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摇滚北京随笔
北京的票贩子还是非常多的,而且票价也如料想之中。基本上就是5折左右,但是下手也要早点,在暖场完毕,我还没有买到,可见来人之多。最后终于买到了面值380的看台票,只用了175而已,还是很划算的。不过也是有代价的,当我进入现场的时候,黑豹已经结束了。只是当年的摇滚先锋经过了多次的人员更迭后,实在是平庸至极了。没看到他们的没落反而更让人欣慰啊!
何勇出场了,就在来工体的路上,许多男女都穿着何勇的海魂衫,足见其摇滚风格着实影响了许多不甘随波逐流的年轻人。还是那首《姑娘,漂亮》和《钟鼓楼》,全场第一次高潮开始出现,不过何勇胖了,也没有了当年的犀利。倒是他的老爸还在给他伴奏,实在是令人感动啊!
张楚的出现令全场沸腾,《姐姐》和《蚂蚁,蚂蚁》更是全场开始大合唱,张楚还是那么瘦,依然那么沉默。那个给人以懦弱的弟弟形象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有一丝的改变!
窦唯没有来,作为当年魔岩三杰的一员,才华横溢的窦唯似乎再也不会回到舞台上了,留给我们的只有无限的追忆和唏嘘了!
之所以先说他们三人,是因为崔健离我太远,汪峰又回到了主流,作为70后,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摇滚只有这三人能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70后的精神。回头再看当年的香港红磡演唱会,魔岩三杰把他们最绚烂最精彩的时光永远的铭刻在中国摇滚乐的里程碑上。自此之后,中国摇滚开始由鼎盛开始走向衰落,时代不同啊!如果换成当今的市场,这几位也应该是非常富有的,怎奈当时中国的摇滚风光的背后其实是经济上的窘迫啊!没有投资没有新的创作灵感,摇滚慢慢的滑向了死亡的深渊,逐渐的离开了人们的视野。
许巍剪掉了长发,精神了许多,但是抬头纹还是那么深。《两天》的演唱过程中难得一见的是许巍向大家展示了其吉他的功底。《蓝莲花》带来了全场的欢呼和几万人的合唱,不过就这两首,于是我高喊:许巍,你不讲究!
汪峰还是老样子,不过居然还唱《飞得更高》,而且墨迹了半天,一副摇滚老大的样子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而且和许巍一样都给企业写歌。经济已经侵蚀了摇滚,知其无奈,唯有感慨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当道。可是不得不说的是汪峰让中国的摇滚更加阳光也更加让普通人接受,从而重震摇滚雄风啊!而且其创造才华在有了经济上的保障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创作出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好歌。“至少有十年我不曾流泪,至少有十首歌给我安慰”!希望,汪峰能早日重整鲍家街43号。
黄家强虽然有了自己的乐队,但是依然没有过硬的作品问世。所以此次代表香港的摇滚乐参与演出,还是BEYOND时的经典老歌。《不再犹豫》和《光辉岁月》,虽然久远,却依然让我感动。全场也开始出现了集体站立合唱的场面,当“年月把拥有变作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的歌声响彻全场时,我的热泪不禁的夺眶而出。是啊!看着年华老去的当年偶像们,在看看自己这些年来,失去了爷爷,失去了青春!岁月的长河啊!里面全是追忆和慨叹啊!
唐朝和崔健的演唱我的感觉是失望,郑钧则是中规中矩。而信有些太夸张了,朴树则比较酷,看起来黄健翔的担忧是多余的(曾认为其会抑郁)。最让人想不到的是齐秦,其水平还达不到摇滚乐的基本要求,全场就他的演唱声音低于伴奏音乐,最后的离场更是给人落荒的感觉。插曲是轮到其乐队演奏时,吉他居然出了问题。还有一点,老齐也胖了,不过还穿着白线衣。
演唱会结束后,已经没有地铁和出租了。据说,由于崔健邀请15个女歌迷上台跳舞而让演出延后了近半个小时,第二天还让派出所提审了。于是我在人群中漫步了近一个小时,充分体验了一下北京一夜。
第二篇: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杂文随笔
崔健为何让男人痴狂?他用狂野吼出了男人心底的挣扎和彷徨,热恋和向往。《一块红布》《花房姑娘》《我想在雪地里撒点野》二十多年前,这些自由奔放的呐喊,让无数坚硬拒绝融化的冰,在他的歌声中消融。
印象中的他唱歌时很少笑,总是皱着眉头愤世嫉俗的样子。他的歌对于老男人,就像周杰伦的歌对八零九零后那一代人有着强大影响力。
若有人说,他只是六零七零后老男人的专属最爱独家记忆,一定有年轻人说,不是的呢!我唱老崔的歌很多年。
花花就是这样,他在前几年比赛中唱过《假行僧》,在2018年《歌手》竞技中又选了这首歌。
他对这首歌要有多喜欢,才能一次次在最关键的时刻唱,一次次重新改编,我们那个年代再张扬个性的呐喊,也只是从头好好唱到尾,最多再吼上几嗓子,就相当前卫了。
花花就不同了,他坦言唱这首歌是一种宣泄,只是他宣泄得也太让人目瞪口呆了。他的“花式唱腔”总能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奇,你以为他已经痛苦到无以复加,他居然还能唱着歌独自笑出声音,简直了!
