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福建省莆田市
15.“云南十八怪”中有这样的说法:“火车没有汽车快,袖珍小马好能耐”,这反映了当地的地形特点是
()A.山高谷深,冰川广布 B.地形破碎,山路崎岖 C.土质疏松,沟壑纵横 D.地面平坦,一望无际 16.我国陆地地形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盆地
17.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关于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山区风景秀丽,开发生态旅游 B.砍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大力发展林业 C.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求 D.山区河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 18.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的依据是()
A.山脉高度 B.地形类型 C.地面起伏及坡度 D.平均海拔高度 19.下列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长沙 D.香港 20.青藏高原夏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高 B.海拔很高 C.冰川广布 D.距海遥远 21.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经过()
A.秦岭—淮河线 B.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 C.黑河—腾冲线 D.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
22.北纬15°~30°的西亚、北非为干旱的沙漠或荒漠景观,而同纬度的我国江南则为“鱼米之乡”。这主要原因得益于()
A.地势低平,平原广阔 B.人为改造自然的活动 C.雨热同期,季风影响明显 D.海洋气候影响 23.2010年最强台风“凡比亚”于9月15日生成,19日在台湾登陆,台湾东部及中部出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随着“凡比亚”靠近我国大陆地区,浙江东南部沿海、福建沿海及广东东部沿海出现10-14级大风和大暴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仅广东省就有126.3万人受灾,因灾死亡55人,失踪42人,直接经济损失20.6亿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袭击我国的台风常发生在()
A.夏秋季节 B.秋冬季节 C.冬春季节 D.全年(2)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受台风影响最大的是()
A.台湾、福建、广东、海南 B.辽宁、河北、天津、山东 C.浙江、江苏、上海、安徽 D.广东、江西、湖南、广西(3)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是()
A.植树造林以抵御台风 B.疏通河道,加固海防 C.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D.人工控制台风的强度和走向
二、综合题
24.读图,完成下列各项要求:
(1)填出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
最北端:黑龙江省________县北端________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________。
最东端:黑龙江与________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端:________高原。
(2)A点所在时区是________区,B点所在时区是东六区,如果A点是早晨8点,则B点的区时是早晨________点。
(3)我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是一个________兼备的国家。
25.读我国东、西部面积比例与人口比例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其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的________市——云南省的________县。该线以东部分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_%,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________%;该线以西部分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________%,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________%。
(2)这说明我国人口的分布特征是东部地区人口________,西部地区人口________。
26.读下图,回答问题。
(1)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四幅图中分别代表的少数民族是:
A:________族,B:________族,C:________族,D:________族。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________图所示的少数民族的描述,________大会是其每年(2)在夏秋季节举行传统节日。
B图所示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________省,每年在傣历六七月举行________,人们相互泼水祝福,(3)并举行拜佛、跳孔雀舞等活动。
(4)中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________的地位。
27.读下图“我国沿北纬 32°纬线地形剖面”,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是________高原,②是________山脉,③是________盆地,④是________平原,⑤是________海。
(2)由图可知,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________状分布。
(3)我国的地势特征使得我国很多大江大河的流向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
28.读“哈尔滨和广州各月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________和________(城市)的各月气温曲线图。
(2)两地一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33℃,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________,越往北气温就越________。
(3)两地七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5℃,反映了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气温相差________,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________。
(4)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之一是:冬季,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________,白昼________,得到的太阳光热________。
2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A 为________地区,B为半湿润地区,C为半干旱地区,D为________地区。
(2)A与B的界限大致为________岭——________河线。
(3)图中数码①和②代表影响我国的夏季风,①为________季风,②为________季风,它们分别来自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答案】A
【考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解析】【分析】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故B错误;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故C、D错误. 故选:A 【点评】我国从东西半球来看,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位于北半球;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2.【答案】C
【考点】疆域四至
【解析】【分析】我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的排名
【考点】34个省级行政区域名称、位置、轮廓、简称、行政中心
【解析】【分析】青海省的省会是西宁,哈尔滨是黑龙江的省会,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所以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省区的行政中心,牢记即可。7.【答案】D
【考点】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疏密分界线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大致以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以东的地区人口多,该线以西的地区人口少,A错;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但我国人口众多,目前劳动力依然比较充足,B错;我国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比重差别不大,农村人口比重略小,C错;虽然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依然较快,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理解解答即可。8.【答案】D
【考点】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疏密分界线
【解析】【分析】根据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可知,我国人口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浙江省位于东部地区,青海省、甘肃省和山西省位于西部地区,所以浙江省人口最稠密。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人口最稠密的省区,了解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答案】B
【考点】我国人口问题、人口政策
【解析】【分析】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所以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理解解答即可。10.【答案】C
【考点】民族分布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是桂。所以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省区的简称,综合性较强,理解解答即可。11.【答案】B
【考点】民族分布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 故选:B.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55个少数民族,民族分布特点为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12.【答案】C
【考点】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55个少数民族大部分各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彝族的火把节,苗族、侗族的芦笙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汉族的端午节,故选C。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牢记即可。13.【答案】A
【考点】我国主要地形及地形区、地形构成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四大高原中,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全年气温低,其地表特征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黄土高原则由于长期以来的水土流失,导致该区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内蒙古高原草原广布,地势平坦;云贵高原则是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故A正确。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高原的特点,对比理解解答即可。14.【答案】B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
【解析】【分析】我国东西走向的三列山脉,北边的一列是天山—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南边的一列是南岭。所以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的位置,读图解答即可。15.【答案】B
【考点】我国主要地形及地形区、地形构成特点
【解析】【分析】山高谷深,冰川广布是青藏高原的特点,地形破碎,山路崎岖是云贵高原的特点,土质疏松,沟壑纵横是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地面平坦,一望无际是内蒙古高原的特征。云南位于云贵高原。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云贵高原的地形特征,学生从云南所处的地理位置分析。16.【答案】C
【考点】我国主要地形及地形区、地形构成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陆地地形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33%,高原占26%,平原占12%,盆地占19%。所以C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占比例最大的陆地地形类型,属于基础知识,牢记即可。17.【答案】C
