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会共处优秀美文
当我平凡得如一株小草,我能不能跟大树一般的朋友共处?
当我痛苦的时候,当我孤独的时候,当我无助的时候,我还能不能跟这些痛苦、孤独和无助共处?
放在人群里,我常常那么沉默,虽不言不语,那种带刺的个性也总是让有些人不舒服,偏见、误解乃至伤害,在明里暗里交织着。这时候,我怎么跟自己的沉默、个性,以及周围的阴影共处?
还有当我患病的时候,当我失败的时候,当我担忧生命的种种衰退和沉降的时候,我又怎能跟疾病、失败和担忧共处?
这么多年,我终于知道自己应该在内心安静的时刻,认真地问问自己:我必须驱赶走生命和生活里的火,而只留下水吗?水火不相容的东西真的那么多吗?我在竭尽全力剔除灰烬的时候,是不是一并把一部分土壤和养料给抛弃了?是谁让我变得赢弱、贫乏和惶恐到只能接受那种经过筛选、沉淀、过滤、杀菌,似乎无比干净、柔软、安全,却身份不明、不再奔腾、失去泥沙砥砺的水?
诗人里尔克说:“创作者,他自身必须是一个世界,他必须在自身中和他自己所紧靠着的自然之中寻得一切。”
而这个世界,只能是一个全然完整的世界,有大树,必有小草;有光明,必有阴影;有水,必有火;有生,必有死。只选择和喜爱大树、光明、水和生,恰恰是对这个世界的最大障碍。正如剔除了小草,大树也无所谓是大树,更无法健全、良好而广阔地生存下去一样,这反而对大树本身造成了最大的障碍。这个世界没有那么多平行线,看似截然相反的东西必然要一再交集,光明和阴影要交集,痛苦和快乐要交集,失败和成功要交集,我们生命和生活中的两根线、诸多根线也必然要拧成一股绳,方才称得上坚韧、顽强和尽善尽美。学会跟这个全然的世界共处,跟自己生命的全部共处,这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不要把一切都分得那么清楚,更不要轻易地按照自己的喜好、欲望和私利划分敌我、改变世界和徒劳拼搏,时时处处都要从个人喜好出发的人,其实只有一根单线,他的生活是残缺着的。
共处,有和平美好的共处,也有忍耐着的共处,尤其是后者,更值得我们去做。当能够以水的心境忍耐火的考验时,我们才能够安然地屹立在大地上,仿佛在风暴中走向夏天的树木,迎来自己最饱满、最繁茂和最健壮的季节。里尔克还说过:“我天天学习忍耐,在我感激的痛苦之中学习,忍耐就是一切!”
多年以后,我开始学着缓慢而从容地忍耐着不可选择和剔除的痛苦、孤独、疾病、失败和灰烬,我不再徒劳地将它们从生命中区分开来,我接纳水的同时,一并将火和烟雾承受下来,减少抱怨和仇恨,努力恢复自己“最初”的感觉,重新探索自己生命源头的深处,越来越清楚自己不应该再像过去那样将一根绳子从中分开,这种缺乏勇气和智慧的徒劳的尝试,结果只能为我们带来更大的阴影、痛苦、失败和不安全感。没有一种体验是微不足道和可有可无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完全可以人为选择的,“最微小的事件也像命运一样展开”,与其把生命耗费在挑拣、拒绝、排斥和伤害上,不如转向内心,珍惜和把握里里外外的丰富而永恒的“最微小的事件”上,让所有的火与水完全在自己内部,在静默中,在无意识之中,在自己达到和达不到的地方逐渐壮大、变化、巩固并趋于完美。
与孤独共处,孤独便成为一件深刻而重要的事情;与阴影共处,阴影便成为一种调和而平衡的色彩。渐渐地,忍耐也变成宁静,火也被放到最合适的位置,温暖着水,水里有了鱼,有了莲花,有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充满祝福、感谢和爱的世界。
第二篇:学会认输优秀美文
同学聚会,免不了摆棋厮杀。几盘棋下来,输者情绪沮丧,赢者意得志满。本是游戏,输棋者就是不认输,还急眼埋怨观棋者胡乱支招,僵持不下,几句话就闹得半红脸,陈芝麻烂谷子便翻腾出来,本来是一次快乐的聚会,最终闹个不欢而散。其实,想起来不就是一盘棋嘛,输了又能怎么样呢?
