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岁时,你应该重新上一课美文
试着回想,20岁时的你正在做什么?是懵懵懂懂地谈了一场青涩的恋爱,还是正为期末考试伤透脑筋?也许你对未来目标感到迷惘,只能以大量的打工赚取生活所需?虽然每个人的20岁不尽相同,但你是否从那段人生经验里,汲取未来30年的思考历练?
有些人在20岁时还受到家人的极致呵护,不让他们受伤、避免碰到太多挫折;但有的独立性高、好强的学生,早已在这个时期就在学校、社会上闯荡,纵使最后不一定成功,不过在那过程的淬炼,是进入职场后最棒的强心针。
这儿列举出4项人们应该在20岁重新上的课,认清一些事实,能避免和减少走上冤枉路。如果你离那个年代已经很远,赶快学习也不晚。
1建立没有网络的朋友圈
现代年轻人沉溺于社交网络,但事实上,网上朋友愈多并不代表愈快乐,反而对社会的疏离感愈大,即使拥有千百个朋友,看似交友广泛、人脉很足,实际上内心却是特别空虚与孤独的。研究发现,沉迷于网络社交者,大部分都对生活不满意,也不快乐。
网友不是真朋友,也许这事实令年轻人难以接受,但现实就是如此,因为那些网友不会主动关心你,也不会在你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经验与情感才是真正的友情投资,试着与朋友真正交心、义无反顾地付出,那才是会陪伴你一辈子的挚友。拥有500个、1000个网友并不是什么值得开心的事,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真正知心、坦诚以待的朋友,“面对面”才是人与人基本的相处之道。
2认清自己的弱点
每个人都有弱点,也许是怕生,也许是缺乏往前冲刺的勇气,但最重要的是该如何认清自我的弱点,并且加以改进、觉悟,甚至是隐藏,包装好自我,避免脆弱的那一面被人发现,是未来在职场上非常重要的保护罩。因为你会发现,有心人会利用他人弱点开始攻讦,那是压力的无尽深渊。也许初入社会的你还无法体会职场的黑暗,但踩着他人功劳一步步往上爬的血腥案例,却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3放弃任何捷径
许多人都曾妄想过要一步登天,都想要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成功,年轻人也是如此,但事实上,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让人一夕之间功成名就。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人应该不断进步,不断练习学习,并向所有人都推荐自我,让他们听一个好故事,且自始至终都要知道如何向大众表达自我的观点。
如果想要精通某一个技巧或能力,所花的时间绝对比你想象的要多,更可能投资回报率不一定是正比,特别是当很多人都专精在该领域的时候。因此,拥有好的口才就很重要,简明扼要、措辞精准十分关键,因为忙碌的人最不能接受的便是闲聊,你该试着清楚地说服他人认可自我观点,再不断往前进步。
4挑战自我极限
为什么年轻人可以犯错?因为年轻人可以拥有失败的权利。正因如此,在还没有太多后顾之忧,还有许多退路的年轻岁月,勇敢闯一闯绝对是必要的。在20岁时挑战极限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自己控制冲动,如果在年轻时学到、体悟到了这一切,当你年迈时,像这种“啊!早知道我应该如何如何”的遗憾就会降低。因为有太多的人,在人生半百时感叹错过了许多美好事物,而希望时光倒流,再年轻一次。如果不想青春留白,如果要不愧对人生,勇敢地放手一搏,就算失败,学到的经验也是别人无法复制的。
第二篇:你认为应该怎么办的美文
29年前,一个刚到惠普公司上班没多久的小伙子,要负责策划一个大型的活动。在策划过程中,他碰到了一个难题,一时不知道如何解决。小伙子就带着难题找到他的上司,问他怎么办。上司头都没抬就反问小伙子:“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小伙子回答说:“我正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办才来问您的。”
上司的语气很生硬:“那你就想好了怎么办再来找我吧。”
小伙子非常抵触,气呼呼地走了。他一边走一边小声嘀咕:“你比我早进惠普几年,这样的问题你肯定知道怎么处理,直接告诉我不就得了,何必要为难我呢?”