【考点】我国主要地形及地形区、地形构成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风景秀丽,应该开发生态旅游;砍伐与抚育更新结合,大力发展林业;山区急流水能丰富,积极建设小水电站,以上这些做法都是可行的;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以满足市场需要会造成水土流失,是不可取的。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如何实现山区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了解山区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答案】D
【考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分析】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的依据是平均海拔高度,(2)从位置上看,距离台风发源地最近的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些省份,如台湾、海南、广东和福建,是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所以A正确。
(3)台风主要带来的灾害是狂风和特大暴雨,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提前预防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故C正确。
故答案为:(1)A;(2)A;(3)C。
【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的台风常发生的季节,属于基础知识,理解解答即可。(2)本题考查受台风影响最大的省区,了解台风的发源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本题考查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二、综合题
24.【答案】(1)漠河;黑龙;曾母暗沙;乌苏里;帕米尔(2)东八;6(3)海陆
【考点】疆域四至,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疆域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是位于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东端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汇合处;最西端是位于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2)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越往东看到日出的时间越早,不同经度的地方出现时间差异;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往东每跨一个时区加一小时,往西每跨一个时区减一小时。由图可知,A所在的经线位置的中心经线是东经120°,是东八区,B所在的时区是东六区,当A点是早上8点时,B点的时区则要比A晚两个小时,是早上6时。
(3)我国幅员辽阔,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为300万平方千米,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故答案为:(1)漠河;黑龙;曾母暗沙;乌苏里;帕米尔;(2)东八;6;(3)海陆。【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的领土四至,牢记即可。(2)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理解解答即可。(3)本题考查我国的海陆位置特点,理解解答即可。25.【答案】(1)黑河;腾冲;43;94;57;6(2)稠密;稀疏
【考点】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疏密分界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分布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其界线大致是黑龙江的黑河市——云南省的腾冲县。读饼状图和图例可知,我国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东部地区面积占43%,人口占全国人口的94%,西部地区面积占57%,人口占全国的6%。
(2)从图中数据看,我国人口的分布特征是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故答案为:(1)黑河;腾冲;43;94;57;6;(2)稠密;稀疏。
【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界线及两侧面积与人口比例,读图解答即可。(2)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理解解答即可。
26.【答案】(1)维吾尔;傣;朝鲜;蒙古(2)D;那达慕(3)云南;泼水节(4)平等
【考点】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我国民族政策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民族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根据图中活动可以判断:A图是我国维吾尔族的手鼓舞,B图是我国的傣族的孔雀舞,C图是朝鲜族的跳板舞,D是蒙古族的摔跤。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我国内蒙古高原的写照,内蒙古自治区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是(2)蒙古族。是图中D民族聚聚的地区。那达慕大会是该民族的主要节日。
B图是傣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每年的七月举行泼水节,人们相互庆祝并举行拜佛、跳孔雀舞等活(3)动。
(4)中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
故答案为:(1)维吾尔;傣;朝鲜;蒙古;(2)D;那达慕;(3)云南;泼水节;(4)平等。【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活动,牢记即可。(2)本题考查内蒙古高原主要的少数民族及体育活动,理解解答即可。(3)本题考查傣族的分布地区及传统节日,理解解答即可。(4)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政策,理解解答即可。27.【答案】(1)青藏;横断;四川;长江中下游;黄(2)阶梯(3)西;东
【考点】我国地势特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气候、交通、河流等),我国主要地形及地形区、地形构成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地势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
(1)读图,根据中国地形图分布可知,①是青藏高原,②是横断山区,③是四川盆地,④是长江中下游平原,⑤是黄海。
(2)从我国地形剖面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
(3)由于河流受地势影响,从高处流向低处,所以我国河流受地势西高东低影响自西向东流。故答案为:(1)青藏;横断;四川;长江中下游;黄海;(2)阶梯;(3)西;东。【点评】(1)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2)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特点对河流流向的影响,属于基础知识,理解解答即可。28.【答案】(1)哈尔滨;广州(2)大;低(3)不大;高温(4)低;短;少
【考点】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哈尔滨位于北方地区,广州位于南方地区。由图中两幅图的气温曲线可知,甲图最低气温在零下20度左右,是哈尔滨;乙图表示的全年气温都较高,是广州的气温曲线图。
(2)读图可知,两地1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33℃,这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3)读图可知,两地7月平均气温大约相差5℃,反映了我国夏季南北气温相差小,因为太阳直射点离我们近,北方地区虽然正午太阳高度较低,但白昼时间长,气温也较高,这样就使全国普遍高温。(4)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之一是: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白昼时间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
故答案为:(1)哈尔滨;广州;(2)大;低;(3)不大;高温;(4)低;短;少。
【点评】(1)本题考查如何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城市,了解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本题考查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本题考查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4)本题考查中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29.【答案】(1)湿润;干旱(2)秦;淮
(3)西南;东南;印度;太平
【考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我国人文环境差异显著(人类活动差异、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干湿地区和气候的相关知识,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把我国分为4个干湿地区。读图可知,A是湿润地区,B为半湿润地区,C为半干旱地区,D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2)读图可知,图中A是湿润地区,B是半湿润地区,其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也是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是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读图可知,图中数码①为西南季风,来自于印度洋,②为东南季风,来自于太平洋,都是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温暖湿润,所以是给我国带来降水的主要因素。
故答案为:(1)湿润;干旱;(2)秦;淮;(3)东南;印度;太平。【点评】(1)本题考查把我国4类干湿地区的划分,读图解答即可。(2)本题考查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夏季风,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第二篇: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国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A.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少部分位于高纬度 C.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D.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读四省区轮廓图回下面小题:
(1)四省区中纬度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假如选择旅游地,能领略最多少数民族风情应选择()
A.① B.② C.③ D.④ 3.读伍十元人民币背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景观所在的省区是()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2)属于该自治区民族文化遗产的是()
A.木卡姆艺术 B.《格萨尔》史诗 C.呼麦 D.开斋节 4.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5.下列山脉中既是东西走向,又是一、二级阶梯分界的是()
A.大兴安岭 B.横断山脉 C.秦岭 D.昆仑山脉 6.中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原因是()
A.南北跨纬度广 B.东临太平洋,西部背靠亚欧大陆 C.地形复杂多样 D.人口众多 7.关于我国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C.季节分配均匀 D.空间分配均匀
8.读我国沿36°N的地形剖面图,图中一,二,三阶梯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
A.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B.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9.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00年我国总人口数比1990年增加了1.64亿,平均每年净增1561万人。材料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比较表
(1)材料一中我国每年平均净增1561万人,主要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D.人口基数大(2)材料二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人口分布均匀 B.人口分布不均匀 C.西部人口密度大 D.沿海人口密度小 10.下列地形区中,全部在干旱地区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11.“ 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出我国()
A.东西交通便利 B.地势西高东低 C.地形复杂多样 D.河流落差大
12.我国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得益于()