看看身边的事儿,经商的小贩为了占领市场,挖空心思想出各种办法打垮对方,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多年的邻居,为芝麻豆大的小事儿,各执一词谁也不想服输,结果往往是老死不相往来,延续着自扫门前雪的“古训”;夫妻间常为生活琐事儿争执,谁也不肯服输,结果往往是劳燕纷飞。凡事固执地坚持着赢,殊不知为此将会付出多大的代价。认输,在人的心目中貌似投降,其实认输在生命的轮回中是前进,是赢。
认输,是一种最合理、最积极的做法。短暂的认输能够清醒地认识对方的长处,公正地看到自己的短处,并能为自己找到一条取长补短的最佳途径。退一步海阔天空,更能让自己摆正心态,把握前行的步履,慢慢就会发现,成功就在前方。
认输,是给自己一条生路。面对现实能够认输,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在为自己保存着再生的实力,为尽快东山再起创造条件。
认输,对每个人来说就是一种反向刺激。智者的认输,会让对手认为你已经一败涂地、不堪一击,就会趾高气扬。不远的将来,就会收到“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效果。对自己来说,也会激发自己卧薪尝胆,坚忍不拔的勇气与力量。
诚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赢,更不应该随随便便地认输。只有在竭尽全力无法赢的时候,拥有认输的勇气,才是人生中认输的真正内涵。认输是风雨跋涉中停歇的驿站;认输是生命轮回岁月里勇往直前的步履。
第三篇:学会与烦恼共处美文摘抄
闲暇时,我喜欢去做心理医生的同学那儿看他给病人治病。一次,同学正询问一位四十多岁的男人,从言语和外表判断对方是位成功人士,他说自己总担心公司,整夜失眠,用了许多方法:数羊、温水泡脚、喝牛奶、听轻音乐、打太极等,总是没有一个特别有效的办法摆脱失眠之苦。同学说:“看来你是斗不过失眠,你就认输吧,睡不着觉时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想睡时再睡,任其自然。”后來那位病人的睡眠果然好多了。同学说有些病不在意就好了。
学会把烦恼当作脸上的灰尘,随时清洗,保持洁净,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如果陷于烦恼的氛围里,如同孑然一身行走在无边的沙漠,可能会招致自我毁灭。把烦恼当作一种磨练,也许你能得到意想不到的东西。
其实,烦恼源于我们自己。古希腊人曾把“能认识自己”看作是修养的最高境界。有一个和尚,每次坐禅总感觉一只大蜘蛛干扰他,他想赶走又束手无策,这让他很烦恼。师父知道后,让他在坐禅前先预备一支笔,等蜘蛛来时就在它身上画个记号,以便知道它来自哪里。和尚照办了,等他坐禅完毕,记号画在了自己的肚皮上。
烦恼就像血液,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烦恼像影子般始终伴随着我们。我们把烦恼当作朋友,接纳它,正如你讨厌一个人,与其嗤之以鼻,不如心悦诚服地放在朋友的位置,容忍他,善待它,也许有一天因你的宽容而创造奇迹。
也不要自寻烦恼,麻雀不要总想自己不如孔雀漂亮,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可爱之处。遇到烦恼时,给自己一个缓冲的过程。鲁迅先生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一次,好友见面就对我抱怨说:“我实在受不了主任,他似乎总和我过意不去,不是说我工作时坐姿不好,就说工作台不洁净。”我问:“主任对别人如何?”她说:“对谁都这样,真是有病。”我问怎么回事啊?她告诉我主任和妻子关系不好,在单位是孤家寡人,也没有朋友,领导也不把他当回事。我安慰她:“主任看你过得比他好,找点儿茬,让你也过得不高兴,这样他心理就平衡些,你就满足人家这点要求吧。”好友笑了。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烦恼,最好的人生理念是学会与烦恼共处。叔本华曾说:“苦恼并非外界所注入,它就像流不尽的苦汁,而它的源泉正在我们的心底。”能让我们从烦恼中走出来的不是别人,恰恰是我们自己。三毛也说过:“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第四篇:如何学会做人_学会做事_学会共处_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做事
一、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在追求,终生难以穷尽的篇章和一大课题。关于做人的学问,古今中外有很多的哲人大师都著书立说,发表过高论。比如,《圣经》里有不少章节,就讲述过做人的道理,中国古代的《诗》、《书》、《易》、《礼》、《春秋》也包涵了不少做人的学问,《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也讲了很多修身处世的道理。还有其它很多书也讲了做人的学问,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做人准则,那就是勤劳、正直、自律、诚实、善良、宽容、勇敢、简朴、守信、尽责等。如果我们把这些都做到了,就可以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了。但现实中我们还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因为人性还有很多弱点。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就要克服人性的弱点,包括自私、攀比、欺瞒、奢侈、懒惰、冷漠、嫉妒、残忍、背信弃义、玩忽职守等。这些弱点阻碍着我们走向完美的人生。我们要克服人性的这些弱点,孜孜以求做人的完美,努力做到尽善尽美。要学会做一个完美的人,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思想决定人生。“心态决定命运”。心态是由思想产生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态。有什么样的心态就决定着他会有什么样的命运。每个人的思维定势问题,经过从小到大的书本学习和实践,日积月累,观察事物,观察人生,通过人生磨炼,人生痛苦、忧虑等各种体验,形成了我们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就是由于我们的思想基础产生的心态,最终形成固有的对人、对物、对事的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定势,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高度不一样,对事物作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思维定势可以通过后天的磨练,能够达到一定完善的程度。比如:立志,它是修正思维定势的很好的坐标。思维定势是否准确,与我们立的志有很大的关系,与我们平时的心态,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感恩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与我们乐观地对人、对事有很大关系。如果立志不好,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没有一个感恩的心,没有一个快乐的心是不行的。有专家说,你把这个世界想成什么样,它就是什么样,你把自己想成什么样,自己就是什么样,你把自己想成是一个快乐的人,你就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当然也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但就长期来说,你应该是一个快乐的人。
