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师之道杂文随笔
今日,初尝为人师之滋味,甚是苦恼。所谓子不学,师之过。真是如此么?未为师之前,我竟认为这句话是对的,如今看来却是可笑至极。生活打脸,啪啪作响。激情燃烧,冷水浇盖。
语文老师上课向来是极其无聊的,我也没例外,本以为精心准备的课件会惹学生喜爱,如今看来是想太多了。国学本就是一门极其渊博的学问,在学习初期很是枯燥乏味,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会逐渐爱上它。其实,爱国学,意味着爱祖国。如今,我们的教育都太过强调实用性,对于精神层面的教育太少,导致很多人成名成才之后,反倒忘了养育他的祖国,而另投他国,为他国效力,实在是令人心寒。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是处于思想教育的紧要关头,今日所树立的价值观,将会影响明日的人生路。昨日,为学生开了主题班会:回忆成长,心存感恩。问及他们最想感谢的人是谁?很麻木地回答了“老师”,真的是如此么?我看倒未必。若是感谢老师,便不会上课不听讲,课堂纪律差,随意捣乱。讲真,凭心而论,他们最该感谢的人,应当是他们的父母,父母养育他们不容易。尤其是处在如此叛逆阶段,争吵、打斗,再正常不过。一日为人父母,终生为其担忧,都说孩子是上天派来让父母赎罪的,话粗理不粗,当真如此。
其实,一个人只有先学会爱家,才会爱国,才会爱这个世界。我的语文课堂将会开启全新教学模式,以贯彻爱家忠国为主,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之精髓,能补大脑之匮乏。学与不学是学生个人的选择,教与不教是老师的责任,我会尽我所能,倾尽全力。
明日太阳初升,是希望在冉冉升起。
第二篇:敬师杂文随笔
部门要开展一个活动,于是派每个人去教室的黑板上写“小广告”
于是用两天的零碎时间,写了16个教室的黑板。
要说这份差事的唯一收获就是……写到最后我已经会背了T^T
手上沾满粉笔灰的感觉很不好受,连续举着的手臂也很是酸疼,还有不管怎么擤,上呼吸道都有异物感。
仔细洗掉手上的粉笔灰之后便没再管,晚上的时候突然发现食指侧面的皮肤粗糙得纹理可见,并且起了皮。
看着起皮的手指,不知为何回忆起了教过我的老师们,日复一日用着粉笔写字的老师们,他们那被粉笔侵蚀的手指会是怎样的。
记得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曾拿投影仪给我们看过她的手。只是当时还不懂什么是茧子皱纹……脑海里的画面至今也模糊不清。
许多年以后回忆起她当时的做法,便感受到一位教师的辛苦与无奈。
年少时做事说话不走脑,叛逆的时候也做过许多和老师对着干的事情,结果也不全都是坏的,和那个赌过气的老师之后还会讨论作文,也会和那个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太太开着玩笑……
老师这个职业,总归会在你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的。
总有一些事,会触发与他们有关的记忆。
周四做药用氯化钠的制备的实验,想起那被我称做男神的化学老师,想起他说自己在家为有甲亢的妻子这样制无碘盐。听说他快要成为父亲,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
大学物理课学简谐运动,想起高二学简谐运动时物理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好理解,在家试着做了好多次实验。
多年后往事已成过往云烟,以对一个人好为理由对一个人“不好”的人,你会感谢他们吗?
回忆带着笑,大概是他们得到最好的回报。
师者,敬之。
第三篇:大学与教育之道杂文随笔
本周末学聆听了王宝寨老师开解的“《大学》与教育之道
(十二)”,经文如是: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于而后嫁者也!
一、经文大意
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康诰》上说:君王保护百姓,如同爱护婴儿一样。内心真诚的去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要知道,没有先学会了养孩子再去出嫁的人啊!