A.气候复杂多样 B.雨热同期 C.季风气候显著 D.多特殊天气 13.下列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江大河向东流入大海 B.三级阶梯状的地势使我国许多河流富蕴水能,几乎处处可建水电站
C.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海上湿润气流可以向我国内陆推进,有利于形成丰富的降水 D.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等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
14.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分界线与该界线大体一致的是()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亚热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⑤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15.下列省级行政区中,简称和行政中心搭配正确的是()
A.渝—成都 B.陇—兰州 C.黔—昆明 D.皖—南京
16.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位置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 ④冬季风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季风气候区的降水和气温在时间上的配合特点是()
A.雨热同期 B.夏季高温少雨 C.冬季低温少雨 D.冬季高温多雨 18.我国领海中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渤海、东海、南海、黄海 B.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渤海、南海、黄海、东海 D.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19.某旅游团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出发,就近进行了“出境游”,他们可能游览了下列邻国中的()
A.泰国 B.越南 C.缅甸 D.印度 20.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东南、西南、西北 B.东北、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东南 D.东北、西北、西南 21.下列有关我国各民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 B.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C.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D.我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南等地区
二、综合题
22.读我国的四条主要地理分界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代表我国人口分界线是________(填字母),名称是________一线。
(2)上图中代表我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是________(填字母)。
(3)A图虚线东侧经过________一线,该线以南耕地类型是________(旱地、水田),以北地区的河流________(有、无)结冰现象。
23.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代表的国家:②________;⑧________。
(2)E省区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
(3)学校所属省级行政区应位于B、C、D中的________(填字母),简称是________。
(4)F省区是________(填全称)。
(5)A是________岛,其所属的温度带是________带。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1.【答案】B
【考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解析】【分析】我国疆域辽阔,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经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经纬度很广,从半球上来看,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北回归线从我国的南部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故本题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理位置的知识,学生多读图,加强理解。2.【答案】(1)D(2)A
【考点】34个省级行政区域名称、位置、轮廓、简称、行政中心
【解析】【分析】⑴读图可知,①是云南省;②是广东省;③ 是湖北省;④是黑龙江省,四省区中纬度最高的是黑龙江省,故答案D正确。
⑵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云南省,①是云南省,故答案A正确。故答案为:(1)D;(2)A。
【点评】(1)考查的是我国省级区域的知识,学生多阅读地图,牢记各个省的外部轮廓和地理位置。‘(2)考查的是少数民族的分布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3.【答案】(1)D(2)B
【考点】34个省级行政区域名称、位置、轮廓、简称、行政中心
【解析】【分析】⑴读图可知,图中景观是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故答案D正确。
⑵木卡姆艺术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文化遗产; 《格萨尔》史诗是西藏自治区民族文化遗产; 呼麦是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文化遗产;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三大宗教节日之一,它是我国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穆斯林共同欢度的节日;故答案B正确。故答案为:(1)D;(2)B。
【点评】(1)本题贴近生活,学生加强对我国各个省区的理解。
(2)《格萨尔史诗》的故事结构,纵向概括了藏族社会发展史的两个重大的历史时期,横向包容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邦国和地区,纵横数千里,内涵广阔,结构宏伟。4.【答案】A
【考点】我国主要地形及地形区、地形构成特点
【解析】【分析】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说明该地有草、有牛羊,畜牧业发达,应是内蒙古高原。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四大高原的特征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5.【答案】D
【考点】我国主要山脉
【解析】【分析】中国地势的
11.【答案】B
【考点】我国地势特点
【解析】【分析】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使我国河流滚滚东流,故答案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的特点,学生加强理解。12.【答案】A
【考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部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殖生长,使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也有利于开展多种经营,使我国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使我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对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的影响。14.【答案】B
【考点】地势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气候、交通、河流等)
【解析】【分析】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我国许多大江大河顺地势向东流入大海;三级阶梯状的地势使我国许多河流富蕴水能,在阶梯交界处可建水电站;西高东低的地势使海上湿润气流可以向我国内陆推进,有利于形成丰富的降水;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等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故B正确。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地势特点及影响,理解解答即可。15.【答案】C
【考点】我国人文环境差异显著(人类活动差异、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
【解析】【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是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学生加强对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理解。16.【答案】B
【考点】34个省级行政区域名称、位置、轮廓、简称、行政中心
【解析】【分析】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四川省简称川,行政中心是成都;甘肃省简称甘或陇,行政中心是兰州;云南省简称滇或云,行政中心是昆明;江苏省简称苏,行政中心是南京。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省级区域的相关知识,学生牢记各个省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17.【答案】D
【考点】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主要是因为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白昼时间越短,气温越低;加上北方地区离冬季风更近,加剧了北方气候的寒冷。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我国气候的因素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18.【答案】A
【考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
【解析】【分析】季风气候区的降水和气温在时间上的配合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即雨热同期。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气候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19.【答案】D
【考点】中国地理事物名称(临海、海峡、半岛、岛屿、内海)
【解析】【分析】我国领海自北往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也是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临海的知识,学生多阅读地图,加强理解。20.【答案】B
【考点】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解析】【分析】读中国疆域图可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陆上邻国是越南。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陆上邻国的知识,学生多阅读地图,加强理解。21.【答案】D
【考点】民族分布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共有56个民族,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根据题意. 故选:D.
【点评】熟记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即可得出答案. 22.【答案】D
【考点】民族分布特点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为少数民族。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其中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故本题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民族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
二、综合题
23.【答案】(1)D;黑河—腾冲(2)B(3)秦岭——准河;水田;有
【考点】人口及人口分布特点、人口疏密分界线,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分析】该题以读我国的四条主要地理分界线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中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我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秦岭-准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⑴读图可知,A是秦岭-准河一线;B是我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C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是中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上图中代表我国人口分界线是D,名称是黑河—腾冲。⑵读图可知,上图中代表我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是B。
⑶读图可知,A图虚线东侧经过秦岭-准河一线,该线以南耕地类型是水田,以北地区的河流有结冰现象。
故答案为:(1)D、黑河—腾冲;(2)B;(3)秦岭——准河、水田、有。【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