(二)修人先修德。“德”就是一个人的品行、德行。自古以来,我们就把“德”与“才”并在一起,如“德才兼备”是评价一个人的基础。要完善我们的人生,做好人,首先要修好“德”。一是要坚持以德立身。就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的品德,以此作为我们的立身之本。以德立身要以自律为提前,没有自律,其品德是不会好的。特别是现在对全体党员提出“慎独”的要求。当他独处时的言行与同他人相处时的言行都一致,其自律的能力就很高了。二是要坚持修德终身。把修德作为人生的整个过程。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否则随时都有可能失去德行。
(三)向先哲学习,以先哲为榜样。古今中外,有很多人一生追求做人的标准,达到了完善的人生境界。美国的富兰克林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也是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25岁时,他就在美国费城建立了第一个公共图书馆,37岁时组织了美国哲学会,45岁时建立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独立战争时期,参加了反英斗争,与杰弗逊一起起草了《独立宣言》,在研究大气电方面,也卓有建树,发明了避雷针。他的成功,不是靠天才。他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印刷工人。我为什么要以他为榜样呢?他修炼、完善自我有一个法则,他为自己制订了13条守则,值得我们借鉴,以完善我们的人生。
二、学会求知
关于这“四个学会”的顺序——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顺序。有的同志会认为我们都是成年人,应该把“学会做事”放在第二。但我认为,对于我们每个干部来说,要“知”、“行”结合。先学会了知识,再去做事,才会做得更好。所以,我把“学会求知”放在第二来讲。
(一)提高学习能力。要把学习力的提高作为一个组织、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而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学习力。因为不管你过去是博士、还是博士后,如果学习力不行,终究是要落后的。过去是人才,今天不一定是人才,将来更不是人才。学习力与我们个人的思维、智力、基础、知识积累有很大的关系,也与我们自身的培养锻炼有很大关系。比如:阅读理解能力、快速阅读能力、快速记忆能力、快速笔记能力,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培养锻炼能得到提高。要提高学习力,首先要战胜自我。懒惰是我们致命的弱点。大家都想休闲、都想安逸,不想动脑筋,不想下功夫。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不能战胜他人,不能改变组织,但可以改变自己,战胜自己,人类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不是别人。大家都在学习,都在进步,你不能要求别人停下来等你,只有自己努力去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二要舍得投入。要舍得投入精力、时间,舍得投入资金。学习提高的投入是最有效的。父母不惜一切代价送子女读书,组织也是不惜代价挤出资金送职工去培训,这种投入值得。实施学习培训教育就是给职工增加福利、发奖金、增加工资。三要有周密的计划。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提高学习兴趣,要坚持持之以恒。
(二)掌握读书方法。古今中外,学习方法有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善诵精通。要在精通上下功夫,读了又读、研了又研。把薄书读厚,把厚书读薄。把几十页的书读出几百页来,是因为你理解深刻;一本厚书,你把它读薄了,那是你掌握、提炼的结果。要想有收获,就必须在“精”字上下功夫。
二是回忆法。读书过后,掩卷而思,通过在自己脑海里回忆来琢磨、来掌握。
三是多读、多写、多想、多问。读书没有窍门,就这八个字。
四是追本溯源法。对书中的内容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否则就容易掌握一些过时的、伪假的知识。
(三)提高读书效果。
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书读。有的同志仅凭兴趣读书,或者拿着什么就读什么,这就是选择性和计划性不够。要根据自身的目标、工作和缺陷,有选择性的、有计划性的读书。
二要理解其意。包括作者的背景、写书的时代、该书的写作目的。
三要泛读与精读结合。现代知识更新太快、书太多,信息量太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要读尽所有的书,囊括所有的信息,任何人都做不到。这里以《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为例,体会一下泛读的方法。
四)向他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向身边的每个人学习,向身边的老同志、领导、成功人士学习。我们是在向身边的人学习过程成长起来的,这是感恩于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重要理由,他教给了我们做事、做人以及一些技能和知识。
(五)向实践学习。学习是为了实践,为了使用,为了推动工作,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不到实践中检验学到的知识,那不是我们自己的知识,也不是牢固的知识。那仅仅只是书本知识,脑海中的知识,不能达到知行合一。知识不能真正地用于行动,不能算是真正的知识。要向实践中学习,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反复学习,不断提高。
