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所追求的美文
自由与平等是人们追求了上千年的目标:为了遨游天际,万户等人献出了生命;为了不受压迫,多少农民起义的领袖舍身忘死;为了反抗等级制度,西方发生了几次著名革命,南美有了玻利瓦尔,印度有了章西女王;为了公平,社会主义制度也悄然诞生……
鸟儿为了自由飞翔,进化出了翅膀;鱼儿为了探索深海,强壮着自己的筋骨;为了不受单向欺凌,食物链也应运而生。
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不管在古代还是近代,也不用说是东方还是西方,每一个生命都在追求着自由、平等。就像夸父一般,有的人不惜献出生命,有的人一生都在尝试。自由与平等是人类追求千万年都未变的主题。
但是,历史在前进的过程当中,也留下很多副产品。比如高科技产品一方面给人带来便利,另一方面也让很多人沉迷其中,把握不住虚幻与现实的区别。有些人为了眼前的利益,拆东墙补西墙,损人利己,这样的行为合理吗?
人要学会利用他人的力量,却不能长期做足下之犬。刘邦倘若投靠项羽,便迟早会死在范增的谏言之下。
倘若一生都待在皇宫里,李白也许称不上诗仙,《蜀道难》也只会独领风骚,而不会与《定**》《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一样,在历史上大放光彩,驾着轻舟来到我们的身旁。
没有王室的资助,“地球是个球体”这一理论不知道要推迟多久才能广为流传。项羽的个性若未能得到自由发展,就不会有后来的西楚霸王,李清照也写不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名句,华夏五千年就会少一抹华彩。
因为“跪授笔录”制度的实行和丞相制度的废除,皇帝开始一人独大,中国也逐步走向衰亡,但是对自由与平等的向往让人类有了前行的力量。
有些人在向他人点头哈腰,赞美别人的高大时,并没有发现自己其实并不矮;有些人舍弃自由进入鸟笼,渴望隐忍以获得利益,却不知已将自己关入一个严重束缚身心的狭小空间。
再有名的小丑也还是小丑,再无名的英雄仍是英雄。自由与平等为英雄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而摄像机为小丑带去的辉煌,却并不属于小丑本身,依赖外界炒作出来的人终将湮没历史中。
乔布斯创业之初极为艰难,但是因为有一份坚定的信念,他并未屈服现实而随便找一份工作凑合着糊口,而是不屈不挠地寻找志同道合、可以共谋事业之人。后来,他对他极为看好的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卡利说:“你是打算卖一辈子糖水还是和我一起改变世界?”这句极具煽动性的话不仅凸显了乔布斯的自信,也显示了他一心追求心中的梦想、决不退却的坚定信念。
心中拥有一份自由天地的乔布斯因为自由创业,他的“苹果”也自由地流行于各国之间,给无数人带去了惊喜与创意。人们发现,“苹果”就是创新思维的火花:它不拘泥于固定的运行模式,不局限于一成不变的方法,因为拥有没有樊篱的思维,便获得了自由宽广的新天地。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手握自由的铁锹的你,为何还要羡慕别人的果园?
第二篇:由《最好的我们》所想到的情感美文
看了《最好的我们》,对“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可是很久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这句话感触很深。为了他,平凡的她不断努力着,那些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那些因为高考而黯然失色的岁月,因为他而变得与众不同。十年蜕变,十年坚守,最好的她终于等到他。
温馨的故事,圆满的结局,让人不禁莞尔。不过让我感触最深的却是耿耿的父母。
记得小说里有一段叙述:耿耿问妈妈,为什么和爸爸结婚?妈妈说爸爸为了她,和自己的父母闹翻了,非她不娶,于是他们结婚了。耿耿念念不忘的还有一个场景:小时候,一个大雪天的晚上,爸爸骑着自行车载着她去接加班的妈妈,妈妈一个劲的埋怨爸爸把孩子冻坏怎么办?一家人在自行车上其乐融融。一不小心耿耿摔倒在地,父母连忙跑过来询问她受伤没有。虽然疼,但是耿耿依然很开心。
无疑,耿耿的父母在最初的时候是真心相爱的,甚至耿耿的名字也是父母的姓叠加在一起的。那时的日子虽然清苦,但一家人在一起,因此耿耿回忆起来,总是甜蜜温馨。只是后来走着走着爱情不复当初的模样,两人离婚收场。
我一直在想,究竟是什么改变了爱情?为什么日子越过越好,房子、车子、票子、孩子都有了,他们却渐行渐远?真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埋葬了曾经的美好?还是柴米油盐的琐碎,磨灭了曾经的深情?
