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模版]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
《温故一九四二》讲述了一个关于饥饿的故事。1942年,河南大旱,灾民3000万,河南成了母亲煮食自己婴儿的地方。关于饥饿,有“我姥娘”“我花生二舅”的记忆,也有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的考察,共同记录了一个民族最不应该忘却的一次灾难。
我没看过如今大热的电影《一九四二》,先看了这本书。虽然它字数不算多,但给我的震撼却是巨大的。
看这本书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书中的某些文字竟与当下的社会状态如此吻合。而这本书,却是刘震云在一九九三年十月写的。
首先,是新闻自由问题和政府在灾情中扮演的角色。“一九四二年夏到一九四三年春,河南发生大旱灾,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全省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大旱之后,又遇蝗灾。灾民五百万,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二十。水旱蝗汤,袭击全省一百一十个县。”灾民吃草根树皮,饿殍遍野。妇女售价跌至过去的十分之一,壮丁售价也跌了三分之一。辽阔中原,赤地千里,河南饿死300万人之多。”这两段话摘自当时的新闻报道。据说蒋介石看了河南省主席的灾情报告以后,表示自己不信。而蒋不信的后果,就是继续加重当地的实物税和征收军粮。然后,日军开进河南灾区,发放军粮,很多河南人依靠日本军粮活了下来。河南灾民开始敌视国民党军队,导致日军“用六万军队,就可以一举歼灭三十万中国军队”。
这其中,重庆的《大公报》曾发表过轰动全国的“豫灾实录”,却被蒋介石下令停刊三天。而在宋美龄访美时,《时代周刊》的记者白修德的报道却将中国河南的灾难与不幸赤裸裸地摆在全世界面前。宋美龄竟想在美国用起中国办法,要求白修德停职。当然了,在一个新闻自由的国度,这不可能。想想在如今的社会,大部分中国的政府人员还是秉持着这一“传统”。一旦有事故或灾情发生,他们的第一步竟不是如何尽快解决问题,而是如何封锁消息。矿难、地震、学生事故等等等等,这些消息的真实性、政府工作的透明度真的是“有待提高”。
“蒋绝不是不相信,而是他手头还有许多比这种大得多的国际国内政治问题。他不愿让三千万灾民这样一件小事去影响他的头脑。三千万灾民不会影响他的统治,而重大问题的任何一个细枝末节处理不当他都可能地位不稳甚至下台;轻重缓急,他心中自有掂量,绝不是我们这些书生和草民所能理解的。”这段话,也恰恰反映了当下某些官员的心态:做官的就是太岁,小老百姓的生死都在我的股掌之间,而我的责任就是要努力保住自己的位子以及如何在我的位子上让人民替我服务。近日来,媒体多次爆出上访人被非法拘禁、惨遭虐待的新闻,何以上访变得如此之难?不就是这部分人在作祟?当然,如今的社会也要比当时的一九四二好得多,“执政为民”并不是空喊的口号。
其次,是灾难中中国人表现出的惰性。当他们没有粮食吃的时候就吃菜,没有菜的时候就吃糠,没有糠的时候就吃土,吃土吃到受不了的时候就吃人,吃人还不敢吃别人家的人,只好吃自家人,吃自家人还有点不忍心,那就跟另一个不忍心吃自家人、却又想吃人的人换人。还有些人,没的吃,就去抢。这个过程就叫“得过且过”。这是一个不断退而求其次的过程。一直退到不能再退为止。在这个过程中,苟且偷生的人总是不能往前冲。而这样的惰性,怕是很多人一生都无法改变的。如今,从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大片抄袭到整个中国的缺乏创新,无一不体现了中国人的惰性。
最后,我想用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书中的一个故事作为结尾。他描述了一些在蒋介石下达救灾命令之前的赈灾行为,其中有一段是描写陕西的传教士开粥场,设立教会医院和收养弃婴的事情。但是灾民太多,他们根本照顾不过来,而且弃婴满大街都是。一位记者去问一个天主教徒为什么他要设立粥场医院,那个天主教徒说,“至少要让他们象人一样死去。”