三、学会做事
(一)激情做事。没有激情,谈不上做事,更谈不上做好事。学会做事,首先要拥有激情。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我们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拥有激情。如果没有激情,今天做的工作推到明天,明天推到后天,做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没有追求卓越,没有追求精细,没有追求精益求精、好上加好,那就不能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二)掌握做事的方法。一是管理好时间。管理好时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也是每个组织的事,是做好事的重要方法。没有时间就不能做事,每天只有24小时,除去睡觉、走路、吃饭、开小差等,只剩下极少的时间用于工作。据专家统计,一个人活80岁,终身努力工作,只有10年用在工作上,其余的时间都在吃饭、睡觉、开小差等不知不觉地荒废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小学一年级就会念的话。就我来说,时间真是很宝贵,特别是参加工作以后,我感到一年的时间还没怎么过就完了。一是把握工作重点。分清重点和一般工作的先后顺序。
二是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1%的失败影响99%的成功。
三是立即行动。今天的事今天做。
四是合作共赢。
这四个方法相结合,才能将事情做得更好。
(三)提高做事的能力。一是提高观察分析能力。这个能力每个人都有,只是能力大小的问题,有的人见了也是麻木不仁,或者只见枝叶,不见全面。要提高我们整体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要从很多方面来提高,包括见微知著,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观察现在不忘未来。二是提高管理能力。有人说,管理是领导的事,这一点有误解。现在管理工作涉及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天,家政的管理、个人的管理、我们从事的工作等,都涉及到管理。一方面要重视管理,另一方面要理清管理。我们在拓展培训期间,反复实践,由于管理环节没有做好导致管理失误。要做好管理的每一环节,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环节的管理。三是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国家、组织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工作就没有好的效果。四是提高执行能力。今年是我们达州地税系统提出的“执行提升年”。但执行提高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不仅涉及到整体,还涉及每个个体,只有每个干部职工做好了,整体的执行力才会全面提高。
四、学会共处
信息时代使地球已经成了地球村。地球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信息社会的最大特点也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建党87周年,网上一挂,或打个电话,全世界马上就能知道。因此,学会共处,是我们现代每个人适应社会必备的一项技能。
(一)与人共处是每个人生存的必需。关系致胜已成为21世纪人类进步的法宝。工作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生活之必需。当今时代,没有谁敢说他不需要与外界接触,不和别人说话、不与人交流、不看到朋友,完全与人隔离,是人最难受的事。世界越来越普遍认为,关系是生产力,关系致胜。这个问题我们以前不敢谈,一谈到关系,就认为是不正常的关系,是送礼、送红包,是拉帮结派的关系,公关就是拿糖衣炮弹去攻关。现在的公关,是公共关系,其内涵不一样,每一个人都需要攻关。努力建设、维护公共关系,是我们每个组织、每个人致胜的法宝,是每个人能力之所必需。
(二)共处的基础是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和与人共处的关系,其基础在于尊重别人、理解别人。我们每个人要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局长,你该怎么办,我是局长,我也要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你们,我该怎么办。只要我们都换位思考,就能容易相处,容易对事物的看法形成共识。
(三)共处的核心是把握双赢原则,共同进步。国与国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人之间,都要提倡双赢,不要首先想到自己,要想到别人。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要想一想对别人有没有利;如果光是对自己有利,而对别人没有利,那这样的事,你就不能做。对大家都有利的事你尽管放心地去做。
(四)共处的技巧。一是讲礼仪,树文明。讲礼仪是公共关系的一部分,我们每位干部职工要处处做到讲礼仪,处处做到讲文明。讲文明,就要处理好与他人、与组织、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虽然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但还是有很多同志还是不注重礼仪。比如:开会时,首先进入会场的同志应该进入到座位中间去,给后来的同志留下通道。否则后来的同志进入中间的位置会很不方便。文明不是坐高档车,说高雅的话,就是在点点滴滴
今天如果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
能够改变自己行为模式的人是最会学习的人,也是最聪明的人。如果一个人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那么他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终身学习是人类解决未来面临的各种矛盾,迎接21世纪挑战的“钥匙”之一,是“社会的脉博”,是一切重大的教育变革的指导原则;而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终身学习基础之上的“学习社会”,则是人类未来的理想社会和终极目标。实践终身原则的“唯一之路”就是每个人都能“学会学习”,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必须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不断进行四种“学习”的基础之上.