(2)考查的是我国阶梯的分界线,我国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考查的是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24.【答案】(1)韩国;印度(2)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3)B;苏
(4)广西壮族自治区(5)海南;热
【考点】34个省级行政区域名称、位置、轮廓、简称、行政中心,中国陆上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解析】【分析】该题以读“中国疆域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中国的地理位置、岛屿,陆上邻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其分布、中国的地形和气候,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⑴读图可知,图中数字代表的国家②是韩国;⑧是印度。
⑵读图可知,E省区的地形区名称是四川盆地,其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⑶读图可知,学校所属省级行政区是江苏省,应位于B、C、D中的B,简称为苏。⑷读图可知,F省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
⑸读图可知,A是海南岛,其所属的温度带是热带。
故答案为:(1)韩国、印度;(2)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3)B、苏;(4)广西壮族自治区;(5)海南、热。
【点评】(1)考查的是我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的知识,我国的陆上邻国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缅甸、老挝和越南。
(2)考查的是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和气候类型的知识,学生多阅读地图,加强理解。(3)考查的是我国的省区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
(4)考查的是我国的省区的知识,学生多阅读地图,牢记我国各个省级区域的位置。(5)考查的是我国的岛屿和温度带的知识,学生加强理解。
第三篇:2017-20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总结
2017-2018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总结
石慧亮
一、基本情况
本次八年级地理期中考试,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目难易比例恰当。
二、试卷的总体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
本次考试试卷的分值为50分,试卷由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种题型组成。考查内容是八年级上册前两章的内容。
(二)试卷的特点——重基础、重读图,题灵活,本份试卷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答题情况
单选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出错比较多的是3、8、10、14、20题。重点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地理学习方法与能力。总体上反映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弱、记忆不够准确。尤其是对省级行政区的考察,人口最多、相邻省区最多、相邻国家最多的省区分别是哪一个?有一部分学生答对了,有很多学生很茫然。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我国季风的特点、形成原因、对我国气候的影响等方面理解不到位,导致14、20题错误较多。
2、综合题答题情况分析
综合题共3大题,30分。主要考查中国的疆域、中国的三级地势和黄河的水系情况。从学生的答题看,部分学生的读图能力薄弱,低分率偏高也主要就是由读图这方面造成的。尤其是第21题和第22题,第21题针对我国邻国和濒临海洋的考察,得分率低。第22题雅鲁藏布江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名称学生记忆有错误、写字有错误将克字写成了科,这同时也提醒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重点字多强调、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
总之,答卷情况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的地理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学习方法及终身学习必备的运用地图能力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
1、从本次考试来看,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审题不清,思路不明,解题能力差。
2、学生基本读图析图能力较差,如第23题黄河水系图学生得分不高。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还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细致,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2017年11月23日
第四篇:2014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2014届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
析)
一、选择题
读海底深度与其岩石年龄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处的岩石类型和地形分别是()A.变质岩海盆 B.侵入岩海沟 C.沉积岩岛弧 D.喷出岩海岭
2.下列地区所处的板块边界与甲处类似的是()A.日本群岛 B.地中海 C.新西兰南北二岛 D.冰岛 【答案】 1.D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大洋中,岩浆从海岭处不断涌出,堆高成为类似陆地山脉的海岭,并且推动两侧板块张裂运动,距海岭越远,岩石年龄越老,图中就反映出了这一特征,所以D项正确。
2.海岭为板块生长边界。日本群岛、地中海、新西兰南北二岛的板块边界都属于消亡边界类型,只有冰岛位处板块生长边界。考点:板块构造。
3.下图是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燕山山脉的结合部,花岗岩石林地貌为其主要特色之一。该地花岗岩石林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D.风化、侵蚀—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花岗岩的形成是岩浆的侵入冷凝而成,花岗岩形成后地壳抬升出露地表,受外力不断的风化、侵蚀而成为图示花岗岩石林地貌。考点:地貌成因。
下图为南美大陆沿34°S纬线1月均温、7月均温、11-4月降水量、5月-10月降水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小处位于横坐标
A.900km附近B.400km附近 C.300km附近D.200km附近5.该大陆在图示纬度带东、西两岸气温和降水特征及其主要成因是 A.西部自沿岸向内陆气温递减较快是由于大陆性明显增强 B.11月~4月西岸降水少于东岸,是由于西岸位于信风背风坡 C.5月~10月东岸降水少于西岸,是由于东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西岸各月平均气温低于东岸主要是由于洋流的影响 【答案】 4.D 5.D 【解析】 试题分析:
4.34°S纬线穿越的南美大陆,翻越了安第斯山脉。所以,无论是1月(南半球夏季),还是7月(南半球冬季),两条气温曲线在距同一海岸相同的地方因山脉地势升高而气温降低,具有一致性;西岸为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东岸为夏雨冬干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量冬季(5-10月)西多东少,夏季(11-4月)西少东多。根据上述分析,可以把图中四线所代表的地理要素区分开来,如下图所示。
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位置确定,可以结合横坐标读出1月均温和7月均温两条曲线最接近处的位置。
5.11-4月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受副高控制,炎热少雨,而东岸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5-11月的大陆西岸,受北移的西风带的影响,带来海洋的水汽,降水丰富,而东岸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A项西部自沿海向内陆气温递减快是因为山脉地势升高。西岸有秘鲁寒流降温东岸有巴西暖流增温,导致西岸各月均温低于东岸,所以D项正确。考点:世界区域地理。
下图是某地地下水位(虚线)和地面沉降(实线)的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对该地地下水位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地下水位下降与该地地表水缺乏有关 B.从水位变化看,该地位于半干旱或干旱地区 C.该地地下水位变化和地面沉降始终正相关 D.该地地下水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下降
7.当地面沉降超过200毫米时的地下水水位称为红色警戒水位。则该地的警戒水位埋藏深度以及出现的时间大概是
A.50米;1996年 B.30米;1985年 C.40米;1989年 D.20米;1983年 【答案】 6.A 7.A 【解析】 试题分析:
6.从该地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地面沉降的关系可以看出,该地地下水位的变化与该地地表水缺乏,而过渡开采地下水有关,A项正确。1980年前,该地地下水埋深10米左右,而后随着地下水的过渡开采,埋深在下降,说明该地没有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B项错误。1995年左右以后,该地地下水水位有所上升,所以C项错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该地地下水水位先下降,大致到1995年后,有所上升,D项错。
7.如下图所示。先找出地面沉降达到200毫米时的a点,可以读出该点的时间c约为1996年左右,再找出该时间对应的地下水水位b点,读出b点表示的地下水水位d点约为55米左右。A项最符合。
考点:地下水。
8.动植物的“始见”在物候学上常被作为季节到来的标志。山桃的开花盛期往往标志着当地春天的到来。影响该地区山桃开花盛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地形 C.光照 D.水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图示地区为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新疆部分地区。图中青藏高原地区整体山桃开花盛期都比其北侧新疆地区要早,说明影响该地区山桃开花盛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考点:气候。
9.图中甲代表形成某种自然灾害的原因,序号①-④分别表示灾害及其现象的关联,下列表述顺序依次正确的是
A.岩层断裂地震滑坡崩塌海啸 B.冷锋降温寒潮大风雨雪 C.气旋台风狂风暴雨潮汐 D.地壳运动火山地震洪水泥石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寒潮才导致降温,大风,雨雪天气,顺序不对。C选项错误,潮汐是天体引潮力的影响而成,不是台风的影响。D选项错误,火山一般不导致洪水,只在有大量山岳冰川地区的火山可能会导致泥石流。考点:自然灾害的关联性。下图为部分经纬线图,30°N纬线与120°E经线相交于①地,①、②、③、④地位于同一经线圈上,且①与②、②与③之间纬度差均为15°,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地比③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B.④地日落时①地正值日出时刻 C.③地与④地相比白昼时间较短 D.①地与④地相距大约2万千米
11.关于图中各地所在区域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③附近冬末春初河流有凌汛现象发生 B.②附近自然植被是以温带草原带为主 C.①附近在外力作用下喀斯特地貌广布 D.④附近气候特点呈明显的旱、雨两季 【答案】 10.A 11.A 【解析】 试题分析:
10.②地和③地都位于30°N以北,且③地纬度比②地高,全年②地正午太阳高度都比③地大,A正确。④地和①地在同一经线圈上,只有春秋分日当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才可能出现当④地日落时①地正值日出时刻,B项错误。③地纬度较④地高,在北半球夏半年时③地昼长比④地长,C项错误。①地与④地最短距离(两地所在的大圆的劣弧长,两地在同一经线圈上,经线圈属于大圆)为120×111=23320km(120为两地相差的纬度,111为纬度相差1°,地面距离相差111千米),D项错误。
11.根据图中条件,可以判断出四地的经纬度位置:①地(30°N,120°E),②地(45°N,120°E),③地(60°N,120°E),④地(30°N,60°W)。①地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流水沉积地面发育;②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③地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其河流有凌汛现象发生;④地位于美国东南地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旱季不明显。
考点:地球运动;区域地理。
12.假设O点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则当该点与北京的球面距离达到最短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A.6月22日23时44分 B.12月22日12点16分 C.6月22日11点44分 D.12月23日0点16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当O点纬度位于66°34′N为最低,且与北京(116°E)在同一经线上时,两地的球面距离最短。O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12时或者0时。当O点所在经线为0时时,日期为6月22日,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0时16分;当O点所在经线为12时时,日期为12月22日,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12时16分。考点:晨昏线;北京时间。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模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3.气压的分布状况与月份的对应关系最有可能的是