我不知道你们看到此情此景什么感受,我看他笑也随着他笑。他不仅做到了想唱就唱,还做到了想怎么唱就怎么唱,随心所欲信马由缰。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假如你爱上了我,就请你吻我的嘴。
人生的春季,如花的年岁里,那个唱这句《假行僧》的男孩,经过我站的教室窗前,如今的你再听这首歌,是不是也瞬间觉得自己又年轻了一回。
老崔的《从头再来》能让听歌的人群沸腾,不管是腾格尔在《歌手》舞台,还是看艺人现场表演,都一样打动观众。无论是上年纪的年轻的,男的女的,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一样随着节奏沉醉其中。
腾格尔这次选《从头再来》选对了,自嘲说自己闹歌荒的他,其实非常聪明。他和他的“苍狼乐队”一起走过了二十多年,和谭咏麟的“温拿五虎”一样,男人之间经过岁月洗礼建立的友情,有时真的比亲兄弟都亲。
也许他唱的不如我听现场的感觉更好,但他毕竟即将六十岁了,在舞台上劲歌热舞,已经发挥到极致。
谁说只有年轻人唱歌才能随心所欲,腾格尔在舞台上,也可以恣意发出心底的怒吼。唱崔健歌的人,都唱爽了,听歌的人也此起彼伏从座椅上站起来了。凡是让观众听歌时有这种效果,那么,这位歌手得冠军一定水到渠成。
这期《歌手》是摇滚之夜吗?前面两位唱老崔的歌,还有张韶涵《再见青春》,汪峰《忘了我》,不是呢!
霍尊的《你好吗?少年》,是一股清流。他偶尔不经意间的假音,是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南北的落叶? ? 有什么分别? ? 理解却花了十年时间
关于少年的歌,我只记得《小小少年》这一首,他们随着身材长高,少年的烦恼也在增加。
穿长裙的女生喜不喜欢自己,家长定下的计划是不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方向,自己选择的那条路又是否布满艰辛和坎坷。
未来会叛逆的、正在叛逆的、早已经过叛逆期的,当更年期遭遇青春期,人生就是演不完的戏,每天都在上演,都有人不断用激情去演绎。
愿你出走多年,归来依旧是少年。此去经年,也许能有人做到容颜不变,谁又能说自己,经历过那么多沧桑心境维持不变呢?
想象的风花雪月总是比现实容易,现在的我们回首从前,有谁一帆风顺走过来,如今的自己和从前想象得一模一样?我们在磕磕绊绊中学会了妥协,相信我,未来还会有对孩子对爱人对工作的妥协。
有人说,你总写娱乐圈的这些戏子有多大意义,你只看到他台上几分钟的风光,就以为他获得的都这样轻而易举,并没有看见他为之奋斗,在台下练了十年功夫,想风光无限真不是随意吹牛说说那么简单。
我们看到,就连叱诧风云多年的明星,在《歌手》这个舞台,若想取得靠前的好成绩都要常变常新,不走观众熟知的老路子,更何况我们普通人。
因为观众的耳朵越来越挑剔,想听到一首震撼心灵的歌也变得越来越不易。一首把你唱醉的歌、一段直抵人心的文字、一个懂你的知己,都值得珍惜。
无戒极限挑战训练营写作训练
日更第一百二十八天
第三篇:摇滚学校
《摇滚学校》观后感
美国的教育一向是以自由开发为基本特征,它们要求的是个性的发展,于是任何一部校园题材的影片中都有一个变态式的传统教育学校,一个勇于改革的老师和一群才华横溢但被学校和家庭压制的学生.从早期的修女也疯狂2中的唱诗班,到死亡诗社中的诗作小组以及这部摇滚学园追求的都对自身的解放。然而,摇滚学园与其它不同的是这群孩子真的只是孩子,他们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只是听从老师家长的训教,不像以往那些影片中的孩子那样叛逆有个性,大多数都很安静,不爱说话。例如Lawrence尽管钢琴弹的很好却认为自己不够COOL;Tomika觉得自己太胖所以非常自卑,险些失去了唱歌的机会而去做Equipment Job;Zack尽管是乐队的第一吉他手在展示自己的歌时仍然表现得很不自信。Dewey老师因此就有了机会来现实他长期未能实现的梦想。尽管这些孩子是被利用的,但最后他们终于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和得到家长的认可。或者说,恐怕最后的喝彩并不是给Dewey 的,而是给孩子们的。而那些并不擅长音乐的孩子却也从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负责服装设计的Billy,电脑灯光的Gordon,以及非常喜欢扮演重要角色的班长Summer(Dewey给她安排了乐队经理的位置)。在最后的家长会上,Dewey也忍不住表达出自己的心声他为这些孩子的才华个性感到骄傲,当然,这些都是在他正确的引导下才得以展现。不难看出来的另外一点就是一个人必须学会自荐,不能总坐在那里等待别人来发现自己的闪光之处。在影片中,有几个明显的例子传达了此观点:Dewey对Tomika说的:“I can't let you be a singer if you can't sing 如果你不能唱出来我就不能让你充当唱歌的角色。”从未打过鼓的Freddy主动要求当鼓手;Billy提出不要做保安而要做服装设计,以及Summer总是非常自负,无处不展现自己的重要性。从这点看来,东方的自谦信条是绝对行不通的。这一切都显示美国教育的特点。而这些方法在东方是行不通的,中国的孩子无时不刻地在被扼杀创造力与个性,也许中国的教育体制比任何一部美国中变态式的传统学校都要变态。中国的孩子都被引上相同的发展道路。
但是深入一想,美国的这种教育方法真的就好吗?前面看到Dewey在一个个木板式的孩子面前摇头晃脑地进行他的Rocking,有谁不会觉得有趣,可是最后这一群认真的孩子到站在舞台上整个都变了形,除了吃惊之外,难道不会觉得有些遗憾吗?他们还是往日里那些安静思文的孩子吗?本人并不赞同家长和学校用模具把学生都塑成一个样子,但是如果该学校里的学生都按Dewey教育的那种方式去发展,他们真的会有美好的前途吗?
