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自考管理经济学复习笔记(模版)

时间:2019-05-15 10:23: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小自考管理经济学复习笔记(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小自考管理经济学复习笔记(模版)》。

第一篇:四川小自考管理经济学复习笔记(模版)

管理经济学笔记2009-01-02 22:02管理经济学笔记 绪论

一、管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P3 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的行为

二、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和支柱P4 主要有:建立经济模型,边际分析法,需求弹性原理,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机会成本概念和资金的时间价值

三、管理经济学的决策准则P6 1企业目标

企业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企业的技术改造)

企业的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2利润的种类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

(1)企业利润可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是决策的基础(2)机会成本和几种特殊情况

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的机会成本——把这笔资金供给别人他可能得到的利息

业主自己兼任经理(自己管理企业)的机会成本——他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能得到薪水收入

机器如果原来是闲置的,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零

机器如果原来是生产产品A,可得一笔利润收入,现在改用来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生产产品A可能得到的利润收入

过去买进的物料,现在市价变了,其机会成本——按市价来计算(即这批物料如不用生产,而用于出售可能得到的收入)

使用按目前市场价购进的物料,按目前市场工资水平雇用的职工以及按目前市场利息率贷入的资金的机会成本——与其会计成本一致

机器设备折旧的机会成本——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未可变卖价值之差

(3)经济利润的意义:大于零,则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否则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低于其他用途,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正常利润:等于零

(4)机会成本= 外显成本 + 内含成本 小结P11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异同

同: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是研究企业的行为,都要根据对企业目标的假设,再结合企业内外的环境来研究,异: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而管理经济学则是一门应用科学,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微观经济学是以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追求最大利润为假设的,而管理经济学则认为实现企业的目标从短期看,只能是有条件地谋求尽可能多的利润,从长期看,则是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是以企业所处环境的全部信息已知为假设的,据此来研究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 而管理经济学则认为企业的环境信息是不确定的,因而需要依靠多种学科的知识对有关数据进行预测和估计,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具体决策

第一章

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第一节

需求

一、需求量

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购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二、影响需求量的因素

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有: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相关产品价格、消费者爱好、广告费用和消费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

三、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示式。

四、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假定需求函数中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达式。需求曲线可以分为个人需求曲线、企业需求曲线、行业需求曲线。需求具有向右下方倾斜的规律。

五、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化时需求取曲线的位移。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需求量沿原需求曲线发生的变动。

第二节

供给

一、供给量

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二、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因素有:产品价格、产品成本和生产者对价格的预期。

三、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

供给函数是供给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示式。

供给曲线式假定影响供给量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达式。供给曲线可以分为企业供给曲线和行业供给曲线。

四、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动时,供给取现代位移。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供给量沿供给曲线发生的变动。

第三节

供求法则和需求——供给分析

一、供求法则(关于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的原理)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

二、需求——供给分析法

需求——供给分析法通过供给和需求曲线分析供需双方及其影响因素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常用的经济分析工具。

第四节

市场机制与社会资源的配置

一、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标志式:社会上各种商品的供求达到平衡。价格上涨,能刺激生产、拟制需求;价格下跌,能拟制生产、刺激需求。所以,从总体上看,价格机制通过各种商品的价格波动能基本实现供需平衡,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市场机制的不足

在实际生活中,市场价格机制在某些领域或某些条件下可能“失灵”,其主要原因有:垄断因素的存在、外溢效应的存在、公共物品的存在、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收入分配的不公等。

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要有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要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和政府进行必要的干预。

第二章

需求分析和需求估计 第一节 需求弹性

需求弹性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公式为需求量变动率与影响因素变动率之比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

1价格弹性的计算=(需求量变动%)除以(价格变动%)有两种算法:点价格弹性、弧价格弹性

前者方程必须已知,后者知道点的座标 价格弹性是负值,(取绝对值)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成反比,与P/Q的值成正比;当其他条件相同,则平坦的需求曲线弹性大,陡的需求曲线弹性小。2具有不同价格弹性的需求曲线

可分为四类:完全非弹性的需求曲线(垂直直线)

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水平的直线)

单元弹性的需求曲线(双曲线)

中点以上的部分,为弹性需求,以下为非弹性需求(倾斜的直线)3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如果需求是弹性的,提高价格会使销售收入下降;是单元弹性的,不影响销售收入;是非弹性的,会使销售收增加

弹性需求

弹性需求

弹性需求

绝对值大于1

绝对值等于1

绝对值小于1 价格上升

销售收入下降

销售收入不变

销售收入上升

价格下降

销售收入上升

销售收入不变

销售收入下降

注:弹性需求指价格弹性需求

4价格弹性与总收入、边际收入和平均收入之间的关系

(1)当弹性需求时,降价能使销售收入增加,当非弹性需求时,降价则会使销售收入减少,所以,销售收入一定在单元弹性时为最大。销售收入曲线(即总收入曲线)的形状为一条抛物线(2)边际收入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额外增加一个产量 能使总收入增加多少。边际收入在需求量为零时最大,在弹性需求时为正值,在单元弹性时为零,在非弹性需求时为负值。

(3)平均收入等于总收入除以销售量,(也是产品的价格)。三者关系用公式表示:

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为无穷时,边际收入MP等于平均收入P;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为其他时,边际收入MP小于平均收入P 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时,边际收入MP为正值;等于1时,MP为零;小于1时,MP为负值 5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1)商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2)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弹性就越大。即对某商品进行替代的难易程度决定此商品价格弹性的大小

(3)购卖商品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的比重(4)时间因素也影响弹性的大小 6价格弹性应用举例

二、需求的收入弹性

1收入弹性的计算。需求的收入弹性反映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或者说,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百分之一会使需求量变动百分之几。两各计算方法:点弹性和弧弹性

计算出来的收入弹性一般为正值,因为需求量Q和消费者收入I一般按相同方向运动,收入弹性为负值的产品称为低档货,收入弹性为正值的产品称为正常货,收入弹性大于1的产品称高档货。2收入弹性应用举例:

三、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1交叉价格弹性的计算。交叉弹性说明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也就是说如果另一种相关产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这种产品的需求量将变化百分之几。

有两 种计算方法:点弹性和弧弹性。

(1)交叉弹性为正值,说明X产品价格的变动与Y产品需求量的变动方向一致。两种相关物品是替代品

(2)交叉弹性为负值,说明X产品价格的变动与Y产品需求量的变动方向相反。两种相关物品是互补品

(3)交叉弹性为零,说明X产品价格的变动与Y产品的需求量没有影响,两种物品互相独立,互不相关。2交叉弹性应用举例:

交叉弹性的绝对值大,说明产品之间的相关程度很大,交叉弹性很小,说明两种产品互不相关

第二篇:管理经济学自考复习总结

第五章

1、相关成本

2、非相关成本

3、增量成本

4、沉没成本

5、变动成本

6、固定成本

7、成本函数

8、边际成本

9、长期

10、贡献

11、盈亏平衡的产量

简单题

1、简述总成本曲线与总变动曲线之间的关系?

2、简述正确使用盈亏分界点分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3、边际分析法和盈亏分界点分析法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4、怎样根据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大小关系来决定增加还是减少产品产量?

5、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为什么都呈u形?

6、在已经学习过的各种成本概念中,哪些属于相关成本,哪些属于非相关成本?

第六章

1、完全竞争

2、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

3、完全垄断

4、垄断利润

5、非价格竞争

6、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

7、寡头垄断

8、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式

9、价格领导行为模式

10、科特尔行为模式

11、纯寡头垄断

12、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简答题

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备哪些条件?

2、简述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行为的特点?

3、简述在完全垄断市场里主要的几种市场进入障碍?

4、简述垄断企业的弊端和积极的一面?

5、政府主要从那些方面来对垄断企业进行干预?

6、简述垄断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过程?

7、简述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行为的三种模式?

第七章

1、成本价成定价法

2、最大利润定价法

3、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

4、增量分析定价法

5、随行就市定价法

6、产品组合定价策略

7、差别定价策略

8、撇油定价策略

9、渗透定价策略

10、折扣定价策略

11、功能折扣策略

12、付现折扣策略

13、心理定价策略

14、尾数定价法

15、招徕定价法

16、转移价格

17、互补产品定价策略

18、双重定价法

19、中间产品

简单题

1、企业的定价目标有哪些?

2、企业定价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成本定价法与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有何异同?

4、增量分析法适用于哪些情况?

5、差别价格的存在需要什么条件?

6、差别定价有哪几种?

7、新产品定价策略有哪些?

8、渗透定价策略有哪些种类?

9、折扣定价策略有哪些种类?

10.策略有哪些?

11、人们为什么要以成本为基础定价?

12、成本加成定价法有哪些步骤?

13、以竞争为基础的定价有哪些?

14、产品组合定价策略包括那些?

15、为什么对中间产品应实行双重定价的方法?

第八章

1.投资

2.边际资金成本

3.净现金效益量

4.税后债务成本

5.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6.净现值法

7.企业兼并

8.边际投资回报率

9.净现金投资量

10.货币的时间价值

11.权益资金成本

12.返本期法

13.内部回报率法

简单题

1、投资决策与经营决策相比的重要特点是什么?

2、投资建议一般分为哪几类?

3、净现金投资量一般包括那几个部分?

4、为什么经营费用的增加量中不应包括折旧?

5、资金成本一般有哪几类?

6、投资方案的评价方法都有几类?

7、为什么说净现值法比内部回报率法要好?

8、企业兼并的动机有哪几方面?

9、用兼并扩大生产规模比企业自身内部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有哪些优点?

第九章

1.策略

2.自然状态

3.结果

4.风险

5.收益矩阵

6.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7.有风险条件下的决策

8.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

9.敏感性分析

10.信息的搜集成本

11.最小最大遗憾决策法

12.信息的价值

简单题

1、简述人们对待风险的三种态度及不同态度的不同表现?

2、请用钱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说明人们为什么厌恶风险?

3、请分别画出低风险承担着、个人风险偏好和高风险承担者曲线,并加以说明?

4、简述降低风险都有哪些途径?

5、怎样识别各个变量敏感性的大小?

第三篇: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

《管理经济学》整理

P3

管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及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P3~P4

识记

借用理论

共同之处

不同之处

研究对象

对企业目标的假设

对企业环境的假设

研究目的科学理论

管理经济学

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都研究企业的行为

现实的企业

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长期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环境,特别是外部环境信息是不确定的企业决策

应用科学

微观经济学

抽象的企业

利润最大化

假设企业的外部环境信息为已知的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

理论科学

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

二、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及重要意义:P4~P6

识记

序号

名称

概念

意义

建立经济模型

由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构成的。

给决策提供科学的思维框架,使决策方法得以简化、科学化和定量化。

边际分析法

是微观经济学和研究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基本方法

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

需求弹性理论

弹性是用来分析自变量的变化和因变量变化之间关系的有利工具。

①借用这个工具来研究各种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②是企业确定经营方针和进行价格决策的重要依据。

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

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决策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在各种投入要素之间保持最适度的比例关系。

决定了企业成本的习性和变化规律。

机会成本原理

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

用机会成本做决策,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是提高我国管理决策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

货币的时间价值

是指因放弃现在使用资金的机会,可以换取的按放弃时间的长短计算的回报,最常见的是利息。

只有计算资金的货币价值,才能正确评价投资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目标

三、管理经济学的决策准则

对短期目标的设计和安排要服从于长期目标,在短期内,企业可以暂时放弃或减少对利润的追求。

1、企业目标

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它包括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以及技术改造。

领会

P6

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企业价值的定义——是指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入的现值之和。即:企业价值==

式中πt是第t年的预期利润,i是资金利息率,t表示第几年(从第1年,即下一年到第n年即最后一年),由于利润等于总销售收入(TR)减去总成本(TC),式中TRt是企业在第t年的总销售收入,TCt是企业在第t年的总成本。

利润的种类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

利润=销售收入-企业成本

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它属于历史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出,支未反映企业为使用这些

P7

资源而付出的总代价。

机会成本——定义: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它才是真正的成本。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机会成本

①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把这笔资金借出可得到的利息。

P8

②业主自己兼任经理——他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得到的薪水。

③机器原来闲置,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零。

④机器原来生产A,可得利润X元,现在改生产B——生产A可得到的利润X元。

⑤过去买进的物料,现在市价变了,其机会成本——按市价计算。

⑥按目前市价购进的物料、雇用的职工以及贷入的资金——与其会计成本一致。

⑦机器设备折旧——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未可变卖价值之差。

定义——是企业的实际收入>实际支出的部分,反映企业的盈亏状况。.(不可用于决策)

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上表现出来。

企业利润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会计帐上未表现出来的开支,它等于机会

P7

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上表现出来。

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识记+计算(外+内)

简单应用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销售收入-(外显成本+内含成本)

+计算

定义——是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因而是决策的基础。

意义——大于零,则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较优,否则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正常利润的定义——是指企业主如果把投于企业的资金投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是为了吸引企业主在本企业投资而

识记

必须给他的最低限度的报酬。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

公式:全部机会成本=资金机会成本+薪水机会成本+折旧机会成本+销售机会成本+经营费用机会成本

管理经济学定义——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P3

经济模型定义——由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构成,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达到科学地进行经济预测

P4

和经济决策的目的。

边际分析法定义——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P4

机会成本的定义——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P5识记+计算

会计成本的定义——是指会计帐上记录下来的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属于历史成本,而决策是面向未了的。会计

成本不反映因对资源的使用做出了选择而带来的全部牺牲,因而它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P5

第一章

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P13

需求

需求量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P13

识记

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

①产品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一个最重要、最灵敏的因素。(价格↑→需求量↓)

P13

识记

②消费者的收入(指平均收入)—一般地,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向相同方向变化。(收入↑→需求量↑)

③相关产品的价格—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替代品价格↑→需求量↑;互补品价格↑→需求量↓

④消费者的爱好

⑤广告费用

⑥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

需求函数——就是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式,即:Qx=f(Px,Py,T,I,E,A,…)

P14

识记

需求曲线——是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或QD=f(p)。

P15

识记

它可以分为

个人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P16

行业需求曲线——表示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企业需求曲线——表示某企业全部顾客愿意向该企业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曲线的规律——它总是一条自左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的曲线。P16

识记

需求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化时需求曲线的位移。识记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需求量沿原需求曲线发生的变动。P16

识记

需求量变动的规律:价格↑→需求量↓;价格↓→需求量↑。P16

需求的定义——是指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它是一个需求表,或一个方程,或一条需求曲线。

P16

供给

供给量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钟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P18

识记

则是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特定的供给量。P20

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因素

①产品的价格(是最灵敏、最重要的因素)—价格↑→供应量↑

P18

识记

②产品的成本——产品成本↓→利润↑→供应量↑

③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④其他:政府的税收、补贴等因素

某产品的供给量

某产品价格

供给函数——是供给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示,其最一般形式为:QS=f(P,C,E,…)。

P18

识记

某产品成本

生产者对产品价格的预期

供给曲线——是假定影响供给量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示式,其一般形式为:QS=f(P)。

它可以分为企业供给曲线和行业供给曲线。P19

识记

供给曲线的规律——它总是一条自左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的曲线。即:价格↑→供给量↑。P19