学会求知首先是“知求”,也就是知道怎样探求知识、获知识,现在的学习首要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得的能力,方法和技巧。
“学会学习”本身,即学会掌握知识的工具,学会掌握认识(即“知”)的工具,掌握终身不断学习的工具(包括演绎、归纳、分析、组织知识的工具),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选择信息、管理信息,同时学会掌握应用知识于额意义的实践手段。“知”的含义不仅仅是指书本上的知识,而且指广义的“认识” 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在交流与协作中学会学习、学会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高效地学习、学会在研究和创造中学习,这些学习能力是在信息社会中的基本生存能力。学习知识不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五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各国执政党面临的共性问题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不断积累,来自人口、环境、资源、生态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逐渐成为各国执政当局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环境问题实际上已经发展成社会政治问题,不仅决定着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且与政党政治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什么样的政党执政都无法回避人与环境如何相处的问题。
第一,“绿色政治”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政党结构,也使环境保护问题进入主流政治。绿党是一支以保护环境、扩大民主、维护人类和平为主要目标的新兴政治力量。1972年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绿党组织 ——新西兰价值党出现。之后,绿党的势力在各国尤其是西欧迅速发展,并相继进入地方、国家及欧洲各级议会,成为重要的执政党、参政党。目前,绿党已遍及世界五大洲,全球大约有70多个绿党组织。在绿党的推动下,生态优先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在世界各国深入人心,一些主流政党也进行理论创新,德国社民党、英国工党等老牌执政党纷纷将“绿色政治”的理念写入党纲,英国保守党政府等一些右翼政府也陆续出台了新的环境保护条例。“绿色政治”的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最终摆脱边缘地位,走入了主流政治。
第二,环境安全成为国际社会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执政党均注重维护自己环境利益。目前来看,各国执政党公认的环境安全问题主要有四类:一是资源稀缺造成的冲突与不稳定,如石油和水是引发诸多地区冲突的重要原因,在中东、非洲、西亚和南亚,水资源已成为影响地缘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二是环境恶化威胁人类生存而引发的社会**,如在非洲和亚洲多个国家由于环境恶化、食物短缺产生了大量“环境难民”,并引起局部动荡和社会不稳定;三是跨界污染和危害转移引起的国际纠纷和冲突;四是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间货物与人员流动带来的生物、基因威胁,诸如疯牛病、禽流感和SARS等病毒和疫病的蔓延很难控制,往往带来全球性的恐慌。
第三,对环境问题的态度已经成为影响执政党和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美共和党政府因退出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而遭到强烈批评。欧盟各国执政当局率先提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减少 20%的量化目标,并迫使在气候问题上一直不甚积极的美共和党政府在G8峰会上做出一些妥协。虽然西方发达国家是输出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的主要责任者,但这些国家的执政党一直都积极争取在环境问题上的话语权,攻击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政策。
二、各国执政当局在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的主要做法
第一,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瑞典、芬兰、挪威等北欧国家的执政当局最早呼吁从全球高度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问题。1972年瑞典执政当局主动承办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在大会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呼吁“人类业已到了必须在全世界一致行动,共同对环境问题采取更审慎处理的历史转折点”。2003年,在许多
国家执政的社会党国际成员党在《圣保罗宣言》中提出了“新的发展观”,认为环境问题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同等重要,主张把生态、经济和社会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近两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执政当局停止使用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用新的“绿色核算体系”,将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环境保护的成本也计算在内,以更加合理地反映出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二,综合运用立法、行政、税收等手段对环境保护进行监督和调控。芬兰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环保法的国家,执政当局早在1886年就制订了第一部森林法,目前其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70%。2000年3 月,芬兰政府开始实施新的《环境保护法》,将防止空气污染、消除噪音和环保许可证制度等有关法规汇总在一起,同时修改了节水和垃圾处理等相关法规,加强了对环境的预防性保护。近年来,印度、越南、缅甸、老挝等国执政党为保护本国森林资源也都制定了相关法律,严格限制原木出口,对木制品出口的税收也大幅上升。非洲各国执政党针对非法捕猎和贩卖野生动物的行为制订了严厉的惩罚措施。