现实中像Dewey这样热爱摇滚的人常常不能得志,分为两类:像Ned那样去找一份教师的正经工作,找一个女朋友过着正经的日子,尽管怀念但也不得不放弃,或像Dewey一样整日无所事事,做着摇滚的梦想,屡次尝试组建乐队屡次失败,大多数人毕竟不能靠摇滚来吃饭,成名的人只占少数,而那些不能出名的就出不了唱片开不了演唱会,从而无法解决生计问题。肚子都填不饱,又怎么有空去摇滚呢?Dewey开始是赖着Ned生活的,后来无奈Ned的女朋友太挑剔又苛薄只得冒名去作代课老师,在学校每天都混着日子过:给学生放假自己坐着发
呆,不试图去与学生交流。试想,如果这群学生没有音乐天份或者他没有发现他们的天份,也许这段代课时间就会这样像流水一样过去,学生真的是被WASTED。
那么现在不说如果,就像电影那样发展,Dewey发现了学生们的天赋,为现实自己抱负的同时让他们展示了自己的个性,但这只是一次假期不是吗?Dewey作为一个好老师所做到的仅仅是给了这群学生一个发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和经历,而不是将他们引向摇滚的道路,想想以后他们中还有谁会走这条道路?他们能每个人都去做歌手唱摇滚吗?Dewey对于自己这方面的失败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弥补方法:开一所自己的摇滚学校。但是这并不是每个孩子可以选择的。在高兴地玩了一番之后,表现了自己一番之后,他们会回到普通的日常生活中去,学应该学的,做应该做的。大多数人将来的情景将是工薪阶层,做一份人人都能做的工作,只是在中途休息的时候会想起自己曾经加入过摇滚乐队,或是拿起乐器轻弹几下。尽管对于有些人听起来很悲哀,但是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那不是一种悲哀而是正常的人生。任何人都可以从他的疯狂痴迷的状态中看出Dewey真的热爱摇滚,同时他也把摇滚的真谛传达给大家:Stick to the Man.发泄心中的不满与愤恨,抒发自己的希望与渴求。对于摇滚,你还有多少热情,多少期待。一直热爱着摇滚,过去现在未来。今天看了一部老电影,是JACK BLACK的《摇滚学校》。在影片中,一个对摇滚无比热爱的吉他手意外成为一群孩子的代课老师。就此开始了摇滚的振兴。剧情无非于此,开始我还以为是一部夸张的喜剧片。看到后来,也让我振奋了一下。一直相信摇滚是最能打动人的音乐。一群活在规矩管制之下的孩子们,已经对生活麻木,似乎在他们的生活中只有拿到几个A,如何取得好成绩。但每个人内心都是叛逆的,没有人天生愿意服从管制。每个人都渴望摇滚。直到杜威"费恩以一个教师的身份出现在他们面前。对摇滚近乎狂热的热情打动了孩子们,也打动了所有的观众。想跟着他们一起呐喊,唱出对世界的不满。为什么我们要听从别人摆布,为什么我们要放弃我们所热爱的东西,为什么我们要做不想做的事情,少管我,少管我,少管我!谁知道摇滚精神是什么?追女孩?醉酒?不,是对抗。如果想摇滚,就必须有打破规矩的勇气。还记得摇滚学校里那个小吉他手写的歌“我们的成绩是全校最好,但我们对世界却一无所知。牢记你的谎言并不困难,我感觉仿佛被催眠。如果你想做老师的宠物,劝你最好打消这念头,摇滚才是真理!摇滚才有意义。”摇滚就是这样迷人,一直这样迷人。因此,才有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了摇滚,献出自己的青春。也许有一天,我们累了,会慢慢冷下来,但摇滚精神是不会熄灭的。让我们记住,“摇滚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出风头。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业,我们是有使命的。一场出色的表演,可以改变世界。”改变世界,也许胖杜威赋予摇滚的使命有些艰巨。但只要相信摇滚的人,都要相信,摇滚精神。不是摆姿势,不是糟践自己。而是抗争,告诉世界,你活着。告诉世界,我摇滚,所以我存在。
当看到杰克布莱克饰演的杜威`费恩以一种难以理解的痴迷状态沉醉于摇滚乐时,恐怕每一位观众都会忍俊不尽,尤其在影片开头他自我陶醉的夸张表演方式,绝对令人发笑。没错,这是一部喜剧,但同时它也是一部摇滚电影,只不过以并不太正统的方式表现着一种摇滚精神和对它的那份执着热情。
同影片中的杜威费恩一样,演员杰克布莱克在真实生活中也是一位狂热的摇滚乐迷,他也有着自己的摇滚乐队,他去年(好像是)还拍过摇滚电影《顽强的D》。正是因为这种源自真实生活中对摇滚的那份热爱,杰克布莱克才能够恰如其分的演绎出杜威的那份热情和痴迷。为数不多的成功摇滚乐队,是建立在大量地下乐队奋斗的基础上面的,而正是那些狂热的乐迷们组成了那些众多的地下乐队,他们渴望成功、追逐梦想。影片中的杜威费恩便是其中一名,但事实上他并不成功,或许他并不具备足够的才华而且他离自己的梦想遥远甚至有可能越来越远,但是摇滚在他心中的地位却是不可磨灭。当他的室友最终选择务实而远离摇滚乐时,他似乎仍然象个孤独的斗士,独自追赶梦想。你可以笑他执迷不悟,但这就是真正把摇滚当作生命的人的精神。
