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论文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育理论语文教育学
论文摘要:语文教育理论建设明显滞后。应在继承传统语文教学理论的基拙上,吸收国外先进的语文教学理论,建立起新的更加完善的汉语言教育的理论体系,可命名为语文教育学。
语文是一门科学,语文教育同样是一门科学。近年来,语文教育积系了很多经验,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瑰宝。但是,由于诸多原因,语文教育理论建设明显滞后,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甚至导致语文教育思想的混乱。笔者结合当前的热点和重点问题,谈谈语文教育理论建设的几点看法。
一、趁立新的汉语官教育的理论体系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随粉语文教学经验的不断积泉和理论研究的深人,语文教育研究者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编撰和出版了许多语文教育理论著作,成就显著。但是,这些语文教育理论体系还有待完善。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语文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国外先进的语文教育理论,建立起新的更加完替的汉语言教育的理论体系。这套理论至少包括语文教育研究的对象、语文教育的内容、研究语文教育的方法、语文教育的作用和意叉、语文教育和人的关系、语文教育与时代和科学发展的关系、语文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等等。这个体系如同教育有教育学,心理有心理学,它就是语文教育的基础理论,不妨命名为语文教育学。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做具体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做更细致的工作,不是哪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在新的理论体系建立之前,我们对语文教育的研究就无所作为了。恰恰相反,语文教育的一些细节地方应该加紧加强研究。
二、语文教育理论趁设的,点应该是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应当怎样确定呢?这首先要明白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的、任务的关系。就整个中学教育来说,每门学科都具有不同的性质。学科的性质不同,粉重解决的问题不同,就要讲授不同的基础知识,培养不同的能力,因此各自所分担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也就不一样。学科具有怎样的性质,就具有怎样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它的性质决定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第一性的,人文性是第二性的,这就决定了语文教育的目的,那就是要使学生在听、说、读、写上下工夫,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此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继承中华文化传统。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以及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目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是语文教育的其它目的。另一方面,我们语文教育的粉眼点在培养“人”,教会生存,教会学生做人,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能把它当作语文教育基本的目的和任务,我们恰恰应该把培养“人”的理念贯穿于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去。
三、语文教育理论趁设的另一个,点是教学内容
字、词、句、章以及文学和文化的知识浩如烟海,中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呢?这些知识应该形成什么样的系列呢?以前的语文教学大纲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但是很不够。我们认为,选定语文教育的内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要确定各个年级段所学的语文知识。即把字、词、句、章以及文学的文化的知识形成系列后,分散到各个年级去教学,以便语文教育者明确哪些知识该教哪些知识不该教,只有如此,才能减少语文教育上的随意性。
2、知识要形成系列。从小学到高中,遵循由浅人深,由简到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3、制定教学和学习语文知识的具体方案。传授语文知识不能为传授而传授,学习语文知识不能为学习而学习,要根据语文知识的不同情况,制定具体方案。
4、精选足够数f的课文。我们现在使用的语文课本和读本做了很好的工作,体现了“足够”两个字。“在学习语言阶段,翰人必须大大早于输出,翰人必须远远超出输出量,二者不能同步。”(章熊语)“输人”指语言的学习,“输出”指说写。不管从语言习得还是从说写的角度,课文数一定不能少。
5、选人教材的课文得有科学的标准。历来被选人教材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但是并不是文质兼美的文章都能人选,除了篇幅的原因,语言因素也应成为能否人选教材的重要标准。根据章熊先生的愈见,语言有“伙伴语言”、“目标语言”之分,我们所选的课文必须担负起学生由“伙伴语言”过渡到“目标语言”的任务。
四、注意区分语文教育的一般方法和教学技巧
在一些语文教育论文或经验文章中,经常提及“训练”、“习得”、“感悟”、“导读”、“朗读”、“背诵”、“默写”等概念,细细分析,这些概念不处在同一层次上。习得、感悟是一般方法,导读、朗读、默写是教学技巧。语文教育是言语教育,是言语学习,因此,习得和感悟是语文教育的一般方法,它与“导读”不在同一个层次上。训练,既包括用词造句,也包括读写听说,训练的具体方法又很多,似乎“训练”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一般方法,但是“训练”可以用在数学上,可以用在物理上,显然不宜用来做语文教育的一般方法。导读、朗诵是提高习得语言和感悟语言的效率而使用的技巧,是教学具体方法,不是一般方法和原则,它不是与习得和感悟处在一个层次。像这样分不清语文教育的一般方法和教学技巧的情况还比较多,藉要从事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广大同仁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五、要在科学的立场上理解定、定序的内涵和范畴
比如,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哪些是常识性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教师要明白,学生也要明白,这就是定。这种定是相对的,就是说,必须掌握的学生非掌握不可,但是对个别学生可以突破这个的限制,让吃不饱的学生有充分发展的空间。语文知识安排的系统,作文训练的系列、课文编排的体系,都无不说明语文教育有个“序”的问题。
以前,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研究,但是,不管是语文知识安排的系统,作文训练的系列,还是课文编排的体系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还藉要我们做深人细致的研究。张志公先生曾十分尖锐地说:“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有多少科学的成分?我看经验主义的居多。我们语文教育研究了这么年,有统计数据吗?你选《阿房宫赋》,我选《醉翁亭记》都有道理。一部语文教材中,总共有多少个印刷符号?有多少个成语?词汇是多少?学生阅读水平一小时读多少字才合格?我们语文教学吃亏就在于没有科学性,没有真正地深人调查研究,随意性太强。”张先生批评的“随意性太强”就是指缺乏系统,缺乏“序”的科学性。