看到求助无门,小伙子回到岗位后就绞尽脑汁自己想办法。最后,他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第二天,他把这个方案说给上司听,然后问可不可行。上司聽完却问小伙子:“就想出这一个方案吗?再回去想,想出了两三个再回来找我。”
小伙子一听,蒙了。不过,这次他的抵触情绪不再那么强烈。他回到岗位又开始冥思苦想,然后又想出了两种解决方案。
第三天,小伙子整理汇总了三种方案,再次提交给上司。上司看完后,帮小伙子一一分析了每种方案的优势和劣势。最后,上司丢给小伙子一句话:“选用哪一个,你看着办。”
小伙子满怀感激。那一次,他策划的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
这个小伙子就是曾任中国惠普公司助理总裁、首席知识官,苹果电脑公司中国区市场总监,现任北京洋为中用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的高建华。
看起来那位上司一点忙也没帮到高建华,可实际上呢?上司通过质问“你认为应该怎么办”,用“拒绝”的方式激发高建华自己思考。这种方式,远比直接告诉高建华怎么办要好得多,因为高建华获得了成长,变得独立。因此,高建华说:“当初上司的那一句‘你认为应该怎么办’让我受益一生!”
我们也许不能像高建华一样,遇到这样一位懂得指导帮助别人的伯乐,但是,我们可以把自己变成自己的导师,在遇到问题时,在准备放弃时,追问自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是不是还可以再努力一下?”“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可以再改改?”这样一来,即便没有遇到伯乐,我们也会有机会变成千里马。
第三篇:酒热时想起你美文
瓷酒壶,我用热水烫了一壶热酒。小时候记得你经常冬天在吃晚饭时烫上一壶然后倒入小盅,三个小盅一两,可以倒七八个,慢慢地喝着,有的时候自己喝,有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喝,我在旁边坐着,看你们高兴的聊着天地今古。
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平平淡淡;这样的日子,花开花落,燕来燕去,反反复复,后来懂得平淡反复就是生活,平淡反复就是人生!
白馒头,小时候不是每天都能吃上,记得你蒸的馒头很白很发,嚼在嘴里,有种麦芽糖甜甜的味道,幸福快乐!
你做饭很是有一套,无论是蒸馒头、包包子,还是炒菜、熬菜都做的有滋有味,菜汤最爱喝菠菜豆腐鸡蛋汤,出锅时加点香油,味道美,每次都得喝上两大碗,撑个歪肚。
如今的我,也成了小时候你在我面前的模样;如今的我,总是找不回在你身边看你喝酒时的温馨,独在异乡独饮时最甚!
刚才我含着泪闭了一会眼,想了下:你的肉体已经安息,灵魂去了快乐的地方,最近两年,你总是唉声叹气,偶尔梦见村里已逝去的老少爷们。我回家时你有和我说不完的话语,我劝慰着:“爸,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的平均寿命都七八十岁,爷爷都活了九十岁,你别想太多,肯定能活个八九十岁的!”你说:“小忠,赶上你爷爷还得活25年,啥时候能到啊?!”当时我感到你可能生活的自信心不足,就尽可能带你去周边和远方游游,说些宽慰的话,帮你增加生活的自信和乐趣!然而你还是在今年的初冬里走了,走的那么突然和紧张!你生前每次和我打电话,你总是让我保重身体,我说:爸你也保重身体,平安一路!