A.甲图—5月份 B.甲图—3月份 C.乙图—7月份 D.乙图—10月份 14.高原隆起使M地在图示季节的气候特征出现的变化是 A.气温降低,降水量减少 B.气温降低,降水量不变 C.气温不变,降水量减少 D.气温增高,降水量增多 【答案】 13.C 14.A 【解析】 试题分析:
13.从图中可以看出,青藏高原隆起后,高压中心北移,低压中心南移。甲图所示青藏高原隆起后亚欧大陆被高压中心控制,应为北半球冬季;乙图所示青藏高原隆起后亚欧大陆被低压中心控制,应为北半球夏季。所以C项正确。
14.M处在青藏高原隆起前盛行偏南风,温和湿润,而青藏高原隆起后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所以A项符合题意。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5.甲处所处的大洲可能为 A.欧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16.乙处洋流可能是
A.拉布拉多寒流 B.加那利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D.秘鲁寒流 【答案】 15.B 16.A 【解析】 试题分析:
15.图中表层年平均等温线自南向北温度变低,该海域应为北半球,排除D项;甲处位于该海域的西岸,排除A项;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向南凸出,该海域有寒流经过,排除C项。A项正确。
16.从表层年平均温度可知,图示洋流是位于北美洲中高纬度的大陆东岸的寒冷,分布在北美洲东岸的寒流为拉布拉多寒流。考点:洋流。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读“某 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9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C.3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D.6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18.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
A.西欧地区 B.南亚地区 C.地中海地区 D.东亚地区 【答案】 17.C 18.C 【解析】 试题分析:
17.当水量盈余率大于1时,水量盈余,小于1,水量亏损,等于1,水量盈亏相当;该湖泊从10月份到2月份水量盈余,水库储水量一直增加,到3月份时,储水量达到最大;4月份到8月份水量亏损,水库储水量一直减少,到9月份时,储水量达到最小。C项正确。18.该湖泊应位于北半球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的地区,为地中海气候。西欧大部分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亚和东亚地区没有地中海气候。所以C项正确。考点:气候。
下图为某时赤道南北天气状况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移动 B.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 C.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南风,形成暖锋 D.m地晴朗,n地多雨
20.上图中右图正确反映②锋面过境期间a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 19.C 20.A 【解析】 试题分析:
19.甲和乙分别为北半球和南半球的锋面气旋系统。甲系统中空气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幅合,①锋面也在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即向东南方向运动;乙系统中空气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幅合,②锋面也在沿顺时针方向运动,即向西南方向运动,所以A项错误。乙天气系统中心为气旋系统,中心空气旋转上升,B项错误。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南风(在等压线图上可画出其风向),根据该气旋的运动方向,可判断东侧的锋面是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为暖锋,C项正确。m地位于暖锋的锋前,n地位于冷锋的锋前,暖锋降水在锋前,冷锋降水在锋后,所以m处多雨,n处晴朗。
20.结合南半球锋面气旋的图示判断,②锋面为暖锋,暖锋过境期间,则气温明显升高,A曲线正确。
考点:锋面气旋系统。
21.下图是某地区2011年1月8日某时500百帕等压面分布图,等压面上甲点的风向应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甲点西南侧500百帕等压面分布海拔变高,东北侧500百帕等压面分布海拔变低,说明甲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西南侧气压值高,东北侧气压值低,水平气压梯度力从西南侧指向东北侧,再考虑北半球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在两力的共同影响下,最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500百帕为高空气压,所以其风向为高空风),为西北风。考点:高空风向。
读“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水流向,实线、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1月、7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2.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1月输沙量少于7月 B.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C.水循环7月不如1月活跃 D.流域植被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23.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22.C 23.C 【解析】 试题分析:
2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流1月河面宽度大于7月,说明1月流量较7月大,则河流1月输沙量多于7月;该河在北半球,1月流量大,说明径流量不与气温呈正相关;因7月流量较小,所以水循环7月不如1月活跃;该河最有可能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流域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为主。
23.河流曲流处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四地都位于河流弯曲处,乙和丙位于凹岸,侵蚀为主;甲和丁位于凸岸,所以流水侵蚀作用显著的要在乙和丙处选择,但丙处比乙处在7月枯水季节水量要大,所以侵蚀作用更显著。考点:河流;流水作用。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有一自南向北的河流,西岸冲刷较重。某日北京时间18:50时,该地旗杆影子缩为一个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4.有关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非洲地中海沿岸 B.盛行风为东北风 C.可能为热带荒漠景观 D.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25.图示地区中
A.甲处构造为典型的储油构造 B.丙处钻井可能发现变质岩 C.乙处钻探到的岩层最复杂 D.丁处地下铁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答案】 24.C 25.B 【解析】 试题分析:
24.根据“甲处有一自南向北的河流,西岸冲刷较重”这一信息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半球河流左岸侵蚀严重);“某日北京时间18:50时,该地旗杆影子缩为一个点”这一信息说明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位于热带。当该地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为18:50,可计算该地的经度为17°30′E,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东半球,有可能盛行风为东南风;可能为热带荒漠景观。C项正确。
25.甲处为一断层,不能储油;铁矿矿体属于变质岩,丙处钻井能发现;四处钻探到的岩层最复杂的是丙处;图中断层破坏了铁矿矿体,说明铁矿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早。考点:地球运动;地质构造。
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6.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补给分别是 A.雨水、雨水 B.高山冰川融水、雨水 C.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27.该河流沿岸植被很可能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 26.B 27.B 【解析】 试题分析:
26.上游径流量的变化与北半球气温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故可判断为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下游径流量呈现“冬季大,夏季小”的特点,最有可能处于地中海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主要在冬季。
27.从下游流量的变化冬季补给量最大,应该为雨水补给,夏季补给量少来看,该河最有可能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发育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考点:河流补给类型;植被类型。
下面为某局部地区土壤再分配速率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8.①②③④四条虚线所在位置冲沟(流水侵蚀形成)最发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9.上图中沿MN线所作的地形剖面,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一条曲线
【答案】 28.B 29.B 【解析】 试题分析:
28.①和②虚线处土壤再分配速率等值线为负值,说明是土壤侵蚀,且②处等值线更密,数值更大,则该处冲沟最发育。③和④虚线处土壤再分配速率等值线为正值,说明是土壤沉积,不会发育冲沟。
29.根据流水作用与地形起伏的关系,地形起伏大,落差大的地区以侵蚀作用为主,地形起伏小、平坦的地区以沉积作用为主。结合从M到N处土壤的侵蚀和沉积状况推测其地势的起伏状况,Ⅱ线最符合。考点:流水作用
30.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境内年均温、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横轴表示南北或东西向,字母n表示经度或纬度. 符合该省(区)地理特征的是
A.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城镇、村庄多呈点状或带状分布 D.该省区境内均为内流区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该省区降水量最多达到200mm左右,应属于我国干旱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西北;根据我国西北新疆的南北距离与南北水分条件的差异,图中反映该省的地理要素的变化与新疆相符,图中n应代表纬度,甲点所在的南疆地区年均温较高,但降水稀少,乙所在的北疆地区年均温较低,但降水较多,且甲乙之间年均温迅速下降,而降水增多,指示了南疆与北疆之间的天山山脉。新疆因受水分条件限制,城镇、村庄多呈点状或带状分布,所以C项正确;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大;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属于外流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描述的是横断山脉地区的地形特征。考点:中国区域地理。
二、综合题
1.读世界某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A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_______。其影响因素是_______。(2分)(2)请说明B地区的气候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4分)(3)分析C处三角洲近年萎缩的主要原因。(2分)【答案】
(1)多,地形(2分)
(2)B地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影响:河流稀少,流量小;荒漠植被;沙漠广布(4分)
(3)上游地区水利工程的建设使输送到下游的泥沙减少;沿海波浪的侵蚀(2分)【解析】 试题分析:
(1)A地区周围为闭合的1000mm等降水量线,而该闭合等降水量线是在1000mm和500mm这两条等降水量线之间,根据等值线的判断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A区域的降水量大于1000mm,比周围地区多。该地为埃塞俄比亚高原,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所以其影响因素为地形。(2)B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受该气候的影响,植被方面以荒漠植被为主;地貌上风力作用显著,多风成地貌,沙漠广布;水文上河流稀少,流量小;土壤上多荒漠土,土壤贫瘠。
(3)C处为尼罗河三角洲。河口泥沙的沉积需要上游的输沙,当上游输沙量减少后,沉积量就会减少。尼罗河上游阿斯旺水坝的建设,大坝拦蓄了大量的泥沙,使得河口地区的泥沙沉积减少,从而导致三角洲的萎缩。
