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升初中英语读写能力
如何提升初中英语读写能力
1970-01-01 08:00:00 来源:
我要投稿学好语言首先应该有语感,然而语感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必须是持久的孕育。那么如何培养和提升自己的英语语感,提升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听、说、读、写相当重要,尤其对于新初三学生是关键。
读:带着问题通读、细读
读有通读和细读两种。通读是为了弄懂大意、细读是为了掌握具体内容。
首先,阅读开头的段落,这部分介绍性的材料将会使我们熟悉作者将要讨论的主题思想。然后阅读下面各段的第一句话。这些句子可以使我们对文章内容有一个总体的概念,再阅读最后一段。这一段帮助我们对所覆盖的材料作一概括。
我们要注意作者用来加以强调的一切:标题、黑体、斜体、图表、图画以及章节后面的问题。这种预读应进行得很快,这样我们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段落大意或文章中心思想上。慢速的读者往往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个别生词上,这样必然会影响我们对整个段落或整篇文章中心大意的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不认识的生词。但在一般情况下,三五个生词是不会影响我们对全篇阅读材料的理解。
其次,要全面地重新细读全篇。第二遍阅读的速度取决于我们从对该材料的预读中所获得的信息和指导。例如,我们往往能够根据段落的第一句话或者主题句来判断该段落的重要性。若该段落看起来是重要的,那就要仔细地阅读;若根据我们第一次的阅读,这个段落似乎不太重要,那么就可以略读,但不要完全跳过它。
当我们继续阅读时,要自问这些简单的问题:为何(why)?什么(what)?谁(who)?何时(when)?何地(where)?怎样(how)?这种方法可帮助我们全神贯注于阅读上,因为当我们问这些问题时,我们作为一名读者正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般说来,英语阅读有精读(intensive reading)、泛读(extensive reading)和快读(fast reading)三种形式。
精读的任务在于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 结构、语言功能意念等),训练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培养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泛读的任务在于着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细致观察语言以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培养速读能力以及阅读的兴趣,扩大词汇量,增强文化背景知识。从用途上看,泛读的实用性最广。在实际生活里80% ~90%的阅读都是泛读。
快速阅读则要求读者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完成读者与作者书面交际的任务。在阅读过程中,略过无关信息,筛选有关信息,利用标题、段落、主题句和关键词语,辨认要点,迅速有效地获取重要信息。提高阅读速度,进行快速阅读也有一些具体方法和技巧问题,如快速泛读、计时阅读、略读和寻读等。
写:重点关注写作时易犯错误
英语写作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书写能力。而同学们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跑题、遗漏要点、语法错误、单词拼写错误和层次不清等。因此,在操练时应注意以下环节: 1)审题目:看到作文题不要急于动笔,要认真审题,仔细看清题目的要求。审清具体写作要求的格式、体裁、人物关系、情节、主体时态、活动时间、地点等。然后,再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思出一个框架或画面,确定短文的中心思想。
2)圈要点:为了防止写作过程中遗漏要点,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把情景中给出的各个要点逐条列出。
3)定基调:定出时态、人称、顺序、开头、结尾。
4)写全文:写短文时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a)要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句型进行写作。同时,几种句型可交替使用,以避免重复和呆板。b)注意语法、句法知识的灵活运用。语态、时态要准确无误;主谓语要一致,主语的人称和数要和谓语一致;注意人称代词的宾格形式;注意冠词用法,注意拼写、标点符号和大小写。c)注意上下文要连贯。把写好的句子,根据情节,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时间或空间),使用一些表示并列、递进等过渡词进行加工整理,使文章连贯、自然、流畅。
d)不会表达,另辟蹊径。作文给分是以要点和语言准确度而定的。因此,如遇到个别要点表达不出来或难以表达,可采用变通的办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总之,所写句子要正确、得体、符合英语表达的习惯。
5)改错:改错是写作部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检查错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检查字数是否达到要求;有无遗漏要点。b)检查文体格式是否正确规范。
c)检查词语使用是否正确,有无语法或用词上的错误。
d)检查单词拼写、字母大小写是否有错,标点符号有无遗漏或用错等等。e)注意时态、语态、人称是否上下文一致。
第二篇:提高初中生听说读写能力
提高初中生听、说、读、写能力初探
听、说、读、写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会目标,现行教材要求通过四会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如何达到适一目标,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和发展兴趣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机,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反之,学生若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而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教学中要不断创造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条件、环境和气氛。
