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之道》读书心得

时间:2019-05-12 03:3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师之道》读书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师之道》读书心得》。

第一篇:《师之道》读书心得

《师之道——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与事》读书心得

读了《师之道——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与事》,这本书一共书写了四十位教育工作者,有十位最具影响力的校长,十位榜样教师,二十位最具风采的班主任,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和事都令我非常感动。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藏族教师胡永利的故事。胡永利自1987年9月从马尔康师范学校毕业以来,一直在村小工作。这里海拔高,条件艰苦,甚至“教室用土坯砌成,房顶上还搭着雨布”。但是他以苦为乐,长期坚守,一干就是20多年,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为藏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事迹十分感人。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胡老师长期在村小工作,并不是无奈地接受组织的安排,而是一种理智的主动的选择。他深切地感受到:“村小生活单纯,很和谐,更适合我!”“村小的生活就是我最喜欢的,就是我理想中的生活。”正因为如此,尽管他完全有资格可以到条件相对好的中心校工作,但是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而是自愿选择留在村小。胡永利老师乐意长期坚守村小的原因,首先是源于他对教师工作的热爱。早在念小学时,人民教师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就很伟大。1984年,他考入了马尔康师范学校,更坚定了他要做一名人民教师的理想。其次是出于他对大山里的孩子的热爱。他说得好:“我心里非常清楚,大山里的孩子要想走出去,学点文化,太不容易了。我不能让大山里的孩子们失望。我吃点苦,算不了什么。”最后是他对于村小的热爱。正如他自己所说:“在村小待久了,有感情,舍不得。”高山村小是平凡的,但一上坚守了20多年的高山村小教师不平几;高山村小教师的生活往往是最艰苦的,但一个将村小生活视为是自己“理想中的生活”的教师,他的生活是充实的,而且也一定是快乐的。

我校也有一位长期在村小教书直到上月才退休的教师,他原来是一位民办教师,后来转为公办教师,在一所高山村小一干就是30多年。虽然他家离学校不远,但能够这样坚持下来,我都觉得非常了不起了。这位老师虽然退休了,但他的精神态非常好,身体超过许多年轻老师,这也许就像胡永利老师一样,乐于奉献感觉充实,心情好,工作有劲头。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精神支持吧。我想,一个人,不管做什么工作,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他乐意去做,就不会觉得累了。正如人们常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吧。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学习上肯努力不怕困难,自然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了。

书中还写了十位班主任,他们的事迹也使我受益匪浅。因为真爱,刚踏上工作岗位的王璐珊老师静下心来,用心观察,用心引导,用心帮助“多动孩子”肖云,十多万字的情况报告,是她对肖云的实践记录,更是一名师者自省、自悟、自行的旅途,这段旅途因为有爱所以芬芳如缕。因为真爱,王老师用心于班级活动,她深知每一次活动都是孩子综合能力发展的良好契机,“她在班上,几乎每年都有大型活动,小型活动更是层出不穷。”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了家长的力量:“有家长帮忙,班主任的工作就事半功倍。有些事由家长来做,效果甚至比班主任更好些。”工作中她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并感受到教育

合力对学生的意义。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也有同样的认识,许多工作班主任一个人是做不过来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如果能利用家长效果会好得多,毕竟人多力量大,另外每个学生情况不一样,家长对自己的子女也比较熟悉,配合老师做工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适当进还可以利用环境对学生进行教育。因为真爱,一考老师感受到作为教师的幸福与快乐,感受着作为母亲的幸福与快乐,更从这样的幸福与快乐中,体会到孩子成长的一生,什么值得他们铭记、什么值得他们感谢,什么需要他们承担。要是班上的孩子懂得了这些,我相信他们什么事都能做好。爱是教育的真谛,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像一朵洁白的花,带给孩子生活的芳香,像一块无瑕的碧玉,雕琢孩子心灵的向往,帮助幼小的心灵走出困境;爱是人类生命的甘泉,带给生命智慧的火花、希望的彩霞、理想的风帆、未来的图画;爱,创造了五光十色、色彩斑斓的生活的花环,酿造了幸福醇香的美酒。“班主任工作需要的是智慧的爱。”这是王老师说的话,的确在班主任工作中光有爱不行,毕竟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你得加上你的智慧,使用不同的方法,使你的爱达到理想的效果。使每一位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中。