考点:等值线的判断;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河流的治理。2.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意大利全境4/5为山地,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中部有亚平宁山脉,意、法边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居欧洲第二。有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和欧洲最大的活火山——埃特纳火山。该国大理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世界闻名。
材料二 意大利轮廓、波河流域图(波河为意大利最大水系)。
(1)根据材料说出意大利所在地区的内力作用形式及其具体表现。(至少写出两种)(8分)(2)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从河流水系和补给角度分析原因。(8分)
材料三近百年来水域威尼斯每年遭遇洪水侵袭的次数上升了数倍,同时带来的问题有城市排污受阻、风暴潮侵袭、土地盐碱化等。下图是某中学的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构建的威尼斯环境问题关联图。他们从酸雨、地壳抬升、海平面上升、不合理灌溉四个地理要素逐一分析其与威尼斯环境问题的关联性。
(3)你认为他们分析的四要素中,与这些问题关联性最强的地理要素A是哪个?并说明A的成因。(4分)【答案】
(1)地壳运动:多褶皱山、地震频繁; 岩浆活动: 有火山分布; 变质作用:有大理岩(或变质岩)分布(答对两项即可得8分)(2)河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汛期较长;(2分)
春夏,气温升高,得到冰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形成汛期;(2分)冬季,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波河得到雨水补给,形成汛期;(2分)夏末秋初,冰川融水和雨水补给量减少,形成枯水期。(2分)(3)海平面上升;(2分)
原因: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极冰融化,海水体积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2分)【解析】 试题分析:
(1)主要的内力作用有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等。其具体表现为:地壳运动板块碰撞会形成褶皱山脉、海岸山脉、岛弧、海沟等,板块张裂会形成裂谷、海洋、海岭等;变质作用主要形成了变质岩;岩浆活动主要形成了岩浆岩。材料中显示褶皱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说明该地有地壳运动;大理石是变质岩,说明该地有变质作用;埃特纳火山说明该地有岩浆活动。
(2)结合材料可得该河水系发达,支流众多,这一特征说明该河汇水区域大,流量大,汛期较长。该河全流域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河流流量丰富,夏季降水少,但该河北部支流源自阿尔卑斯山,夏季有大量的冰雪融水补给,所以夏季河流流量也较丰富。综合来看,该河汛期较长。
(3)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排污受阻;温度的升高会导致蒸发量增大,使得土地盐碱化严重;海平面上升会使得风暴潮灾害加剧;排水不畅后会导致洪涝灾害加剧。综合这些关系,A应该表示的是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导致极冰融化,海水体积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
考点:内力作用;河流汛期;全球气候变暖。
3.伊犁河谷地--西域的绿色走廊,中国最美的地方。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2分)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伊犁河谷享有粮仓之称。春季,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映着大地的嫩绿,描绘出绿的世界;夏季,成片的油菜花和向日葵花将大地装扮成花的海洋。
(1)描述中国境内的伊犁河流域地形分布特点,并分析说明这种地形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8分)
(2)在山体的垂直变化中,有人在伊犁河谷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4分)【答案】
(1)形似向西开口的三角形,自西向东逐渐收缩;
北为北天山山脉,南为南天山山脉,中为山势较低的乌孙山;
北部和中部山岭之间为伊犁河谷。(4分,答出南北山脉,中部谷底即可)
影响:这种半封闭地形,利于河谷形成地形雨;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水量丰富,落差大;北部高大山脉可抵御来自西伯利亚(北部)的干冷气流;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止来自塔里木盆地(南部)的风沙入侵。(4分)(任答2点,言之有理即可)(2)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2分)
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水分少,只适合草甸生长,从而形成这里山脉的“阴阳脸”现象。(2分)【解析】 试题分析:
(1)伊利河流域北部为北天山山脉,南部为南天山山脉,海拔都在4300米以上,两山形似一“三角形”,该“三角形”向西开口,中部为海拔在3500以下的乌孙山,而伊利河位于北天山山脉和乌孙山之间。该地盛行偏西风,这样的地形有利于形成地形雨,较多的降水使得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水量大,北部高大的山脉可阻止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空气,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止南侧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沙入侵。
(2)阴坡位于背阴坡,纬度较低,蒸发较弱,湿度较大,所以有利于树木的生长;而阳坡温度较高,蒸发较强,湿度较低,水分条件就不如阴坡,只适合草甸生长,从而形成这里山脉的“阴阳脸”现象。
考点:区域地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第五篇: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带解析)
一、选择题
1.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各地 A.地方时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C.自转线速度不同 D.昼夜长短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同一纬线有四同,即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自转线速度及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同一经线只有地方时是相同的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方时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要求考生有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及其对地球基础知识比较熟悉,试题属于中档性的基础题目 2.黎明前东方天际先泛起“鱼肚白”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 A.散射作用 B.反射作用 C.吸收作用 D.辐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都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所致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理解,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没有多大的难度,关键是考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识记性。3.地球上太阳直射点的最南与最北界线的决定因素是
A.国际会议的规定 B.地球的自转 C.黄赤交角的大小 D.地球的公转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周期性的来回移动,其移动范围的大小是由黄赤交角的大小所决定的,等于黄赤交角度数的2倍。考点:地球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 点评:本题只要考虑一下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的大小与黄赤交角的大小即可知识答案,试题难度较小,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4.在地球内部三大圈层中,从地心到地壳
A.温度越来越高 B.厚度越来越小 C.密度越来越大 D.压力越来越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界线所在的深度数即可知道答案。莫霍面距地表平均是17千米,古登堡面距地表的浓度大致是在2900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故地核到地壳的厚度越来越小 考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理解与掌握状况,试题本身没有难度,只是要求对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界线比较熟悉,试题属于识记性较强的题目
5.下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具体规律是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赤道不偏转。由此可知自西向东流的北半球平直河道的南岸受到侵蚀,北岸发生堆积,南半球刚好相反。
考点:地转偏向力对做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影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球的自转运动造成不同区域河流两岸的侵蚀与堆积的差异性的理解,试题本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但考生最容易分不清楚河流的左右两岸,导致答案的错误,本题容易出现非智力因素的失分。6.“北京时间”不是 A.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B.东八区区时 C.120°E的地方时
D.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同时也是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0而并非北京所在经线(116E)的地方时 考点:时区与区时的概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时区的划分及区时的概念地理解,熟悉“北京时间”是是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也是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还是我国的法定时间,绝对不是0北京所在经线(116E)的地方时。因为考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清,容易出现错误 7.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在下图中表述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受热气流上升,遇冷气流下沉,上升气流的结果造成近地面形成一个低压,下沉的地方形成高压,由此造成同一平面的气压差异,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进而形成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大气环境。故选A 考点: 热力环境的形成
点评:本题关键是要求考生掌握气体受热上升在近地面形成低压,在其对应的高空形成高压。遇冷下沉在近地面形成形成高压,在其对应的高空形成低压。在同一水平面气候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试题本身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但这一个知识要考生有较强的空间想像力及其较强的理解分析能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8.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平流层 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C.该层中的氧原子可大量吸收紫外线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平流层的气温是随高度的上升而上升,原因是在平流层中的臭氧而非氧原子吸收了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出现在对流层而不是平流层。正是因为平流层中的气温是上高下低,气流稳定,基本无法对流,只能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之为平流层。考点:大气的垂直分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大气垂直分层的理解,要求考生熟悉大气各层的气温、密度及大气运动运动状况及其原因,试题对高一的考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属于中档偏难的题目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2011年入冬以来,我国北方遭遇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50米左右。气象台也多次发布全省大雾黄色预警。据此完成题。
