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与集体美文

时间:2019-05-15 11:1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个体与集体美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个体与集体美文》。

第一篇:个体与集体美文

有一种鸥鸟,常数万只聚在一起飞行,而它们飞行的步调惊人的一致,好像有一个总指挥在指挥着它们。其实,每一只鸥鸟是通过观察身边几只鸥鸟行动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自己的飞行姿态。

每一只鸥鸟都影响着身边鸥鸟,就像在生活中,影响着你的是你身边的人,你同时也影响着你身边的人。好的影响会给这个团队带来力量,而不好的影响会使这个团队的力量削弱,甚至崩溃。一个好的团队总有强大的震撼力,而这也离不开每一个队员对这个团队的重视,对自己负责。

没有人可以脱离团队独自生存。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答案是:把它放进大海里。是的,一滴水可以闪闪发光,晶莹剔透,但是经不起风吹日晒,不到片刻,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一个人只有融入到集体中才能更有力量,古代有一个国王,临死前把他的几个儿子叫到一起,先分别给他们一人一根筷子让他们折,几个人一折就断,后国王又给他们一人一把筷子,没有谁折得断。可见,个人的力量永远不及团队的力量。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一个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而一个团结的团队是无敌的。

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优秀的团队必然是个团结的团队。每位队员会观察周围队友的行为,调整自己的步调,做好自己的事,这就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团队负责。这种团结精神对于一个人,一个家,一个民族,以及一个国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这种作用,那么这个国家也会变得更加强大。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伟大,与一个集体比起来,也将是微不足道。个体的力量是弱小的,而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而这强大的力量其实就是由一个个弱小的力量凝聚而成的。一块砖砌在墙里,没有人可以搬动它,但是一块砖放在街道上,任谁也可以将它移走。这就是个体的力量与集体的力量的区别。奥斯特洛夫斯基也这样说过:”谁若离开了集体,谁的命运就悲哀。“

马云先生说过,什么是团队?团队就是不要让团队任何一人失败。队友相互依靠,相互信任,相互勉励,有一个企业招聘职员,董事长让前六名应聘者拿着15元到街上吃饭,并且保证每个人都吃到饭。六个人到一家餐厅,每份的价格最低也要3元,但有六个人,无法保证每人一份,于是,他们垂头丧气的离开了。董事长问明原因后说:”对不起,虽然你们都很有学问,但不适合在这里工作。”原来那家餐厅,若有五个或五个以上的人去吃可以加送一份,而他们却只想到自己,没有聚集成为一个团队。一个团队没有团队合作精神,又有什么发展前途?

所以在这个社会中,力量最薄弱的是个体,比个体更强大的是集体,而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才拥有无穷力量。

第二篇:关于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的研究

关于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的研究

一、绪论

经过在幼儿园两周的保育实习,对幼儿园大致的教育、保育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理性认识。

当今多数的幼儿园,毋庸置疑地成了“寄存”幼儿的场所。幼儿园本应是孩子的乐园,但是引导幼儿个性的发展成了幼教界的奢侈品。集体化教育的快捷便利似乎颇受各个幼儿园的欢迎。面对渐渐被抹杀掉的幼儿个性,我对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进行了研究。

对本研究,我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及调查访谈的方法。

二、本论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以集体教育为主,但是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比如:过于注重活动的形式,缺乏过程与目标意识;只关注幼儿表面的兴趣,难以提升幼儿真正的兴趣;只关注幼儿动手的能力,而忽视幼儿思维的参与;处理不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影响幼儿主体的发展。

50年代,前苏联幼教研究工作者把“学前教学”这一概念引入幼儿园,形成了以作业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模式。教学被看作智育的主要手段,被定义为“发展儿童的熟悉能力,用系统的基本知识武装他们,按《幼儿园教育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培养他们的技能和技巧的有系统、有计划和有目的的过程”。这是一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观。在这种教学观指导下,学习被看做接受由教师预先建构好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这种接受面广、效率高的集体教学,就被视为传授这种预先建构好的知识体系的“捷径”。随着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熟悉到: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过程。由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与经验的影响,同样的事物与现象对于不同的学习者会有不同的意义。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发挥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承认和尊重幼儿学习中的个体差异。80年代以来,人们对个别差异的理解发生了变化,由过去认为的能力

大小、强弱的差异及个性差异,发展为发展速度、认知结构特点的差异。这使人们熟悉到,要发挥幼儿学习主动性,就必须使教学内容、进度和方式方法,适合每一个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水平、进度和特点。这种新的教学观、个别差异观,帮助我们熟悉到了集体教学对幼儿学习主动性发挥的局限性。集体教学是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以同样方式与速度学习同样内容的组织形式。在集体教学中,教师无法顾及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无法真正满足每个幼儿学习的需要,因而不利于每个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之引入幼儿园,曾经发挥过进步作用。“作业教学的引入幼儿园,对培养儿童有组织的行为、发展他们的熟悉活动、教他们学会遵从成人的指示,从而做好儿童的入学预备,的确起过良好影响,作业教学在历史上的这一进步作用是应予以肯定的。今天我们不能因其局限性,而全盘否定其存在价值。尤其是我国的幼儿教师大多有着比较丰富的集体教学经验,让她们用其他教学形式来完全代替集体教学,是短时期内不可能实现的,而且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集体教学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我们应该在认清其局限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其优越性,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保育实习期间,有这样的三个“问题儿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因为靠近他们,我才真正感受到现在幼儿园体制的缺陷——用同一把钥匙是打不开所有儿童的心门的。

乐乐是个调皮捣蛋的小女孩,小伙伴们不喜欢和她玩,老师也放任自由。于是,她乘上手工课的时候自己偷偷躲在顶楼玩娃娃家。对于这样的特殊儿童,作为教师,应该多给予关心,满足她对爱的需求。

锐锐因为过于成人化的外在引起我的注意。平时显得孤僻,冷漠。老师们给他的评价是“与老师斗智斗勇的坏孩子”。有一次,保育员给小朋友们梳头的时候,木梳掉在地上。经过的幼儿没有一个意识到,只有锐锐经过的时候顺手捡了起来。当时,我就觉得其实他的本质并不坏,偷玩具的行为只是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障碍,而教师没有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另外,我发现全班小孩都有全家福,唯独锐锐的全家福上只有他和妈妈。所以,小孩子的心理发展缺陷也是受家庭环境影响的。可是又有谁真正地去了解过他的成长了呢?

