO3n-+ 6I-+ 6H+ = R-+ 3I2 + 3H2O
⑴ RO3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
.⑵ R元素的原于最外层的电子数是
.答案:⑴ +5;⑵ 7.解析:该题第二问易误填为5个。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
以及 |最低负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8.课堂练习: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A H3RO3
B H2RO4
C
HRO3
D H3RO4
有关半径的判断
课堂练习: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A2+、bB+、cC2-、dD-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答案:C
解析:对于原子半径与离子半径的区别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与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问题。
其中,1、2、3、4点均为学生易出错的问题,因此,在讲解这些问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不是很理想,可以临时增加一些习题。
第四篇:元素周期律说课稿.
元素周期律说课稿(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五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第一课时。主要是使学生在掌握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基础上,了解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教材安排上,在原子结构后,元素周期表前,既能巩固原子结构的知识,又能过渡引出元素周期表的教学,因此在本章教材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是中学化学教材中的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如碱金属、卤素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同时能使学生以此为理论指导,来探索研究今后将要学习的化学知识如氧族元素和碳族元素的学习。因此,是本书乃至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同时,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掌握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基础上,了解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2.能力目标:
通过对元素核外电子、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的总结,使学生掌握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抽象归纳以及演绎推理的能力.3.情感目标:
结合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由量变到质变以及”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且具有内部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四)教学重点: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教学难点:原子半径的判断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型期,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前期。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氢、碳、铁等元素及一些化合物;还学习了碱金属、卤素知识;初步接触了原子结构的理论知识,这些为学好本节创造了必要条件。但本节教材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为使学生真正理解及灵活运用,须加强演练。
三、教法分析
鉴于高一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采用“启发诱导式“展开教学,为增强启发性,教师不是直接给出周期律,而是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出周期律,并对比大量数据和事实,验证结论的正确性。把一堂理论课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一堂以分析、讨论、总结为主的新课。既强化了重点又突破
了难点,实现教学目标。整个课堂设计以问题为切入点,体现新课标的探究性学习特点。四.学法分析
在本节教学中我着重突出教法对学法的引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引路灯来探索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巩固,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五,教学程序
1、研究核外电子排布变化的规律性
给出条件让学生自行画出并排列质子数1~18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随后引入“原子序数”的概念。然后再向学生提问:从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两个方面分析,同一横行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同一纵行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已学过的碱金属和卤素按上述规律应排入表格的什么位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并在小结时指出:如果对质子数大于18的元素继续研究,同样可以发现,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也会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象Na到Cl一样从1个递增到7个,最后到8个电子的现象,从而揭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普遍性。
2、研究原子半径变化的规律性
首先探究影响原子半径的两个因素及电子层数多少和核电荷数的大小,他们是怎样影响原子半径的大小的?再讨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不同电子层数原子半径的大小?同一电子层数不同核电荷数时原子半径的大小?然后对照教材表5-5,对有关数据进行验证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最后再拓展离子的半径应怎样比较的知识点。并给出相应的练习。
3、研究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的规律性
组织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Li到F、Na到Cl的主要化合价。然后组织学生对照教材表5-5,验证1~18号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并完成教材表5-8。
六、布置作业 06 化教
史凤莲 06210120
第五篇:《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说课稿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说课稿
本节说课的内容是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新课标中将本节分为3课时:
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
第3课时: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其他元素
下面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关于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的教学: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初中化学和化学必修1中曾经出现过元素周期表,但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了解和应用上(如查寻某元素的相对原子量等)。在本节的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已经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初步归纳总结出元素周期律。而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元素周期表的学习,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化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另一方面为学生学习元素化学构建了认知心理地图,对他们今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本节内容要求达到“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结合课标及学生实际,本节课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和技能:
①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②将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有机的结合起来,分析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进一步理解元素周期律。
③了解元素的位、构、性关系等内在规律,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的探究,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成表规则; ②通过对已有元素周期律的认识,进一步归纳和理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构、性关系; ③通过对周期表内在规律的归纳,学会“发现”规律并学会运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组织开展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和发现规律,进一步培养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习惯; ②通过认识周期表的成表规则和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体验辩证唯物主义的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
3、重、难点分析:
基于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课时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体现。难点:元素的“位、构、性”关系。
二、说教法
本节课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来设计的,故设计了“以问题为索引,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探究过程,运用诱思探究法进行教学,致力于营造出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主要采用发现、归纳、总结等教学方法。
1、基本思路:以问题诱思→观察分析→归纳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2、元素周期表作为教学的主题背景,使课堂教学“学不离表,表不离学”,突出重点。
3、将元素周期律与周期表有机结合在一起,设疑诱思,步步深入,从而突破学习难点。
三、说学法
以发现、探究为重点,致力于教会学生“如何思考,怎样学习”。充分体现学习知识的过程,核心是学生思维的启发、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提升能力。
1、基本学习环节:问题导入→分析归纳→理论升华→具体应用→作业中的研究性课题。
2、本节课的基本结论较多,要始终让学生主动参与结论的发现和探索,在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知识的研究者。
四、说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本节教材属于化学基本理论,缺少直观形象的实验,显得比较枯燥。作为高一学生,化学知识的自主构建能力水平较低,而充分的准备与合作交流可弥补其不足。为此,在课前将教材中“交流·研讨”栏目前置,作为学生的预习作业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在前一课时已完成“元素周期律”教学的基础上,本节课的教学程序主要由以下五个阶段组成:
1.概念形成阶段——创设情景、直观导学
(1)创设情景:
1、目前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的周期性,如何用一种形式表现出来?