第三,发挥政府和民间两方面的作用,强制和鼓励双管齐下,推动企业和社会节能降耗,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多国家的执政党普遍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等作为施政的重要内容。新加坡、日本、美国等国执政党通过财政、税收、行政等手段推动节能,新加坡执政当局建立了一个2000万新元的环境可持续创新基金,鼓励企业、个人在节能、环保和资源再生利用等方面的开发创新。日本政府通过改革税制,规定企业如果达到节能标准或使用节能产品,将在一定时期内享受减免税的优惠,如果达不到节能标准又无法按期改进,将被处以100万日元的罚款。美国和德国制定了相关法规,用减免销售税的办法鼓励公众购买新能源汽车。
第四,通过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将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新型循环经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执政当局迫于资源匮乏和能源危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执政当局的政策推动下,循环经济在日本已经成为企业的日常行为,松下、索尼、丰田等许多大公司都基本实现了“产业垃圾零排放”。德国的循环经济已经发展成一个新兴产业,所有生产行业的垃圾被处理后重新使用的比例高达50%。其他欧盟国家也都大力提倡循环经济,并制定了回收、利用或循环使用的具体办法和目标。英国规定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要增加10%,2020年增加到20%;荷兰执政当局规定废弃物循环利用率应达到60%;法国规定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率为80%。
第五,重视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奥地利执政当局规定中小学必须开设环保课程,定期聘请环保专家讲授环保和垃圾回收知识,新闻媒体经常宣传环保新知识和新发明。瑞典政府将节能和环保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大力宣传,并积极向国外推广其节能经验,使全民对环保都有一种自豪感。美国将每年的11月15日定为“美国回收利用日 ”,环境保护局专门开设网站,宣传再生物品的知识。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宣传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以节约环保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几点启示
纵观各国执政党近40年来在处理人与自然环境问题上的理论、政策和做法,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一些新思路、新举措,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摈弃旧的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符合时代潮流。传统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公正和环境和谐的片面的发展观已经在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中展现了种种弊端。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以及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之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第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从国情出发,不能盲从。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既要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但又不能在环保等问题上提出过高的要求,尤其不能被一些不符合国情的理念束缚住手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在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仍必须从国情出发,以控制人口过速增长、保障粮食安全和抵御自然灾害等为重点,不能盲目超前。
第三,必须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工作纳入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中来,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其他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避免成为政府或企业单方面的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不仅要注重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还要考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改善社会氛围和稳定社会秩序结合起来,在改善自然环境的同时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天地人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大、泛、而深的课题,要想简明地揭示它们的关系,只得借助于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学说……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从上世纪70年代才广泛传播开来,传播和被人接受的速度是惊人的。