9.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颗粒 10.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答案】 9.D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9.大雾形成的条件是大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和适当的尘埃充当凝结核,同时气温要低,可以让大气中水汽从气态变不液态。北方地区的深秋初冬时节,昼夜温差大,晚上的气温低水汽易凝结;正是因为降水少,天气干燥,大气中的扬尘颗粒较多,为大雾的形成提供充足的凝结核条件。
10.白天雾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主要是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弱,亮度条件差,故大气能见度降低。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组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主要形式及大气的保温作用的理解,试题难度不大,但这一部分知识对高一考生来说比较抽象,无意识增加考生对此的理解与掌握的难度,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11.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梅雨”天气主要是由()造成的。A.冷锋 B.暖锋 C.台风 D.准静止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梅雨的形成是江淮静止锋 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常见天气系统的理解及其主要的实例的了解状况,同时还要求考生熟悉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试题带有较强的识记性,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12.有关气旋与反气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旋又叫低气压,在它的影响下常出现晴朗天气 B.反气旋又叫高气压,在北半球由中心向外逆时针方向流动 C.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D.蒙古高压是一种冷性反气旋,在它的影响下,天气寒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气旋、反气旋是描述的气流运动状况,高低压描述的气压场中气压关系。气旋是四周气流向中心辐合,中心气流辐合上升,天气多为阴雨天气。反气旋是高空气流下沉,北半球近地面的气流从中心向四周按顺时针辐散,对应天气应该是干燥。若是蒙古高压控制下的天气多为寒冷干燥,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天气多为炎热干燥 考点:常见的的天气系统
点评:本题关键是考查考生对高低压天气系统与气旋、反气旋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对应的天气特征、大气的运动状况,试题本身难度不大,只是许多考生对其中的概念容易混淆,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13.下面是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四条曲线中表示反气旋过境前后的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的气压变化特点可知a b c d分别是气旋、反气旋、冷锋和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特征变化趋势 考点:常见的的天气系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常见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所引起的气压变化趋势,要求考生明白反气旋对应的气压场实际上是一个高压系统,试题本身有一定的难度,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国庆放假8天,小明乘火车从西安到北京参加国庆庆典,国庆庆典阅兵仪式于北京时间10月1日10点进行。回答题 14.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 A.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地球公转的周期 C.一个太阳 D.23时56分4秒
15.火车行进时,经过地的地球公转线速度总体变化是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先变快后变慢 D.先变慢后变快 16.国庆60周年庆典阅兵仪式将于北京时间10月1日10点进行,纽约(西五区)华人应于当地时间几点收看直播
A.10月1日21时 B.10月17时日 C.9月30日21时 D.9月30日17时 【答案】 14.C 15.B 16.C 【解析】 试题分析:
14.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天是指是以太阳为参照物,即一个太阳日。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即地球自转360度所经过的时间间隔=23时56分4秒=一个恒星日。15.10月1日地球绕日运动已经过了远日点(7月初),正在向近日方向靠近,所以其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16.北京是东8区,纽约是西五区,时差为13小时,根据东边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可以计算出当北京时间10月1日10点时纽约的时间=10月1日10点-13小时=9月30日21时 考点:地球运动的特征及其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地球自转的周期、公转速度的变化及地球自转时地方时的产生与计算,这一部分内容对于考生来说本来难度就比较大,尤其是地方时、区时、时区的概念与换算,所以试题属于中档偏的的题目
17.下图为12月22日A、B、C、D四城市昼夜长短的示意图,图中斜线表示黑夜,有关四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的地转偏向力最大 B.B必定位于南极圈 C.C的纬度低于D
D.六个月后,四地的昼夜长短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的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可知,A位于赤道之上,赤道上的地转偏向力最小,为0;B位于南极圈及其以内,不一定是在南极圈上;目前时间是12月22日,六个月后时间应该次年的6月22日,只有A的昼夜长短不会变,其余三地的昼夜长短正好现在相反故选项A B D的说法都是错误的。图中C的昼夜与12小时的差值比图中D的昼夜与12小时的差异小,说明其纬度比D要低(因为纬度越低,其昼夜变化幅度越小)考点:日照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通过光照的判读,确定四地的大致位置关系,同时还要明白纬度越低,其昼夜变化幅度越小这一原理,试题的空间想像难度较大,属于中高等难度的题目
18.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9月17日18时30分从北京起飞,飞往夏威夷某岛(西十区),飞行时间为18小时,到达时当地时间是 A.9月17日0时30分 B.9月17日18时30分 C.9月18日18时30分 D.9月16日18时30分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北京与夏威夷时差为18小时,当飞机从北京起飞时,夏威夷时间应试是9月17日0时30分,飞机要途中还要飞行18小时,所以飞机到达时当地的时间应该是=9月17日0时30分+18小时= B、9月17日18时30分 考点:区时的计算
点评:本题一方面要求考生明白北京与夏威夷时差为18小时,同时还应该知识北京时间比夏威夷的时间早,当当飞机从北京起飞时,夏威夷时间应试是9月17日0时30分,到达当地时,时间是在此之后的18小时,试题的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理解难度较大,是属于难度较大的中档题目
19.位于赤道与180°经线交点上的某舰艇,向正北方向发射炮弹,炮弹应落在 ①东十二区
②西十二区
③180°经线以东
④西半球 A.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炮弹向北发射,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它应该向右发生偏转,东在180°经线的东侧,180°经线的东侧是西十二区,属于西半球 考点:地球基础知识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熟悉地转偏向力的偏转规律的同时,还应该熟悉经度数的分布规律、24个时区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规律,试题涉及到知识点较多,知识的跨度较大,对于高一的考生来说,试题属于难度较大的题目
福建某学校(25º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左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题。
20.12月22日正午,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应调节∠a为 A.23°26ˊ B.41°34ˊ C.48°26ˊ D.66°34ˊ 21.假如黄赤交角变为20°,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杭州阳光可能直射 B.地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
C.在一年内∠a调整的幅度(最大与最小之差)变小 D.温带范围变小
22.一年中,活动支架影长最短的日期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答案】 20.C 21.C 22.B 【解析】 试题分析:
20.为了保证热水器有较好的吸热效果,太阳光线应该与吸热面垂直,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与当地的太阳高度角互余。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与当地纬度差=25ºN+.23°26ˊ,所以其正午太阳高度=90-(25ºN+.23°26ˊ),故当时的∠a=90-[90-(25ºN+.23°26ˊ)]=(25ºN+.23°26ˊ)=48°26ˊ
21.黄赤交角变为20°即黄赤交角变小,太阳能直射的纬度范围也变小,只有在南北纬20之间,0杭州(30N)更没被阳光直射的可能;地球极昼极夜的范围也变小,只能出现在南北纬度70到极点之间;南北温带的范围变在,分别从南北纬的20度到70度之间都属于温带的范畴。按照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在一年内∠a调整的幅度(最大与最小之差)=20×2=40,比原来的23°26ˊ×2=46°52ˊ变小了。
22.活动支架影长最短,说明其太阳高度最大,在一年中该地(25ºN)太阳高度最大应该是夏至日的正午时刻。
考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点评:本组题涉及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年变化幅度的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对五带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移动规律及其产生的地理意义,试题难度较大,涉及到知识面广,属于较高难度的题目
23.图为北半球四个地点冬至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四地中可能位于赤道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赤道终年都是昼夜平分,即昼长为12小时,根据图中提供的日出、日落时间即可计算出只有D的昼长为12小时 考点: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点评:本题其实其他都可以不考虑,只需要找到昼长时间等于12小时的即可完成任务,没有必要去把每一个字母所代表的纬度位置弄出来,那样可能就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尽管其中每一个字母所代表的纬度位置是可以判断出来的
24.某地春分时正午太阳高度为50°,当北京时间为12点时,该地的地方时为上午10点,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40°N,90°E B.50°N,120°E C.40°N,150°E D.50°N,90°E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春分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50°一定是在南北40度线上。北京时间为12点时,该地的地方时为上午10点说明它与北京的时差为2小时,经度差30度,其经度为90°E。结合选项即可选出答案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点评:本题涉及到时区、区时的换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这对高一的考生来说本身有一定的难度,试题属于中档性的题目 25.由于受热不均而形成的气压带有
①赤道低气压带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
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 ②
B.② ④ C.① ④ D.① 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赤道低气压带是因为受热气流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的低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因为两极地区遇冷,气流下沉在近地面形成的高压带,二者均为冷不均形成的。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因为高空气流在动力的的作用下下沉形成的动力高,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因为冷暖气流的交遇,暖气流沿锋面上升形成的动力低压。考点:气压带与风带
点评:本题的的关键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机制,试题难度不是太大,带有较强的识记性,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26.下列四幅风带图中,对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主要是终年受北半球的中纬西风的影响,根据所学的三圈环流的知识可知A为北半球的盛行西风,B为南半球的中纬西风,C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D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 考点:气压带与风带
