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粱情》教学反思(大全)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开展的今天,做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我们自身素质的高低,将对课改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自身专业化水平,而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是提高自身素质非常有效的途径,我们要经常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是否有利于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否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样,我们才能将新课改落到实处,我们才能真正在新课改中成长起来。
我在教学中也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努力和尝试。
案例
1、教材与生活相联系听说读写相结合《高粱情》是五年级的一篇课文,由于是农村的孩子,而且本地也种高,学生对高粱十分熟悉。于是我没有布置预习而直接上课。
师:你们对高粱熟悉吗?
生:熟悉。
师:谁愿意说说你对高粱的了解?
生1:高粱比较高大。
生2:高粱的穗大,而且颜色是红的。
生3:高粱很牢固,不容易拔出来。
生4:高粱的用途很多。
……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高粱的特点,以及用途,大家说的非常好,你们能不能把说的和听的写下来呢?
(学生开始写)
师:写完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如何写高粱的,比较一下和我们写的有什么不同?
(学生开始认真读课文,通过比较,发现了自己所写的不足)
《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与生活联系”,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指出:“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课程标准中的有关要求,渗透着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想,无论是对语文课的特点,语文教学过程建议的论述,还是对语文课程开发与建议的说明,都体现了对社会生活所蕴含的语文价值的关注,对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视。在上述片断中,我主要是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体现语文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协调发展。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对高粱的了解,学生说的过程,既是生活经验的再现,又是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同时叙述了课文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将说的听到的写下来,然后再认真读课文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将听、说、写结合起来。通过教学反思,我认识到,语文教材内容的本身都来源于生活,我们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与生活的连接点,开放语文教学,使学生联系自己熟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语文,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语文素养。
案例2:激发兴趣自主学习
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出学生要自主学习。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得力,引导得法,才能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执教《田忌赛马》一课时,我尽量做到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比大小的游戏,老师手里有3组扑克牌,分别是4和5、6和7、8和9,你们上来一位选3张,和老师出牌比大小,看谁能赢。
(一生上来选牌,他从4和5中选5,6和7中选7,8和9中选9)。
师:下面同学不但要当裁判,而且要注意观察,认真思考输赢的原因。
(游戏开始,学生先出牌,不管怎样出,学生都以1比2输了)
生:老师,我们发现谁先出牌谁就输,后出牌的根据前面的来出牌!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而且善于思考、分析,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中也有一位和我们一样聪明的人,我们学了课文就会认识她。
(学生读课文)
师:谁读得最认真,最能读出人物的神态,等会儿我们就让谁表演。
学生读得更认真了,而且表演的非常好。
语文教学,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借助灵活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如果一成不变,程式化,教学就没有了活力,没有了灵性,学生也就自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在上述片断中,我根据教材和儿童的心理特点,遵循“针对学习者先前经验和学习者的兴趣,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有可能是主动的”这一原理。首先利用做游戏导入课文,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兴趣,又将教材内容溶入到了游戏中,降低了理解难度。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角色表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反思,我认识到,我们教学时,要善于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把握教材的特点,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总之,我们所从事的是一项非常复杂、系统的工作,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要在工作中形成自觉的反思意识,习惯化的反思行为。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形成自已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见解,使我们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使自己成长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师。
第二篇:高粱情 教学设计
7、高粱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初步认识借物抒情的方法。学习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体会作者对高粱的深厚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学重难点:
了解高粱根的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高粱吗?高粱是北方最常见最普通的农作物,高粱究竟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看图,了解高粱的特点——结合初读课文,说一说。
①把图中的‚根‛放大,可据此猜测课文描写的重点是高粱的哪一部分。②接着从‚情‛字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在高粱的后面加个‘情’字?作者对于这种北方最普通的农作物又怀着怎样的感情?‛
(二)自学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1.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1)了解作者描写了高粱的哪些特点,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和同学交流看法。(3)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2.自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查字典,不懂的提出来,学生互相解答。
(三)个人阅读与讨论结合。
1.轻声读课文,结合插图,①想想课文描述了高粱的哪些方面,重点写什么?(在书上批注)②课文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可让学生讨论)
板书:神圣 敬佩