1、明确学习目的,在运用中增强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年龄小、阅历少,对学习英语的目的往往不十分清楚。他们把英语只看作升学考试中要通过的一个考试科目,对于难记的单词、语法和发音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除了从道理上宣传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让他们在运用中尝到乐趣。如开展一些情景对话,值日生每天用英语汇报情况在学习中组织一些英语游戏等。还要尽量组织好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朗诵会,各种英语竞赛,学唱英文歌曲,阅读简易英文书报。辨认日常生活用品上持有的英语说明等。
2、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和环境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轻松愉快氛围的关键是使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的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为学生所喜欢的老师一走进教室,课堂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因此,教师要生视感情投入,要以自己真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不以权威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应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学生不怕出错误,敢于开口讲英语。
3、不断变换教学形式有利于保持学习兴趣
一种美味如反复食用会让人倒胃。同理,一种好的教学形式连续不断地使用也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从生理上讲,单一的形式容易导致大脑刺激的单调,使兴奋转化为抑制,降低学习效率。而心理上讲,中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喜欢变换的时期,再好的教学形式和练习形式,如简单重复太多,学生也会兴趣锐减。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等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采用多种形式,如做游戏、讲故事、观看幻灯、录相、听录音、进行有趣的比赛和角色扮演、唱歌曲等。
如游戏,课堂上做游戏可帮助学生轻松有趣的活动中掌握一些较难记忆的语言项目。语言游戏很多,一般可用“旧瓶装新酒”的方法根据情况进行改编。例如学了一些关于水果、蔬菜的名称,可以进行“传花”游戏,一人先说自己爱吃的水果,再说别人爱吃的水果,被说到的人接着也说自己再说别人,依次轮回,要反应快速。例如:
S1:I like bananas.He likes apples.S2:I like apples.He likes oranges.S3:I like oranges.She likes apars.S4:I like pears.He likes melons.又如表演:(act)
一般说来初中生爱说爱表演,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对低年级,运用表演这一教学手段既能培养学习兴趣,又有突出英语教学的实践性,交际性。
Act要表演得象,表演得象,不是演戏背能词而是生活中的交际。如:七年级(上册)3a;clerk:Can I help you ?Mary:Yes,plense.I want a sweater.Clerk:What color do you want?Mary:Blue.Clerk:Here you are.Mary:How much is it?Clerk:Nine dollars.Msry:I’ll take it.Thank you.Cherk:your’re welcome.为了使学生的表演成功,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要当好导演,作好示范,使表演收到表情达意的效果,防止表演中枯燥乏味。(2)学生表演能力的培养,要从易到难逐步扩展,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可由老师编导,学生表演,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3)及时对学生的表演做出评价,坚持表扬敢于上台表演的同学。要给同学们指出表演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4)对表演有困难的同学,要鼓励,要耐心,对表演出现的个别错误不要任意打断。可在表演之后给予纠正。
二、结合语音教学,提高听说能力
如果能够打下坚实的语音基础,也相当于拿到了英语入门的钥匙,也是练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的基础。教师要正确把握要求,把语音教学贯穿于始终。把语音教学作为初一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做到长期训练阶段侧重,综合提高。在语音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自身语音,充分发挥课本录音的作用。听音是语音教学的根本方法,要坚持先听音后开口,做到听清发准。让学生在学语音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受到正确的语音熏陶。
三、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是通过交际活动培养起来的。交际活动指用所学语言真实地、自由地交流思想,共同完成某项任务。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要精心组织和精心设计,否则学生就动不起来,或动而无效。交际能力的培养可以按照下列几方面的内容进行由浅入深的训练。
1、一般打招呼和简单的客套话。如:Good moning!How are you?
