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2模式下有校区特点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论文
摘要: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入调查了我校在多校区办学条件下三水校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研究新形势下三水校区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面临的主要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两地办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工作是高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系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树立和坚持科学的质量观和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从而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现分广州、三水两校区,实行“2+2”教学模式,大部分一、二年级学生都在三水校区。多校区办学基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学校发展的“办学空间不足”的问题,使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提高和改善。但是,在异地办学和“2+2”新形势下,三水校区在教学质量保障方面产生了很多新问题,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1三水校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国内外多数新建校区的共同特征有距离较远、规模较大、历史较短、情况较复杂等,我校三水校区具有新建校区的共同特征,同时也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一切工作的着眼点都应从实际出发,尤其不能脱离三水校区具体的校情、校况。为了调查研究三水校区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情况,我们就三水校区教学工作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三水校区的全体学生。从学生反映情况来看,教师课堂教学、教学管理与服务、课程安排、教材选用、网络管理和图书资料服务等方面三水校区均有存在各种各样具体的问题有待解决。
(1)如何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使两校区教学管理资源真正的融合并协调发展。
在两地办学并实行“2+2”教学模式的新形势下,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积极推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和科学化,是加强教学建设、推动教学改革、维护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由于广州校本部具有较高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水平,大部分教学管理制度和文件是在校本部形成的,三水校区作为一个新建校区,扮演的是制度执行的角色,主要承担常规性的教学管理工作,保证校区的日常教学的正常、稳定和有序。我们如何保障三水校区教学秩序稳定有序并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狠抓教学质量监控,规范教学过程管理,与校本部较好的教学管理资源在真正的融合,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2)三水校区应不断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
在两地办学新形势下,为了降低办学成本,学校实行校区非事业编制人事制度,校区第一线的教学管理人员有很多是非事业编制人员,由于各种原因,非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素质难以得到保证。为适应校区教学管理的要求,我们应该不断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
(3)两校区间空间距离过大制约教学工作的实效性。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导致一些新校区远离老校区(主校区、本部校区),甚至有的大学在本省其它城市或其它省份的城市建立新校区,例如中山大学在珠海建立新校区,清华大学在深圳建立研究生院。如果我们从资源的配置、使用来看是不经济的,校区相距较远,资源难以共享,尤其是在我国科技还不发达的形势下,情况更为严重。
我校三水校区距广州校区超过1小时的车程,而我校教师居住在广州,教师上课来回奔波,无形之中提高了教学成本;疲于奔走的老师,得不到休息,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两校区的交流也有诸多不便。虽然采取网络化办公,可以极大地缩短多校区的距离,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很多文件及通知,不能通过网络及时地传递到校区的各个部门中,效率较低,严重阻碍了多校区的教学发展。
(4)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师生交流不足问题突出,加大了师生之间的隔膜。
由于实行“2+2”模式,三水校区学生为低年级学生,随着学校的发展,校区人数还将不断增加,年级间的“代沟”差距明显。又由于校区学生基本为低年级学生,所以基础课程非常多,而且刚踏入大学的低年级学生还没有摆脱对中学时代任课教师能实时面对面进行课后辅导的依赖,尚未养成大学时代以自学为主的新的学习习惯。而三水校区还没有常住的任课教师,教师每天上课到堂下课即赶车回家,学生跟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学生对增加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时间的要求非常强烈,几乎每次学生代表座谈会都会谈到这个问题。
2进一步健全三水校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思路和措施
针对多校区办学条件下三水校区特点产生的实际问题,学校领导、校区管委会和教学管理部门采取了很多具体措施,有力的保证了“2+2”教学模式下,我校三水校区的教学管理正常运行,校区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校区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得到专家的肯定与好评。
(1)两地办学实行“2+2”教学模式的新形势下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三水校区实行延伸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教学决策组织系统,就是要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学校根据两校区“2+2”教学模式运行的实际情况,制定、修订和完善了《广东商学院管理文件汇编》、《广东商学院三水校区教学管理工作规范》等各种教学管理文件。为新形势下教学管理工作的“有章可循”奠定了基础。三水校区也加大了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与督促力度,初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内容全面的教学管理规范体系,为教学管理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以人为本”学校建立教学质量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激励教师方面,学校提高了来三水上课的教师的课酬;为教师来三水上课提供免费的交通车和住宿,为教师与学生互动提供后勤保障。约束教师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制度;要求所有的教授、副教授承担本科生的教学工作;规定任课教师每日上课不能超过6学时,在保护教师身体状态的同时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学事故处理上施行“一票否决制”,事故认定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评奖、进修、出国等挂钩。
学校先后开展了“教学质量年”、“教学大练兵”等活动,校领导和教学督导组深入课堂听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专业教师的成长。
学生方面,通过实行奖学金、学分制、主辅修制、双学位等学籍管理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教学督导监控系统,就是要构建全方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学校建立起科学、完善、运行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制定校领导联系二级学院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案、教学督导暂行规定、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听课制度等教学监控与保障制度,对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全程检查和监控,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运行。
三水校区根据学校规定的教学质量标准,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制定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各教学环节狠抓教学质量监控,规范教学过程的管理。通过近几年的建设和积累,三水校区逐步健全和规范教学管理程序,使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有章可循。日常教学检查制度是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最基本和常用的手段。对教学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三水校区除了教学督导、校领导不定时深入课堂听课和期中教学检查、期末网上评教等学校常规的教学检查手段,还坚持每日安排教学秘书深入课堂进行教学检查,深入教学第一线,掌握教学过程中的第一手信息,每日形成教学动态文字记录,如发现有教学过程中有异常情况发生的,及时将异常情况反映到相关教学单位核查、登记和处理。这为稳定教学秩序、及时收集和反馈教学信息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不断努力,一个组织机构健全,管理规范,评价体系客观,信息采集直接,处理手段科学,评价结果公开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在我校两校区日趋完善。
(2)教学管理制度的执行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学管理队伍。
近年来,我们非常注重教学管理人员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鼓励在职深造学习,定期举办教学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训练,使他们熟悉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日常办事规程,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具。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理论学习,掌握教育规律、管理规律是作好教学管理的基础;加强教育科研的训练,让教学管理人员养成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并将自已的管理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
另外,在三水校区逐步提高非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薪酬待遇和生活住宿环境的基础上,对教学管理人员严格考核管理水平,观察服务态度,初步建立了一支精简、高效的教学管理队伍,以保证教学管理制度在校区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
(3)积极推进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实效。