那么,怎样的“序”才是科学的呢?我们认为:
1、不是所有语文教育的内容都可以系统化、序列化,即使可以序列化的内容也不是像数理化那样逻辑严密。
2、建立语文教育内容的系列,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
3、建立语文教育内容的系列,还要注意语言习得的内在规律。
4、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自始自终贯穿在语文教育内容的序列中。
六、研究语文教育不能忽视对语文教育作用的研究
当前的研究者过分夸大语文教育的作用,好象语文教育是万能,似乎语文教育搞好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素质、逻辑思维、未来发展等等都迎刃而解了。学生精神的失落,人文底落的缺失,以及思想、道德、行为的问题不能完全归咎于语文教育,还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当然,语文教育有很强的人文性,它对学生的精神、思想、思维、审美、创造力、道德情操等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学生这些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其他学科。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是各门学科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有社会作用的结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摆正言语学习和人文素质培养的关系,就能够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光!视言语教育,忽视人文教育不行;光重视人文教育,忽视言语教育也不行,事实上,语文教育正是通过言语教育实现人文素质提高的。
考查语文教育的作用,还要注意人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面对这样的挑战,必须提高民族家质,建立人人都能学习,终身都能学习,人人都会学习的学习化社会。为此,语文教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考察语文教育的作用还要在时代和科学的发展中去认识。只要细心研究语文教育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就不难发现,语文教育的改革都是为了适应时代和科学发展的。在这些方面我们的研究还很薄弱,必须加强研究的力度。
第二篇:对高等教育学理论建设的一些思考论文
[摘要]本文对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建设作了一些探讨,认为继续搞好高等教育学研究工作需要在观点、方法等方面进行梳理,使之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 理论建设 观念 方法
一
一门理论科学在其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一般总要经历积累材料、整理材料和掌握材料这样三个阶段。没有材料的积累固然不能成为一门科学,但若对材料只是作简单的收集而不予以整理,并进而为我们所掌握,也还是不能为建设我们的理论科学服务。“掌握”一词的德文原意是在精神上“占有”、“据为己有”,按照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在思维中“扬弃了与对象之间的对立”,而“把这一内容变为我的”。所以,只有做到了这一步,我们所积累起来的材料才能为我所有;否则,就很难吸收到我们的思想体系中来,并对建设我们的理论科学真正有所帮助、有所补益。
按照这一认识来审视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现状,我们认为基本上还只能说是处于材料积累的阶段。过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们对于国外现代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和发展的现状所知甚少;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引进了许多当代西方高等教育学理论,而且对传统的西方高等教育学理论,也有了更加全面而完整的介绍,这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理论资源,从各个视角和层面来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和特点,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使人感到不满足的是,这个工作基本上还停留在引进和介绍上,初步的分析、评价、梳理、鉴别的工作还做得不多。所以,若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迅速完成整理材料和掌握材料的工作,妻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理论,恐怕也就无从谈起了。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恩格斯在谈到近代欧洲自然科学发展和演变历史时的一段话,对我们是很有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的。他指出:“虽然十八世纪上半叶的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高过了希腊古代,但是它在理论地掌握这些材料上,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低于希腊古代。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在我们所考察的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家看来,它却是某种僵化的东西、某种不变的东西,而在他们大多数人看来,则是一种一下子造成的东西。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它到处寻找,并且找到了一种不能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的外来的动力作为最后的原因。在这个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而是一个哲学家。1755年出现了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被取消了;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东西。”他认为。“在康德的发现中包含着一切继续前进的起点”。后来一系列的“进一步的发现使得它最后获得了胜利”。从此,“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正是这个崭新的自然观。推动着19世纪欧洲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段话对于我们的巨大的启发意义在于:它说明了正确的观点在整理和掌握材料、推动科学走向进步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我们认识到,目前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之所以处在材料积累的阶段而没有深入下去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至今还没有形成和确立一个足以反映我们时代要求和高等教育精神、并有能力来整合和同化已经积累起来的一切有价值的理论资源的高等教育学观念。因此。尽管我们已积累了一定材料,却无法对其进行整理。更谈不到正确地予以掌握。
二
