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10:37: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教学设计》。

第一篇:初中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1.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识记《权利法案》的内容,理解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3.理解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及运作。

环节一:导入阅读一则新闻,思考:

首相在英国政治中扮演什么角色?与议会的关系?在英国掌握大权的还是女王吗?

环节二:探究问题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确立起来的?(板书)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问:为什么叫光荣革命,其实质是什么?)

历史传统:英国早期的议会传统。

思想基础:早期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探究问题二: 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如何确立的?(板书)

1.《权利法案》的颁布:阅读材料,思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哪个权利没有受到限制?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利?法案颁布的意义?

小组讨论:对比前后两个国王的权力不同。

2.1832年议会改革:上下议院的早期组成? 议会改革的原因?议会改革的结果?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政党制的发展:内阁的由来:

责任内阁的形成:(举手回答;小组讨论:梅姨上台的步骤)

内阁与首相议会的关系:(小组讨论,逐条回答)责任内阁关系图

(补充总结):为了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资产阶级政党展开激烈竞争,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

阅读历史纵横,总结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板书)(举手回答)

思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作用及影响(举手回答)

环节三:本课小结(提纲和关系图)

环节四:课堂练习环节五:布置作业

第二篇: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教案)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3.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余江一中:邓耀吉

一、对学生的分析

高一新生整体学习水平偏低,历史基础几乎为零,政治思维也十分薄弱,学习能力也比较低下,学习兴趣普遍偏低,所以老师的课堂授课面临两大难题:其一,如何让他们乐学;其二,如何让他们善学。解决办法只有一个:深入浅出!不断创设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历史的热情,启迪学生学习的智慧。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要求和历史认知必须遵循的基本思路,制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

(1)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背景和根本原因,知道革命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2)分析有关《权利法案》的内容材料,归纳君主与议会势力的消长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及特点

(3)学习英国责任内阁制的产生与内容,归纳英国议会、内阁(首相)与国王三者的相互关系与职能分工

(4)掌握英国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的原因及结果

(5)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探讨中国与英国政治制度的区别。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再现,现实追踪,分析材料,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参与讨论,进行问题探究与合作学习,使学生善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2)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全面、客观、历史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地位与作用,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三、本课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发展

教学难点: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课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解与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重点解决以下二个难点:

难点一:根据《权利法案》分析什么叫君主立宪制?

难点二: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议会和内阁(首相)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职能分工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内容由于所讲内容概念性较强而且较抽象的特点,主要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探究方式进行。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学会在课堂上主动

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培养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探究方式进行既符合学生认知的水平,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五、【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在上课之前呢?我要问大家一个常识性的问题。→幻灯片1

老师问:大家知道现在的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哪种政体?共有几类? 学生回答:英国的君主立宪 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 德国的君主立宪 法国的民主共和 日本的君主立宪等等。2类(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

老师问:知道这两种政体分别首创于哪国吗?什么时间呢?

学生回答:君主立宪首创于英国,标志:1689年的《权利法案》;民主共和首创于美国,标志是《1787年宪法》。

老师回答:是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共分为2类(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4种模式:分别是:英国式的君主立宪(1689权利法案)德国式的君主立宪(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和美国式的民主共和政体(1787年宪法)以及法国式的民主共和政体(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这些政体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那么,何为代议制呢?→幻灯片2

幻灯片3:代议制含义: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代议制

特点:集体统治

作用:防止专制独裁避免暴力冲突

幻灯片4:代议制民主政治:现代社会各国的民主政治都属于代议制民主政治,属于间接民主政治,源于古希腊雅典的直接民主政治(公民大会),故当今世界的西方政治文明一定程度上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如: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的代议制民主政治)、西方各国的议会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

六、【讲述内容】

这就是我们即将在第三单元所要学习掌握的内容。好的,接下来我们首先学习了解第一节《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幻灯片5

