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方寸见分寸美文
人生很难,难就难在掌握分寸。苍茫时分山雨欲来,方寸之心岂可摇撼?分寸之间,肝胆孤悬,炎凉世态,逼你左右逢源。有一面没照顾好,就可能全面失陷。
东风夜放花千树,没料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山外青山楼外楼,不曾想山雨欲来风满楼;近水楼台先得月,更那堪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小楼昨夜又东风,偏偏东风不与周郎便;沉舟侧畔千帆过,可过尽千帆皆不是;似曾相识燕归来,非装成来是空言去绝踪,今宵酒醒何处?烟柳断肠处;问君能有几多愁?缘愁似个长。
古典诗词的每一方境界,都有它一贯的张力,越往前直给,越反向延伸,这就是古人善于应变、巧对人生的能力。苏东坡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险境中,憧憬的是江山如画,赞美的是小乔初嫁;秦少游于秋千外,绿水桥平的美景中渐入佳境,却霍然惊叹——十年梦,屈指堪惊。什么叫古人?古人就是比你先明白事儿的人,也是你试图想超越的人。
大局观、应变力、分寸感,是为人生“三样菜”,这可不是往肚子里咽的,而是要往脑子里印的。大局观指人生统筹的能力,能够把每个局部捏合成一个整体,甚至能让相反的事物融入核心,围绕着灵魂的中轴或意识的枢纽,展开全方位进取,予取予求得心应手。应变力是对突发情况的反应能力,当境遇突变,要勇于应对,抗击打的意志要坚硬,同时快速寻求补救措施,将厄运带来的破坏降至最低。
分寸感充满着生存技巧,考验人的平衡能力和对事物的切换取舍,不论是重如泰山还是轻如鸿毛,都一样能摆平,只有举重若轻才能驾轻就熟。分寸感华丽而圆熟,有种恰到好处的销魂。销魂,不仅当此际,也当刺激。精湛的分寸就是一种美感,具有人际关系、人情世故的美学意义。它也许有些圆滑,但面对生存的机锋,需要一种游刃让人生得到回旋余地。说白了,分寸感的把握,就是让重如泰山与轻如鸿毛在轻重缓急中顺利沟通,泰山放轻一点,鸿毛加重一些,既不泰山也不鸿毛,二者相互附体,达成中和之力。
让人生开启华丽分寸,把自身送入包容空间,这也许是多元时代的尺度。尺度要靠分寸来体现,分寸越细致,尺度越精致。方寸之心,要将分寸体会到位。
第二篇:懂得掌握的分寸美文摘抄
有个年轻人进入某大公司担任收发员,他的工作间在地下室,常坐电梯送文件上楼,并且遇上由一楼进电梯的长官们。
先进电梯的年轻人总是站在按钮的旁边。虽然才进公司一个月,他已经能立刻叫出每位长官的姓氏和头衔,并能非常准确地说出长官办公室的楼层。但他不马上按按钮,而总是先确定一下,譬如问:“王经理好,您要去七楼?”
有一天,总经理进电梯,年轻人照样说:“总经理好,您去八楼?”
“你不是早知道我的办公室在八楼吗,为什么每次还要问?”总经理问他。
年轻人很有礼貌地回答:“是的,总经理,但我不能确定您一定要回自己办公室,说不定您要去别的楼层,所以我不能擅自做主。”
没多久,这个年轻人成为了总经理的助理。
总经理说得好:“记忆力好、礼貌、周到都不难,难得的是他能掌握分寸。聪明人能不自作聪明,才是真正的聪明。”
第三篇:分寸感,希望你我都能有美文
我最近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因为性格?因为喜好?可能的东西太多,但有些人一开始跟自己性格相合,喜好也相同,可还是走着走着也散了。有一部分原因归结于3个字:分寸感。通俗一点讲就是没数。分寸感这种事情太难掌握了。有的人无师自通,有的人勤能补拙,但最怕的是无药可救的那一类。
1在芬兰,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乘坐公交车的时候,上车时哪怕旁边还有一个空位,都不能坐在已经落座的人身边。万一傻乎乎地一屁股坐下了,你身边的人很可能立刻起身去找另外的空位,这种“不留面子”的举动会让你相当尴尬。
排队等车时也很有意思。一条长队,彼此之间恨不得隔开1米的距离。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看报纸、书、看手机或是发呆。在他们看来,人和人之间保持私有空间,不要贸然侵入,这是起码的礼仪。
