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亚里士多德的文论对后世的影响
西方文学理论课程论
文
题目: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班级: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影响》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本科生院制
2016年6月
亚里士多德文艺理论的后世影响
摘要
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时期的伟大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逻辑学家、文艺理论家,在众多领域中对后世产生了深渊的影响。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思想为切入点,研究其文艺理论及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本文从两个方面:模仿论、悲剧理论入手,阐释亚里士多德在这两个方面的开创性和影响力,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脉络做进一步的联系和整理工作。
一、模仿论
就像谈论哲学不可能避开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一样,谈论文艺首先不能回避的问题便是文艺的本质,即文艺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这也是古希腊的文艺思想家竭力去解决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继承了赫拉克里特、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的“模仿说”,认为文艺的本质即模仿,但是他的模仿说又所创新。他强调模仿的对象是现实人生,模仿的文艺能够揭示现实生活的普遍本质和必然规律,即“诗比历史更具哲学意味”,文艺创作需要虚构而非照搬现实。由于本文的侧重点在于亚氏文论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所以不再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详细叙述,而以点论方式阐述。
紧随亚氏之后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想家贺拉斯是罗马古典主义的奠基人,我们可以从他的著作《诗艺》中找到和亚氏很明显的承继关系。贺拉斯的古典主义以“合氏”为文学的最高理想,也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原则。在他看来,为做到“合氏”,作品需要符合理性、符合规则、恰当得体,再次基础上需要作家发挥自身想象力进行虚构,同时还需要进行刻苦的训练和学习。他认为诗人可以从事创造性的创作,而不仅仅是模仿客观现实。然而创造性的作品其本身必须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这源于亚里士多德的“情节的整一性”原则,即各个事件必须服务于整体的情节,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贺拉斯说:“我劝告已经懂得写什么的作家到生活中到风俗中去寻找模型,从那里吸取活生生的语言吧。”而亚氏强调,文艺模仿的对象是现实人生,但是并非对照搬现实,而是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加工和提炼。
二、悲剧理论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文论史上第一个对悲剧进行比较完整定义的文艺理论家,他在《诗学》中写道,“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他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指出了悲剧的模仿对象、模仿媒介、模仿对象、模仿目的。此外,他提出悲剧艺术的六个必要成分: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歌曲,情节是悲剧的中心,即“情节中心论”。悲剧情节的安排需要做到完整、有一定长度、有紧密必然的联系。悲剧的根源在于悲剧主角的过失。悲剧的效果是对人的心灵有净化作用,即“净化说”和“怜悯和恐惧说”。贺拉斯在论述悲剧的社会效果时提出寓教于乐的理论。他承认并重视文学艺术的教育功能,认为诗歌在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社会的规范,同时也提供了乐趣。这无疑是对亚氏悲剧效果论的肯定与继承。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歌对人有教育功能,同时还能给人们带来快感。贺拉斯在此基础上的“寓教于乐”则是在强调诗的教育和娱乐功能时,主张用诗的娱乐性推动其教育功能,同时又以诗的教育功能规范娱乐性,避免诗歌过于土俗。
文艺复兴时期的特里西诺是意大利著名的剧作家和理论家。他在创作风格上完全摆脱了中世纪的“圣迹剧”的传统,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新式悲剧作家。他对亚里士多德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他继承亚里士多德的“怜悯与畏惧”说,进一步阐释了悲剧能引起恐惧和怜悯的深层心理根源。发展体现在在悲剧的要素中,特里西诺将“性格”提到了重要地位。他主张性格塑造应坚持两个原则:美化原则和激情原则。这里的激情原则就是要充分注意表达悲剧主人公感染观众的激情。特里西诺的这些观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意大利另一位戏剧理论家明屠尔诺明屠尔诺反对文学创新,强调遵从古代范例。他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认为悲剧的内容应是壮丽和严肃的;悲剧人物应是伟大有名而又善恶并存的;悲剧的效应 生净化作用。