高等教育学观念是以感性的形式把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作为一个整体显示在人们面前的。这就决定了一切真正的高等教育学都必然具有以下这样一些特点:首先,它是以高等教育实际为对象的,它总是从现实的高等教育中寻求题材,从现实的高等教育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试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而发展高等教育,使高等教育向着科学化、民主化的境界迈进。其次。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它必然同时又属于一定的民族。所以。在它的身上必然积淀着一定民族的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高等教育。那么。当高等教育学把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高教研究者投入研究时也就必然会把这些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识反映到研究成果上来。从而使高等教育成了一定民族教育的“文化的肖像”。这样。民族性也就成了一切高等教育学论著与生俱来的一种属性。作为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对于高等教育的一种概括的反映形式的高等教育学观念。也就不能不打上这种民族的文化精神的印记。再次。高等教育学面对的是整个的高等教育,所以它能够以感性的形式对之作出反映。这就决定了高等教育学活动不只是一个抽象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与想象的过程;不只是属于反映的活动。同时还包括着传达的工作。这就决定了我们对于高等教育学研究只有通过多学科、多层面、多视角。才能对它加以全面而完整的把握。以往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虽然未能达到这一步。但也不能否认它们从某一层面、某一视角对高等教育学研究所作出的一定贡献。因此,这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无疑是我们高等教育学理论所要吸取的,高等教育学观念应该能对这些理论资源进行整合和同化;否则。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也将是不全面、不完整的。这就是我们主张我们的高等教育学观念必须具有反映我们时代的高等教育的要求、反映本国高等教育精神、能够用以整合和同化已经积累起来的一切理论资源这样三个条件的主要原因。若是我们不能尽快形成和确立这样一种高等教育学观念。并按照这样的观念去整理和掌握我们的理论资源,那么。积累的资料再多,也只是一堆各自独立存在、互不相干的集合体。而不能达到通过对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深入发现和揭示而使之转化为一个有机体。这样,对这些材料的利用也就不能发生质变,产生飞跃,最终为建设和发展我们的高等教育学理论所用。所以。正确的高等教育学观念的形成和确立。也就成了今天把我们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推向前进的一个关键环节。
三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几乎一开始就是与对研究方法的探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先后被引进的有系统论的方法、结构主义的方法等等,但几乎都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都没有在研究中达到过预期的效果。其原因,都是与把方法和观点分割开来,离开了正确的观念的建构,孤立地就方法来谈论方法是分不开的。因为方法作为认识的工具和手段。按照黑格尔的说法是“主观方面通过这个手段和客体方面发生联系的中介”。因此,要使方法在研究中得到卓有成效的运用,首先我们就必须了解客体。而观念,就是反映在意识中人们对客体性质的一种认识。这样,就决定了方法与观念有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性:它既是从一定的观念出发,按照一定观念来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思想途径。又通过这一思想途径。使这一观念所包含的内涵在意识中渐次获得全面而完整的展示,从而使人们达到全面认识这一事物的目的。正是由于以往我们不认识观念与方法之间的这种辩证的关系。所以在高等教育学研究中我们在运用“新方法”时难免有些生搬硬套。而不能使之与高等教育学自身的特点加以有机的结合。如系统论的方法。它是根据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要求把事物看作是由诸多元素组成的有机整体,从多种关系和联系中来对事物进行考察和认识的一种充满辩证精神的思维方法。对于我们全面而完整地理解高等教育学的整体特性,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但由于现代系统论作为在生物学、控制论和通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在方法论意义上是属于一般科学的方法。所以,它对于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只具有借鉴意义。而很难简单地加以搬用。只有当它与我们所研究的具体对象高等教育(反映在意识中就是高等教育学观念)达到有机地结合之后,才能转化为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并对我们认识高等教育现象真正有所帮助。而高等教育学按照我们前面所说的就其性质来说既然是知识与价值的统一。那么不同的成分只有通过不同的方法才会对之作出有效的把握。高等教育学的这种双重性质决定了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也只有从科学的与人文的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中去探寻。而这种结合也就带有对系统论方法进行具体应用的性质。科学的方法与人文的方法作为在近代社会科学研究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两种相对独立的研究方法。它们对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视角和途径,所以。即使同一事物,经过这两种不同方法的研究。也会出现两种不同的风貌。这两种方法的差别自然可以从许多方面来谈。但在我看来,最主要的似乎有这样两点:
第一。科学的方法所探寻的是知识,是不以主体的存在状态为转移的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目的是服务于人的认识。高等教育学理论是以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为基础的,从科学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学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在的反映,它与社会存在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所以,我们对任何一部高等教育学论著的思想性质和思想倾向性都可以联系当时的高等教育现实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评价。虽然高等教育学不可能像理性意识那样。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超越感性存在直接深入到社会关系的本质领域,而始终以感性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是它对高等教育所作的一种未经分解的整体性把握的特点。又使得被理性思维分解和排除了的生活现象唯有在高等教育学研究成果中才能获得丰富而生动的展现。再加上高等教育的历史是不会重复的。所以这些高等教育现象向人们所提供的认识价值也就永远不会因历史的发展而丧失。这就是一切优秀的高教研究论著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的客观原因和文本的依据。这是需要凭借科学的方法才能掌握的。而人文的方法所把握的是价值。价值是一种主体性的事实,它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以及主体的生存条件和需要的变化而变化的。
