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人机互动实施人本教学的尝试的论文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因特网、局域网、校园网给学校教育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方面进行了许多探讨和研究。多媒体图、文、音、像并茂的特点,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思维。但是,这种单人独机的操作,往往停留在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演示这种单一功能上,难以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学中,不同程度的学生只能“齐步走”,难以面向每一个学生,计算机人机交互的优势难以发挥。
人机对话的交互式教学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量大、交互性强、传输方便的优势,使动态的演示更精彩;交互的及时,不受教学人数、时间与距离的限制,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获得发展。
人机互动,因材施教。
人机互动的前提是在PC机联网的网络教室中,学生一人一机,教师采用WEB服务机指挥及监控所有的学生机,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
在新知教学中,利用网络优势由教师把信息传输给所有学生机器,在演示的同时,学生能参与交互,这样更便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特别是由学生自己使用课件,利用人机互动进行自学或交互讨论与合作,各机因人而异,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从而有快有慢、有跳跃、有重复地进行学习,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设计了“导入”、“猜想”、“转化”、“推导”四个模块,设置按钮,供学生使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对个人感兴趣的内容,特别是学困生觉得不够理解的地方可多次随意选择,从而可反复学习和思考,直到自己学懂了为止。优生自己吃饱了可帮助学困生,以共同提高。学生活动时,教师适时反馈各机的信息,及时启发学生,调控教学。如果学生有疑问,可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室里呈现出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人机互动的教学关注了个别差异的存在,有利于更好地因材施教。
人机互动,因材施练。
网络教学信息量大,交互及时的优势在数学多层次练习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做不同的练习,即因材施练,使人人获得成功的体验,人人得到相应的发展。
教师设计的多层次的练习课件,各机因人而异地通过人机交互进行联系。为激发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力求课件具有激励性、趣味性,使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觉得“我能行”。
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试一试”、“过关斩将”、“打擂台”三个大的模块,题目难度呈金字塔形,由易到难。“试一试”为基本题型,是所有学生的必答题;“过关斩将”则为深化性练习,有一定的坡度,适合中等以上程度的学生;而“打擂台”则为难度较大的思考题性质,是针对优生所出的练习。每一个模块中都存有大量题目,计算机对学生的作答及时作出反应,如“你真棒”或“没关系,再来一次”等提示语,给学生以鼓励,对于优生只做1—2道就进入下一模块,而学困生错了两次以上,计算机会自动出示3道以上的基本题给该生练习,从而当堂消化本课所学的基础知识。
在发散性练习中,学生可自由访问他机,在人机交互的基础上加强了生生交流与合作,实现多机交互。这样,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练习“齐步走”的局面,解决了“优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了”的难题,使各类学生在纵向上都能获得发展。
人机互动,自我评价。
人机交互使计算机对每位学生的操作能迅速作出判断和评价,使学生能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
在评价方式上我们注重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采用动画城中的小动物或卡通人物来评价,或用激励性语言评价,或一个大层次后奖励一个小游戏,如快速投篮等,使学生兴趣盎然。特别是在一些竞赛或测试中,计算机采用A、B、C卷,对每个学生的正确率、时间作出综合评价,使每位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当前学习情况,以确定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与目标,这是教师在当堂教学中依靠人力不可能做到的。
我们在网络条件下实施人机互动的教学模式的尝试,使因材施教、因材施练的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得以具体实现,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网络化的优势的确为数学学科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教师设计的多层次的练习课件,各机因人而异地通过人机交互进行联系。为激发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力求课件具有激励性、趣味性,使每个学生都充满自信,觉得“我能行”。
在练习中,我设计了“试一试”、“过关斩将”、“打擂台”三个大的模块,题目难度呈金字塔形,由易到难。“试一试”为基本题型,是所有学生的必答题;“过关斩将”则为深化性练习,有一定的坡度,适合中等以上程度的学生;而“打擂台”则为难度较大的思考题性质,是针对优生所出的练习。每一个模块中都存有大量题目,计算机对学生的作答及时作出反应,如“你真棒”或“没关系,再来一次”等提示语,给学生以鼓励,对于优生只做1—2道就进入下一模块,而学困生错了两次以上,计算机会自动出示3道以上的基本题给该生练习,从而当堂消化本课所学的基础知识。
在发散性练习中,学生可自由访问他机,在人机交互的基础上加强了生生交流与合作,实现多机交互。这样,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练习“齐步走”的局面,解决了“优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了”的难题,使各类学生在纵向上都能获得发展。
人机互动,自我评价。
人机交互使计算机对每位学生的操作能迅速作出判断和评价,使学生能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
在评价方式上我们注重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采用动画城中的小动物或卡通人物来评价,或用激励性语言评价,或一个大层次后奖励一个小游戏,如快速投篮等,使学生兴趣盎然。特别是在一些竞赛或测试中,计算机采用A、B、C卷,对每个学生的正确率、时间作出综合评价,使每位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当前学习情况,以确定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与目标,这是教师在当堂教学中依靠人力不可能做到的。