2、交流信息,a)介绍自己的好朋友,I have a good friend.He is in Class II.b)介绍自己的住处,We live in Shanyang Streat.c)介绍过去的经历,I went shopping Last Sunday.d)介绍个人的一个打算,I’m going to visit Uncle Li.3、讨论共识。
4、解决问题。
5、描写与辨认 进而扩展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懂得并掌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对什么人讲什么话的实际运用能力。还应注意使学生了解并懂得尊重说英语国家人民的风俗习惯。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一门工具课。因此,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养成的过程。良好习惯的养成,一方面靠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另一方面靠严格训练,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习惯。诸如认真听录音和教师的示范发音。积极大胆地开口讲英语,勇于参加语音实践活动,朗读背诵课文时既要声音响亮又注意语音、语调、节奏、书写规范等。
五、做好单元检测,提高四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每一教学单元进行教学检测,通过这种手段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技巧和能力的真实和综合应用程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对测试提出具体的知识、技能、技巧和能力各方面的要求。
知识方面,要求学生全面地、系统地掌握该单元的基础知识,尤其是课本中的“四会”内容。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词汇、语法知识在听、说、读、写方成体现出来。技巧方面,要求学生在技能基础上,循环往复,达到对技能的熟练掌握,使技能的运用自动化。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基础上,要有综合能力,即使把三者结合起来,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要做好单元检测,就要求教师必须努力,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明确知识,语言范围注意传授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要让学生知道每个单元的教学重占,并配合准确地讲解和反复地操练。教师要精心设计或选用检测试题。试题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难易要适中,能够较全面地检测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初步运用英语的交际能力。要做好检测后的讲评。
第三篇:核心素养与读写能力
论坛 | 核心素养与读写能力——五省市十五名师工作室读写专题联席教研活动主题发言选登
(一)2016年12月22日-23日,“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五省市名师工作室读写专题联席教研活动”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来自浙江、江苏、四川、广东、重庆五个省市的十五个名师工作室的领衔名师与骨干成员240多人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特别安排了一场主题论坛,十五个名师工作室各派出一位代表,围绕“核心素养与读写能力”发表看法,兹将各位代表的发言摘录如下,和大家分享。
名师简介
严英俊,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听涛小学校长,开发区引进人才,曾任杭州市小语会、杭州市小管会常务理事,杭州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杭州小语教学名师。长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是浙江省小语会、浙江省青语会会员,浙江省教坛新秀,杭州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杭州市小学语文名师。曾任杭州市小语会、杭州市小管会常务理事。多次参加教学参考用书、地方课程教材编写,出版过十多本(套)教师、学生辅导用书,主持过10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特聘培训专家,曾赴全国10多个省市做辅导讲座40余场。
观点概要
从课文中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
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怎么学习?从哪里入手学习?本文以例举的方式,阐述在课文学习时,引导学生关注表达方式,学习有特点的段落的、篇章的写法,以促进有效阅读,有利习作。
阅读教学的内容,我认为至少有如下几点:(1)了解、体会文本的内容和主旨;(2)品味语言,交流阅读感受;(3)积累典型语言;(4)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前的某些阅读教学,我的感受是:(1)了解、体会文本的内容和主旨,所花时间过多;(2)品味语言,交流感受,办法不多;(3)积累语言,侧重于读背,偏向于应考;(4)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研究不多,效果不佳。
说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研究不多,有两个层面的意思:(1)没有意识或关注不够。按传统,凭经验,以前怎样,现在依旧,习惯于走老路,以致教学没有相应的设计,课堂没有相关的环节。(2)没有办法或办法不多。有意识了,知道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很重要,但感觉无从着手,不清楚要做哪些,从哪里做起,也不知道怎么来引领学习活动。实际工作中,我们关注更多的还是字词和句子,即学习构词方式,仿照例子句子等,对课文有特色的表达方法关注不多,或者说,关注的办法不多。
怎么来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课文中哪些表达方法可供我们学习?怎么在教学中渗透基本表达方法的关注、了解、揣摩和感悟?这是一直困扰着我们的课题。人教社郑宇老师曾有专题发言:阅读教学要立足用好教材。她说,从语言习得的角度看,有两种语言现象特别值得关注:一种是有规律的语言现象,一种是“陌生化”的语言现象。
我们来读这段话:“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人教版五下《人物描写一组》)
临死前的严监生,“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的两个指头代表什么意思?我们读了课文很容易就能知道。知道了,还可以做些什么?——感悟课文的写法。它的写法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有老师这样教:(1)严监生的两个指头代表什么意思呢?读读课文,找到依据。(2)课文不是直接写赵氏,而是先写了一大段的其他内容:众人的猜测;请你按“谁、怎么猜”填写下面的表格;(3)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写?即“为什么要写一大段旁人的猜测,而不直接写赵氏说的话?”