所以作为价值形态之一的高等教育学,我们又不能像对待自然科学那样完全按科学认识的方法去进行研究,同时还必须借助“理解”和“解释”才能对它作出判断。“理解”和“解释”按照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的意见就是“在过去中重新发现最好的东西”。它与认识的方法之不同就在于总是带有主体置人的特点。认为只有当对象与主体获得某种经验上的沟通。并“在主体语言中找到表达”之后,才有可能为主体所理解。所以就其性质来说是主客体之间所开展的一种“对话”,并通过这种对话。克服文本历史的疏远性。使得它变得仿佛是现实的、当下的。以致人们阅读这些论著时觉得都好像是特别为他而讲的。这决定了任何理解和解释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和个人的思想印记。唯其这样,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优秀论著才会生生不息、历久弥新这是优秀高等教育学论著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的主观原因和接受依据。而要说明这些,不通过人文的方法是难以完成的。
第二,由于科学的方法所探寻的是知识,知识是事物现象和规律的反映,规律是事物本质的联系,只要具备必要的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所以它具有普遍的有效性的品格。高等教育学作为一种社会的意识形式,它与高等教育存在的关系,以及高等教育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不同于其它社会意识形式的自身特点等等,自然也就成了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些问题对于一切国家的高等教育来说。都是普遍有效的;不论某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如何独特,都不过是这些共同规律的一种个别的、特殊的形态而已。而人文的方法由于面对的是价值。价值既然是一种主体性的事实。它是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所以它也只有通过评价才能把握。因此,在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在主体一定趣味标准支配下对于高等教育价值所作的估量和裁决的因素在内。完全不带有任何思想倾向和趣味标准的、价值中立的高等教育学理论是不存在的。趣味标准是因各民族的文化心理背景以及各人的社会教养、性格气质而异的。因此评价也就不可能完全不带有民族和个人的印记。所以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全球一体化”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事实上。不仅中西高等教育学理论有着巨大的差别,就是西方各国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之间,这种差异性也是同样存在的。如同是课程理论。在德国是思辨的、哲学的,而到了美国就变成了经验的、实用的。又如大学的办学观,在英国是保守主义、人文主义的。到了美国是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的,而到了德国则是科学主义的。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历史条件和教育文化心理不同而产生的不同。人文科学内容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对这种个别性和差异性的认可而获得的。
既然科学的与人文的作为两种相对独立的方法而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对象和内容。那么。这两者之间又怎么能达到有机的统一和融合呢?这是因为科学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分。高等教育学就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它也只能归属于社会学科之列。社会不同于自然,它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所以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一样都是以人为主体的。人虽然由自然分化而来。但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社会的存在物。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任何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他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无不打上一定社会和文化的印记。因此要对人文现象最终作出科学而正确的说明。就必然要联系一定的社会实际,借助社会科学研究的某些成果。
这样。我们就在人的问题上找到了科学的与人文的两种学科研究的结合点,并且通过将科学的与人文的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把目前我们已经积累起来的材料,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行梳理,为建构我们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创造条件。若是能够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可能改变和克服以往那种仅仅从知识论、认识论的视角或仅仅从人生论、价值论的视角来进行研究所造成的片面性。我们的高等教育学理论建设。也一定会在已经取得很大成绩的基础上。继续迈出新的步伐,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三篇:加强民主党派理论建设思考建议
理论思想建设的成熟是政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早在1994年,时任民建中央主席的孙起孟老就撰文呼吁各民主党派,“应当树立起自信心,搞好理论建设。”(《孙起孟文稿选编》,第675页)。应该说,近十几里民主党派理论建设有些起色,比如民主党派中央及省级地方组织大部分成立了理论研究会(学会),并开展了一些理论研究活动。但是,由于种种原
因, 理论建设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加强。为此,本人结合自身近年从事多党合作研究的体会,就加强民主党派理论建设问题谈几点建议。
1、提高对理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各民主党派,特别是民主党派各级领导班子需要进一步提高对理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理论建设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并提高到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同样的高度,用抓参政议政工作的同等力度来抓好民主党派的理论建设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我国阶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民主党派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新实践,迫切需要用新的理论来指导和解决。因此,只有不断加强民主党派理论建设,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才能发挥民主党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培育理论研究队伍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民主党派理论研究队伍,是民主党派理论建设工作的基础。各民主党派应当注意理论研究人才的发现和培养,逐渐造就一支相对稳定的、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理论研究队伍。培育民主党派理论研究队伍,一是要把理论研究队伍建设作为民主党派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培训、研讨等方式,培养理论研究骨干。民主党派各级组织成立的理论研究会(学会)要加强对理论研究的组织领导,各位会员更要作出表率,热心参与研究会(学会)的各项活动,成为理论研究的排头兵:二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从多方面关心支持理论研究工作者,尽力为他们开展研究工作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