识记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供给曲线不变(所有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供给量沿原供给曲线而变化。P19

识记

供给的变动——是指因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化而引起供给曲线的位移。

P19

识记

供给的定义——不是一个单一的数,而是指一个供给表,或一条供给曲线,或一个供给曲线的方程。P19

供求法则

当供给不变

需求↑时→均衡价格和交易量的↑

P21识记

需求↓时→均衡价格和交易量的↓

当需求不变

供给↑时→均衡价格↓,交易量↑

供给↓时→均衡价格↑,交易量↓

当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化时

需求↓(或↑),供给↑(或↓)→则均衡价格↓(或↑)

需求和供给同时↑(或↓)→均衡价格的变化要视供求双方增减程度的大小而定

需求↑>〔或<〕供给↑→均衡价格↑(或↓),均衡交易量↑

需求↓>〔或<〕供给↓→均衡价格↓(或↑),均衡交易量↓

需求↑(或↓)=供给↑(或↓)→均衡价格不变,均衡交易量变动与需求和供给变动的方

向一致。

供求法则只适用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价格的形成完全取决于市场供需双方。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

需求—供给分析法——是通过供给和需求曲线分析供需双方及其影响因素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常用的经济分析工具。P23

识记

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①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人们必须对使用和生产的资源和产品进行经济选择。

P25

识记

②资源的可替代性:资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替代性,使人们在经济上的选择成为可能。

③消费者和企业怎样进行选择:社会资源趋向合理的配置。

④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见配置的基本标志。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标志

①社会上各种商品的供求达到平衡

P25

②价格↑→能刺激生产、抑制需求;价格↓→能抑制生产、刺激需求。

③价格机制通过各种商品的价格波动能基本实现供需平衡,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机制在配置社会资源作用方面的不足之处

①垄断因素的存在,影响了价格调节经济的能力。

P26

识记

②外溢效益的存在,是社会资源得不到合理分配。

③公共物品的存在,是价格机制对它们的生产和消费不起调节用。

④信息的不完全性,结果导致错误的购买政策。

⑤收入分配的不公等。

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条件

①要有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P27

识记

②要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

③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和政府进行必要干预。

第二章

需求分析和需求估计

P31

价格弹性

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公式A)

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公式B),它等于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P31

识记+计算

包括

点价格弹性—即计算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公式E)

弧价格弹性——即计算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平均弹性(公式F)

收入弹性—反映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公式C)

包括

点收入弹性(公式G)

弧收入弹性(公式H)

交叉弹性—说明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公式D)

公式A:

(式中:E-需求弹性;

Q-需求量;

X-影响需求量的某因素。)

公式B:

即: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价格变动%

(式中:Q-需求量;

-需求量变动的绝对数量;

P-价格;

-价格变动的绝对数量)

价格弹性是负值,但一般取绝对值来比较弹性的大小,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成反比,与P/Q的值成正比;当其他条件相同,平坦的需求曲线弹性大,陡的需求曲线弹性小。

公式C:

收入弹性=

即: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收入变动%

计算出来的收入弹性一般为正值,因为需求量Q和消费者收入I一般按相同方向运动。

εI<0产品称低档货,εI

>0的产品称正常货,εI

>1的产品称高档货。一般生活必需品的收入弹性小,奢侈品的收入弹

性较大。

公式D:

即:交叉弹性=y产品需求量变动%/x产品价格变动%

①交叉弹性>0,说明X产品价格的变动与Y产品需求量的变动方向一致。两种相关物品是替代品。

替代品:是指两种产品对消费者具有相似的效用,任何一种产品均可代替另一种使用。

②交叉弹性<0,说明X产品价格的变动与Y产品需求量的变动方向相反。两种相关物品是互补品。

互补品:是指两种商品必须合并使用,才能对消费者产生更大效用。

③交叉弹性=0,说明X产品价格的变动与Y产品的需求量没有影响,两种物品互相独立,互不相关。

公式E:点价格弹性公式:

即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平均弹性,已知两点坐标,就可计算出弹性。

公式F:弧价格弹性公式:

公式G:

点收入弹性公式:

为负值时,称为低档货

收入弹性

为正值时,称为正常货

公式H:

弧收入弹性公式:

>1时,称为高档货或奢侈品

1.不同价格弹性的需求曲线

①完全非弹性的需求曲线(垂直直线,如自来水、电、液化气等,P↑,Q基本不变);

P34

识记

②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水平的直线,如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同类产品,P↑,Q→0);

指的是绝对值

③单元弹性的需求曲线(双曲线,Q随P同比变化,但销售收入不变);

④中点为单元弹性需求,中点以上的部分为弹性需求,以下为非弹性需求(倾斜的直线)。

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识记

弹性需求

单元弹性需求

非弹性需求

|εp|>1

|εp|=1

|εp|<1

P↑

销售收入↓

P↑销售收入不变

P↑

销售收入↑

P↓

销售收入↑

P↓销售收入不变

P↓

销售收入↓

价格弹性与边际收入和平均收入(即价格)之间的关系——P36

识记

①弹性需求时,降价能使销售收入增加;非弹性需求时,降价则会使销售收入减少,故销售收入一定在单元弹性时为最大。销售收

入曲线形状为一条抛物线。

②边际收入MR: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额外增加一个产量

能使总收入增加多少。边际收入在需求量为零时最大,在弹性需求时为正值,在单元弹性时为零,在非弹性需求时为负值。

③平均收入:等于总收入除以销售量,也就是产品的价格P,平均收入曲线即企业的需求曲线。

三者关系:MR=P·(1-1/|εp|)

MR=d(TR)/dQ

TR=P×Q

|εp|=∞时,MR=P;|εp|为其他值时,MR

1时,MR>0;|εp|=1时,MR=0;|εp|<1时,MP<0。

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

①商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εp|前者小,后者大)。如: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弹性小,价格变化不会影

P37

识记

响需求量;装饰品等奢侈品,当价格变化,需求量大幅度变化,则价格弹性大。

②可替代物品的难易程度。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εp|就越大。即替代某商品的难易程度决定此商品

|εp|的大小。如:毛织品等属可替代品,弹性就大,价格变化,则需求量变化大大变化;食盐等生活品无替代

品,弹性就小,价格变化不会影响需求量。

③购买商品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比重大的|εp|大,比重小的|εp|小)。如:汽车等价格变化时,需求

量大大变化,购买支出占收入比重大,则价格弹性大;火柴、食盐等价格变化时,不会影响需求量,所以价格

弹性就小。

④时间因素也影响弹性的大小(同样的商品,从长期看,|εp|就大,从短期看,|εp|就小)。

价格弹性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应用

①用于价格和销售量的分析和估计。(利用公式)

P37

识记

②用于政策决策分析。(弹性小的涨价,反之降价)

收入弹性

2.需求收入弹性的应用

①用于销售量的分析和估计。

P39识记

②用于企业经营决策(经济形式高涨,经营εI大的商品;反之,经营εI小的商品)。

③用于安排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εI大的行业,发展速度也要快些,反之,就慢些)。

交叉弹性

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应用举例

①分析价格、销售量及产品间的竞争关系。

P40

②经济上区分不同部门的标志。交叉弹性的绝对值大,说明产品之间的相关程度很大,反之,互不相关。

交叉弹性的经济含义

①交叉弹性为正值(Epx>0)→X产品价格变动与Y产品需求量的变动方向一致,两种相关物品是替代品。

P40

②交叉弹性为负值(Epx<0)→X产品价格变动与Y产品需求量的变动方向相反,两种相关物品是互补品。

③交叉弹性为零(Epx=0)→X产品价格变动与Y产品需求量没有影响,两种产品互相独立,互补相关。

需求估计:市场调查法

需求估计的方法

一是进行市场调查,根据所得资料估计需求;

P41

不能分割

二是根据积累的统计资料,用统计法估计。

需求估计常用的两种函数:线性函数和幂函数。

市场调查的方法

①访问法—将拟调查的项目,以面谈,电话或书面等形式向消费者提出询问,以获得所需资料调查的样本多,所

P41

识记

得资料越多,以此估计出的数据可靠性也就越大。

②实验法—是一种以特定环境为实验市场的调查方法,它具有较大的客观性。

包括

现场实验—在现有市场中,根据调查要求,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市场作为实验市场,然后改

变需求函数中的变量(这些变量都是我们需要调查的),来观察需求在一个时期或若干市场

之间发生的变化。

实验室实验—在一个模拟商店中,让选定的顾客带着一笔事先准备好的钱,在改变需求函数的变量的不

同情况下购卖商品,然后根据顾客购卖行为变化的资料去估计需求。

需求估计:统计法

统计法——主要是回归分析法,依据观察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基本原理,找出拟合这些数据点的最佳拟合曲线,从而确定要求的需求

P42识记

函数。常用需求函数有两种:一是线性函数;一是幂函数。

其中线性函数的表达为:设需求函数(回归方程)的形式为一元线性方程:y=α+βx,则参数α、β的值为:公式:β=(n∑XiYi-∑Xi∑Yi)/[n∑Xi2-(∑Xi)2]

α=∑Yi/n-β·∑Xi/n

线性函数与幂函数的特点

幂函数:更符合需求变动的实际情况。

P43

识记

线性函数:比较简便,在一般数据观察范围内,也能满足需求估计的实际需要。

第三章

生产决策分析——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问题

P51

生产函数概念及其分类

生产函数——反映生产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说明在一定技术水平下,各种投入要素的一定组合,最大可能生产多少量,不同

P51识记的生产函数代表不同的技术水平。一般表达式为Q=f(x,y,……),Q代表产量,x,y,……代表诸投入要素。

生产函数实质是反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的分类

长期生产函数——是指生产函数中所有的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

P51

识记

短期生产函数——是指生产函数中有的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变的,但有的是固定的。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

总产量Q、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也存在于总值、平均值和边际值之间。P52

识记

①总产量Q——是指一定数量的某投入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

②边际产量MP——是指在一定数量劳动力的条件下,增加一名工人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Q/△L),等于总产量曲线上该点的切线的斜率。

③平均产量AP——是指每一工人的平均产量(=Q/L),等于总产量曲线上该点与原点的连接线的斜率。

MP>AP时,AP↑;

MP>0时,Q↑(斜率>0)

MP

MP<0时,Q↓(斜率<0)

MP=AP时,AP最大。

MP=0时,Q最大(斜率=0)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生产中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某一个投入要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边际产量增加,但增加

P55

识记

到一定点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这个规律适用于一切行业。注意两点: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技术水平不变,为其前提。

根据可变投入要素投入数量,把生产分为三个阶段P55

(第一、三阶段在经济上不合理,而第二阶段才合理)

识记

第一阶段,可变投入要素的数量小于OA(A点为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交点):因总产量Q呈↑趋势,故单位产品中的固定生产要素成本呈↓趋势;又因平均产量AP呈上升趋势,故单位产品中可变投入要素的成本也呈下降趋势。

第二阶段,可变投入要素的数量在OB之间(B点为边际产量曲线与可变投入要素投入量的交点):固定生产要素成本呈下降趋势,可

变投入要素的成本呈上升趋势,有可能找到一点使两种成本的变动恰好抵消,使得此时的成本在经济上最合理。平均产量最大。

第三阶段,可变投入要素的数量大于OB:固定生产要素成本及可变投入要素的成本均呈上升趋势。

边际产量收入MR——是指增投一个单位的可变投入要素所引起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如果市场价格是不变的,它就等于边际产量MP

P56

识记

乘以产品的价格P(MR=MP×P)。

MRP=MR×MP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使用量的结论——假定MRP为某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收入;P为某可变投入要素的价格;当MRP=P时,P57

识记

可变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为最优。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其中的每一种组合比例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等产量

P58识记

线特性为:处于较高位置的等产量曲线总是代表较大的产量。

按投入要素能够相互替代的程度,可将等产量曲线分为三种类型

P58

识记

①投入要素之间完全可以替代,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是一条直线(替代率常数)。

②投入要素之间完全不能替代,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是一条直角线(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为固定)。变型:同时用几种生产方法生产同种产品,通过为不同生产方法分配不同任务,可以为整个企业调整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此时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是一条折线。

③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是不完全的,等产量曲线的形状一般为向原点凸出的曲线。该种替代的特性:投入要素X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S)是随着X的增加而递减。

X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S):指X取某值时,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要素X,可以替代多少单位的投入要素Y,公式表示为MRS=△Y/△X,也就是等产量曲线上X取该值时的斜率,因等产量曲线斜率是递减的,故随着X投入量的增加,增加一个单位X所能替代的Y量也递减。

等成本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投入要素X和Y的各种组合方式,都不会使总成本发生变化。P60

识记

一般表示式为:

E=Px·Qx

+

Py·Qy

Qy=(E/Py)-(Px/Py)·Qx

是等成本曲线的斜率(Px/Py两种投入要素的价格比例)。

是等成本曲线在Y轴上的截距。

由此可知此等成本曲线特性为:离原点越远的等成本曲线代表的成本越高,因其截距较大。

最优投入要素组合的确定P61

识记

①图解法—将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画在一起,其相切点,就是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点。

②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般原理:在多种投入要素相结合以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当各种投入要素每增加一元所增加的产量都互相相等时,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组合比例为最优,用数学式表示为:MPx1/Px1

=MPx2/Px2

=……=MPxn/Pxn时,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组合比例为最优。

推理公式:等产量曲线为Q=KaLb,K为资金数量,L为劳动力数量,a、b为常数,又假定K价格(即利息)为Pk,L价格(即工

资)为PL,则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比例为:K/L=aPL/bPk

价格变动对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影响:如果投入要素的价格比例发生变化,人们就会更多地使用比以前便宜的投入要素,少使用比以前贵的投入要素。P63

识记

规模对收益的关系

规模对收益的关系—当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时,这种增加会对总产量产生影响。P64

识记

规模收益的类型

①规模收益递增:产量增加的倍数>投入要素增加的倍数。

P65

识记

②规模收益不变:产量增加的倍数=投入要素增加的倍数。

③规模收益递减:产量增加的倍数<投入要素增加的倍数。

影响规模收益的因素:当生产规模改变时,随生产规模从小变大,规模收益一般会先后经历递增(A)、不变(B)P66和递减(C)

识记

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对规模收益有不同的因素在起作用。P65

A——递增因素:①工人可以专业化、②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③其他因素。

B——不变因素:达到一定规模后,促使规模收益递增因素会逐渐不再起作用,总会有一个最优规模,但最终要进入递减阶段。

C——递减因素:主要是管理问题。

规模收益类型的判定—从生产函数的代数表示式来判定该生产函数规模收益的类型。P65

识记

①假定生产函数为Q=f(x,y,z),如所有投入要素都乘上常数k,会使产量增加h倍,即hQ=f(kx,ky,kz),则

h>k,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递增;

h=k,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不变;

h

②或者假定生产函数为Q=f(x,y,z),如把所有投入要素都乘上常数K,会使产量Q增加h倍,同时又可以把k作为公因子分解出来,即hQ=knf(x,y,z),则n>1,规模收益递增;n=1,规模收益不变;n<1,规模收益递减。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最常用的形式是冥函数,也称为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这种生产函数有许多优点。P66