课文不是直接写赵氏说的话,而是先写了众人(大侄子、二侄子和奶妈)的猜测。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不一定能说明白这样写的好处,目的是提醒学生关注这样的写法。一提醒,学生发现了,“如果直接写赵氏说的话,直接把原因写明,就没意思了。”这表明,学生开始了解这种铺垫写法的特点了,领会到这样间接衬托的作用了,这对学生的习作提高是大有益处的。
关注之后,推及其他。我们会发现,类似的写法,普遍应用于文章的写作。如《落花生》(人教版五上),父亲说:谁能说说花生的好处,接着写姐姐说,哥哥说,最后写了我说。为什么不直接写我说,或者先写我说?道理与不直接写赵氏说是一样的。
还有,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人教版四上),魏校长让诸生说说为什么而读书。课文先写有的说,有的说,还有的说,最后,再写周恩来怎么说。同样的提示:为什么不直接写周恩来怎么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我们知道,作文之法关键一点是:制造情节。这样的写法值得关注和学习。再如《画家与牧童》(人教版二下),课文这样写:围观的人看了,纷纷称赞。“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商人称赞道。“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了……
前半文在写戴嵩如何画画,众人在如何称赞他画画得好,突然——“画错啦,画错啦!”一个牧童挤进来喊着。这声音好像炸雷一样,大家一下子都呆了…… 这是转折,这一转,又转出一片新天地。众所周知,文章的情节推动有重要一法:风云突变。教学中,我们如果引导孩子关注这些,并经常强化,从而形成意识,学生的语文学习一定能获得快速的提高。
进入高年级,我们总在为学生的作文写不好而犯愁,我的一个基本的思考是,阅读教学中,课文学习时,引导学生关注表达方式,学习有特点的写法,尤其是段落的、全篇的。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对阅读教学有利,对习作教学也有利。
读写结合,是传统、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重点在结合,怎么结合?读是基础,读出什么?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是重要内容。读出了方法,才能运用这种方法练写,才能更好地完成读与写的结合。
名师简介
魏强,“行思语文”名师工作坊领衔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启源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开发区第一层次名师、浙江省小学语文高端班学员。多年来潜心于语文教学研究,系统研究小学阅读理解层次教学,探索有效途径和策略,论文获奖发表几十余篇,参与编写著作两部,先后在浙江、江苏、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辽宁、黑龙江等地作课交流,为推动区域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多新意和参考。目前主持“行思语文”工作坊,旨在探索研究以语文学习为主体的语言思维发展。
观点概要
读写能力的核心是发展思维能力
——魏强行思语文工作坊
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发展思维能力,无论哪一种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发展思维能力,核心素养三个维度六个方面十八个点,也都离不开思维能力这个本质。对此,语文教学专家也都有共识:
思维是核心竞争力,语文教学要抓住这个本质(特级教师沈小玲);
语文教学培养全面语文素养,包括一主两翼三个方面,一主是思维,两翼是语言和情感(特级教师刘荣华);
人的能力核心是思维,思维能力的核心是概括,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培养(特级教师曹宝龙); 思维能力的培养,价值指向核心素养,是应时应景。语言是思维,思维是语言的外形。语文是人的语文,有情怀、情感。语文是交际的语文。语文是思维的语文。语文是文化的语文,传承文化。(特级教师滕春友)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对思维能力的思考: 语言与思维是怎样的关系?
学生出现的语言表达问题,与思维能力有什么关系?例如,表达不清楚,表达不准确,表达不细致,这些是思维的哪个方面出现了问题?
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与年段课程目标的要求是否一致?不同年龄段的思维特点是否影响了目标的达成?
思维是复杂的体系,在语文教学中怎样研究思维能力的发展?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行思语文工作坊采取序列化的研究路径。
首先,学习思维的内涵与原理,了解不同学段学生的语言思维特点,分析语言学习和思维发展的关系。
第二,参照已有的思维教学经验,如中学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审美鉴赏教学,如思维导图在学科中的借鉴。
第三,寻求点上突破。工作坊成员结合自身特点在“识字写字”“语境理解”“观察”“培养概念”几个点上进行研究,立足语文教学,让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进行语文教材的校本整合,实现“课堂——课程——教学”与语言思维发展的融合。
我们行思语文工作坊认为,发展语言思维是培养学习语文兴趣的根本办法。我们经常被一种假象迷惑,一张图片或者一段视频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了,这样设计未必会让学生继续保持注意力,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继续学习下去。只有想办法让学生的已有经验进入了新的东西,才可能促进思维发展,发生有效学习。如果长期在学生已有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平面上教学,学生的求知欲就会下降,思维发展停滞。因此,读写能力的提高要在思维的发展上下功夫,不断产生新问题、思考,唤起新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让思维停滞、懈怠。
语言思维的研究既是传统的研究话题,也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
名师简介
曾海玲,省级骨干教师,广东省继续教育专家库成员,深圳市中青年骨干,福田区首席教师,福田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福田区优秀园丁,福田区小学语文核心教研组成员。她以课题研究带动教育教学实践,先后主持和参与教育部、中央教科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的多项课题,多次承担省、市、区观摩课任务,主讲的优质课曾荣获省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在《语文教学通讯》《教育科研论坛》《班主任》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先后有40余项教育教学成果获得区级以上奖励,出版10万字童话习作教材一部,24万字个人专著一部。
观点概要
建构科学的体系,让习作教学找到载体
当下,随便走进一间教室,问一问学生,“最不愿意写什么作业?”答案常常是惊人地一致,那就是:习作。随意采访一下语文教师,“最怕教什么内容?”,回答多半也是习作。中、小学生厌恶写作,已经是很广泛的事情; 中小学语文教师害怕上习作课,同样也是普遍存在的。
导致这一现状的根源是什么?