点评:本题要求考生熟悉三圈环流中的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对世界各地的气候的影响,试题带有较强的的理解性识记性,属于中档性的基础题目 读环流示意图,完成题。
27.若此图为热力环流模式图,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②③为垂直气流,①④为水平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丙>丁>甲 D.乙>甲>丁>丙
28.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模式图,甲乙为近地面,则①处为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西风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信风带 【答案】 27.B 28.D 【解析】 试题分析:
27.根据气流在同一水平面上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在竖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即可得出其中四地的气压大小关系为乙>甲>丁>丙
28.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模式图,甲乙为近地面,则甲为赤道低压,乙为副热带高压,从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低压的只能是信风,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南半球为东南信风。故选D 考点:大气运动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点评:本组题通过气流的运动模式模式考查考生对热力环流及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等相关知识的理解,试题本身的难度较大,需要考生掌握全球气压风带的分布规律及热力环流中同一水平面上、竖直方向的气压大小的比较,试题对高一的考生来有一定的难度,属于中档偏难的题目 读图,回答题。
29.图中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30.影响地中海气候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是()A.①和④ B.③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答案】 29.C 30.B 【解析】 试题分析:
29.根据近地面气流总是从高压流低,故两个回归线附近一定是高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处在回归线附近。根据全球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分布规律可知①为赤道低带,②为东南信风带,③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④为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
30.中海气候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是受副热带高压与西风的交替控制而成的,故选B 考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以世界气候的影响
点评:本组题关键考生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识记与理解,明白地中海气候的形成原因,题目本身带有较强的识记性,难度不大,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31.每到节日盛典,人们常常利用放气球的形式进行庆祝,据此完成如果气球在正常的天气下刚刚释放时其水平运动的方向是向东北方向,则释放的城市可能是 A.伦敦 B.开普顿 C.新加坡 D.郑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伦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其盛行西风为西南风,从西南吹东北
考点: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
点评:本题只要考生熟悉伦敦的气候类型,明白其成因,同时对各选项提供的地名比较熟悉,完成此题的难度不大,关键是高一的考生对这些地名不熟悉,这就增加了试题的难度了,总之试题属于一般性的中档题目 降水的多少取决于大气环流条件,而大气环流状况决定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据此回答题。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 从陆地流向海洋的气流容易降水 ② 从高空流向地面的下沉气流容易降水 ③ 从地面流向高空的上升气流容易降水 ④ 从海洋流向大陆的气流容易降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3.下列地区,降水稀少的是
① 大陆东岸的海风 ② 大陆西岸信风带
③ 冬季大陆高气压中心地区 ④ 夏季海洋低气压边缘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32.C 33.B 【解析】 试题分析:
32.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温降低,其中的水汽容易发季凝结,形成阴雨天气。下沉气流随气温的升高,其中的水汽不容易凝结,对应的天气多为晴朗天气;从海洋来到气流的水汽含量大,容易给陆地上空带来较多的降水。从陆地流向海洋的气流较为干燥,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形成较多的降水
33.结合上题的分析,大陆西岸信风是离岸风,即风中从陆地吹向海洋的,较为干燥,不会形成较多的降水;大陆高气压中心是下沉气流,也不会形成较多的降水。答案选B 考点:大气环流对气候状况的影响
点评:本组的关键就是要考生明白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是干风,降水的可能性少,高压中心是下沉气流,天气晴朗,不可能形成多少降水,而低压因为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可能出现阴雨天气,试题难度不大,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读下图完成题:
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气压⑤点最高,④点最低 B.气压①②③点相等 C.气压①点最高,⑤点最低 D.近地面气压甲地<乙地
35.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空气受热,气流上升 B.乙地气流下沉,多阴雨天气 C.若此图为热岛环流,则甲地为郊区 D.甲乙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答案】 34.D 35.A 【解析】 试题分析:
34.根据图的高空等压面的分布特点可以判定近地面的甲乙两地分别是因为热力原因形成的热低压与冷高压,近地面气压甲地<乙地。图中①②③④⑤的气压大小关系是①>⑤=②=③>④
35.甲地热低压的形成是因为气流受热上升。乙地气流下沉,多阴晴朗天气。若此图为热岛环流,则甲地为城市区,乙为郊区。图示区域的热力环流是呈现为顺时针方向流动的。考点:热力环流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是通过图中高空的等压面的分布特点推断近地在甲乙两地气压的状况,掌握在竖直方向,越往高空气压越低,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的,试题的难度较大,属于中档偏的题目
二、综合题
1.左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右图是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据图完成以下活动。(10分)
⑴ 此时A点地方时为 点,A点日出方位为。B点日落时刻是 点。⑵ 左图为北半球(节气)的太阳光照图。
⑶ C与D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白昼更长的是。⑷ 该日,地球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图中的 位置(填序号)。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
⑸左图所示季节,西安的气候特点是
【答案】⑴15点:东北:21点 ⑵夏至 ⑶ D,D,C。⑷①,慢
⑸高温多雨 【解析】
试题分析:从日照图中可以看出整个北极圈内有极昼产生,日期应该是6月22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日出东偏,日落西偏北。再根据日照图中的经
0纬分布的规律可以判定A的经度为东经90,其地方时为15点,B的地方时为21点,且B正处在昏线上。C在北极圈上,D在赤道上,根据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变化规律可知,纬度越低,其线速度越大。所以D的线速度较C大。这一天C与直射点(北回归线)的纬度差0000=6634′-2326′=4308′,而D与直射点的纬度差=2326′,所以D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C的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根据地轴倾斜的方向及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可知右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夏至日、春分日、冬至日及秋分日。因为此日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正处在绕公转的远日点附近,所以其公转速度应该较快,并有逐渐加快的趋势。夏至日,西安(温带季风气候)正值高温多雨时期,考点:日照图的判读及地球绕日公转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通过对北半球夏至日的日照图及地球绕日公转图的判读,考查了考生对经纬网地图的判读、日照图的判读、时间的计算、日出与日落方位的判定、正午太阳度的计算、地球自线速度大小的比较,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地球绕日公转运动的规律等众多知识点的考查,试题涉及到知识点多,面广,对于高一的考生来说时空的想像难度较大,试题属于难度较大的中高等题目
2.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此时是北半球的 季,亚欧大陆上形成(高、低)气压。
(2)半年后,A处刮 季风(风向),性质是。B处刮 季风。(风向)(3)季风环流使我国秦岭_淮河以南地区夏季(气候特征),冬季(气候特征)。
(4)与C纬度相当的大陆西海岸形成 气候,其形成与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有关。【答案】(1)夏 低
(2)西北 寒冷干燥 东北。
(3)高温多雨 温暖湿润(低温少雨)
(4)温带海洋性气候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东亚、南亚及东南亚盛行的风向来看,时间应该是北半球的夏季,这时的陆地气温较高,气压低。半年后,即时间到了北半球的冬季,对于地处东亚的A地和地处南亚的B来说,均受蒙古高压的影响,A盛行西北季风,性质寒冷干燥;B地盛行东北季风;受季风环流的影响,我国秦岭_淮河以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C地处我国华北一带,其纬度位置大概是在北纬40度左右,与其对应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终年温和,降水均一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考点:东亚、南亚及东南亚的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其特征
点评:本题主要通过对东亚、南亚及东南亚的季风环流图的判读,考查考生对季风环流的分布、成因特点的理解与掌握,要求考生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应的大陆西岸气候的特点能进行对比分析,试题属于中档性的基础题目 3.分析北半球某地的天气系统示意图,依次回答(12分):
(1)图中的高低气压中心:C为 压,D为 压。
(2)图中的天气系统:C为,D为(填“气旋”或“反气旋”)。(3)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C处,D处。
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 :C处气流呈____时针旋转; D处气流呈____时针旋转。天气:C处,D处。
(4)图中冷锋雨区位置在(甲乙丙丁中的)地,暖锋雨区位置在(甲乙丙丁中的)地。【答案】(1)高 低(2)反气旋 气旋
(3)下沉 上升 顺 逆 晴朗 阴雨(4)甲 丁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的气压场的分布特征不难看出C为高压中心,D为低压中心,高低压是就气压场的分布特征而言的,若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低压就是一种气旋,近地面的气流从四周流向中心,中心气流辐合上升,若是在北半球,气旋在近地面表现为一种逆时针辐合;高压就是一种反气旋,近地面的气流从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是一股下沉气流,在北半球,反气旋辐散的方向表现为顺时针方向。在锋面气旋中,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在其西侧的低压槽部分出现的总是冷锋,东侧的低压槽部分出现的总是暖锋。冷锋的降水在锋后,图中的甲所在的区域,暖锋降水在锋前,即图中丁所在的区域 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考生对气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状况、对应的气压特征、锋面气旋的天气特征等相关知识,试题要求考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本题的锋面气旋的相关知识,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属于中档偏难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