最后代表着美国中产阶级的家长们跟着rock fans一起大叫school of rock的时候,我振奋了一下,感动了,我看着舞台上风光无限才华横溢的孩子们,有种很强烈的想要流泪的冲动。摇滚就是具有如此魔幻般的蛊惑力,让我们为此疯狂为此着迷。我不会成为像杜威费恩这样终其一生追求摇滚的人,但摇滚在心中却同样有不可磨灭的印记。
摇滚从来就不只是一种音乐,它是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世界观,它覆盖的可能很多很多,并不仅局限于音乐的形式。影片中的杜威教会了孩子们对老大---“the man”说NO,学会自己思考、自己选择、坚持自己的喜好、展现自己的才华,这才是摇滚乐带给保守模式束缚下的孩子的真正改变,这也是杰克布莱克作为一名真正摇滚乐迷用表演赋予了这样一部喜剧电影不一般的东西。
颠覆传统的励志电影,不同于以往的儿童电影,更与老牌的麻辣教师有别,主人公的精神穿插在现实与梦想之间,做自己的主人,对抗周围的“老大”的势力,我们要活的自主,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完成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理想。
杜威·芬,一个失落的对音乐对摇滚执着的人,但是由于被队友抛弃,失业在家无法再参加舞台表演,所以一直失业在家。舍友曾经同样是一名摇滚发烧友,但是受了自己女友所谓现实的“教导”后,认为参加摇滚乐队是不会有什么成就的,放弃了,成为一名现实主义者,想成为一名教师,致使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著名小学来聘请自己的时候,被正失业在家的杜威冒充自己去应聘上一名教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杜威发现孩子们在上音乐课,很多孩子对表演和演奏和有天赋,所以就和自己的摇滚联系起来,让他们组成一个摇滚乐队,去参加一个本应该是大人们参加的摇滚比赛,给他们制定出了一个学习表,使他们几个星期一直沉浸在摇滚的海洋里,在一次家长会的时候,被舍友女友举报揭露,此时正值最后的表演比赛的前一天。孩子们想这个假冒的老师并不是一个可恶之人,也正是这个老师告诉他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天赋,最后他们还是集体去和杜威参加了表演,这个班的家长都到校长室讨个说法,却发现孩子都已经不见了,所以家长们和校长来到了表演的地方当家长们看见台上自己孩子的表演,都惊讶不已,没有想到他们眼皮下的小东西竟然可以变得如此之令人惊讶,结果可想而知,虽然杜威不能当老师了,但是摇滚校园乐队正
式成立了,他有了自己的乐队,一起创作,并且成立了一个类似于兴趣特长班的地方,而里面的老师正是杜威和他的孩子们。
本片的一个亮点就是女配角,我非常喜欢的就是剧中女校长和乐队的小经纪人。他们的本色表演,给这部电影带来了一些掌声。
我想说的是这部电影带给我较大的震动,因为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更多是我们对教育的思考,这几天在看一个我弟(10岁)暑假的作业,一篇小说《窗边的小豆豆》,我从我的角度看到的是现代教育的一些观察点。我看这个电影,怀着一种“不可能”的思想和看法来看,因为在现阶段的小学或者说是现阶段的学校来说,都不可能存在摇滚,不可能出现在课堂上,孩子们每天只能面对的是很功利的东西,好好学习,赢得小红花,小星星,小旗子,我们谁又敢说我们曾经没有为使光荣榜中自己那一栏的光荣标志更加多一点呢,只怕是希望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但是在杜威的课上我们看到的是我们儿时不曾想过的一片大好的景象,可以“不务正业 ”,可以瞎胡闹,可以爆粗口,让我们玩转音乐,enjoy摇滚,深深体会摇滚的精神—勇于正视恶势力,强实力,不要使自己被迫完成自己不喜欢的任务,要敢于对他们说出自己的心中的感受,让他们知道我们的感受,知道我们的思想,我们愿意干什么,厌恶干什么。只有真正的自信了,才能通过摇滚爆破出自己的感情。也正是看了这部影片,才让我有机会思考这个问题,考虑到我们的未来,如何变得更加自信,现在社会上的很多不和谐景象是这种应试化的教育所造成的,我想那么孩子们的父母就应该发挥更加重要的角色,鼓励自己的孩子多多看看自己身后所处社会的一些元素,即便是老师教的能让他们完成学业,但是孩子们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不可而知,难道非要等到一个懵懂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处处碰壁的时候才思考尝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吗?
