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被中式炒锅击败杂文随笔
一直以来都不太懂中式炒锅,圆弧的形状,受热面似乎永远只在中心点;两旁的把手随着烹煮的进程越来越热,不带上隔热手套更是无法靠近;更别提烹煮高潮时需要颠锅这一美妙技能,手无缚鸡之力的我简直是要敬而远之。
作为一个中国人,或者说作为一个广东人,中式炒锅之妙又是感同身受。深夜点上一份星洲炒米,也会啧啧大厨技艺不精,油多粉湿,不够“镬气”。早茶点上一份精致的炒面或干炒牛河,啖一口后也能道出一二,谓之火候够足,牛肉嫩而不老,河粉顺滑,配上一口好茶,此间只需要一张报纸,不需要言语。
还是自己厨艺不精,依仗一口小平底锅,可以做蛋卷、做pancake、炒青菜,唯独面对一口中式炒锅,从倒油已无从下手。不禁思考,到底是哪位大师发明了中式炒锅,难道是“大锅饭”的创举,却是不愿深究。只想沉沦在自己的平底锅世界,毕竟,又不是真的不好吃。
第二篇:被原谅杂文随笔
最近是找工作的高峰期,我依旧赋闲在家。我甚至有点害怕父母出门散步,和邻里闲聊,因为我知道无论对方子女找到什么价位的工作,输家永远是我这个待业青年。
点开了一个公司的宣传视频,里面一个男生侃侃而谈,说自己是其他应届生最害怕的类型——面霸。这个世界总是属于充满自信的人,好像人类就应该乐观开朗积极向上。自信者未必胜利,但胜利者,都明白自己是优秀的,他们未必会显露,但他们一定知晓。
我感谢分手让我的颓废有了正当借口,压抑了那么久,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得做一个家里蹲。毕竟你不能强求一个失恋的人立马重振旗鼓。家人也不敢说太多,在他们的眼里我已经足够悲惨。对象那么好,可惜我抓不住,他们的惋惜比我的真实太多。
他当然好,学历工作比我好,相貌家世比我好,我们之间唯一对等的恐怕只有彼此相遇的时间。我那时还算是店主,朋友带他来我开的密室逃脱玩游戏。他找到了我布置的线索,我自然落网。
布置好线索的我像是路边和人接头的小贩,一开始热情得说着自己的话,期待着别人听懂然后给我一个回应。但一直没有人。于是我在“别人听不懂我的话”和“别人根本没有听我说话”这两个可能性之间徘徊,终于选择了沉默。所以人不能沉默太久,她会变得愿意相信一切。就算他没那么好,只要他听见了我的声音,我就会爱他。
他的好是耀眼的,人总有趋光性,况且他的好恰到好处,没有太高高在上,但又足够优越,于是爱他的人比爱我的多,正好他的爱也比我的多。我实在是厌倦了,某一天盘腿坐在地上,漫不经心得看着电影,一边吃着鱼皮一边说:“我觉得我们还是分开吧。”
“你想分手?”
“你不是第一天知道。”
“你能找到比我更了解你的人么?”他走到我面前,就这样站着从上往下看着我。
“你挡着投影了。”当然不能,我们太合拍了,过于了解彼此,所以无法拥有秘密。有时我甚至厌恶自己为什么不能像他一样多点爱,明明那么多地方我们一模一样,只要我也多情一点,可能就是最佳拍档。
“你觉得我做错了事所以不开心吗?”他蹲下来,笑着看我。“生气啦,不原谅我吗?”他总是这么嬉皮笑脸,只要他愿意,基于伸手不打笑脸人的约定俗成,他可以哄好很多人,这是他的天分。
“是。我不想原谅你了。”我没有一点力气,看着他的眼睛,“类似的话题说过很多次了,已经拖很久了。”他又站了起来,在手机上回了一下消息,我没抬头看他的脸,但他的声音清清楚楚,和平时一样带着笑的,充满他的自信与自负,他清楚知道这个社会的规则,正如他清楚得明白自己的优秀。
“难道我不值得被原谅吗?”