我们在网络条件下实施人机互动的教学模式的尝试,使因材施教、因材施练的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得以具体实现,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网络化的优势的确为数学学科教学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第二篇: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尝试论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已迫在眉睫。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改革课堂教学,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下面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尝试:
一、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原则”
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一个整体,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既不能重教轻学,也不能重学轻教。教学“贵在引导,妙在开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其主导作用重点体现在“导”。教师在从事课堂教学中,既不能全包总揽,又不能撒手不管,要采用启发式、探讨式、合作交流式等教学方法,以引导为主、讲解为辅,诱导学生主动学习,变厌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由学会到会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其主要体现在,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完整经历学习知识的全过程中,变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变消极地应付学习为积极地正确对待学习,并在积极、主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应体现在因材施教
由于个体之间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的差异,学生之间一定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中的差异,在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坚持“面向全体,兼顾两头,培优,促中,补差”的原则,以适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可实行多提问、多鼓励、多巡视、多辅导的方式,促进他们的学习。对于差等生要采用“低起点、小台阶、缓坡度”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选出必做和选作要求,来增强其学习信心。对于优等生要让他们吃得饱、吃得好、拔出尖来,同时对中等生做到吃得进、消化了、高要求,达到促中的目的。
不管采用什么形式,只要使各类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充分地得到发展和提高,就是实施素质教育成功的表现。
三、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一个主动获取知识的环境,也就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各个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地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当然,这种参与不是仅停留在课堂提问上,而是深入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如让学生上台讲课,自己到讲台上纠正练习中的错误,参与课外练习设计,编写单元测试题,进行课堂评议,制作教具等。所有这些参与的实现,必须以学生勤于动脑、独立思考、亲自动手操作、多动口表述、善于质疑、主动解决疑难问题为前提条件。总之,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放手,给学生创造一个主动获取知识的平台。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进行课堂素质教育的又一个平台
在课堂练习中应做到:
1.确保练习时间不少于15分钟,以保证学生练习的顺利进行。
2.训练内容多一些能力培养的练习题,少一些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练习。
3.难度适中,数量适宜。
4.层次分明,对不同学生做不同要求。
5.练习时要求独立、高效完成。
这样设计的练习,可以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又能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反馈准确信息,便于教师查漏补缺。
总之,在优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把素质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大胆进行改革创新,多创设条件,多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第三篇:互动教学论文素质教育论文
互动教学论文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互动教学”理念的跳高教学实验性研究 摘要:本文借鉴素质教育之“互动”教学的理念与方法运用于中学背越式跳高教学过程中并进行对比性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互动式”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提高背越式跳高的教育教学质量,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育人观,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素质教育理念,而且有助于加强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教师内涵建设。
关键词:素质教育,互动教学,跳高,教学,理念 前言
本文以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有关素质教育的内容为依据,通过在中学背越式跳高教学实验过程中,借鉴与运用素质教育的“互动”教学理念进行背越式跳高对比性教学实验,旨在为进一步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方法,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提供有益的见解和参考依据。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本文随机选取澧县第一中学高二(5)28名男生作为实验对象。实验对象基本情况(表1)。