形式为:Q=aKbLc

其中:Q:产量

K:资本

L:劳动力

a,b,c:常数

其重要特征如下

①它的对数形式是一个线性函数,对数形式:logQ=loga+blogK+clogL,是一个线性函数。

识记

②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此时b,c均应小于1)。

③便于判别规模收益的类型

(b

+

c)大于1,规模收益递增;

hQ=ak(b

+

c)KbLc

(b

+

c)大于1,递减;

(b

+

c)等于1,不变。

④它的变量K、L的指数b、c,正好分别是K、L的产量弹性,即K增长1%,产量增长b

%,L增长1%,产量增长c%。

第四章

生产决策分析——产品产量的最优组合问题

P71

产品产量最优组合决策的理论方法

产品产量最优组合要使用:P71

识记

①产品转换曲线——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任何点都代表企业在资源给定的条件下能够生产的各种产品最大可能产量的组合。

斜率是负的:它就是产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

形状一般总是:从原点向外凸出的,越往外的产品转换曲线所代表的资源越多。(即向右移→边际转换率↑)

特殊形式:呈直角形(两种产品不能互相转换);一条倾斜的直线(两种产品能完全转换)。

边际转换率:是指企业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这种产品,会使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多少。它就是产品转换曲线的斜率。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会随该产品的增加即沿产品转换曲线向右移动而递增。

②等收入曲线——在这条曲线上各点所代表的不同的产品产量组合都能得到相同的总销售收入。(以TR表示)。

公式:TR=Pa·Qa+Pb·Qb

Qb=TR/Pb-Pa·Qa/Pb

可见,每个TR都有一条等收入曲线,只要产品价格不变,这些曲线互相平行,斜率均为-Pa/Pb。

产品产量最优组合的确定:将产品转换曲线和等收入曲线画在一个坐标轴上,两条曲线的切点代表两种产品最优的产量组合识记

当产品A的相对价值>其相对成本时,多生产产品A,少生产产品B是对企业有利的;

当产品A的相对价值<其相对成本时,少生产产品A,多生产产品B是有利的;

当产品A的相对价值=于其相对成本时(Pa/Pb=△Qb/△Qa),企业的产品组合为最优。P73

产品产量最优组合决策的实用方法——线性规划法(前提: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P74

A)产品产量最优组合的线性规划模型

P74

1)假设:每种产品的单位产量利润是已知的常数;每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方法为已知且规模收益不变;企业能得到的投入要素的数量

识记

有限且已知;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则:企业的决策问题就可以写成如下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

2)目标函数:Z=C1x1+C2x2+……+Cnxn→max(最大)

式中Z为总利润;x1,x2,…,xn为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C1,C2,…,Cn为每种产品能提供的利润贡献。

3)约束条件:a11x1+a12x2+……+a1nxn≦b1

a21x1+a22x2+……+a2nxn≦b2

……

……

……

……

am1x1+am2x2+……+amnxn≦bm

x1,x2,……,x≧0

式中x1,x2,…,xn为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b1,b2,…,bm为可供使用的各种投入要素的数量;

aij(i=1,2…m;j=1,2,…

n)为第j种产品每生产1个单位所需要的第i种投入要素的数量;

最后,非负值约束条件表示各种产品的产量必须是正值,负值是没有意义的。

B)图解法:只适用于目标函数中只有两个变量的情况。P75

步骤为

①确定可行区域和隅角;在产品产量最优组合的线性规划模型中,由各条约束条件方程直线和X轴、Y轴所围成的区域

叫可行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所有点,都能满足约束条件提出的要求。

②做离原点最远的与隅角相交的等利润曲线;

在这条曲线上各点所代表的不同的产品产量组合都能得到相同的利润。

③由确定隅角的相关直线的方程可解得此隅角的座标,这个座标就是最优的产量组合。

C)代数法:根据相关直线的方程,就可以用代数法解出每个隅角的坐标,然后计算每个隅角上的利润,选择其中利润最大的隅角。P76

D)影子价格:P77识记

如果企业投入要素A的投入量增加一个单位,可使企业的利润数增加B,B这个增加的利润数就是1个单位投入要素A的真正价值,这个价值称为投入要素A的影子价格。投入要素的影子价格也是该要素的机会成本。其作用为:表明如果企业增加或减少某资源或投入要素一个单位会对企业的总利润带来多大影响。①可帮助认识企业生产的瓶颈和富余要素,影子价格非零,则投入要素正约束着企业的产量;反之为零时,则投入要素利用不足,有富余;②可帮助了解为扩大生产,用多高价格添构某投入要素才是划算的,影子价格大于市价,则购买这种投入要素来扩大生产是合算的;反之不合算。

影子价格=0,该投入要素在生产中利用不足;

影子价格>市场价格,购买投入要素,来扩大生产是合算的;

影子价格<市场价格,购买投入要素,以扩大生产并不合算。

第五章

成本利润分析

P81

管理决策几个重要成本概念

识记

相关成本的定义——是指适宜于做决策用的成本。P81

非相关成本的定义——是指不适宜用于决策的成本。P81

机会成本属于相关成本。(管理中使用机会成本)P81

会计成本——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没有反映企业为使用这些资源而付出的总代价,属于历史成本,不能用于决策,属于非相关成本。P81

增量成本的定义——是指因做出某一特定的决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属于相关成本,在决策时必须考虑。P82

沉没成本(固定成本)——不因决策而变化的成本,属于非相关成本,在决策时不予考虑。P82

运用增量成本做决策的方法:把增量成本与增量收入相比较,若增量收入大于增量成本,则方案可接受,反之不可接受。

是指因做出某一特定决策而引起的总收入的变化。

用机会成本做决策和用增量成本做决策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但可得出相同的结果。

边际成本(MC)的定义——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给总成本带来多大的变化。P84

公式:MC=(TC2-TC1)/(Q2-Q1)=△TC/△Q

变动成本的定义——是指可变投入要素的支出,它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P84

固定成本的定义——是指固定投入要素的支出,它不受产量变化的影响。84

成本函数

成本函数:反映产品的成本C与产量Q之间的关系的数学函数,用数学式表示,就是C=f(Q)。P84识记

取决于

①产品的生产函数——表明投入和产量之间的技术关系。这种技术关系与投入要素的价格相结合,就决定产品的成本函数。

②投入要素的价格,若投入要素的价格不变,生产函数属于规模收益不变(产量的变化与投入量的变化成正比关系)那么,成本函数(总成本和产量的关系)也是正比关系;规模收益递增,那么成本函数递减;规模收益递减,那么成本函数递增。

成本函数(不以时间的绝对长度来区分,而以投入量是否全可变来区分)可分两种

短期成本函数→A

长期成本函数→B

A:短期成本函数的定义——指反映在企业诸种投入要素中至少有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的条件下产量与成本之间关系的数学函数,主要用于日常经营决策。

B:长期成本函数的定义——指反映在企业诸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条件下产量与可能的最低成本之间关系的数学函数,它的图

形为长期成本曲线。一般用于长期规划。P85

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函数的几何表现就是短期成本曲线,它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它可分为:P86

识记

①总变动成本(TVC)曲线——取决于总产量曲线。总产量曲线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其形状为先递增(即产量的增加速度随可变投入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增)、后递减(即产量的增加速度随可变投入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所以总变动成本曲线的形状必然是先递减(即总变动成本的增加速度随可变投入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增)、后递减(即产量的增加速度随可变投入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

②总固定成本(TFC)曲线——总固定成本曲线在短期内不变,是平行于X轴的直线。

③总成本(TC)曲线——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所以总成本曲线在总变动成本曲线的上方,两者的垂直距离等于总固定成本,每一产量水平上总变动成本曲线的斜率与总成本曲线的斜率都是相等的。

④平均固定成本(AFC)——由于平均固定成本=总固定成本/产量,所以它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并渐渐接近于零。平均固定成本曲线在图上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并渐渐向x轴靠拢。

⑤平均变动成本(AVC)曲线——呈U形,某一产量水平上的平均变动成本是总变动成本曲线图上联接原点到总变动成本曲线上该点的联线的斜率,它的斜率最小点就是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最低点以前,平均变动成本是下降趋势;最低点以后则是上升趋势;所以平均变动成本曲线呈U形。

⑥平均总成本(AC)曲线——呈U形,是因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平均总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平均固定成本(AC=AVC+AFC)=总成本/产量(AC=TC/Q)。某一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总成本是总成本曲线上相应点与原点的联线的斜率。从原点作总成本曲线的切线,其切点是平均总成本的最低点,原因是切点的斜率最小。同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一样,平均总成本曲线也呈U形,由于平均固定成本向零接近,所以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总成本曲线和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也趋于接近。

⑦边际成本(MC)曲线——呈U形。某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曲线上该点的斜率。由于总成本曲线的斜率一般是由大变小,又由小变大,所以边际成本曲线也呈U形,其最低点处于总成本曲线上的拐点,因为拐点的斜率最小,由于边际成本说明因单位的产量变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所以它只与总变动成本有关,而与总固定成本的大小无关,当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时,平均总成本呈下降趋势;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总成本时,平均总成本呈上升趋势;当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总成本时,平均总成本处于最低点,也就是说,平均总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总变动成本(TVC)=总成本函数-固定成本

平均变动成本(AVC)=TVC/Q

边际成本函数(MC)=d(TC)/Dq

MC=MR(利润最大化)

边际收入函数(MR)=d(TR)/dQ

长期成本曲线——实际上就是长期变动成本曲线,可分为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三种,没有固定成本曲线。P87

识记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反映产量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企业可以根据不同产量选择最优的规模,所以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所反映的平均成本,是在允许选择最优的规模的条件下,每一产量水平上,可能的最低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各个生产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其形状呈U形,但较浅。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就是工厂的最优规模。因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规律在起作用(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不适用于长期,故只能影响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形状,使其呈U形),曲线呈U形,最低点是工厂的最优规模。是最为常用的。注意:企业的最优规模,一定产量上企业的最优规模是两种不同的情况。

成本函数的应用P89

①怎样分配产量,使总公司的总成本最低——边际成本都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边际成本都相等时,各产量的分配,能使总公司的总成本最低。

②利用成本曲线分析,最优的工厂——取决于①市场需求概率分布的情况;②不同产量水平上两个方案的成本差别有多大。如果需求概率分布摆动较大,对专业化水平低的方案有利,如果需求概率分布摆动较小,则对专业化水平高的方案有利。

③利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不同的生产规模上,选用不同的技术——根据销售量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技术。

成本利润分析方法:P91

识记

A)贡献分析法——实际上就是增量分析法在成本利润分析中的应用,如果两个以上方案的贡献都是正值,贡献最大的方案就是较优的方案。适用于短期决策。

贡献:由决策引起的增量利润,等于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收入减去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成本,也被称为“对固定成本和利润的贡献”,有时也称为“利润贡献”。

如果产品的价格不变,增加单位产量的贡献就等于价格减去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属于沉没成本,不考虑。(一般来说,变动成本=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变动间接费用),即贡献=固定成本(含固定间接费用)+利润。

贡献分析法的应用

①确定订货的可用三种方法,计算增量成本和增量收入,使用机会成本;计算总增量成本和总增量收入,而不

使用机会成本;计算单位产品贡献。

②是自制,还是外购:看哪个方案增量成本低。

③怎样分配追加的任务:追加给单位成本较低的或追加给单位贡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大的。

④怎样分配薄弱环节设备的生产任务:先算出单位工时的贡献,按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B)盈亏分界点分析法——常用来研究产量、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寻找盈亏分界点在哪里,即确定能使盈亏平衡的产量是多少。盈亏平衡的产量就是保本的产量,即在这个产量水平上,总收入等于总成本。确定盈亏分界点对决策者来说至关重要,决策的产量超过了这一点,说明收入大于成本,这样的决策是有利可图的,因为如果决策的产量小于这个分界点,说明这种决策会导致亏本,因而是不可取的。

盈亏分界点

①总收入和总成本是两条曲线。

②价格不变,故总收入曲线是一条直线。

③价格和平均变动成本都不变,故总收入和总成本曲线均为直线,利润曲线也为直线(此种图形最常用)。

确定盈亏分界点的方法

①图解法:固定成本,平均变动成本,产品价格→盈亏分界图。

②代数法:在盈亏分界点上,总收入等于总成本。即:P·Q

=

F

+

V·Q

Q=

F/(P-V)=

F/C

其中P为单位产品价格,Q为出售的产品数量,F为总固定成本,V为单位变动成本,C为贡献。

盈亏分界点分析法的应用:P98

①产品质量水平和价格水平的确定:计划开始时,画总收入和总成本曲线,求得分界点产量,若实际达不到销售量,则降低变动成本或提高产品价格或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求得相应的分界点产量。

②是否生产某种产品:找出最低销售量Q,如实际销售量达不到Q,则须考虑修改利润目标,或调整其价格和变动成本,或用其他获利大产品来代替此产品。

最低销售量公式:Q=(F+π)/

C

③选用什么样的技术来生产某种产品:算出每种技术的盈亏分界点,根据销售量多少确定最优方案。

使用盈亏分界点分析法的限制条件:

①线性盈亏分界点分析中使用的总成本和总收入函数必须准确地或至少是近似地反映实际的成本和收入情况。

②盈亏分界点分析法必须在增量的意义上使用,即总成本函数必须是决策所引起的成本变化。所要决策的那种产品的总成本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只是由这种产品的生产引起的增量固定成本。

C)边际分析法——是分析企业在一定产量水平时,再多增产一个单位产品,会对总利润产生什么影响。此法用于成本利润分析主要是比较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

识记

假设:MR为边际收入,MC为边际成本,Mπ为边际利润,则MR-MC

=

Mπ。

MR>

MC时,企业增加单位产量能使总利润增加,应增加产量。

MR<

MC时,企业增加单位产量使总利润减少,应减少产量。

只有MR

=

MC时,企业的产量才是最优的,这时边际利润为零,企业的总利润达到最大,不用增减产量。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入MR=边际成本MC

边际分析法与盈亏分界点法的区别:盈亏分界点主要研究这些变量之间的静态关系,而边际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本章常用公式:

(1)MP=dQ/dL

(2)MR=MP·P=dTR/dQ

TR=P·Q

(3)MC=dTC/dQ

(4)

变动成本=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变动间接费用

贡献=固定成本(含固定间接费用)+利润

单位产品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5)盈亏分界点产量:Q=

F/(P-V)=

F/C

(6)是否销售某产品的最低销售量:Q=(F+π)/

C

(7)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

第六章

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P105

市场结构的分类,按其不同的竞争程度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垄断性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种结构在控制价格的能力、卖者的识记

数目、产品差异程度、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均不同。最主要的市场模式是寡头垄断模式。P105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

识记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无力控制价格,垄断企业对价格有很大控制力。

完全竞争企业〈垄断性竞争和寡头垄断对价格的控制能力﹤垄断企业

完全竞争——是指一种市场结构,其基本特征是:在这个市场里,产品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企业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对价格无能为P106

力。这种市场结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买者和卖者很多;

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纯理论的模式。

②产品是同质的;

③生产者出入这个行业是自由的;

④企业和顾客对于市场的信息是很灵通的。

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产量决策:价格由市场决定,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企业只能通过调整产量来达到产量最优和利润最大化,条件是P=MC,经济利润=0

