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球变热了大班社会教案
由于本次活动是从小朋友的谈话中生成的,小朋友从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听到、看到关于环境破坏的消息,知道了地球环境的破坏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同时又看到了关于环保的各种图片,因此,儿童对这一活动很感兴趣,都很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在引导过程中,层次清楚,目标明确环环相扣,给儿童充足的时间去看、想、说、做,让儿童在亲身体验、相互交流中学习知识。本次活动还注意渗透了其他领域的知识,注重儿童社会性的培养,如:合作意识、自信心的培养,及他人责任感的建立,使环保教育的面更广。
设计意图:
当今气候变暖是一个热门话题,新闻中在播,报纸上在讲。有一天,吃完早餐后的自由活动时间,我看见许多小朋友围者我们班有名的科学迷杨逸飞讲得热火朝天。我就悄悄地走了过去,想听听这些小家伙讲什么讲得这么投入。呵呵,把我吓一跳。他们在关心地球变热的问题。只听小科学迷说:“昨天,我在新闻中听到地球变热了。如果不阻止地球变热,南极的冰川将要融化,我们居住的地方都会被水淹没。”有的小朋友说,我也听爸爸说过;有的小朋友说,真可怕啊;有的小朋友说,那怎么办呢?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我何不设计一个活动,来增强小朋友的环保意识。让小朋友从自我做起,争当地球的小主人。于是,我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培养儿童的责任感,使儿童知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培养儿童从小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有积极参与环保的初步意识。
2、通过儿童向社会进行宣传教育,促使儿童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懂得“地球只有一个,人类要保护好她”的道理。
3、在制作宣传牌的过程中树立儿童的自信心,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发展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培养儿童动脑,动口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利用户外活动或郊游的机会,引导儿童观察周围的环境。让小朋友知道地球就是我们的家园。
2、儿童准备:收集有关地球变热的资料和图片;事先了解有关地球变热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小朋友一起念儿歌《地球妈妈是我家》,引出课题。
二、基本部分:
1、请小朋友一起看课件,听故事《地球妈妈变热了》。
2、请小朋友说一说“地球妈妈”为什么变热了。
3、看课件老师总结地球变热的原因:科学家分析了地球变热的原因,认为主要是人类自身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比如,砍伐森林树木,草原上过度放牧,就减少了能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的森林和牧草等植被。还比如,海洋上船舶航行,污染海面,尤其是油污染海面,使海水不能正常地吸收二氧化碳。更主要的是工业发展,兴建许多工厂,大量矿物燃料的燃烧,烟囱冒烟,汽车排放废气等,增加了很多二氧化碳。三者加在一起,就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猛增。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就像给地球盖的屋顶,愈来愈厚,地球表面散发的热量无法散到宇宙中,都被二氧化碳阻挡了,这就叫“温室效应”。也就像我们到玻璃暖房一样,太阳光可以照进来,热量散不出去,屋子里就暖和了。
4、看课件让小朋友了解地球气候变热给我们带来的灾难。地球变热使居住在地球上的广大居民受到热浪的袭击,天气少雨、干旱,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由于地球气候变热,南极冰山也会渐渐融化。冰山融化,会使海平面上升,那么许多沿海城市就会被淹没,整个地球就将面目全非。
5、“地球妈妈”变热了,就像我们小朋友生病发烧了一样。“地球妈妈”生病了,那我们怎么办呢?请小朋友讲一讲如果你是“地球医生”你会怎么给“地球妈妈”治病呢?