二、家国情怀教育的根基
家国情怀从哪里培养起呢?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常常流于形式,容易走空。其实《大学》的道理是内圣外王。什么是内圣呢?格物致知,意诚心正。然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是外王。这个道理就是从小到大,从内而外的。其实一个国一个家是大小的区别,其实本质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经常讲,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个家。它虽然大小有不同,但是治理的道理是一个,所以治国先齐其家。而这个家要齐的话,根子在哪里,有修身。这个身也可以看着一个更小的家,更小的国。每个人自身就是一个国,自身就是一个家。人之初、性本善。你这个本身完善的善性就是君,而其它的习性、念头就是臣,如果能够“灭人欲,存天理”,让良知做主人,良知能够统帅自己的习性、秉性、念头,那么一个人之身就正气十足,身心和谐。你这个身的国就治了,你身的这个家就齐了。如果身这个国治了,身这个家齐了,再往外扩展,就是什么呢?那就真正的家了。把自己这颗真诚的心移到家,真诚地和家人相处,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那家就齐了。那家处理好了,用这样一个道理再去治国,用这样一种情、一种感推及国家,那就可以治国。那在家里面,核心是什么呢?三个字:孝、悌、慈。《孝经》里“广扬名章第十四”中,把这个道理也讲得很清楚。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这段经文,也是把家和国讲得很明白。在家里主要的人事关系是分为三类,一个是对上的,尤其是父母、爷爷奶奶、祖上、祖宗。第二种是对下的,儿女子孙。第三种对同一级的,兄弟姐妹。上、中、下,这三类的关系怎么处理?中国家道里把这个规则都讲得很清楚了。对父母、对祖上是孝。“君子之事亲孝”,事亲用孝;事兄悌,对兄长用悌,兄友弟恭;对晚一辈的呢?用慈,父慈子孝嘛。在家里面把这三个字做到,那么就把上、中、下这三种人事关系处理好了。这叫家庭伦理。这三种关系的处理,其实我们《弟子规》里表述得很清楚,如何尽孝呢?《弟子规》有《入则孝》,悌道怎么尽呢?有《出则悌》。那么慈呢?《弟子规》里面没有专门讲父母的慈,但是讲到了“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待婢仆就可以指对晚一辈人的关系处理,这个规则就是慈。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这就是慈道。所以用孝、悌、慈把这三种关系处理好了,就可以推而广之到国,“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就是在家尽孝,在外尽忠。忠是由孝推而广之升华出来的。但是我们今天往往认为是愚忠愚孝。其实孝和忠是一种态度,跟具体的事情没有多大关系,更主要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忠字,上面一个中,下面一个心,表示心是中的,中什么呢?中庸,中庸就是无私,中是天地之道,一种无私的态度。我们讲忠于党,忠于国家,其实就是无私。悌呢?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这顺呢,也是一种态度。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面讲的友善的态度,其实我看,我们讲爱国的教育、爱党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其核心都在于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的核心在哪里呢?在家。慈也是啊,仁慈,仁慈是博爱,有这种仁慈博爱之心,那么爱人民才有根基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有根本。所以慈者所以使众也。这是由家到国的这种一个道理。
那么孝、悌、慈能不能做到?能做到的。因为它本来也是人自身具备的一种品质,《孝经》里讲“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天经地义的,是每个人本身就存在的,爱敬之心本身就是有的嘛,故亲生之膝下,对母亲这种亲,一升华就是一种爱。所以孝、悌、慈都是人内在的,本具存在的。当一个人良知被唤醒的时候,这些自然就出来了。所以教育其实就是唤醒人的良知,它就像大学里面讲的,像一个女人养孩子一样,只要真诚,它总是会的,总会有的。并不是像某个技巧一样,要学。所以要培养一个孩子的家国情怀,人哪里开始呢?从家。有家,才能够推广到国,而今天我们往往不这样了,我们丢掉了家,而自然去教爱国。那么这样去教的爱国往往不是一种真实的情感,而往往是一种知识,知道我们这个国家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所以说我喜欢这个国家,喜欢与爱国是一回事吗?不是。真心喜欢一样东西,可能去保护它,我可能也为它做一些贡献,但是当我有自己更喜欢的,可能比较之下,要舍去这个比较不喜欢的。而真正的这个爱从内在地升起,它就不一样了,像我们爱敬父母一样,我们真正地爱父母,不管我们的父母优秀不优秀,不管我们的父母是什么状况,他都是我们的父母,所以我们不仅仅是喜欢它,而且有责任,有义务。也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本份。所以有家的这个情怀,推而广之到国的情怀,比单单从一个点上去教爱国,要完备得多,所以我们还是要从爱家教起。但是这个爱家要从哪教呢?孝、悌、慈。
三、齐家与治班的关系