浩然因为没有良好的午睡的习惯,几乎天天要被老师批评。这天他被罚不准起床,我走过去问他:“你为什么今天又没有睡觉?”他告诉我,他睡不着。我就告诉他,那么从明天开始把眼睛闭起来假装睡。他答应了我。第二天果然见效,他不仅没有被老师批评,而且真的睡着了。由此我感慨,幼儿是需要你用心交流的。并且,集体午睡这样的规定,也是不够人性化的。

幼儿园一个班级平均有三十个孩子,两个老师,一个保育员,可是在平时又有多少幼儿是真正被关心的呢?有多少幼儿的心理是真正被了解过的呢?我所耳闻的是老师声嘶力竭的指令声。“杀鸡儆猴”也成了幼儿园教师普遍采取的措施,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科学呢?幼儿的天性就这样一点一点葬送在集体化的教育中。我们不是生产的流水线,所缔造的不是统一规格的灵魂。

因为看了一部叫《小人国》的纪录片,我对“巴学园”这个名词产生兴趣。

一本名叫《窗边的小豆豆》的书在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一次被悄悄地翻译成中文,那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译本,但是有幸读到过它的人都曾被深深地惊喜和感动——居然有那样一座由六节车厢组成的“巴学园”,学生们每天带着“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饭菜当做午餐,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心情自由选择要上的课程,还有跳着校长发明的韵律操,晚上在学校礼堂里露营,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小豆豆啊!多年后,重新被引进出版的“小豆豆”不知不觉地爬到了畅销书榜的前列,并且两年来一直旺销,至今势头不减。这个日本小女孩的成长故事不仅再次紧紧抓住了中国孩子们的眼睛,也俘获着更多的成年人的心。

中国的孩子很辛苦,世界上都承认,早在我们当孩子的80年代,减负的论调就已经多有谈及了,快三十年过去了,减负的后果还是应了人们当时的一句玩笑话——“减负之后,还是正”,我们的下一代还是没有能轻松快乐地成长起来。所以,看过《窗边的小豆豆》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真想在现实的“巴学园”里学习生活,遇到一位像小林宗作一样的校长。这本讲述黑柳彻子童年真实经历的作品对于今天的教育体制与环境下的孩子来说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他们热切地关注着小豆豆的故事,好奇地问爸爸妈妈:为什么不送我去这样的学校?孩子们也许无法理解,其实学校本身没有什么神奇之处(除了校舍是由六节车厢组成的这一点),创造奇迹的是小林校长和像小豆豆的妈妈一样的父母们。他们抱持着最为真挚和宽容的心,成为孩子们童真的守夜人,在深沉的暗夜之中,为孩子们点亮前行中光明。从某种意义上说,《窗边的小豆豆》再次被引进出版正是在召唤一种“儿童本位”教育精神的回归,让孩子们更多地去自我成长,而非一种在长辈规划下的“被成长”。作为家长,我们只需要做那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塞林格描绘的场景一样:所有的孩子们生来就

该在一大片麦地里自由自在地奔跑和玩耍……但是,当他们一不小心,当他们终于要“没办法小心地”临近悬崖边缘、面临某种掉落下去的危险——“我”就愿是麦田里永恒的守望者,一次次地伸出手臂、一次次地拦住他们。

如果说《窗边的小豆豆》在召唤着一种“儿童本位”的教育精神的回归,那么手头这本刚刚出版的《我亲爱的甜橙树》则是在宣扬着一种“童心回归”的互动理念,当孩子们在麦地中奔跑玩耍,作为家长的你,不要孤独地做个守望者,不妨忘掉自己已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中年人,此时让童心得以回归,尽情地参与到他们的奔跑和玩耍中来,让他们真心觉得你也是他们中的一份子,是他们的伙伴。就像书中的那棵总是倾听主人公泽泽说话的甜橙树,和那个把泽泽当做朋友一样的葡萄牙人,在他们的心中,泽泽并非是满脑子恶作剧的坏孩子,他内心生长着最难能可贵的善良的种子——因为圣诞节受不了爸爸失业后的悲凉的眼神而去街上擦鞋只为了给爸爸买一包香烟使爸爸高兴起来;班主任长得不美,别的老师有花收,而她没有,泽泽没有钱就从花店偷花送给老师;泽泽还喜欢逃课,常和一个卖艺人一起卖唱,只为每次能够从艺人那里得到一张歌谱,送给爱护他的姐姐……在艰难的生活面前,甜橙树和葡萄牙人成了泽泽生命中守望相助的伙伴,他们没有给予泽泽什么实际的物质的支持,但足以让在泽泽快乐地忘却生活的艰辛,因为他们给予泽泽的是一种可贵的交流、一种倾诉,一份能够忘却孤独的友情,这比优越的生活更让这个孩子感到快乐。所以,我知道了为什么当小说写到甜橙树被砍伐、葡萄牙人死于车祸时,所有读到这里的人会痛哭流涕,他们是为死者而哭,更是为活着的人而哭——为泽泽而哭,他们离开后,还会不会有人这样温柔地对待这个可爱的男孩呢?与他一起聊心事,带着他去兜风,在他生病时,为他送来温暖……这个故事在作者若泽·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心中酝酿了整整42年,最后用12天的时间写成。与黑柳彻子一样,这个故事有着作者童年的印记,这既是献给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故事,也是时过境迁后,一封写给每个童年已逝的成年人的书信,它以孩子的视角带着每一个成年人回味着逝去童年的阵痛、忧伤,还有甜蜜,也许你是幸运的,曾有一棵树、有一个人走进你童年的岁月,将这些阵痛得以过滤,忧伤得以抚平,甜蜜得以分享,实现一种真正完美的成长!如果你已为人父、为人母,如果你有幸也读到这个故事,不妨从今天开始,让童心重新回归到你的心里,和孩子一起成!