6、看课件,总结日常生活中防止地球变暖的措施:出门时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环保型的汽车;少使用空调;多植树造林;每次减少一分钟淋浴时间;不使用的家用电器要把插头拔掉;停止设置电饭煲处于保温状态;购物时携带购物袋,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减少看电视的时间;家人尽量在同一房间活动等等。
五、结束部分:
鼓励儿童向家人宣传保护环境的知识;分小组制作宣传牌(共同讨论,自由分工)
1、自己设计宣传画。
2、自编宣传标语。
3、装饰宣传牌。
第二篇:杯子变热了 教案(定稿)
杯子变热了
教案 【教学设计理念】
1、科学课堂回归生活。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同时,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教育理念之一也指出课程要回归生活。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透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景,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明白科学道理,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生活中随时随处有科学。
2、注重评价,于细节处导行。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靠“说”靠“教”养成的,而是以各种课堂活动作为载体,以学生的试验设计、认真观察、科学记录、条理表达、乐于合作、善于倾听、客观评价等能力的训练作为切入点,于每一个细节之中,逐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探究习惯而长期形成的。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借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并探究“热是怎样在固体中的传递”的。
2、能在实验的设计和探究中,逐步养成善于交流、认真倾听、善于向他人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
3、知道热传导的基本特征、不同物体传递热的能力是不同的,可以分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道体两种类型。
【材料准备】 学生实验材料:
1、涂好腊油的圆铁片、长铝条、方铝片各3片,酒精灯、钳子、火柴。
2、泡沫条、铜棒、铁棒、玻璃片、铅笔、竹筷、塑料棒、瓷勺、杯子、热水等。教师演示材料: 两个完全一样的带盖不锈钢辈子、蜡烛、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师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带盖不锈钢杯子提问:老师这里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里面分别装了凉水和热水,不打开盖子,谁能判断出哪个杯子里装有热水?
2、学生判断:用手摸,热的杯子里装的是热水。师追问:你断定这个杯子里装有热水的依据是因为——?(师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3、师谈话:杯子变热了,这时,我心中自然就冒出了问号,假如是你,会有什么疑问呢?
4、学生质疑:
5、师归结问题,引导出探究重点:杯子是怎样变热的?(板书“?”)
(设计意图:采用问题式引入,让学生在借助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那个解决问题,能更加有效的激发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为有效问题的产生创设良好的铺垫。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来自生活,)
(二)、探究活动一:热是怎样在物体中传递的。
1、指明探究方向: 师:有了疑问,就要研究,就得有研究方法,如果老师提供给你们材料,你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生活经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能),如果大部分同学已经做好,我就拍手提示你好吗。
下面听清要求:打开盒子,看看里面的材料,然后设计出你们的实验方案。
(设计意图:用拍手提示同学们迅速从讨论状态回到课堂,既不统一强制,又能防止学生没有时间观念。提出实验要求时,“要求”二字先入耳,避免学生无目的行动。)
2、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3、汇报实验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作补充提示。
重点解决:
A:钳子的作用:安全,防止烫伤。B: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盖盖灭,严禁用嘴吹。
C:借助彩色蜡的融化观察热在物体中的传递。(设计意图:学生的猜测根植于他们的经验,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在实验设计中,通过各小组的不同设想和对存在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相互碰撞,使实验设计得以完善。同时借助生活材料,使内在的“热传递”得以外显,形象直观、方便观察。)
4、学生实验探究。师:结合刚才我们的讨论,先完善好你们的实验方案,再进行实验,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单。
5、研究汇报: 汇报要求:要想取得发言权,必须先对前面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然后才能发言,相同的内容不要重复,否则取消发言权。(设计意图:利用对汇报要求中的评价手段,提醒学生注意倾听,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同学发言的良好学习品质。同时利用实验报告单,引导学生重点突出、条理分明的进行汇报,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
