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绿手指读后感
你见过“绿手指”吗?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绿手指”》,怀着好奇心的我读完了它。主要内容是:在法国一个小镇上,有位老奶奶花了二十年的时间,用橘黄的金盏花培育出了像雪一样白的金盏花,她也能培育出黑色的金盏花。这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文章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这位老奶奶太了不起了,人的一生才有几个二十年呀,再说了,世上没有一个人做到的事,老奶奶却凭着自己二十年的坚持,创造出了奇迹。说到坚持,我想到了我自己,记得一次周末,妈妈给我报了美术培训班,画的时候,看似简单,画却难。画着画着,就不想画了,结果画的是乱七八糟,后来,第二个周末,说什么我也不去了,我就是这样的不坚持,看到别人以前比我画的糟糕,现在却进不了许多,我看着别人的这些画,想到我以前那种不坚持,真是后悔莫及呀!跟老奶奶比起来,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现在再多的后悔也无济于事了。
《“绿手指”》这篇短文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成功的秘密只有一个——那就是坚持,只有坚持不懈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但愿世人都能有这种笨笨的坚持,但愿你我都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第二篇:《绿手指》教学设计
《绿手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
潘名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纯白金盏花的过程,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2、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句,领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懂得只要具有坚定信念、永不放弃的精神,就会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
感受老奶奶的美好情怀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孩子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6课《绿手指》。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你们还认识他们吗?(齐读生字)
2、你们还记得绿手指指的是什么吗?人们称谁为“绿手指”呢?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一位被称为“绿手指” 的老奶奶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的故事。那老奶奶培育出纯白金盏花容易吗?(困难、不容易)下边我们就要跟着作者一起去感受老奶奶培育纯白金盏花的不容易与艰辛。
二、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起因部分。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培育纯白金盏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勾画有关词句。
(2)汇报交流,相机指导。a.我为什么不试试呢?
b.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得到呢? 通过变换说法,男女同学对比读,从中体会培老奶奶育纯白金盏花的困难与决心。
师:孩子们,如果是你们听到这样的话,你会去试一试吗?(你为什么会去试一试?)老奶奶这一试可就试了20年啊!她容易吗?(难道她就是为了重金悬赏吗?)她又是怎样种出纯白金盏花的呢?请孩子们赶快去读读第三自然段。
2、学习经过部分。
(1)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勾画老奶奶培育纯白金盏花的艰难的词句,试着读出语气来。
(2)交流,相机指导。
1“精心侍弄”指导学生图文结合体会。
2“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课件出示).........a.想象老奶奶会遇到哪些困难?体会体会老奶奶数年如一日坚持实现理想的可贵精神。
师:孩子,如果是你一年又一年的种,还是没有种出来,你会怎么想,怎么做?你们遇到难题时是怎么做的?
b.此时,你最想对老奶奶说点什么?
3、学习结果部分。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想象:“当老奶奶看到金盏花开了,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一样的白。”顿时,老奶奶情不自禁地说:“________________。”(出示小黑板)
师:是啊!20年,多不容易啊!我们人生有多少个20年啊!如果是我们可能早就坚持不下去了!当老奶奶把这纯白色的金盏花种子寄给园艺所时,又发生了什么事?此时,老奶奶又怎么对他们说的?
(3)你怎样看待园艺所的答复?
(4)老奶奶又是怎样看待的,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不是……而是……”的句式练习说话。
(5)面对这样一位老奶奶,我们心中充满了敬佩之情。是啊,她那全心全意培育花儿、心无杂念的美好情怀是多么高尚!此时,你最想对老奶奶说点什么?
三、交流讨论。
1、黑色的金盏花能开放吗?