无论是小豆豆还是泽泽,无论是巴学园还是甜橙树,两部来自不同地域、风格决然不同的作品,在有意思的讲述中向我们每个正在童年或童年已逝的人传达着这样的信息:无论何时,在内心的深处,我们都要留下那么一点温柔的空间,让童心得以安然地安放!

李跃儿创办的巴学园受的是黑柳彻子的影响,提出“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简短的话,却道出一番真理。我们的幼儿园应该去适应儿童,并且是适应每一个儿童。幼儿园应该实行小班制教育,幼儿多则不易被重视。巴学园式的教育,是开放式的教育,虽然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但是不代表教师可以完全撒手。教师应该隐形地把握好尺度。每一天,抽出足够的时间,和每一个幼儿交流。面对问题儿童,也要现实出足够的耐心,去了解事情的本质,再去评价幼儿的行为。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游戏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游戏同时是一种自发的学习,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所以,教师要尊重幼儿在日常生活环节中的自发游戏,尊重幼儿的自发探索过程。《纲要》中指出,孩子是通过游戏及其一日活动来学习的,尤其是游戏活动,往往是综合性的,涉及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具有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价值。同时,很多幼儿教育专家研究发现,孩子的创造力并不是通过集体活动教出来的。而是与生俱来,并在一次次的个性化创新活动中获得巩固和发展,成为稳定的品质。其实,只要教师细心观察,就可以在一日活动细节中发现幼儿创新思维的火花。这时,教师所要做的是积极的关注和采取适当的态度呵护幼儿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行为,而不是采取粗暴的方式遏制。

倾听孩子的声音,有时候,孩子的很多行为并不象上述案例中那样能让人直接看出其探索过程。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是不计后果的,甚至能造成破坏性。这时,我们就不能仅仅从孩子的行为表面直接作出判断,而应该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和思考过程,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

引导孩子的思考。《纲要》中指出,教师的角色定位不但应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还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所以,教师不但自身要关注孩子的一日生活全过程,善于从细节中正确把握教育契机。同时,还要帮助孩子在每一个活动过程中学会观察细节,学会在过程中思考,从而发挥教育的最大价值。

孩子个性发展是在其天性的基础上展开的,只有在天性的展现中我们才能把握孩子多种发展的可能性,使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而孩子的天性更多体现在一个个生活细节和各种自发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发展的趋势去关注幼儿生活过程,关注寻常时刻,学会了解行为的发展意义,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除了幼儿园本身需要改革之外,家长的传统思想也应该解放。我想,即便现在创办了许多所巴学园式的幼儿园,硬件软件条件都很充沛,有许多家长还是不愿意选择这种新式的教育方法。有许多家长不能够接受孩子玩沙坑的时候把手和衣服弄脏。所以,既然我们选择了学前教育,我们就有义务把这种巴学园的思想广泛传播,让大众对其了解、接受。坚持以下理念:

一 以幼儿为本,注重幼儿个性培养。

二 营造和谐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三创新活动,拓展个性教育的空间。

四 发展特长展示个性风采。

五 开展个性化教育,优化发展幼儿个性。

六在民主、和谐、自由的宽松环境里,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结论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幼儿园是一个提供各种各样鞋的场所,而不是一个托管所。提倡巴学园式的个性化教育是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保证。不要让传统的集体化教育禁锢了幼儿的思维。包括幼儿人格品德的发展,也与个性化教育密不可分。孩子的每一个时刻都应该被关注。

第三篇:集体由个体而组成

为荣誉而奋斗

经济发展局 沃建龙

楼主任在临江新城中层干部培训班作“领导力建设”专题报告中强调,领导干部必须树立理想的职业操守,要“一禁一防三高三同步”,坚持为荣誉而奋斗。我听了很受启发,临江建设风风雨雨的9年,从一个少有工业的垦区,到目前已拥有68家规上企业,销售收入超过250亿的新园区,可以说是凝聚着不同阶层领导的工作能力和魄力,凝聚着临江人为荣誉而奋斗的执行力。

我曾被这样一幕深深打动过:花丛中一只丑陋的蛹,静静的挂在花枝上,是在睡觉吗?是在做着变成一个美丽的蝴蝶的梦吗?就在我出神的时候,蛹慢慢从顶部开了小口,探出两只触角。我惊奇地看着,一点一点,经过一番艰辛地挣扎,从那只丑陋的蛹中竟然蜕出一只美丽的白蝴蝶。它休息一会儿,抖动着翅膀,翩翩飞去。蝶的美丽来自并不美丽的蛹的生命挣扎,而蛹的全部生命意义就在于这种挣扎成蝶的努力。