修齐治平,对我们来说,我们不是去治国,而是去治班。做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优秀的老师,首先来讲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家长。在为齐家不可教而人教人者无之。所以每一个老师或每一个班主任,首先要把自己的家给理顺好,因为家不教而能够教别人,没有这样的事情。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老师不是一个优秀的家长,他家里面处的关系很乱,跟老人的关系、夫妻的关系、兄弟的关系、孩子的关系都处得不好,那这个老师能不能教好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的好老师呢?那么从《大学》这个道理上来讲是不可能的。但是今天我们讲起这个道理,大家就不认可了。因为我们学校里有很多老师是高级职称,所教学生考试分数也不低,但家庭关系比较乱,夫妻不和的,婆媳不和的,母女关系、母子关系不和的,彼彼皆是,好像教师是我的工作,而家庭是我的私事,一个是公,一个是私。我这个私事与公事没什么关系。我在家里怎么做好是我自己的事,我好好工作,不就是个老师了吗?怎么说家庭关系处理不好,我就教不好学生了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道理。我们工作上确实有些老师很用心,很卖力,也出过好多好成绩,也出过很多名校的学生。但是的确家庭也很乱,夫妻有矛盾啊,婆媳有矛盾啊,那怎么解释呢?因为《大学》里面讲的这个教与我们今天的讲的教有区别。今天我们教什么?教知识。其目的是什么?让孩子参加考试。古代不是这样,古代是教化。是化一个孩子,是培养一个人健全的人格,培养一个人的品质。这不一样,一个是做人,一个是做事。一个老师家庭关系很乱,不代表他知识不多,不代表他基本功差,不代表他不会讲知识。今天好多高中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把教育搞成很功利,重奖高考成绩好的老师,重奖之下必有勇夫,那肯定使尽一切手段让孩子考高分,这是有可能的。他能让孩子考分,能管得了班级,但是他肯定不能治班。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面,肯定也会放手一博,淡化了一些人际关系,也是有可能取得好成绩的,但是跟一个治班的标准还差得很远。治是什么?是让一个班级无为而治,让一个班的人际关系非常和谐。如果一个老师是一个优秀的家长,做到了齐家,孝道做到了,和父母的关系,婆媳的关系都非常好。悌道也做好了,兄弟之间、夫妻之间都很和睦。母子之间、父子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慈道也尽到了,这个老师再去治班,他把这种孝、悌、慈很自然地用到了对待上级领导,对待同事、对待学生,所以这个老师人缘也会非常好,他能够做到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人际关系也非常好。慈者可以使纵也,这种仁慈,就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那能不好吗?所以说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做一个优秀的家长,他可能轻而易举就能够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他靠的不是强压,靠的不是引诱,而真正靠的是把孝、悌、慈这种力量用到治班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好多老师,能够教好别人的学生,却真的教不好自己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在大学学习的时候,缺了一门课,那就是家庭伦理的教育,一个修身修心的教育。我们现在的老师都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幼儿园的老师面对的是幼儿,小学老师面对的是小学生,可是回家面对自己的孩子呢?自己的孩子有个整个的成长过程,如果一个幼儿老师她只是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引导,如果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她还用教幼儿的方法去教,那能够教好吗?那反过来讲,一个中学老师,如果在孩子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却用对待中学生的方法去对待自己的孩子,那能教好吗?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当老师的怎么教好我们自己的孩子,这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按《大学》里面的道理,我们必须先要教好自己的孩子,然后我们才有资格去教我们的学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作为教师这个职业,我们把教师的职业特点用到教孩子身上,往往出现一些弊端。你比如说幼儿老师教孩子,在自己的孩子也上幼儿园的时候,往往我们老师习惯于赞叹与鼓励,而让孩子的欲望得到增长,私欲得到膨胀,反而想给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想要孩子多出出名,多登登场,多闪闪亮,多表现表现,好张扬张扬个性,享受得更多,反而不是一种好的教育。当孩子上小学,小学的老师往往偏重于管教,缺了几分引导,缺了几分交流,强压孩子比较多,强迫他写作业,强迫他学习,因为孩子上小学,他年龄小,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更出人投地,成绩更好一些。