其中,P是价格,MC是边际成本。

注意:企业平均成本曲线(AC)最低点的产量水平,是企业生产效率最高之点,也是单位产品利润最大之点,但不是企业总利润最

大之点。P106

当企业有利润时:最优产量(即利润最大时的产量)的条件是PC=MC。

企业短期供给曲线的定义——是指在平均变动成本(AVC)曲线以上的边际成本(MC)曲线部分。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等于行业内各企P108

业短期供给曲线横向相加。

亏损企业是否停产问题:当企业亏损时,平均成本曲线(AC)的最低点会高于价格,即高于需求曲线,此时,若平均变动成本曲线(AVC)P109的最低点在价格之下,从短期看,企业进行生产仍能提供贡献,从而减少亏损,可继续从事生产;若在价格之下,则应停产。因此亏损企业不一定要马上关厂停产。

完全竞争企业的这种均衡是短期均衡。

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应满足:P

=

AC(长期和短期)=

MC(长期和短期)=

MR

=

AR因企业处于长期均衡时,其产量水平P109

必定能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价格等于长期和短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即P

=

AC(长期和短

期)的最低点,此时经济利润为零;(2)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即P

=

MC(长期和短期),此

时企业的总利润为最优。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行为分析:P110

1.关于企业的利润:这样一种价格水平,企业刚好(不多也不少)获得正常利润(正常的投资回报)。

2.关于企业的产量决策: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生产,是最有利的。

3.关于长期均衡的条件:完全竞争市场中,为P

=

MR

=

MC(长期和短期)=

AC(短期和长期)。

4.关于竞争策略:低成本竞争是企业唯一的也是最佳的竞争策略。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企业

识记

完全垄断的定义——如果一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而且它所生产的产品没有其他产品可以替代,新企业的进入又有很大的障碍,这就产P111

生完全垄断,仅仅是理论上的假设。

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的价格和产量决策:P111

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其形状总是向右下方倾斜。价格和产量在MR

=

MC

之处最优,这时企业

所得利润最大。

注意:虽对价格有完全控制能力,但价格越高,需求量就会越小,高价不一定能带来高利润,根据MR

=

MC;在MR

=

MC的利润最大化条件中,MC

是正值,故MR也必须是正值,因此最优价格和最优产量的确定必然在需求曲线的弹性需求阶段;没有自己的供给曲线。

垄断利润的定义——是指在完全垄断条件下,由于新企业进入一行业十分困难,而使垄断企业能长期保持下来的在短期内所获得的经济利润。

市场进入障碍

①企业控制了产品的基本原料的来源;

P112

②企业拥有专利权;

③现有企业规模经济性显著,规模较大;

④政府特许。

垄断企业的优势与弊端

优势:规模较大,故规模经济性比较显著,某些方面能节约成本,可在不同企业不同程度上抵消生产的效率低P113

因素。

弊端:高价格;产量不足;生产效率低。

政府对垄断企业的干预

①制定和执行反垄断法(分解垄断企业、防止垄断的产生、阻止能削弱竞争的兼并、防止串通);

P113

②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管制(主要是价格管制)。

垄断性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

识记

垄断性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

①行业中企业数量很多;

属于竞争性的结合成垄断性竞争

P114

②企业进出行业自由;

③各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是有差别的——属于垄断性的垄断性竞争区别于完全竞争的要点:由于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企业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改变产量来控制自己产品的价格,这是

①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价格和产量决策:MR=MC处确定的Q*和

P*,是最优产量及最优价格。

②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①企业进出行业可以自由,②可以选择最优规模,因此,市场就有一种力量使经济利润或经济亏损为零,这时,在这个行业里,企业不进也不出,处于长期均衡状态。长期均衡时,企业的产量水平同时满足P=AC(短期和长期)和MR(长期和长期)=MC两个条件。

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行为主要特征

①关于价格和产量决策——价格比完全竞争企业定得高,产量则比完全竞争企业少。

P116

②关于生产效率——总是小于最优规模。

③关于竞争策略——降低成本

①价格竞争策略(低价策略和高价策略);

②产品差异化策略(A);

③促销策略。(B)

A=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是指企业在自己的产品上引进新的、与竞争对手不同的、能更加迎合需要的特征,以

P117

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其内容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性能和结构、增加产品用途及为顾客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等。它是垄断竞争条件下企业基本竞争策略之一。

B=促销和广告竞争策略——这是垄断性竞争企业为加强自己的市场地位而可采取的第三种竞争策略,它是企业价格竞争和产差异产

P117

品化竞争的一个重要补充,它能够企业产品的需求曲线外移并使弹性趋小,从而有利于定高价和扩大销

售量。

寡头垄断条件下的企业行为

识记

寡头垄断——是指几家大企业生产和销售整个行业的极大部分产品,新企业较难进入这个行业,竞争只是在几家大企业之间展开。可分

P118

两种

①纯寡头垄断(或称无差别的寡头垄断)——是指在这个行业中,几P118家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都是同质的。

②有差别的寡头垄断——是指在这个行业中,几家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在顾客看来有是差别的。

寡头垄断特点——企业之间的行为互相依存,互相影响。P118

寡头垄断分三种模式——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式,价格领导模式,卡特尔模式。P118

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一种时常模式。

A

B

C

A=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式——是指在寡头垄断条件下,在某一价格水平上,一家企业降价,其他企业也降价,使这家企业降价后的需求曲线成为一条弹性小的需求曲线;这家企业提价,其他企业不跟着提价,使这家企业提价后的需求曲线成为一条弹性较大的需求曲线。这样,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一条由两部分组成的曲折的需求曲线。与此相适应,其边际收入曲线是一条中断的折线。在此模式下,如果边际成本曲线在边收入曲线中断缺口之间摆动时,企业的最优价格和最优产量决策不变;只有当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超出边际收入曲线中断缺口的范围时,才需要对价格重新作出调整。P118

B=价格领导模式——是指在寡头垄断条件下,行业中的一家企业决定产品价格,其他企业则相应跟着定价或变价。在此模式下,确定价格的企业叫领袖企业,它先求出本企业的需求曲线,此曲线可以由不同价格下市场总需求量减去全部小企业的供给量来获得,然后,依据MR=MC决定其最优产量和最优价格,然后其他企业按其定的价格定价并确定其产量。P119

C=卡特尔模式——几家寡头垄断企业联合起来,共同规定一个价格,使整个行业的总利润最大,这种联合有公开和暗中之分,签订公开的正式协议的叫卡特尔,达成非正式的秘密协议的,叫串通。在此模式下,由各家企业边际成本曲线得到卡特成本曲线(横向相加)MC,再得到卡特尔边际收入曲线MR,MR=MC处的Q和P就是最优产量和最优价格,然后对所属企业按边际成本相等的原则分配产量配额。P120

非价格竞争的定义——是指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不是通过价格进行,而是通过非价格因素进行。主要手段是

P123

产品差异化和做广告。非价格竞争集中到一点是改善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看法。

本章主要公式:

1.完全竞争条件下,产量最优和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P=MC;企业的长期均衡应满足:P

=

AC(长期和短期)=

MC(长期和短期)=

MR

=

AR。

2.完全垄断条件下,产量最优和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MC。

3.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产量最优和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MC;企业的长期均衡应同时满足:P

=

AC(经济利润为零)和

MR

=

MC(企业利润最大)两个条件。

最大总利润(Tπ)=总收入(TR)-总成本(TC)

4.卡特尔模式下,确定价格和各企业产量的方法:

Q×AC

AC=P,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1)由各企业MC曲线横向相加得卡特尔的MC曲线。

AC≠P,未达到长期均衡状态

(2)由需求曲线D,得TR=P·Q,得MR=dTR/dQ。

(3)令MR=MC,解得最优产量Q*,由Q*和需求曲线D解得最优价格P*。

(4)由Q*,解得MR。当各企业的边际成本MCi均等于MR时,产量的分配为最优,此时可求出各企业产量

Qi,∑Qi=Q*。

(5)各企业利润∏i=TRi-TCi=(P·Qi)-TCi,∏总=∑∏i

完全竞争——同一行业的所有企业的产品是同质的;

垄断性竞争——产品是有差异的;

寡头垄断——有的行业生产同质产品,有的则生产有差异的产品。

第七章

定价实践

P127

定价目标——是企业选择定价方法和定价策略的出发点和根据。其有四种

P127

识记

①以盈利作为定价目标

①一种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利润作为定价目标,通常是以销售额或投资的一定百分比来表示的;

②另一种是以获得“满意”的利润为目标;(满意,即股东和债权人满意,不追求最大利润)

③还有一种是以谋求最大利润为目标。(利润越多越好)

②以扩大销售作为定价的目标,指企业把扩大销售量,销售额或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作为自己的目标。

③以稳定价格作为定价目标。(是寡头垄断市场下的垄断企业)

④以应付竞争作为定价目标。(有些企业是价格的跟随者,或者为了阻止别的企业的竞争。)

决定企业定价的主要因素P128

识记

①产品的成本:一般来说成本是定价的下限。产品的成本是随产量的不同而不同的,成本曲线呈U形。

②产品的需求——主要指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价格弹性。

反映该产品的价格和顾客对产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两者按相反方向运动。

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价格弹性的大小是企业确定价格下策的重要依据。

③竞争对手的情况——要了解竞争对手的长处和弱点。

④政府关于企业定价的政策与法令——目前我国实行的定价形式有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后两种属企业定价

范围。

企业定价的一般方法

P129

简单应用

①以成本为基础定价

①成本加成定价法:又称全部成本定价法,是以单位全部成本加按目标成本利润率计算(是常用的定价法)的利润额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要求正确计算成本,根据决策期价格和工资的预期变动情

况进行修正,还要求确定合适的利润率。

三步曲:①估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

②估计固定费用,然后按照预期产量把固定费用分摊到单位产品上去,加上单位变动成本,求出全部成本;固定成本=总固定成本/预期产量

③在全部成本上加上按目标利润计算的利润额,即得出价格。

全部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价格=全部成本*(1+目标成本利润)

②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是指以单位全部成本加按目标投资回报率计算的利润额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

③最大利润定价法:是指以根据不同水平上的总成本和销售量,算出不同价格水平上的总利润,总利润最大的那个价格水平即是价格。(全部成本)

④增量分析定价法:是指以增量成本(变动成本)为基础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它主要是分析企业接受新任务后有没有增量利润(贡献),若增量利润为正值,则定价可接受的;若为负值,则定价不可接受。其适用于三种情况(A、B、C)。

②以需求为基础定价——主要不是根据产品的成本,而是根据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理解或根据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来定价,也称购买者理解价值定价法。P133

③以竞争为基础定价

①随行就市定价法:是指按同行竞争者的产品价格定价的方法。其特别适合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P134

②投标时确定最优报价的方法:也叫最大贡献期望值法,就是找出能提供最大贡献期望值的报价方案。

A.企业原来有正常的生产任务,也有利润,但因生产能力还有富余,为了进一步挖掘此生产能力,需求决定要不要按较低的价格接受新任务;

B.市场不景气,企业任务很少,生产能力远远利用不足,同行竞争激烈企业主要矛盾为求生存;

C.企业生产好几种产品,在这几种产品的需求之前存在着联系(互相替代或互补)其中一种产品变动价格会影响到其他有关产品的需求量。

公式:目标投资利润=实际天数*目标投资回报率

或=(可用单位*利用率*每单位的价格)*实际天数-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实现贡献=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目标投资利润

平均每单位每天实现贡献=实现贡献/实际天数/

每单位价格=平均每单位每天实现贡献+每单位的变动成本

企业定价策略P136

领会

①产品组合定价策略——是指处理本企业各种产品之间价格关系的策略。

它包括

①系列产品定价策略——是指将系列产品中价格弹性大的产品定低价、弹性小的产品定高价的定价策略。最优的定价方法应当根据系列中各种产品的价格弹性来定。弹性取决于一是它所服务的顾客是属于哪一层次,一是此产品在质量和性能上有没有特色,如果有明显特色,其他产品替代不了,弹性就小。

②互补产品定价策略——是指必须配套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的产品,可分为基本产品(定价低)和配套产品(定

价高)。

③成套产品定价策略——是指以低于单个出售的价格将互相关联、互相配套的产品按套出售,以吸引顾客成套购买,从而扩大销售,节约费用,增加利润的定价策略。

②差别定价策略——是指对同一产品针对不同的顾客、不同的市场制定不同的价格的策略。其分为以顾客、产品、空间、时间为基础四种定价策略。其存在的条件:①企业对价格必须有一定的控制能力;②产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被分割的市场;③不同的市场价格弹性不同。

其种类有:以顾客为基础;以产品为基础;以空间为基础;以时间为基础。

最优的能使企业利润最大的价格差别:设产品可在A、B两市场销售,产品在两市场的价格和价格弹性分别为PA、|EA|和PB、|EB|,则两市场上价格的最优比为:PA/PB=(1-1/|EB|)/(1-1/|EA|)

③新产品定价策略

①撇油定价策略:是指把新产品价格定得很高,以求在短期内把本钱赚回来的定价策略。一般是一次购买后可用多年和不常购买的产品,实质上是差别定价策略的一种。

适用于

①企业时间充裕,可让弹性小的顾客充分购买后再向弹性大的顾客推销;(价格弹性较大)

②产品试制的提前期较长,较高的价格不怕刺激竞争对手和其他替代品进入市场;

③规模经济性不显著,小规模生产带来的成本的提高远小于高价带来的好处;

④高价能给人产品高级,质量高的印象;

⑤对这种产品的未来需求或成本的估计没有把握。

②渗透定价策略:把新产品的价格定得很低,以求尽快打入市场的策略,也叫“别进来”法。

适用于

①需求价格弹性大,低价能吸引很多新顾客;

②规模经济性很明显,大量生产能使成本大大下降;

③需要用低价阻止竞争对手打入市场,或需要用低价吸引大量顾客;

④出于竞争或心理上的原因,需要尽快地占领大片市场,以求在同行中处领先地位。

④折扣定价策略——是指企业根据销售对象、销售的时间和地点、成交方式等等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折扣,价目表、上的价格减去折扣之后才是实际成交价格的定价策略。常用的折扣有:

①功能折扣:是指企业对卖给帮助其完成一定功能、提供一定服务的销售渠道的各个环节(指批发商、零售商)的产品按零售价格给予一定折扣的策略。打折扣是因为买者在把产品卖给最终消费者之前,还要完成一定的功能,开支并应得到相应的利润,这部分折扣是为了保证它们能够抵补开支,并取得利润。

②付现折扣:是指企业对及时归回货款的买者给予一定的价格折扣以鼓励买方早日付款的策略。

③数量折扣:是指企业根据买主购买的不同数量给予不同的价格折扣的策略,实行这一策略的目的是鼓励买方一次大数量购买并与自己建立长期的贸易关系。

④季节折扣:是指企业对在销售谈季购买季节性产品的买主给予价格折扣优惠,以鼓励买主在谈季购买产品来减少企业的库存和资金占有的策略。

⑤心理定价策略:指根据消费者的心理进行定价的策略。

①声望定价策略:是指利用消费者的价高必质好的心理将产品的价格定得较高的策略。

②尾数定价策略:是指利用消费者感觉整数与比它相差很小的带尾数的数字相差很大的心理,将价格故意定成带尾数的数字

以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策略。

⑥促销定价策略:是指为了达到促销目的,对产品暂定低,或暂以不同的方式向顾客让利的策略。其形式有:

①招徕定价策略:是指将某几种商品的价格定得非常低,将顾客吸引过来,以带动其他商品销售的定价策略。

②在一定期间按一定折扣减价出售某些产品,或向购买者赠送礼品,或采取有奖销售的形式。

转移价格的定义——是指现代化大公司下属的分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转让的中间产品的价格。P141

其情况有:

1.有外部市场条件下,转移价格的确定:它的转移价格就按市场价格来定。P141

2.无外部市场条件下,转移价格的确定:如按成本定价,可分为:P142

①按成本加利润定价。但可能会出现对总公司有利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分公司却不利的情况。

②按全部成本定价。但也可能出现上面的情况。

③按变动成本定价。优点是使销售分公司的决策与总公司一致,但会使制造分公司收入小于其成本支出。

解决方法:对中间产品进行双重定价,即先将变动成本作为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然后将盈利分部B获得的利润π按比例分为π1、π2两部分,π1分配给受损分部补偿亏损并盈利,π2分配给盈利分部,此时π1加上受损分部的成本TC1后除以中间产品的数量Q就是中间产品最后的定价P。

本章常用公式:

最优的能使企业利润最大的价格差别:

设产品可在A、B两市场销售,产品在两市场的价格和价格弹性分别为PA、|EA|和PB、|EB|,则两市场上价格的最优比为:PA/PB=(1-1/|EB|)/(1-1/|EA|)

第八章

长期投资决策

P149

投资决策的一般原理

投资的定义——是指企业当前的一种支出,这种支出能够在以后较长的时间里(通常是一年以上)给企业带来收益。它包括购置设备、房屋以及设备的更新或改造上的支出、培训费用、广告费用以及研究和发展费用等。P149

识记

投资和日常经营费用这两种支出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赢得收益的延续时间长短不同。P149

投资决策的重要特点

一是要计算货币的时间

识记

二是要考虑风险

投资决策与经营决策相比,具有两个重要特点:P149

识记

第一,在投资决策中,需要把近期的现金收支与远期的现金收支相比较,因而,必须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第二,在投资决策中,需要对未来的收益进行估计,而未来总包含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投资决策中,考虑不确定性(风险)的问题也就成为重要的课题。

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边际分析法,投资的边际回报率和投资的边际资金成本相等时,企业的投资量水平是最优的,这时的边际回报率就是可接受方案的最低回报率。P149

识记

边际投资回报率:是指在各个投资量水平上,每增加1元投资一年能带来多少利润收入。

边际资金成本:是指在各个投资量水平上,每多获得1元投资需要支出多少成本。

投资建议,分四类:扩大现有产品的生产规模;设备更新或技术改造;发展新产品;其他。

数据的收集和估计

综合应用

与决策直接有关的数据以下四种。

1.净现金投资量。

净现金投资量:是指因决策引起的投资增加量。包括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格、运费和安装费。必须遵循增量分析原则。

公式:净现金投资量=购进固定资产的价格、运费、安装费+因此引起的流动资产的永久性增加+直接相关的非购买性支出+旧设备拆除费用-旧设备残值-旧设备的替代价值

2.净现金效益量NCB:是指企业在经营中因决策引起的现金效益增加量,它等于利润的增加量加折旧的增加量。必须遵循增量分

识记+计算

析原则。

公式:NCB=△S-△C=△P+△D

(无税)

NCB

=(△S-△C-△D)(1-t)+△D=△P(1-t)+△D

(税后)

其中:△S: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C:经营费用的增加量(不包括折旧)

△D:折旧的增加量

△P利润的增加量

注意:(1)计算新设备折旧时,折旧基数要减去n年后的残值,并且最后一年的NCB的值要加上残值。

(2)如投资方案要求流动资产增加X,则不仅净现金投资量要加X,最后一年的NCB的值也要加上X。

3.货币的时间价值:投资费用一般在期初支出,而投资效益则是在以后若干年中陆续发生的,比较不同时期现金的收入和支出,要计算现金收支的时间价值。在投资决策中,最常用的计算时间价值的方法是把不同时间上的现金收支都折算成现值。识记+计算

公式:

PV

Sn/(1+i)n

TPV=∑[Rt

/(1+r)t]

其中,PV:现值

i:贴现率(资金成本)

n:时间

Sn:现在的PV到第n年年末时的价值

Rt:n年内投资方案每年的NCB

i:每年的贴现率

TPV:n年后的总现值

以上现值和总现值可查表求得。

4.资金成本:为了获得资金,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就是资金成本(即使是自有资金,也应计算资金的机会成本),一般每年按一定的百分率来表示,最佳的资金来源组成,应当使企业的平均资金成本最低。P155

识记+计算

(1)来源:一来自借债,包括金融机构的贷款和发行债券等,一是来自权益资本,主要是发行普通股。

(2)按资金来源分为

税后债务(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举债(包括金融机构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筹资而付出的代价。

在企业不纳所得税时:=付给债权人的利息率;

在企业缴纳所得税时(税后债务成本)=利息率×(1-税率)。

权益资本成本:是指企业通过发行普通股票获得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主要包括普通股资金资本(=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即Ks

g

D1/W)

Ks:股东的必要收益率(对企业来说,就是资金成本)

D1:每股的股利

W:每股的价格

g:股利增长率

估计普通股的资金成本时,不必计算税后资金成本。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a:又称综合资金成本,是指企业各种来源的资金成本的加权平均数。这里的“权数”

是指企业最优资本结构中,各种来源资金所占的比重。

公式:

Ka=Pd·Kd+Pe·Ke

Ka: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Kd:税后债务成本;

Ke:权益资金成本

Pd,Pe:根据公司的最优资本结构,债务和权益资本在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最优资本结构:是指能使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

投资方案的评价方法

P159

(返本期法、净现值法和内部回报率法,后两种方法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是较为科学的方法,净现值法最为常用)

综合应用

1、返本期法:评价投资方案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计算投资方案的投资返本期来评价投资方案。如果投资方案的投资返本期小于确定的标准返本期,该投资方案就是可以接受的。返本期越短,投资方案越好。此法简便易行,但由于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返本以后的净现金效益,因而,不是很科学。

计算

公式:

返本期

=

净现金投资量/每年的净现金效益量

2、净现值(NPV)法:是评价投资方案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TPV与净现金投资量C0算出净现值NPV,然后根据NPV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NPV>0,投资方案可以接受;反之,不可接受。NPV越大,投资方案越好。此法是一种比较科学也比较简便的投资方案评价方法。计算

公式:

NPV=TPV-C0

净现值=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净现金投资量

TPV: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

NPV:净现值

C0:净现金投资量

注意:如果两个方案净现值均为正值,则如二者各自独立,均可采纳;如二者互相排斥,应选净现值较大者。

3.内部回报率法:是一种评价投资方案的方法。该方法是计算能使净现值NPV为零的贴现率r,r被称为内部回报率。然后通过比较r与金融市场上预期的资金成本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方案是可取的;否则,就是不可取的。计算

公式:

∑[Rt

/(1+r)t]=

C0

一般使用净现值法比内部回报率法要更好些,因为:

(1)内部回报率法是假设每年的净现金效益是按内部回报率来帖现的,而净现值法假设按资金成本来贴现

(2)净现值法比内部回报率法计算简便

(3)净现值法更便于考虑风险。

企业兼并价格决策

识记

1、企业兼并:是指把企业作为商品来交易,也就是说,由一家企业收购另一家企业,其结果是一家企业规模扩大了,另一家企业则消失了。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种自愿互利行为,宏观上能使存量固定资产流动起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微观上则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兼并原因:用兼并的方法扩大生产规模,比用扩建的方法有更多的优点;改善企业的组织机构;减少风险;改变企业管理的落后状况;兼并可以使企业之间的生产要素得到互补。

2、兼并价格的确定。

对收购企业来说,主要是探讨如何确定收购企业可以接受的最高价格;对被收购企业来说,是探讨如何确定被收购企业可以接受的最低价格。

(1)用现金收购。

A.收购企业,可以接受的最高价格=收购企业因兼并引起的税后现金流量增加量的总现值(=税后净现金效益量-净现金投资增加量),然后用现金流量贴现法,算出其总现值,此值说明兼并能给收购企业增加多少价值,也就是收购企业可以接受的最高价值。

B.被收购企业,被收购前的价值是它可以接受的最低价格。应该是被收购企业现在(收购前)的价值,有两种方法可估计,一是假定未被收购,继续经营下去,据预期每年的现金效益量算出它的总现值,就是被收购企业的价值,另一种是估计假定企业停业进行清算,变卖所有的资产可能得到的收入。两种方法中选较高的数字。

企业的实际价格将在A与B之间来确定。

(2)用股票收购:新股票的发行数(收购企业向被收购企业股东发行的股票数量)即交换比率必须使两企业股东都能得利。

本章主要公式:

1.净现金投资量=购进固定资产的价格、运费、安装费+因此引起的流动资产的永久性增加+直接相关的非购买性支出+旧设备拆除费用-旧设备残值-旧设备的替代价值

2.NCB=△S-△C=△P+△D

(无税)

NCB

=(△S-△C-△D)(1-t)+△D=△P(1-t)+△D

(税后)

其中:△S: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C:经营费用的增加量(不包括折旧)

△D:折旧的增加量

△P利润的增加量

3.现值PV

Sn/(1+i)n

总现值TPV=∑[Rt

/(1+r)t]

其中,PV:现值

i:贴现率(资金成本)

n:时间

Sn:现在的PV到第n年年末时的价值

Rt:n年内投资方案每年的NCB

TPV:n年后的总现值

4.债务成本:

在企业不纳所得税时:=付给债权人的利息率;

在企业缴纳所得税时,=利息率×(1-税率)。

5.估计普通股成本公式:Ks

g

D1/W

Ks:股东的必要收益率(对企业来说,就是资金成本)

D1:每股的股利

W:每股的价格

g:股利增长率

6.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Ka=Pd·Kd+Pe·Ke

Ka: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Kd:税后债务成本;

Ke:权益资金成本

Pd,Pe:根据公司的最优资本结构,债务和权益资本在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7.返本期公式:

返本期

=

净现金投资量/每年的净现金效益量

8.净现值NPV公式:

NPV=TPV-C0

TPV: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

NPV:净现值

C0:净现金投资量

9.内部回报率r公式:

∑[Rt

/(1+r)t]=

C0

10.兼并价格的计算

第九章

企业决策中的风险分析

P172

决策按其结果的确定程度进行分类

识记

根据将来决策发生结果的确定程度,可把决策分为:

p172

①确定条件下的决策:管理者有足够的信息,能够准确地预测将来的结果的决策。

②在风险条件下的决策:管理者能够预测出执行决策将来可能会得出几种结果和每种结果的概率是多少的决策。

③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决策会有多个结果,但这些结果的概率都无法知道。

风险概念和风险衡量

简单应用

风险定义——是指一特定策略所带来的结果的变动性的大小。一般来说,结果的变动性大,风险就大。即指决策结果的变动性。

策略定义——是指行动方案,它可以被实施,以实现管理目标。

自然状态定义——是指将来可能存在的某种条件,它对策略是否成功会产生重大影响。(衰退状态、正常状态、繁荣状态)

结果定义——是说明特定的策略和自然状态相结合会产生多大的得或失(通常用货币来度量)。

2、风险的衡量指标

标准差——表示一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结果的变动性。

变差系数——是对每元期望效益的风险的度量。

当两个方案的期望效益相同时,可直接用标准差

来比较风险的大小;若期望效益不同,用变差系数V来测定它们的相对风险。

标准差:投资方案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分布的分散程度可以用统计方法,即标准差

来测定,当两个方案的期望效益相同时,可以直接用标准差

来比较风险的大小。

大者风险大。

式中:Ri:第i个结果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期望值;

:标准差;

Pi:发生第i个结果现金流量的概率。

变差系数V:当两个方案的期望效益不同时,直接用标准差就不好比较了,此时要用变差系数V来测定它们的相对风险。V大者风险大。

管理经济学冲刺笔记(六)

式中

V:变差系数;

:标准差;

:现金流量期望值。

3、经济学关于风险的理论

P175

领会

1)对风险的三种态度:风险寻求者、风险厌恶者、风险中立者。

2)边际效用理论与风险厌恶型行为:

因为钱同一切物品一样,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所以有风险比无风险的期望效用小,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厌恶风险的经济学理论。

4、影响人们对风险态度的因素

(1)回报的大小。

(2)投资规模的大小。

5、降低风险的途径

回避风险:有两种方法:替代和取消。

P177

减少风险

承担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可以用自我保险的方法把风险接受下来。

就是指公司每月存放一笔钱作为专门的基金供将来万一下属的某个工厂或车间失火、失窃或发生其

他事故时低偿损失之用。

分散风险:投资者一般通过拥有多种证券实行多样化经营的方法来分散和降低自己的风险。

转移风险

套头交易:是指通过期货的买、卖,把将来因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可能引起的损失(或利益)转移给别人。

分包:即把一项风险较大的业务活动,分包给别人,从而把风险转给别人。

购买保险等:参加保险是常用的一种转移风险的方法。

大多数降低风险的措施要付出代价,在进行风险管理的决策时,通常要在降低风险和节省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6.在决策中如何考虑风险

1)经过风险调整后的贴现率:是在计算方案的净现金效益的现值时,对有风险的方案根据其风险的大小提高其贴现率,经过风险调整后的贴现率是无风险的贴现率与风险补偿率之和。

各方案期望值=∑(NPVi·Pi)

其中:Pi:各种净现值的概率

NPVi:各种概率对应的净现值

无差异曲线:以贴现率为纵轴,风险为横轴做的一条曲线,特点为贴现率随风险的增大而递增,这条曲线上的各种投资方案对投资者来说都是没有区别的。

风险补偿率:风险越大,投资者要求有更高的风险补偿率(p),在实际工作中,风险补偿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企业参照市场情况主观规定的。

注意:若有两个或以上方案,不但要算出每个方案的期望值,还要算出它的标准差,标准差越大,风险也越大。

2)决策树:有时候一项决策的结果是分段产生的,后一阶段产生结果的概率,可能不同于前一阶段,另外,以后阶段的结果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以前阶段的决策。这时,要正确进行今天的决策,就必须同时考虑将来不同阶段可能产生的结果,在这种复杂情况下,人们常使用决策树作为决策的工具。

3)敏感性分析:分析决策中需要考虑的数据的变动(将来实际数字对估计值的偏离程度)对投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称为敏感性分析。通常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1)确定投资方案对不同数据(变量)的敏感程度。

有的数据即使发生了大的偏离,也不影响原来的决策,有的数据即使偏差很小,也会导致原来决策的错误,我们称投资决策对前者的敏感性小,对后者的敏感性大。

将某个产量加大或减少10%后计算其净现值变化,变化率大的变量,其敏感性大。

净现金效益量是敏感性最大的数据,其次为方案寿命和贴现率,敏感性最小的数据是残值。

(2)测算为了保持方案的可取性,各有关数据的允许变动范围。

(3)测算如果有关数据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动,对投资决策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