李小芬老师的班级管理我深有同感。她平等善待每一位孩子,在他的眼中,所有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才有了每天晨曦初露,她早早来到教室,向同学们“问早”;所以才有了温暧的“请客”;所以才有了她对李明的不嫌弃、不放弃。正因这样,才有了她与后进孩子的心与心的一点点贴近。因为她对孩子没有习惯的“优生”“差生”

之别,她对每个孩子都充满着热切的“期待”,才让她的每一个孩子不断进步,茁壮成长。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老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得付出许多许多。当然,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你的班级就会像这位老师一样“无为而治”了,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正如书中所说:如果要为这40位教育者找到一些共同点,我认为,以下几点是不可或缺的:情系教育、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如果我们每一位教育都都能像他们一样,我相信我们的所有学生一定能在一片爱的阳光中茁壮成长。

2012.11.20

第二篇:《处事之道》读书心得

]

(三)《处世之道》__读书心得

方卸姣

认真的人一定是注重细节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就是追求细节的过程。所以在生活中,从日常的穿着到行为举止,从家居的整体布置到环境卫生,每一个细节都会不自觉地认真对待,让认真的变得光彩照人,让家成为一个温馨的港湾。从积极地对待工作到出色地完成任务,让枯躁的工作变得有声有色。当所有的坚持有所回报,领导的赞扬、同行的尊敬,都会让认真的人有成就感。一个有成就感的人,才会有社会责任感。才会让自己站得更高,视野更广阔。

世上许多事,只要肯动手做,就并不难。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人皆有懒惰之心,因为怕麻烦而不去开这个头,久而久之,便真觉得事情太难而自己太无能了。于是,以懒惰开始,以怯懦告终,懒汉终于变成了弱者。

做事情一定要事先设立道德底线,小偷也清楚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偷的。所以说事情万万不可做绝,落井下石的事绝对不要干,给别人让出退路就等于自己前进了。说到底只要与人为善,以德服人,离是非远点,靠家人近点,便有了心安,有了惬意。乐观的心态来自宽容,来自大度,来自善解人意,来自与世无争。

2011.4.18

第三篇:论语之道-读书心得-2009-12

读一本书,悟一份心,走一条道

“论语”之道

大学里抱着非看不可的决心,从图书馆借来《论语》,岂料结果还是依旧,我在书桌边翻了数页,书在书柜中躺了数月,“到期归还”成了它的宿命。都说在现今社会,在网络、电视等高科技的影响下我们减少了许多看书的时间,而这一次我却因电视,因“于丹热”,让我下定决心重拾《论语》。静心读书时,发觉心境一下子被净化了很多,感受着这本2500多年前的经典著作,在今天,依旧能启发我们的思考,引导我们的方向,找到心灵的安宁之道。做为教师,我需要这样的书。

于丹对《论语》的感悟,分别讲述“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师说》中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的我,传道就是传“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反思自己的教育之路,似乎在走单行道——学习之道。过分追求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其他为人之道。

孔子讲究孝道,今天孝道在人们心中已悄悄褪色,“失孝之事”屡见新闻报端,面对我们的学生,我们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正如孔子说的:“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提供丰厚的物质并不是孝的根本,不能让教育者的“失教”成为“失孝”的罪魁祸首。

孔子在治学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留下了无数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这些讲求的是一种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一切能者皆为师,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人到处都是,有书法高手,有能歌善舞者,有博古通今者,有满脑子新鲜想法的人„„“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我们的职业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新的养分,从他人身上汲取点滴长处。,正如“新课改”给我们提供了无数展现自我的舞台,伴随而来的也有挑战的风浪。唯有用知识,用经验武装自己,才能经得起大风大浪的冲击。