两校区办学由于教师在两个校区上课,学生每两年在不同的校区学习,故存在教学资源分散,教学运行中的可变性大等负面因素。校园网络的建设对多校区大学在管理和教学两个层面都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加快办公自动化、教育信息化、校园网络化、资源数字化的建设步伐。
要实现上述目标,减少负面影响,尤其要注重信息的畅通和普及,必须具备一个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此,学校更新了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并随着三水校区校园网的完善,该系统实现了多校区的网络管理,可提供学生成绩查询、课表教室查询、重要通知、网上选课、网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网上考试报名等一系列信息管理。
另外,我们设置专门人员负责与校本部文件交换收发并记录,而且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尽量做到文件交换时电话跟踪,确保不出现文件遗漏,保持与校本部文件往来及时、畅通。
(4)进一步加快网络课程建设的步伐并制定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度。
针对学生跟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比较少这种情况,学校进一步加快网络课程建设,促进师生教学互动。学校通过实施教学信息化工程,在网络教学平台Bb系统上建成了500门各类网络教学课程,创建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达到750Gb,注册到Bb系统上的师生超过了13000人,充分利用好这项成果,对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将发挥重要作用。Bb系统具有完善的教学互动功能,在信息安全方面安全可靠,应将其作为学校师生教学互动的主力平台,在教学应用中大力推行。教师每周至少一次登陆Bb系统,集中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积极鼓励教师每天上网,及时与学生针对课程的重要知识点、难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激发学生与教师进行网上交流的热情。
建立专业导师和课程导师工作制度,每个班级指定一名专业教师担任专业导师角色。专业导师定位于一种辅助性的专业指导,是对第一课堂专业教师授课以外的一种延伸的、补充的指导。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进行培养,对学生在校期间全程负责。课程导师是针对几门基础课程指定专业教师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答疑。因此导师制对校区的学生德、智、体健全面发展,全面深化校区学生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5)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加大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尽量避免重复建设。
为了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教学条件保障系统。学校在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三水校区教育技术中心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突出实验室建设与教学工作的相互衔接,促进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培养规模、“2+2”培养模式等的有机结合;根据三水校区只有低年级学生的情况,强化基础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加快实验技术和实验装备水平现代化的步伐。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别是三水校区教学资源紧缺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坚决杜绝重复建设教学设施的现象发生。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既要重视一门课程,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更要重视培养人才全过程的教育质量。就是说,要树立全局性、全员性和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才能进一步建立健全“2+2”模式下有校区特点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第二篇:英美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探析论文
[摘要]本文从英美大学教学质量的外部保障、组织政策保障及其核。内容、中心力量和关注对象五个方面,探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张,教学质量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2010年7月29日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国家将提高质量确立为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可见,加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
与世界一流的英美大学相比,我国高校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体制机制的健全性、教学管理制度的规范性、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评价结果运用的有效性、信息处理的全面及时性、师生参与的积极性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因此,学习和借鉴英美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的成功经验,对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英国的剑桥大学、华威大学,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世界顶尖大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分析,我们对英美大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了几个共性认识:就高等教育的外部质量保障来说,认证与大学排名是重要的管理机制;就其内部质量保障而言,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以及教学服务、现代管理理念的合理运用是突出特点。
一、认证制度与大学排名是教学质量的外部保障
英美大学普遍重视外部质量保障,其主要途径是认证制度和大学排名。
英美两国都有专门的认证机构和制度,进行综合实力和专业认证。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委员会,是独立于政府和高等院校之外的重要的评估中介结构,专门负责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工作。美国既有负责综合认证的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机构,也有高等教育专业认证机构。成立于1996年的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HEA),是一个由大学和学院组成的伙伴团体,其首要职责是确保和加强高等教育机构的学术质量并且通过认证过程不断改善课程、项目和学位的质量,还要通过认证组织之间的认可过程,促进非政府认证机构之间的整合和合作。在3458所国家性的认证机构中,35.9%可以授予学位,64%不能授予学位;20.9%是非营利组织,79%是营利性组织。六大地区性的认证机构中97.4%的机构是传统的、非营利的和授予学位的大学和学院。美国的高等教育认证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包括5个关键步骤,即自评——同行评议——同行评议小组实地走访——专家评估——监督和观察(持续时间从几年到10年不等,类似于整改)。
大学排名受到普遍重视,并且对中学生选择大学有重要影响。英国大学排名是由英国的报纸媒体通过英国官方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数据和报告,结合媒体自身设立的标准,而建立的各项指标的质量评估表。最早的英国大学排名是由《泰晤士报》在1992年发布的,随后《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卫报》等多家报纸也分别发布了自己的英国大学排名。其中,《泰晤士报》的英国大学排名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完备的数据最具权威性。美国的《新闻与世界报道》是对学校排名最权威的杂志,他们的排名完全依靠学校提供的数据,基本上是根据卡内基分类法来对大学进行分类排名,一是排大学本科教育,二是排研究生院。除此之外,还有12~15种专业性出版物,有各自的排序方法,有的是根据对大学的环境评判来排序,有的是根据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情况来排序,有的是就大学里的种族问题来排序,有的是以消费观点来排序,还有一些学生组织,以大学是否为学生提供比较好的条件为标准,在网上对大学进行排序。
二、健全的机构和制度是教学质量组织政策保障
英美大学都成立了多级质量保障机构,负责校内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定和实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英国大学的管理结构以大学为中心,由一系列学院组成,各个学院和大学之间相互独立,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校长只是荣誉性职务,副校长是最高行政长官,助理副校长(5位)负责大学的教育、人事、规划和研究工作;教务主任是首要的管理官员,也是统一管理全校所有事务的首脑。大学理事会负责大学的学术政策和战略方向。英国教学质量保障机构由学校和学院两级组成。学校一级的主要职责是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学校的质量管理的政策和战略定位、有关质量体系和规章的文件、质量内部评估程序和操作规程等。院系一级的职责主要是负责检查各项操作规程的贯彻落实情况、开展院系层面的评估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并向上一级机构提出建议等。剑桥大学设有专门负责质量保证和提高的组织机构,包括考核委员会、学院学位委员会和研究生学习委员会、学院及系一级的检查委员会、教育专业委员会。质量保证组织负责制定完善的质量保证目标。校外考试员在剑桥大学的教学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聘请其他大学或相关职业领域的学术专家作为校外考试员,参与学位考试的出题、阅卷、口试、评分及讨论等活动,针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学位授予标准和程序等问题写出书面报告,提出意见与建议,并监督校内考试员的教学评价工作。华威大学负责大学事务的最高机构是大学参议院,其下设学术质量和标准委员会(AQsc),由校内各级行政人员、学术成员和学生代表组成,全面负责大学教学和质量的保障和监督。大学内有四个委员会——本科生学习委员会、合作与远程学习分委员会、研究生学习委员会和终身学习委员会,直接向AQsC汇报工作,它们共同构成大学层面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框架。
美国大学实行校、院、系三级质量控制体制。以斯坦福大学为例,校级控制处于质量控制体系的顶端,主要职责是管理、协调、督导和评估等,负责全面质量控制,如经费的使用、教师招聘、学科建设、专业设置、科研发展等;院级质量控制主要负责学院内部各项事务的管理、协调和执行;系所作为高等学校的基层单位,在质量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最重要,包括自我评估、接受同行的评估,接受外部的专业认证和评估等。在三级控制中,大学委员会及其分支委员会既是质量标准的制定者、重大决策的建议者,同时也是质量控制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该校学术委员会主要包括本科生专业评审委员会、本科生标准和政策委员会、研究生专业评审委员会、师资建设委员会、图书馆学术委员会、运动体操娱乐委员会、地产和建筑发展委员会、大学社区健康和安全委员会、大学出版委员会、投资和许可顾问委员会等。以本科生专业建设中的质量控制来说,由本科生专业评审委员会全面负责专业的设置、更新、调整,专业标准的制定,奖学金和学位的授予等事务,为了充分保证专业建设的质量,本科生专业评审委员会至少每年和本科生标准和政策委员会举行一次联合会议,以促进决策。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为各项教学事务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的保障提供了条件。
