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克和千克复习课》的教案
一、复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及第107页12题。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质量单位,为了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的作用,教材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的必要性。结合主题图,学生初步感受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在通过掂一掂的活动形成直观感受后,认识称物品的测量工具,并继续借助天平使学生对1克、1千克形成直观感受。借助前面学习中积累的直观感受和经验,通过估量解决问题,深化本单元知识的学习。练习用不同形式的题目将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有趣的呈现。本单元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吨的认识、理解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不仅是对本单元知识的巩固,更是对后续学习的铺垫,对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估测能力的提升。
二、复习目标
1.通过交流单元知识整理,对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有一个较深的了解,体会质量单位的作用。
2.通过举例、判断、交流,进一步巩固质量单位的表象,利用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3.四人小组交流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并用电子称称量物体的质量进行验证。
4.综合运用质量单位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估测能力。
三、复习重难点
重点:利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难点:质量单位正确表象的建立。
四、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克和千克复习课》名师教学课件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复习任务:
1.第一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你都学会了什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维导图、表格等)把这个单元所学进行整理,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个单元你学习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2)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最困惑的是什么?
(3)你会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吗?
2.举例说明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复习第八单元。(板书课题:克和千克的整理和复习)
2.交流梳理结果
课前同学们已经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整理,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交流课前预习任务一,交流并完善自己的整理,然后推选一位同学的作品进行展示。
展示小组作品,交流预习任务一的三个问题。
汇总:
(1)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1克→1枚2分硬币的重量,1千克→两袋500克盐的重量。1千克=1000克
(2)解决问题:想:1克、1千克大约有几个常见的物体重
估:通过掂量物体进行质量的估计
选:选择合适的单位
师:在这个单元中,记住1克、1千克的重量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解决问题。比比看,谁记得最准
3.及时检测
(1)请举例说明1克的重量,同桌互相判断谁的更准确一些。
(2)抢答:质量大约是1克的物品有哪些?
(3)举例说明1千克的重量,同桌互相判断谁的更准确。
(4)抢答:质量大约是1千克的物品有哪些?
(5)填写合适的质量单位。
7粒黄豆大约重1(),1包餐巾纸重5(),1瓶洗衣液重5(),1箱苹果重20()
(6)你能估计出身边哪些物体的质量?寻找身边最感兴趣的三个物品,先估一估,再用电子秤量一量。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测量并汇报。
4.结合梳理,完成思维导图
根据刚才复习同学们交流了自己的知识梳理,看,(出示思维导图),老师是用这样的方式梳理的,这样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回顾反思,更好地掌握知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每个单元学习之后都能养成这样梳理的好习惯。
5.随堂小测
【知识点1】认识克
下面质量大约是1克的物体是()。
①②③④
【答案】③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学生对1克表象的建立。1克的质量不仅是克这个质量单位走进学生内心的关键,更是学生估测以克为单位的物体实际重量的标准,因此应在教学时格外重视。
【知识点2】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答案】克;千克;克;克。
【解析】注意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质量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知识点3】改错
爷爷收到了一封信,看了之后却笑得直不起腰来,我们也来看一看,读一读这封信:
亲爱的爷爷:您好!今天是我十岁生日,我身体特别棒,体重已达40克,每天早上能吃掉30千克的鸡蛋,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300千克的蛋糕,妈妈领我看了世界上最小的蜂鸟,大约只有2克重,我还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大约有100克重。孙子:小明 2013年6月11日
师;同学们为什么笑了?
【答案】亲爱的爷爷:您好!今天是我十岁生日,我身体特别棒,体重已达40千克,每天早上能吃掉30克的鸡蛋,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300克的蛋糕,妈妈领我看了世界上最小的蜂鸟,大约只有2克重,我还知道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大约有100千克重。孙子:小明 2013年6月11日
【解析】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首先学生要对1克和1千克有正确的表象,其次要能够想象出物体的质量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行比较,然后确定正确答案。对于生活中不常见的物体,通过比较就很容易找到正确答案了。
六、课后作业
1.排序
990克 1千克 90克 9千克
()>()>()>()
【答案】9千克>1千克>900克>90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克和千克的关系的掌握,学会利用克和千克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它们各重多少?