有一个孩子,他妈妈是老师,他妈妈跟每一个老师打招呼,要严加管教自己的孩子,每个老师都抢着给他补课,补来补去,把孩子给补逆反了,厌学了,上了中学,尤其是高中,高中老师往往更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为人处事,言谈举止,行居坐卧这些生活的规范,生活的养成教育,这就是不同阶段的老师容易把这些职业的特点带到家里,带到孩子身上,其实这都是有些偏差的,真正的要教育好一个孩子,还是要尽到慈道,慈者可以使众也。那么慈道在《弟子规》里面有几句话,“待俾仆,身贵端。”贵端就是榜样。所以一个老师教自己的孩子也要给孩子做榜样,不是逼着他去学习,一个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他本身也是看着你这个家长对工作的态度,如果老师是在兢兢业业去教书育人,孩子也会兢兢业业去学习。我们对待教育工作马马虎虎,他对待学习也会马马虎虎,影子原理嘛。所以身贵端就是贵在端正我们的行为思想,做榜样。第二个要点,“虽贵端,慈而宽。”慈是什么?包容。对孩子要包容,要交流,要做孩子的朋友,要尊重孩子的人格。第三呢?“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对孩子不能光压,光强硬,还要引导,导而弗牵则和。这是一个老师怎么样教好自己的孩子,从慈道出发。而且真正的慈是大爱的心,不是一种私心,所以“之其所亲爱而辟焉”,如果执着在这种亲爱里面,就偏了,就变成溺爱了。南怀谨老师说,我们当老师的要“识天下人为儿女”,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这不容易做到,如果你真做到了,你肯定是一个优秀老师。那么反过来讲呢?“识儿女为天下人。”也不容易做到,把自己的孩子看成跟天下人一样,如果真做到了,一个家长也就做好了。所以说一个老师如果真正做到了识班上的孩子为儿女,那教师做好了。如果识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一样,平等地去爱,平等地去尊重,平等地去历练,那么一个家长就做好了。
四、心得体会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这句经文给我的感触特别深。原来要当好一名教师,首先得学会与家人相处,在家里与亲人的关系处理不好,在工作中也不可能表现得出色。这个理实在是太深刻,也太受用了。
我学习传统文化之前,常常把工作与家事对立起来,总觉得忙起工作来就顾及不到家里,所以当家里照顾不周时,就以工作忙为由。当工作顾不过来时,就是家里忙为由,反正总是给自己找借口。可是后来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重在力行,所以学习不再是第一的事情,践行才是真正的目的,在工作中去践行,更要在家里去落实,孝、悌、慈都要做出来,所以这下才没了借口,学习、工作与家事被一条链子串起来了,哪一个环节都忽视不得,不然就学得不彻底,就停留在表面,就是走形式。这不是我要的结果,吃这么亏,为什么要欺骗自己,我要的是真实的利益,所以我再也不把两者对立起来,工作也要做,家中该我的家务我照,老人该陪我就得好好陪,孩子该好好沟通的,我就得放下自己的事,好好与她沟通。慢慢地,也发现时间照安排得过来,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
为什么把孝、悌、慈落实好了,自然就能当一个好老师,为什么自然就能治好班?其实这个不难理解。孝和慈这两点,我们当老师的在班上是学生的师长,在家里既是儿女,又是孩子的家长。必须要把孝和慈这两个榜样做好,才能让学生效仿,在校尊敬老师,回家孝敬父母,也才能让家长效仿,如何对子女尽好慈道。这些都是我在国学课及家长经常要分享的内容,我的确觉得当我这两点做得好的时候,我的工作也就格外顺利。当孝道尽得好,我就会感觉孩子们格外尊敬我一些,当慈道尽得好,我就会感觉看孩子们格外亲切一些,不会轻易生烦恼。还有家长课堂上也是一样,当我真正做好了,我的分享就会真实生动,家长们听我的讲座就会感到格外受益,我与家长常分享的就不只是如何尽孝道与慈道,关于悌道,我就会常以我先生家的兄弟姐妹为例,以优秀的小姑子、大姑子们、以及妯娌们为例,说他们兄弟姊妹之间是如何的亲密无间,让人生羡慕,所以这个家家道才兴旺。家长们听了也会自己对照,反省自己不知不觉给了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有些坚持听课的家长,慢慢地,真的带动了孩子的改变,我们班有几个调皮捣蛋鬼,他们其实真的很聪明,以前就是不自觉,经老师转个背就闹,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就真的变了。一个个有了那么一点男子汉的气质,也沉稳多了,学习开始很卖力,家长也欣喜不已。所以,孝、悌、慈在家中的落实,其实对工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对于我自己,我觉得我做得最不好的是悌道。无论是兄弟姊妹之间的关系相处,还是夫妻之间的相处,我都做得很不够。兄弟姊妹之间,我们一般都是各忙各的,平时往来得也不多,我也没有主动把关系拉扯得更亲密些,一切都只是随其自然。而夫妻之间,我觉得对于我来讲,世间最难的学问就在这里。以前我就只知道忍,因为不明理,忍来忍去,最后还是会忍到火山爆发。后来才真正明白夫妻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第一、先生越是逆着我的意思行事,越是表明我过去曾经种下过不善的因,如今他只是把不善的果演示给我看,让我清楚地看到我过去犯的错。第二、该还的帐一定要及时还,不然旧帐未还又添新业,何时能了?无债一身轻,为什么不欢喜承受呢?受一件就了一债,多么好啊!