三、课程质量是教学质量保障的核心内容
英美大学教学质量保障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学资源、专业、教师、课程等,其中课程质量是教学质量保障的核心内容。他们认为,大学人才质量首先是培养方案的质量,而课程是培养方案的基础元素。英国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内容以课程评估为主,大部分院校在课程设计、课程审批、课程监控和评估程序上都有自己的规定。评估主要分为常规监控和定期评估。常规监控主要考察课程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成功。主要考虑的因素为:校外督查员的报告、教师的反馈、学生的反馈、相关专业团体的报告和往届学生及其顾主的反馈等。定期评估一般要请校外专家参与,检查课程的目标是否有效,对课程做出综合评估和调整,并对为学生提供的各种服务进行检查。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外部课程考核者的报告、教职员工和学生对课程的反馈、课程授权专业机构的评估报告、前几届学生及其雇主对课程的意见。定期评估具体包括三方面:一是抓新课程与学校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二是对现行课程的指导性检查,检查实施是否达到了课程目标,三是对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周期性回顾。周期性回顾一般是指一届学生或一轮任务完成后对人才培养方案所体现出来的学生质量进行反馈,包括社会的意见、用人单位的信息等。只有通过人才使用过程中的效果反馈才能检验出整个培养方案的合理性。
四、教师是教学质量保障的中心力量
英美大学都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认为谁拥有最好的教师,谁就会有最好的教学质量。各高校不仅在教师数量上,而且在聘任、培养、竞争、淘汰、激励机制上加强建设与调整。
(一)确保充足的教师资源
英美大学都有充足的教师资源,师生比一般不超过1:10,如哥伦比亚大学的师生比为1:7,宾大师生比为1:1.4,充足的教师资源为教学质量的保证提供了条件。
(二)严格的教师聘任管理
各大学都注重教师选聘,如哥伦比亚大学将选聘最好的教师列为校长的首要任务,该校在全国和全世界范围内招聘教师,其在校教师中有一半的教师都不是在美国出生的,广泛吸纳各国人才的做法既提高了教师队伍质量,也有利于教育国际化。
(三)注重对新教师的培养
华威大学教员发展制度主要由学术实践中心和大学学术成员发展与评价委员会负责,对于试用期的教师,大学设有专门的“inducation”项目,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发展、教学评价、华威研究介绍、导师个人角色、研究导师等课程,以帮助新教师迅速适应工作,并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哥伦比业大学的新教师培养方式有五种:一是实行导师制,派资深教师做年轻教师的导师;二是给钱做研究;三是给时间做研究,学校规定老教师带四门课,而年轻教师只带两门课,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做科研;四是让教师参加各类学术研讨会,一般每年都参加4~5次;五是监督,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派人找他们谈话。
(四)注重教授治学
英美大学都设有各种教授委员会,他们在教学、学术的决策、执行、监督、反馈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教授委员会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等一些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的改革方面具有决定权。如宾大教授会(faculty)是学校的学术主体,其学术权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学生录取方面,设定学生录取标准并做出录取决定;二是在教学方面,发展和确定一些使学生获得学位的学术项目、发展和确定学术项目的课程、确定学术规则、确定学位授予的标准、决定学生获得学位的资格;三是在教师方面,设定教师的资格标准,对教师的聘任、晋升进行考察和推荐。
五、学生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关注对象
学生在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中始终是最受关注的对象,以多种形式和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评价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依据。而把学生评教结果作为重要依据用来改善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许多高校的校内自评组织中有学生代表,自评过程中也会以多种形式听取学生的意见。
美国大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学方式非常灵活,无论研究生还是本科生,教师基本不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是采用实验、案例、讨论、互动交流等丰富生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学校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反对学生追逐热门专业,学校对学生转系、转专业放得很宽。提供给学生选择的是具有很大灵活性的组合式菜单,而不是固定的专业。剑桥大学采用了导师制的教学方法,学生一人学就分配有导师,一个导师带1~3名学生,每周至少有一次面对面的学习交流机会,对学生学习、品行和就业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学生可以在与导师的交流中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导师可以得到及时的质量控制反馈。华威大学通过各种方式收集学生的反馈,并通过师生联络会以及学生代表在各委员会中的任职来直接反映情况。通过问卷,大学可以获得学生对专业及课程设置、内容和组织以及课程教授等方面的评价,以不断完善专业和课程模块。
美国学校管理部门对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聘任、培训、考核以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为核心指标。美国服务人员队伍庞大,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在校生规模是2.2万多人,但为学生服务的人员就达6000人。美国大学的图书馆为学生提供的学术服务是一流的,如哥伦比亚大学就有26个图书馆,藏书570万册,各图书馆均颇具特色,如该校的东亚图书馆,收藏极为全面,大量在我国大学图书馆难以找到的图书资料,这里都可以查到。
通过对英美大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加强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以在加强教学质量评估等外部环境营造的同时,要健全内部质量保障机构和制度,抓住课程质量等核心内容,并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整合校内各种资源,服务教学,保障教学,以提高质量。
第三篇:一般工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一般工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 ——教学成果工作总结 龚方红
(江苏工业学院教务处江苏常州 213016)
近几年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每年均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快速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如此连续的高增长率,必然带来高校生源质量的下降,学校软、硬件负载超重和国家财政支持相对困难等一系列后果,因此,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就尖锐地凸现出来。
一般工科院校在全国高校和江苏省高校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高的,仅江苏省而言,一般工科院校占全省本科院校的1/4以上。从其战略定位上分析,一般工科院校有别于重点高校:1)、以教学为中心,进行适量的科学研究;2)、以培养本科人才为主,培养少量的研究生;3)、以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为主,培养少量的工程科学型人才;4)、以面向地方、区域经济和工厂企业为主。从实际情况分析,一般工科院校因为办学投入大、生源质量下降幅度较大,软、硬件设施的超负荷运行严重,特别是在师资保障、工程实验实践环节的正常运作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难以在短期内见成效的问题。目前的现状是,各高校缺乏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管理部门往往处于应付日常的教务工作局面,至于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尚处于一种自发的、无序的,甚至失控之状。作为政府、学校和社会都不应该忽视这一现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研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一般工科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正确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确保我省高等教育健康向前发展,是急需探索和实践的命题,而建立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高等质量保障研究变得活跃起来。积极建立高等教学质量保障机构,并开展相关活动,许多国家还把这方面的工作作为本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作高等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手段。传统的高等教学质量管理模式有三种,欧洲大陆模式、英国模式和美国模式。这类管理模式包括: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和政府社会、学生家长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外部监督制度,主要弊端是没有把内部保障与外部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出现了为教学而教学,或过分专业化和功利主义。对我国高等教学而言,由于国情不同,培养目标不同,教学运作机制不同,这类模式的参照意义不大;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认识、研究和实践也逐步开展起来。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最突出的矛盾表现为市场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与有限的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国家教育部2001年4号文件的下达,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高等院校都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研究适合自身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本成果是在江苏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一般工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完成的,课题组自课题立项以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两个方面开展了大量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基本建立和完善了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完整的和具有可移植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该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学术、行政管理);教学质量内部评估系统(院、系、教研室或实验室三级评估体系);教学质量监控系统(领导查教、专家导教、同行论教和学生评教);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教师信息、学生信息、社会信息反馈系统)和教学质量决策与支持系统。本成果是以一般工科院校现状为研究背景,所以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研究的思路是:理论研究——实施方案构建——分系统实施——总结提高——再实践。五个子系统都在教学质量管理的实践中进行了应用,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教学质量管理系统