第二篇:温故1942读后感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
1958年到1961年,那场席卷整个中国的大规模饥荒,深刻地烙印在了中国的历史上。而1942年发生的,导致三百万人丧生的河南大饥荒,知道的人却寥寥无几,在我读的历史书中从未看到关于这个事件的记载。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为我们揭开的正是那段尘封已久,逐渐淡去的1942年河南记忆。今年,这篇小说被冯小刚拍成电影,即将播映。
《温故1942》这本书跳出了刘震云熟悉的小人物题材,语调是少有的激愤,有点颠覆官修历史的意思。《温故1942》取材于1942年发生于河南的大饥荒和蝗灾,百姓饿殍遍野,而国民党政府照样课捐纳税。于是,这本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百姓面对这样一个政府,是饿死不当亡国奴还是为了活命而甘向侵略者低头?小说写到,很多百姓见了白人就下跪,灾民吃了日本人的粮食,还缴了国民党的枪。中国的政府在国际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才出来赈灾,而赈灾款又大部分进了贪官污吏的口袋。
小说陈列了很多调查报告式的分析以支撑自己直接的控诉与质问。在这本书中,百姓露出了为了活命而不顾国民羞耻心的“本质”。在面对饥饿时,人性的弱点暴露无益。在书中描述的灾区的惨状令人动容,人相食,易子而食,易妻而食,而昨天我在人民网看到一篇文章《餐桌上浪费令人痛心 每年扔掉粮食总产量的1/10》,文章写道:“没有吃过的馒头、整条的鱼、密封完好的酱牛肉,还有成袋的大米„„这不是超市里摆放的商品,而是被人们扔到垃圾堆里的食物。20年前,中国还将“解决了人口温饱问题”作为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挂在嘴边,今天就已对食物的肆意浪费熟视无睹。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近日以“奢侈的垃圾”为题,对这一现象发出引人深思的警醒,更有学者做出振聋发聩的警告:仅我国大学食堂中,每年就倒掉了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的食物!”我想这么多被扔掉的垃圾,对于1942年的饥民来说,那是美味佳肴啊!
文章其中还有两张照片。一张是“2012年3月28日,山东潍坊市一家饭店的服务员正在收拾刚刚结束的婚宴剩菜。”在这幅图中有没动一口的菜,有没吃一口的白面馒头,看到这张照片,给人感觉似乎我们国家的人民很有钱,都非常富裕,然后一张是“2006年5月18日,甘肃庆阳,环县天池乡的小学生在午休时吃馒头”,两张图对比强烈,发人深省
有个曾经很火的段子是这样说的:“等我有钱了,豆浆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
如今,一些大城市已经有不少人过上了这种“有钱”的生活。每天我去吃饭的时候,总能看到各种浪费现象,有的餐盘中的食物堆得像小山一样,但只被吃掉了一个“山尖”,泔水桶中,装满了食物,里面有整个的馒头和各种饭菜。有些人买的粥,才喝了一点,就不要了。“今天的饭菜也太难吃了。”有的同学大声抱怨着,顺手将大半碗面条递给了收拾餐具的阿姨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这个泱泱大国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然而在这来之不易的“温饱”之中,许多人开始过着饱了还要呕的生活。嫁女娶亲,聚20桌闹一闹;死人送丧,坐30桌哭一哭„„
然而现实是全球超过10亿人处于饥饿状态或濒临饥饿边缘。2002年中国的贫困人口为2820万人;2003年底则上升到了2900万;2004年,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68元的标准,年末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有2610万。按年人均收入669元---924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977万。若按联合国规定的每天人均生活费1美元为标准计算,世界银行估计我国的贫困人口还有2.12亿!