老师问: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度?我们以前倒是经常听说过君主专制。

幻灯片6: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要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就一定要去了解发生在英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那就是发生在17世纪中叶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幻灯片7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原因、经过、结果)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幻灯片7 老师:为什么英国能在17世纪率先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这里面一定有它深层次的与众不同的因素存在。同学们看到书本36页正文的第一、二段材料。从中你们可以找到答案。

学生回答:

1、英国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2、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和发展;

3、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鼓吹“君权神授”,实行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幻灯片7

老师: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英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也决定了原本就已经存在的王权和议会的斗争更加激烈。这也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因素。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幻灯片8 1638年,苏格兰人民爆发起义,反对查理一世的宗教迫害。为了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需要军费,军费当然来源于百姓的税收,但是在英国有个传统,国王征收新税必须要经过议会批准。说到英国的议会制度,大家可以看到书本36页《历史纵横》。

《历史纵横》——议会制由来

(学生阅读):英国议会制度的由来。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经过了三个国王。1214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大宪章虽然是封建的法律文献,但具有进步意义,它的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是英国第一部“宪法”。亨利三世(1216—1272年)继位后,贵族继续与之对抗。亨利无奈,制定了“牛津条例”,把国家权力交给贵族操纵的十五人会议。后来,反对国王保护宪章派的贵族领袖人物西蒙·孟福特对会议进行改造,这便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次议会。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统治时,为了筹划军费,曾在1295年召开了一个由各等级共同参加的议会,此后议会经常召开,都以1295年的议会为榜样。这意味着封建国家的统治者在议会的形式下,形成剥削阶层的联合。

英国议会的构成和特点。1297年,议会获得了批准赋税的权力,到了14世纪,又获得了颁布法律(法令和条例)的权利。由于各个等级的利害不同,议会从1343年起

分成两院:上议院叫“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下议院叫众议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骑士和市民之所以同在一院,是因为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已渐趋一致了。议会的形成,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城市代表的参加和下议院的形成,对后来英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在兴起的市民阶层与下层贵族逐渐联合,他们利用议会批准赋税和通过法案的权力,对王权起了限制作用。

老师:由此可知在中世纪,君主制、议会制已经成为英国这个封建国家的传统,《大宪章》就是以封建法律文件来限制王权的先例。

老师:好的,我们了解了英国议会制传统以后,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查理一世要镇压1638年苏格兰人民起义,为什么要召开议会了。1640年11月,国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企图由议会通过法案,征收新税。当时英国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拒绝通过征税法案,而且要求限制王权。这次议会的召开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为什么说1640年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呢?这要说明一点,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从而更好地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这次议会的内容,恰恰就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的内容,限制王权实质就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1640年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革命从1640年开始——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革命的道路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荆棘密布,坎坷重重。

议会斗争(1640.11—1642.8)——内战时期(1642.8—1648.9)——共和时期(1649.5—1660)——王朝复辟(1660—1688)——光荣革命(1688)革命中,查理一世于1649年以叛国罪被处死,英国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当政时期巩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于1653年成为“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政权。而后英国经历了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在王权和议会的斗争中,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1688年,辉格党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女儿)共同入主英国,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幻灯片9

(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议会为了巩固对专制政体的胜利,趁势通过《权利法案》,巩固了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利法案》由威廉三世于1689年签署,威廉三世被宣布为“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王的前提就是必须接受由议会所提出的这部《权利法案》。

结合课本37页看《权利法案》的内容:→幻灯片10 •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3、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4、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以上这些条款分别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利? 学生回答: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司法权。

《权利法案》的内容:→幻灯片11 •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以上条款又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益? 学生回答:选举、言论自由、集会

老师:从上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及本质是什么?