卡斯特尔维屈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卓越的文学批评家,代表作是《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诠释》,可以说,他的主要文艺思想都是以对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阐释为基础展开的。在评论和阐释中提出自己创造性的见解。针对亚里士多德的“情节中心说”,卡斯特尔维屈罗提出情节安排的“三一律”要求:第一,情节安排必须限定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即为了增强戏剧表演的可信性而将情节安排在同一个地点;第二,故事时间不超过十二小时,即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表演的时间应该椅子,不超过一天的时间才能增强戏剧的可信性;第三,故事情节的行动碍于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应该只有一个或两个。“三一律”是在阐释《诗学》时提出的,然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虽然提到了对情节整体性的要求,但是他并没有对故事情节的时间和行动有明确的要求,可以说是对《诗学》的一种“误读”,然而这种解读是具有创造性的,因为他的“三一律”突出了文学的真实性,对后来的新古典主义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他针对亚里士多德的“情节中心说”提出了“性格中心说”。他把通过行为表现性格看成是悲剧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悲剧的作用上,他认为悲剧的功能应是娱乐大众,即没有文化教养的人民大众。这些观点充分反映了当时的人文主义者对人的权利的关注。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多数文论家,或者强调文学艺术的教化功能,或者认为文学艺术兼具教化与娱乐的双重功能,可以说这都是基于亚里士多德的文艺“净化论”的进一步演绎。
第二篇:罗马继承法对后世影响
罗马法继承制度及其对当代继承制度的影响
[ 麻广 ]——(2005-4-17)/ 已阅13825次
罗马法继承制度及其对当代继承制度的影响
罗马法的继承制度历经数代,其原则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一、由身份继承演变为财产继承
“继承”一词的拉丁文是successio,其原来的意思是指继承人在法律上取得被继承人的地位,即继承被继承人的人格,使之得以延续。到了法律昌明时期后期,罗马的继承,已经由身份继承演变成为财产继承了。当然,即使在这时,继承被继承人的人格以绵延家祀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只不过继承的主要对象已经是被继承人的遗产,而不再是被继承人的人格了。
二、由概括继承发展为限定继承
罗马的继承制度最初是采取概括继承主义(successio per universita),即除了与被继承人之人身相联系的债权、债务或其他权利义务之外,继承人要总括地继承被继承人的一切财物和财产上的一切权利义务,而不问资产、负债的多少,纵使死者遗产中的负债远远超过资产,继承人仍然要全部继承下来,替死者还清负债。
概括继承制度与罗马古代的身份继承制度相联系。随着身份继承逐步演变为财产继承,概括继承制度便失去了它的前提和根据,而显得对继承人过份苛刻。为了保护继承人的利益,适应继承制度变革的需要,罗马法逐步废除了概括继承制度,赋予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债务仅以其遗产为限负清偿责任的权利。限定继承制度确立,并为后世各国继承法所采用。
三、以遗嘱继承(successio secundum tabulas)为主,法定继承(successio ab intesta)为辅
《十二表法》确认以遗嘱继承为主,法定继承为辅。两种继承的关系可具体归纳如下:
第一,法定继承不得和遗嘱继承并用。凡遗嘱有效时,就不适用法定继承。对同一项遗产,除军人遗嘱之外,亦不得以遗嘱处理其一部分,而按法定继承处理其另一部分。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若被继承人用遗嘱的方式指定继承人,但只给他一部分遗产,而对其余遗产的处理没有表示意见,或者明确表示其余的财产按照法定继承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就视为被继承人用遗嘱处分了他的全部遗产,他的全部遗产就由他指定的继承其一部分遗产的继承人继承。至于被继承人将自己的特定财产遗赠给受遗赠人,其余财产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处理,则为法律所许可,因为遗赠和遗嘱继承是不相同的,在长时期内,罗马的继承是继承被继承人的人格,而遗赠则仅仅是涉及特定的财产,同继承被继承人的人格没有关系。第二,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就是说,只要死者生前立有有效遗嘱,就要按照遗嘱来办理。只有在死者生前没有立遗嘱,或者所立遗嘱不合法律规定,不能发生法律效力,或者遗嘱上所指定的继承人已经先于遗嘱人死亡或拒绝继承时,才可按法定继承办理。故法定继承一词的拉丁文原意即是“无遗嘱继承”。第三,法定继承最初是由宗亲来继承,到后来,法定继承由宗亲继承演变为以血亲继承为主的继承。到了优帝一世时更明定法定继承也以血亲为基础。这样,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基础就一致起来了。不过遗嘱继承是被继承人明白表示把自己的财产交由他选定的人继承,而法定继承则是按照一般被继承人的意思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由此可见,这时的法定继承也可以说是一种法律推定的默示的遗嘱继承。