课题立项后,课题组认真梳理了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文件,结合学校生源状况的变化、江苏省高教形势的发展,制定了《江苏工业学院教学改革与发展纲要》等规划性文件;教育部4号文件下发后,课题组着手制定了《江苏工业学院关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实施细则》,这些文件的实施,对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课题组负责修订了院课程建设方案,建立和规范了院优秀课程的立项、建设、中期检查、验收评审和三年一复审制度,并付诸实施,使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上了新的台阶。
重新修订了所有的教学质量管理文件,并汇编成册,这些文件的实施对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我校长期坚持的特色工作,课题组制定了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付诸实施。修订了毕业环节工作手册,规范和明确了对毕业设计(论文)各个环节的质量要求。这些措施的实施,稳定和提高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质量。
二、教学质量评估系统
系级教学工作评估特指以系为评估单位,以教学工作为评估对象,通过对系一级教学单位的教学状况的检查、评估,准确了解教学活动,检查教学质量,评定其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并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
近几年,随着我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机构职能的转换,教学工作从学校管理过渡到了系部二级管理,学校以目标管理为主,系部以过程管理为主。因此,我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和教学工作重点及难点几经酝酿和讨论,制定了《院系级教学工作评估方案及指标体系(试行)》,并于2002年9月份进行了首次系级教学工作评估,2003年12月,进行了第二次评估,通过评估的实践,使我们对评估方案、指标体系及整个评估工作引发了更深人的理性思考。系级教学工作评估为学校改进工作、深化改革、改善管理提供了依据。在具体的评估工作中,要保证教学评估的客观公正和对育人工作的导向性,其关键在于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案的设计。同时通过自评、院评两个阶段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
(一)、系级教学工作评估原则
导向性原则。一个评估方案中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的确定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各系接受教学评估时,往往是根据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进行数据的采集、材料的整理以及考虑今后努力的方向。因此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自身的特点、重点和弱点,来制定评估方案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从而为推动学校教学改革,增强学校在变化的文化和经济形势中的生命力和竞争能力而指明奋斗目标。我校是一所建校历史不太长,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一般工科院校,因此,制定方案时,我们着重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为出发点,以促进教学基本建设和教学改革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要目的,并在指标体系中对我校各系目前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给以较高的分值,鼓励和引导各系努力改进和提高。
全面性原则。学校的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制定评估指标时必须系统地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防止过分地强调某一方面的因素而将教学工作引向片面性,要全面收集育人过程和育人环境中各方面的评估信息,尽可能完整、准确地反映评估对象。我校系级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包含了“办学指导思想、教学条件(教师队伍、教材建设、教学基地)、教学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组织管理、教学状态、教学质量与效果、教学改革和研究”等项目,对整个教学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考核。
可操作性原则。评估方案中评估要素的评估标准一般都有定性和定量描述,因此评估项目必须内涵明确、词意清晰,不致产生模棱两可的理解,对指标体系中的相关内容要作出解释和说明,便于被评对象能充分理解指标体系内涵,准确地进行材料的收集和数据的采集,从而进行实事求是的自评,保证评估结果的可信性。我校系级教学工作评估方案中评估标准的每一项得分值均有清晰的文字描述相对应,并对一些项目在时间上的界定给予了统一的说明。
通用性原则。评估方案中应把各系的办学思路、培养目标、专业学科布局和调整、课程结构、教学改革、能力与素质培养、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共性突出出来,而各系的个性又可在办学思路和特色中体现出来。我校目前是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等6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共有10个系和2个部,各系、部、学科、专业在很多方面有较大差距。因此,为了使各系部的评估结果有可比性,同时鼓励其特色和个性,我们在无法采用通用语言的项目中进行分类描述,并专门设置了较大分值的“教学特色工作”这一评估项目。
激励性原则。教学评估不是单纯地教学情况描述,而是对照目标和先进标准对学校工作进行测度和判断,达到总结经验、肯定成绩、诊断问题、挖掘潜力、明确方向、推动工作和不断提高育人质量的目的。我校今年是首次进行系级教学工作评估 ,在这次评估中,各系部都对自己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学到了兄弟系部的经验;在评估结果反馈中,我们都是以肯定工作为主,同时指出不足,并告知系部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将加上分值较大的整改情况,鼓励原本比较薄弱的系部上一个新台阶,激励基础比较好的系部继续努力,做得更好。
(二)、系级教学工作评估的实施
明确评估的意义和国的我校在进行评估前做了大量细致的舆论宣传工作,如:不同层次会议上的宣传和发动,特别是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案的反复论证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整个指标体系和方案是在多次征求全院教师及各级领导的意见和建议的情况下形成的,从而使学院从上到下对评估的目的和意义达成了共识,尽量消除和减少因认识上的差异而导致对评估产生的不良心理行为。强调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这一评估指导方针。明确评估是手段,建设是关键,提高质量是目的,开展教学工作评估是增强系级办学动力与活力,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调节的基本手段。
合理组建评估专家队伍,应根据具体的评估对象和内容组成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具有较高威信、办事认真负责、学术水平较高、熟悉教学管理的评估专家队伍,从不同的角度全面衡量评估对象。我校采用聘请了兄弟院校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的专家、教授以及我校的退休的督导组专家组成了院评估组,避开了各系部的领导和专家,使评估更具权威性、客观性和公正性,这一举措取得了较好的评估效果。
采用自评和院评相结合的评估方式,自评是被评单位自我搜集被评信息,然后撰写自评报告。我们要求各系部在学习讨论评估方案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准备评估资料、自评打分、撰写自评报告。评估资料要具有全面性、真实性、详细性与连续性等特征;自评打分,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全面、客观、合理;撰写自评报告要准确、系统地反映本系教学工作,恰当地提出具有概括性、规律性的见解和结论,同时要突出教学改革特色工作,总结差距,提出急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自评及评估资料的准备,可使各系对教学工作进行自我剖析、自我认识、自我总结,从而找出差距,明确奋斗目标和方向,同时,可以给评委更多直观、形象的感性认识。
院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鉴定、监督和诊断的过程。我们组织评估专家组到各系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集体评分,撰写院评报告等。评估组在大量听、看、查、谈的基础上,对照指标体系,逐条审查,逐项评分,参照自评分数,作出最终的评估结论,并形成评估报告。最后,召开了适当的会议,宣布了评估结论,与系领导交换了意见,肯定了成绩,指出了不足,并要求各系认真整改,以期在下一年的评估中有所提高。
连续三次修改评估指标体系,并两次实施评估,促进了系部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对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此外课题组还制定了校内课程评估、培养方案评估、新专业评估的方案,并逐步实施。内部评估体系的建立保证了学校基本的教学质量。
三、质量监控系统
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通常包含建立教学质量的管理目标,加强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信息反馈网络等内容,而对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监控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课题组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下图所示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系统:
1、领导查教
领导查教就是以《高教法》为指导,完善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督促检查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规范教学管理工作。