第四篇:《摇滚藏獒》观后感
《摇滚藏獒》观后感
《摇滚藏獒》观后感1
我曾经是乐客在线的资深网友,已经有很长很长时间没有参加论坛的活动了。这次非常荣幸甚是幸运地获得了今天的观影资格,在此感谢新闻网,感谢小编,感谢华影。言归正传,天公作美,下着雨的天空忽然变得明媚起来,风吹干了地上的积水,阳光也若隐若现,许是因为获得了免费的观影资格,心情格外好,虽说是动画片,虽说是成年人,但我一直有颗童心,动画片从来就不是专门为儿童定制的,成人观看亦有不同的收获。这部影片适合亲子观看,孩子有孩子的理解,家长同样有家长的观点。
《摇滚藏獒》的内容诚如贴中所说:藏獒波弟在山村长大,本该子承父业担当村庄卫士,却爱上了现代摇滚乐。为了追求音乐梦想,他进入城市,寻找乐队未果、拜师学艺受挫、屡遭狼群算计,但他坚持不懈,不仅拯救村民,还弥补了亲情上的裂痕,最终梦想成真。看过之后,这部影片给我的启发主要有:首先作为家长,应该理解并支持孩子的梦想,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懂得放手,而不是为孩子设计未来的路,更不是让孩子成为家长想成为的样子,就应该像波弟的爸爸一样,接受事实,给孩子一次圆梦的机会,让波弟走出大山,去拥抱梦想。其次,作为一个有梦想的孩子,一定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因为困难而退缩,即便遇到很多挫折,依然要像二B一样乐观地坚守自己的梦想才会换来牛B的结果。最后,对于身边的环境,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虽然在梦想前行的路上会有风雨,会有冷嘲热讽,但好人还是多,身边从来不缺温暖的力量。如影片中一合唱队除了狮子之外的另两位,还有遥滚大王的转变等等无一不助成了波力梦想的成真。当然,影片亦不缺乏幽默,动物对白有些确实令人寻味,尤其是老山羊的话有画龙点晴之妙。比如:天堂不在远方,而在追寻梦想的路上!配乐很应景,非常有感染力,这样的影片值得孩子们观看,值得推荐!
这部动画片,也送给自己,自己是否依然还有梦想?是否可以给孩子做个榜样?但愿我们都行走在梦想的路上,像波弟一样
《摇滚藏獒》观后感2
最近,我看了一部叫作《摇滚藏獒》的电影,在这部影片里,小藏獒波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影讲的是,有一只可爱的小藏獒叫“波弟”,他和他的爸爸,还有山羊们住在一起,这里天天都有美妙的音乐声,大家都说:“这里是我们的天堂!”可是哪里有羊,哪里就有狼。离它们不远的山顶上住着许多狼,它们知道这里有羊后,打好了主意,想把小羊统统吃掉。但他们没有想到那里住着藏獒,每次偷袭都被波弟的爸爸用“降狼十八掌”打得落花流水,满地找牙。从此,狼群再也不敢进入雪山村半步,波弟的爸爸也顺水推舟,成了羊的保护神。
一天,波弟意外地捡到了一个被飞机遗失的收音机,由此便开始了他与音乐的不解之缘。他天天弹着自己的“吉他”,却没有学会“降狼十八掌”,羊群因此差点被入侵的狼吃掉。波弟的爸爸没收了他的吉他,并上了锁。可是波弟热爱音乐,一心想实现他的音乐梦。善解人意的老山羊知道后,给他了一张进城的火车票,告诉它:“带上你的吉他,拿着这张车票,去实现你的梦想吧!”面对爸爸的阻挠,他依然那么快乐的去追逐自己喜欢的音乐;面对摇滚公园里他人的嘲笑,他仍乐观的去寻求自己的梦想;面对猫王的刁难戏弄,他没有怨言,无畏地弹起那首充满激情的《垃圾车之歌》。
一个为了梦想,从不抱怨、积极乐观的小波弟就这样脚踏实地而坚定不移地朝着梦想出发了!他带给我启迪,让我知道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应该乐观的面对生活;他带给了我勇气,让我知道只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一定可以获得成功!谢谢你,波弟!我要向你学习,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不停地追逐,克服重重困难,一直到实现理想,和心目中的那位“摇滚猫王”“同台演出”!正是因为你的追逐,带给了我力量,才让我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的决心!我相信我一定会像你一样,为了梦想而追逐前行,直到成功的那一天!