3、搭建理论研究平台
目前各民主党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都没有理论研究的专门刊物,缺少理论研究平台。建议民主党派各级组织成立的理论研究会(学会)创办一份内部刊物——会刊,作为理论研究阵地,展示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
此外,民主党派各组织创办的机关刊物(内刊)如民建中央的《民讯》、民建湖南省委的《湖南民建》可考虑开设“理论研究”或“民主党派理论建设”专栏,刊登理论研究论文。
4、开展理论研讨与交流
提高理论建设成效的重要途径是广泛开展理论研讨与学术交流。通过学术会议等形式,密切理论工作者之间联系,促进互动,增进了解,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达成共识。首先是党内交流。各民主党派应该经常性组织理论研讨会,就有关民主党派建设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探讨交流。研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考虑到省级组织理论研究能力有限,可组织全国性的或部分省级组织联合参与的理论研讨会。
其次是党外交流。重点是民主党派之间的交流。民主党派发展到今天,各组织之间虽然存在某些差异,但已经是共性大于个性,都面临理论建设不足的共同问题。民主党派有必要共同努力,加强交流与合作,搞好民主党派自身理论建设。此外,民主党派还应该经常性地就民主党派理论建设问题与中共党建理论、统战理论研究机构进行交流和沟通、与学术界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5、加强成果的评定与转化工作
建议各主党派每组织专家对理论研究论文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审。从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操作性等方面对论文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若干。
同时,要注意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好研究成果转化工作。每年对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编印《民主党派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有条件的可组织出版专著,以此宣传、推广理论研究成果,使研究成果能够在民主党派工作实践中得到有效运用。
第四篇:关于秘书理论建设的思考(范文)
一、我们已留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但还必须不断地填充与拓展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已大体理清了我国秘书活动现象的历史发展沿革,秘书论坛上不仅出现了大量秘书史学研究的论文,而且在许多秘书专著中,秘书史部分的线条越来越清晰,出现了以杨剑宇同志的《中国秘书史》为代表的几部秘书史学研究专著。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已出版了数以百计的《秘书学概论》,基本上已回答了“秘书人员怎么做”等关键性的学科命题。我们可以毫无愧疚地说:我们已经在自己的黄土地上,踏出了一条学科建设之路。正如历代的拓荒者那样,我们根据自己的国情、政情、社情和中国秘书工作者的实践,初建了中国的秘书工作学说,并以此指导了自己的秘书教学工作和秘书实际工作。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坚持了理论植根于实践,理论服务于实际学科的发展思路,在深入进行党政机关秘书工作研究的同时,也对企业秘书工作、涉外秘书工作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过去的十多年里,在各秘书刊物上发表了大量极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在这方面,《秘书工作》、《秘书》、《秘书之友》、《秘书界》、《广东秘书》、《企业秘书》、《文秘》等杂志的主编、编辑们,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不管是秘书理论工作者还是实际工作者,对他们默默地无私奉献,都是深为敬佩的。
总之,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们已经踏出了一条学科发展的自己的路,我们的秘书学不是从古人洋人那里依样画葫芦,照搬来的。我们在我国秘书工作厚实的泥土上,踏着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开拓出了一条学科健康发展的道路。
但是,应该看到,已经走过的路并不平坦,而且尚有很多坑坑洼洼等待我们去填充铺垫,尚有很多曲曲弯弯等待我们去理顺拉直;尚有不少误区、峪地等待我们去冲刺、拓宽。
二、我们已竭尽了全力,但还必须在继续发挥黄牛精神的同时具有挑战精神
在短短的十多年间,秘书学学科理论发展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果,其重要原因是秘书界拥有一大批不倦耕耘的老黄牛。
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就只能像盲驴推磨那样在原地转圈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我们的秘书学研究也打上了商品的烙印,埋头写作不问市场需求的科研模式,今后更难找到出路;化缘筹款,义务作东、轮流坐庄的学会活动办法,将更加艰难;坐而论道、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和论理方式将更加受到冷遇。我们不仅要更加深入实践,在实践中去寻觅新的课题,而且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总趋势,不断地增强学科发展的后劲与活力。
从整体上看,人们对科学知识的需要将更加迫切;但具体对每一本著作,每一篇文章的要求也更高了。若不能到丰富的实践中去吸取营养,不能从现代化科学中去开拓思路,我们就会“江郎才尽”,写不出时代所急需的东西。因此,我们不能仅在现有材料中寻觅裁剪,排列组合,而要勇敢地向未知领域挑战,向秘书工作实践中的“误区”、“新大陆”挑战。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等待着我们以挑战者的身份,去充当秘书学新时代的理论尖兵。
三、我们已初步取得了社会的理解与认同,但学科地位的确立仍需艰苦奋斗
在短短十多年里,我们以大量秘书学学术论述、大批量培养出的秘书专业毕业生和卓有成效的秘书学研讨活动,初步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人对秘书研究活动都比较重视;不少省市、大型企业的秘书学会,秘书协会相继成立,开设秘书专业和秘书学课程的大专院校越来越多,各省市秘书自学考试已成为报名最为踊跃的专业之一,秘书学科有了自己的专家、教授、学者,有了自己的专业杂志。学术界认为秘书学不能成为一个学科的看法已成过去,作为一个新兴的应用学科,秘书学已在诸学科之林争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秘书学将来是否具有社会生存价值,是否真正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尚需接受时代的考验。