“仁爱之道”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那“何为仁”,简单来回答就是“爱人”,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人好。于丹讲授的仁爱之道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在一个村子里,有一个盲人,这个盲人只要是夜里出门,他一定要打一盏灯笼。村里人夜里出来,唯一看见有灯笼的地方,就知道是这个盲人出来了。外地来的人看到这一点,就唏嘘感慨,说你们这儿瞎子的品德太好了,他自己是没有光明黑暗之分的,你看他深更半夜出来,总要操心别人能不能看见亮,为别人打一盏灯笼。就跟盲人说,你真了不起!瞎子淡淡地说了一句:因为我是瞎子,我不希望别人撞到我,我打灯笼也是为我自己。”仁爱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仁爱是互相的。在教育里,也是如此,仁爱是教育的基石,仁爱是教育的重点。面对学生,我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使其习成仁爱对人。常说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那么就让我们努力吧,把仁爱变成一种习惯,把仁爱变成一种态度。

《论语》向我们传授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温暖的教育态度。从经典道出智慧,以智慧服务平凡,出平凡而后快乐人生。孔夫子便是从经典中走出的教师的楷模,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

第四篇:师之道 读后感

师者,为师更为友

读《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后有感“以心换心,构建亲密的师生关系!尊重理解,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一视同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现任贵阳行知科技职业学校校长的杨洪昌编著的《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一书中第5章《缔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开篇的三句话。读了这短短的三句话,一种莫名的感觉油然而生,是啊,师生之间的相处看起来很简单,简单到我们平时只需要摆出一副师长的模样就行了。现实教学生活中,师生之间的相处很难,难的在于我们为师者能否真实的走进学生的心中,成为学生心中的好朋友,聆听他们内心的那些纯真的话语。许多时候,我们和学生之间的相处真的只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相处,以至于出了学校,学生看见老师就躲,见了老师也不敢说什么话,这不是健康的师生关系,更不是我们所需要的那种师生关系。“以心换心、尊重理解、一视同仁”,简短的十二个字却向我揭示了我们师生之间相处平时最不容易做到的三方面内容。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这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师德篇》、《师生篇》、《教学篇》、《成长篇》。在书中,他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以德兴教”、“和谐师生”、“以教促学、以学促教”、“自主成长”、“专家型教师”所蕴藏着的巨大潜力和其所带来的勃勃生机。书中以大量的教学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就需要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胜于知识的传递”。一个教师只有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将爱与关心奉献给他的学生,才会赢得学生尊重。想要教好一个学生,我们就要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因为了解学生也是我们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想要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就需要我们为师者能转换自己的角色定位,只有成为学生的好伙伴、好朋友,我们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洞悉学生不同时候的不同思想,用最合适的方法来教育孩子。“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蹲下来看孩子,我们会看到一个自己曾经很熟悉的世界,那里有着童年的快乐与悲伤的记忆。”成为孩子的好朋友,用我们的爱去关心和信任孩子,那样,我们会少犯许多我们所自以为是的错误。孩子的童年,一会少一点悲伤,多一份欢乐。因为,站着时,我们看到的世界和孩子不同,只有蹲下身子时,我们看到的世

界才和孩子一样!

“教师是学生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是的,我们常说: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学校生活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模范。文章中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学校劳动中,水房的下水道管口堵塞,脏水横溢,臭气熏天。学生们怕弄脏了衣服,谁也不愿去处理。这时,一位班主任老师脱去外衣,挽起袖子,趴在下水道管口,用手把堵塞在管口的赃物一一清理出来。学生们在他的影响下也纷纷过来帮忙。身教胜于言教,说百句话不如动一动手。在这种时候,如果教师只知道布置学生做而自己不动手,学生就算按着老师的要求做了,结下的却是师生之间不和谐的种子。学生最简单直观的想法就是:那么脏,自己不做就知道让别人做。那时,为师者直接失去了学生尊重,更失去了一次对学生教育的机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的教育是师生平等的教育,我们不要霸权教育。