我认为是习作教学没有得到根本的重视所致。众所周知,现行的语文教材侧重阅读教学,没有专门的习作教材,习作只是跟在阅读教材的后面,成为阅读的附庸。而现行的阅读教材都是以不同的人文性主题为线索来组织内容的,这样的体系就决定了它很难科学规划语言发展的线索,更无从体现螺旋上升的语言发展体系。仔细分析现行的几套小学语文教材,习作训练的内容是杂乱、无序的,要求也不够明确、具体,还有重复现象,缺乏可操作性,让教师难以实施。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的习作教学是没有教材的。
怎样才能切实改变习作教学现状,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和习作能力?
习作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围绕这两个核心目的,我们潜心探究,试图在遵循儿童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找到小学习作训练的科学序列和训练重点,使小学作文教学体现序列清楚、重点突出、教法明确、训练扎实的特点。首先,我们对现行教材中的习作内容进行梳理,把每个单元的训练内容、训练要点明确化、具体化,再根据发展需要增补了一些语文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然后打乱现有的杂乱体系,建构了科学、高效的习作教学序列和框架。
习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成就扎实的言语表达功力,而语言表达的基本功包含了基本的语言知识和基本的语言能力。基本的语言知识,包括词汇积累,句型,标点符号的使用,段落的构成和章法。基本的语言能力从低级到高级,大体又有:遣词造句的能力,有条理表达的能力,生动表达的能力,谋篇布局的能力,修改文章的能力等。我们把语言知识的传授与语言能力的训练这两条线索有序地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训练要点之中,织成一张完善的、系统的知识与能力训练网络。
在小学阶段,按照学期,分为12个阶段,我们给每一个阶段设定一个训练专题,突出训练重点。每一个训练重点就作为学期的训练专题,以训练专题为主线,贯串读、说、听、写活动,编制本学期的习作教材。以此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突破,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累积,至小学毕业时,让全体学生,全面达到小学习作训练的要求。
名师简介
廖永琴,成都市双流区实验小学教师,成都市双流区“周晓玲名师工作室”学员,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廖老师在周晓玲导师的引领下一直致力于“双融语文”教学研究,探寻“双融语文”教学理念,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读与写”、“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自主与合作”有效融合教学主张,强调语文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和策略方法的“多维融合”。
观点概要
“双融语文”聚焦核心素养,读写结合提升语文能力
——周晓玲名师工作室读写能力提升研究
探源:语文核心素养之读写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我情感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它是通过人自身的言语活动逐渐建构起来的,可以通过学生具体的听、说、读、写等行为表现出来,最直观、显性的表征之一便是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破译:“双融语文”内涵追溯
周晓玲工作室自2009年成立起,探寻“双融语文”教学理念,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读与写”、“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自主与合作”有效融合教学主张,强调语文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和策略方法的“多维融合”,着力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研究,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三、载体:“双融语文”聚焦课题研究
工作室于2011年确立《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实践研究》市级课题,立足于研究多元类型的课外阅读课,探索多样化的课外阅读策略与途径等,以阅读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海量阅读培养其真正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实现语言与思维的同步发展。
四、致用:“双融语文”读写“三路径”
(一)读中积累,写中运用
读是输入,即语言积累。我们通过定类积累和定期积累来引导学生在某一段时间将积累对象固化,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强化其积累语言的意识和习惯,并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写是输出,即语言运用。我们梳理出训练书面语言表达的几种方式:及时迁移,牛刀小试;读书分享,我型我秀;诗意前行,笔下生花。我们也在低段口头语言表达训练方面实施创新举措:利用家长资源,分享“长了腿的新鲜事”;通过欣赏评价,演绎“课前三分钟,趣文齐分享”。
(二)读中悟法,写中用法
歌德曾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在课堂研究中,我们提出“读中悟法,写中用法”,通过“认知——实践——迁移”的三段式阅读教学策略让学生感悟、认知文本写作方法,并当堂练习运用方法进行实践、迁移,形成习作能力。
(三)读中得意,写中达意
既得言,也得意,是文本教学的美好追求,也和“双融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的主张相吻合。研究中,我们通过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本情感,领悟文章主旨,让学生在“得意”中享受文本的情感滋养。在此基础上,设计练笔活动,引导学生将“意”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语言方式尽情抒发,有效提升表达能力。
名师简介
刘俊,男,1979年10月出生,句容市白兔中心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孟纪军工作室成员。本科学历,一级教师,1998年从教。从教19年来,多次获镇江市、句容市级课堂教学评比一、二等奖;多篇论文在《小学语文教师》《基础教育论坛》《中小学教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或获奖;曾在2006年江苏省第七届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执教。