临江的建设不就是一个化蝶的过程吗,蝶为美丽而挣扎,而作为一个临江人就要为荣誉而奋斗。作为一个临江人来讲,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的关系,积极为创造和维护集体的荣誉而奋斗,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整个社会结成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在这种条件下,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个人在事业上的贡献和功绩,往往同集体的奋斗分不开,是在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离开集体的奋斗、同事的帮助,个人只会一事无成。离开了社会利益、他人利益,个人利益就无法得到保证,同时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临江人必须以主人翁的姿态,想集体所想,急集体所急,抱团为集体荣誉奋斗。

想到了人生,我想到了自己。到一个并不陌生的新岗位,我不就像蛹一样选择挣扎成蝶的生命追求吗。在这挣扎过程中,我将始终围绕园区安全生产这根主线,努力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明确任务。毕竟我的概念还停留在表面,还需要大量的、务实的专业知识作为依托。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虚心向有实践经验的同志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专家学习,特别是多向老傅同志请教,以得到他的有力支持。同时,围绕确保园区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零增长”并力争有所下降的目标。

二是重抓节点,量化指标。我想围绕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事前、事中、事后,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与监督,加大事故防控力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条例、规定及上级的安全生产文件、规章制度。

(二)按照上级有关工作部署,负责指导、协调、督促辖区内有关部门、村(居)、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工作任务的落实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三)认真做好有关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工作,按时上报工作计划、各类安全生产报表和年终安全工作总结,定期汇报辖区内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反映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四)负责组织辖区内的联企干部、安全员、村(居)安全生产联络员及其他有关力量,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工作;联合临江警务站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五)根据临江新城(街道)网格化监管责任体系的工作要求,依法组织开展各自联系区块内的安全生产日常监督检查、隐患整改、验收工作。

(六)积极倡导“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广泛联系群众,组织和指导辖区各部门、村(居)、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

(七)抓好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督促企业开展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八)要及时参与事故调查,严肃“四不放过”的原则,建立安全生产“黑名单”制度。

三是团结协调,优化服务。安全生产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事,它需要方方面面的人共同参与,才能实现。所以我将团结安监团队,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为临江的安全环境作出我们安监办的最大努力。

谁都不能否认,我们的奋斗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成功,能在人生路上留下一个辉煌的足迹。我也一样。

第四篇:从个体理性走向集体理性

从个体理性走向集体理性

陈思丹

09经济(医药贸易与管理方向)1***069

摘要: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关系问题是现代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范式。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往往是相互矛盾的。本文旨在从经济学意义上剖析个体理性对集体理性的背离,分析其矛盾的产生,探讨其矛盾的解决。实现从个体理性走向集体理性,其根本途径在于设计有效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个体理性;集体理性;公共品;博弈;制度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

1.1 个体理性

为了能够生存,人必需对自己的生存进行谋划、算计和寻找给予本体安全感与价值的源泉。这就是个体理性的基本行为目标。通常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效用、安全、自由。经济学主要研究效用问题。个人的生存过程就是一种不断追求效用满足感的过程,因此总会在特定的制度约束下,将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行动目标,如此行为即所谓的个体理性。[1]为了更接近真实世界的情况,当代经济学家更多关注的是不完美个人理性。[2]

1.2 集体理性

集体理性是一个以群体利益为出发点的追求效用的行为,它追求的目标是高效率、内部稳定和成员间的公平。通过生产和配置努力提高人们活动的效率,即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尽可能多的效用,是集体理性的基本行为。集体的稳定是集体存在的关键,协调好集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保证集体稳定的核心条件。对于一个集体而言,效率和公平缺一不可,追求效率最大化和成员间的公平理所当然成为集体理性的表现形式。

1.3 二者矛盾的根源

现实中的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总是存在着矛盾:个体理性必须以集体理性为基础,但集体理性的获得或保障却可能是以个体的非理性为代价,集体理性必须以个体理性为前提,但个体的理性行为却未必能保证集体的理性状态。由于个人所掌握的信息不完全,个体理性总是有限的,从而导致决策时往往忽视一些长远的,公共的利益。著名的“囚徒困境”、“公用悲剧”、逆向选择理论、不可能定理等都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背离的重要佐证。其实,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矛盾的基本根源在于个体利益之间的冲突,集体利益和集体理性不过是个体利益对立与冲突的建制化,组织化的表达。[1]个体利益的冲突来源于资源的稀缺, 稀缺的问题不能彻底解决, 利益的冲突也就不能消除。在现代社会中,利益冲突比较文明的体现是市场竞争。竞争本身也存在合作性竞争和非合作性竞争两种。合作性竞争可能导向集体理性,非合作性的竞争则必然导向集体的非理性。[3]公共品提供的困境的解释分析

假设整个市场中仅有张三和李四可以提供这种公共物品。张三和李四都是经济人,即希望以最小的付出得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之间是策略性依赖关系。现以张三的角度来分

析一下这个困境问题。如果情报显示李四会提供这种公共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张三也提供的话,得到的利益是4个单位;不提供,得到的利益将会是9个单位,所以,张三选择不提供。反之,若情报显示李四不准备提供这种公共物品,则张三提供的话,给予了李四搭便车的机会,张三将损失1单位的利益;不提供,则不得利,也不损失。显然,两种情况下张三都会选择不提供。