《摇滚藏獒》观后感3
去年7月5日上午,我参加了《南京日报》小记者的活动----在南京幸福蓝海影城观看一场电影,电影的名字叫《摇滚藏獒》。这部电影本来是7月8日在全国上映,今天我们做为“试观者”先看为快,感到很高兴,使我更高兴地是我被老师挑选为“试观者”的小服务员,穿上广告衫,拿着小吉他,迎接观众们。
《摇滚藏獒》是我们中国和美国首次合作的一部动漫影片,影片以我们国家的西藏雪村和重庆为背景,记叙了一个叫波第的小藏獒怀揣对未来的美好景象离开了家乡----雪村,背着一把破吉他,来到了大都市。在大都市他遭遇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新结识的朋友嘴上说“欢迎”却未必友善,而波第最大的对手----狼族,不断地围追他,最后还威胁到了他的家乡。波第面对这一切,追求梦想,毫不退却,最后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做强了自己----用摇滚音乐保卫了家乡,化解了敌我。影片情节曲折,形象生动。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音乐广场,那个叫“锤子”的狮子吉他手,要跟波第比试弹吉他,波第并不认为自己是新手,就不敢应战,而是立马拿起自己的破吉他弹了起来,虽然波第最后输给了“锤子”,但波第的勇气却值得我们学习。再一个就是波第被狼族逼到了一根已经折断了的旗杆上时,他使自己镇定了下来,用自己的满腔“火”的热爱,弹出了“强”音,先是镇住了狼族,后是吹飞了狼族。波第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以自己为荣“。这也告诉我们,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以苦为乐,与勇者为伴,不断地使自己强大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自己为荣!
电影结束了,那个头戴黄绿青白相间的毛线帽子,身背一把破吉他的波第的形象,不断地在我脑海里闪动。
《摇滚藏獒》观后感4
今天下午五点,我和妈妈看了《摇滚藏獒》的电影。
上面讲的是,有一只小藏獒叫“波的”,它和爸爸大藏獒还有山羊们住在一起,这里天天都有美妙的音乐声,大家都说:“这里是我们的天堂!”可是,哪里有羊,哪里就有狼。离它们不远的山顶上住着许多狼,它们知道了旁边有小羊,打好了主意想把小羊统统吃掉,它们没有想到那里还住着藏獒。每次都是波地的爸爸用“降狼十八掌”来保护大家。有一天,波的的爸爸苦恼起来:“以后我走了谁来保护这里呢?”想了半天决定波的了,每天爸爸让波的和它一起练功,可是,爸爸一回头,坡的总是不在,走到远处一看,波的正在和大家一起享受音乐的美好。波的的爸爸认为音乐会分散波的的注意力,就把乐器锁进了一个黑房子里。波的没有放弃音乐,总是有空了就来到黑房子前面,把手伸进去动一动它心爱的吉他。老山羊看见了,给它了一张进城的车票,告诉它:“带上你的吉他,拿着这张票,去实现你自己的愿望吧!”波的听见了犹豫了一会儿,走到黑房子前面砸开了锁,带着它的吉他进城了。这事情让狼知道了,它们穿上礼服,开着十几辆车追了上去,想先抓住波地,然后再去山上抓羊吃。
波的到了城里,费了很大的劲才找到摇滚公园,但是不是它想的那样顺利,它经历了很多磨难,终于实现了梦想,还帮猫王安格士写了曲子,还用自己的火打败了邪恶的狼,救了大家。
我最喜欢波的,因为它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它为了自己的梦想,经历了很多困难,它一点也不害怕。我们应该向它学习。
《摇滚藏獒》观后感5
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 苏格拉底
一只藏獒,不愿继承爸爸“看门”的职业,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了音乐,便取出了被爸爸封锁已久的吉他,到大城市里追逐自己的梦想……这只藏獒“波弟”不畏困难,勇于追梦的形象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波弟是一只深爱着音乐的藏獒,它到大城市去追梦时屡屡遭受挫折,没有遇到“平步青云”机会的波弟决定去找摇滚乐手安歌山先生做它的音乐老师,然而,迎接他的是安歌山先生对它的嘲笑和捉弄,但波弟没有放弃,在经历狂风暴雨,电栏打击,被电子鼠追得无路可逃等等困难后,安歌山先生终于接受了它,克服了一系列困难后波弟完成了它的梦想,它成为了一只“摇滚藏獒”!