第三、先生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也要给我创造这样的逆境,来让我接受考验,帮助我提升,他既是我的考官,也是我的老师,我对他感激还来不及,我又怎么能怨恨他呢?第四、先生在我今世的生命中,如果是扮演的一个病人,那我就应该是他的医生,病人来看病,医生怪罪病人,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怎么得了这样的病呢?这不是笑话吗?有这样缺德的医生吗?那我又如何能怪罪我的病人呢?所以,在一些大德老师的帮助下,我思前想后,才真正明白自己过去百思不得其解的症结在哪里。也的确是在那一刻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心情一下子变得轻松自在起来。心里面就暗暗地对自己说:“来吧,放马过来。”我再也不会被先生的某些外相所困了,我一定要面对一切境界都处之泰然。正报一转,依报一定会转。
学习传统文化一定要有非常坚定的信念,我虽然在这条路也多次反反复复,一会儿精进,一会儿又退心,但总的来讲,每次在最最关键的时候,还是传统文化救我于水火。现在我越来越相信,只要长期坚持学习,守住自己的正念不退,我一定会惭惭变得成熟,最后走上光明的正道。
第四篇:《大学》与教育之道杂文随笔
本周末学聆听了王宝寨老师开解的“《大学》与教育之道”之
(三)。经文如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一、经文大意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就是从天子到庶人,庶人指的是平民百姓。我们知道天子下面是诸候,诸候下面是卿大夫,卿大夫下面是士人。我们学《孝经》的时候都学过,《孝经》里面有《天子章》、《诸候章》、《卿大夫章》、《士人章》、《庶人章》。那么从天子到庶人,这几个等级,“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一切都是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那如果根本乱了,修身乱了,“而末治者”,“末治”是什么呢?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切一切都“否矣”,都是没有的。“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这里的厚薄是一种自然情感,一般来说,家厚于国,国又可能厚于天下人。看到家人比一个陌生人亲切,看到一个中国人,又比看到一个外国人亲切,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我们讲,该厚的地方薄,该薄的地方厚,这样的情况没有的。也就是说对关系淡薄的人反而情意浓厚,对关系亲密的人,反而情意淡薄,这不符合常理。“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这就叫知道根本,一切都要抓住根本。
二、《大学》经文的本末
《大学》的经文到现在为止讲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三纲”,第二个部分是“七证”,第三个部分是“八目”。这三个部分里也有本末关系。
“三纲”里面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个关系里面,“明明德”是本,“亲民”是末。如果没有“明明德”,做到“亲民”是不可能的。所谓“其本乱而末之者,否矣。”如果自身不能明明德,那就不能亲民。更不能实现“止于至善”这样一个目标。“至善”是一个目标,“明明德”要做到“至善”,“亲民”也要做到“至善”。
“七证”呢?是自明,是自己修身,是实现“明明德”的一个途径。“明明德”是本嘛,但是怎么样“明明德”呢?要经过“七证”的功夫。“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然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通过“七证”的功夫来实现“明明德”这个本。有了这个本呢,才可以亲民。“七证”是自明,也就是指自己修身。修身以后,再亲民,亲民就是“八目”,齐家、治国、平天下。“七证”是自明,“八目”是明明德于天下。所以从“七证”、“八目”来讲,“七证”是本,“八目”是末。“七证”是正己,“八目”是化人。正己化人,正己是本,化人是末。
“八目”呢? “八目”里面的“格物、致知,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其实总起来就是八个字:格、知、诚、正、修、齐、治、平。格、知、诚、正,这是明明德,这是本。修、齐、治、平是末,这是亲民。
一切事物都告诉我们,找到本,“知之至也”。
三、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没有修身,后面家呀、国呀、天下都提不上。
战国时期,魏文侯问狐卷子道:“父亲贤明能够依赖吗?”狐卷子回答道:“不能。”问:“儿子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兄长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弟弟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不能”臣子贤明能够依赖吗?”回答道:“也不能。”魏文侯一下子变了脸色,生气地说:“我向你征询了这五种情况,你竟全都认为不能,是什么道理呢?”狐卷子回答道:“父亲贤明没有超过尧,但是他的儿子丹朱却被放逐;儿子贤明没有超过舜,但是他的父亲瞽瞍却被拘禁;兄长贤明却没有超过舜,但是他的弟弟象却被流放;弟弟贤明没有超过周公,但是他的哥哥管叔却被诛杀;臣子贤明没有超过商汤王和周武王的,但桀和纣却被讨伐。指望别人的人不能达到目的,依赖别人的人不可能长久。你想把国家治理好,就要从自身做起,怎么可以依赖别人呢?”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做人以修身为本。一个人做人做事,不能依赖,只能靠自己,所以修身是一切之本。