7、不确定条件下的企业决策

P185

以下两种方法都未遵循价值最大化准则,也未考虑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但都假设决策者是厌恶风险的。

1)最大最小收益决策法: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方法之一,不遵循价值最大化准则,也不考虑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只是从种种自然状态中为每个方案找出一个最小的收益值,然后再从这些最小收益值所代表的不同方案中,选择一个收益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这种方案适合于决策者对风险十分厌恶的情况。

2)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法。

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法:这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方法这一,它不遵循价值最大化准则,也不考虑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只是先找出每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中的最大遗憾值(遗憾值=每种自然状态下最大收益方案的收益-该自然状态下各方案的收益),然后从得到的各方案的最大遗憾值中选择遗憾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8、信息的搜集成本和价值

P186

识记

1)信息的搜集成本:在不确定的环境里,企业缺乏决策所需要的完全信息,为了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减少决策风险,决策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进一步搜集所需的信息。这些措施包括从简单的对消费者进行调查,一直到复杂的计算机模拟。因此搜集信息是要付出成本的,如果要求在很短的期限内获得所需的信息,这种成本就会更高。

2)信息的价值:是指根据决策者已掌握的信息来做决策可能得到的收益与如果决策者经过进一步搜集信息能确定地了解决策的结果

之后来做决策而得到的收益之间的差额。计算

补遗:

1、解释“谷贱伤农”和对农业产品实行保护价的意义。

答:农产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而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同向变动,即销售总收入随价格的增加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所以,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对农产品这类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应该采取提价或国家规定保护价的方法,以确保农民对农产品的生产积极性。特别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确保农民收入,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对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维护地方政府利益等方面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2、说明总产量TP、边际产量MP、平均产量AP的关系和国企为何“减员”能“增效”。

答:图见书P53图3-1。

TP、MP、AP之间关系为:

(1)工人人数取某值时的MP等于TP上该点的切线的斜率。即:MP为正时,TP呈上升趋势,此时增加工人能增加产量;MP为负时,TP呈下降趋势,此时增加工人反使产量减少;MP为零时,TP最大。

(2)工人人数取某值时的AP等于总产量曲线上该点与原点的连接线的斜率。故当某点上TP的切线与该点和原点的连线重合时,MP=AP,反映到图上就是MP和AP相交于该点。

(3)当MP>AP时,AP呈上升趋势;反之AP呈下降趋势;当MP=AP时,AP最大。

而一般国有企业因管理方法和技术水平不高,常常出现人浮于事,人员冗余较多的情况,导致生产效率不高。此时,如果能够改善管理制度,提高技术水平,从而裁减冗余人员的话,会使生产效率提高,MP会增加,当MP增加到零的时候,企业达到最佳规模,使得TP最大。

3、曲折的需求曲线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为什么这种情况下,垄断企业的定价具有刚性。

条件为:一家企业如果提价,其他企业一般不会跟着提价;但一家企业如果降价,其他企业一般就会跟着降价,其主要原因是在竞争中保持以致扩大自己的销售量。如果企业降价以扩大销路,则其他企业也要跟着降价,结果销售量的增加比预期的要少的多,故降价后的需求曲线D1弹性较小(形状陡);而如果企业提价,其他企业一般不跟着提价,结果企业就会失掉大量顾客,故提价后的需求曲线D2弹性较大(形状平)。这样,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一条由D1、D2两部分共同组成的曲折的曲线。然后由D1、D2可求出边际收入曲线MR1和MR2,这两部分构成的边际收入曲线是一条中断的折线。

这种曲折的需求曲线说明了为何通常寡头垄断下的产品价格具有刚性,即企业一旦规定了产品的价格,就不再轻易变动。所以,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不是通过价格,而是在非价格方面,包括产品差异化和广告竞争等。

4、举例说明自然垄断企业。政府如何管制?为何不能按P=MC定价?

答:许多公用事业,如自来水、电力、煤气等企业属于自然垄断企业。政府为让这类企业有可能把成本降的很低,就允许其垄断,但要通过价格进行管制。该类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在相关产量范围内,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这类企业产量规模越大,成本越低。从理论上说,政府应让企业把价格定在P=MC之处,这样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看产量最优,但由于该类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其边际成本一定低于平均成本,结果会使P

5、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规模收益递增原理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矛盾,因为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企业规模已经确定,改变某一可变要素投入量时产量的变化;而后者讨论的是当企业的规模发生变化时产量的变化。实际上,如当企业经营规模较大时,规模收益递增的同

第四篇: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笔记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1.“沃斯克-戴开放型与传统型学习环境及儿童课堂行为测定量表”对学习环境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变量(场所、小组领导人和组内人数)2.发展性教学是由下列哪一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维果茨基)。

3.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根据教师对幼儿活动的干预、控制的程度差异,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可以划分为(自由游戏、任务定向的活动区游戏和全班集体游戏)4.根据学习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关系,操作学习可分为(示范性操作学习、指导性操作学习、个体探究性操作学习和群体协作性操作学习)5.亚当斯的闭合回路理论有两个主要观点,即(强调知觉痕迹,强调记忆痕迹)。

6.亲子互动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爱的基础、成长的喜悦和健全的教育)7.布鲁纳认为,在人类智慧生长期间,有以下几种表征系统在起作用(动作表征、肖像表征和符号表征)8.加涅的学习记忆模型认为,学习过程是由以下三个系统协调活动的过程(.加工、预期、执行控制)9.根据概念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的程度,可以把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10.在教育活动进行中实施的评价叫(形成性评价)11.构成师幼互动的内隐心理要素有(场景界定、角色认知、行为期待)12.分析问题阶段中的创造性体现为(明确问题的能力)13.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测量法)14.美国学者普林格尔认为,儿童的基本感情需要是(对爱的需要、对新体验的需要、对赞扬和认可的需要、对责任感的需要)15.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在教养模式上有两个重要的行为维度,其中一个是情绪维度,具体表现为(温暖、接纳-敌意、拒绝)17.在3-6或7岁的幼儿期,占有重要地位的、主要的游戏类型是(象征性游戏)19.托尔曼的认知-期待说是属于(折中主义学习理论)20.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认为,智力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为(原型模拟、分阶段练习)21.构成师幼互动的外显行为因素有(师幼互动行为的主体、师幼互动行为的性质、师幼互动行为的主题与结果、师幼互动行为的类型)

22.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幼儿特定的反应。这是根据哪种心理学理论提出的幼儿园教

育活动的设计思路?(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23.鲍姆林特在研究中从以下哪几个方面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性和父母的教养)

24.幼儿学习按学习内容可分为(技能学习、概念学习、社会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25.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主要方面有(教师-学生关系、教育活动过程、教育活动的指导、幼儿园的材料与设备、幼儿园的自然环境)

26.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内化大致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自我强化和社会合作)27.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叫心智技能)

28.每一个概念都可以从以下哪几方面进行分析?(概念名称、概念例证、概念属性和概念定义)

29.以下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学习是人所特有的)30.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哪几个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31.布卢姆根据教育目标把学习分为以下三大领域(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技能学习)

32.教师在幼儿发现学习中的指导可分为(教师的指导、教师对幼儿自我发现的指导和幼儿的自我指导)

33.儿童游戏动机系统由以下几种动机构成(活动性动机、探究性动机、成就性动机和亲合性动机)

34.一般我们把在教育活动开始前进行,以摸清幼儿的底细,更好地安排活动为目的而进行的评价叫(诊断性评价)35.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对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的认识是(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3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解释是(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新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37.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认为,技能形成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动作的定向、动作的模仿、动作的整合和动作的熟练)38.技能学习具有以下特点(这是一个“内化-外化”双向构建的过程,合乎法则的练习将极大促进技能的掌握)。39.游戏的情感特性有(.内在动机、内部控制能力、假装)。40.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迁移可以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根据时间顺序分为(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根据性质不同分为(正迁移、负迁移和零迁移)

41.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程度,这就是(学习准备)。42.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求分为(缺失需求和成长需求两大

类)。

43.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道德判断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惩罚和服从的取向、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好男孩-好女孩的取向、法律和秩序取向、社会契约的取向和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44.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具有一定的动机和目的并指向一定对象的运动叫动作)45.早期最全面的游戏理论是(剩余精力说)。

46.在学习理论产生时期形成的学习理论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折中主义学习理论)。

47.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观察与领悟能力、言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48.奥苏伯尔根据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的关系提出了以下几种形式的学习:(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49.以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为依据,根据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教育侧重点,我们可以把幼儿园教育活动划分为(生活教育活动、游戏教育活动和教学活动三类)。50.幼儿概念学习中,常常出现两种错误,即(不合理地缩小了概念、不合理地扩大了概念)。

51.教育心理学的创建是以(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

学》作为标志)。

52.布卢姆把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53.游戏的认知特性有(自我导向、心理主动性、灵活性)。54.皮亚杰智慧发展阶段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时期、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9.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将教育活动情境分成(认知型、行为型和能力型)。

10.奥苏伯尔认为,概念的关键属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得(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12.第一个从心理学角度解释剩余能量与游戏关系的学者是(席勒)。

13.课程决策论的教育活动设计步骤为(目标的筛选确定、确定活动主题、选择与分析教材、确定学习活动的性质与类型、制定完成课题的进度表、空间和环境的安排、教学策略、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15.提出假设阶段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该阶段的创造性体现为(阐述问题的能力、组织问题的能力、输出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16.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为(互动是人类个体生存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符号是人际互动的媒介,个体是

其自身行为的建构者;个体的心灵与自我是互动的产物;社会的形成与变化是互动的结果)。

17.根据学习的主要目的,操作学习可分为(探究性操作学习、形成性操作学习、强化性操作学习、模仿性操作学习和创造性操作学习)。

18.幼儿社会性学习的特点是(随机性和无意性、长期性和反复性、实践性)。

19.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在教养模式上有两个重要的行为维度,即(情绪维度和控制维度)。

20.奥苏伯尔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1.解释概念学习的基本过程的理论主要有(联结理论与假设理论)。

2.下位学习包括哪两种学习模式?(派生下位学习与相关下位学习)3.米德从社会上时时刻刻互动着的个人角度来阐述人与社会的关系,解释人与社会 的生成与变迁,这种理论称为(符号互动论)。

4.加涅提出的学习记忆模型由哪三个系统构成?(加工、预期与执行控制)5.心理学上是用哪个术语来说明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面发

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的?(发展敏感期)6.幼儿创造性测量的一般原则是(.适用性原则与活动性原则)。

7.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的认知结构与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8.在系统观指导下,提出教学系统设计思想的学者是(罗米索斯基)。

9.教育心理学独立的年代是(1913年~1914年)。10.下列选项中描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正确的是(测量与描述、预测与控制、理解与说明)。

11.根据冯忠良教授的观点,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依次经历哪四个阶段?(动作的定向、动作的模仿、动作的整合与动作的熟练)12.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通过以下哪两方面而实现的?(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13.幼儿社会性学习的指导方法主要有六种,是(观察学习法、强化评价法、体验思考法、语言传递法、角色扮演法、移情训练)。

14.学习理论产生的标志是(桑代克提出“联结说”)15.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与实质性的联系)。

16.布鲁纳是下列哪种学习形式的积极提倡者?(发现学习)

17.对应于教育目标的活动指导模式的类型包括(信息加工、社会交往、个人发展与行为训练)。

对应于知识类型的指导模式包括(呈现模式、行为模式、探究模式)

18.根据生活准备还是欲望满足维度,可以把游戏动机理论分为(生活预备说、生长说与“新瓶装旧酒”说)。19.普林格尔在其《儿童的需要》一书中指出儿童有哪四种基本感情需要?(对爱与安全感的需要、对新体验的需要、对赞扬与认可的需要及对责任感的需要)20.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心理学原则的是(.以儿童教育儿童)。

1.布卢姆把认知学习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认知、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下列哪种说法,是符合奥苏伯尔观点的?(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都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4.游戏的心理结构包括哪两种成分?(认知与情感)5.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可把游戏分为哪两大类?(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性游戏)

6.游戏准备包括哪四个方面?(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与经验准备)

7.蒙台梭利认为,动作教育主要训练幼儿的(基本动作、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8.一个概念可以从哪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概念名称、概念例证、概念属性与概念定义)

9.关于概念的结构,目前心理学中主要有哪两种理论?(特征说与原型说)

10.柯尔伯格提出了3水平6阶段道德发展理论,其中3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与后习俗水平)

11.幼儿道德情感发展三个时期依次为(“原伦理状态”时期、前道德情感时期与他律性时期)

12.目前对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较为一致的看法是(高智力是高创造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13.幼儿创造性测量的一般原则是(适用性原则与活动性原则)

14.从教师的教学组织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的方法包括(向幼儿传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技能与技巧、创造性的审美活动方法与提问的方法)

17.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原则包括(互动性、效用性、特殊性与安全性)

18.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涉及的要素包括教育活动的(空间、时间、内容、材料、形式与气氛)

20.下列选项中属于不良的亲子互动类型的是(拒绝型、支配型、过度保护型、服从型)

2.下列选项中属于奥苏伯尔三类意义学习的是(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4.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强化)。8.关于操作和学习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描述正确的是(操作中有学习、学习中有操作、操作和学习是二种相对独立的活动)。

9.在长期幼教实践基础上,我国习惯于把幼儿园的游戏分为二类,它们是(.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10.下列选项中属于动作技能的是(膝跳反射)。

11.在动作技能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步骤是(教师的示范)。12.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学习的基本过程的理论是(联结理论)。

17.在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连续体中,下列选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指导性学习、归纳性讲解、训练和练习和自由探索式发现)。

18.个人成绩与同一团体平均成绩相比较,从而确定成绩适当等级的评价属于(相对评价)。

19.构成师幼互动行为的要素分为外显行为要素和内隐心理要素。下列选项中属于外显行为要素的是(师幼互动行为的主体)。

20.心理学家发现,儿童教养的四种类型是通过二个维度二二组合而获得的。其中纵容的教养类型的组合是(温暖、接纳和放纵、不要求)。

1.据了解,开始出现以“幼儿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如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著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

2.一般我们认为可以把幼儿教育心理学思想追溯到(卢梭)3.维特罗克学习过程的生成模式包括四个方面,它们是(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经验)

5.下列选项中,在潘菽教授主编的《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分类中提及的是(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智慧技能学习、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6.学生的学习准备包括哪两个方面(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8.下列选项中,班杜拉提及的强化类型是(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9.在学习理论中提出“中介变量”概念的心理学家是(托尔曼)

12.下列选项中,对游戏的基本特征描述错误的是(.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13.下列选项中,在冯忠良先生提出的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中的是(动作定向训练、动作模仿训练、动作整合训练、动作技巧训练)

14.下列选项中,关于技能与知识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技能和知识有区别、知识是技能的前提、技能的发展有助于知

识的掌握)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导致幼儿错误概念原因的是(感知错误)

19.下列选项中,属于创造性判别标准的是(是否新颖、是否独特、是否有社会或个人价值)

17.柯尔伯格用来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理论的是(道德两难故事)

18.在下列选项中,与儿童道德情感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是(依恋、移情、羞耻感与罪恶感)

