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优秀的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5 11:1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绿色蝈蝈》优秀的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绿色蝈蝈》优秀的教学设计》。

第一篇:《绿色蝈蝈》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的文艺笔调,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及拟人手法的运用,把蝈蝈的外形叫声及习性写得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通过快速阅读归纳课文内容。

2、通过诵读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并说说其作用,并积累美词佳句。

3、培养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以及关爱动物,尊重生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2、掌握描写动物的具体方法。

【教学设想】

利用多媒体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快速阅读的一般规律,有效地寻找介绍动物的有效信息;通过诵读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培养语感;通过观察动物画面,进行片断写作。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相应的课件,寻找动物特别是蝈蝈的图片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课件备用。

学生:预习词语,查找资料,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并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动物。

【教学课时】

一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画面)

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的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现在请大家来讲一讲你所熟悉的一种昆虫。(学生自由发言)

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的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大家再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二、作者介绍(出示法布尔的图片)

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年12月21日生于法国南部一个小山村。从孩提时代起就表现出对昆虫和自然的喜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力。通过自修,他取得数学,物理学,博物学学士学位,任博物馆馆长。他在南法塞西尼翁村买了一小块地,命名为“荒石园”,开始专心观察,研究昆虫,写成十册《昆虫记》。关于昆虫的研究受到达尔文的推崇,赞誉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91岁时过世。

三、检查预习,词语学习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课件中显示红色)

狩()猎 喧嚣()篡()夺 劫()掠

窸窣()开膛()破肚 篝()火 嗉()囊

吮()取 唾()液 喑哑()静谧()

螽()斯 莴苣()颚()喙()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速读课文,讨论并完成下列问题:

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些习性?

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称呼,什么效果?

学生思考讨论后交流:

1、外表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2、习性:蝈蝈的叫声和食性(重点)

称呼:捕蝉时 狂热的狩猎者

笼中观察实验对象 我笼里的囚犯 生动形象

吃蝉肉时 蝉的屠夫

再读课文,自由质疑。

1、你最喜欢文章中哪个段落?为什么?

2、你最喜欢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为什么?

在学生的讨论研究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

教师总结指导:

也许有的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的形象生动的感受;也许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本文的写作特点:文艺笔调生动;语言传神形象,拟人贴切自然;比较突出特征。

五、欣赏画面,进行片断写作

观察下面这两组图,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比喻等,写一个有关动物的片断。请注意表达出真情实感。

六、作业布置

阅读《能歌善舞的昆虫》(图片,文章)

课文第10段“同类相食”中,“我从来没有见过象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如今,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科学界已有不少异议,请阅读《螳螂杀夫冤枉》,发表自己的看法。

【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

法布尔

捕蝉 外表漂亮,匀称,优美

蝈蝈 演唱 声音喑哑,清脆,柔和 喜爱

吃食 喜肉和甜食,同类相食

第二篇:课文《绿色蝈蝈》优秀教学设计

目标:

①能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信息,概述内容。

②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

③激发探究兴趣,培养探究意识。

重点:

a.培养阅读能力;

b.体会语言特色。

设计:

一、导入

1、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的情景吧?也许你还记得夏夜捉萤火虫吧?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勤劳的蜜蜂,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也许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再跟随昆虫学家法布尔去认识一位新的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2、简介法布尔及《昆虫记》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1915年,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年开始搬进荒石园,写了一卷又一卷《昆虫记》,度过35年余生。鲁迅把《昆虫记》称作“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3、你知道哪些关于蝈蝈的信息?(可引导学生)

二、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三、速读课文,梳理信息

1、速读,你从文中获得了关于绿色蝈蝈哪些方面的信息?

2、用简洁语言归纳

声、形、斗、食、居

3、作者告诉你们的这些信息,他是怎么得来的?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并说说你的启示吗?(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探究意识)

四、研读,品语言

①师:《昆虫记》叙述生动流畅,文笔诙谐幽默,一出版即风靡世界,不但为小读者喜爱,成年读者也啧啧称赞。你能从文中体会到这一点吗?