1.2 实验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而实验组在背越式跳高教学实验过程中,除了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以外,时刻体现“互动”教学的特点,充分调动
教与学双方面的积极性。主要措施包括:对教师体现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灵活机动、一视同仁、区别对待、语言艺术等”方面;对学生体现在“情感激励、平等公正、区别对待、鼓励先进、帮助后进、鼓励互助、集体主义、体现关怀等”方面。)、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本文所有数据均由澧县一中高二体育教学组测取,并运用spss 10.0进行数理统计)。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1互动式教学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育人观,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素质教育理念。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表2-表7中可以发现:实验组技评与达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对象在实验前是否喜欢上背越式跳高课的问题上体现出一致性的特点,但是在实验后对背越式跳高课的喜好性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实验组喜欢上背越式跳高课的占到了90%,对照组只有60%。实验组对自己学习过程很满意占100%,对班级整体学习过程满意占90%;对照组对自己学习过程满意占60%,一般满意占40%,对班级整体学习过程满意占55%,一般满意占45%。实验组对自己学习结果很满意占100%,对班级整体学习结果满意占85%;对照组对自己学习结果满意占60%,一般满意占40%,对班级整体学习结果
满意占50%,一般满意占50%。对照组对觉得自己参与程度投入和一般的分别占60%和40%,对班级整体参与程度觉得投入占50%,不投入占20%;在有关自信心增强统计结果中发现,实验组觉得自己增强占100%,觉得班级整体增强的占80%;对照组觉得自己增强仅占50%,觉得班级整体增强的仅占30%。本文在教学实验中发现学生之间的互助意识、关怀意识、集体主义、对课堂和教学动作的参与程度均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些充分证明通过“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介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体现了“人文关怀”色彩,切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育人观,突出体现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
2.2互动式教学切实加强了教师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基本品质,体现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
本文在教学实验中强化教师在教学岗位上“创新与奉献”意识,体现“一视同仁、区别对待和情感激励”的素质教育理念,从表8-表10中可以发现:在对喜欢上背越式跳高原因的理解上实验组90%是因为老师的教学,对照组50%是因为考试的原因和老师教学。在对不喜欢原因的理解上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占100%和80% ;在对教师整体教学情况统计中发现,实验组满意90%,对照组80%;在对教师在激励原则的使用上感觉成功的因素调查中发现实验组在语言、动作和精神鼓励方面均占100%,物质上占80%;在问及除学
到跳高技术外还学到了其他什么知识?的问题时,实验组认为能力、为人、心理品质、气质、爱心、责任心、耐心与恒心这几方面均得以提高的分别占90%、100%、85%、95%、100%、100%和100%。在本文的教学实验中,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如:对实验组的教学强调平等对待每一个同学,在语言与情感方面不断的鼓励,告诉他们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你自己努力了就实现了主体性的价值。在实验组的课外教学过程中,无论何种困难情况,即使是天寒地冻、雪花纷飞,教师都陪伴学生共同完成课后练习,以教师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引导和感化学生,教师的“奉献精神”成为许多学生感动的源泉,更是教师以身作则的生动体现,这也对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论与建议
3.1“互动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背越式跳高的教育教学质量,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质量”观;
3.2“互动式”教学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育人观,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素质教育理念;
3.3“互动式”教学切实加强了教师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基本品质和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而且对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主导”地位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庆杰主编,田径,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1:90-99 [2] 杨贵仁,试论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1998(3):8-13 [3] 蔡克勇著,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68-198
第四篇:实施“网络互动教学”的设想
实施“网络互动教学”的设想
我们将打造一所学生从喜欢到依赖的网络学校
我们将打造一所家长从期待到信赖的网络学校
(以下称协会)与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网络互动教学的有关构想:
关于合作
合作双方本着协作共赢,共同成长的理念打造网络课堂,其中协会负责技术类相关工作,网校负责该项目的整体运营,双方诚信合作,共同发展!
关于技术
技术类所有相关工作由协会尽快建设调试试运行。关于运营(前期)
构想及我们所需要的支持
身份类:协会相关人员及身份的确定,确保市场运营的规范性以
及诚信度,我们还构想成立“青海省家庭教育及学习方法指导中心”组织,以期更好的进校活动,扩大社会知名度,成为成功运营的基本保障。该协会的负责人由网校方承担。
硬件类:成立专门的网上课堂团队,命名,制作整套课程CI,创办具备特色的学习网站,落实相关的资源及课程。