在历史上有很多修齐治平的典范,先说说舜帝。舜帝是二十四孝之一,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继母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所以舜修身修得好,齐家齐得好,尤其舜帝这样的情况要能够齐家,真是难上加难。而家齐以后,舜帝治国,国家也治理得非常好,威信特别高。
再说周公。周朝八百多年的基业,真正的功劳在周公。周公也是修身、齐家的典范。周公本可以自己当一国之君,但是他没有,他没有去守权,反而辅佐一个幼小的帝王,慢慢地带大成人,把它培养为人才,然后把天下交给他。
还有汉朝的汉文帝刘恒,也是修身、齐家的典范。汉文帝也是二十四孝之一。他“亲尝汤药”的故事很有名。汉文帝从小便奉行孝道,他被封为代王时,生母薄太后跟随他住在一起。刘恒与母亲感情深厚,倾心地侍奉她,尽力让她感到快乐和满足。然而薄太后身体虚弱,常患病,连续三年都卧病在床。三年里,汉文帝每日勤理朝政,下朝后便衣不解带地陪伴在薄太后病床前,给太后煎好的汤药尝药,他总要亲自尝过才放心地让母亲服用,唯恐药饵失调。那些日子里,汉文帝往往通宵达旦陪伴在母亲身边,整日整夜的没法合眼。三年后,母亲的身体终于康复,他却由于操劳过度累倒了。汉文帝的仁义和孝顺感动天下人,加上他治国有方,国家一派兴旺景象,并与后来的汉景帝一起开创了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繁荣时代。
当然,历史上也有很多帝王,他不修身的。我们比较一下,身不修的结果是什么呢?家不齐,国也不治。
我看看秦始皇,他统一六国,那他不是平了天下吗?可他是不修身的,他没有按照《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意诚心正,他没有这一套,他就是个暴君。那他的家齐不齐呢?秦始皇把自己的母亲都打入了冷宫,把家弄得很乱,家也不齐。国呢?他统一天下了,但是秦朝很短,他叫打了天下,靠武力去统治一个国家,这不是治,治是国泰名安,安居乐业,风调雨顺,这是国治。所以秦始皇因为没有修身,所以家也不齐,国也不治。时间很短就灭掉了。所以《过秦论》说“灭秦者,秦国也。”这是打天下而不能治天下的一个例子。所以修齐治平,身不修、家不齐,但并不是说他不能打天下,这是讲的是治天下。
还有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齐桓公也是一个诸候的王子,从小的时候吃喝嫖赌,什么奢侈的事情都做过,应该说没有修身。但是齐桓公也打了天下了,齐桓公打天下得益于管仲,管仲辅佐齐桓公打天下,但是管仲知道齐桓公的品德不好,而且管仲也知道自己去逝以后,这个国就会灭掉。所以管仲死之前和齐桓公就说不要让自己的好朋友鲍叔牙接自己的相位,是为了保护朋友,这是管鲍之交。结果他去逝以后第二年,齐桓公就被灭掉了。齐桓公死后,他的五个儿子各立门派,争权夺势,所以齐桓公的尸体放了60多天,都已经烂掉了,也没人管。这就是身不修,家也不齐,国到后来也就乱掉了。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不修,家肯定不齐,但不代表他不能管,他可能会管家,他可能会打天下,他可能会统治天下,但是不会齐家,不能治家,更不会天下大治。
四、教育的本末
我们教育里面有教师,有学生。我们看一看教师的本,学生的本是什么。我们平常讲,教育以教师为本,教师的确是教育的根本。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他都还有一个本。我们说教育以人为本,人以什么为本呢?人以德为本。教师的本是什么呢?是师德。学生的本是什么呢?是品德。而我们现在把本和末弄反了,“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可是我们忽略了这样一个根本性的原则。
先看看学生,学生的本是品德、是品质。而我们一味地注重在学习上,注重在成绩上,把成绩看成了本。所以我们教学生就出现了一些误区,抓作业、抓成绩、抓考试,从小学就出现了月考、周考、排名,目的是抓分数,所以我们让孩子什么都不干,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学习,都用来写作业,都用来应付考试,但是都学好了吗?没有。我们要知道学习的本是什么。其实学习的本是学习品德、品质,品德品质是本,学习成绩是末。本末要分清楚,“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如果一个孩子的品德、品质出现了问题,成绩会好吗?我们现在跟孩子说:你做什么 事情都可以不认真,学习不能不认真;你做什么都可以不恭敬,学习不能不恭敬;你什么都可不吃苦,学习不能不吃苦;你做什么都可以不努力,学习不能不努力;你做什么都可以不优秀,学习不能不优秀。这可能吗?一个做什么都不认真的孩子,学习能认真吗?一个做什么事都不努力的孩子,学习能努力吗?一个做什么事都不愿意吃苦的孩子,在学习上能吃苦吗?不能啊。这叫本末颠倒,“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没有这样的事。“其厚者薄,其薄者厚,未之有也。”我们要抓根抓本。什么是根本?品德、品质。培养孩子好的品德、品质,让一个孩子做什么事都认认真真,学习自然认真了;做什么事都恭恭敬敬,学习自然恭恭敬敬了;做什么事都刻苦努力,学习不就刻苦努力了?本立而道生。学生的品质、品德在哪呢?没在作业上,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培养。所以我们的《弟子规》就是本。我们为什么做《弟子规》成长日记呢?就是让孩子在生活中去历练,去养成。弟子规是生活规范,在生活中养成了良好的品质、良好的习惯、良好的性格,那么他在学习上肯定也没有错。