“能否对学生宽容是一个教师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现实教学中,我们很多时候会有这样的经历:同一次作业,有两个学生忘记做作业了。成绩好的那一位学生,老师可能只是简单的说一声:作业补做好,下次别再忘了。成绩不好的那一位学生,可能会被老师一通批评,作业还要罚做。两位学生,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无形中伤害了成绩不好的哪一位学生心,班级里其余的学生看待老师的处理结果可能也会有各种不同的想法。宽容是人的感情之一,是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我们可以宽容成绩好的那一位学生,为什么就不能继续宽容一次那位成绩不好的学生呢?我想,这就是我们没能一视同仁的对待所有学生。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表现,可能我们无形的无意中就把学生分为了三六九等。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那时,我么们会欣喜的发现:其实,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很优秀!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工作态度端正的人;优秀的教师,理应是道德的楷模;优秀的教师,不但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优秀的教师,更应该是一位懂得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人!

第五篇:我的为师之道 读书心得

我的为师之道——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书心得

2018.1.28 有幸在漫长的寒假里与于永正老师的这本《我的为师之道——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相遇,它给我的假期添了一份阳光和色彩。下面我与大家分享下读完这本书的心得体会。

这本书是于老师从教50多年较为全面的总结,也是他老人家的封笔之作和压卷之作,一次全方位的总结和归纳,全书共十个章节,运用了大量的课堂实例,行文简浅显却体现着于老师50年的从教生涯诚平坦。本书写的是于老师的故事,经验,体会和感受,读起来易懂易共吗,不晦涩能感同身受,让人在阅读的同时有思考有启迪,如何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于老师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用童心润童心,用真情换真情,用行动推行动,用激励促成长。”

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教了48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作为教师,应该按照自己喜欢的老师来塑造自己!始终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孩子!最令我最敬佩的是他始终向学生交出自己的名片,微笑下面是尊重、理解、宽容;反面是负责,下面是严格、顶真、耐心。我想,让于老师永葆青春的奥秘或许就在于他有一颗永不褪色的童心和永远勤学的恒心吧!我们教师要温和,包容,调和。

于老师在开篇第一章把学生之所以喜欢他的原因和甘草的三大特性做了对比。首先是性温。“温”在孔子的“温良恭捡让”五大美德中居一。“温”中有善,温是善的外温;温和善是好人的首要标志。微笑是于老师的名片,我想证实“温”的体现吧。其次是包容,以欣赏的眼光看周围,看别人,看到的就只是优点,会觉得到处阳光明媚,以挑剔的眼光看周围,看别人就什么优点也看不到了,会感到世界一片混沌,感到“洪洞县内无好人。”处处留心皆学问。镜子无处不在。于老师说:“在校园里走一圈,有的教师里的老师和风细雨,学生异常专注;有的教师里的老师声音洪亮,教鞭甩的啪啪响,教室里却曾经是孩子,再者是调和,完整的教育“温而历”“威而不猛”一味的温是不行的,还必须严,温和严之间把握好度。”于老师不愧为智慧型老师,于老师的做法,形象的称为“打了一巴掌,别忘了及时揉一揉。”书中鲜活的事例,让我懂得了教育孩子是一项用爱心构筑的长期事业。