《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和保障议会权利的重要法律文件,它在立法、税收、军队等方面对国王的权利明确地作了一些限制,使王权有所约束,同时也把议会的自由、议会的权利用法律文件固定下来,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它最早在英国政治制度上打下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烙印,显示了冲击封建专制政治的胜利,君主立宪制由此出现。

但是,当时英王的权力还相当大,国王有权批准议会法案、任免官吏,国王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对外宣战缔约的权利等。后来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议会权力才超过王权。这一点在课本上是有明确表述的,同学们看到课本37页正文第二段最后一句话:“议会的权利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这句话也经常作为考点,所以大家明确一点,不是《权利法案》一颁布,议会的权力就超过国王,《权利法案》颁布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已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利,从而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这是英国历史上一个质的飞跃,标志着英国由封建的“人治”社会向近代“法治”社会的转变,由“臣民”向“公民”的转变。

2.责任制内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8页“责任制内阁的形成”第一、二自然段。

“责任内阁制”的概念。内阁制是17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份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沃尔波尔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

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责任内阁制形成和发展过程。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由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引导学生阅读38页倒数一、二自然段,理解记忆“责任内阁——国王——议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内阁首相、内阁成员长生的程序。→幻灯片13 学生讨论:→幻灯片14、15

1、根据英国责任制内阁的相关知识,请问:卡梅伦上台组阁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首先,保守党必须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为多数党;

其次,保守党必须单独拥有下院中一半以上的席位或与其他党派联合拥有一半以上的 席位;

再次,他本人必须是保守党领袖; 最后,要由国王任命才行。→幻灯片14

2、若英国首相卡梅伦要出兵利比亚。你认为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答: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3、如果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出兵的话,卡梅伦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4、如果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出兵的话,结果又会如何?

答: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首相也有权宣布解散下院,重新选举。

阅读书本39页《历史纵横》分析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幻灯片16 •

1、保留君主,是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

2、由议会掌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权力中心在议会,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 •

3、君主是国家元首,但临朝不理政,代表国家,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英联邦的首脑。无权废除任何法律。【本课小结】→幻灯片17 本课从制度进程来看,英国的制度创新表现为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内阁制度的形成、议会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从实质来看,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实际上是国家权力重心的不断下移即由上帝移到君主、由君主转移到议会、由议会转移到人民。

由于英国率先完成了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实现了民主和法治,英国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创造了政治前提。同时,首创君主立宪制,树立了一种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第三篇:《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教学设计

《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教案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光荣革命”。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经过近半个世纪复杂而曲折的斗争,1688年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在这场夺权斗争中取得胜利。第二,《权利法案》与责任制内阁。“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逐渐扩张。1689年3月,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对王权的限制和议会所拥有的权利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即君主立宪制。这种由议会制约王权的政体,是资产阶级的国家体制,也是资产阶级责任内阁制的雏形。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对近代英国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国际影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近代英国史的了解侧重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过程及意义,而对《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内阁制的形成等内容了解明显不够。对当今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认识也止于基于时事的感性认识层次。

学生缺乏对近代英国议会制度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进行比较的基础知识与能力,缺乏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进行系统地分析归纳的能力。由于历史上英国与中国关系特殊,也由于英国对世界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学生对探究英国议会政治有一定的兴趣,但学生对英国政治文化的独特性、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认识不足,往往会出现以中国套世界、以西方套中国的现象出现。

(三)重点难点

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古代英国王权受到限制的主要事实;了解代议制度在英国的确立与发展历程;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与责任内阁形成的基本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等历史概念;阐释英国代议制度的基本特点及作用;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以史导论”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史从证出,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基本原则。通过情景再现,材料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意识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育学生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认识到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培育学生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的现代公民意识。

三、教学策略

无论从哪个层面讲,本节内容对高中学生来说,是既生疏又新鲜。一方面,学生通过教科书所获得的知识范围狭窄,内容陈旧;另一方面学生可通过媒体等各种途径了解到当今英国君主立宪制运行的基本情况。基于这两点,笔者认为无法通过讲授激起学生对这块内容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而只能在充分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入历史的和现实的材料,进而采用一种活动式、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因此“材料的研习与运用”、“合作与交流”在本节课主要采用的两种历史学习方法。历史学的研究主要是依据历史资料进行的,在历史学习中引进历史资料,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补充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则使材料的研习与运用提高更具可能,更具效率,更使学生感觉到知识后面的精神力量。基于对文本的理解基础上进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则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更有利于其品德的内化,最终使学生得到发展。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思