我们必须看到,市场体制的确立,条块分割的打破和竞争机制的引入,党政领导要培育市场,服务社会,企业领导要适应市场,任何组织的领导人都不能仅靠被动地“上传下达”来维系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我们必须看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各级各类领导在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要素方面,都不能不考虑国际因素,视野必须更加开扩,适应变化的能力必须更加敏捷,对其身边的秘书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就会更加提高了。
我们必须看到,第一、二产业的优化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商业、金融、保险、旅游、信息、法律和会计审计咨询等将会对各级各类组织运转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秘书活动的内容与活动的方式,均将发生新的变化,内部管理中的“文山会海”将随着基本职能的改变和运行机制的转换,从根本上得到抑制,对外交往的事务将大幅度增多,接触的人、处理的事更为繁杂,而且要求更高。秘书虽不能算是专职的公共关系人员,但没有强烈的公关意识,将难以干好秘书工作。
我们必须看到,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一大批既有很高科学知识,又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的专家型人才将走向领导岗位,随之而来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管理现代化、规范化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我们必须看到,我国沿海、周边、长江带、黄河带、各地区因地制宜,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的经济开发浪潮正如火如荼,各地区领导人不仅要善于开发本地区、本单位的优势,还要善于寻找和选择有利于发展的合作伙伴,与外商的合资,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是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新型的组织模式。
我们必须看到,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步伐已经加快,这是抵制腐败现象的关键性措施。
我们必须看到,随着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的改革,许多职能机构和管理层次都将进行调整。
我们必须看到,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高潮,精神文明建设将加快步伐。
第五篇:参政党理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人民政协网 > 理论 > 参政议政
参政党理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2007-09-11 08:50:16
思想理论建设是参政党建设的根本。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新矛盾、新问题;我国的改革发展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课题。中国共产党从执政党的角度不断深化理论建设,指导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中国农工民主党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更大贡献,就必须通过加强理论建设,进一步明确我们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近年来,农工党中央大力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继续深化对参政党地位、性质和作用的认识,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以思想认识的提高,来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在履行参政职能、加强自身建设的实践中,我们逐步增强了对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2004年6月,农工党召开了“全国理论建设工作会议”,蒋正华主席、李蒙常务副主席等亲自出席并作重要讲话,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并对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同年7月,农工党十三届六次中常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参政党理论建设的意义、内涵、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措施,从制度上保障了全党理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以领导重视带头研究,来带动参政党理论建设。农工党中央主要领导同志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工作,不仅大力支持、积极倡导,而且带头学习理论、研究理论,亲自撰写理论文章,带动了全党理论建设热潮的形成。近年来,结合一些广大农工党员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蒋正华主席、李蒙常务副主席先后撰写了多篇理论文章,分别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统一战线》等报刊发表。这些文章提出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进程中,民主党派大有可为等观点,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团结动员广大农工党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多作贡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以理论研究点为抓手,来推动参政党理论建设。只有充分发挥地方组织的作用,调动广大农工党员的积极性,才能形成参政党理论建设的合力,保证参政党理论建设任务落到实处。2005年以来,农工党中央经过认真考察、反复甄选,选择了理论建设基础条件比较好的上海、重庆市委会,分别建立了两个参政党理论研究点,开展了“构建和谐政党关系研究”等专题研究;今年我们又批准建立湖北省委会、四川省委会两个理论研究点。此外,农工党北京、天津、福建、浙江、江苏、广东、广西、黑龙江、湖南等省级组织也都由主要领导挂帅,相继成立了理论研究小组,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理论研究队伍。一些省级组织还不定期举行理论报告会、理论研讨会,组织力量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广大农工党员的欢迎。
——以重大课题为龙头,来深化参政党理论建设。为了加强对全党理论建设工作的指导,从2003年开始,农工党中央每年都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自身特点和任务要求,提出《理论课题研究计划》。各级组织根据这份课题计划,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重点选题,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理论研究,提交了很多高质量的理论研究论文。同时,农工党