四、两种法定继承长期并存,但后来以血亲为基础。
从共和国末年起至公元6世纪中叶,罗马并存着两种法定继承制度,一种是市民法的法定继承制度,一种是大法官法的法定继承制度。市民法的法定继承以宗亲为基础,不是宗亲即不得继承。大法官法的法定继承则是以血亲为基础,只要是血亲,不管是不是宗亲,一律享有继承权。后来优帝一世于公元543年和548年以第118号和第127号新敕,把罗马法的继承制度作了彻底修改,完全以血亲作为继承的基础,宗亲继承制度从此废止。
五、罗马法的法定继承人分当然继承人(heres suus)、必然继承人(heres necessarii)和任意继承人(heres voluntarius)
当然继承人是指直接在家长权下而在家长死亡后便成为自权人的家属,他们由于古代继承家祀和家产公有的关系,即理所当然地继承家长的遗产,所以也称当然和必然继承人(heres suus et necessarius);必然继承人是指奴隶被家主解放,同时被立为继承人的,他们和当然继承人一样,不得拒绝继承,因而在家主死亡时也直接取得遗产;任意继承人亦称外来继承人(heres extraneus),是指那些在被继承人死亡前不处于家长权下的法定继承人,他们有接受或拒绝继承的自由。
六、法定继承是均分继承
当继承人有数人时,按照他们同被继承人之间亲等的亲疏顺序,依次继承。同一亲等的,不分男女长幼,按人计算,一律平均分配遗产。子女的后裔,则按支计算,共同继承其直系尊长应继承的份额。七、一为继承人,永为继承人(semel heres semper heres)
继承人接受继承后,一般不得中途反悔,因为继承人要继承被继承人的人格,而人格是不能由个人意志而使其因时间的经过而终止的。其后,法学家们认为,在不违背“一为继承人,永为继承人”这一原理的前提下,应当允许在指定继承人时附加期限或条件。因此,虽然不得附加终期和解除条件,但可以附加始期和停止条件。
八、罗马法适用代位继承(successio in locum)
根据罗马法,不仅限于直系血亲卑亲属可以代为继承,兄弟姐妹的子女(被继承人的侄儿侄女等)也享有代位继承权。罗马法继承制度对当代的影响:
一、在罗马法的体系中,继承最后演变为财产继承,所以继承法归于物法,后世各国大都将继承限于财产的继承,但在体列上有所不同,如法国民法典将继承法归入财产取得方法一编中,而后的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中,继承单独成为一编。继承法逐渐独立。
二、当代各国承袭了罗马法继承的基本制度框架,规定了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代位继承以及在遗产分配时的特留份制度等等。
三、罗马法法定继承中的继承人的范围是以血亲为基础的,后世的诸国民法典在规定法定继承时大都从罗马法,以血亲为基础。
四、罗马法继承制度以遗嘱自由为其原则,之后各国大都从罗马法之规定,规定了在继承法中以遗嘱自由为基本原则,而且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
五、对特留份的保护。为了限制遗嘱自由的滥用,罗马法规定了特留份制度,特留份制度的设立,乃是自然法平等、公平、和谐诸理念带给罗马法的影响,旨在限制完全的遗嘱自由,保护近亲的继承权,衡平遗嘱人意愿及近亲权益两方关系,以达到家庭及社会秩序的和谐。在特留份范围外之财产,为遗嘱人得自由处分之部分,对此部分财产,遗嘱人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情感好恶,或遗于其喜爱之特定人,或通过遗赠方式授予慈善公益事业,谋求社会公益。后世各国在此问题上也大作了相似的规定,如瑞士民法典第471条、德国民法典第2303至2338条,并赋予相应的诉权予以保护。
六、罗马法继承有遗产信托制度,这可以说是现代信托制度的一个雏形。总之,作为包括了资本主义时期大多数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其基本精神和绝大部分内容,逾千古而犹存。而作为罗马法重要部分的继承制度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的诸国,直到今天,在我们现代的各国继承法中,还是能看到罗马法的影子。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民法典制定活动同样也不能不考虑罗马法,只有这样才能制定一部及科学又顾及传统的继承法。
第三篇:杜甫对后世的影响
诗圣杜甫对后世的影响
杜甫被尊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圣”乃至高无上者,这足以说明杜甫的诗坛地位之高。杜甫在世时应该是像圣人般享受着崇高的礼遇、为世人所追捧的吧。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诗圣杜甫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苦难坎坷常伴左右,用“悲惨”一词形容毫不为过。杜甫早年就立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也是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追寻的目标,然而仕途坎坷的他并未能在政治上有所建树;作为一个诗人,他的诗文在当时也并没有得到很高赏识。
杜甫在世时,他的诗不受欢迎,并非诗写得不好,主要原因是杜诗的内容和风格与当时的时代审美相悖。盛唐时期的社会风气整体是乐观积极的,人们喜欢歌颂大好河山的诗、歌颂理想的诗、表现创造力的诗,欣赏像李白那样孤傲、浪漫的诗人,而杜甫诗大多都是抨击现实、揭露黑暗的。还有格调上来讲,盛唐的诗人更喜欢明快的,乐观的,高昂的诗,杜甫的诗比较沉郁,比较委婉,比较浑厚,比较低回。与时代审美趋向的错位使得杜甫的诗在他生前没有获得很好的赏识,影响力也就及其微弱。杜诗的影响是在杜甫去世后才发挥出来的,“诗圣”、“诗史”的盛誉也是后人给予杜甫与其诗。