观点概要
抓表达 促读写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学生读写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了学生应具备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在培养科学精神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方面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了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注重培养孩子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由此可见,学生素养的形成应落实到语文实践中,而学生读写能力的不断攀升成为了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重要载体。为了在课堂中更好地落实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发展,孟纪军工作室提出了“关注文体,聚焦表达”的教学主张,旨在通过不同文体呈现的特质表达,选择有效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学生读写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一、整体关注思维
整体永远大于部分之和。比如一件瓷器,一旦打碎,无论碎片如何精美,其价值也会一跌千丈,欣赏每个碎片,只会劳而无功。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也是在这样的整体中不断丰厚的。
二、精准知识表达 1.依文而定
文章是个例子,我们就是要依托文章的独特价值,设定学生素养发展的目标。教师将文章这个例子与学生对接时,关键在于“把读本当成什么”,其答案的丰富与单一决定了结合方法的丰富与单一。
2.依生而设
新课标指出:阅读说明性的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有时一篇文章的说明方法有好几种,我们必须有所侧重,站在学生发展的高度进行取舍,正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
只有明确学生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才可以有力地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三、理性思辨明晰 1.异中求同找规律
教会学生学会比较。比较是策略,有比较才有思辨。学生有了比较,学会判断,才能有效地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2.同中求异寻个性
核心素养指出,要让学生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教学中,我们运用比较策略,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这种个性的选择与判断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体现。
第四篇:二年级听说读写能力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大家好!
感谢大家今天的光临。孩子入学一晃已经二年级了,我们坐在一起,共同地讨论和交流一些关于我们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孩子的班主任,在交流之前我想先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今天所有到来的或者没有到来的家长表达我深深的谢意,感谢大家这一年多来对我工作的支持,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如果没有你们这样的支持,孩子们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进步。也不可能在学校的各项评比中得到那么多的第一名;不可能在运动会中的广播操比赛取得好成绩,团体总分也名列前茅;更不可能在期中检测中取得如此令人满意的成绩;
今天借此机会呢,我就先把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先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在坐的各位呢有些家长我们是接触的机会比较多,所以可能就对我和孩子的了解也就多一些,但也有一些家长可能因为工作的忙碌我们接触的就比较少一些,相对来说对我和孩子的了解就少一些。
首先我想把我们们二(4)班级特点和目前的一些学习和生活的状态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本班孩子的特点是比较活,好动的孩子比较多,当然也极其聪明,刚接班时候我最大的感觉是辛苦累,因为孩子活,所以整个班级最先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散,比如上课有学生会自动走下座位跟你报告想法;不举手张口就回答问题;同学之间没有团结协作精神;不会正确的人际交往;太斤斤计较;不懂得如何整理自己的文具和书包等等,转眼二年的磨合和整顿,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告诉大家,孩子们的发展呈现十分良性的状态,他们的班级集体荣誉感很强,只要是要比赛的东西,他们各个都最积极,就拿值日生看,一开学我把值日生表排出来,每天他们都会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的值日,地面扫了一遍又一遍,总还是不够,只要是组长说要重扫的,组员都会心甘情愿地去再扫一遍。哪组今天被扣分,第二天他们会自己重新来一遍,没有什么怨言,也没有什么争辩;再拿这次校运会来说,从整个年级来看呢,我们班的体育整体素质不是算高,主要是男生项目都不是太好。但在校运会前一个礼拜我把参加项目和学生名单抱给他们以后,动员了一番,令人惊讶的是校运会他们居然出奇地捧回了好几个第一名。课间需要我操心的事情也一下子少了许多,每每我到教室和操场溜溜,他们还兴奋地要求我同他们做游戏。当然其间他们做游戏也会发生学生之间的小矛盾,但我往往只给他们一些建议,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或许有时候他们解决得还不够好,但至少他们已经慢慢在学会用自己的力量和同学相处,孩子的可塑性很强,有些事情真的只要我们稍稍点拨,然后多些建议,多点时间等待他们一定是可以解决好的。