②再读(默读),探究品味自己最喜欢的美词佳句,或质疑。

③小组交流,选代表发言。

④全班交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适时引导,注意把握两点:

a.对蝈蝈的称呼:如“狂热的狩猎者”、“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还可以再送给蝈蝈其它的雅称吗?

b.拟人手法:亲切自然,形象生动,充满喜爱之情。

⑤小结写作特点:语言传神,生动,拟人形象,突出特征。

五、延伸

1、读罢此文,你一定也对蝈蝈多了几分了解和喜爱,假如要你给蝈蝈拍张特写,你最想拍它的什么状态?给你的图片怎样命名?

2、蝈蝈是一种昆虫,你能不能说几个有关昆虫的成语、俗语或诗句呢?(增加知识积累)

3、法布尔笔下的蝈蝈如此可爱,你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用生动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一种你喜爱的动物吗?(简述后作课外练笔)

第三篇: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湖南省资兴市三中 朱孝荣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了解绿色蝈蝈。

2、品味文中的美词佳句,体会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

1、培养阅读能力——整体感知,概述内容

2、品味语言——体会美词佳句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自主表达,介绍一种熟悉的小动物。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阅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导入:

1、投影:首先请同学们猜两个谜语:

①说鸟不是鸟,躲在树上叫,自称啥都知,其实全不晓。

②小飞虫,尾巴明,夜黑闪闪象盏灯,古代有人曾借用,刻苦读书当明灯。(各打一种昆虫)

你喜欢小昆虫吗?你仔细观察过昆虫吗?

相信大家都与昆虫有过近距离的接触,或许还有过一些难忘的故事。知了唱歌、蜘蛛织网、蚂蚁运食……都是我们生活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今天,让我们一同去拜访一位昆虫朋友——绿色蝈蝈。

2、投影展示蝈蝈特写图片及课题——绿色蝈蝈(法布尔)

二、简介作家作品

1、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作者与《昆虫记》的相关知识。

2、教师投影展示: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穷困,靠业余自学,花十多年时间,先后取得自然科学学士和博士学位,著作有《昆虫记》,该书主要探讨有关昆虫的问题。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三、字词检测,投影:

讨论后明确:

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蝉的屠夫等。当蝈蝈捕杀蝉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成为作者笼中观察和实验的对象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吃蝉肉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文章更生动,描写更形象,充满喜爱之情,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2、《昆虫记》叙述生动流畅,文笔诙谐幽默,一出版就风行世界,不但为小读者喜爱,成年读者也啧啧称赞。总的来说是因为使用了很多修辞方法,运用了大量优美的词语,你能从文中体会到这一点吗?

投影:请选出你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例如:我喜欢“绿色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这个句子,因为它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写,而且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流露纸上。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简评。

七、联系生活,自主表达

1、同学间相互交流,讲解自己最喜欢的或家养的一种动物,看谁能抓住特点(外形、声音、食性等)讲得又具体又生动。注意先不要说出这种动物的名称,然后,再请同学猜一猜你讲的是什么。

教师举例: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四条腿,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它是一种素食动物,门牙长长的非常厉害。有一次我喂它吃胡萝卜,只见它迅速地张开嘴巴,萝卜就像魔术似地变短了,我一不留神,手指也差点变成胡萝卜送到它嘴里去了。(兔子)

2、学生互动,评价。

3、教师小结:知识来源于生活,文学也来源于生活,只有那些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勤于观察的人,才能找到知识的宝藏、人生的乐趣,愿同学们都能成为这样的人。

八、课外延伸

大自然中有趣的东西很多,请同学们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并用一段话形象地描绘出来。