2、从老奶奶身上,你明白了什么?写一句鼓励自己的话。师小结:孩子们,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目标、持之以恒,再困难的事情都会办成,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板书设计)
6、绿手指
好园丁——老奶奶——坚持不懈
只求奉献,不求索取。
有志者,事竟成。
第三篇:《绿手指》公开课教案
教学要求:
1、用自身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老奶奶是怎样培育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
3、懂得从不放弃、坚持不懈、充溢信心就会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懂得只要具有坚定信念、永不放弃的精神,就会取得胜利的道理。教学难点:理解“俺们应该有自身的主见”这句话的意思,初步培养自主意识。
教学准备:
1、课文录音。
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同学活动复备。
课题引入 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读书效果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小结同学们,俺们的双手有什么作用呢?你们注意过俺们的手指是什么颜色的吗? 板书课题:6绿手指 出示问题:“绿手指”指的是什么?人们为什么称她为“绿手指”? 出示生字卡片,练读。注意读好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指名分段朗读,教师正音。再读课文,考虑: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读完课文,俺们回忆一下,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请小组代表发言。请你找出自身喜欢的段落在小组内读一读,说说喜欢的原因。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注意读正确、流利。你读懂了什么? 是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说出了人们对园丁的称誉,被人们称为“绿手指”可真不简单,那你们知道这位老奶奶为什么被人们成为“绿手指”吗?俺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同学自由发言.读课题,对课题质疑。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绿手指、称誉、金盏花、伺弄、沮丧、满怀信心、兑现、验证。读生字。分段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准。同学针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交流、互相质疑。小组内互相交流,推代表准备发言。反馈学习情况。各小组互相补充修改断意。朗读自身喜欢的段落,小组内进行评价。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理解“绿手指”的含义。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6段。
2、学习课文、抓住课文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同学活动复备
复习,导入新课 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落 总结全文听写本课生字、词语。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讨论老奶奶是怎样培养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老奶奶培育的结果怎样?听取小组学习情况汇报。
小结:这为老奶奶精心伺弄金盏花,她挑选一株颜色稍微淡的,让其自然枯萎,第二年把它的种子种下去,然后在挑选颜色淡的花的种子栽种,循环往复,经过了20年,终于开出了一朵纯白色的金盏花来。
出示文中重点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你想对老奶奶说些什么起初,家里人对这件事情是什么态度?家人为什么那样说?
(引导同学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理由)此时,你认为老奶奶的佳人会说什么?当老奶奶把这纯白色的金盏花的种子寄给园艺所时,有发生了什么事情?此时,老奶奶又怎么对他们说的?你们说老奶奶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吗?你能说说黑色的金盏花是怎样种出来的吗?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小结:是呀,不论俺们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目标、锲而不舍,再困难的事情都会办成,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听写。回顾课文主题。朗读课文。组内讨论学习,各抒己见,发表自身的见解。
反馈学习情况。朗读重点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谈感受。
有感而发,自由发言。因为老奶奶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而且连植物学专家都做不到,所以老奶奶家里人一致反对老奶奶做这件事。奖金不能兑现,因为年代久远。
“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俺也能种出来。。。”
自由发言。联系实际谈感受。
板书: 绿手指——好园丁——老奶奶——认定目标、坚持不懈
第四篇:手指读后感
手指读后感
篇一:手指读后感
你知道手指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如果不知道,就让《手指》这篇课文告诉你吧!
大姆指没有优美的曲线但是很能干;食指的姿态不算好但是能干精细的活儿;中指是最美的,养尊处优,但是干活不出力;无名指也很优美,但是力量不够;小姆指体态可爱,但是用处很少。
别看这五根手指各有优缺点,但是他们团结起来成一个拳头,就非常强大了。
读过这篇课文后,你应该明白了吧,那就是——团结。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团结可以弥补个人的不足,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体,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都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位父亲,给了孩子一根筷子,让他弄断,儿子轻而易举就做到了,父亲又给了他一把筷子,儿子使出了浑身的力气也没有弄断。
团结就是力量,在生活中,我们要与身边的朋友团结,团结的力量是无穷大的,团结就像一位天使,她会用她的全部力量弥补你身上的不足,帮你指引方向。对待朋友,要尽自己所能帮助他,团结起来,不要破坏朋友之间的友情。
你这会儿重新认识你的手指了吗?身边任何的平凡事物都可以成为一个启示,手指协作可以启示团结,白杨挺立可以启示坚强,在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任何一个小小的事物都蕴含着生活的道理,从现在开始,细心观察,团结身边所有的人!
篇二:手指读后感
杨梓含
今天读到了《手指》一课,让我受益匪浅,懂得团结。
我们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着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大拇指又矮又胖,生活中却多处都会用到它。食指没有无名指长,也没有那么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它的工作很复杂。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但是生活中却很少用到它。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却非常薄弱。手上的五指,只要握成一个拳头,就会威力大增!