如果两方的决定是同时做出的,或是没有办法得到对方的情报,只能靠揣测来做出决定的话,将出现下面的情况。同样是站在张三的角度,在假设李四提供与不提供的概率都是1/2,若张三做出的决定是不管李四提不提供,都将提供,则张三的得利是4×1/2+(-1)×1/2=3×1/2=1.5。若张三做出的决定是不管李四提不提供,都不提供,则张三的得利是9×1/2=4.5。根据上面两种情况,显然不管李四最终提不提供,张三的最优策略都是不提供。上述只是第一轮博弈的情况,在第二轮博弈中,双方都更加倾向于不提供,则提供的概率会小于1/2,而不提供的概率大于1/2,则提供的得利越来越小,而不提供的得利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双方不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是任何情况下的最优策略。所有博弈方的最优策略组合是(0,0),达到了纳什均衡,没有任何博弈方愿意偏离这种状态。此时公共物品的供给是不足的,私人部门的理性选择最终使得其整体福利受损。

可以看出,还有一种组合(4,4),与(0,0)相比,使整个社会的福利增加了8个单位。从(0,0)到(4,4)的改进,是博弈双方及社会公众所期望的,在这种过程中,只有人受益,而没有人受损,我们称之为“帕累托改进”。这种改进只有在双方都自愿提供公共物品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但要做出“提供”的决定,实际上是很艰难的,要承受很大的风险。所以,在没有足够的信任下,对大家都有利的(4,4)组合是很难形成的,即便形成了也是很难维系的。因为一旦有人违约,这种脆弱的关系便难以为继了。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个体,张三和李四是理性的,但作为集体,它们又是非理性的。这就是囚徒困境下,个体理性与集体非理性的悖论。如果大家都只从自己得益多少出发考虑问题,大家都只是打自己的小算盘,结果是谁都不作为,结果锁定在“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无法实现合作双赢的结果。[4]集体非理性行为中的理性行为个体,我们称之为“理性的傻瓜”。如何实现从个体理性走向集体理性

3.1非合作性博弈问题的解决就是寻求合作之路

博弈可以划分为合作性博弈和非合作性博弈。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就是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强调的是集体理性,是效率、公正、公平;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体理性,其结果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率的。“囚徒困境”是非合作博弈的一个典型模型,“公地悲剧”同样也是个体理性导致的结果。

一块公共的牧地本来可放50只羊,超过了这个放牧量就会导致这块公共牧地严重退化,最后的结果将导致这个牧场最后放不了羊。假设这块公地有10户人家,每户人的放羊是5头,但是每户选择的最优策略是放尽可能多的羊,因为他可以获取通过饲养牲畜所产生的直接受益,但是仅承担一部分来自过度放牧的成本。[2]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将导致牧场严重退化,最终放不了羊。

非合作博弈有着一些基本假设,比如资源稀缺、经济人、共同知识和互相不信任等。资源的稀缺是人类生活的事实,自然界并不能主动满足我们的需要。经济人的理性行为仅仅考虑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然而由于资源是稀缺的,满足不了每个经济人的这种利益,结果是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产生各种利益冲突,当个体之间没有达成共识,互相之间不信任时,必然导致非合作性博弈,这是个体理性导致的集体非理性,个体的最大自然偏好也满足不了。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非合作博弈所产生的集体理性缺失往往造成效率低下。与非合作博弈相反的是合作博弈,亦称正和博弈,是指博弈各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而其他方的利益有所增加,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合作博弈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和集体理性,是效率、公平和公正。[5]如何克服不信任显然是个体理性走向集体理性的通路。关于非合作博弈的研究表面上是描述非合作的规律,更深的目标其实是寻找合作之路。事实表明,只有合作才有最佳的共同结果。[6]

3.2 制度的建立

制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一般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戒律、规章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好的制度是一个共同体成员自由选择的一个均衡结果,它使得每个成员在理性地思考自己利益的同时,总是没有积极性愿意打破这一均衡。制度作为一种中介和途径,使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双向互动:我们要保证集体理性必须依靠制度;同时,我们要获得个体理性,也必须通过制度。制度一方面塑形和保证集体理性,另一方面也生成和扩展个体理性,使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统一达到一种前进式、积极的统一。[5]

3.3 制度建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3.1 组织的构建

制度与那些受益于制度的人在一起被称为组织,它可以是社团、协会、地区、国家等。它是个体为了自我利益最大化共同同意成立或者参与,它的意志是组织中个体利益的集中表达,同时也对个体起着约束和规范的作用。由于一致同意,组织的行为在个体之间具有权威性,组织内的个体对组织的行为都会遵守和合作。组织的存在就是为了增进集团中成员的共同利益,组织的高效率意味着提供和享受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5]Miller将管理者有技巧的、有责任心的领导能力看作是实现合作的重要因素。[2]

3.3.2 从有限到无限

囚徒困境的经典解法是将一次或有限次重复博弈演化为无限次重复博弈。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下,两博弈方采取触发战略:在第一阶段选择提供,在第t阶段,如果前t—l阶段的结果都是(提供,提供),则继续采用提供策略,否则采取不提供策略,也就是说,双方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总是先试着合作,第一次无条件选择提供,如果对方也是合作态度,则坚持选择合作的提供,一旦发现对方不合作,也用不合作来报复,以后永远选择不提供。以这种方式迫使对方一开始就选择提供,达到双赢局面。对于私人部门而言,尽管它不可能无限期存在,但它的决策取决于它对未来的预期。处于正常状态的私人部门会预期下一期自己仍然存在,面临同样的决策,做出同样的预期,这就使得私人部门可能进入无限次重复博弈。关键的问题在于贴现率,如果贴现率不足够高的话,参与人就会选择注重当期利益的策略,使得公共品的供给再次陷入囚徒困境,如果每个参与人有足够的耐心,任何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的所得都是微不足道的,参与人有积极性与对方合作,并惩罚对方的机会主义行为。[7]