第三篇:被遗忘的时光杂文随笔
近来每每闭眼必有故人入梦来,
不管是难得规律的睡眠中,还是忙碌间隙几十分钟的小憩。
形形色色的脸孔轮番登场,穿梭于那些清晰立体栩栩如生的梦境中,趁着混乱模糊着梦和现实的界限。
梦时毫无知觉的随着转换的场景移着步子,故人旧事和梦中虚构的情境交杂在一起,如同理不清的线,将我缠绕束缚在其中;
于是不管梦时多投入,醒来瞬间总是暗暗惊出一身冷汗,长久的恍惚。
“梦魇”二字,总算是经历的彻底了。
想抓住梦中那些兴风作浪的身影问清楚这些远道而来的登门造访到底是为了什么;
又想把自己脑袋里的潜意识全都揪出来分门别类理清放好,看自己到底忽略了心底的哪一丝遗憾,导致它不甘寂寞又不依不饶的时时纠缠。
关上的窗不该再被敲响,蒙尘的琴弦若再被撩动声音定是喑哑;
梦中自己的举动醒来再想常让人心惊——若梦真的是潜意识作祟,体现着愿望的达成,那么自己便真是个可笑的悖论了。
人与人之间的际遇如此奇妙,有些人相识十几载仍比陌生人好不了多少,有些人相识仅数天就能让自己在谈笑风生间怀疑:明明该是熟识多年的老友吧?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一些三年五载见一面的脸,明明被时光雕琢的变了样,却永远都带着能让自己感到放松亲切的气息。
唯一改变了的大概是,和一些人开始慢慢谈起从前不曾触及的话题,而另一些人,不管多漫无边际的胡闹和闲聊,依然有彼此都默契的绝口不提的禁区。
对的人错的人,对的时间错的时间,而人生却不是排列组合的数学题,二乘二便能解释完全。
可往事不应再提,既然人生已多风雨。
唯有在心中默默祝故人一切顺利。
“在阳光温暖的春天
走在这城市的人群中
在不知不觉的一瞬间
又想起你
也许就在这一瞬间
你的笑容依然如晚霞般
在川流不息的时光中
神采飞扬”
Were not we having tears in our eyes through the passing of time?
第四篇:今天 你被鄙视了吗杂文随笔
一大早,看了一篇文章。关于鄙视链的,文章写得挺好。
文章充满了怒气,因为他的孩子无法在北京上学,尽管他本人的公司在北京能够交得起八千万的税。也就是说,他认为他为北京贡献了很多,所以他的孩子要在北京上学,因为上不了,就在这里怒骂:北京在他眼里就是xxx。最后,又出来道歉,因为他不了解外地孩子在京上学的条件。其实,都可以在北京上学,只要证件齐全。
我想,他是因为太想让孩子在北京上学,太心切,没有去了解,不问青红皂白。反过来说,按照目前北京的政策,就算小学初中在北京读了,高中不是还要回老家考试吗?到时候,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等等因素,孩子能适应吗?
据我所知,外地的学习压力好像更大吧?同样的学校,分数也要比北京的高出很多才行。说到分数,很早就有人吐槽北京学校的分数,也听过很多人这么抱怨:“当初我分数多少多少才进了北京的学校,一看,北京人(分数)才多少多少……北京这破地方,还不如我老家干净、空气好。”其实何必这么抱怨呢?你可以不考北京的学校啊,你可以选择一直在老家挣钱养家过日子啊,生活了这么久,怎么又骂上养你这么年甚至半辈子的土地了……
这让我想起一个词:以怨报德!也就是说,大气的北京,首先已经包容了你的背弃,背弃生你的父母,许可你来这里折腾,来这里学习,来这里生活,来这里赚钱,怎么反过来又骂上养你的第二故乡~北京了呢?就算你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在这里上学,也是应该情有可原,毕竟,北京容量有限。北京就这么大地方,如果全国的人口都挤来北京,也不太现实吧?我身边有很多正能量的外地朋友,他们靠自己在北京买房买车娶妻生子,牢牢的把根扎在了这里,继续为自己所选择的生活买单。在北京生活的每一个人都不容易,努力工作努力生活得好一些,争取让父母也来北京享福,这样的心态才是最正确的。而不是北京包容了你,你又来骂北京没有给你更多……
按说,这不仅仅是心态的问题了……恰恰是这个现象引发出鄙视链这个问题。鄙视链,其他哪个地方都有,为什么偏偏是北京呢?因为北京是首都!北京有鄙视和被鄙视的条件和资格。文章中说:马未都、高晓松在各自的节目里都提到过,由于出身不同,最早王朔都不带冯小刚玩儿……那种骨子里的傲气,透过文字都能强烈的感受到。忘了在哪里看过这样一段话:如果十几年前你们不能坐在一起喝咖啡,那么今天就别想着一起愉快的聊天了,因为,你们之间根本不会再有什么共同语言,十几年前,阶层就决定了。其实这个现象一直都有,大家生活环境不同,自然会和相同圈子的人接触,慢慢地就形成了不同的圈子,友情发展好了可以作为鄙视别的圈子的谈资,发展不好也会彼此伤害。想起我们上学那会儿,户口还分什么农民居民,其实那个年代,大家生活都挺困难的,一样住平房,呼吸着一样的空气,坐在相同的教室里,听着同一位老师讲课……