那诱人的“生态平衡”被学者们研讨着,官员们宣传着,演员们呼喊着。生态平衡之所以诱人,那是因为人们企盼的生态系统稳定状态是美好的。尽管人们觉得它有点抽象莫测,可它又是亲切具体的。熟知生态平衡要先知生态系统。可生态系统从被西方学者提出至今,权威人士的定义有十余个,有的几百个字,有的几十个字,但无公认统一的文字表达。取其共同的实质,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与无机环境系统的特定结合。生命指植物、动物、微生物各生命类群,包括人类;无机环境指自然界的无生命成分;特定结合指不同地域创造出的多样的生物类群——即不同生态系统。陆地上各生物类群形成各自的生态系统,它们总称为陆地生态系统;同样海洋生物类群形成了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就构成了整个生命世界——生物圈。生物圈一般至陆地之上百米高空,水面之下百米深层,这就是人的家园。所以人早知崇拜天地,知道人以食为天,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人是依赖于自然,从属于自然的。
人在生物圈中处于什么位置呢?天地无机环境为谁效用呢?为草原、森林、庄稼——绿色世界。各类动物依赖谁而存活呢?直接间接都依赖于绿色植物。万尊的人靠什么活着呢?以吃来说,取之动物或植物,或二者兼取之;以喝来说,取之
天上地下的水;生命必须的氧取之于大气。食、水、气缺一不可的生命要素都来自于天地无机界。生态学家把生态系统中的生命又分为三类,且冠以公正的名称:
(一)植物——生产者;
(二)动物——消费者;
(三)微生物——分解者。比较三类生命类群谁最有本领呢?无疑是生产者,因为它养活了自己和后二者。人在哪里呢?在动物之中了。按生态食物链排序:先是食草动物,后是一级食肉动物;二级食肉动物……人排在何位呢?人是食草(粮)又食肉的多食性“高级”(依赖性最大的)消费者。所以,生态学家早已结论:没有植物就没有动物,就没有人类。
尊贵的人不要不服气,这并不否定人有灵巧的手和发达的大脑,只是说人的存在依赖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和环境,从而要求人尊重大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
历史证明,由于人类的盲目自大,破坏了生态平衡,屡屡招来毁灭人类自己的生态灾难。破坏生态平衡的诱因归结为三类:
一、破坏环境:由于环境是生态系统的成分之一,它的改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由于破坏环境打破生态环境平衡的例子很多,诸如:湖沼富营养化的形成;日本汞中毒事件;氟化物破坏了臭氧层;阿斯旺水坝生态环境恶化;“六六六”、“DDT”施用后的恶果;地球的“湿室效应”等。
二、破坏植被,以森林为主体的植被是陆地生态平衡的杠杆,地球上由于破坏植被导致的生态灾难最多,如1934年发生在美国西部的黑风暴,毁掉耕地4500余万亩;1963年发生在前苏联农垦区的大风暴,毁田3亿多亩;同样因森林的破坏,使古老的巴比仑文明灭亡;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塔尔平原,因森林破坏沦为沙漠,沙漠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中国黄河流域生态条件的变坏,源于其中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坏,当今长江将变成第二条黄河;东北林区生态条件变坏,主要原因是对西南林区和东北林区森林的不合理采伐和过度采伐。
三、破坏食物链:破坏食物链打破生态平衡的例子如:因过量捕杀害虫的天敌引发林木病虫害;印度曾大量捕杀水獭使病鱼增多,鱼产量下降;牧业发达的澳大利亚,因牛粪覆盖草地成灾引发蜣螂解救的例子更为新鲜。当然在生物圈内往往是几种诱因并存的。
中国是一个生态灾难多发的国家,中国感受最早最深的生态灾难是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变坏、洪水泛滥、库坝被淤等。近年来,我国水域污染增多:网眼小了,鱼虾少了。科学家们预言:“生态危机将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大危机。”这就告诉人们,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压力的加大,人类必须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第一部分 再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今天,借中国水利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的机会,谈几点认识.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后,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在新形势下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项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就水利行业而言,应该如何进一步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各项水利工作,我认为有必要认真回顾总结过去5年来的治水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明确今后水利工作的思路,目标和任务.1999年3月,我在中国水利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做好面向21世纪中国水利这篇大文章”的报告,引起全行业乃至行业内外的一场大讨论.针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1999年11月6日,我在中国水利报社通讯报道工作会议上谈到人们对水的九个方面认识的转变时,第一次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此后,我们一方面在治水理论上不断探索,一方面在实践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水利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提出,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在国内外也产生了一定影响.2002年9月,在中国水利杂志专家委员会会议暨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高层研讨会上,我作了题为“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理论基础和体制保障