3.3.3 相互信任

信任,在社会科学中,信任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值得信任的个人或团体意味着他们寻求实践政策,道德守则,法律和其先前的承诺。卢曼给信任定义为:“信任是为了简化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 信任能够促进公共品困境中的合作的结论似乎是不言自明的。因为在个人的得益不仅取决于自己的行动,而且还取决于他人的行动的相互依存的情形中,个体理性的行动的选择取决于他人的行动,并最终取决于他人的偏好。具体而言,囚徒困境中的囚徒应理性地做的事取决于他与另一囚徒的信任关系。如果囚徒有理由信任对方,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对他们来说就是理性的。[8]如何做到信任呢?⑴运用抵押做出可置信承诺;⑵建立品牌效应;⑶主动提供信息⑷采取针锋相对策略

3.3.4 有效的沟通

沟通能够传递信息,能够有效沟通的群体其合作也更多。其原因主要是有效的沟通:(1)有助于人们交换对他们所面临的困境的博弈结构的理解,说明相互合作是对大家有利的,而相互背叛是对大家不利的,以协调他们对相互合作均衡的预期。(2)使人们有机会对他们的合作行为作出承诺,减少对方对背叛的恐惧,诱出对方的承诺,减少对对方背叛的恐惧。(3)有助于人们说明他们在过去为什么会那样决策和他们如何从错误中学习。(4)提供了道德劝说的机会,如诉诸什么是要做的“正确的”或“恰当的”事情。(5)可能创造或强化群体的身份意识。[8]

3.3.5 群体规模

根据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集体理性的实现有两个条件:一是组成集体的个体不宜过多,二是具有促使个体谋取集体利益的激励机制。[9]大量研究发现,合作率随群体规模的增大而降低。其可能的原因很多:(1)群体规模的增大分散了背叛导致的伤害,同时,也使通过策略性行为塑造他人的行为变得更加困难,而匿名地背叛却变得更容易。(2)组织集体行动的成本也可随群体规模的增大上升。因为,沟通和协调各群体成员的行动会变得更加困难。(3)个人行动的效能和可见性会随群体成员的增多而被稀释,同时,监督和制裁他人的行为会变得更有挑战性。[10]

3.3.6 奖惩制度

公共品困境中的背叛者之所以背叛常常是出于对合作所进行的成本-收益的理性计算。因此,如果公共品困境中的博弈者有能力惩罚背叛者,使其成本大于收益,则合作更加可能。而对于守信者,可以给予适当的物质补贴及精神奖励,肯定、提倡、诱导合作行为。

3.3.7 适当的技术防范

对于上述“公地悲剧”问题,可以适当设置监督机构,以监督个体的行为是否符合既定准则。对于“公地悲剧”产生的污染问题,一个激进的方式就是禁止使用某些特别的化学物质。或者,通过规定既有的或潜在的污染者必须采取适当的技术防范设施,限制对空气的污染。[2]适当征收“环境税”和允许“排污权交易”,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激励”人们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

3.3.8 公平

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及最后利益的分配要让每一个参与者认同并且感知到是公平的。人们对公共品的贡献倾向与他们感知到的公平程度成正比。因为,根据GEF模型,公共品困境中的人们在决策时同时受到贪婪、效率和公平三个动机的约束。贪婪动机表现为尽可能少地贡献于公共品,效率动机表现为贡献在数量上与创造和维护公共品所需资源相等的资源,公平动机表现为在感受到公共品的分配是公平的时候较之在感受到公共品的分配是不公平的时候,人们愿意更多地贡献于公共品。由于贪婪受到感知到的公平的约束,即使博弈者不贡献会更好,他们也会倾向于贡献,而且公平的考虑会使他们的贡献倾向明显地受到他人将贡献多少的预期的影响。如果博弈者预期他人将不贡献,他们可能认为只有他们贡献是不公平的,因而也不贡献。当然,博弈者也可能认为在他人贡献时他们不贡献是不公平的,而贡献于公共品。重要的是,公共品的分配原则对人们感知到的公平有明显的影响。[10]

3.3.9 信誉机制

有关信誉机制的研究表明,信誉机制要想自我实现,必须同时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当事人有追求长远利益的动机(从这个意义上讲信誉就是当事人牺牲眼前利益追求长远利益)。(2)信息传播渠道通畅,人们能够方便地查询到交易对方的信用状况。(3)人们有积极性去惩罚失信一方。例如在一个小村庄,张三向李四借了10块钱,他们之间无需书面的合同或借据,甚至没有说清还款的日期。但李四并不担心张三会赖帐,因为,如果张三真的不还钱的话,李四就会把此事张扬给全村,张三就不可能再借到钱了。为了能继续借到钱,张三

一定会信守承诺按时还钱。在这个信誉机制中,可以清楚的体现出上述三个基本条件。[11]

3.3.10 面对差异化:走向“智猪博弈”

对于有差异的个体,“智猪博弈”的均衡是其解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的选择。“智猪博弈”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合作博弈。尽管小猪仍旧是依据个体利益最大化做出行为决策,但大猪在依据小猪的行为做出决策以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增进了这个集体的福利,所以,二者实现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统一的均衡。[1]值得注意的两点:

(1)“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均具相对意义,即“个体理性”中的“个体”不仅指自然人,也指大集团中的小团体,而“集体理性”中的“集体”在相对于更大的集团时,则转化为个人。从帕累托改进的意义上说,当集体成员的数量严格小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数量时,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对整个社会来说就是一件“好事”,尽管它对该集体的成员而言是一件坏事。在囚徒困境中,尽管二人都坦白使囚徒集体的福利减小,但是对整个社会而言这是有益的。同理,令商家痛苦的价格战却使广大消费者从中受益。[1]