(1)引导学生回顾雅典时期的民主,教师进一步予以解释: 雅典民主蕴涵着原始民主的遗风,民主政治获得高度发展并臻于极盛的伯里克利时代也是如此。西欧历史步入中世纪后,作为与王权对抗的力量,一些封建贵族与城市势力构成了中世纪政治民主的力量。在英国,议会制度率先得到形成并发展,历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民主政治被赋予了近代的含义,也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的重要的历史影响。

(2)针对上述引言,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下列相关的问题:

①在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发展脉络如何?同一时期东方政治的走向又如何?

②英国人民是通过怎样的艰难曲折的斗争确立起近代议会制度的?其后又有怎样的发展? ③如何理解英国“民主政治被赋予了近代的含义”的特点与条件? ④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地位如何?

(二)、关于内容的处理(问题的解答)

1.历史溯源: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配以英国早期议会会场、当今英国议会大楼等图片)

教师应当至少在课前一周要求学生搜集有关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材料,回顾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史实,并要求学生单独或合作制作成一张英国中世纪议会制度形成与发展的简表,并与同一历史时期东方文明(中国)政治民主制的发展走向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提出、整合问题:

①英国近代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英国中世纪议会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②中世纪的东西方文明在政治民主的发展方向有怎样的差别?造成这样的差别的政治原因有哪些?

第①问和第②问的前一小问之材料与思路准备:

有关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情况,教师要帮助学生归纳这样一条线索:大宪章——“英国自由的奠基石”;议会制度的雏形——“牛津条例”及其“议会”出现;议会制度逐渐成熟——使国王的封建谘议机关逐渐成为国家的代议机关;议会制度向近代转型——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的议会。

在与古代中国政治民主发展的比较中可引导学生基于史实回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兴衰史(战国——提出;秦朝——确立、;西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清——强化。)以说明从秦到清的中国政治史就是民权逐渐消退、君权不断扩张的历史。

除此之外教师还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举一些生动的例子说明这一历史进程,如:在唐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坐着的;宋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站着的;而到明清大臣只好跪着了。

第②问第后一小问的理论准备:

在近代世界到来之前,不管东西方,文明的基调是农业(牧业包括在内),文明的指向是巩固和发展农业社会。然而1500年之后,东西方发展方向却分道扬镳了,西方出现了近代的曙光,东方却在彷徨中徘徊。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差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中西比较角度进行考察。比如说:在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商业游离于社会主体结构之外,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价值体系,这种文明逐步发育,最终对农业文明造成冲击。反映在英国,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资产阶级日益控制了议会,议会成为了资产阶级实现自己意志的工具。而在其他文明结构中,城市和商业也是有的,有的甚至比西欧更发达,但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商业都被包在社会主体结构之内,压在无所不包的国家大屋顶下,不可能独立发展,形成不了对主体农业文明的挑战。

2.历史转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配以查理一世上断头台、克伦威尔像、威廉和玛丽坐上英王王位等历史图片)

教师讲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可以下发资料,但不管采取何种方式,教师必须对这块内容有所补充,特别是要补充革命进程中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史实),后引导学生提出、整合问题:

①有同学学了本节内容并翻阅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后,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始终围绕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形式上是中世纪议会与王权斗争的延续,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一次夺权斗争。你认为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结论。

②你如何理解从“共和”到“光荣革命”这段英国历史,这反映了英国怎样的政治生态?这段历史给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解答问题: 第①问的思路准备:

首先要引导学生基于史实把议会在革命中所采取的政治行动予以归纳并分类成“弹劾政府大臣”、“维护议会的批税权”、“保护议员的言论自由权”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与上面所述英国中世纪议会发展史的内容相对比,以此找出历史依据。其次要引入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洛克等人有关人权学说、国家学说、法学说等材料摘要,要求学生归纳得出材料所具有的近代特征,并了解其在革命斗争中的体现。再次要把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与议会王权斗争这一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内容与形式这对关系与历史惯性的巨大力量在本次革命斗争中的反映。第②问的思路准备:

教师要引导学生“神入”历史现场,模拟、感爱英国人民,特别是资产阶级在克伦威尔或旧王朝统治下的生存状态,进而得出既限制王权,又保留君主制度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从“共和”到“光荣革命”这段英国历史,充分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进程的曲折与复杂,反映了英国尊重传统的政治生态。

3.历史新貌:《权利法案》与责任内阁制

(配以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的头像及其相关名言,相关名言应当采用英文原文。)(1)关于《权利法案》

(配以《权利法案》影印件。)

①教师要补充有关《权利法案》这一文献的材料,在学生对文献内容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其条理化和简单化处理。思路准备:

在引导学生提取材料信息的过程中,应当从这个方面去归纳: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如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等)?用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证了议会所拥有的哪些“自由”和权力?

②教师要顺势引导学生比较《权利法案》与《大宪章》的内容。要使学生认识到《权利法案》给《大宪章》赋予了近代的涵义,认识到“法律高于权力”是《权利法案》的核心理念,从而为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平台。思路准备: 《权利法案》的根本意义在于明确国王必须根据国会意愿行使行政权力的基本原则,并且规定英国的国王都必须是新教徒。以国会立法主宰国家,国王只能是依法而治的君主,必须执行资产阶级的意志,这就是

根本区别是封建君主制度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2)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配以当今英国国王伊丽莎白二世像,并注:“天佑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她的其他领土领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基督教护教者伊丽莎白二世。”)◇关于背景

教师首先应当向学生介绍关于洛克提出的法治原则的政治主张,并进一步说明洛克的思想对当时的英国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其次应当使学生回顾“经历了革命的人们基于对社会现状的认识对君主将抱何种态度”这个问题。这样就进一步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背景和原因有了初步的说明。◇关于特点

教师应当引入《权利法案》等文献资料摘要,并要求学生给予在英王与议会的关系的主题下进行整合。引导学生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教师可因循学生思路布置问题,区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与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以此联系和比较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作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关于作用

①教师可以按英国政治体制、民主化建设、国家的地位、对世界的影响分类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在上述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归纳、表述。

如:在“对世界影响上”这一项可以这样提供材料:“迄今为止,除英国外,全世界还有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地实行君主立宪制,如日本、荷兰、卢森堡、丹麦、西班牙、挪威、瑞典等。”如:在“民主化建设”这一项上建议教师提供英的政治平稳与法国政局动荡、革命不断的史实相比较的材料。

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模拟活动加深对英国君主立宪制作用的认识。同时也培育学生的民主意识,民主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生活方式。如:如以题为“请你以一个新兴棉纺织家的身份,要求分享更多的政治权利,你该怎么办?”展开小辩论,引导学生认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可以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进一步使学生认识使个人都有机会得到发展是英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特点,也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成果。

(3)关于责任内阁内阁制的形成(配以当信英国首相布莱尔像)①教师要补充有关内阁责任制形成的历史资料。

②教师需要在课前一周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英国政党政治的有关常识,并围绕下列问题请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说明。

☆ 英国两党制的历史起源?

☆ 英国政党如何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③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对时事的认识归纳当前西方世界(特别是英国)内阁责任制的运行情况,使学生明确内阁的组成、内阁政府的权力、首相的权力等方面的内容。④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历史与现实,科学评价内阁责任制运行方式: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调节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4.课堂小结

方式:学生合作小结 指导:英国资产阶级通过曲折的历程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度,是近代政治文明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促进了英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它有其自己的历史渊源,反映了其政治文化的独特性和世界文明的差异性。⑧【问题研讨】