孩子们的事情可说的很多,每天跟他们相处总有一些令人感动的东西。有时候他们很幼稚,会走到我身边,一本正经地问:“王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学英语啊?”我还在想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时,突然补充说:“是不是像小老鼠学狗叫,猫就不会吃它啦?”很好笑,但这就是属于孩子独有的思维。有时候他们也很现实:“王老师,我长大的理想是当总经理,因为总经理可以赚很多的钱,我可以买漂亮的大别墅,高级的小轿车。还可以做许多别人不能做到的事情,比如到美国去玩,去新加坡留学。”活脱脱一个拜金主义者,但只要是学习的动力,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我没有过多地批评这个小朋友,因为能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本身也是一种勇气;当然有时候他们也是那么的懂事,他们知道老师病了,要乖一点,要学会管理好自己,会偷偷塞给你一片润喉糖等等。
第五篇:挖掘读写结合点 提高读写能力
挖掘读写结合点 提高读写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文章取材新颖、布局合理、语句优美、大多数都是学生写作的范文。因此,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读写结合因素,然后有目的地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那么,如何挖掘读写结合点呢?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优美的词、句入手句子是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应从最基本的句子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精美句子、重点句子反复诵读甚至会背,并结合学生习作中易错的句子类型多加指导,尤其要对常见的连接句、简单的并列句,可先让学生复述其妙处,再进行仿写。这样,既积累了知识,也让学生知道选词用语须合乎语言规范,应准确使用词语,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连贯通顺。学完《全神贯注》、《鱼游到了纸上》等课文后,我引导学生写一次自己在考试遇到难题时的情景。文中对罗丹如痴如醉动作神态的语句,对聋哑青年“呆呆地、静静地”看鱼时的神态,“一会儿„„一会儿”画鱼时的动作,这些精彩、优美的语言,都可指导学生直接地、尽情地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去。在教学《唯一的听众》一课时,文中对动作、神态的描写很传神,于是我就抓住这个读写结合点做了如下设计:(投影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从中找出相同之处“平静”,安排想象说话训练。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仿佛在说 于是学生就有了自己的想象的空间。如:1.放心吧,我是聋子,什么也听不到,你只管放心的练习。2.不要因为小小的挫折就沮丧,不要放弃自己梦想。只要坚持就能成功。3.你的琴技进步了,真为你高兴。4.功夫不负有心人,坚持练习吧,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小提琴手的。5.不能满足于自己的进步,要不断对自己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三天不练手生啊!在编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我就有了这样的设计:这痛苦的耻辱一直刻在我们心里整整144年了,让我们“走出圆明园”(出示文字课件)。我想,无论怎样,我们走不出历史的阴影。如果历史可以改写,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144年前做一次小小的体验。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展示课件);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北京的老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自己选择一个角色静静想一想,一会请你实话实说。(学生讲其中的一个角色的时候,老师紧紧围绕这个角色进行讨论,直到完了再进行下一个角色。)在编写《梅花魂》一课我有这样的设计:课文除了写外祖父挚爱梅花外,还写了外祖父几次哭了,请找出来读一读。引导学生想象说话。课件出示三次落泪的句子:(1)读唐诗宋词时,外公满脸忧伤,“莺儿啊,莺儿。”(2)当外公因年纪太大而无法回国而哭时,“亲爱的外公,你别哭了。”(3)当外公含泪递梅花手绢时,外公满心凄楚:“莺儿啊,莺儿。”交流明确: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眬。外祖父这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这种情感越强烈。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他心中刻骨铭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生的憾事。最近我在周老师的博客里看到孟翠芸老师在《好汉查理》一课中有这样的设计:读悟交流: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查理是个好汉?(1)根据学生找到的句子让学生谈谈感受:A.“不,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B.“谢谢!”查理显得彬彬有礼。
C.“当然可以。”D.查理虽然调皮,但说话是算数的。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都陪杰西在草地上玩。E.“不行,罗伯特先生,我不能随便要您的东西。”F.“杰西,我会做个好汉。”
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词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查理并不是一个坏孩子,他变得诚实、守信、有爱心了。(2)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说话人的神态和心理活动,也可以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思考。例如:“查理说这句话时是怎么的想呢?”“你能想象出查理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吗?”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重点指导一下对话的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方式可以是男女生分别读,也可以是指名读,要尽量读出说话人的语气。