杜甫死后,中晚唐时期,以元稹、白居易、韩愈为代表的一批当时的著名诗人,开始极力推崇杜甫,韩愈和白居易的诗文中也都有杜诗的影子出现。白居易、元稹等人领导的“新乐府运动”中,杜甫作为这一次现实主义诗歌运动的启发者备受推崇。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自白居易后,影响了皮日休、曹邺、聂夷中、杜苟鹤等人的创作,从而形成一个现实主义诗派,在晚唐的诗坛上独领风骚。但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第一个把杜甫与圣人的圣联系在一起的,是宋代大词人秦观,他在《韩愈论》一文中说杜甫的诗和圣人孔子的思想一样是集大成者。王安石、陆游、文天祥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杜甫的影响,文天祥在狱中作200首集杜甫五言诗,自序里说:“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而杜甫更广泛的影响是,杜甫的作品将律诗从文字上的游戏变成了抒发政治抱负的载体,对后来的诗人政治题材的写作奠定了基础。杜甫的诗被称为一代“诗史”,是因为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他的诗不仅是自己抒发情感的载体,也为后人了解那个时代提供了鲜活的材料。
在诗歌创作上,杜诗是唐代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杜甫一生写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光是律诗他就写了九百多首,占了一大半。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被认为是“千古七律第一”,全诗之中句句皆律,字字之中字字皆律,诗律诗的最高境界。杜诗不但是对以往艺术传统的集大成,也是开辟了律诗创作的一种新的规范。此外,杜甫对语言的锤炼更是达到了极致。杜甫有诗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正是秉着这样的创作精神为后人留下了一句句千古佳句。流传至今的一些成语中,甚至有些就出自杜甫的诗。例如,“别开生面”一词就出自杜甫《丹青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历历在目”一词出自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诸如此类的成语不在少数。这种对语言艺术的极致追求,对后世的影响也颇为深远。
杜甫一生可谓受尽苦难,但他却始终没有忘记忠君报国的远大志向,他在自身饥寒交迫的处境下仍能发出“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呼声,出于他对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向往,他深受政治家的推崇,改革家也学习他对穷人的悲悯,文学家学习他在艺术手法上的创新。
鲁迅也曾评价过杜甫:“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可诗圣杜甫的对后世影响之深远。而且,诗圣杜甫的影响并不仅仅限于中国,还名扬海外。美国现代诗人雷克斯罗斯说杜甫是自己最喜欢的作家:“我的诗歌毫无疑问地主要受到杜甫的影响。我认为他是有史以来在史诗和戏剧以外的领域里最伟大的诗人,在某些方面他甚至超过了莎士比亚和荷马,至少他更加自然和亲切”。1481年韩国将杜诗翻译成韩文,叫《杜诗谚解》。他对日本文学影响相对较晚,直到十七世纪他在日本拥有和在中国一样的名声。杜甫对松尾芭蕉的影响尤深。
诗圣杜甫之圣,实至名归。
第四篇:罗马法律对后世影响
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在古代世界各国中,罗马法是内容最完整、体系最完善的法律。它既是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的工具,也是罗马人对人类文明的最卓越贡献。作为重要的人类文化遗 产,罗马法无疑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的最完备形式,对近代世界,尤其西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虽然罗马法反映的是罗马帝国的现实,它却成为现代西方的法学渊源和法律先导,以及大陆法系的立法基础。1804年3月21日公布的《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采用了《民法大全》中四种法律文献之一的《法学阶梯》(又称《法理概要》)的结构体系,并确定了所有权绝对化、契约自由、过失责 任三项基本原则。这样,它与德国民法典一起,共同构成了大陆法系的两大支柱和源流。欧洲的大陆法系国家以及南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因为《法国民法典》而与罗 马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法国民法典》对后世的《日本民法典》以及《六法全书》《中华民国民法》等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虽然普通法系(不列颠法系)看起来受罗马法的影响较小,与罗马法之间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但是,包括英国、英联邦国家、美国在内的英语国家,也 从罗马法有关契约、债务和继承制度等内容中吸取了大量的营养。事实上,不论大陆法系还是普通法系,它们都吸收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以及诉讼原则。所以,一位美国法学家不得不承认:“尽管罗马帝国的人口或许为5千万,但现在有8亿7千万人生活在由罗马法所造就体系之下。”
第三,如果说现代化的法治国家以“宪法至上,民法轴心”为理念,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罗马法正是现代西方民法的源头。今天,西方国家的法律体系就是 以罗马法为基础而确立起来的,它们从法源上继承了罗马法的许多概念、术语、理念和原则。例如,罗马法关于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以及人法、物法、诉讼法的体系,一直成为大陆法系各国民事立法的依据和当代国际私法的起源。