【答案】12;6;2。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已有信息进行计算。题目的着手处是最后一幅图,容易使不够细心的学生误以为没有解决办法。
第二篇:克和千克教案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克和千克》 教学目的: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会选择是单的单位表示常见物体的质量。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4、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1克和1千克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会运用建立起来的质量观估测物体的质量。课前准备:
1、两袋食盐,一些红豆
2、一台盘称、一个天平、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验轻重。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苹果和乒乓球),请你告诉老师,谁重谁轻?请同学们一手举起数学书,一手举起一支笔,掂一掂有什么感觉?我们把物体的轻重叫做物体的质量。那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呢?(可以用秤称)秤可以知道物体的质量,在生活中,称物体质量的时候都用哪些单位、?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克和千克”。(板书:克和千克)
二、明确学习目标
认识1克和1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会估测物体的质量。
三、指导学生学习标杆题,展示反思、点拨 标杆题:课本86页内容 学习要求:
1、掂一掂:两粒红豆的重量,猜一猜它有多种?
2、用秤称一称两粒红豆的实际质量。
3、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克。
4、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物体,看一看他的质量,在掂一掂。
5、掂一掂:一袋500克的食盐的质量有多重?算一算如果两袋这样的食盐有多重?
6、称一称,两袋这样的食盐的质量有多重?
7、说一说:通过计算和称你发现了什么?
8、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重1千克的。【反思】
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合适?什么情况下用克合适? 【类比训练】 课本89页第4题 【反思】 说说你是怎样估测出物体质量的?
四、强化训练,拓展延伸
1、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1)1 个鸡蛋重约 50()。(2)妈妈的体重约 50()(3)一个乒乓球约重3()(4)一袋方便面重110()
2、下面是聪聪给姥姥的一封信,请你找一找信中存在的问题。姥姥:
您好,我已经8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壮,体重已达45克,每天早上能吃掉60千克的鸡蛋两个,250克的牛奶一袋,中午可以吃掉100千克的馒头3个,晚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将近1克的米饭吃光。
五、反思小结
说一说在本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六、本书设计
克和千克的认识
表示质量的单位有克和千克 1000克=1千克
第三篇:《克和千克》教案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101页、102页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会认读秤上的质量,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难点:
1.用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估量物体的质量 2.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小组学习的实效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袋装1千克洗衣粉、1台盘秤、两包500克的盐、2、小组准备:一袋1千克的洗衣粉;1千克的鸡精、1千克的水果、一筒1千克的面、一包比1千克轻的绿豆、一包2千克的大米;二分的硬币、1克的药包、1克的茶包、10克的板兰根冲剂、100克的肥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的?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选好后,拿到秤上秤再付钱)
通过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作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一瓶洗衣液,是用千克作单位;一包饼干是用克作单位的。)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认识质量单位
对,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平时我们所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克和千克这两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一)认识克 现在咱们先来认识克:
1.感受1克重的物体
用手掂一掂 口香糖 菊花茶 瓜子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1克有多重呢?
师:告诉大家,这个2分硬币的质量就是1克。板书:1克(1g)。
每两个同学中就放一个2分硬币,请大家把它放在手掌心仔细掂一掂,感觉一下1个2分硬币有多重?同桌轮流掂一掂看。(1个2分硬币)
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请保管员拿出盘子,将硬币发给组员,请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在心里,可以吗?开始吧。
说一说:有什么感觉?(非常轻)2.估计1克重的物体
(1)记住1克的重了吗?你能根据这个2分硬币的质量,在学具中找一找,掂一掂,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也是1克重?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学具:小正方体2个,回形针2枚;1元硬币1个;橡皮1块)(2)全班交流并小结:
小朋友各有各的说法,其实,1克的物体太轻了,靠我们的感觉很难判断准确,想一想,如果要判断准确,可以用哪一种秤来称呢?(天平一般用来称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看看1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并掂一掂。
(二)认识感知1千克
课件出示 洗衣液 苹果 像这些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仔细观察“净含量”,它的含义是什么?