1.学生很难理解《大宪章》为什么能产生,为什么成了英国近代宪法的组成部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能让学中国史的思维学习英国史。要解决好英国王权并不完全介入人民生活(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认为中国从战国到清代并非马克思原意上的封建社会),大宪章是王权与地方势力的妥协。关键点在于英国有了制约王权的机制,资产阶级强大起来后,就利用了这一点,并赋予《大宪章》以近代的涵义,成为英国当今宪法的起点。而中国不存在与王权相抵抗的地方力量,更不存在强大的资产阶级,与英国没有可比性。

2.在教学“光荣革命”涉及到如何理解从“共和”到“光荣革命”这段英国历史时,有学生会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感兴趣,却又不甚了了,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刘宗绪著《世界近代史》序言之第一部分,或该书第一编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3.学生对今天与初建立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差别一下子难以分清,教师应当说明,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议会不断地进行着改革。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分小组合作制成一张英国议会改革流程简表,并与其它小组交流。

五、板书设计 议会制的形成

光荣革命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权利法案》(内容、作用)建立

《权利法案》和内阁责任制的形成君主立宪制特点 作用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六、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创设情境,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成败的关键,而联系生活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法宝。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率的课堂。

3、教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做到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讲述。如果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不够,则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七、知识与能力巩固

(一)、选择题

1.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是在()

A.13世纪

B.14世纪

C.15世纪

D.17世纪 2.英国在1640—1689年的政治体制先后为()A.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封建专制、共和制 B.君主专制、封建专制、共和制 C.封建专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D.封建帝制、君主立宪制

3.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指出的情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A.《权利法案》

B.《大宪章》

C.《牛津条例》

D.《独立宣言》 4.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的主要意义在于()A.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体

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 D.国王“统而不治”,成为名以上的元首 5.对英国内阁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形成于18世纪初

B内阁首相由下院中多数党领袖出任 C.议会要对内阁负责

D.政府要对议会负责

6.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后,哪个阶层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

A.大资产阶级

B.工业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新贵族 7.有人说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世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上表明()

A.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议会代表的阶级利益发生了变化 B.革命前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握国家大权,议会监督国王 C.革命前后议会与国王不仅互换了位置,而且发生了质变 D.革命之改变形式,本质未变 8.英国议会出现的实质是()

A.王权已经没落

B.资产阶级已经非常强大 C.向中央集权体制过渡的产物

D.贵族跋扈的产物

(二)、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二妃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求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做什么是无神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材料二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就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需再与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1688年)请回答:

(1)两则材料的思想是否一致?界和材料具体说明。(2)两则材料都提到“上帝”,分析其各自的意图。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理论?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政治主张。(4)结合史实,分析上述思想在其所处时代的影响。答案:

选择题:ACABCBCB 材料分析:

(1)不一致。材料一人为国王凌驾于法律之上,人民无权限制国王的行为,国王的权力是上帝赋予的。材料二人为统治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法律应体现人民的利益和保护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如果统治者违背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权反抗。(2)材料一引用“上帝”是要说明“君权神授”;材料二应用“上帝”是要说明“天赋人权”。(3)材料二反映的是启蒙思想中的社会契约论。洛克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4)材料一的思想是力图维护君主专制权力,结果导致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者的矛盾激化,是引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之一。材料二位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君主专制和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四篇:第74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第74课 英国群主立宪制的建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光荣革命”的基本史实

(2)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基本史实;

(3)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4)通过收集相关资料,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再现“光荣革命”的情景,体会“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关系;(2)情境再现分析材料,并对其进行比较、归纳、概括;(3)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复杂性和曲折性;(2)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的、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她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

(3)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4)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方法】

1. 采用概要讲述法,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系统的了解; 2. 利用问题探究方式,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学会在课堂上主动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

3. 培养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议会和国王的斗争:

(1)提交《大抗议书》:

①背景:查理一世的反动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长期议会的召开,成为反对封建专制的领导中心。

②内容:反对专制,要求自由和议会权利。明确表达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经济上的要求,反映了他们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愿望。