我国还只是个发展中国家,历史上发生过多次饥荒,饿死人无数,但国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今天吃饱了就忘记过去挨饿的日子,中国地广人多、资源丰富,国人富裕起来之后,认为有用不完的资源、吃不完的食物,因此对节俭的概念逐渐淡薄。以前的人是穷怕了、饿怕了,现在稍微有点钱,就会控制不住、挥霍无度,加上很多人好面子,从心理上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体现在对食物的态度上,就是“多多益善”。
虽然我们现在不缺粮食,但是随着人口压力的增大,粮食问题会日益突出,那时我们还能像这样浪费吗?粮食产量的提升是有限的,我们只能破坏环境,增加耕地面积,那么随着环境的破坏,粮食产量就会降低,这样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是人类灭亡。
浪费粮食是一种对人类的杀戮。浪费将造成饥谨,不知有多少人将倒在它的脚下。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节约意识一代代丢失。因此,很有必要在全社会提倡简朴风尚。简朴之风蔚然,将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全人类都崇尚简朴,世界面貌将焕然一新!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自动化09-3 王辉 ***
《一地鸡毛》索取号: I247.5/2204
《温故1942》是该小说集中的一篇
第三篇:《一九四二》观后感
《一九四二》观后感
看完《一九四二》后,有种欲哭无泪的感受,满腔的愤懑沉重地压在心底,让人透不过气来。
影片反映了在干旱和战争等天灾人祸面前,人们的绝望与无助。通过对小人物们在夹缝中求生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思想及行为的深入刻画,暴露出了当时整个社会信仰的缺失、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泯灭。
信仰的缺失:一直以来,宗教在我国民众的心中并未扎下根基,普通民众普遍信奉“天”这一不能称其为信仰的意志,而灾难面前唯一支撑人们活下去的不是强烈的信念而是求生的本能。影片中,“范东家”在万念俱灰时,发出一声长叹“老天爷啊!”流露出的是对残留信念的彻底绝望。传教士“小安”起初抱着一颗热忱的心,布道于逃荒路上,藉此救灾民于水火之中。但当他发现“主”的庇佑并不能止住小女孩内脏里喷涌而出的鲜血,更不能阻挡日本轰炸机的血腥屠杀时,动摇了自己坚定的信念,任由恶魔侵入肌体。至此,我们看到的是一具具如同行尸走肉的躯壳,挣扎在死亡的边缘线上,这也让观众们看清楚了一切悲剧的根源。
道德的沦丧:纵观整部影片,最大的道德沦丧者就是发动侵华战争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置人民于水火而不顾的国民党政府;其次便是为了一已私利而敲诈勒索灾民,截留倒卖救灾物灾的国民党政府官员、投机资本家们;最后是那些为了活命 1
而苟且偷生的灾民们,为了活命他们选择了去偷、去抢,去出卖自己的灵魂与肉体。当人们没有了坚定的信仰与信念,道德的沦丧也就顺理成章了。
人性的泯灭:静下心来想想,灾难与战争并不是人类最大的悲剧,它们只是悲剧的制造者,生存危机面前人性的脆弱、良知的泯灭才是最最悲惨的事情。当我们注意到两个小小的核桃就能擎起“少东家”强奸民妇的禽兽之欲,一顿饱饭成为了村民互相残杀的引子,手中的武器变成了兵痞们抢掠灾民的利器时;当我们听到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以军兵混杂为由而下达滥杀无辜的命令时;当我们联想到人吃人那一幕惨绝人寰的场境时,内心已变得冰凉。至此,影片呈现给观众的是无尽的悲观与绝望,带给人们的是无限的愁怅与迷茫。
最终,影片在残酷的背后也留给了人们一丝丝活的希望,“栓柱”为了完成对一日之妻的承诺放弃了跳出火海的机会,为了留住继子对他已死去父亲的“念想”而丢掉了性命,带给我们心酸的同时,让人看到一点点的人性光辉。或许影片是想用这种振聋发聩的“声音”来激起人们对人性的反思,唤醒人们对生命的敬畏。
第四篇:《一九四二》观后感
《一九四二》观后感