(2)即使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社会,同样无法避免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例如《麦琪的礼物》,吉姆和德拉出于无私爱心的利他主义行为,结果却使得双方的利益同时受损。自私的社会有“囚犯困境”,无私的社会也有“麦琪礼物困境”。[12]这是因为,纯粹的利他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利己的,当事人追求的是心理回报,这也是个体理性的表现。结语

本文认为个体理性就是个体人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偏好,而集体理性追求的基本价值是效率、稳定、公正公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从“公共品供给不足”和“公地悲剧”两个典型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存在矛盾,其根源在于再资源稀缺的背景下,个体没有约束的最大化自己的偏好,个体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互相不信任,结果导致行为决策的不合作。这就需要在组织的框架下个体之间形成一套有效率的公正公平的制度,完成从个体理性到集体理性的通路。

参考文献:

[1]刁文淇、曹丽娟《从个体理性到集体理性》.《科学与管理》2008年.第4期

[2]R.Richter&E.G.Furubotn《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P4.《上海人民出版社》.[3]王苏珂《个体理性引发的集体非理性——解读经济危机》.《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年6 月第11 卷增刊

[4]王则柯.《博弈论平话》.《中信出版社》.2011.P26

[5]梁伟.《博弈论视角下个体理性到集体理性的进路》.《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6卷第10期.2009年10月

[6]欧国立.《合作博弈、集体理性与城市交通效率》.《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第1期.2009年1月

[7]宋维佳.《走出困境:公共品供给的博弈分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1卷第4期.2003.[8]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9]魏 姝《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南京社会科学》..1999.17 [10]孙鳌、陈雪梅《公共品困境:类型、因素及对策》.《江淮论坛》2009.4 [11]杜晓堂.《一个个体理性与集体非理性的悖论》.《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4)[12]刘正山.《囚徒困境与理性悖论》.《国际金融报》.2002年09月06日第十八版

第五篇:辽宁省集体和个体采矿条例

【发布单位】80601

【发布文号】修正辽人办发[1993]63号 【发布日期】1993-11-26 【生效日期】1993-11-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辽宁省集体和个体采矿条例

(一九八七年九月二十五日辽宁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根据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辽宁省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关于修改

《辽宁省乡镇集体和个体采矿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辽人办发(1993)6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发展集体和个体采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简称《 矿产资源法》,下同),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的集体和个体(含个人合伙,下同)采矿。

第三条 第三条 对集体和个体采矿实行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鼓励发展集体矿山企业,指导、帮助个体采矿。

第四条 第四条 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变更而改变。

集体和个体采矿必须依照本条例取得采矿权,凭采矿许可证在批准的范围内采矿。

集体和个体采矿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接受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简称地矿主管部门,下同)、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第五条 鼓励集体矿山企业与全民所有制矿山企业(简称全民矿山企业,下同)联营,组建经营实体或者合作经营。

第六条 第六条 外国和港、澳、台地区的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可依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合资、合作、独资等形式在我省境内开采国家允许开采的矿产资源。

第七条 第七条 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地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各有关部门要协助同级地矿主管部门对本行业集体和个体采矿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 开采范围和办矿条件

第八条 第八条 集体和个体采矿可以开采下列地区以外的矿产资源:

(一)国家和省正在勘查的矿区;

(二)高压输电线路和通讯线路等重要设施两侧一定距离内;

(三)国家和省规定不得开采的其他地区。

第九条 第九条 国家和省规划开发利用的矿区,国家和省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黄金、硼矿、岫玉、金刚石等矿种,集体和个体采矿者开采,必须经省以上有关部门批准。

第十条 第十条 申请开办集体和个体矿山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与开采规模相适应的地质勘查资料;

(二)开采范围明确,与相邻矿山企业无争议;

(三)有与所建矿山(井)规模相适应的资金和技术力量;

(四)有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者采矿设计;

(五)具有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环境保护措施;

(六)办矿负责人应经过安全生产资格审查,取得安全生产资格证。

申请开采只能用做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矿,应当具备前款规定的第(二)、(五)、(六)项条件。

申请开办中型以上的集体和个体矿山企业,参照开办全民矿山企业的条件执行。

第三章 采矿审批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申请开办集体和个体采矿,必须填写采矿申请登记表,并提交下列资料和批件:

(一)申请采矿权的书面报告;

(二)采矿初步设计或者开采方案;

(三)具有地质勘查资格的单位提供的地质资料;

(四)矿区范围图(有毗邻关系需要处理的,要有乡镇以上人民政府签发的双方矿界协议书);

(五)矿山所在地乡级人民政府同意办矿的批件;

(六)县级矿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办矿条件、办矿能力及开采设计(开采方案)的审查意见;

(七)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审计事务所出具的资信证明。

申请开采用做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矿,需提交前款规定的第(一)、(四)、(五)项资料和批件。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集体和个体采矿,按下列规定履行审批手续,领取采矿许可证:

(一)在下列地区内办矿,必须经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由市地矿主管部门核发采矿许可证,并报省地矿主管部门备案。

1、港口、机场、国防工程设施圈定地区以内;

2、重要工业区、大型水利工程设施、城镇市政工程设施附近一定距离内;

3、铁路、重要公路两侧一定距离内;

4、重要河流、堤坝两侧一定距离内;

5、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区、国家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永久性测量标志安全区和名胜古迹所在地。