③意义:表明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支持;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①开始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②两次内战,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3)共和国时期: ①1649年,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国; ②1653年,克伦威尔掌权。(4)“光荣革命”:

在王权和议会的斗争中,英国政坛发生分化,政党开始形成,出现了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1688年,辉格党联合一部分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共同入主英国,这就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它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2.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

(1)君主立宪制。

议会为了巩固对专制政体的胜利,趁势通过《权利法案》,巩固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统治。《权利法案》由威廉三世于1689年签署,威廉三世被宣布为“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王的前提就是必须接受由议会所提出的这部《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是限制王权和保障议会权利的重要法律文件,它在立法、税收、军队等方面对国王的权利明确地作了一些限制,使王权有所约束,同时也把议会的自由、议会的权利用法律文件固定下来,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它最早在英国政治制度上打下了资本主义时代的烙印,显示了冲击封建专制政治的胜利,君主立宪制由此出现。但是,当时英王的权力还相当大,国王有权批准议会法案、任免官吏,国王又是军队最高统帅,有对外宣战缔约的权利等。后来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议会权力才超过王权。

《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使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起来。

(2)责任制内阁。

内阁制是17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份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沃尔波尔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

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初的英国,由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责任内阁制为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首相负责组成,责任内阁制对议会和首相负责;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控制下院等。

(3)代议制度的发展。

代议制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夺取政权之后正式确立起来的。它的基本特征是: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形式,选举制是它的基础。选举人的资格,选区的划分,提出候选人的方法,投票和选票计算的方式等,是衡量代议制是否符合民主原则的重要因素。

代议制下在选举制度方面英国在其历史上不断进行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1832年的议会改革。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壮大,资产阶级掀起了议会改革运动。1832年的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使富有的农民和城镇工商业者获得选举权;同时取消了一些人口很少的选区,增加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区为选区。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增强了在议会中的地位,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4)英国代议制度的特点与作用。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它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以两党制、常任文官制为主要特点。国王不仅“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现代代议制政府。

【教学重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

2.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作用。

【热点试题】

1.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有何历史意义? 2.《大宪章》和《权利请愿书》相比有什么异同。

3.17、18世纪英国在推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采取了那些重大举措?而同时期的中国又是如何?这种不同说明什么历史发展趋势?

4.中国古代哪个朝代开始设立内阁制?当时在位的最高统治者是谁?中国古代的内阁制和英国内阁制有何根本区别?

5.为什么社会主义中国不能实行西方的政治制度?

【课堂小结】

1688年,英国经过“光荣革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行为,逐渐形成了政党政治为基础的议会责任内阁制。议会是立法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而且必须对议会负责。“内阁制度”的确立是英国议会君主制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以君主立宪制为特征的英国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五篇:传承与创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教案)

传承与创新(教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泾川一中

赵应岐

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学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特点、责任内阁制和议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各权力机构间的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略)

一、制度之探源—―――山雨欲来风满楼

材料一:13世纪,英国贵族在市民支持下,迫使英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大宪章》共有61项条款,大部分都列明 一些有利于贵族的权利。

------岳麓版必修一第8课

1265年,贵族、骑士和市民等召开会议,这就是英国议会的开端,……传统上,英国议会有造成或拒绝征收新税的权力,国王要征新税必须获得议会的同意。——--人教版必修一第7课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以后,大西洋航运日趋繁忙,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入海外贸易的竞争。17世纪初,英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在印度和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殖民据点。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人教版必修二第6课

材料三: 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和他的继承者查理一世都信奉“君权神授”,认为“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他们厉行专制,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议会中的资产阶级利益受到侵犯,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

———人教版必修一第7课

材料四:启蒙运动最早发源于英国,英国启蒙运动领导人主要是霍布斯和洛克。他们的思想形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即将开始或开始以后。启蒙运动有利于制造舆论,结束旧有体制,同时描绘资产阶级统治的蓝图,为资产阶级统治提供一定的理论模板。——百度网

(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思路点拨:分析原因、背景可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考虑。