”的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资源水利的本质特征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水利发展的转轨时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一种科学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并开始成为各项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充分肯定了水利部门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指导水利,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总结这些年治水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探索,可以清楚地看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因此,今后要坚持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作为指导各项水利工作的核心理念,推动治水事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正是科学发展观在水利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一,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依傍大河而生:中华文明发祥于黄河流域,古埃及文明孕育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开端于恒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渊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而且这些大河都具有水量充沛,泥沙较多,洪水频繁等相同的特点.洪水的泛滥一方面给人类带来灾害,另一方面也为人类提供了肥沃的土地,使人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能够收获粮食,繁衍生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依存,开发,掠夺,和谐.在各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同,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第一个时期,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原始社会,人和自然是一种依存的关系,人依附于自然.人类一方面直接或通过简单的生产工具从大自然获得所需的一切,另一方面又要承受自然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各种威胁.这一时期,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一种原始的和谐状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青铜器,铁器的使用及至农业,畜牧业出现后,人类开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变自然,使得这种关系进入了开发阶段.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有限,还没有对自然造成较大的破坏.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近现代大工业生产出现后,人类的自信心和对生存环境的不满足感,驱使他们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第三个时期.在这一时期,掠夺性地开发资源,一方面对大自然造成破坏性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招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与惩罚.然而,人类终究是有理性的.当这种掠夺式的开发难以为继时,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四个时期,在哲学意义上是一种否定之否定,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原始社会,人依附于自然,处于“天人合一”的原始和谐状态;在掠夺阶段,主导人们的是“人定胜天”,对人与自然的初级关系给予了否定;现在,我们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就是要否定“人定胜天”的思想.“人天和谐”不同于“天人合一”,它是人类
反思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破坏造成恶果之后思想上的一次升华,是人类主动地在更高层次上同自然和谐相处.综观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当前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是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充分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对我们在水利工作中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去追求人天和谐的境界,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条件为代价来求得眼前的发展.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破解中国水问题的核心理念
实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中国治水事业而言,就是要用这种理念去努力破解中国面临的水问题.当前,水利工作面临四项任务,即解决我国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严重等四大水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上是水对人的伤害,但本质上是人对水的伤害造成的后果.因此,在防止水对人的伤害的同时更要注意防止人对水的伤害.破解中国的四大水问题,最核心的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