无论朋友还是恋人,分寸感真的太重要。可事实上人们又往往不易做到这一点。
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它代表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这个距离意味着对于对方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独处的权利。大概一切想要长久的东西,都必须把握一点分寸感吧。越过了,恐怕终究是得不偿失的。
人生没有撤销键,如何才能维持长久的感情,秘诀就在于这种分寸感。
2有个成语叫“过犹不及”,意为做事要恰如其分,不能过头。当过了那个界限,尊重没了,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就变成了一种侵犯。
上个周末,朋友跟我插科打诨地开玩笑。朋友说:“你要是不答应我的要求,我就把吃饭时抓拍你的糗照发到朋友圈。”我以为是玩笑也没当回事。不一会儿我翻看朋友圈,他真的发了,但以为是分组可见,在外旅游的我心情正好,就没在意。过了一会儿再打开朋友圈,竟然看到共同好友在下面點赞,我立马火冒三丈,打电话给朋友,极力压抑住怒火,要求朋友把糗照删了,不然朋友真的难做。
只要是因为你开的玩笑导致别人生气了,你就应该反省道歉,而不是质疑别人为什么这么敏感。换句话说,幽默感即分寸感,戳到痛处的玩笑从来都不是玩笑。
别人愿意忍让是因为重视。但我们总不能因为别人的忍让而越来越过分吧?
像电影《七月与安生》,再好的关系如果没有了距离感,只能把对方推得更远,产生更大的隔阂。熟悉的人不是用来随便对待的,而是应该好好珍惜。刚刚好,其实才是最难把握的度,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因为没有掌控好分寸感,会带给对方或自己尴尬且不舒服的感觉。
3分寸感是一种非常微妙的东西。我始终认为,人与人之间是要有点分寸感的。不但你跟周围的人应该有,跟自己的父母也应该有,陌生人之间更应该有。许多人渴望有亲密无间的友谊,想想看,许多亲密无间的友谊最后可能会翻船,因为失去分寸感的感情可能会因为有恃无恐而导致更加剧烈的反目。过于亲密的友谊很容易突破分寸感,互相之间的隐私都心知肚明,到要翻脸成仇的时候,都成了相互攻击的武器。
分寸感不是疏远、不是冷落、不是傲慢、更不是不尊重,而是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位置,懂得自己的分寸,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尊重别人,妥善安顿我们的友谊和感情,这是我们成为朋友的底线。而我们可能正在慢慢地缺失它。
分寸感是个好东西,希望你我都有。
第四篇:天气预报见智慧美文
合适的距离
听专家说,如果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再近1%,地球就是一个永恒的“火焰山”;如果再远3%,地球就是一个永恒的“广寒宫”。而现在的距离不远不近,恰到好处。仰望那些孤寂荒芜的星球,真是庆幸我们拥有多姿多彩的天气、舒适宜人的温度,庆幸我们与太阳之间有着合适的距离——所以不是距离产生美,而是合适的距离产生美。
增减衣服的智慧
其实换季和睡觉是一样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冬装一穿一脱,一个冬天过去了。
一般每年北京春天的“预产期”是4月3日左右,而2009年3月15日,北京的春天便提前降生了。2009年3月18日,北京创纪录的29。5℃,尽管昙花一现,但3月中旬气温就敢于尝试上攻30%,实属胆大包天。
二八月(农历),乱穿衣。大街上有人穿得单薄,有人穿得厚重,冬装与春装交相辉映。气象节目的解说词告诉我们:要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
曾经和一位中医聊天,他觉得捂与脱相辅相成:捂,是关于一个季节内的战略原则;脱,是关于一天内的战术技巧。在这一季,人们要顺应自己机体由冬藏到春生的变化而捂;在这一天,人们要顺应天气由冷到热的变化而脱。多穿少穿的事情,在医生的眼里蕴涵着玄妙的哲学意义。
幸福等来还是争来
有一次,奇怪地被一男性编导问及一个问题:“女人的幸福是等来的还是争来的?”