11.冯忠良先生认为迁移的实质是新旧经验的整合,而整合是通过(同化、顺应和重组而实现的)

12前运算阶段,幼儿认知发展的特征(自我中心、只能片面地看实物、不理解事物的可逆性、无逻辑性的转换推理、能通过语言认识事物、能做出延迟模仿)

19.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的学习“环状结构理论”认为,学习由以下三个基本环节组成:(定向环节、行动环节和反馈环节)18.幼儿用新的方式进行某项游戏是属于(类创造)18.根据对幼儿影响的直接性与间接性可将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分为(显性的教育活动情境和隐性的教育活动情境)。幼儿概念学习的指导方法(例证法、变式法)

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知识经验、讲解与示范、练

习)

二、名词解释

1.家庭互动:是指家庭中各成员之间行为和行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2.平行游戏法:是指教师接近儿童,并且用相同的游戏材料玩同样的游戏,但教师不予儿童相互交往,不参与儿童游戏。3.学习(广义的理解):学习是任何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和训练而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心理变化过程。

4、亲子互动:就是伏努与子女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5、互动:也称相互作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交互作用或行为的仙湖影响。是以个人的行为引起另一个人的行为或改变其价值观的任何过程。

6、师幼互动: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

7、应激:是指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适应能力的一种需求。

8、心理素质:一个稳定的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

9、绝对评价:是以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的现状与既定的教育活动目标所作的比较。

10、个人内评价:是比较同一个体在同一教育活动中会不同教育活动间的成绩或能力差异的评价。

11、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是教师或教师与幼儿共同根据教育活动目标和内容所设置的教育活动场景。

12.幼儿园教育评价:是把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产生(或将要产生)的行为和人格的变化(或变化的可能),对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的过程。

13、指导:一种是指令性的,即“指示教导”之意;一种是指向性的,即“指点引导”之意。

14、非指导性教学策略:教师主要对幼儿实施移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和真诚,这样就能指导幼儿认识自我

15、系统的教师指导:是一种步步推进的指导方法,它从遇到问题始,到解决问题止,整个发现过程都予以必要的指导。

16、教学事件:学习的内部过程与之相对应并对学习过程起促进作用的外部条件。

17、个性化教育:是指承认儿童的能力差异,从而按照不同的能力制订不同的教育目标,充分地发展每一个儿童的可能性和每一个儿童的能力的教育活动过程。

18、合作游戏法:当儿童专注于游戏时,教师以合作的身份加入游戏过程,但仍然由儿童掌握游戏的进程。

19、自我导向:指一个人的行动总是他想做什么和要怎么做的结果。

20、内在动机:产生于本人或活动本地很参与活动的动机或内驱力,其报偿产生于所从事的活动本身。

21.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22、假装:游戏中想象和现实是并存的。是儿童游戏最为显著的特点。

23、剩余精力说:动物和人类保护自己生存的能量除了维持正常生活外还有剩余,过剩能量必须寻找方法或途径去消耗它,而游戏是释放剩余能量的最佳方式之一。

24、指导游戏法:是由教师提议或事先设计一个游戏,并在指导游戏时伴有在内一个关键的角色,至少部分控制游戏的进程。

25、生活预备说:儿童游戏不是无目的的活动,而是未来生活的准备。

26、探索性活动:开始于婴儿早期并持续终身,当个体面临新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时出现。

27、规则游戏:开始于婴儿参与成人发起的嬉戏活动,以后在幼儿自发的社会性游戏中出现了规则游戏的雏型。

28、真实发言人:是指教师处于游戏之外,使儿童保持游戏与外在真实世界的联系

29.相对评价:是以个体的成绩与统一团体的平均成绩获常模相互比较,从而确定其成绩的适当等级的表示方法,也称常模参照评价。

30.广义的学习定义:是人与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和训练而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心里变化过程。

31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掌握书本上的间接

经验为主的,为参与未来生活实践做准备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殊认知活动。

32意义学习:意义学习与之相对,其实质是以符号为代表的新知识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33学习准备:所谓学习准备,又称学习的准备状态或学习的准备性,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程度。

34关键期:儿童行为学习的关键期同动物一样,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将会很少甚至没有。

35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学习理论: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之上的描述和解释学习过程、性质和规律的心理学原理或学说。

36试误说:桑代克让饿猫在迷笼中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饿猫学会了打开笼门的动作。37效果律:只有当学习者发现重复练习能获得满意的效果时的练习才会有助于学习,没有强化的练习是没有意义的。38操作条件学习:指实验者就个体在刺激情境中自发性的多个反应中选择其一施予强化,从而建立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39顿误说:由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苛勒提出的,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供某种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知觉,观察和理解其内在联系或一定的关系,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总结和概括出一般的原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0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一种外部动机,指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胜任一定的工作,取得一定成就,从而赢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的需要。

41观察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或称“榜样”)的行为(这种行为对于观察者来说是新的行为)及其行为的结果,从而获得该行为的象征表征,并引导学习者作出与之相对应的行为的过程。

42替代强化:观察到的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的行为后果是以同样的方式影响榜样行为的表现,就是说,观察者的行为表现受到替代强化的影响。

43自我效能感:就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行为活动能否导致特定结果的预期,而不是为行为将产生的结果的直接预期。简而言之,就是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完成某一成就行为进行预期主观判断时所产生的体验。

44幼儿学习:是幼儿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或由此引起个体倾向与能力变化的过程。

45肖像表征:指用意象、图形或表象来再现知识经验的一种

方式。

46迁徙: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4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是由皮亚杰提出的。

48技能:(狭义)指技能的初级阶段获初级水平。(广义)指技能的高级阶段或高级水平。

49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能、操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外部动作所组成的系统。

50智力技能:也称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

51运动教育:就是把身体活动与问题解决有机结合,培养动作(运动)技能的一种教育模式。

52技能学习:通过练习去逐步特定动作、活动模式的过程。53原型定向:就是了解智力活动的“原样”,了解原型的动作结构,即动作构成要素及动作次序,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完成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原型定向也就是使主题掌握操作性知识的阶段。

54表征: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55内化:是指外部动作向头脑内部转变的过程。

56运算:是指一种内化了的动作,一种可逆的动作,具有守恒性和系统性。

57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 的单位。

58概念学习:就是获得概念的一般意义,即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并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同一类事物以语词来加以概括。59概念形成:是指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具体例证中,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

60概念同化:是指学习者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学习以定义的方式呈现的概念,掌握概念的关键特征,将新概念纳入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过程。

60守恒法:是皮亚杰的守恒实验而演变过来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了解幼儿是否获得了某些数学概念,或者所获得的概念是否具有稳定性。

61变式:就是概念正例的变化,就是使提供给幼儿的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不断变换呈现的形式。

62社会性:是个人所具有的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人必须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其思考和行动不须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其思考和行动必须符合社会条件的特性。

63社会化: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

64幼儿社会学习:是指幼儿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社会性经验并改变其行为的过程。

65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偏向社会科学,偏重应用性的综合科学。

66移情:是指对另一个人在某一特殊情景中情绪体验的理解和分享。

67角色扮演:个体通过社会角色,在角色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社会规范,形成自我概念,达到自我定向。68创造性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用新颖、独特的方法产生出具有社会或个体价值的劳动产品的心理品质。

69创造性学习:是指旨在保护和培养个体创造性的学习方式。

70学习动机:是发动、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机制。

71主观评定性:是指由有关专家或专门的研究者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幼儿的创造性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72作品分析法:是指通过幼儿按要求完成作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来揭示其创造性水平的方法。

73自我表现材料:是指教师给幼儿提供的各种各样的能充分发展各个幼儿创造性反应能力的绘画、拼图、泥工、绣花、舞蹈等媒体。

74幼儿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主动的多种

形式的教育过程。

75生活教育活动:包括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具体活动,从入园到离园期间内,除游戏、教学以外的一切活动。76游戏活动:包括幼儿的自由游戏活动和教师的游戏教育活动。

77自由游戏:是幼儿个人的自由活动,其特点是计划自定、材料自选、游戏方式方法自定、伙伴自选,学习的性质是发现学习。

78教育活动设计:是指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对教育过程中的一切预先加以筹划,从而安排教育情境,以期达成教育目标的系统性设计。

79递进式:是将一个内容分成若干阶段,逐步推进的教育活动设计模式。

80放射式:指通过各种渠道完成一个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设计的形式。

81立体式:是指将一个主要内容分解成为若干个子内容,子内容再分解为若干个次子内容的教育活动设计形式。82网络式:是指将深化式、放射式和立体式结合起来形成的教育活动设计形式。83关系中的学习:在生活中

84观察法:指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考

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85调查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课题的需要,有计划地对事实的考察、现状的了解、材料的搜集来认识教育问题或探讨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86实验法:是研究这个局研究假设,运用一定的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87测量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采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实际测定来收集有关的数据资料并加以分析,来揭示教育活动的效果,探索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88知识系统化:是指在向学谦儿童传授关于现实事物和现象的知识时,引导儿童理解知识的简单练习和规律性,这种知识体系应当是最基础的,是在感性的实物活动过程中认识某种现象的各种联系,它不同于学校儿童的知识体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试述学习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1、发展对学习的制约作用:学习需要以个体的生理发展为自然前提,个体的生理发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为有效的学习提供物质的可能。学习必须依赖于个体心理发展得已有水平。

2、学习对个体发展得促进作用

什么是桑代克的学习三大定律? 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良性的家庭互动具有的特征。

1、稳定性

2、凝聚性

3、适应性 4支持性

5、滋润性

亲子互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结构:爱的基础、成长的喜悦、健全的教育

关系: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爱的基础”犹如亲子互动的地基。在“爱的基础”上成长,要让子女在家庭生活、教育过程中,有所收获,又成功地体验,即经常有一种“成长的喜悦”。没有这种体验的孩子,今后就不可能接受“健全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首先从父母的爱心开始,桌布过渡到父母的“教育心”,并在以后的“教育心”中包含父母的“爱心”,使二者关系平稳、包容地向前发展。试论不良亲子互动关系的类型及其心理辅导。

1、拒绝型亲子互动与心理辅导:要求多余子女接触,多听孩子倾诉,少拒绝,多理解;要求父母了解孩子的兴趣、特长,尽可能地加入到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中去;要求父母设身处地为子女着想,站在子女的角度看问题。

2、支持性亲子互动与心理辅导:要求父母不要动辄使用命令行为,而采用温和方法引导孩子;要求父母培养孩子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尝试错误的机会;要求不要以大人的

尺度衡量孩子,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价孩子。

3、过度保护性亲子互动与辅导:要求孩子要有让孩子吃苦、长见识的心理准备;要求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成长速度、成都、兴趣、能力大小做出恰当的判断,制定和市的发展目标;要求父母把尊重孩子和宠爱孩子区分开来,让子女有余其他同龄孩子交流的机会。

4、服从型亲子互动与辅导:要求父母立即停止溺爱建立正常的家庭规矩和守则;要求父母一定要分清是非善恶,不能迁就孩子的不当要求和不良行为;要求父母不要把孩子当作个人的私有财产。

5、矛盾型亲子互动与辅导:要求父怒在对子女教育态度、教育要求上保持一致;要求父母对孩子的表扬和批评要有一贯性,不自相矛盾;要求父母在管教孩子时,要注意自己情绪的安定性,最好在新平气和市教育孩子解决问题;要求父母在夫妻生活上有个和谐的气氛。试论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

1、父母的心理健康

2、教养类型

3、亲子关系

4、家庭结构

5、家庭气氛

6、家庭生活情境

幼儿家庭教育中有哪些心理误区,应如何克服?

1、私有性心理

2、情绪性心理

3、主观性心理

4、虚荣性误区 5补偿性心理 6侥幸性心理 独生子女教育的心理学原则有哪些?

1、“以儿童教育儿童”

2、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3、教育要求的一致性。

简述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1、互动是人类个体生存发展的前提,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2、符号是人际互动的媒介,个体是其自身行为的建构者。

3、个体的心灵与自我三互动的产物。

4、社会的形成与变化是互动的结果。简析师幼互动行为的构成要素。

1、外显行为因素:包括师幼互动行为的主体、性质、主题与结果以及类型等。

2、内隐的心理要素:包括场景界定、角色认知、行为期待等。

简述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

1、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幼稚性

2、教育任务的全面性欲细致性

3、教育过程的创造性与灵活性

4、教育方法的主体性与示范性

5、教育影响的长期性与滞后性

幼儿教师为什么经常处于应激之中?(简析当代教师的职业压力)

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谈谈有效互动型的心理特征。

1、教师对儿童宽容尊重

2、教师在情绪上的安全感

3、教师的职业态度

4、教师的教学风格

5、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比较幼儿园教育过程的三种评价方式。

1、诊断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

3、终结性评价

试述皮特斯根据知识分类思想所提出的教育指导模式。

1、呈现模式:主要涉及呈现信息和操练技能等知识的教育活动指导。分为认知、联系或整合、自动化三个阶段。

2、行为模式:强调模仿学习和遵循示范。

3、探究模式:强调创设让儿童自由探索和实验的学习环境。如何在幼儿的发现学习中实施教师的指导作用?

1、在一端是系统的教师指导。

2、在中间是教师对幼儿自我发现的制度。

3、在另一端则是幼儿的自我指导。

你认为威格拉塞关于个性化教学的五种类型中哪一种最适合于幼儿园的个性化教学?P377

1、限定选择支的方法

2、发展初始能力的方法

3、适合不同学习类型的方法

4、适合于初始能力的方占和不同学习模式的方法

5、承认多种成就的方法

简述教育活动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1、互动性原则

2、效用性原则

3、特异性原则

4、安全性原则

简述创设背景型教育活动情境时应注意的几个要素。

1、教育活动的时间

2、教育活动的时间

3、教育活动的内容

4、教育活动的材料

5、教育活动形式与气氛

如何创设幼儿园的对象型教育活动情境?

1、认知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

2、行为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

3、能力型教育活动情境的创设 简述游戏的心理结构

1、游戏的认知结构——心理主动性维度。

2、游戏的情感特性——活动强度维度。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应具备的特征。

1、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设计不以解决幼儿园全部幼儿的发展问题为目的,他应该有针对性地指向某一部分的幼儿。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及必须具备帮助幼儿身心发展的正面价值。

3、幼儿园骄傲与活动设计的基本原理必须以幼儿的发展心理和学习心理中的相关论观点为基础。

4、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设计应包括短期和长期两种目标。

5、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完成必须经系统的方法。游戏所共同具有的基本心理成分是什么?(心理特征)

1、游戏是一种意向性活动。

2、游戏是可观察的行为。

3、游戏是一种情境性活动。

什么是意向性活动?作为一种意向性活动,游戏具有哪些显著特征?

意向性活动是人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特征:

1、活动冬季的内源性

2、活动目的的隐蔽性

3、活动过程的松散性

4、活动内容的虚构性

5、活动规则的变通性

6、活动主题的积极性 游戏有哪些表现形式?