6、教师小结:通过用不同的材料来进行实验,同学们发现了同一个现象:,热都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向温度低的地方,像这样在固体中传递热的方式科学上称为传导。(板书:传导)。
7、解释生活现象:现在,谁能解释杯子是怎样变热的? 师谈话:其实,像这种传递热的现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设计意图:生活实际中蕴含着科学道理在,利用科学道理解释生活现象。让学生从科学探究再次回到生活中来。此环节中,如果学生提到勺子,教师要注意加以利用,过渡到下一环节。)
(三)、探究活动二:物体传递热的能力相同吗。
1、引出探究话题: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勺子,生活中的汤勺一般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学生解释。师:从同学们的解释中老师听出一件事来:不同的材料,传递热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再来通过实验模拟看看。(师出示装有实验器材的杯子)我把各种不同的材料装进杯子中,我们可以用什么代替热汤?(热水)好,老师给你提供热水,记住,实验完后,把热的和不热的物体分开,这样方便汇报。
3、学生验证。
4、学生汇报。提出汇报要求:这次我们汇报的要求有所改变。因为每个小组的实验材料都不相同,所以其他小组汇报时,要认真倾听,相同的内容标出来,不再汇报,他有你们没有的内容,听清记在脑子里,这是你们向同学学得的知识。他没有你有的内容,请你起来补充,让大家一起分享你们的收获,好吗?(要求目的:利用汇报环节,继续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优良习惯,同时也渗透了善于向他人学习的意识)
5、教师小结:不同物体传递热的能力是不同的,容易传递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容易到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其实,人们早就发现了这一现象,并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生活服务:当需要热的时候,就用热的良导体材料,不需要热和防止热量散发的时候,就用热得不良导体材料。你能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吗?
(四)、课堂评价:
(利用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整理、反思。)
(五)、拓展活动:
师:人类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从生活中发现科学道理,提高科技水平,反过来,又用发达的科学技术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套用一句话,就是来自生活,服务生活。你们愿意用自己的智慧改善我们的生活吗?好,请看大屏幕,这是一家杯子厂进行的市场调查,通过调查他们发现:现在市场上适合小学生用的、活泼可爱的、便于携带的、不怕磕碰的、还要不能烫手的杯子太少了,于是就想开发研制一种新型的小学生专用杯,现在正在征求设计稿,你们能用自己的知识设计一款符合要求的新型杯子吗?那就请你们课下完成这项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生活用品设计,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新课程理念。)
第三篇:《杯子变热了》教案1
杯子变热了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8课 教学目标:
1、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热现象提出问题;能提出探究热传导现象的大致思路并实施探究试验。
2、培养学生猜测、动手能力;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认识热传导的特点,知道热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会区分物体传热的能力不同。教学准备:
1、各小组准备:铜丝架,圆形铁片,长方形铁片,酒精灯,火柴,凡士林,烧杯,试管夹,小棒(玻璃棒、塑料棒、木棒、铜棒、铁棒、铝棒),实验报告。
2、教师准备:杯子,多媒体课件。
(上课前,检查实验桌上准备的材料,检查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初步认识凡士林的特性。)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当你们家里来客人的时侯,通常你的父母都会请客人喝什么?(饮料、可乐。矿泉水。泡茶水„„)想知道老师喜欢给小客人喝什么?(想)喝饮料,今天老师特意沏了一杯饮料想请同学们品尝一下,谁想上来?好,你来!好喝吗?(好喝)烫不烫?(不烫,是凉的)噢!可能是时间长了,饮料凉了。不要紧,我们再做一杯热饮料喝喝。请再品尝一下,(学生不敢端杯子)为什么不端杯子?(烫手)你怎么知道烫手?(我猜的)用手摸摸,看看你猜对不对?(真的烫手)我的手没有接触热水,为什么能感觉到到热呢?
生:因为有热水,水很热。生:杯子能传热。生:热沿着杯子传到手上。生:水很热,它通过杯壁传到手上。
奥,我这还有一个没倒饮料的杯子,你摸摸?烫不烫?(不热)师:对这两个杯子的变化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热怎样传递的?传递时具有什么特点? 看来同学的问题还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就由“杯子变热了”这种熟悉的现象中蕴含的道理,来研究热在物体中是怎么传递的。(教师板书:杯子变热了)
二、实验探究:(实验一)
要研究这两个问题,你准备选用哪些材料设计什么方案来研究?老师这里有几样材料大家来认识一下,这是凡士林,它的特点是有粘性,遇热会融化,这是酒精灯,使用方法在锁骨上P46的实验提示中,清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小组讨论讨论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找到你们的最佳方案。学生汇报:可能
1、用火柴杆沾上凡士林,然后粘在铜棒上,最后用酒精灯加热,看看那一根火柴先掉下来。
2、直接将凡士林涂在铝片上,然后用酒精灯加热,看凡士林是怎样熔化的。
3、水遇热会蒸发,只要在铝片上洒上一些水,看看哪里的水先蒸发掉。实验时要注意什么?