指桶里、箱里的物品实际有多重。
克与千克的关系
这里还有一袋盐,也是用克作单位的,请你读多少克?(500克)一袋盐500克,两袋盐合起来多少克?(1000克)板书1000克
我们用秤来称称看。大家还记得这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千克作单位)仔细观察指针,指针指到数字几?(数字1)那就是几千克?(就是1千克)板书1千克
同样的两袋盐,包装上用克作单位时是1000克,用千克作单位的秤称时是1千克,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和1000克相等)
对,为了方便人们约定:满了1000克就用一个更大的单位千克来表示,1000克就是1千克。请大家跟我读:1 千克 = 1000 克(板书)
师:我们知道一袋洗衣粉重1千克(实物)
师: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请小组长轻轻拿出洗衣粉,开始吧。(3)找一找:
①大家把1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了吗?数学小精灵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记住了。每一小组还有这几样物品:这样的一袋绿豆、这样的一袋大米、1包鸡精、这样的一袋水果或者是一筒面。四样物品中哪些约重1千克呢? ②
1、将四样物品分别与1千克的洗衣粉对比着掂一掂;
2、找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后与小组的同学说一说;3完成后就把物品放在桌上,然后坐好。③请每位小组汇报: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
④听了每一小组的汇报,发现大家一致认为这袋鸡精约重1千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包装袋上有质量标示)
老师还发现大部分小组认为这袋水果也约重1千克,它又没有质量标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一手拎着1袋1千克的洗衣粉,一手拎着这袋水果觉得差不多重)
你们掂得准不准我还是得验证一下。老师想请 盘秤 来帮忙。看这儿,这个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用千克作单位的)
当指针指向1就表示物品重?(重1千克)那指针指向2就表示?(重2千克)(大米重2千克,比1千克重)还有这袋绿豆,你们怎么没有选呢?(感觉比1千克轻)
那咱们也来验证一下。果然比1千克轻。
哪些小组找对了?你们找得还真准,请小组长和保管员轻轻收回物品。
(4)说一说:
刚才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约重1千克的物品,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约重1千克呢?
(三)认识秤
生活中有些物品的包装上有质量标识,没有质量标示的物品怎样知道它有多重呢?(可以用秤来称量)
用秤称香蕉,这把香蕉有多重?(1千克)
这个秤你认识吗?(电子秤)
秤是一个大家族,这就是电子秤,家族中你还认识谁?在哪见过它?给大家介绍一下。介绍体重秤 磅秤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
2. 计量下面的物品用哪个单位合适?圈一圈。
3、下面的物品各有多重?连一连。
4、在圆里填上“>”“<”或“=”。
5、判断对错。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①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了称量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克作单位,称量重的物品时用千克作单位;
②通过掂2分的硬币和洗衣粉感受了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③知道1千克=1000克
第四篇:克和千克教案
大组说上评主题:情境创设
克与千克
沭阳县第一实验小学:支文峰
苏教版第五册第三单元《千克和克》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学习克和千克两个重量单位, 是以后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重量问题, 但重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 还缺乏认识。而且重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 不能靠观察得到, 因此, 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重量的观念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材首先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超市购物,引出质量单位,说明“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还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从市场买回的苹果、鸡蛋和鱼的质量”,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给学生建立重量的初步观念,使学生明白要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单靠眼睛观察,必须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
接着教材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他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反过来,学生在进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也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为了达到这种相互促进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借助一个2分硬币和一袋1千克的盐,让学生用手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说出大约重1千克的物体,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如说明“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秤,让学生认识测量的工具。再如,让学生称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物品。让他们在认识一些不同的秤后,实际练习读取盘秤、弹簧秤等常用的秤上的数值,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重量观念。
(3)培养估测意识。如,在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后,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教材提供的这些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着重帮助学生建立克与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9-37页。
教学目标:
1、感知克与千克产生的必要性,形成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了解克与千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认识各种秤,会用几种常见的秤称量物体的质量。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估算的能力,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克与千克的进率及应用。
2、教学难点:1克与1千克表象的形成。
教学具准备: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1分、1元硬币若干枚,纽扣、图钉若干,1千克盐6袋,1千克重的香瓜1只,1千克重的鸡蛋,两袋500克砂糖,卷心菜1棵,托盘秤6台。
2、学具准备:1~2件质量不同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然导入。
师:这位同学,请问你叫什么名字?你真可爱!老师可以和你拥抱一下吗?(轻松地把该同学抱起)很轻嘛!请你来抱一下老师,好吗?