再看看教师,教师的本末在哪里呢?教师的本末在师德,师德是本。从教师的本来看教育。我们教师有几种教师。抓不住根本的教师不能说在这个应试教育里做得不好。也有时候做得好的,表面上的好。教师有三类:第一类,英雄似的教师。就像秦始皇、齐桓公,他可以打天下,他管学生管得厉害,这种老师班上孩子们的成绩也不差,尤其在低年级,小学三年级前,孩子小,老师厉害,在他的强力的统治下,孩子不敢捣乱,不好好学习,收拾你。这就像一个英雄的帝王一样,班级会出现暂时的稳定,暂时的成绩,但是会不会永远好?不会。等孩子大了以后,到了高年级,或者五六年级,或者初中、高中,这种英雄式的教师就难当了。甚至说就有一个稳定是表面的,老师在,他怕你呀,孩子们看着就稳定。老师不在了呢?班上马上就乱了。这种英雄似的教师,往往是身不修、家不齐,班也不会治。
第二种是商人似的老师。引诱孩子的欲望,利用孩子的虚荣心,利用家长的虚荣心,用分数的引诱、名次的引诱、优秀的引诱来引诱孩子,把学习做为了一种欲望,通过奖罚,有名有利,这种方式也可能有好的成绩,但是也是短时的。如果身不修,家不齐,只要成绩,那可能是压出来的,或者引诱出来的。不会稳定的。
第三种就是圣贤似的老师。靠师德,自己能做榜样,修身了,家也齐,自然班就治了。这是抓住了根本,以德为本,师德为本。
五、我们修身、修德从哪里做起
修身的本、德的本在哪里呢?这里我们要复习一下《孝经》,一个师德的本在哪里?一个学生的品德的德在哪里?师德、品德的本都在孝。《孝经》里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老夫子这圣贤的智慧告诉我们,抓住了孝,就抓住了德之本。《孝经》里也讲:“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从天子到庶人,德的根子都在孝。而《大学》时也讲到:“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天子到庶人,修身是本,那修身的本又是什么呢?是孝。从天子到要我都可以尽孝。有人说,在《大学》里,修身不是正心吗?不是诚意吗?不是格物致知吗?对,修身的本是格物致知。但是怎么格物呢?格物的载体是什么呢?工具是什么呢?孔老夫子告诉我们,一个很好的抓手是孝,用孝道做为一个种工具来实现格物、实现致知、实现意诚、实现心正。所以说抓住了孝的根本,“明明德”就抓住了本,所以说孝治天下。《孝经》里讲:“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这不就是明明德吗?这不就是根本吗?抓住了孝,“是以天下和平、灾难不生、祸乱不作,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天下和平、灾难不生、祸乱不作,这不是平天下了吗?修齐治平。所以说,孝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工具、载体,来实现格物致知,意诚心正,这是我们教育的本末、教师的本末、学生的本末。
六、学习心得
本堂是讲教育的原点,王老师的开解让末学十分收益。我们教师又有多少人了解教育的本是“德”呢?教师的本是师德、学生的本是品德。不了解这个本,我们就一直在竭尽全力做一些舍本逐末的事情。老师辛苦不辛苦?辛苦!学生累不累?累!可是效果好吗?不好。
这几天就发生的我们湖南的一件事情让人震惊。2017年11月12日,47岁的中学班主任鲍方在办公室被刺26刀,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鲍方已经没有生命体征。行凶者是鲍方所带实验班的学生16岁的罗军,罗军平时成绩不错,曾经多次在班上考第一名。根据湖南省沅江市通报,发生在沅江三中的这起案件,系因两人在办公室发生争执。在此之前,罗军曾对鲍方布置的作业产生抗拒。是什么原因让这个16岁的少年将手中弹簧刀扎向自己的老师?
据说这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而这名学生也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为什么一个优秀的学生会刺杀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那么我们是不是要对现在的我们培养出的所谓优秀学生打上一个大大的引号?到底是什么出了问题?当然是教育的根子出了问题。我们教师如果一心只关注学生的分数,而不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他们内心思想偏颇了、道德缺失了、品德败坏了,而我们老师可能仍然被所谓的高分所迷惑,一点也没有关注到孩子心里在产生什么样的变化,没有及时的引导,到头来,一句话说得不如孩子的心意,就招来杀身之祸,真的是死得冤枉,死得糊涂,死得不瞑目啊!如此惨痛的教训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反思?我听很多教师说,教师已经成为一项高危职业,为了自保,最好少惹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少批评、少教训、少管闲事,在课堂上把知识讲授了万事大吉,不要和孩子结怨仇。听听这些声音,这是多么可怕的状况!我们教师不敢做教育了,现在的孩子惹不起了,邪把正给压住了,正义无法伸张了,那么我们教师还有幸福感吗?我们的孩子还有未来吗?孩子是我们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请问孩子没有了未来,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又在哪里?