2.重点阅读要求:默读文章的重点部分(3—5段),概括出高粱根的特点、作用,并画出相关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先独立阅读,思考→画批重点→在小组内交流体会→全班交流。3.总结学生交流的结果:高粱根的特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长着很多气根;二是很苦;三是扎得很深。
(四)深入理解比较,概括表达方法。
默读第一、二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思考讨论:
①高粱在我心中有着怎样的地位,为什么?(抓‚神圣‛和高粱与‚我‛和故乡人们的关系来看)
②高粱对‚我‛的影响是什么?‚对‛对高粱有着怎样的感情?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自己读、指名读。
(五)小结。
作者通过描写高粱,尤其是高粱根的特点,抒发了对高粱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它坚韧不拔的品格的赞美。
板书设计:
第三篇:读《语文补充阅读》之《高粱情》有感
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高粱的深情和敬佩之情。作者赞美了高粱坚韧不拔的根,还举了一个自己学习摔跤的例子。我认为,我们学生在学习上,也应向高粱那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何况我们小学生也是在“打基础”时期,所以也应向高粱学习,扎的“根”要深,才能立稳,坚定不动摇。我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孩子爱上了足球运动,在教练的指导下,天天练,简直就是把基础“打”得很扎实,“根扎得很深”,因此,长大后,他成就非凡。我们也应这样,好好学习,把“根”扎深。
第四篇:教学反思:浓浓乡土情
浓乡土情 教学反思
《浓浓乡土情》,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过去的老房子、饮食习俗等,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特点,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2.探索家乡的老房子、饮食习俗及文化生活的形成与气候、地形、历史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我以家乡哈尔滨为切入点,进行教学。从哈尔滨的别称“冰城”和“东方小巴黎”这两个话题开始,根据“冰城”和“东方小巴黎”的名字的由来,让学生试分析其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和历史原因形成。再通过分析哈尔滨人的饮食习俗以及国服“旗袍”了解其历史成因。
自我反思这节课的优点有:
1.从教学的过程和效果来看,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了解与掌握。条理清晰,环节紧凑。
2.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
3.课件的使用效果比较好。但是第一节因为客观原因,课件没能通过大屏幕播放,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第二节,课件在播放的过程中,一边看一边指认,一边引导学生思考,发挥了它的辅助作用,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时效性。
4.课堂评价语言和点拨的语言比较到位。5.能够积极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本节课还存在着不足:
1.布置的查找任务,学生虽然做了,但是有些孩子只是找了,具体的内容并不熟悉,也没有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在课堂上汇报的时候,还有出现不认识的字,或读错字的情况。另外一些孩子只是照搬照抄地读,不能起到分享、交流的作用。
2.学生在课前先汇报,内容较杂没有分类。和后来的话题有点脱节。应该把学生汇报放到相应的话题下,这样学生查找的资料就真正起到了作用。
3.个别细节性的语言考虑得不到位,出现表述上不够清晰的情况。4.学生出现朗读困难的现象,没有及时帮助,浪费了时间。
5.师生互动的活动相对单一。谈话式教学比较多,学生自主性的活动少。这也是我想结合平时的教学谈的一点困惑所在。
困惑一:在平时的教学中,布置的查找资料的任务,学生完成得并不好。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其中包括:1)不重视。孩子的孩子以及家长普遍重视数语外三科的学习成绩,其他学科都不重视。所以作业完成情况不好。三年级的品社课,有很多调查是通过采访家长完成的。但是在课堂上就出现孩子说:“老师,我妈没时间”的回答。2)家庭条件不允许。有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家里没电脑。有些家庭条件很好,但是家长害怕孩子上网耽误学习,不给买。3)没时间。现在的学生在外面补课的情况十分普遍。我曾在课堂做过调查,从不补课的学生几乎没有,大多数学生的补课或特长班的数目都在三到五门,最多的达到9门。每天放学如赶场般,连吃饭睡觉都难。科任教师的作业更是增加了他们的负担。这些孩子要么不完成,要么就由家长代劳。所以才会出现,在课堂汇报的时候,家长的连笔字辨不清就胡乱读(一个孩子把“设”读成“没mo”,或是打印材料都没看过,读不成句;或者生字不认识就卡壳的情况。
困惑二:常态课达不到公开课的效果。基于前面所提到的情况,日常教学,因为缺少了学生们课前自主探究的过程,课堂上就很难形成学生为主体的情况。必然要出现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的情况。我也曾试着和微机组教师协调,是否可以通过微机课让学生进行查找。但是微机课也有自己的教学内容,也要进行考核,不可能让学生在微机课上做其他事情。困难重重!作为课改时期的教师,我们也十分想真正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时效性。但是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又相当棘手,很难解决。
困惑三:关于家乡的定位,黑龙江或是哈尔滨,算不算知识性的错误?在同事间的评课过程中,有同事认为我应该把家乡定位于黑龙江,至于我定位在哈尔滨完全是知识性的错误。在此,我谈下我的看法。我同意她的观点,因为教材的编者意图上来看,家乡应该定义为黑龙江更贴切。在之前面的课堂,我也是按照家乡黑龙江这一概念来进行教学的。在第三课,单独把哈尔滨拿出来作为教学内容,也是有一定的考虑的。首先,哈尔滨是一个很具有特色的城市,关于哈尔滨的教学内容很多,完全可以作为一课的教学内容来讲。其次,在《人文与社会》教材中,大量的关于黑龙江的知识,严重涉及到了内容重复的问题,这时还要大张旗鼓地进行黑龙江的教学又是不是一种浪费?但是把哈尔滨独立为一课并不等同于黑龙江就忽略不讲了。所以,我认为单纯从这一节课,就断定是“知识性的错误”,是不够恰当的。
第五篇:浓浓乡土情教学反思
《浓浓乡土情》一课通过让学生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艺术,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本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
一、乡音
“同学们,你们会说家乡话吗?俺就会!”我特意将“俺”加重了语气,学生马上就笑了,纷纷举手“这噶嗒”“那噶嗒”…兴趣十足。再用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即活跃了课堂,又增添了学生对家乡话的了解和热爱。
二、乡情
这部分我是这样处理的:“上学期,有一件事让我特别的感动,就是我们学校三年二班的一位同学得了重病,我们全校师生都给他捐了款,献了一份爱心。这不仅是我们的校友情,也是我们浓浓的乡情(板书:乡情)”,“你还知道哪些乡情”,这时候,有的学生谈到了邻里情,家乡中人与人之间的故事。
三、乡土文化
“同学们,上学期你们去参观了木制工艺品厂和食品加工厂,你们都看到什么了?”学生纷纷举手,向我汇报他们的见闻。“当你看到那美丽的作品,你都想到什么?”有的同学说“惊讶”、有的学生说“不可思议”、还有同学说“我想到了这个作品来的多不容易啊,如果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在失败中放弃了,就没有这个作品了,我觉得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失败不可怕,失败的下一步就是成功.”
在教学中我能通过不同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每一个活动都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在教学中始终处于一种较高的状态。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在活动中,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再一次提升对新的教学理念的理解,注意选择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再一次提升教学手段,让《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回归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