这周学校组织看了《一九四二》这部电影,看完之后让我想起了一个难忘而又重要的日子,那就是“世界粮食日”。粮食对我们人类是多么重要啊,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电影展示的正是河南大旱中的史事,所有人没有粮食吃了,人们都开始向附近的陕西省迁移去寻求粮食,在迁移的路上,有的人们由于饥饿死在了途中,有的人们被在战争中的轰炸夺去了生命,有的人们在火车上睡着了被摔死在轨道的两侧,有的人们……在人们开始数人数的时候,才发现死去了300万人,300万什么样的概念啊!南京大屠杀人数的十倍啊!假如人们在那时候都注意节约储存粮食,恐怕结果也不至于如此吧!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也许对这首李绅写的《悯农》很熟悉,脱口而出,但是,在生活实际上,又有多少人铭记于心呢?又有多少人付诸于行动呢?再来看看我们学校的食堂,在吃饭的时候,有的同学很是挑食,吃了几口饭就倒掉了,说这饭自己不喜欢,这菜不适合自己的胃口;有的同学着急去玩,盛汤的时候,走路慌张就把饭汤洒在地上;甚至洒在同学们的衣服上有的同学一边吃一边闹,互相丢饭菜,简直把粮食当成了桌上的玩具……这些都是在浪费粮食!也许你并不觉得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微不足道,可是,如果你浪费
一些,别人也浪费一些!那将是多大的一个损失啊!当桶里装满了剩饭时,再看看满桶满桶的剩菜剩饭,实在令人感到可惜!虽然“请节约粮食”等大标语、警示牌在食堂中虽然挂在了醒目的位置,学校里的老师一遍一遍、不辞辛苦的教导我们,但粮食也难逃被浪费的厄运,然而,当我们随手扔掉一盆菜,半碗饭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世界上还有许多父母也许正在为全家人的一餐饭食而辛苦奔波?
节约,是最大的贡献,同学们,不为自己考虑,也要让贫苦家庭早日远离饥饿,让我们铭记“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从我做起”这句话,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携手努力,让“勤俭”构成了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我们继承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再浪费一粒粮食,不再倒掉一碗菜,让我们远离浪费粮食这个不良的习惯,让“浪费粮食”这个词从我们日后的行为中消失!
第五篇:《一九四二》观后感
《一九四二》观后感
——十八大精神
十八大刚刚胜利闭幕不久,电影巨著《一九四二》又带我们回顾了那动荡艰苦的往昔岁月。让我们在慨叹当年艰苦卓绝的历史,痛斥不作为的国民政府的同时,又倍加珍惜今日富足安定的生活,领略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让我们对中共十八大的精神又有了新的认识——反腐以及民生,是一个执政党永远不能忽略的重点,谁忽略了人民对公平与幸福的渴求,历史必定会无情地抛弃他!
电影《一九四二》,是由这样四部分组成:一是以老东家为首的难民;一是美国记者白修德;一是上自蒋介石、河南省主席李培基下至兵士的官府;一是日本侵略者。主线是难民,除白修德和难民有些许的交织,其余基本都是平行线。没有传统的情节线,没有绝对的主角,主角是“一九四二”那场震撼人心的灾难。
难能可贵的是,《一九四二》有这样的勇气、锐气和灵气。面对沉甸甸甚至被我们遗忘的历史,它没有采取时下惯常的戏说或装神弄鬼的演义,而是直面并打捞那段残存在我们民族深处的记忆。揭伤疤总要比献鲜花艰难得多。一九四二年的记忆,存在逝去的那段岁月里,如果不是这部电影有意识地去唤回它们,恢复它们,它们有可能就会永远那样沉睡在那里,被我们自己更被时间所遗忘。在一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年代里,回避记忆,抹掉记忆,热衷于失去记忆,已经是司空见惯。人们更容易将目光即时性地投向充满利益交换和诱惑的眼皮底下与前方,唤回或恢复记忆,面对那一段哪怕再残酷并令我们自己羞愧的历史与现实,不那么容易,那是一种能力。这能力,不仅属于艺术,更属于思想。
江河不洗今古恨,天地能知忠义心。历史上有些年头,是极具意义的,是不应该被忘记的。《一九四二》,让我们记住了我们民族的这个饥荒、残酷、屈辱的一九四二年。它的意义,便不亚于一九四五年、一九四九年等许多值得我们永远记住的年份。看完这部电影,让我想起雨果著名的《九三年》。它的意义,便是同样有勇气有能力为我们钩沉并再现了那段最具有意义的历史,让那段历史成为了艺术的经典。
通过这次的《一九四二》电影观赏,我更加明确了一个认识——作为一个中共预备党员,要永远记住,我代表着人民,要弘扬十八大精神,为人民的公平与幸福需求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