近年我校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定,如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制度,院领导联系系部及教研室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研室工作条例,修订了期中教学检查制度和教师工作条例。为了规范对毕业环节的管理,学校制定了一系列毕业设计(论文)的操作规范和检查制度。上述一系列制度的实施,使我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更为健全,教学管理的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我校自1994年起开始实行领导干部听课制度。参加听课的有院领导、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系主任。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由教务处归口管理,在教务处的组织安排下对承担教学工作的所有教师进行随机的抽查听课,并填写“领导干部听课记录表”。为了让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学校还对每学期领导干部听课次数作了规定。领导干部听课制度的坚持,增强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推动了校风建设,保障了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也使学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教”与“学”的基本情况,发现教学中的先进事迹和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每学期开学初的教学档案检查是第一次大规模的全面的领导查教,院领导带领各相关部门赴各系部检查上学期的教学档案归档情况和本学期的备课情况。期中教学检查是领导查教的重要手段,在主管教学院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牵头,同各系分管教学的系主任及教学督导组,组成若干个检查小组,全面深入地开展教学检查工作。学校检查的重点是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毕业设计(论文)。各系检查的重点是专业课、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同时,在期中教学检查过程中注意与领导干部听课、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反馈等监控措施结合起来,协调进行。在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结束后,教务处和各系及时进行书面总结,并在教学工作例会上进行交流,以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及时改进教学和管理工作。
近年开始执行的院领导联系教研室制度,使领导查教活动的内容上了一个新的层次,每一位院领导联系一个系部并重点联系一个教研室,通过定期参加教研室的各种活动,领导可以及时了解教职工队伍的思想状况,督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部分教研室的面貌焕然一新。
2、专家导教
为了充分发挥老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监督、指导作用和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作用,我校于1998年10月成立了教学专家督导组,督导组由一批来自校内不同专业方向,懂得教学规律,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在教职工中有较高威信,正直无私,敢于发表意见,身体健康的退休教授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协助教务处对全院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和评估,定期或随时向各级教学职能部门汇报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供有关部门决策。
教学督导组的监督、指导、检查和评估作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他们深入教研室辅导集体备课,担任青年教师教案评比的评委,从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开始对教学工作实施指导与监督。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最基本、最主要的环节,也是教风、学风的具体反映,教学督导员深入课堂听课,对课堂教学的巡视不仅能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讲课质量、治学作风,而且也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秩序以及教学管理情况。因此,巡视组成员按相近学科分组,大量反复深入课堂听课,定期向教学管理部门和有关系部反馈信息;教学督导员听课的重点是年轻教师,他们帮助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实践环节的教学显得格外重要。教学督导组成员对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也进行了重点巡视。他们参与毕业环节各阶段的检查,参加了每年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对实践环节教学起到了指导和参谋作用。教学督导员还参与试卷审阅和考场巡视工作,他们对试卷范围、试题形式、试题深度、难度进行抽查审核,保证了试卷质量,他们巡视考场,对加强考场管理起到了良好的协助作用。
教学督导员参加了院教学成果奖、教学质量优秀奖和青年教师讲课竞赛评奖工作,调动了广大中青年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他们参与校级优质课程评估,摸清了全校各专业优质课程的建设情况,提出了努力的方向,促进了各院系、教研室及任课教师对课程建设的重视。3、同行论教
同行论教是在整个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容易被忽略的一环,事实上同学科的教师学历背景相同,所学专业相近,如果他们能相互帮助和督促,就十分有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当然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研室是同行论教的基地,教研室教研活动是同行论教的主要形式,教研室主任在同行论教中起关键的作用。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只有认真备课,才能保证高质量的讲课。教研室每学期组织多次集体备课,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课程的教材结构体系,透彻掌握掌握教材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具体要求,制定出最佳的课堂教学方案。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和主干内容,教研室经常组织相互听课,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帮助年轻教师过教学关,在教研室内实行“一帮一”以老带新活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课后辅导答疑与阅改学生作业也是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精心设计和布置作业,作业必须抓住讲课内容的精要之点,让学生通过课内及课后作业及练习,深化所学的知识。在一些主要基础课教研室,集体轮流面向全院学生答疑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考试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和评价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我校在所有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实行教考分离,考试结束后,进行集体改卷,并进行考卷分析,这个过程中,同组的老师在相互的帮助和监督中得到了共同的提高,也为好的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4、学生评教
学生既是教学的产品,又是教学事业的顾客,所以全体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质量意识要求我们对学生严格要求,按照培养方案设定的目标,培养优质的产品。增强服务意识要求我们以学生为上帝,一切为学生着想,虚心倾听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让学生及学生家长满意。
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教务处从每个小班各聘请一位教学信息员。信息员反馈的内容可以涉及专业计划、课程设置、教材、教师教学等各方面。教务部门通过信息员广泛、及时地征集教学信息,作为加强教学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教务处对反馈的信息整理分析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例如有信息员反映有位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效果不好,学校责成相关系部成立专家组,对这位教师进行听课检查,帮助他改进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信息员反映的较严重的问题,学校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了严肃处理。当然也有信息员反映教学效果好的老师,学校在适当范围内对这些教师提出了表扬,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作为学生评教的一部分,信息反馈制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我校教学质量的监控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这已是教育界不争的共识。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却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轻视或忽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评价的现象。尽管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有时难免会有一些片面性,包含学生的感情因素等,但在教学管理中缺少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也是不全面的。九八年我校引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计算机软件及相应的硬件设备,学生通过涂卡对教师评价后,教学秘书及时、统一收回卡片,送到教务处进行计算机处理。计算机给出的各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分值和评语,较客观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
期中教学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分别召开各种层次的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和学校教学管理的意见。学校通常召开针对某门课程的学生座谈会,如《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座谈会,毕业环节中期检查座谈会,学校将根据学生的意见,调整这些课程的教学。各系部召开各年级的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班主任则召开本班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各任课教师的意见,部分任课教师也会直接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工作的意见。学生们的评教意见将会在下半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得到改进。
四、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质量信息查询、发布和反馈平台;
课题组设计开发的基于校园网的学生评教系统包括后台数据管理、评价结果统计、评价结果查询三部分,具有身份识别、同一身份多次登陆限制、评价结果与参评情况统计、查询身份授权等功能。系统的主要特点是:评价体系科学、简明、层次清晰;评价指标全面客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系统基于校园网浏览器,开放性好,通用性强;软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后台数据处理迅速。
评价体系的设计力求科学、可行。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是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准确的前提。因此,体系设计中我们既要顾及大学生注重自身需求满足程度的特点,也尽量回避可能影响教师自信心的负评价因素。评价内容包括“教书育人、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五个方面,又细化为15项指标;设计指标力求遵循教学规律并涵盖教学全过程;指标的描述力求使用学生易于理解、简捷通俗的语言,还要便于学生观察和测量;指标的判断采用定性评价。设计过程中,我们反复征求了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力争使评价体系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便于操作。