师资类:网校负责培训一批优秀的学习方法指导老师。关于市场运营:另有专案说明
市场的构想:名师课堂的打造,社会形象的建设
公开课的构想:我们将联合中小学校进行学校家长学校的建设,把进校宣传做到位。
招生的构想:以成熟地区为模式,标准复制。
关于发展:
自主的招生成为利润点
网站的建设最终成为盈利的指标
覆盖青海省内各区县,标准复制,收取信息费成为盈利指标 精选优秀教师成立工作室,收取信息费成为盈利指标 合作各大培训机构,打造更多的远程成人教育类课程盈利
第五篇:优化教学目标的尝试论文
【摘 要】引导学生学习和领会知识是教学当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笔者在讲授《电机变压器》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去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本文即从这两个方面对教学过程特别是教学创新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学目标的实现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目标;尝试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讲授《电机与变压器》课程,通过实践俄国教育学家布卢姆的教学理念,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和领会知识比以前有了更深的教学体会,并在优化教学目标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本文着重对此课程的教学进行讨论。
—、“知识”是对学生记忆力的要求。只要求学生记忆或者回想和最初接受的教育形式、内容没有其他差别的知识。这是对学习的最低水平的要求。
在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需要通过他们的记忆。我注重开发学生的记忆力,帮助他们学会了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记住教材的重点。
在《电机与变压器》一至三章课程讲授完毕后,我指导学生复习第二、三章的内容。首先,讲清了温故而知新的道理;其次,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要求学生自编提纲,小结归类,并且指导他们抓教材内容的轮廓梗概并进行列表对比,对知识进行分类归纳。采取这些教学措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同行的好评,公认为是教育方法的创新。
比如:第二章直流发电机的梗概为:直流发电机:
输入机械功率 P1
1、空载(ΔP0、M0)①空载特性曲线
输入机械转矩 M1
2、有载(P、M)②电势建立过程 ③电势建立条件
1.空载:
①IE=Ia,Ua=Ea 特性曲线近似于磁化曲线
②剩磁通0→ E0→IE→E(与0同向)→Ea
③电势建立的条件,有剩磁.励磁E与0方向相同励磁回路电阻RE<Ra
2.有载:
①外特性:U=?(IL)与U=Ea-IRa,并讨论端电压下降的原因
②并励、复励、过复励等特性和应用。
③功率平衡方程
从上面的轮廓梗概可知,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自编提纲、归纳小结。当然学生小结各异,有片面性,因此教师要再讨论订证,补充,使其较全面。
又如第三章直流电动机与发动机的功率。
通过第二章教材内容的轮廓梗概和第三章教材内容的列表对比,帮助学生记忆所学的知识,开发了他们的记忆力。随后我作教学总结:
对直流发电机:
输入机械功率 P
1输入机械转矩 M1
1.空载特性(△P0,M0)2.有载特性(P.M)
3.功率.电势.转矩方程
4、问题的重新提出。
5、练习
1、空载:
①空载特性曲线及特点 ②电势建立的过程
③电势建立的条件
2、有载:
①外特性曲线U=?(IL),U=Ea-IRa及特点,端电压下降的原因。
②并励、积复励、差复励及过复励的特性。
③功率平衡方程:P1~P, P~P2, P1~P2方程。
3、方程:
①电势方程:Ea=U+IaRa , Ia=IE+IL。
②转矩方程:M1=M+M0
③效率:η=P2/P1=P/(P+△P)=(P1-△P)/P14、问题:
①有了剩磁,电动势是否会突然升高?
②电源内部电压降很小,电动势为什么远大于外电阻上的电压降?
③并励发电机的电压基本上不随负载的波动而变化,用的什么办法?
④如果把积复励发电机中的串励绕组反接,则此时外特性将会怎样?
5、练习:
①空载特性点如何?何为剩磁电动势?
②励磁回路得伏安特性如何?
③试说明功率、电势、转矩方程的物理意义及相互联系。
④何为铁损、铜损、空损和机损?
⑤并励短路电流为什么不大?
⑥复励、过复励发电机应用如何?
从上面归纳直流发电机的轮廓梗概,可以培养学生自编提纲,归纳小结的学习能力。起到以下作用:
(1)巩固所学知识。复习是学生巩固知识的过程,对于课堂讲解的知识,学生只有通过复习和练习,才能真正掌握。
(2)加深和扩展知识。复习能加深和扩展知识,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是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记忆并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每次复习都应该包括着一些新的内容;如问题的提出,材料的重新排列,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观点等等。
二、“领会”——是最低层次的理解,但比“知识”要求高。它要求学生在与以前教学情境有些不同的情况下,把握实质性的知识。显然,这里已渗透对学生注意力、观察力和想象力的智力要求,以及对适应能力和定向能力的要求。
在《电机与变压器》第七章中,讲完三相异步电动机基础结构后,我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与转子间并无机械连结,为何在定子绕组中通入三相交流电压后,转子就会旋转?并布置如下思考题:
当磁场顺时针旋转时,处于磁场中的导线框是否转动?转向如何?若磁极逆时针旋转,上述情况又如何?
在讲述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之前,作上述准备有以下好处:
1、建立悬念。众所周知,教学过程中建立悬念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复习并运用原有知识。以前所学的电磁知识的掌握在电机原理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是电机内容教学手段与要求。特别在电类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连贯性是同行们公认的一条教学规律。
3、突出必须具备旋转磁场这一关键条件。在上述思考题得出正确结论后,很容易地将鼠笼式转子代替导线框。问题的解决很自然地剩下关键条件:要使转子转动,就必须要定子提供一个旋转磁场。这样,旋转磁场产生问题必然成为学生迫切弄淸的问题。
4、为后述课程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上述思考题的分析讨论可得结论:导线框与旋转磁场转向一致;导线框不可能大于、等于旋转磁极转速。这样就为讲述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向、转速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布卢姆教育目标(认识领域)分类学特点简析》、河北师范大学报88年2期 《电机与变压器》(劳人板版)《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