不少已婚朋友都感叹:婚后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就没有那个闲情逸致谈情说爱了,那些诸如一块逛个街、吃个饭、看个电影(当然是指两个人单独出行)等恋爱时最最平常的事也变得那么遥不可及,更别说牵手、拥抱、亲吻等亲密举动了。也许有人会说,都老夫老妻了还在乎这些?而我却觉得,这些形式却是无比重要的。
记得看过的一个故事:钟灵和她的爱人结婚后,有一段时间状态很不好,蜜月刚过,两个人就开始为小事恶语相向,情绪激动的时候,简直像没有爱过。不过他们及时反省,并约定每天上班前都要给彼此一个拥抱,不为别的,就为了提醒自己,这是我深爱的人。有一次,钟灵老公快迟到了,他匆匆忙忙的跑出去,却很快又折了回来。
你忘记了带什么?
我忘记了带上你的爱啊!
说着,他拥抱了她一下,在她额头一吻,又跑了。一整天,钟灵都笑的甜蜜蜜的。
相比于上班,难道爱情不是更重要的事吗?无论一场婚礼,还是一个拥抱,无不在表达着一种态度,那就是:爱情在这里。谈恋爱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能走到结婚的两个人,更应该记得爱情当初的模样。要是没有任何爱的形式,也就没有了爱的证据,你拿什么说爱我?
还记得大学时,我们经常遇到教我们古典文学的董老师带着小宝和师娘在校园内散步,而且每次他都是一手抱着小宝,一手牵着师娘,如此简单温馨。我想这也就是关于爱情最最美好的时光!
第三篇:我们的追求作文
《我们的追求》
小时候,爷爷曾告诉我一句话 “无论头顶是怎样的一片蓝天,你都要学会坚忍地对待。”转眼间,伴随着时光的流逝,曾经懵懂少年如今已经长大,长大的自己还经常怀念着爷爷的话语,怀念着爷爷告诉我头顶的蓝天。其实不经意间我也会问自己,21世纪的我们到底想追寻着什么?我渴望的蓝天到底是怎么样的画卷?每每想到这个问题,我的脑海不知为何总会浮现出一个人的名字,浮现出好多关于她的故事—每每想到她用坚韧的品格对待困难,向人生的每一个驿站发出前进的呐喊的时候,我总会对自己说,我应该向她学习向她一样去挑战困难,追求希望!毕竟,我们现实的生活不是梦,而是双手托起的一片晴空,而是需要翱翔的蓝天。
忽然间,可能由于阅历的增长,我发现自己头顶的蓝天似乎变得充满了多思,变的充满了神秘,一切好像让我变得激动,更多了几分拼搏的动力。偶然翻阅往事的时候,感觉记忆只留下一张淡淡的痕迹,一缕淡淡的清香。其实,记忆留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这些,还有许多希望……记忆虽然会被定格,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可以灿烂地笑,可以伤心地哭,可以编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去为自己的蓝天绘色;我们可以尽情地唱,欢乐地舞,可以愉悦我们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希望。
有人说人生的最高目标和最大的追求,就是去追逐与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我觉得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自己想要幸福和快乐,然后,就是要明确,我们应该怎样去获得这种幸福和快乐。只有这些问题弄清楚了,我们才能毫不犹豫地、轻轻松松地、快快乐乐地的追求自己头顶的蓝天。当然,这种所谓幸福与快乐的元素,世间实在是太多太多,没有人可以穷其所有。所以,只追求一种自己满意并且喜欢的生活状态,这便是一种幸福。而其它关于幸福和快乐的元素,当然越多越好,但无论拥有多少,是否一无所有,我们只要能在这种状态中生活,我们就会感到幸福和快乐!
还记得一位哲人曾说过:一帆风顺的人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像大海中的海豚一样,不断地去追求前进,用我们执著的信念,年轻的激情,扣开追求的殿堂。给未来一个承诺,我们要用追求的心灵去感激到微笑,用关注的目光去珍惜生命的阳光。
自古以来,小溪追求大海,幼芽追求阳光,雄鹰追求蓝天,风帆追求激流,而我们作为万物之灵,更应该有追求。如果没有对真理的追求,那么人类最灿烂的思想火花怎能迸发?如果没有对更高更快更强追求,那么人类怎能会不断地挑战极限,战胜自我?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只有追求,不断地追求,和着时代的节拍,高唱一支自强不息的战歌,才能实现人的自身价值,才能使整个自我不断前进,才会有希望在头顶的蓝天舒展羽翼,去追求属于我们的梦。
我相信我们的追求不是梦……
第四篇:该追求什么美文摘抄
泰戈尔说:“我们把生活看错了,反说它欺骗了我们。”生活是一架天平,两端放着的是我们渴望得到的事物和在得到的过程中失去的事物。而生命的进程中就是这样不断得到,再不断失去。正是这样的矛盾构成了命运的轨迹。不幸的是,我们太过于看重得到,而忽略失去,以致在追逐的过程中失去了太多。
梦想是人追求的动力。可过度的奢求,不仅不会成为动力,反而会成为实现自我的制约。人生如棋,欲望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烦恼也就越多。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不知时节的花开只会独自飘零,不识时务的人只会落得欲为而无所为。面对人生的得与失,适当地放下,才能求得豁达和坦然。“有所为,必有所不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要知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也必将为你打开一扇窗。用一句诗来劝勉自己:“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心儿永远向往着太阳。”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早已阐明了,面对人生的得与失该有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不因外物的好坏而或喜或悲,看似淡泊,但并非是无欲无求,而是面对事物的一种态度。面对这些的时候不要太过看重,面对失败不要太在意而妄自菲薄,面对成功也不必看得太重而忘乎所以。不然,我们只会“心累于形”。
人生的境遇何尝不是那洞庭湖之景,有凄风苦雨的阴冷画面,也有春和景明的愉悦之时。我们不是宦海沉浮的政客,但我们也可以借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那样进退自如的阔达胸襟。我们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般远大的政治抱负,但我们可以学习范文正公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得失之道。
走过每扇门都会随手关门,这是英国的领袖劳合·乔治的一个好习惯。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习惯后,他笑着说:“每当我跨过一扇门后,我便进入了一片新天地,方才的一切成功和失败都不再属于我。关上这扇门,我便重新开始,无论迎面而来的是什么,我都从容面对。”生命不也是如此吗?昨日的痕迹早已成为历史。今朝醒来,又何必留在昨日的痕迹旁或喜或悲呢?