评价组织力求高效及学生的普遍参与。广泛宣传与正确引导是唯评价客观、公正的基础。评教前期,我们在全院师生中广泛宣传学生评教的意义、程度及结果的处理与使用办法,提高师生对评教的认识,争取他们对评教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评教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学期第15周左右,由教务处协调,学工系统组织实施,要求全体在校生参与。
评价过程的设置力求简单、明了。学生打开系统,凭学号和学生卡号登陆评教主页,该班级本学期所有课程及任课教师信息随即显示,洗择课程或教师后评封开始,学十可对照评封指标逐项点击确认,依次为本学期所有课程或任课教师打分。为保证评教的公正性,系统设置了:每张评价表所有项目必须全部确认,如有缺项,计算机将提示学生重新评价;一旦提交,不得再次进行评价。评价表设置了意见栏,可供学生发表评论。对混班组织教学的《大学英语》和《体育》课程,学生需选择本人的任课教师,再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的统计力求客观、公正。评价数据处理全部由计算机完全,处理方法为:将15个小项的评价等级“优、良、中、差”分别对应“5,4,3,1”分,根据评价群体大小,各去掉6%的最高分和最低分,乘以权重后,计算得出总分。总分为五级分制,按“J4.25分为优;3.5-4.2 5(含4.25)分为良;2.5^3.5(含3.5)分为中;簇2.5分为差”,将五级分制换算为等级制,形成对每位教师的评价结果。系统可以分别以系、教师、课程为单位对评教结果进行排序,也可以查询各项评价内容、各项指标得分情况,并统计各系学生评教参与率和参评率。5)评价结果的反馈力求及时、准确。评价结束后,评价结果随即产生。根据系统设置的查询权限,教务处、系部可上网查询,系部可将评教结果结合日常教学监控了解的情况,形成诊断性评价结论反馈给教师,力争使教师在后续教学予以改进。
评价效果。学生评教,给学生权利,给教师压力,给学院动力!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在两学期的评价实践中,共有52000人次的学生参与了评教,评价课程1100门次,评价教师428人,涉及我校所有学生班级,所有课程和所有任课教师。两次评价中,评价结果为优良等级的教师分别达到97.9%和97.700,这说明多数教师教学态度端正,教学水平和效果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另外,学生的参与率也达到了75%以上,说明广大学生重视评教的权利,乐于参与评教活动。实践说明,网上评教效率高,学生参与面广,信息量大,评教数据统计功能强,评教结果较为客观公正、准确可信,评价活动因而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理解和认可;系部也认为这与他们平时所掌握的情况基本一致,所以,他们对评价活动持积极肯定态度;学校也从中得到了教学资源配置信息。评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较好地发挥了对教学质量的检测反馈功能和对教师的激励导向作用。
目前该评价和分析反馈系统已连续运行6个学期,评价的结果受到了学校和教师们的重视。
建立了教师评学制度,通过两学期的试行,对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系部及时了解本系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建立了“教”与“学”双向沟通、互动的机制和一系列规章制度。
建立了用人单位参与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学校与用人单位定期沟通的机制。
此外课题组还制定了教学故事认定与处罚条例,并严格实施。制定了教学条件保障和实验室建设相关规划,制定了师资培训和青年教师培养的有关规章制度。基本构建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决策与支持系统
综上所述,课题组自立项以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两个方面开展了大量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基本建立了一套包括质量管理系统;质量评估系统;质量监控系统;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和教学质量决策与支持系统,具有本校特色的、在一般工科院校具有可移植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第四篇:论文模式2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
旅游与经济管理系
论文题目:
专 业: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毕 业 论 文
浅议酒店服务意识 旅游管理
李 婷
083253 31号 陈湘蓉老师 2011-06-07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一、相关概念厘定„„„„„„„„„„„„„„„„„„„„„„„1
(一)酒店、酒店意识„„„„„„„„„„„„„„„„„„„„„„„1
(二)酒店服务意识„„„„„„„„„„„„„„„„„„„„„„„„1
(三)服务意识的具体表现„„„„„„„„„„„„„„„„„„„„„1
二、酒店服务意识的意义„„„„„„„„„„„„„„„„„„„„„
1(一)服务意识是酒店优质服务的重要保证„„„„„„„„„„„„„„1(二)最大化的创造服务价值„„„„„„„„„„„„„„„„„„„„2
(三)最大程度的提高顾客的满意度„„„„„„„„„„„„„„„2
三、酒店服务意识缺乏的表现„„„„„„„„„„„„„„„„„„3
(一)服务人员缺乏普遍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3
(二)酒店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导致服务效率低下„„„„„„„„3
(三)服务人员缺少专业的服务技巧„„„„„„„„„„„„„„„„4
(四)员工中太多中饱私囊的现象出现„„„„„„„„„„„„„„„4
四、酒店服务意识缺乏的不良后果„„„„„„„„„„„„„„„„4
(一)酒店服务质量下降,难以与国外酒店竞争„„„„„„„„„4
(二)酒店长期处于亏损,员工缺乏积极性„„„„„„„„„„„„„„„4
(三)长期处于亏损,数量超过质量„„„„„„„„„„„„„„4
(四)国有酒店防范能力差„„„„„„„„„„„„„„„„„„„„„4
(三)始终达不到标准化服务,更别说个性化服务了„„„„„„„„4
(六)难以维持酒店的可持续发展„„„„„„„„„„„„„„„„„„5
五、酒店服务意识缺乏的改进方案„„„„„„„„„„„„„„„5
(一)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5
(二)酒店管理人员要采用适当的管理模式„„„„„„„„„„„„„„
5(三)服务质量管理应立足于标准化、走向个性化„„„„„„„„„
5(四)建设富有特色的酒店文化 „„„„„„„„„„„„„„„„„5
参考文献„„„„„„„„„„„„„„„„„„„„„„„„„„„„„5
浅议酒店服务意识
【摘 要】 本论文对酒店员工服务意识缺乏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培养员工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酒店的竞争力。
【关键词】 酒店 服务意识 员工 服务质量
一、相关概念厘定
酒店:对酒店或饭店一词的解释可追溯到千年以前,早在1800年《国际词典》一书中写到:“饭店是为大众准备住宿、饮食与服务的一种建筑或场所。”一般地说来就是给宾客提供歇宿和饮食的场所。具体地说饭店是以它的建筑物为凭证,通过出售客房、餐饮及综合服务设施向客人提供服务,从而获得经济收益的组织。
酒店服务意识(Service Consciousness): 指酒店全体员工在与一切酒店利益相关的人或酒店的交往中所体现的为其提供热情、周到、主动服务的欲望和意识。即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是发自服务人员的内心。服务意识的具体要求有以下四个方面:
1、服务仪表—所谓服务仪表,就是服务人员在服务中的精神面貌,容貌修饰着装服饰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
2、服务言谈—服务言谈,是指服务人员在迎宾接待服务中语言谈吐方面的具体要求。
3、服务举止—服务举止,是对服务人员在工作中的行为、动作方面的具体要求。
4、服务礼仪—服务礼仪,是对服务人员在服务工作中,在礼遇规格和礼宾顺序方面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二、酒店服务意识的意义
(一)酒店员工具备服务意识是酒店优质服务的重要保证
优质的服务意识是酒店优质服务的基础,酒店行业人员具备服务意识是酒店优质服务的重要保证,首先就酒店相关行业人员职业道德而言,酒店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核心思想就是服务,对服务对象负责,让对方满意。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热情、礼貌、优质的服务态度,清正廉洁和以大局为重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修养。只有切实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带来酒店竞争的不断升级,迫切要求企业迅速更新理念,因此把服务意识问题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在服务上不断追求高标准,提升服务品位,创造服务特色,打造服务品牌。要想达到和做到这些,酒店必须充分重视酒店行业人员服务意识的养成。
(二)酒店员工具备酒店服务意识能为酒店最大化的创造服务价值
服务质量好了酒店声誉也好了,客人也就多了,所产生的服务价值也提高了。以酒店行业人员优异的服务意识创造最大的服务价值为导向。良好优异的服务意识是服务质量的保障,也是酒店声誉的基石。因此身为酒店行业人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作为酒店行业人员,应该明确自己在工作中扮演的是服务人员的角色,在为顾客提供服务的时候,要时刻牢记自己是服务人员的角色。酒店行业人员只有在不断在主人翁服务过程中有意识导向其本身升华服务意识,只有服务意识的提升至完美和完善服务时,才能更进一个层次的实现客人的需求达到客人的满意度,才是服务价值的体现和不断提高及完善。在切实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超高水准的服务意识的完美体现和就是酒店竞争的舞台。所以把服务意识问题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在服务过程中不断追求高标准和完善,是提升服务品位,打造服务特色,打造服务品牌的必备因素。才能更好的满足客人的需求获得客人最大的满意度。
(三)酒店员工具备酒店服务意识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具有酒店服务意识的人,能够把自己利益的实现建立在服务别人的基础之上,能够把利己和利他行为有机协调起来,常常表现出 “以别人为中心”的倾向。拥有服务意识的人,常常会换位角度站在客人的立场上,急客人之所急,想客人之所想。一个具有服务意识的员工,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如何以完美的服务意识来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为导向,因此从换位角色的角度来说,理解服务对象,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更是提升顾客满意度的不可缺少的必要因素。(1)要充分理解顾客的需求:对顾客提出超越服务范围、但又是正当的需求,这并不是顾客的过分,而是我们服务产品的不足,所以我们应该尽量作为特殊服务予以满足。如果确实难以满足,必须向顾客表示歉意,取得顾客的谅解。(2)要充分理解顾客的想法和心态:对顾客因身体、情绪等原因而大发雷霆,对此出格的态度和要求,我们应该给予理解,并以更优的服务去感化顾客。(3)要充分理解顾客的误会:由于文化、知识、地位等差异,顾客对酒店服务的不甚理解而提出种种意见,或拒绝合作,我们必须向顾客做出真诚的解释,并力求给顾客以满意的答复。(4)要充分理解顾客的过错: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顾客有意找碴,或强词夺理,我们必须秉承顾客总是对的原则,把理让给顾客,给顾客以面子。
三、酒店服务意识缺乏的表现
(一)服务人员缺乏普遍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
有一天我在上晚班的时候,吧台一位服务员接到了一位客人的客房送餐电话。他刚接到电话时语气硬的说:咖啡厅。客人问有没有啤酒,给他送一箱。吧台服务员当时特别不耐烦的说:有,五十块一瓶,你要不要?客人当时就发了脾气并进行了投诉,最后由我们领班带上水果以及吧台服务员向客人登门道歉,客人才没有追究下去。其实就是一句话,如果当时吧台服务员这样说:先生您好,我们的啤酒是五十元一瓶,您需要吗?那么这件事就不会发生了。
另一件事也发生在吧台服务员身上,那天展会并不是很多,有两位外国客人来吃饭。其中一位客人点了干马天尼和比菲特金酒,并要求放在一个杯子里。吧台服务员就问:干马天尼里面本来就含有金酒,再去问问他。后面我怕出错,所以又问了一次答案是肯定的,最后吧台服务员说了一句让我很吃惊的话:他妈的,是不是钱多烧的荒啊还这样吃,傻不傻啊?客人这样点有他的习惯,服务员不仅提出异议还骂客人,这就是服务吗?