2、为解决这一问题,哪位科学家做出了最杰出的贡献?
(对这两个问题,学生在预习之后,一般都有正确结论,由学生自由交流预习成果,将他们的答案板书为课题,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2)观察发现:让学生观察分析周期表结构,讨论交流后,将自己对周期表结构的认识表达出来。
(学生对表结构的基本认识将是正确的,在肯定学生认识的基础上,概括板书为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介绍周期、族的分类。此时,特别强调短周期的概念,并说明不完全周期是自然科学给同学们预留的发展空间,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导入下一阶段:短、长、不完全周期的周期序数和元素起止、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
2.规律发现阶段——设疑诱思、自主探究
(1)提出疑问:对元素周期律在周期表中怎么体现?
问题: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排列规则是什么?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排列规则是什么?
引导:引导学生绘制短周期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参考IA、VIIA、0族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已有认知或周期表相关内容,循序进行分析讨论。
(学生表述的问题基本内容一般是较准确的,此时,要针对问题实质渐进地鼓励学生将表述趋于科学准确后,将其板书为周期表的成表规则。让他们收获成功。)(2)深化认识: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律中元素的位、构关系 问题:
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如何变?
4、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如何变化?
(对于问题3和问题4的第一部分,学生可得出准确完整的结论,应予以板书肯定。对于问题4的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规律,学生会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视角进行探讨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又不尽相同,这时要诱导学生计算各主族相邻元素原子序差)3.理性认识阶段——学用结合、深化内涵
(1)创设情景:展现第3周期和ⅠA、ⅦA
问题:
5、第3周期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有什么变化规律?
6、ⅠA的碱金属元素、ⅦA的卤素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有什么特点或递变规律?
(这两个问题的主体是学生已有知识的再现。巩固旧知识的同时,进行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升华,以便进一步进行理论分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设疑诱思、总结归纳
问题:
7、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为什么有相似性和递变性?
8、金属性最强或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哪个位置?
9、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规律。
引导:引导学生对第3周期和ⅠA、ⅦA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的相同点和递变规律与元素性质(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的关系依次进行分析探讨,并要求表述结论。
(在学生思考、探究后表述的结论中很可能会出现离题较远的对映关系。鼓励学生大胆面对挑战,在他们达到或接近问题实质时,进行点评归纳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巩固应用阶段——反馈练习、检测效果
目的:检测学生对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性质与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的关系。设计:引用2010年高考9题
小结:围绕本节课的重、难点和预期目标进行课堂小结。
(在课堂小结时,首先提醒学生通过回忆,想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然后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由学生参照学习目标自主小结并表述小结内容。)
5.教学延伸阶段——课外拓展、提升能力
目的:在于强化主干内容,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进一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连续性和开拓性。设计:
1、教材习题练习:
一、1-7,三、1-3;
2、课外探究题:绘制主族元素周期表
五、板书设计: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短周期
周期
长周期 不完全周期 主族 族
副族 第VIII族
0族
同周期(从左到右):
原子序数
同主族(从上到下): 同周期(从左到右):
电子层结构
二、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
化合价(可设计成表格)
同周期(从左到右): 同主族(从上到下):
金属性、非金属性 同周期(从左到右): 同主族(从上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