看到这里,我不禁为波弟追梦的毅力暗暗感叹。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人不仅要有梦想,还要有波弟那实现梦想不畏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
著名篮球运动员乔丹,高中时候被篮球队的教练说不适合打篮球,通过执着的对梦想的追求最后成为了NBA历史上无比神奇带着六枚总冠军戒指的跑龙套出身的飞人;爱迪生,被老师说成是低能儿的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家,只上过三个月学,后来全靠自己赚钱买试验品和自学获得试验条件,他坚持不懈的追求,最终由普通印刷机起家,开始了伟大的发明之路;爱因斯坦、莱特兄弟、法布尔、林肯……都是追求梦想,最后成功的伟大人物。
我们也应有梦想。梦想,它是人生的动力,也是人生活的源泉,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要有勇气和行动,我们不能畏惧追逐梦想过程中的困难,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为梦想奋斗是最幸福快乐的!
《摇滚藏獒》观后感6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没有开始的苦,就没有后来的甜。苦苦甜甜就像一部交响曲,汇成我们的一生。拒绝“苦”就等于关上了“甜”的门,须知,攀登得越高,走过的荆棘就越多。既如此,与其忧伤地接受,不如快乐地迎接。两种姿态,两种人生,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最使人疲惫的往往不是道路的遥远,而是你心中的郁闷;最使人颓废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你自信的丧失;最使人痛苦的往往不是生活的不幸,而是你希望的破灭; 最使人绝望的往往不是挫折的打击,而是你心灵的死亡;所以我们凡事要看淡些,心放开一点,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如果不喜欢,那就去改变,如果改变不了,那就去适应。如果做不到适应,那就只好回避。如果连回避也做不到,就只有放手。一般的情况是,能干的人会选择改变,懒惰的人会选择适应,懦弱的人选择回避,勇敢的人选择放手 !
摇滚藏獒讲诉了一只单纯善良的小藏獒——波弟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的励志故事,波弟对家乡、对生活充满了热爱,遭遇很多艰难,但从不抱怨,乐观积极,最终实现了梦想,人的一生是漫长的,我们总在不停遇见与离别之间徘徊、反复。 人活一世重要的是经历。苦也好,乐也好,过去的不再重提,追忆过去,只能徒增伤悲,当你掩面叹息的时候,时光已逝,幸福也从你的指缝悄悄的溜走。世上没有不平的事,只有不平的心。不去怨,不去恨,淡然一切,往事如烟。经历了,醉了,醒了,碎了,结束了,忘记吧!珍惜现有的生活,幸福就在你身边
第五篇:《摇滚校园》影评
姐,由于《摇滚校园》这部影片包含的主题特别多,并且影评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写,比如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影片结构,商业性质等等,所以我找的这些影片都是根据《摇滚校园》中我所看到的东西来写的,不知道合格不合格。
(Ps,我觉得你的那个老师布置的这个作业面挺广的,只要符合他的要求,即,找到与《摇滚校园》相似的结构即可,所以我写的不敢保证啊)
1.《歌舞青春》
充满活力的孩子,真挚的友情,珍贵的亲情,令人忍俊不禁的小聪明,热烈的舞蹈,动人的歌声,还有关于嫉妒关于代沟。年轻的一切都在展现。有着美好而可以预料的没有任何惊喜的结局。我们的青春,本就该这么明亮。不是吗? 简单、热闹、活力,不需要晦涩的语言和画面,有时候一切就可以那么纯粹,青春不会是灰暗的、无望的,只要我们愿意,青春可以是彩色的,可以唱歌、可以跳舞,一切的一切都值得我们去赞颂。我们的青春,就只有这么短短的一瞬间,为何不抓住她,做我们想做的事呢。
歌舞青春---一部让人无法忘怀的的“高校音乐剧”。深陷在歌舞青春中,我们知道了友情、爱情、亲情、师生情的美妙组合该是什么样子。一如,洗尽铅华的美好。
2.《阳光灿烂的日子》
学生时代的我们是怎样度过的,是不是单纯的只想着玩,或者幻想着可以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时候,张扬是我们的特色,叛逆是我们的追求,没由什么可以阻挡我们的个性,这两部影片都偶那个样的从校园的角度出发来思考现在的孩子们的“天性使然”,并且,都宣扬孩子无罪,青春就应该体现出那种本有的风采,而不是被教导成“两脚书橱”,代代木木的样子。青春易逝,何不抓住这短暂的时光给他们以自己想要发展的天地,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求知,然后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回想到,那时候的我们,也很年轻。