(二)酒店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导致服务效率低下。
有一次国际化学药品展期间,客人特别多,也非常忙,其中有一位早班人员刚好点完菜就下班了,早中班人员并没交接。三十分钟后,客人就抱怨:菜怎么还没上?当时中班服务员还没反应过来,于是这几位客人很生气的又等了十五分钟才把菜等上来。如果早中班人员交接清楚了就不会导致此类事情的发生了。
餐饮部各组人员上班情况是根据客人的多少来确定的,某一天早上咖啡厅几个服务员一大早赶去上班,可当他们看到任务表时,上面并没有具体安排,后来又被告知他们不用上班,可是并没有接到通知。最后几个服务员怨声连连的回去了。原来是主管忘了通知了。这种事还不是一两次,干了几个月的员工说:他们早就习惯了。一个管理层都是这样子,你凭什么去要求你的员工啊?
(三)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服务技巧。一件小事让我印象很深刻。有一次一个客人问路,刚好问的是本酒店的一位经理,于是经理用手指给客人看,酒店所有人员为客人指路时全是用手指的。这是非常不礼貌的,基本的礼仪是酒店每个服务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即使是管理者也更该具备良好的服务技巧与素质。
酒店的入职培训是有的,但是成效却不大,微笑没有,主动没有,个性化服务更是谈不上。为客人上酒水时托盘几乎不用,并且服务员说:用托盘不习惯,用手方便多了,有的服务员甚至不能理解为什么要用托盘,虽然培训时再次强调,可是下面的人员却没有很好的去实施。培训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四)员工中太多中饱私囊的现象出现,酒店的纸巾、牛奶等物品经常被拿回家用,管理人员看见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造成酒店损失,管理上的混乱。淡薄的服务意识,甚至个别酒店根本就没有服务意识很难让酒店的服务另顾客满意,更难使服务有大的提升。
四、酒店服务意识缺乏的不良后果
(一)由于服务意识的缺乏,酒店服务质量下降,中国酒店难以与外国酒店抗衡。酒店的集团化进程逐渐加强,国际集团更是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酒店集团未形成大的联合舰队,未形成规模化、一体化的集约经营。酒店集团成本高、机构臃肿,层次多,效率低、知名度不高,集团优势不明显,难以与国外大型酒店集团形成有力的竞争,中国酒店集团的发展将制约着中国酒店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如,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资酒店大量进入中国,许多酒店难以与之抗衡纷纷倒闭。
(二)长期处于亏损之中,员工热情,销售业绩,服务质量都无法再上一个新台阶。效率低下,运作及形式千篇一律,找不到差异化和多样性的轨迹,在国际竞争种附加值及其微薄。员工奖金低,工作始终没有积极性
(三)供给相对过剩,竞争激烈,数量超过质量。如张家界,酒店数量过多,服务质量低下,给当地旅游形象带来很大影响。
(四)国有酒店脱离原投资部门,转制问题增多,防范风险的能力越来越差。国企因感觉有国家做后盾所以坐吃山空,不思进取。
(五)服务标准化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始终赶不上个性化服务阶段。
(六)服务意识的缺乏造成酒店的声誉和生意下降,难以维持酒店的可持续发展。客人的投诉造成酒店整体形象上不去。酒店业绩越来越差,最后倒闭。
五、酒店服务意识缺乏的改进方案
(一)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运用现代化激励机制,开发酒店人力资源
1、培养员工善于观察、用眼睛说话、用微笑沟通的意识。
2、培养员工说话的能力,服务语言要讲求艺术性,巧妙处理好客服中出现的突发性事件。
3、培养员工个性化服务意识。独具匠心的个性是瞬时服务的升华,细心、耐心、创新的性格品质是个性和人情化服务的必备素质。满足客人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为顾客提供为他们订制的高接触、高个人的服务,并为客人提供更多的产品选择。如瑞士酒店的客人可进行客房内电话购物。酒店业的“金钥匙服务”等。
(二)酒店管理人员要采用适当的管理模式
1、充分授权,适当控制。
2、采用“走动式管理法”,及时与员工沟通。
3、关心员工生活,在活动中增强感情。
4、合理的利润分享政策:一是公平原理。二是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手段。如优秀员工奖、最佳服务奖、需要注意的是,集体奖与个人奖要结合起来。
(三)服务质量管理应立足于标准化、走向个性化
如:上海锦江集团的标准是:“客到、茶到、毛巾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边服务、边观察、边研究、边改进”;“请字当头、谢字随口、笑口相迎、站立答话”。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应向个性化服务与管理方向发展。
(四)建设富有特色的酒店文化,打造酒店品牌,建设“实现员工价值、凸现客人地位”的酒店文化。
【参考文献】
[1] 杨小鹏.白天鹅宾馆管理实务.广东旅游出版社.2006-4-1 [2] 杨宏建.酒店服务礼仪培训标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01-01 [3] 韦明体.现代酒店服务意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09
第五篇:关于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论文摘要:以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为案例,重点介绍了学院“4233”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内涵,多元化、多主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和实施效果,并提出了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对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论文关键词:质量;监控;评价;执行
一、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建设的依据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高职院校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督,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质量保证体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2006]16号文件)的颁发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重点抓规模扩张转向以内涵建设为中心,重点抓教学质量,预示着我国的高职教育已进入以质量和特色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时期。2008年,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育[2008]5号文件)指出:“高职评估旨在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为重点的质量保证体系,促进高职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进一步明确了高职教育必须重视内涵质量建设,必须重视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质量监督。201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吸收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指标”。《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这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标准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把教学质量提高作为提升高职办学内涵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方向。
高职教育“以提高内涵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校企“四合作”为主线的发展方向”,促进了高职教育普遍重视内涵质量的建设,而建立有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反馈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适应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学质量评价的要求,建立相对完整的高职院校教学过程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和反馈体系以及相对应的运行保障机制,形成教学从管理、检查、督促、反馈到整改的闭环系统是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质量保障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构建“4233”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1.构建了较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由教学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组织实施,两个部门并列运行可有效保障质量监督。为适应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需要,在教学质量监控实践中,我们探索出构建学院“4233”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即4个系统、2级组织、3支队伍和3级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有效监督、控制、评价、反馈保障。其中的“4”,即建立了学院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的4个系统:教学质量管理系统、教学质量监督系统、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和教学质量反馈系统。其中的“2”,即院系二级督导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院督导室负责全院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反馈保障和二级教学单位督导组负责本系部教师教学质量的监督、评价与反馈指导。其中的第一个“3”,即3支队伍,院系专、兼职督导员队伍、学生信息员队伍和企业兼职督导员队伍。信息员队伍负责收集和整理本班级教学质量信息,企业兼职督导隶属于各个系部管理,参与系部的教学质量监督。其中的第二个“3”,即三级保障,形成学院、二级教学单位和教研室的教学质量管理、评价与反馈保障。