1、注意安全,2、要填写实验记录。
说得真好,现在参照你们的实验方案,开始试做实验
现在请各小组整理好实验器材。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的做法,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我们小组给铝片的边缘加热,过一会儿,发现加热的一端先熔化,中间的后熔化,我们小组给铝片的中心加热,过一会儿,发现中间的先化,周围的后化。我们用的是火柴棒和铜棒架。我们发现火柴棒一根一根落下来了。师:哪一根先掉下来?生:离酒精灯近的先掉。师:为什么这根先掉? 生:这个地方热的快。
师:大家的做法不一样,看到的现象也不同。这里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用酒精灯加热的地方,温度如何?生齐答:温度高。
师:离酒精灯远的地方,温度相对来说怎样?生:温度低。师:这说明什么?(学生思考)生:热沿着物体传递。生:热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师:也就是说,热沿着物体,从温度较高的地方传向温度较低的地方。教师板书:热沿着物体传递,温度高 温度低。老师也做了这样的实验,请大家一起看看。(教师出示课件展示)
根据这个研究的结果,我们就知道杯子为什么会变热了。科学上把这种固体传递热的方式,称为热传导。请大家看书P46,请一位学生读一读。实验二:
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是不是所有的物体传热的能力相同呢?你怎样认为? 现在你的面前有玻璃棒、塑料棒、木棒、铝棒、铜棒,猜一猜,你认为哪些传热比较快?
有什么方法能验证吗?
用凡士林粘上火柴杆,再用酒精灯给它们加热,看看哪一根火柴杆先掉下来,行吗?
不行,木棒和塑料棒会烧坏的。那怎么办呢?
可以用一个杯子,倒上热水,把小棒都放进去,看看哪根小棒先热。实验时要注意什么?
1、安全。
2、材料要同时放进去结果才会准确。
3、填写实验记录。学生实验
我们发现不铜棒、铝棒很快就热了。我们发现塑料棒、木棒、玻璃棒到现在也不热。
大家都一致认为铜棒、铝棒容易传热,它们都属于哪一类物体?金属类。我们把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塑料棒、木棒、玻璃棒呢?非金属类。我们把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那么,液体又是怎样传热的?气体是不是也能和固体一样传热?老师这里有个实验大家看看。请大家看书上47页资料卡中的内容。
三、拓展:
在刚才的实验中,有的同学发现杯子变热时,会比较烫手,在生活中使用就不太方便。怎样设计一个不烫手的杯子呢? 生:换塑料杯。生:用木料作杯子。生:用塑料给它做一个把儿。生:用毛线织一件“外套”。„„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多!非常了不起!在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科学就会为我们所用。
师:说一说,这个物体的各部分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请你评价为什么这样设计:生:锅用铁做的,因为炒菜时需要传热快。生:锅把儿是用木头做的,是用来防止烫手的。
师:你还知道哪些物体是用热的良导体做的?哪些物体是用热的不良导体做的? 生:水壶是用铝做的。把儿用塑料做的。生:做饭的锅子是用不锈钢做的,把儿用塑料做的。生:还有漏勺。生:还有筷子是竹子的,勺子是瓷的,碗是瓷的。„„
四、总结巩固:
师:仔细想想,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重点认识了固体传热的方式。
五、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需要传热快,许多地方传热慢,课下作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下一节课我们交流。
六、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情景导入环节中,我开门见山的导入,自然的切入问题,让学生直观的摸一摸,感受一下,然后导入新课,这个环节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探究欲,全体学生带着浓厚的爱好积极参与到下面的活动中。实验环节前,在猜测的前提下,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可这并不是我们科学学习的结论。所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验证说明问题,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对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验时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探究精神,得到了充分尊重和保护,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设计试验并亲手去做实验证实热传导的性质和特点。