所以现在我们教育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就是回归根本,根本是什么?就是注重师德的建设,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要立德树人,而这一切都要从孝道做起,因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一个不孝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学分再高也没有用;一个不孝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他教的孩子升学率再高也没用。一个不孝的校长不可能是好校长,因为“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就算他管理的学校表面再繁荣,也不能解决教育的根本症结。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根本抓到了,我们的教育才有用,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不然舍本逐末,追名逐利,累死也没有用,反而害了自己,也误了孩子,而这个隐患导致的社会危机是将是极其严重的。
第五篇:师之道 读后感
师者,为师更为友
读《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后有感“以心换心,构建亲密的师生关系!尊重理解,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一视同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现任贵阳行知科技职业学校校长的杨洪昌编著的《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一书中第5章《缔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开篇的三句话。读了这短短的三句话,一种莫名的感觉油然而生,是啊,师生之间的相处看起来很简单,简单到我们平时只需要摆出一副师长的模样就行了。现实教学生活中,师生之间的相处很难,难的在于我们为师者能否真实的走进学生的心中,成为学生心中的好朋友,聆听他们内心的那些纯真的话语。许多时候,我们和学生之间的相处真的只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处,以至于出了学校,学生看见老师就躲,见了老师也不敢说什么话,这不是健康的师生关系,更不是我们所需要的那种师生关系。“以心换心、尊重理解、一视同仁”,简短的十二个字却向我揭示了我们师生之间相处平时最不容易做到的三方面内容。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这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师德篇》、《师生篇》、《教学篇》、《成长篇》。在书中,他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以德兴教”、“和谐师生”、“以教促学、以学促教”、“自主成长”、“专家型教师”所蕴藏着的巨大潜力和其所带来的勃勃生机。书中以大量的教学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就需要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胜于知识的传递”。一个教师只有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将爱与关心奉献给他的学生,才会赢得学生尊重。想要教好一个学生,我们就要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因为了解学生也是我们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想要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就需要我们为师者能转换自己的角色定位,只有成为学生的好伙伴、好朋友,我们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洞悉学生不同时候的不同思想,用最合适的方法来教育孩子。“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蹲下来看孩子,我们会看到一个自己曾经很熟悉的世界,那里有着童年的快乐与悲伤的记忆。”成为孩子的好朋友,用我们的爱去关心和信任孩子,那样,我们会少犯许多我们所自以为是的错误。孩子的童年,一会少一点悲伤,多一份欢乐。因为,站着时,我们看到的世界和孩子不同,只有蹲下身子时,我们看到的世
界才和孩子一样!
“教师是学生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是的,我们常说: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学校生活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模范。文章中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学校劳动中,水房的下水道管口堵塞,脏水横溢,臭气熏天。学生们怕弄脏了衣服,谁也不愿去处理。这时,一位班主任老师脱去外衣,挽起袖子,趴在下水道管口,用手把堵塞在管口的赃物一一清理出来。学生们在他的影响下也纷纷过来帮忙。身教胜于言教,说百句话不如动一动手。在这种时候,如果教师只知道布置学生做而自己不动手,学生就算按着老师的要求做了,结下的却是师生之间不和谐的种子。学生最简单直观的想法就是:那么脏,自己不做就知道让别人做。那时,为师者直接失去了学生尊重,更失去了一次对学生教育的机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的教育是师生平等的教育,我们不要霸权教育。
“能否对学生宽容是一个教师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现实教学中,我们很多时候会有这样的经历:同一次作业,有两个学生忘记做作业了。成绩好的那一位学生,老师可能只是简单的说一声:作业补做好,下次别再忘了。成绩不好的那一位学生,可能会被老师一通批评,作业还要罚做。两位学生,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无形中伤害了成绩不好的哪一位学生心,班级里其余的学生看待老师的处理结果可能也会有各种不同的想法。宽容是人的感情之一,是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我们可以宽容成绩好的那一位学生,为什么就不能继续宽容一次那位成绩不好的学生呢?我想,这就是我们没能一视同仁的对待所有学生。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表现,可能我们无形的无意中就把学生分为了三六九等。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那时,我么们会欣喜的发现:其实,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很优秀!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工作态度端正的人;优秀的教师,理应是道德的楷模;优秀的教师,不但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优秀的教师,更应该是一位懂得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