中央在评选优秀论文的基础上,编印出版《理论研究优秀论文集》,推动了全党理论学习、理论研究工作的持续升温。其中有些研究成果,如参政党能力建设、参政党运行机制研究、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政治文明研究等,见解深刻,视角独特,实践性很强,对于提高农工党工作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必须充分认识参政党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不仅具有认识的深刻性,而且具有实践的导向性。民主党派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团结、凝聚广大成员,是新形势下保持参政党理论上成熟、政治上坚定的必然要求,对于坚持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把民主党派建设成为适应形势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参政党,从而推动多党合作事业的不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民主党派要从巩固和发展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战略要求出发,抵御西方敌对势力政治意识、价值观念的渗透,加强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基础理论研究,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体系,用于指导多党合作的实践,为多党合作事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提高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必然要求。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和风气的影响,在民主党派及其成员中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民主党派要把握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研究新情况,在理论上探索,工作上创新,提高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三是建设适应新世纪参政党的必然要求。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民主党派进一步发挥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民主党派自身在许多方面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还不能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多党合作事业的要求,必须下大力气加强自身建设,包括理论建设,更好地发挥参政党的作用,切实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建设适应新世纪新阶段要求的参政党。
二、必须准确把握参政党理论建设的内涵
参政党理论建设到底建设什么?其科学内涵怎样界定?是实践中亟须回答的重要命题。农工党中央《关于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参政党理论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是:理论的学习运用,理论的宣传教育,理论的研究创新,理论的成果转化。
理论的学习运用是基础,是提高认识、明确方向的前提。重视理论学习,是民主党派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广大成员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前进方向的重要前提。理论学习主要包括: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学习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理论方针政策;学习宪法和政协章程;学习本党派的章程和历史等等。
理论的宣传教育是手段,是开展思想理论建设、普及提高的必要措施。恩格斯在论述科学发展的动力时说:社会一旦有了对科学的需要,就能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的进步。同样,参政党建设一旦有了对理论的需要,就能赋予理论建设以巨大的动力和不竭的源泉。因此,加强理论的宣传普及,努力营造学习理论、研究理论和运用理论的良好氛围,提高广大成员的理论素养,是参政党理论建设的重要手段。要从参政党角度,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通过编撰理论书籍、出版理论刊物、发挥宣传载体的作用等,积极开展理论宣传教育活动。
理论的研究创新是重点,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是理论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参政党理论建设的关键所在。理论研究要解放思想,联系实际,深入研究回答现实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努力提出有深度、有分量、有说服力的思想理论成果,在理论研究的领域内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
理论的成果转化是关键,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具体体现。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理论的价值在于转化、指导实践。能不能做好理论成果转化工作,能不能自觉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是我们在理论上和政治上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不仅要求理论来源于实践,更要求我们把理论成果转化为指导实际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运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三、必须坚持参政党理论建设的基本原则
参政党理论建设,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与时俱进,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两大理论成果,目前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全国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参政党理论建设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当前,特别要认真学习中共十六大以来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确保理论建设的正确方向。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一项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参政党理论建设作为多党合作制度理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多党合作的框架内进行,这是参政党理论建设的根本原则。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都是多党合作制度的创造者,共同有责任,坚持好、完善好这一政党制度,把参政党理论建设与坚持多党合作制度有机统一起来,巩固多党合作的格局,维护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理论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理论不断丰富发展的关键所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要从参政党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创立新观点,使理论建设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赋予创造性。