第四篇:《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对事物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丰富且奇特的想象跟联想。加上他们童年时代对各种小动物、小昆虫的体验。所以对《绿色蝈蝈》的学习,可结合他们的童年体验,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即可。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本单元主要反映的是对自然世界进行科学探索的内容。《绿色蝈蝈》是一篇妙趣横生的科学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文中从绿色蝈蝈的声、形、斗、食、居五个方面来描写。语言生动传神,尤其是拟人句,反映出作者对生物的人性关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用简洁的语言梳理信息,概述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

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感知内容、品味佳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培养阅读能力及结合重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教学设想:《绿色蝈蝈》是一篇自读课文,它妙趣横生,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因而在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想去说,要把语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既学习了语文,又了解了自然知识。教学中将采用“朗读法”和“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课前准备:

1、了解法布尔及作品《昆虫记》。

2、布置学生课下认真进行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一种自己最熟悉的小动物。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的情景吧?也许你还记得夏夜捉萤火虫吧?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勤劳的蜜蜂,这些大自然的小精灵,也许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再跟随昆虫学家法布尔去认识一位新的昆虫朋友——绿色蝈蝈。(板书课题,并明确学习目标)

2、简介法布尔及《昆虫记》(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1915年,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年开始搬进荒石园,写了一卷又一卷《昆虫记》,度过35年余生。鲁迅把《昆虫记》称作“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你从文中获得了关于绿色蝈蝈哪些方面的信息?(用简洁语言归纳)讨论并归纳:声、形、斗、食、居

2、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 学生讨论、交流并归纳。明确: 蝈蝈的外形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最让你感兴趣的地方或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原因。

形式: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评价,教师总结指导。(同学喜欢“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因为它能给人以形象生动的感受;有的同学喜欢“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的,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

2、小结写作特点:语言传神,生动,拟人形象,突出特征。

四、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1、学生再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疑问。(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如何看待动物中的同类相食这种现象? 学生讨论、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2、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学生发言,教师夸赞有所体验的同学,调节说出具体细节和规律,避免泛泛而谈。

五、课堂小结

(1)文章把绿色蝈蝈放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来介绍,介绍了它的外表特征、生活习性。(2)我们应该去读读《昆虫记》,因为它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世界,也让我们更加富有爱心。昆虫学家法布尔为我们打开了昆虫世界的大门,只要同学们专心探索,还有很多个世界等待我们去打开。

六、布置作业

1、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节选本。

2、以自己熟悉喜爱的小动物为内容写一篇小短文。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

声:尖锐、喑哑、短促、清脆、柔和——()形:嫩绿、苗条匀称——()

斗:纵身追捕、开膛破肚——()

食:酷爱甜食:昆虫青草、同类相食——()居:和睦共居——()

第五篇:教学设计绿色蝈蝈

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

教学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介绍了蝈蝈的一些习性,虽然生字词较多,但文章语句浅显,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蝈蝈的生活习性;

3、体会文章文学性强、生动活泼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

2、采用赏读、整理、创新相结合的学法来学习课文。情感与态度目标:

1、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各方面习性的强烈的好奇心,懂得生命的重要性,学会理解和尊重其他生命。

2、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笔法特点;感受、学习法布尔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课前准备

教师可阅读有关法布尔的传略及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并制作相应的课件,制作有关昆虫特别是蝈蝈的动画形象,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理解。学生注意本课的语言积累,并注意观察,准备向同学介绍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也许你还记得童年时看蚂蚁搬家时的情景吧?也许还记得在夏夜里在草间提着灯笼捉萤火虫吧?还有唱歌的知了、飞舞的蝴蝶,这些大自然的小昆虫。也许你已经从各类文章中体会到蜜蜂、小鸟等各类小动物生活情趣,这些美好的昆虫、动物也许都是伴随你成长的好朋友。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法布尔老人,一同走进蝈蝈这个神秘的昆虫世界。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a.绿色蝈蝈外表有哪些特征? b.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的哪些习性?(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学生自读,小组讨论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并及时点拨指导。教师指导:明确特征“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习性写了蝈蝈的叫声和食性。

三、重点研读,质疑问答,合作交流

1、学生找出文章中最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一般,大部分的学生都会选择第五自然段,认为蝈蝈捕蝉最有意思,最能吸引人。有一部分的学生会选择蝈蝈的食性,还有少部分的学生会选择蝈蝈的叫声。)

2、这段文字为什么写得这么精彩?