人生如舟,上面承载了太多的功名利禄、诱惑虚荣。所以在航行中,人们往往会矛盾、困惑、迷茫。为了能让自己有一个平安的旅途,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该取则取、该舍则舍。身处红尘,我们或许不能完全做到心如止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但我们应该学会真实和美丽,学会淡定和从容。
一个人的幸福不在于财富的多少,一个人的美丽不在于光鲜的容貌。人生是短暂的,匆匆如流水;人生是漫长的,如长夜漫漫。我们的内心该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愉悦和满足。
第五篇:追求真正的美丽美文
有道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问题是:什么是美,怎样才能美?
俗话说,人心不同,有如其面。原本世界上有1000个人,就应该有1000种不同的美。可惜的是,世上偏有一种叫做“时尚”的东西。一阵风来,忽然街上美女一律喇叭裤扫地;一阵雨去,城乡齐换起超短裙,全不顾腰如水桶,腿似象足。
君记否?刚刚改革开放,西风东渐,又没搞清楚,把人家的晚会盛装当成了白日衣着,一时大街小巷,到处拖地长裙摇曳,脸上浓涂艳抹,点点块块,有如脸谱。不但挤公共汽车事故多多,在没有思想准备时,蓦然狭路迎面,也未免吓人一跳。
记得小时候,我也曾直闯爱美的误区。大概十一二岁吧,也就是刚上三四年级,班上一个女孩子忽然穿来一条大花裙子,我至今记得十分清楚:闪闪金黄底色上开满了大朵大朵的牡丹。一时班上好几个家里有钱的女孩都相继穿上了,那可真是花枝招展哩!我每天看着,心里越来越羡慕,天天回家缠着妈妈要。记得妈妈为此还专门去了一趟学校,然后正色地对我说:“我不能给你买。第一,这是印度绸,很贵,咱们买不起。第二,那对你不合适,穿上绝不配你。”我刚把嘴撅起来,还没来得及掉泪呢,妈妈已找来一个和我同班的女孩,然后对我说:“看看她,穿着这条柠檬黄浅蓝碎花的布裙子,多么朴素,可又多么漂亮!她一定是个好学生,满身的书卷气……”妈妈说得很对,那个女孩子是我们班上最优秀的学生,她的作文常被老师作为范本在课堂上朗读。妈妈拉着她的手问道:“你想穿她们那样的裙子吗?你觉得那适合你吗?”
她只看了一眼,就摇摇头说:“不!”
“为什么?”妈妈又问。
“太俗啦!”她说。
妈妈笑了:“对,艳俗——可人家都穿呀!”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呀!”女孩说,“我妈早就对我说过:和人家比吃比穿的孩子最没出息;要比就和人家比学习、比品行。”
我的脸腾地一下热起来,妈妈和她都不再看我,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可从此“艳俗”、“适合不适合”、“书卷气”等这些话语和当时的情景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底。
长大之后,当我懂得了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懂得了真正的美其实是气质、是风度、是丰富的内涵——穿着打扮从来是一种文化的表现,是和人的胸襟、怀抱、学养和人格密不可分时,我是多么感谢我的妈妈呀!
妈妈帮我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我也愿意就此对比我年轻的女性朋友说:不要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追“潮”上,时髦从来是一种肤浅。让我们一起不懈地追求真正的美吧!因为只有开阔的胸襟、博爱的怀抱、丰厚的学养、健全的人格才能使我们自尊自信、青春长在,从而魅力无穷、美丽一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