坚持民主党派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民主党派具有进步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现阶段,其进步性集中体现在与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其广泛性体现在其成员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反映和代表着所联系的各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有了进步性才能凝聚广泛性,而有了广泛性才能实现进步性。没有进步性的广泛性是一盘散沙,就没有号召力、凝聚力;而没有广泛性的进步性,不能大团结、大联合,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在参政党理论建设中,必须坚持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不能片面强调其中某一个方面,更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只有坚持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理论研究才能保持民主党派特有的性质,保持自身的特色,保持参政党的面貌。
四、深入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推进参政党理论建设再上新台阶
开展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是农工党立足根本、着眼长远,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推进政治交接的重大举措,也是当前参政党理论建设的重大任务。
1.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总体上对我有利,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但是也要看到,我国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来自国际方面的压力和挑战,主要是伴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国家敌对势力对我进行的遏制和打压不断加剧,特别是竭力歪曲和攻击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国内也有一些人用西方模式来衡量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怀疑甚至否定我国的政党制度。我们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理论的研究,努力形成全面系统、结构完整,深刻揭示我国政党制度内在规律性的理论体系。要从理论的高度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充分认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和民族区域制度具有的历史必然性、伟大独创性和巨大优越性,切实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自觉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坚定性。
2.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更加需要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我们要以这次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一次系统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的学习活动,努力提高全党对中国共产党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共识,不断深化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巩固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3.要继承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切实保证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承。老一辈领导人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团结奋斗、风雨同舟,结成了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定信念,这是我们弥足珍贵的政治财富。知往才能开来,继承才能发扬。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繁重艰巨的建设任务以及成员结构变化和领导班子新老交替,我们更加需要通过这次学习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全党同志传承和发扬老一辈领导人的优良传统。要特别重视从理论层面挖掘和整理老一辈领导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的典型事迹和崇高品德,教育引导广大农工党员识大体、顾大局,讲团结、讲奉献,确保多党合作事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素质是领导干部素质的灵魂。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新任领导同志,不仅要在学术上具备较高造诣,还要高度重视自身理论素质的提高,通过坚持不懈的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水平,加强道德修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参政意识;要善于从工作实践中发现新问题,主动从理论高度认识和解决问题,注意把理论成果运用于各项决策中。
4.要系统总结五年来的工作实践,努力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正确判断形势,深刻分析问题,科学制定决策,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我们运用科学理论去认识和把握实践的能力。五年来,各级农工党组织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了很多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我们要通过这次学习教育活动,认真总结我党十三大以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成果,切实加强参政党建设,为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辩证关系,对于这些年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两个5号文件和15号文件精神,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机制,要坚定不移地继承下来,与时俱进地发扬光大;对于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得到落实的工作思路,要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一以贯之地执行,确保老一辈领导人传承的事业得到继续发展,在加强自身建设、履行参政职能上取得更大成绩。
来源: 人民政协报陈宗兴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