学生在讨论研读中相互补充,共享品味赏析的乐趣。教师可总结指导。

“窃窃私语”、“津津有味”、“酷爱甜食”“毫不犹豫地都接受”这些拟人的写法,给人以亲切自然形象生动的感受;“蝈蝈是彼此十分和睦地共居在一起钓,它们之间从不争吵”这拟人化的描写,它亲切自然,充满了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作响”运用了比喻,使蝈蝈的声音更加生动具体;“暗哑类锐急促清脆”四个形容词,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蝈蝈叫声的准确认识;“蝈蝈的叫声与蝉的叫声对比”表现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这蝉的屠夫”等多种称呼,表现出作者对这种生物的喜爱,同时使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3、在写作上,你从本文能学到什么东西?

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①用词准确形象。②文艺笔调生动;语言传神形象,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文章更生动、具体。③以情驭文,出自于作者对蝈蝈的一片喜爱之情,拟人贴切自然,较突出特征。

四、拓展延伸,应用反馈

1.你认为蝈蝈的叫声还像什么?

2.请同学们灵活运用本文的写作特点(或语言生动,或运用拟人……等)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五、整体把握作者的优秀品质及其对蝈蝈的思想感情

用投影打出词典中能蝈蝈的介绍,引导学生思考:对一个不起眼的昆虫,法布尔为什么能写出如此精彩传神的。

1、让学生体会法布尔的品质:热爱事业(野外观察与家庭观察相结合)

2、体会法布尔对蝈蝈的感情。(热爱居多,但也不乏客观的评价。如指出蝈蝈也有怎么的一面。“以人性关照虫性,以人情关照虫措”,充满了对这种小生命的热爱。)

六、课堂练习

仿写小练笔:细致地描写一种小动物的形体特征。

七、总结

总之,在这篇文章中,法布尔通过自己详尽的观察,用生动活泼的文字给我们介绍了蝈蝈这种可爱的昆虫。让我们体会到不起眼的蝈蝈,居然有如此多不为人知的奥秘。其实大自然中精彩的东西很多,请同学们带着对自然的热爱,去户外静听虫鸣鸟啼,你会发现,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作业安排

课外阅读《昆虫记》。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

下载《绿色蝈蝈》优秀的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绿色蝈蝈》优秀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 一、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猜几个谜语。(PPT) 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摆成八卦阵,专抓飞来将。蜘蛛 长长身体两排脚,阴湿暗地是家窝,剧毒咬人难忍痛,治病倒是好中药。 蜈蚣 白......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反复阅读,概括归纳,了解作者介绍的科学知识,体味作者科学细致的观察态度和热爱昆虫的细腻情感。 2.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反复......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篇一:绿色蝈蝈教学设计《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江苏省吴江市庙港中学 杨 雯【探讨问题及解决方法】《绿色蝈蝈》一课主要学习任务是探讨蝈蝈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对这......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江苏省吴江市庙港中学 杨 雯【探讨问题及解决方法】 《绿色蝈蝈》一课主要学习任务是探讨蝈蝈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让学生对这种小昆虫有进一步的了解......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理解、积累“狩猎、喧嚣、静谧、弱肉强食、惊慌失措、津津有味”等词语。⑵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快速浏览,捕捉信息。了解蝈蝈的特点及生活习性。 2.体会文章富有文学笔法、生动活泼的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 3.采用赏读、整理、捕捉趣味,合......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执教:临漳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兴凯学校 王双平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3、 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4、 培养学生的......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整体感知,概括。 2、细节感悟,品味语言。 3、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教学重点】 1、培养阅读能力──整体感知,概述。 2、②品味语言──体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