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不仅理解了句子,还会去运用这样的句式,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从典型的段落入手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在表达方法(技巧)方面的特点、作用和效果,既有利于让学生逐步积累一些表达方面的知识,又能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尾,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课文描写漓江的水抓住静、清、绿这三个特点,描写桂林的山抓住奇、秀、险这三个特点,分别把它们写得很具体,文章结构整齐。学习这两段时我就让学生仿照这种描写方法,写一些其他的事物。如公园里的花真多啊,真香啊,真美啊;菜市场里的蔬菜真多啊,真鲜啊,真齐啊;妈妈的手真糙啊,真巧啊,真勤啊等。在学习《凡卡》一课时,在学习第8段凡卡遭到毒打时,我就让学生想象凡卡还会受到哪些毒打?而当学到砍圣诞树一段时,我把文章变成了诗歌的形式,学生品读后我让学生仿写诗歌。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第三段时,我有这样的设计:读读第3自然段,画画园内有哪些美不胜收的景观,从中你能想像出什么?(用投影出示一些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想象美景,然后指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描述时不必每一处景点面面俱到,可选择学生熟悉的:如“金璧辉煌的殿堂”“买卖街”“平湖秋月”“狮子林”等。同学之间可互相补充。对于“西洋景观”等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学资料谈谈。)A.课文一共用了几个有?教师引导读,圆明园有„„也有„„有„„也有„„有„„还有„„不仅有„„还有,然后学生再齐读。B.假如要写尽圆明园所有的景观还要有多少个有?引导学生用“有„„,也有„„;有„„,也有„„”说一段话,从民族建筑、西洋景观、饱览中外名胜等体会圆明园的美丽和伟大。因此遇到这样的段落,我们一定要抓住读写结合点,让学生运用课文的方法去练习,相信不断的练习就会有收获。
三、从故事的结局入手依据原文,对结尾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巨人的花园》写到了巨人把围墙推倒了,就可以引导学生想像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玩耍的情景。《中彩那天》,写到了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了,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我们”全家人的表现,把想到的写下来。《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想象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写写他们相见时的场景。这样的练习,既训练学生以人物言行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技巧,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我让学生想象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的情景。在教学《凡卡》一课的最后,我让学生续写假如爷爷受到凡卡的信,凡卡的生活会怎样呢?记得孟翠芸老师在《好汉查理》一课中有这样的设计: 续写故事(课件出示)第二年,罗伯特一家又来到了镇上渡假。镇上的人们在罗伯特面前再三表扬查理。听了人们的对查理的夸奖,回家后,罗伯特会对女儿杰西说些什么?请设计一段罗伯特和杰西的对话。一次父女对话。罗伯特:杰西,我的女儿,今天我上街镇上的人们跟我谈论起查理了。杰西:爸爸他们都说了查理些什么?罗伯特:他们都在我面前再三表扬查理,说他不再(),不再()了。杰西:()罗伯特:他们还说有一次()(可以举个实例等)杰西:罗伯特:杰西:如在《最后一分钟》一课的结尾我有这样设计:课文中有一幅插图,描述了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上升国旗、区旗与奏国歌时的情景,请大家思考:如果你是参加政权交接仪式中的一员(身份可自主设想),或者你在街道上、在电视机前亲眼目睹了这一过程,你最想说什么?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通过如此的练习定会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写作水平。
四、从读后的感慨入手 在学生研读课文时,或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特点之后,引领学生进行研讨、探究、议论、评价,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类文章,抒写学习所得、所思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批评性阅读习惯,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思维和思想认识水平。如在教学《去年的树》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作为读者,你肯定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对小鸟、大门、伐木人说,还可以对文章的作者说一说等。学习了《触摸春天》、《生命 生命》之后,我让学生围绕“珍惜生命、珍惜时间”写读后感。而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我有这样的设计: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可以围绕两方面的内容:对优美园林和劳动人民的赞叹,对侵略者的憎恨。不忘国耻,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如在阅读中,你能记录下自己的感悟,让自己的《读书笔记》在“下笔有神”展览天地中进行交流,你将是快乐的“小作家”。在学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时我有这样的设计:作者运用三个具体事实说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我们也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一次小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团结就是力量”。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文章的精髓,也可以帮助学生写作文的时候得到更好的题材或感受。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这需要我们在小学语文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应该注意读写结合,循序渐进地安排一些写的训练不断提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