3《放牛班的春天》
可以说,这两部影片的相似之处是最多的,故事的发生地点是学生,主流是学生,都有一个无论是另学生还是老师都望而生畏的“老大”,并且都以音乐为主线,给孩子带来阳光。音乐是这部影片的一大特色,因为有音乐的存在才使得一批孩子的灵魂得以救赎。两部影片都以无与伦比的姿态展现了音乐可以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还有,校园本应是一个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地方,然而在这里却不允许有打闹,有欢声,因而叛逆之举时有发生。该影片充分对比出了那种僵化的成人“惩戒”思维,与孩子天性难以发挥的叛逆使然。两部影片在对比成人于孩子之间的手段极为相似。
4.《舞出我人生》
该影片的音乐一直都是用很快的节奏,于《摇滚校园》的摇滚风极为类似。这两部影片相比较而言,励志,追寻梦想都是起明显的主题。例如《摇滚校园》所“我们可以输,但要输的有尊严”,而这部影片也说了类似的话“我认为你不应该放弃,去追求自己的成功吧”。青春给我们活力,青春,让我们追梦的脚步势不可挡。
5《十月的天空》
在这部影片中,互助互信的亲情、友情,师生之情为主线。在侯麦筑梦的过程中,扮演极重要的灵魂角色—赖老师,在他陷入困境时为他指引道路,在他遭受打击甚至放弃火箭时,将他从悲恸中拉起,再次给於他重生的动力与希望。无疑的,赖老师在他们成功的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灵魂角色,她给侯麦的不止那一本书而已!更是一份适时的爱与关怀,这部片深深令人感动的地方正是她对学生的无私奉献与与爱心,这样负责的老师实在是所有老师应当学习的对象,更是师生互信的典范。杜威如侯麦班寻梦,又如—赖般给孩子们筑梦,两步影片着这方面有所类似。
6《喜剧之王》
这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梦想于每个人而言都有着不同一般的含义,但于周星星而言,做演员的梦想就是生活,就是生命。跑龙套,挨打,挨白眼,抢盒饭,都不能阻挡他寻梦的脚步,亦如杜威,“音乐是我的生命,放弃了他你要我怎么办”?对于这二人而言,没有生
命可以阻挡梦想的脚步,更没有生命可以让他们的梦想止步,小人物的大看点,不放弃,敢于追求,热爱理想是两部影片中的类似之处。
7《阿甘正传》
梦想是什么?追求。诺言是是什么?追求。这部电影中主角的智商虽然只有75,但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最为宝贵的忠诚,守信,执着,友善这些人性中最为熠熠生辉,优秀可贵的品质,看到了对生命的执着,对生活的希望,对信念的坚定.平凡的生命,不平凡的人生.当我们年华老去,回首来路,如果你可以对昨天的一切无悔,那么你已经拥有了非常成功的一生。这就是勇敢的寻梦的结果,无怨无悔。
8《80后》
80后的一代是什么概念?错过了铁饭碗的年代,错过了单位分房的时期,迎接了一个新中国的新时代,改革开放。但是,尽管抱怨着,但是前进的步伐却从未停止。同样是年轻一代,同样是满怀希望的青春梦想,杜威一如既往既往的继续着自己的梦,落魄着;80后中的主角们彷徨着,努力着,放弃者,追逐着……这是两部中的相同之处,不同的社会之间共同的青年理想;不同的奋斗路程,相同的梦想掌控。试想,在追梦的时候,遇到挫折,我们不言败,天又奈我何
9《老男孩》
一部《老男孩》道出了多少同龄人间的心声,又在不自觉中汲取了多少眼泪?谁都不得不承认,在那个年少的学生时代我们疯狂着、叛逆着、梦想着,追寻着。偶像是每一个人内心中的无形的支柱,大家都在朝着那个方向在努力。然而,生活的窘迫却迫使无数人放弃了那个最初的梦想。一个做了理发师,招人白眼;一个做了婚庆主持,却屡次失意。现实的打击让梦想再次出现在他们面前时让他们手足无措。两部影片中,都有一个妻子(或是女友)的存在,故事都发生在男性朋友之间,但是不论是支持的或是反对的,男人们都勇敢的将梦想承接,并最终获得成功。不论在什么时候,梦,都是最为纯净、引人的。
10《夏洛特的梦想》
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年,童年的朋友是人生给我们的第一次惊喜。我们和童年的伙伴一起成长,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不得不各奔东西。当已成年的我们回忆起童年朋友的那双手时,心底涌上的总是无尽的温暖和淡淡的忧伤。朋友总是阶段性的,只能陪我们走过生命的某一程,但是友谊给我们带来的安慰却会长久地留存。夏洛对于威尔伯来说就是这样一位朋友,当纯真和懵懂刚刚退去,当生命的花瓣刚刚绽开的时候,她离开了。威尔伯在人生的漫长岁月中一定会无数次地怀念夏洛,满心温柔。农场的四季,如人生四个阶段:悲欢尽在其中浓墨淡彩,随情节的开阖而变化,最后,繁华和喧闹终于收场,悲剧和喜剧都已过去,只留下平淡的,无尽的人生。也许,杜威的“荒唐”会让那些孩子在以后回忆起来,会很开心的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