人,则像一只手上的五个手指一样呢!每个单独手指力量是薄弱的,一件兵器都拿不起来,但五个指头凑在一起,拼成一双手,就会轻而易举的拿起东西,完成许多工作,创造很多事物。
就像是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难折断。人心齐,泰山移,只要人人一个心思,一股力量,就能战胜困难迎来成功。在团结的基础上,人们也应该取长补短,才能在薄弱的力量上锦上添花。相反,如果不团结的话,就算有一个不团结,也可能会伤害到一个整体。
篇三:手指读后感
在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丰子恺写的文章,名叫《手指》,我读了之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同时让我对“团结就是力量”有了根深的了解。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这十根手指手指都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了,不再有强弱,美丑之分了。在生活中有许多事都说明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道理。例如:在拔河比赛中,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把绳子向自己这边拉,才会赢得比赛,如果,大家不齐心合力,一点都不团结,那我们必败无疑。足球比赛和篮球比赛也是一样的,赢得比赛的主要原因,不是谁的得分高,就是谁的功劳,如果没有队员们和教练的帮助,怎么会赢呢?所以,大家只要团结起来,我们的力量就会从薄弱到强大了!
人多力量大,这句俗话一直记在我的心里,是啊,只要大家齐心合力,无论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就像小蚂蚁一样,虽然他们看起来很小,微不足道,别以为,它们小,就力量小,这样认为是错误的,你们听过这样一篇故事吗?在一场大火中,蚂蚁们为了保护家族,一些蚂蚁为此而牺牲了,有的几个蚂蚁,抱在一团,成为圆球,飞速滚动逃离了火海,如果他们不齐心合力,它们还能存活吗?我们不要连小小的蚂蚁也比不过,要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要记住这铁一般的事实。
篇四:手指读后感
手指长在每全人的手上,时时看到,常常用到,不过也许很少有人仔细想他们吧?!但丰子恺却写了一篇关于《手指》的文章,手指读后感。
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大姆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食指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中指有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姿态优美、养尊处优;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能力薄弱。五根手指各有特点,但只要团结起来,就合成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没有强弱、美丑之分了。
我们的群体也是一样,尽管每个人的性格、爱好都各不相同,但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取长补短,就能取得成功。因为团结就是力量!
读了《手指》我懂得的人生道理:第一,它让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不能自暴自弃;第二,它让我懂得了朋友之间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第三,它让我明白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小看别人!
有一次,学校里举行了一次跳长绳比赛,我们都兴致勃勃地跳着。没想到,第二天,我们班里要选出十名有团队精神的同学进行训练,还将代表班级参加比赛。我逐渐地发现,跳长绳一定要互相团结,只要一个人的步伐与众不同,整个比赛将功亏一篑,所以我们一定要团结友爱!
有些同学会觉得别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而气馁。我觉得,其实大家不应该找别人的优点和自己比,偶尔也要鼓励自己的优点,在某方面也比别人强。
这篇文章给了我那么多的启示,希望也可以让大家懂得许多道理。
篇五:手指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丰子恺的一篇幽默的文章——《手指》。读完这篇文章,我发现:虽然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带着十根手指,每天都会用到,但是我们却没有注意过他们,也没有人去研究他们。这次,丰子恺老先生带我们了解手指的特点和性格,还告诉我们:世上没有完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要像手指们一样齐心协力,就会产生巨大力量。
文中的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大拇指虽然不美观,但是吃苦耐劳;食指虽然不窈窕,但是机敏、出力多,中指虽然相貌堂皇,但是别人做事情时他只是个陪衬;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精于丝竹。他们虽然姿态不同、形态各异,但是如果合成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美丑之分了。
有一句话处的好,团结就是力量。拿我们班来说。我们班是民乐班,我们要经常表演的话,就得经常排练。由于是集体表演,不可能一个一个表演,所以就有了合奏。弹合奏的曲子的时候,我们要互相配合,不能发出不和谐之音。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得到别人的称赞。还有队列比赛。在我们比赛的过程中,大家的动作要一致,配合默契,这样的话就能拿到好名次。看了上面的例子,大家知道了“团结”的力量了吧?
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都是因为团结这件事情才会做得很好(指某一些事情),所以,我们要记住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
看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人就像文中的手指一样组合起来,就会产生我们前进的动力!