历史传统:法律、议会限制王权的传统 经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治: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 思想:英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师总结(略)

二、制度之求索————疾风骤雨寻出路

这一部分初中已经学过,请看曲线图回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

1640开始 → 1649成立共和国 → 1660复辟 → 1688光荣革命 教师总结:(略)

三、制度之创新————风雨过后见彩虹

1、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权利法案》

材料一:光荣革命前: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和他的继承者查理一世都信奉“君权神授”,认为“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他们厉行专制,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侵犯,他们要求限制王权。——人教版必修一教材36页 光荣革命后: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权利法案》 材料二:光荣革命前:传统上,英国议会有赞成或拒绝征收新税的权力,国王要征新税必须获得议会的同意,但议会限制国王权力不大。

———人教版必修一36页历史纵横

光荣革命后: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为伸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经常集会。———《权利法案》

阅读材料内容,思考问题:

(1)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有什么变化?

(2)光荣革命前后,议会的权力发生了什么变化,议会由哪两部分组成,分别采取怎样的产生方式?

(3)由此得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什么特点? 核心:王在法下,统而不治(虚位君主)。议会至上,权力中心(代议机关)

----上议院(世袭贵族)和下议院(间接选举的代表)组成

(由此可以看出,国王和议会的关系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得出结论:国王的立法权向议会转移)

特点: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位一体-------传承与创新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三,思考下列问题:

材料三: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之初,只有那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1830年,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逐渐完善了议会制度。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人教版必修一第37页《历史纵横》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后,选民的权利和范围都在不断扩大,说出你认为重大的议会改革?为什么?

2、议会改革(1)1832年的议会改革 A、背景:工业革命

B、影响:议会的权力由大资产阶级向工业资产阶级转移;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2)1969年实现普选权-----议会权力下移至公民,实现公民政治。

3、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材料四:责任制内阁简称内阁,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

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首相的地位非常重要,他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他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这样,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人教版必修一课本38页

(1)内阁的形成(由来、政党制度)

(2)说明国王与内阁的关系?(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结论:

国王是形式上的行政首脑,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3)议会与内阁(政府)的关系 课堂小结:制度创新之感悟

创新有风险,创新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与坎坷、血腥和暴力。甚至需要人类付出生命,但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从未停止过创新。

创新需要与时俱进,在变化中求生存、在变化中谋发展。社会随新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只有及时调整航向,才能变得更强大。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源动力。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创新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我们今天的努力,就是为明天的创新而积蓄力量。

让我们从现在起一起努力,扬起驶向明天的航帆。传承与创新(板书设计)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制度之探源—―――山雨欲来风满楼

历史传统:

经济:(根本原因)政治: 思想:

二、制度之求索————疾风骤雨寻出路

1640开始 → 1649成立共和国 → 1660复辟 → 1688光荣革命

三、制度之创新————风雨过后见彩虹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的标志:《权利法案》 核心:王在法下,统而不治(虚位君主)。

议会至上,权力中心(代议机关)

----上议院(世袭贵族)和下议院(间接选举的代表)组成(国王的立法权向议会转移)

特点: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三位一体-------传承与创新

2、议会改革

(1)1832年的议会改革(背景、影响)——-议会的权力由大资产阶级向

工业资产阶级转移

(2)1969年实现普选权-----议会权力下移至公民,实现公民政治。

3、责任内阁制的确立(1)内阁的形成

(2)国王与内阁的关系

(3)议会与内阁(政府)的关系

下载初中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历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_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7.1.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学目标】 目 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及教学设计)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课标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

    君主立宪制教学设计

    第七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张平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提高通过阅读等......

    第1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基本史实。 2.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 (二)过......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教学设计(★)

    历史 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课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一、教材分析: 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阅读与思考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清•康熙帝 本朝家法,自皇祖......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难点 依照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在对本节的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特点的理......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人教版】(教学设计1)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标准要求】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课标解读】根据课程标准,应该掌握以下几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