生(很吃力):抱不动。
师:你抱老师时有什么感觉? 生:老师很重。
师:请同学们来估计一下老师有多重? 生1:120斤。
师:老师有那么重吗? 生2:90斤。
师:老师比你估计的要重一些。生3:100斤。
师:这位同学估计得真准!同学们在估计老师有多重的时候,都用了“斤”这个单位。除了“斤”,大家还知道哪些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
生:两、吨、千克、克。
师:斤、两是我国常用的质量单位,而吨、千克、克是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克和千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教师创设了“猜猜老师有多重?”的活动情境,用我国人民常用的质量单位“斤”来引入新课,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架起了“市制单位”与“国际通用单位”之间的桥梁,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师: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克和千克? 生:超市商品的包装上。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超市,去看看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克和千克?(课件出示超市视频)
师:其实,关于克与千克,同学们并不陌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生1:1克和1千克有多重? 生2:克和千克有什么用途? 生3:克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多重、用途、进率。)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新授前,了解学生的知识兴奋点,确立了学习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二、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克和千克的表象。
师: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那么1克到底有多重?请同学们每人取出1枚2分硬币,掂一掂,互相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师: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掂一掂感受1克有多重。再和同组同学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
生:图钉、纽扣„„ 师:请同学们每人拿出1枚1元硬币先掂一掂,再估一估1元硬币大约重几克?
生:略。
师:表示较轻物体有多重,一般用“克”作单位。
【设计意图:由于1克比较轻,学生在头脑中形成1克的表象比较难。教师先让学生掂一掂、想一想,然后闭上眼睛再掂一掂、想一想,在头脑中留下1克重的表象。接着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及时加深了这一表象。】
师:刚才大家一起感受了1克有多重,那么1千克又有多重呢?请每个小组拿出老师课前准备好的1千克食盐,每位同学依次掂一掂,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和1克比有什么感觉?把自己的感受和同组同学交流一下。
生:略。
师:说一说大家带来的物品中哪些大约重1千克?(师生交流)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1千克的物品,这只香瓜大约重1千克,这些鸡蛋大约重1千克,谁来数一数多少个这么大的鸡蛋大约重1千克?
生:(略)
师:表示比较重的物体有多重,一般用“千克”作单位。【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在1克和1千克的比较中形成1千克的表象,既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做到了收放自如,避免了教学方法的千篇一律。】
师:一袋砂糖重500克,两袋砂糖有多重? 生:1000克。
师:老师把两袋砂糖放在天平的左边,把1千克食盐放在天平的右边,你发现了什么?
生:天平平衡。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1000克=1千克。(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
【设计意图:教学不是告诉。教师深刻挖掘教材内涵,把静态教材动态化,让学生直观感受到1000克和1千克的关系,轻松地突破了教学重点。】
师:看谁头脑最聪明。(出示)想一想,算一算。
2千克=()克 3000克=()千克 5千克=()克 8000克=()千克
三、链接生活,学会称量。
师:请大家猜一猜这棵卷心菜有多重? 生:(略)
师:如果想知道这棵卷心菜到底有多重,应该怎么做? 生:用秤称。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分别见过什么秤?(根据学生介绍,依次出示各种秤。)师:这是一台盘秤,谁来介绍一下盘秤?
生:当盘秤的托盘里没有称量的物品时,它的指针指向“0”。生:盘秤上的字母kg表示千克,字母g表示克。生:这台盘秤最多可以称2千克的物品„„ 师:现在谁来称一下这棵卷心菜有多重? 生(称量后):900克。师:请同学们看图说出这些物品各是多少克?这些小朋友的体重各是多少千克?(出示练习十八1、2题)
生:(回答略)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带来的物品摆在桌子上,先估一估这些物品分别有多重?然后根据小组分工,称出这些物品实际有多重?完成87页的表格。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师:请大家把刚才估计的结果和实际测量的结果比一比,看看你估计的怎么样?
【设计意图: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称量物品时,使学生经历了“估计→称量→比较→评价”的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师:李奶奶从市场买了苹果、鸡蛋和鱼。(出示87页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苹果和鸡蛋一共重多少千克? 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1千克加上2千克等于3千克。生:苹果、鸡蛋和鱼一共多少千克? 师: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3千克500克。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千克加上2千克是3千克,再加上500克就是3千克500克。生:鸡蛋的重量是鱼的多少倍? 师:这个知识我们现在还没有学过。(有一学生举手)
生:4个500克就是2千克,所以2千克是500克的4倍。
师:你真了不起!会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答遇到的新问题。
四、首尾呼应,巧妙总结。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课始大家提出的这几个问题现在可以解决吗?谁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解答课始提出的几个问题,既可以巧妙地对全课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又做到了首尾呼应。】
五、课外延伸,余味无穷。
师: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大约只有2克重,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大约有100千克重,它的一只蛋就有1500克。(出示蜂鸟和鸵鸟的视频)课后请大家调查一下:世界上最小的动物是什么?有多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有多重?