篇六:《手指》读后感
手指长在每全人的手上,时时看到,常常用到,不过也许很少有人仔细想他们吧?!但丰子恺却写了一篇关于《手指》的文章。
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大姆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食指勤奋卖力、敢于探险不怕牺牲;中指有无名指和食指的保护,姿态优美、养尊处优;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能力薄弱。五根手指各有特点,但只要团结起来,就合成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没有强弱、美丑之分了。
我们的群体也是一样,尽管每个人的性格、爱好都各不相同,但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取长补短,就能取得成功。因为团结就是力量!
读了《手指》我懂得的人生道理:第一,它让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不能自暴自弃;第二,它让我懂得了朋友之间要团结,团结就是力量;第三,它让我明白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可以小看别人!
有一次,学校里举行了一次跳长绳比赛,我们都兴致勃勃地跳着。没想到,过了几天,我们班里要选出十名有团队精神的同学进行训练,还将代表班级参加比赛。我也被荣幸地选上了。在见天天艰苦的训练中,我逐渐地发现,跳长绳一定要互相团结,只要一个人的步伐与众不同,整个比赛将功亏一篑,所以我们一定要团结友爱!
有些同学会觉得别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而气娈。我觉得,其实大家不应该找别人的优点和自己比,偶尔也要鼓励自己的优点,在某方面也比别人强。
这篇文章给了我那么多的启示,希望也可以让大家懂得许多道理。
篇七:手指读后感
读完《手指》这一课,我受益匪浅。看着自己的手指,真是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了。
五根手指,外形不同,高矮肥瘦,特点也不同。大拇指虽外形不美,但最能吃苦;食指虽然没其他手指俊俏,但工作比大拇指的还复杂;中指相貌最堂皇,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但做每件事时总是不出力;无名指和小指相貌体形最优美,就是能力薄弱罢了,但在很多地方他们还是很有用的。五指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缺点,但是五根手指团结在一起,就是最强大的。我们生活也一样,团结一致,才有力量!
春节包饺子,我们五个人分工合作,五姨和面的技术很高,三下两下就和好了一大块饺子面,爸爸擀饺子皮,擀的又快又圆;妈妈包饺子的技术堪称一绝,包的又快又好看,一个个饺子就像一个个元宝;熙熙姐帮助擀皮;我负责运饺子皮。就这样,在我们五人的分工合作下,又白又漂亮的饺子很快包成了,这包饺子和五个手指的道理有什么不同呢?这个过程就是团结互助、精诚合作精神,虽然各自起的作用不同,但离了任意一方都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所以我们要学会团结互助,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拔河比赛,是团结的力量使我们取得胜利;我们班参加的这一次校讯通作文比赛中,取得了全省第八名的好成绩,是我们老师和全班同学共同组成了“五个手指”的结果,没有老师的号召作用,没有每个参赛选手的热情参与是不会有这次成绩,这也是团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是伟大的!
拉小提琴,更是团结合作的工作,拇指起支撑作用,其余四指负责拨弦或按弦,它们四个又各有分工,只有五指协调一致才能奏出美丽的乐章。生活中许许多多“手指”的道理告诉我们,要学会团结友爱,团结就是力量,所谓人心齐泰山移。
团结的力量是伟大的!只有团结才能成功!
篇八:手指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丰子恺的文章《手指》,这篇文章以五指为主题,告诉了我们,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五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既有缺点,又有优点。虽然这样,他们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就能够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例子:在运动赛场上,大家一起努力,摘取胜利的桂冠;在抗洪一线,军民同心协力,战胜了恶毒的洪魔;在地震灾区,全国人民团结协作,重建美好家园……
有一则小小的故事讲得好:牧师请教上帝,地狱和天堂有什么不同?
上帝带着牧师来到一间房子里。一群人围着一锅肉汤,他们手里都拿着一把长长的汤勺,因为手柄太长,谁也无法把肉汤送到自己嘴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绝望和悲苦。上帝说,这里就是地狱。
上帝又带着牧师来到另一间房子里。这里的摆设与刚才那间没有什么两样,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们都把汤舀给坐在对面的人喝。他们都吃得很香、很满足。上帝说,这里就是天堂。
同样的待遇和条件,为什么地狱里的人痛苦,而天堂里的人快乐?原因很简单:地狱里的人只想着喂自己,而天堂里的人却想着喂别人。
简单的故事,简单的原因,它带给我们感悟却是深刻的。在一个集体中,大家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就够创造出别人想象不到的成绩和奇迹。
五个手指长短不一,分工不同,但在手掌的领导下,同心协力,配合默契,每天忙忙碌碌:握笔写文章,灵巧绣锦缎,翘指婉转演节目,坚定有力指挥工程……不停地演绎着一场场团结协作的精彩剧目,这些,都凝聚了手指们共同的心血,共同的努力。
有一首歌唱得好: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是啊,小到一个家庭,一个班级;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地球,让我们的心团结在一起,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精彩!