2.实现了多元化、多主体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质量监控是依据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学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价与反馈,如何科学、合理、公平评价,建立与教学质量标准相对应的评价标准是实施有效监督的基本保障。在实践中,我们用3年时间初步完成了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通过研究和不断实践的修正逐步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多元化、多主体的教学质量监督、评价体系,实现学院、企业兼职督导和社会第三方参与的多元化、多主体教学质量评价。即学院内部对二级教学单位教学工作状态的评价、对教研室教学工作状态的评价和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其中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由学生、同行、二级教学单位领导、二级督导组等完成,在评价指标设计和评价权重上,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指标侧重点不一样,这样可使评价结果较客观,教师易接受。外部评价主要是来自于企业兼职督导、实践指导教师和校友对学院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对学生定岗实习的职业能力的评价、社会第三方对学校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价。在聘请企业兼职督导员方面,选择以人力资源部部长为主要对象的兼职督导,因为企业人力资源部部长对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毕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最熟悉。因此,从2010年开始,学院根据二级教学单位规模共聘请了56个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部长为学院兼职督导员,得到合作企业的大力支持。为了有效发挥兼职督导员在教学质量方面的监督作用,每年完成一次对系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测评,根据需要为二级教学单位学生做一次讲座,每学期完成一次听课任务,为学院督导室提供人才培养有关质量信息。教学质量测评则通过二级教学单位实习巡视教师给企业兼职督导和实习指导教师发放评价表的方式对学院系部教学工作和学生职业能力等进行评价。2011年,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又引入了第三方评价单位,即目前公信力较好的社会评价机构”麦可思评估”,对2010年的毕业生质量进行全面评估。通过企业和社会第三方对学院教学工作状态和教学质量的评估,使学院从上到下普遍重视教学质量内涵建设,提高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近几年来,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处于同类院校前例。
三、有效实施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工作是一项针对活生生的人而开展的一种促进人的身、心、能健康发展的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思维劳动和观念形成的过程。不能用简单的方法对某一名教师或学生进行结果性评价,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应该建立在过程性和发展性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公正评价。从教学活动过程来看,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是关键因素、学生是重要因素、教学管理是条件因素、质量监控是保证因素,评价的作用是检查教与学的质量并提出指导建议。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主要从教师工作的责任心、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三个方面进行考察,教师的教学责任心表现在教学态度、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教师的为人师表等方面;教学能力表现在教师课程的掌控能力、教学内容的取舍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调节学生心理的能力等;教学水平表现在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教师知识及技能的迁移能力和学习运用能力等。对学生学习监督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气和学习质量进行监控。学习态度表现在课堂学习的精神面貌,对待专题研讨、调研、社会实践等学习任务的态度等方面;学习风气表现在遵守组织纪律、尊重教师、师生互动的积极性;学习质量表现在完成学习任务(作业、报告、演讲)等的质量。对教学管理等职能部门的监督,主要检查管理者为师生提供的教学服务质量并提出指导意见;对管理者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管理者对教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为师生提供的教学服务设施和师生对教学、生活等方面的建议意见落实情况等。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质量管理方面分两条线运行,分别由不同的主管领导管理,其目的是能够较好地实现督管、督学与督教。为适应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和质量反馈的要求,三支质量监控队伍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学院督导对教学质量监督的主要形式有听课、座谈会、专项检查、常规检查、实习巡视监督等。其中听课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重点听四类教学人员的课,即学期评价排名靠后的教师、学生信息员反馈意见较大的教师、近三年进校的青年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青年教师偏多是各个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学院高度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使青年教师较快通过教学关,通过对“青兰”工程实施的监督检查,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教学比赛、说课比赛、课程设计比赛,组织青年教师听优秀青年教师上公开课等活动,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质量关,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企业兼职督导对学院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通过毕业学生顶岗实习、课堂听课、座谈会和填写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实习巡视督导等方式进行。学生信息员对教学质量的监督主要通过各个班级学生信息员每月报送的教学质量意见书、座谈会、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对上述三支队伍反映的教学质量问题,学院督导室根据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三个反馈渠道,即通过每周的教学例会反馈一些面上较普遍的教学质量问题;通过对系部主任或书记反馈系部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中发生的教学质量问题;通过对教师一对一反馈教师个人在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有效促进了学院二级教学单位、教研室教师重视教学质量。
四、建立评价相对应的激励制度
教学质量的提高,仅仅依靠教师、管理者的自觉性或教师的奉献精神是不够的,需要建立相对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运行机制,其中评价激励制度是激励运行机制的重要保障,评价激励制度包括二级教学管理激励制度、教学工作质量评价激励制度、科研工作质量激励制度、教学团队建设激励制度及教学改革与创新激励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设形成有效激励运行机制;通过激励制度的有效执行,可进一步调动教师教学工作积极性和挖掘教师潜在的教学能力。在构建“4233”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过程中,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特别重视激励机制的运用,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工作激励制度,对教师教学质量每学期评价一次,与教师的工作绩效、职称评定挂钩,有效提高了教师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对二级教学单位和教研室的教学工作状态每年评价一次,对获奖二级教学单位、教研室在校园网上公示,极大地促进了二级教学单位重视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研究和学生就业质量,达到了预期效果。
五、注重教育教学工作研究,提高工作能力
教师的教育职业能力不但表现在教师的实践能力方面,同时也表现在教育理论及教学工作的研究中。教育职业性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理论和教学工作的研究能力,通过教育理论的研究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是教师教育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得到他人尊重的基础。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可以有效促进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会教学研究或不能对教学工作很好地研究就不是一个好教师,教学工作的研究过程也是其教学工作的反思过程,用批判的思想、探究性的方法和创造性思维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改革热点问题,把总结上升到经验,把经验上升到理论,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或教学风格或教学思想。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领导非常重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专门制定了教师科研激励管理制度,并规定二级教学单位和教学管理职能部门都有研究任务要求,将其作为每年对二级教学单位、职能部门评价的重要内容,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学院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例如,督导室自2008年以来先后完成了一项院级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一项省级重点教改课题“工学结合背景下教学工作状态评价研究与实践”、一项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重点教育科研课题“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教学质量校企共同评价与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2011年又成功申报教育厅重点教改课题“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及教学质量标准建设研究与实践”立项。通过课题研究与实践,开拓了督导人员教学质量监控的视野,加深了督导工作人员对质量标准、评价标准以及教学质量监督的内涵认识,提升了督导室成员的督导工作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
综上所述,高质量地构建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涉及到质量标准的建立、评价标准的建立、管理与激励制度的建立、管理模式的改革等,需要不断实践、修正、再实践,最终逐渐形成更加完善的学院教学质量监督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