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的最低要求,它不需要轰轰烈烈更不需要豪言壮语,它只需要老师有一颗善良的充满爱的心,只需要老师有一双善于关注学生的眼睛,只需要老师一句爱护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所以,我告诫自己:多去走进学生,多去关注学生。当看到一个平时邋遢的孩子着装整洁时,对他肯定地说,你真漂亮!当看到一个趴在课桌上呻吟的学生时,关切地问一声,你怎么了,不舒服吗?当看到一个平时调皮的孩子看一本好书时,应及时赞赏,发现他求知的优点。这些简单不过的语言,都足以向学生传递一个信息:老师在关注你,老师喜欢你。这样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可能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还应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对学生微笑──让任何一个学生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与学生交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和老师平等地对话。帮学生明理──让每一个学生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教学生求知──能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让学生自主──尊重学生的意志,张扬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机会──使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为学生着想──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完成六年的学业。替家长分忧──让学生的校园生活愉快、安全,使家长无须挂念。我不敢奢望自己成功,但我希望我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我!于是我就努力做他们喜欢的老师。孩子们不喜欢枯燥的作业,我就改变我的作业设计,让机械性和枯燥的作业远离孩子;孩子们喜欢玩,那我就绝对不占用下课那宝贵的时间;孩子们不欢一成不变的课堂,我就力争让我的课堂充满新鲜感,让他们从每一节课中都有新的收获„„ 我和孩子们之间没有距离感,当孩子们簇拥在我的身旁,老师这道题我还有点不懂?老师这个要不要做?老师这个我已经提前做好了,你帮我改改?老师要不要我帮你„„等等的时候,那一刻,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

我们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喜欢他。美国托德威特克尔:“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你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了。”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微笑,一句话,一件小事,一件小礼品„„尊重是做人的原则,微笑是一张永恒的名片,掌声是有利的赞美,相信和期待也是表达对学生关爱的一种方式。是的,调整好心态,把握好尺度,多换换角度思考,你的课堂定会收获别样的风景。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一定是最美丽的,但可能是和蔼可亲的,学生喜爱的老师不一定是孩子王,但可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中,我们也该保持微笑,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摸摸孩子的头,问问孩子怎么想的,问问他们的喜好,听听他们的想法,把自己也想成了一个孩子,温和,包容,理解眼前的一个个小朋友,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存在,你的独特魅力,让孩子看到那个满身光芒的你。

通过读于老师的书,我深深被于永正老师有着像水一样的温润,奉献,宽容,清洁的品质所打动。我钦佩,我折服,钦佩于老师的智慧,折服于老师的中庸。最后引用老师的话:既然命运让我们做了老师,就让我们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做最好的自己!因为生命与我们只有一次。

下载《师之道》读书心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师之道》读书心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书心得

    第三条道路——《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读书心得摘 要:《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在政府与市场之外创新提出了治理公共事物的第三条道路,即自主组织治理。自主组织理论的提出实属......

    《卡耐基成功之道全集》读书心得(合集五篇)

    《卡耐基成功之道全集》阅读心得戴尔·卡耐基是誉满全球的美国公关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拜读了《卡耐基成功学全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尤其......

    师之道杂文随笔

    今日,初尝为人师之滋味,甚是苦恼。所谓子不学,师之过。真是如此么?未为师之前,我竟认为这句话是对的,如今看来却是可笑至极。生活打脸,啪啪作响。激情燃烧,冷水浇盖。语文老师上课向......

    读书之道(合集5篇)

    读书之道.txt心态决定状态,心胸决定格局,眼界决定境界。当你的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睁大眼睛,千万别眨眼,你会看到世界由清晰到模糊的全过程。现在只要有人问你们在干什么,答......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论语》学习心得——君子之道 孔子是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仁”与“礼”的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大。《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将孔子的言语记录编纂而成,在这......

    管理之道培训心得

    管理之道培训心得管理一直是企业的长久话题,好的管理团队是企业的核心,发展方向的掌舵人。管理的目的是效率和效益。管理的核心是人,而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降低成......

    自然之道听课心得

    《自然之道》听课心得三月三十一号我们到日月中心学校观摩听课,我有幸聆听了张勇稚老师的一节《自然之道》课感受很深,听取了张老师执教的如这一课题,张老师以幼龟为点,以情景导......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论语》心得:君子之道 儒家文化是具有鲜明的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论语》把人分为圣人、贤人、惠人、善人、君子、士人、众人、野人、小人等,但实际上又可大致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