第四篇:你应该先幸福起来美文摘抄
堂哥的孩子考到了我们这儿的大学,堂哥辞了工作,跟过来陪读。在学校的教工宿舍区租了房子住下。为了少点折腾,每年寒假他都不回家,和孩子一起在停了暖气的宿舍里过年。
有一年的年三十,我去看他们。见他们正在楼道里支了一个炉子煮饺子,房间冰凉。他和孩子都穿着大棉衣。此时,他们南方的老家,应该还是一片碧绿。堂哥解释说:“为了孩子的幸福……”我心里却有一句话哽在那里:“你应该先幸福起来。”
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父母,没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孩子成了他们梦想的承载者。他们深知梦想之美,也知道自己注定要和人生寂静的前景对抗,于是把实现梦想的所有可能,倾倒在孩子的身上。他们带着孩子,舍下亲人、抛弃工作、背井离乡,以成就孩子让孩子学到技能为名,却忽略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那就是幸福也是一种技能。父母最应该教给孩子的是这项技能,如果想让孩子幸福起来,自己得先幸福起来。
学习幸福的第一场所,应该是家庭,第一任老师,应该是父母。这项技能里有太多的内容,包括建立亲密关系、和周围人相处、享受美食美景,以及操办家务、购置东西、打理财务,所有这些俗不可耐的点点滴滴,都是幸福课堂。父母如果在这些方面不能提供一个好样板,孩子成年后的幸福感,往往非常欠缺,他们会进入生活却不能享受生活,赢得胜利却没有快感。
尤其是父母对幸福的不信任,更是会对孩子影响深远。他们不相信自己也能得到好生活,总是寄希望于别人,寄希望于奇迹,也包括寄希望于孩子。他们那些战战兢兢的推让、牺牲、无底线的奉献,都在表达一种态度:我不配。这种对自己的不相信,是负面的,它带来的影响,远远大过一堆技能对孩子的影响。
在让孩子幸福起来之前,你应该先幸福起来,先过上身心舒泰的生活,建立起滋养自己的亲密关系,懂得享受生活中的小小乐趣,让这种生活现场、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让幸福变成惯性,变成更深的技能。这是比学历、比学弹钢琴、比学绘画更现实也更久远的建设。
第五篇:生气时你是什么样美文摘抄
生气的时候,我们是什么样的?你想过这个问题吗?拿出镜子,看一看,就知道了。生气的时候,没有可爱、快乐、祥和,有的只是一张紧绷、变形,看起来令人憎恶的脸。你可以观察观察那些正在生气的人,当看见他们全身紧绷时,你会开始害怕,因为他们内心的炸弹好像随时都会被引爆似的。所以,在生气的时候,自己照照镜子,这会给你很大的帮助,它将成为敲醒你的警告之钟。
就算是不生气的时候,也可以常常照镜子,因为镜子会告诉你,你在什么时候是最好看的。这还用问吗?一个人最好看的时候,当然是这个人微笑的时候。只有那些心里没有负担的人,才能露出平和的微笑。生气的人心里非常沉重,如果他们能够通过照镜子,把内心的重负释放掉,那他们的面部表情就会发生变化。他们会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变得明亮起来了,脸上的肌肉也放松了。
不过,人们仍然需要更深入的思考:如何才能转化自己的愤怒?大多数情况下,愤怒的爆发是突然的,这就更加考验人。人们应该完全沉入自己的内心,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分析,立刻压制愤怒并不容易。
可以打个比方,煮饭的时候,如果你把生米放进锅里,加上水,打开火,并把火调到最大,在几分钟之内,你是无论如何也没法把米煮熟的。足够的时间是把米煮熟的一个必要条件,转化愤怒也一样。在瞬间完成愤怒的转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你要给自己一定的时间,仔细去分析它的起因、成分,找到转化的突破口,才有可能完成转化。
有许多人坐在一间屋子里,谈论某人的品行。有一个人说:“这个人别的都好,只有两方面不好,第一是他常常发怒,第二是他做起事来很鲁莽。”不料所说的这个人刚从门外经过,这些话被他听到了,他立刻怒气冲冲地走进屋内,挥起拳头要打评价他的人,并说:“我在什么时候动火发怒了?什么时候做事鲁莽了?”当时许多人都对他说:“您现在的举动,不是足以证明您的恼怒和鲁莽吗?”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强调,当你愤怒时,你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内心,寻找愤怒中的负面因素,在一个相对缓和的氛围内慢慢化解愤怒的能量。愤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转化自己的愤怒。人们甚至可以用一种友好的态度走近自己的愤怒,当你不再惧怕它时,你才会深入了解它,并控制它。
这样一步步地转化愤怒,看似教条而繁琐,但实际上,我们把整个过程变成了慢镜头。也就是说,一旦你养成了这种转化的习惯,你就不会觉得这个过程是教条和繁琐的,而是觉得很自然。转化愤怒可以成为一个人的习惯,不管会花多长的时间,这个习惯都值得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