可是,偏偏考学时就是不一样,居民户口,就算学习不好,随便考个技校就可以有份工作,而农民户口的,多半都是又脏又累的工作,只能拼命去考能转成居民户口的学校。其实,转了,又怎样?你拼命考学换来的,只不过是别人一出生就自带的。所以,那时的同学明显分成两部分,也有因为户口原因,两个人相互再喜欢也不能谈恋爱的。话说回来,转成居民就稳定了吗?就算稳定,能稳定一辈子吗?现在的社会,谁还能保证你稳定?相反,倒是那些一直不能稳定的,凭借自己的本事,遨游在社会的海洋里,经历了风雨,见到了最绚烂的彩虹,活得更加精彩。也有一些人,不仅不稳定不说,一直昂着高傲的头颅还不肯低下,其实,何必呢?您骨子里的那点优越感,早就不值钱了!哎,其实,鄙视永远是相互的,无所谓对错。生活,不就是今天你鄙视别人,明天被别人鄙视吗?不是所有人和事都能被鄙视。被鄙视,不是坏事!今天,你被鄙视了吗?呵呵……
第五篇:被偷走的那五年杂文随笔
团队中一个95后小姑娘因为工作压力大,要辞职去从事一个新领域-摄影助理的工作。在聚餐中,大家纷纷对她送上祝福。其中一位同事的话让我颇有感触,她说年轻虽是很好的资本,可以去尝试很多新鲜的事物,但一定要在这个过程中,去发现成长提升,成为最好的自己。同事的话音刚落,出现在我脑海中的就是,我那“被偷走的五年时光”。
我出生在农村,一路以来的成长,包括出国学习,都是按照家人规划好的路径在走,没有选择,或者说自己根本没有主见。2008年5月24日,刚满20岁的我,坐了一整天的大巴车来到北京,又转乘飞机落地多伦多。第二天是周日,跟着爷爷奶奶姑姑去了教会。虽然都是华人,但是耳边听到的全部是粤语。当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个群体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里,占据着我生活的一大部分。周一的时候,我便操着蹩脚的英语,自己坐公交车,去了学校报道。
参加学校第一次活动
先说说学校生活。第一年要过语言关,班上同学80%都来自于中国,可想而知,课下大家的交流全部是用汉语的。基于要修够学分才能毕业,数学我还是没能逃得过。看着同学的成绩都能拿到A+,但我依然是对数学一窍不通,勉勉强强的过了合格线。文学课上,读完的第一本小说是《The catcher in the Rye》(麦田里的守望者),老师要求写读后感。当我把耗了几晚时间,洋洋洒洒写了20多页的文件夹交给老师的时候,老师诧异的看着我说:作业是要打印出来的,还要用PPT来做presentation.在这之前,我没有用过打印机,更不知道如何做PPT,因此又花费了1天解锁新技能。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课堂上,那个时候,并没有对于人力资源有深刻的认识,只是基础的了解关于人的那些事儿。记得有一天,老师发了小物件给每个同学,拿到手之后,发现是避孕套。我以往的受教育文化中,从来没有涉及到性教育,那一刻听着老师和同学在交流探讨,我的内心却是有羞耻感。
学校生活
在学校经历了很多的第一次之后,我其实也没有特别的融入。也许是因为跟家人同住的关系,我是一下课就回家的,很少跟同学有交流。还有一个原因,也让我一直回避着交友。记得有次在等公交的时候,有两个隔壁班的同学走了过来。我当时正戴着耳机听歌,其中一个女孩走到我身边,伸长了脖子要看我手里的MP3。我看到她转过身跟同伴悄悄的说了一句:不知名的牌子。她们那种眼神,有嫌弃有嘲笑… 的确,同学们都是家境优渥,离开了父母之后,都开始放飞自我,父母不在身边,能给的除了钱,也没有其它的了。我是这个群体的例外,从来不参加聚会,不去酒吧,听着他们在讨论包包,化妆品时候,我都是一个人安静的坐着。
随着年岁的增长,视野逐渐的打开,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我依然是小心翼翼的相处。大学时候,很多都是小组共同完成作业,那时候的我,却只自己闷头做自己的,很少主动向外寻求帮助。
保持童真
回想起这5年的学校时光,除了学会了很多知识,生命中来来往往了很多人,也留下了一丝遗憾。在国内大学中的宿舍生活,同窗友谊会延续到毕业,甚至更久更久。每次听身边的好友说起大学闺蜜,我就深深的羡慕。我的那五年,如果还能重来,我会打开心扉,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