第四,罗法学家的思想、学说以及罗马法的发展成果,正是现代西方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塞罗指出:“法律是根据最古老的、一切事物的始源自然表述的对 正义的和非正义的区分,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罗马法体系涉及自然理性、现实实践、法律与正义、人作为人的权利、法律与道 德等基本问题,构成现代西方法学的重要内容,而罗马人所秉持的自然法思想对后世信奉的自由、平等、个人主义、天赋人权观,以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基本 理念,都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正如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所指出的那样,真正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19世纪德国伟大的法学思想家耶林甚至做了这样的评价:“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武力因为罗马帝国的 灭亡而消亡,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政府世界是最为永久的征服。”
第五篇:白居易诗歌对后世影响
白居易的作品语言通俗,深入浅出,平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迹。其诗刻画人物,形象鲜明,以情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
诗歌特点
李商隐的诗歌能在晚唐独树一帜,在于他心灵善感,一往情深,用很多作来表现晚唐士人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他对爱情的执著,开创了诗歌的新风格、新境界。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与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此外李商隐将含蓄、朦胧的表现手法运用到了极致,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商隐诗歌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言律绝。他是继杜甫之后,唐代七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他继承了杜甫七律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色彩、李贺诗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如《重过圣女祠》借爱情遇合,于写景中融合比兴象征,寄寓困顿失意的身世之感;《春雨》将李贺古体诗的奇艳移入律诗,语言绮丽而对仗工整,音律圆美婉转,意象极美。但他的诗中因爱用僻典,诗的整体意旨往往隐晦。其次,李商隐将人生慨叹的抒写向更深细隐晦方面发展,善于用艳丽精工的艺术形式表达惆怅落寞的情绪,诗中充满了迷茫与悲凉的体验,作品深婉精丽、韵味深厚,“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富有象征暗示色彩,有一种朦胧美。如《锦瑟》,关于其诗意,历来众说纷纭:有悼亡说、寄托说、恋情说、听瑟曲说、编集自序说、自伤身世说等多种解释,表达幽微深远,具有朦胧美。再次,他的诗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其心灵的象征,是一种纯属主观的生命体验的表现。李商隐的七绝如《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夜雨寄北》、《夕阳楼》等,较多抒写身世之感,感情细腻,意境婉约,诗中贯穿着身世和时世的悲感,具有沉痛凄切的抑郁情调和忧伤美,在艺术上更是细美忧约、沉博绝丽,在精工富丽的辞藻中,朦胧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思,成为伤感唯美文学的典型。
李商隐的诗歌有广泛的师承。他悲怆哀怨的情思和香草美人的寄托手法源于屈原,他诗歌意旨的遥深、归趣难求的风格与阮籍有相通之处。杜甫诗歌忧国忧民的精神、沉郁顿挫的风格,齐梁诗歌的精工艳丽以及李贺诗歌的幽约奇丽的象征手法和风格都影响了李商隐。李商隐的一些长篇古体,雄放奇崛又近于韩愈;他还有少数诗歌清新流丽、纯用白描,脱胎于六朝民歌。李商隐善熔百家于一炉,故能自成一家。
对后世的影响
在清代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隐的诗作32首,数量仅次于杜甫(38首),居第二位,而王维入选29首、李白入选27首。这个唐诗选本在中国家喻户晓,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隐在普通民众中的巨大影响。
李商隐的诗的社会意义虽然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是李商隐是对后世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因为爱好李商隐诗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李商隐的诗歌,尤其是他的爱情诗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晚唐的韩偓等人,宋初的西昆诗人,直到清代的黄景仁、龚自珍,在诗风上均受其影响。此外,唐宋的婉约派词人,明清的许多爱情剧作家,也都不断地向他学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李商隐那些表现伤感情调的诗歌,于凄艳哀婉之中融人身世时世之感,追求一种细美幽约的美,诗而词化的特征比较显著,如题材的细小化,情思的深微化,意境的婉丽纤柔等。这在诗与词之间搭起了一座过渡性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