(二)在国家规划开发利用的矿区办矿以及开采黄金,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由市地矿主管部门核发采矿许可证;在省规划开发利用的矿区办矿以及开采硼矿、岫玉、金刚石等国家和省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矿种,必须经省有关部门批准,由市地矿主管部门核发采矿许可证。

(三)在全民矿山企业矿区范围内办矿,必须征得全民矿山企业同意,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由市地矿主管部门核发采矿许可证。

(四)在其他区域办矿,必须经县有关部门批准,由县地矿主管部门核发采矿许可证。

(五)开采范围跨市、县行政区域的,必须经有关市、县的共同的上一级有关部门批准,由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的地矿主管部门核发采矿许可证。

开办中型以上的集体和个体矿山企业,必须经市有关部门批准,由市地矿主管部门核发采矿许可证,报省地矿主管部门备案。

全民矿山企业和集体、个人联合开办的矿山企业,按照全民矿山企业审批程序审批。

中外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开办的矿山企业,参照开办全民矿山企业的有关规定,由中方有关单位或者委托单位申请,征得省有关部门同意,经省经贸部门批准,由省地矿主管部门核发采矿许可证。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集体和个体采矿,凭采矿许可证到土地、林业等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取得营业执照,方可建矿、采矿。

集体和个体取得采矿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超过六个月,无正当理由不建矿、采矿的,由原发证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收回采矿许可证,吊销营业执照。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集体和个体采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申请,经审批部门批准,到发证部门换领采矿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为其办理变更登记:

(一)变更开采范围或者矿区范围;

(二)变更主要开采矿种、开采年限;

(三)变更集体矿山企业名称或者个体采矿开办人;

(四)合并、兼并或者分立。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采矿许可证不得买卖、出租和转让,不得用作抵押。

采矿许可证及采矿申请登记表,由省地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其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印制或伪造。

第四章 采矿管理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集体和个体采矿,必须按照批准的开采范围设置界桩或者地面标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移动或者损毁。相领矿山之间应当留出符合技术安全标准的隔离矿柱,不准相互超越。

集体和个体采矿开采范围设置的界桩或者地面标志,由省地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集体和个体采矿,必须坚持先剥(掘)后采,采剥(掘)并举的开采顺序,采用先进的采矿方法和选矿工艺,提高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降低损失和贫化率。对共生、伴生矿种应当综合开采、综合回收利用。禁止乱挖滥采,破坏矿产资源。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集体和个体采矿,必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规定,坚持安全生产。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集体和个体采矿,必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防止污染环境。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集体和个体采矿,必须每季度测绘一次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集体和个体采矿关闭矿山,必须在闭坑前三个月提出闭坑报告,说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提供采掘工程、不安全隐患、土地复垦利用、环境保护等资料。经审批部门批准,由发证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现场核查后,注销采矿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集体和个体采矿由于管理、技术、资金等原因,对批准开采的矿产资源尚未采完而须停止开采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停止采矿的报告,经批准办矿的主管部门审查,符合下列条件,发证部门验收合格方可办理注销采矿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手续:

(一)缴清资源税、资源补偿费;

(二)对矿山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三)按原设计完成相应比例的土地复垦及环境保护工程量;

(四)提交矿山开采现状报告及实测图件;

(五)按规定注销或者报销所消耗的储量。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收购矿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经所在地同级地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

销售矿产品,一律使用全省统一规定的矿产品销售发票。

集体和个体开采的矿产品,不得向无收购矿产品营业执照的单位和个人销售。属于国家和省规定统一收购的,必须交集其指定的收购单位。

用做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矿,不受本条规定的限制。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集体和个体采矿,必须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缴纳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

资源补偿费的具体征收办法,按《辽宁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执行。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全民矿山企业与集体、个体采矿之间发生矿区范围的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有关县以上人民政府根据《 全民所有制矿山企业采矿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 罚则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超越批准范围采矿的,由县以上地矿主管部门,责令其退回到本矿区范围内开采,并赔偿损失,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0%至30%的罚款;对拒不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造成资源破坏的,由发证部门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情节严重的,由司法机关依照《 刑法》第 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擅自采矿的,由县以上地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30%至50%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照《 刑法》第 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未申请批准换领采矿许可证,办理变更登记的,由县以上地矿主管部门根据不同情况给予警告、限期改正,并可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拒不改正的,由原发证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收回采矿许可证,吊销营业执照。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买卖、出租、转让或者抵押采矿许可证的,由县以上地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并处违法所得30%的罚款。

对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擅自印制、伪造采矿许可证的,由省地矿主管部门没收其印制、伪造的证件和违法所得,并处五千元至一万元的罚款;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擅自破坏或者移动矿山企业矿区范围界桩或者地面标志的,由县以上地矿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并处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不按规定测绘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的,由县以上地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停产整顿;情节严重的,由地矿主管部门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关闭矿山、停止开采的,由县以上地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其按规定办理注销采矿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手续,并处五千元至一万元的罚款。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乱挖滥采,破坏矿产资源的,由县以上地矿主管部门责令其赔偿损失,限期改正,并处相当矿石损失量30%至50%的罚款;情节严重,拒不改正的,由发证部门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擅自收购倒卖国家和省统一收购矿产品的,由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20%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照《 刑法》第 一百一十七条、第 一百一十八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对违反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拒不依法缴纳资源补偿费的,由县以上地矿主管部门根据《辽宁省矿产资源费补偿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罚没收入,按国家有关规定上缴同级财政部门。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七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八条 地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情节轻微的,由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第三十九条 集体和个体采矿,涉及土地、森林、草原、水等资源,本条例未作规定的,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 本条例应用中的具体问题,由省地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个体与集体美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个体与集体美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