1、认知行为

2、交往行为

3、宣泄行为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理论基础

是指影响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的一些基本领域。主要有

1、哲学基础

2、心理学基础

3、社会学基础

影响幼儿创造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1、认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认知风格上。

2、环境与教育的作用:社会文化与幼儿创造性发展、学校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家庭教育与儿童创造发展 幼儿创造性学习的特点

1、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主要体现在创造性游戏之中

2、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主要借助于想象来实现

3、幼儿的创造性学习受情绪影响大 为什么要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测量? 1幼儿创造性测量服务于创造性学习的指导 2幼儿创造性测量服务于创造性潜能的开发 戴维斯学习系统设计观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在形成教育活动设计决定前应具体明确教育活动系统的目标和资源。

2、教育活动的系统设计过程应保证逐渐修正完善

3、教育活动设计过程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活动。简述对应于知识类型的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的基本模式

1、递进式

2、放射式

3、立体式

4、网络式 简述教师应激的个体人格因素。

1、神经质和高应激水平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内向性和应急之间也存在较强的相关。

2、被称之为完美主义的因素也会给教师带来教师带来较高的应激,并且认知风格和对具体教师环境中的应激源过于敏

感也有联系。

3、敌意也会使个体遭受到更多的应激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且很明显的在教学环境中经常出现的挫折和冲突特别能够激活具有这种人格特质的人将敌意表现出来。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特点。

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主体多元化,其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家长、幼儿和同伴。

2、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内容生活化。

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技术多样化。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2 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兴起。3 关注实际教学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4 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育个别教学研究。简述幼儿教育活动的基本内容。

1、自然:自然环境、科学现象、数量、形态。

2、社会: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社会行为规范、民族文化。

3、语言:语言、儿童文学作品。

4、健康:健康生活指导、体育活动指导。

5、艺术

论述独生子女不良心理特点及其成因。

心理特点:

1、独立性较差,总想依赖他人;

2、自我中心,协作精神、服务精神较差;

3、办事缺乏狠心,坚持性不强;

4、撒娇人性,固执;

5、自私、嫉妒性强,有较强的独占欲;

6、胆怯,不善交往;

7、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爱撒娇。原因:

1、缺乏必要的“儿童伙伴”。

2、家长过度溺爱。

3、家庭教育不一致。

简述华莱士提出的创造性过程的“四阶段论”。

1、准备阶段

2、酝酿阶段

3、明朗阶段

4、验证阶段

试述幼儿社会性学习指导的原则。

1、综合渗透性原则

2、生活随时性原则

3、实践参与性原则

4、适宜发展性原则

简述幼儿道德情感发展(情感的形式发展)的三阶段及相应的年龄。

1、原伦理转台带的情感时期(0岁-1.5或2岁)

2、迁到的情感阶段(1.5或2岁-3岁或4岁)

3、道德情感的他律性阶段(4岁-

6、7岁)幼儿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

1、前道德时期或适应性社会行为发展期。

2、萌芽性道德行为发展期。

3、情境性道德行为发展期。

4、服从性道德行为发展期。

根据概念形成的途径对概念进行分类并作简单的分析。

1、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2、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

3、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 幼儿概念学习的特点。

1、概念学习的操作化

2、概念学习的个性化

3、概念学习的情绪化 幼儿错误概念的成因。

1、儿童可能接受错误的信息

2、迷信会赋予错误的概念

3、受经验局限

4、学法时便能力,容易受骗

5、错误的推理产生错误的概念

6、活跃的想像

7、语言理解错误

消除错误概念的方法:

1、多提供包括非本质特性的变式。

2、多提供具体本质特征的变式。试举例说明概念与语言的关系。

1、概念与语言都是社会产物,都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

2、语言水平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儿童概念内容的日益丰富,深刻和系统化,抽象概括水平越来越高。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形成阶段论。

1、活动的定向阶段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3、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5、内部语言阶段

试述运动教育与传统动作技能教学的比较。P213表格 技能学习的特点

1、技能的学习是一个“内化—外话”双向构建的过程

2、合乎法则的联系将极大促进技能的掌握 表征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内化

2、过渡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

1、游戏的发展往往以游戏类型的变化表现出来。

2、游戏类型的数量在不同年龄阶段各有不同,基本上呈倒u型关系

3、游戏所用的时间,遂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少

4、用于特定游戏的时间,想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5、儿童游戏没有一定的模式

6、儿童游戏的发展与非游戏活动有着系统的联系。

幼儿学习的种类有哪些?

内容分:技能学习、概念学习、社会性学习、创造性学习方式分:发现学习、接受学习、言语学习、操作学习、关系中学习

幼儿学习的特点有哪些?

1、游戏是幼儿学习基本的形式和方法

2、幼儿在生活中学会学习

3、幼儿学习强调真实的经验和主动参与

4、幼儿学习思需要幼儿园教学的适应与促进 简述操作学习的特点、类型及其指导。

特点:在学习方式上,是以内、外部动作来获得经验的学习;在学习过程和结果上,操作学习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活动,结果是获得主体的经验。

类型:(学习目的)

1、探究性操作学习

2、形成性操作学习

3、强化性操作学习

4、模仿性操作学习

5、创造性操作学习(互动关系)

1、示范性操作学习

2、指导性操作学习

3、个体探究性操作学习

4、群体协作性操作学习指导:

1、操作学习与言语学习的统一

2、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的统一

3、操作的灵活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4、操作材料的量与质的统一 试论幼儿学习动机的发展。

1、外部动机起主导作用,内部动机逐渐发展

2、动机主从关系开始形成 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

1、奖励和恰如其分评价以强化内部学习动机

2、及时反馈以强化幼儿的成功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3、适时地揭露事物的本质,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4、让幼儿体验到创造的快乐,诱发幼儿学习的需要 影响迁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相似性

2、原有的认知结构

影响幼儿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试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强调它的“综合性”特点。

简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对象: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

性质:研究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偏向社会科学,偏重应性性的综合科学。

简述幼儿教育心理学发展的主要阶段。

1、幼儿教育心理思想研究

2、幼儿教育心理的实践研究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构建

简述加涅提出的五类学习结果分类。

1、言语信息

2、智慧技能

3、认知策略

4、动作技能

5、态度

简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简述布鲁纳提出的知识学习的三个过程。

1、新知识的习得

2、旧知识的转换 3试述课程决策论的教育活动设计。1目标的筛选与确定 2确定活动主题

3、选择与分析教材

4、确定学习活动的性质与类型

5、制定完成可以的进度表

6、空间和环境的安排

7、教学策略、知识的评价

8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试举例分析罗杰斯对学习本质的解释p97

简述奥苏伯尔所提出的构成成就动机的三种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p86 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对游戏进行分类,并加以具体的说明。P186

第五篇:管理经济学复习小结

管理经济学复习小结

第一部分:

需求量: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曲线: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需求法则: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关系。

供给量: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需求弹性:用于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

供给量: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供给法则:供给的数量与供给价格成正向变动关系。边际效用:追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

生产函数:表明在生产过程中,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各种投入要素组合所能产生的最大产量

总产量:一定投入要素下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

边际产量收入:增加一个可变投入要素所

增加的收入 边际支出:增加一个可变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总成本

规模经济:促使规模收益递增的因素,包括: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

内在经济:工人的专业化生产、专门化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大设备的制造和运转费用比小设备要低、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其他因素。

外在经济:行业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给个别厂商带来的利益,如:行业内部的分工、专门化的辅助性服务、投资环境的改善等等。

等收入曲线:寻找最优产品产量组合所使用的第二种曲线 产量的线性函数: 在有关因素假定后,如果产品价格不变,企业生产产品的平均成本不变,那么,单位产品的利润不变,这样,利润就成为产量的线性函数。

影子价格:是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对某种资源或投入要素的价值作出的评价.增量成本:是指因实施决策方案而增加的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不依决策方案的有无而发生变化的成本,也叫历史成本。

边际成本MC: 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短期成本函数:指这个期间很短,以至在诸种投入要素中至少有一种或若干种投入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这样形成的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称为短期成本函数。

长期成本函数:指这个期间很长,以至所有的投入要素的数量都是可变的,在这样条件下形成的产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为长期成本函数。

总变动成本TVC:企业在可变投入要素上支出的全部费用。总固定成本TFC:不随产量增减而改变的成本。

边际成本MC: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最优工厂:在某一产量下,生产该产量所能实现的最低成本的工厂规模称为这一产量下的最优工厂。

最优产量:在企业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平均成本最低的产量。

长期成本曲线:反映不同规模短期成本曲线的外包络线,与每一条短期成本曲线相切 贡献分析法:

通过贡献的计算和比较,来判断一个方案是否可以被接受的方法。贡献(增量利润)=增量收入-增量成本

在短期内,固定成本保持不变,则:

贡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

单位产品贡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安全边际:实际或预计销售量超过保本点销售量的差额

纯粹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

什么是完全垄断:一种商品只有一个生产者; 这种商品没有替代品;进入市场存在很大的障碍。

卡特尔模型:生产同类产品的寡头垄断企业达成公开的协议,共同限制产量,提高价格,控制市场。达成非正式的秘密协议的,叫串通。卡特尔具有不稳定性。

差别定价法:同一种商品,对不同的顾客、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价格。投资:企业的投资是指当前的一种支出,这种支出能够在以后较长的时期内

(通常指一年以上)给投资者带来效益。

净现金投资量:是指因决策引起的投资的增加量。

净现金效益量:企业在经营中因决策引起的现金效益的增加量。净现金效益量=销售收入增加量-经营费用的增加量

净现值:根据项目方案所期望的基准收益率,将各年的净现金流量折算为基准年的现值,则各年现值的代数和即为净现值。

内部收益率:是指方案或项目在计算分析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收益率,或说方案现金流入值等于现金流出值时的收益率。

内部收益率:是项目寿命期内没有回收投资所获得的盈得率。策略: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

自然状态:会影响策略成功程度的 环境条件

结果:某种策略和某种自然状态相结合会产生的得或失

收益矩阵:表格列出策略和自然状态的每一结合所带来的结果 概率分布:列表说明策略的每种结果及其发生概率 风险:决策结果的变动性

决策树:指一连串决策过程,在这里,后一期的决策取决于前一期的决策结果。信息的搜集:成本是指搜寻、收集、过滤、加工 整理信息所需的成本。信息的价值:是指企业在获得完全信息后,期望利润的增加值。

第二部分 公式: 需求弹性

式中:E为需求弹性;Q为需求量;X为影响需求量的某因素。即影响需求量的某因素每变化1%,需求量将变化百分之几。价格弹性:

点弹性的计算方法 弧弹性的计算方法

价格弹性与总收入、边际收入和平均收入之间的关系

总收入TR=P*Q 平均收入AR=TR/Q=P 3 边际收入MR=dTR/dQ

总效用:TU=U(q1,q2,q3,……)边际效用: MU=ΔTU/Δq= dTU/d q 总产量:

TP=Q=f(L)平均产量

AP=TP/L

边际产量

MP=ΔTP/ΔL=dTP/dL 最优投入要素组合的条件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

QaKLbc销售总额 TR=PA*QA+PB*QB

。。。1 价格比率=转换曲线斜率= PA/PB= ∆QB/ ∆QA 企业决策问题写成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 目标函数:Z=C1X1+C2X2+C3X3+…+CnXn— >max 约束条件:

边际成本:MC=(TC2-TC1)/(Q2-Q1)=△TC/△Q

TC2,TC1O 为产量为Q2,Q1时的总成本

总成本:TC=TFC+TVC平均变动成本:AVC=TVC/Q平均成本 AC=TC/Q=(TFC+TVC)/Q

=AVC+AFC 边际成本:MC=△TC/△Q=dTC/dQ

=d(TFC+TVC)/dQ

=dTFC/dQ+dTVC/dQ

=dTVC/dQ

长期边际成本LMC=

LTC/

Q=dLTC/dQ

利润л=总收入PQ-(变动成本TVC+固定成本TFC)=(P-V)Q-F(1)盈亏分界点的产量

Q=F/(P-V)=F/C(2)实现目标利润л的产量

Q=(F+л)/(P-V)(3)求利润公式: л=P·Q-(F+V·Q)

MR为边际收入,MC为边际成本,Mπ为边际利润:

MR-MC= Mπ

企业的总利润最大: MR=MC

从短期看,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 最优产量条件是:P=MC 总收入:企业出售一定数量产品得到的收入总额。TR=PQ平均收入:出售商品后平均单位商品获得的收入。AR=TR/Q=PQ/Q=P 边际收入:每增加销售一个单位商品带来的总收益的增量。MR=△TR/△Q=dTR/dQ

成本加成定价法:在平均成本AC基础上,加上目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额,得到价格P。

P=AC(1+η)

净现金效益量公式:NCB=ΔS-ΔC

ΔS= ΔD+ ΔC+ ΔP=》NCB=ΔP+ΔD NCB:净现金效益量

ΔS: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ΔD:折旧的增加量

ΔC:经营费用的增加量

ΔP:利润的增加量

税后净现金效益量=税后利润的增加量+折旧的增加量 NCB‘=ΔP’+ ΔD= ΔP(1-t)+ ΔD =(ΔS-ΔD-ΔC)(1-t)+ ΔD 净现值=项目全部效益现值-全部费用现值的差额

NPV=∑Rt/(1+i)t-CO

t=0

式中:NPV—净现值; Rt—第t年年末的净现金效益量

Co—净现金投资量

n —投资方案的寿命

i—目标收益率或基准折现率。内部收益率的计算表达式为:R=TPV-CO=0 R,IRR :内部回报率 TPV: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 CO:净现金投资量

风险的衡量:衡量风险的三个统计量 期望值:标准差(衡量绝对风险):变差系数(衡量相对风险):

下载四川小自考管理经济学复习笔记(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小自考管理经济学复习笔记(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考西方经济学00139知识点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一章导论1、稀缺性:经济学中,生产资源(生产要素)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资源的稀缺性。2、生产资源(生产要素)包括:①劳动或劳动时间;②土地、矿藏、森林、水域等......

    自考经济学00800

    人的总量超过特定数值时,每增加一单位可变投人所1、兼并:兼并是指任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是何一项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逐渐减少的。的实体形成一个经济单位11、进口替代:就一种的......

    2010年自考《人力资源管理》复习笔记第四章

    2010年自考《人力资源管理》复习笔记第四章 第四章 人员招募、甄选与录用 为了提高招募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吸引足够多的求职者 2)选择适宜的招募渠道 3)......

    2010年自考《人力资源管理》复习笔记第八章

    2010年自考《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8) 第八章 员工培训 培训的内容有: 1)职业技能,包括基本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技能 2)职业品质,包括职业态度、责任感、职业道德、职业行为习惯......

    会展经济学笔记

    第六章:会展投资于效益【识记】 1. 会展投资的含义? 答:经济主体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科学技术,为取得预期效益的经济投资活动。2. 会展决策投资的分类? 答: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笔记

    新制度经济学笔记 《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张卫东,华科大教授。 一、文章的主要内容:认为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生......

    2012年管理经济学复习大纲

    第 1 页 共 5 页 2012年《管理经济学》复习大纲(3) 一、单项选择题 1.完全竞争市场中,________。 ( ) A、所有企业都是价格接受者 C、企业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竞争 B、所有企业生......

    自考复习

    自考复习:提高记忆的六点总结 2012-07-20 15:52 广东考试服务网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对于参加自考学习的考生来说,学习的最大障碍莫过到记忆力差的问题了,怎样克服年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