从实验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学生之间思维碰撞,实验过程和方法的进一步完善,都是学生完成的,教师只起到了指导的作用。拓展环节从生活中的事例引入到所需研究的科学问题,即科学来源于生活,又能够通过学习,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如锅把是利用热的不良导体又回到生活中去,即科学服务于生活。突出了科学生活化,生活科学化的教学理念。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最终要应用在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科学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本节课中,注重了动手之前的动脑活动,先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然后全班交流,修改、完善实验方案,使实验方案多样化、合理化,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突出了动手之中的动脑活动;实验结束后,各组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注重了动手之后的动脑活动。实验材料的选择,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法的逐步完善,都是学生认真思考的结果。像设计实验探究物体传热本领的大小时,学生对实验方法的完善就是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碰撞的结果。注重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以此为出发点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达到了获得新知识的目的。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保护地球
幼儿园大班教案:保护地球
活动目标: 1.利用环保废旧材料制作服饰,体现“绿色环保,保护地球” 的活动主题;
2.在活动中能大胆地展示自己;3.感受与父母一起活动 快乐,愉快的度过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
活动准备:
1.发放家长邀请函;
2.场地布置,制作横幅、评分表、幼儿号码牌;
3.磁带、录音机;
4.活动前和幼儿一起练习走模特步。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蓝色的星球,这颗蓝色的星球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小朋友,你们知道这颗星球叫什么吗?(地球)地球妈妈很高兴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可是最近她很生气,知道为什么吗? 2.幼儿自由回答
3.小结:原来地球上的人在那乱砍树木,地球妈妈的绿色衣服都被破坏了,做成的杯子、塑料袋、报纸、纸盒等,也都到处乱扔,都快让地球妈妈变成垃圾场了,怎么办呢? 4.幼儿自由活动
5.小结:我们应该关心我们的共同家园,我们应该为地球妈妈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让我们一起把地球妈妈身上的垃圾捡起来。那么,这些垃圾还有没有用呢?我们的爸爸妈妈和小朋友都很聪明,利用自己的双手,可以制作一件又一件漂亮的衣服,是不是?小朋友,今天,就让我们用这些东西打扮自己,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二)幼儿和家长制作 1.要求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衣服,打扮自己和孩子。2.小心制作工具的摆放,注意安全。
(三)时装展示秀
1.师:小朋友都好漂亮呀,你们见过服装表演吗?那你们想不想上来和模特一样走一走呢? 2.提出要求(1)按学号排队,每个幼儿和家长一起上台。(2)由其他家长在下面打分,一位老师统计,并及时记录在幼儿名单上。(3)最后评出“最佳模特奖”和“最佳服装设计奖”
(四)颁奖
1.师:今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了许多漂亮的衣服,你们开心吗?地球妈妈也很开心,把她打扫的干干净净,她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的礼物。
2.今后我们要怎么关爱我的地球妈妈呢?(不乱砍树木、不乱扔垃圾、多种树、不使用一次性用具等)3.幼儿回答,结束活动。
第五篇:我长大了社会大班教案
我长大了社会大班教案
我长大了社会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能围绕自己长大的话题用较清楚、连贯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见解.2、欣赏自己的成长,树立自信心。
活动准备 请家长帮助收集小时候的照片、衣服、用品。
活动过程
一、发现自己的变化
1、教师出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谁?
2、幼儿看看、猜猜主题墙上照片中的孩子是谁?
(不能告诉别人哪一张是自己的照片)
想一想,为什么你们会猜不着呢?