拿天气来说吧,有些雨是等来的,有些雨是人工增雨争来的;没有云彩时等一等,有云彩时争一争。
同理,相信幸福是宿命就等一等,相信幸福是使命就争一争。
眼里朦胧心中透彻
有位老先生对我说,前些天他和小孩子出游看远山。当时雾气弥漫,孩子抱怨:“真倒霉,啥都看不清。”老先生却想:“不同的分辨率呈现不同的意境,晴天看的是工笔,雾天看的是泼墨,都是上苍为你定制的风景。”
能把一些事情看清楚,需要视力;能把一些事情看模糊,需要眼光。眼里朦胧,却往往心中透彻。
关于云层的感悟
永远要记住,在某一个高度之上,就没有风雨云层。如果你生命中的云层遮蔽了阳光,那是因为你的心灵飞得还不够高。大多数人所犯的错误是去抗拒问题,他们努力试图消灭云层。而正确的做法是突破问题,去发现使你上升到云层之上的最佳途径。冲破云层后,你将看到蔚蓝的天空、辉煌的人生。
第五篇:寻找就能寻见美文
文景是今年7月来单位工作的博士生,新近读了一本书《世界因你不同》,一边吃饭一边与我探讨:是不是只有像李开复那样功成名就的人才能慷慨、无私地去帮助别人?眉宇间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漠有几分无奈。然后谈到工作,很是羡慕身边那些在单位读研究生然后留下来工作的同事,有独立的实验室,有长期的专业积累,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与他们比,自己就像无根的浮萍,感到失落而又茫然。
听了他的讲述,我有几分担忧。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偏重强调客观环境而漠视个人作为环境的一员应该承担的责任,那他就有可能得过且过、主观上不再努力上进。对年轻的科技工作者而言,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然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文景的遭遇似乎也触到了我的痛处。时至今日,我又何尝不是在顾影自怜中徒然浪费了无数光阴。直到某一天翻阅《旷世大儒——明》,其中的一段文字让我幡然醒悟。
书中讲,明正德年间,“心学”大兴天下,很多人慕名求教。其中有个青年名叫周莹,曾拜王守仁的学生应元忠为师,总觉得应元忠只交待他要学什么,没教导他怎么学,教得不够透彻,于是不远千里,专程从浙江跑到南京去见王守仁。王守仁听了他的讲述,摇摇头,对他说:“你已经知道方法了,没必要再拜我为师。”周莹很是不解。王守仁就拿他的这段求学经历做比:
“你从永康而来,路程很长吧?”
“有千里之遥。”
“确实很远。是乘船来的吗?”
“是的。先乘船,后又换成车。”
“那是够辛苦了。现在正值盛夏,路上热吧?”
“热得很。”
“来的时候带了盘缠、带了仆人没有?”
“都带了。但仆人在途中病了,我将盘缠留给了他,自己借贷了一些钱,继续来南京。”
“你这一趟来得真不容易。既然是这样,你中途为何不返回家乡,也省得吃如此多的苦头。是否有人强迫你?”
周莹很是委屈:“没人强迫。我既然已经决心投入先生之门,别人看来劳苦艰难的事,在我看来,就成了很快乐的事了。怎能为了一点微劳而打退堂鼓呢?又何必要别人相强?”
王守仁笑答:“这就是我说你已经知道方法的根据。你想到要入我的门下,便不辞劳苦,不需别人强迫,见水乘舟,无水陆行,冒酷暑、贷钱粮,终于实现了愿望。这是谁教你的方法?不都是你自己的主意吗?既然是这样,你立志于圣贤之学,自然也会以这种方法和态度去追求。”
所以,王守仁授徒总是把立志作为第一要务,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个人只要志向坚定,就会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排除干扰、克服困难,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持之以恒必定学有所成、做有所成。
这则轶事无意间点化了我,真有如醍醐灌顶!工作不顺心时、生活不如意处,我们总是喜欢拿环境不理想来缓解内心的焦虑,然而饮鸩止渴终将使自己陷入更大的恐慌。其实我们的种种困惑与环境没有太大关系,皆源于缺乏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奋斗目标,不清楚自己所为何来,去往何方,于是茫茫然、昏昏然,被环境裹胁着、吞噬着左奔右突,愈加狼狈,愈加痛苦,最后沦落为环境的牺牲品。
意识到这一点,才终于明白,环境的好与坏都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根本就不必介怀。环境好,当然要感恩,那是别人的馈赠;环境不好,也应该坦然,革故鼎新,正可以有一番作为。无论置身怎样的境遇,我们都是行为主体,是命运的唯一主宰。《圣经》有言,寻找,就能寻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比如我要成为纳米研究方面的专家,我要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有一番建树,……,然后义无反顾地追求下去,相信总有一天,那扇通往自由王国的大门会豁然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