第五篇:千克和克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 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通过掂一掂、称一称 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图片(或实物)出示几种有质量标注的商品,请同学们读一读净含量标注是多少?
2、同学们读了那么多,你有什么发现吗?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克与千克你们知道表示什么吗?(东西的重量)
但有的商品上不是用汉字,而是用字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出示带有字母表示的质量单位的标注读一读。
3、其实我们平时说的重量实际上指的是物品的质量,所以克与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认识秤。
物体到底有多重是怎样得来的呢?(用秤称出来的。)那同学们认识哪些秤呢?(先让学生说一说后出示挂图,认识各种秤。并说明各种秤称出来的物品是克做单位,还是千克做单位,那要看秤上的标注。)读一读称上的物体各有多少重。
(二)认识克与千克。
1、认识克。
(1)老师这里有一个一角的硬币,你们猜猜它有多重呀?它大约重1克。(用天平验证)
(2)我们每个同学那里都有一个一角的硬币,请你拿起来用两只手指肚掂一掂,有什么感觉?(很轻、太轻了)
(3)在我们生活中像这样轻的物体还有很多,师举出几个大约重1克的物品例子如:小橡皮、纽扣、卡子、两枚曲别针、一个乒乓球等等,它们都约重1克。
(4)猜一猜。(5)我们知道了一个一角的硬币重1克,如果是10个一角的硬币重多少克?用手掂一掂有什么想说的吗?
(6)如果是100个一角的硬币呢?找出你在超市里找到的100个东西用手掂一掂,有什么感觉?
2、认识千克。
(1)包老师现在想问大家借一样东西?(什么东西)100克的物品借我,一起帮老师数着老师一共借了多少千克?
(100克.200克.300克„„1000克)就借这么多了,老师一共借了多少克?(1000克)
(2)1000克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种形式表示1千克,一个是用克作单位,一个是用千克作单位。他们之间应该用什么符号把他连起来的呢?(等于号)请打开书本第86页读一读1千克等于1000克,请女生读一读,男生读一读。全班一起读
(3)谁愿意上面来拎拎一千克的东西感觉这么样?(很重)
(4)同学们找出一千克的东西用手掂一掂,感觉这么样啊?(很重)一千克这么重了,想不想体验一下2千克有多少重呢?把你和你的同桌一千克的物品合在一起,用手掂一掂,感觉怎么样啊?(学生说感受)
(5)如果是几十千克的呢?(哇„„)其实我们小朋友的体重就有几十千克的重量,同桌之间互相抱抱来感受一下几十千克的重量吧!下面我们来做一道练习吧
方便面100()一袋白糖500()一个西瓜重4000()火腿肠250()一袋大米5()一个鸡蛋重60()
我们不难发现一般表示轻的物体我们选用克作单位 表示重的物体我们选用千克作单位,但是有时还要看前面的数字的大小,才能正确的判读出物体的质量单位。四小结
谁来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那些知识?(学生总结)下面就让我们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完成你手中的题卡,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五、巩固练习。(题卡完成后同桌交换集体订正)(1)我是小法官。
①小明今年9岁,约重2千克。()②1千克铁的重量比1千克棉花重。()③一袋洗衣粉重500千克。()④5000克=5千克。()(2)改错
亮亮今天春游啦!他为自己准备了可口的食物:有50千克重的蛋两个,150克重的苹果一个,他们班游玩的地点是动物园,在那里亮亮
看到了许多动物,他最喜欢重达3000克的大象、和脖子长达3克的长颈鹿
六、你知道吗?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数学小精灵要送给大家一个有趣的小知识。
1、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约有2克重。2克重,相当于什么呀?(两枚2分的硬币)那得多轻呀!
2、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约重100千克。100千克相当什么呢?(100袋1千克的洗衣粉)它的一个蛋就约重1500克。1500克相当于什么呢?(三袋500克的盐)可真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