3、每个人自己指出哪一张照片是自己的,一起议论为什么别人猜不着,从而发现自己的变化。
二、小时候用品展览
1、幼儿自由参观展览
看一看,比一比自己小时候用过的物品。
2、自由交流
看了这些物品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三、集体分享
1、比较过去与现在,进行讨论。
提问:现在与小时候比,自己有什么变化?
你现在学会了哪些新本领?
(引导幼儿从多方面进行比较,必要时让幼儿表演一下。)
2、教师小结
引出讨论话题--你还会变吗?将来会变成什么样?
我长大了社会大班教案2 设计意图:
前阶段我们为了让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由弟弟妹妹到大班哥哥姐姐的意识转变,开展了《我上大班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在日常交往活动中暴露出了一些普遍存在的弱点:一方面他们“不善于发现同伴的优点,总是计较别人的缺点与不足”另一方面“一些幼儿既不够自信又不善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为此,我设计了这节社会性活动《我长大了》。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在不断成长变化,体验成长带来的快乐。
2、幼儿能找出自己的优点,并且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展示。
3、初步认识自己的不足,并明确努力方向。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幼儿成长阶段幻灯片、录像。
2、人手一张表现自己主要优点的绘画记录。
3、记录表、贴贴纸幼儿人手三张。
4、准备一些供幼儿展示的材料:扫把畚斗、跳绳、悠悠球、钢琴、呼啦圈等。
三、活动过程:
1、引入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时间过得真快呀!不知不觉你们又大一岁了,你们还记得小时候的样子吗?
2、了解成长过程。
师:今天,傅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一婴儿图片,说说这时候的宝宝会干什么?
师:看,这是一个月大的宝宝,一个月大的宝宝会干什么?、逐一出示每个年龄段的照片,说说每个阶段都学会了哪些本领?
图二:再看看一岁宝宝,他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图三:宝宝们上幼儿园小班啦!小班宝宝学会了什么本领?
图四:宝宝们一天天地长大,不断地学习新本领,瞧!现在你们都成大班哥哥姐姐啦!我们来看看大班小朋友有哪些进步?
3、交流表达现阶段所学会的本领。、结合自己的绘画记录表与同伴说说现在你新学了什么本领。
师:我们大班小朋友学会的本领可多啦。前几天,老师让小朋友们回去用画画的方法记录自己新学的本领。等会儿,小朋友可以拿着这张记录表去和同伴们说说你的本领。
、拿着记录表去和客人老师介绍自己所学的本领。
师:客人老师也想知道你们都学会了哪些本领,去和客人老师也说一说吧!、将记录表放置展台,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新本领。
师:刚才,小朋友们在下面说得很好。现在,谁能上台介绍自己的本领!
4、展示现阶段所学会的本领。、播放录像,看看日常生活中小朋友是如何大胆展示自己的本领的。
师:很多小朋友在平常生活中就很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本领。我们来看看吧!、请个别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本领。
师:谁能上台为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新本领啊?
4、幼儿用记录方式表示近期所掌握本领的情况。
师:开学时,老师向你们提出了几项要求,不知道现在你们做得怎样了。请小朋友们用三种颜色贴纸表示每项本领的掌握情况。哪项本领你已学会就在表上贴上相应的贴纸,若还没学会就把贴纸贴到自己椅子靠背上。
5、根据记录表中的统计情况,幼儿找出自己的不足。
明确下阶段努力的方向,争取不断的进步。
活动反思:
这节社会性活动是以“展示自己的本领”为切入点,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将“如何大胆表达展现自己的优点”作为本次活动的重难点。为此,我在活动之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1、通过“亲子作业”丰富相关的知识经验以及用绘画的记录方式帮助幼儿概括近期新掌握的本领。
2、教师收集孩子的成长记录照片及拍摄生活中的一些片段。
3、与同年段的老师交流,了解孩子近期发展情况。
在活动中,我主要通过“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