第五篇:手指读后感
今天我读完了《手指》这篇课文后让我想起了五年级学过的一篇童话故事《铁罐和陶罐》,如果把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理解的话,就会发现两个共通的道理。这两个共通的道理先不讲,大家只要继续往下看就知道了。
作者在《手指》这一课的开头就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并从这句话中引出了不同手指的性格特点:大拇指吃苦耐劳、朴实;食指勤奋卖力,敢于探险而且不怕牺牲;中指目中无人又高傲;无名指、小指优美而弱小。而且在结尾处用比喻的手法写道:“手指的全体假如能够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也就不会有什么强弱和美丑之分了。”写到这里你也许已经明白一个道理了吧!下面我用一个小故事结合一个道理来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还是和手指有关,叫做《五个小手指》。
从前有五个小手指,他们是很要好的朋友,并且从来没有吵过架。不过有一天他们为了争出谁的力气最大吵了起来,这时在他们旁边的一个皮球到:“你们几个都不要争了。你们当中谁能把我举起来的话,谁的力气就最大!”五个小手指互相看了一眼,商量了一下后说了声“比就比,谁怕谁。”
首先上场的是大拇指,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也不能把皮球举起来,只好灰溜溜的下了台,别的手指见状纷纷嘲笑起来。第二个上场的是食指,只见他不可一世的说:“你们几个好好看一看,我是怎么把它举起来的。”可是他虽然用了所有的力气也只不过是把皮球推的转了几圈而已,于是便一溜烟的跑了下来。其他三根手指也陆陆续续的上前去举,可也是纷纷下场,没有一个可以举的起来。这时皮球又发话了:“你们为什么不一起举一下我呢?也许,你们一起举就可以把我举起来。”听了皮球的话,五个小手指嘀咕了一下便一起走到皮球的不同位置,用力一举。啊!皮球被他们举起来了。这时候五个小手指明白了:只有团结才能聚集更大的力量,所以他们又重新和好了。
现在我说的这两个道理大家一定明白了一个了吧,这个道理就是:团结就是力量。不是有一首歌就叫做《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的开头几句不是这么唱的吗:“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天——这力量是地……第二个道理我也用一个小故事来讲,这个小故事叫做《鹿腿和鹿角》
森林里有只鹿,有一天这只鹿来到了一个池塘。在池塘边上吃起草来,吃饱后去到池塘里喝起水里,喝着喝着它看到了自己在水中那美丽的倒影时,情不自禁的欣赏了起来。并说:“啊!看我是多么的美丽。”接着它看到了自己的鹿角,忍不住又说:“啊,看我这一对鹿角,它们是这么的好看、漂亮。简直像一顶王冠,世界上都找不出来第二个来。”它停了停顿又叹息了一声:“哎,看我这两对腿。第一对又细又长,我还比较满意,可这第二对,又粗又壮的,怎么能配上我这美丽的身子和漂亮的鹿角呢?”它正站在池塘里仔细的看着自己的倒影时,危险已经不知不觉的来临了。突然一只老虎从草丛里跳了出来,吼了一声向那只还在看自己倒影的鹿扑了过来,鹿听到吼声后立刻撒腿奔跑了起来。跑啊跑啊,眼看就要把老虎甩掉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鹿的角被树枝缠住了。老虎一看,原本失望的心情一下子又燃起了兴奋,并以更快的速度追向鹿。被树枝困住的鹿眼睁睁的看着老虎的飞速接近心里害怕极了,心想:要是可以保住性命,鹿角我可以不要啊。眼看老虎离自己不足五十米时,它奋力一拉,树枝竟被拉断了。此刻它也不管在头顶的断树枝了,撒腿就跑了起来。跑了很久后,鹿终于把那只老虎给甩掉了。
看完这一个故事,聪明的你们,第二个道理还用我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