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分析论文
一、人力资源视角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角色定位现状
(一)行政管理部门过分看重本部门利益
行政管理部门是配合学校的整体发展需求,对学校的人力资源等各项资源进行管理分配,实际上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后勤工作范畴,作为学校的一个部门,应该以学校整体的利益为重,部门利益应该服从整体利益。然而现代适合毕竟是物质社会,人们对利益和物质的需求无可厚非,但是行政管理人员为了争取自身利益,利用一些不光明的手段影响学校整体决策捞取利益的行为,不仅不利于学校人力资源有效配置,团结共事,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后果较为严重。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力资源职权定位不明确
高校行政管理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但又不能完全依照行政管理的方式对高校进行管理,主要原因是高校不同于社会上的其他组织,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在对本校的相关发展工作做出管理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科、专业等学术方面的协调和管理,存在双重权利管理现象。
(三)高校行政管理人力资源自身责任认知错位
高校的行政管理与其他组织的行政管理一样,每个员工都有其自身的工作岗位需要坚守,有相关的责任需要承担,只有各种人力资源都能够自觉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义务,才能为高校的整体发展做出更多贡献。然而,目前高校在行政管理人力资源配置上,出现了很多在其位不谋其政和不在其位却谋其政的现象,遇事推诿,越权等现象不断出现,这就是行政管理人力资源责任认知错位的重要体现,而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多半是管理部分人员的懒惰和功利心思想,没有将学校的发展放在首位,而只关心自己是否吃亏,自身的利益是否受到影响,这种不良的风气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正确定位的建议
(一)明确行政管理的地位,人力资源准确配置
现代高校发展最重要的三个功能是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高校的一切行政管理工作都应该围绕这三项目标展开,而这三项功能的顺利发展更离不开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的正常进行。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将高校的资源进行细分和优化配置,使其在合适的领域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在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将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等转化为对社会有益的服务,总之,行政管理在高校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校行政管理人力资源角色定位错位的原因之一,就是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了解不够,不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对工作没有任何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该明确表示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明确管理人力资源责任,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做到定位明确,达到优化行政管理的目的。
(二)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让高校管理人员正确把握角色
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只是高校众多部门中的一个,高校的发展不能单靠一个部门,而是多个部门联合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目前行政管理部门过分看中本部门利益的定位现状,学校应该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让行政管理部门内部,或与其他部门之间在工作内容之外有更多的交流体验,使其互相更了解对方工作的难处,为减少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不承担责任反而以踢皮球的形式推卸责任的行为,减少人员之间由于角色定位不准确问题而产生的纠纷。
(三)从人力资源管理优化角度,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行政管理的行为主体是管理人员,他们的素质决定着管理方向和政策的制定,关系到管理效果的高低,关系到这个学校的发展水平,因此,从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角度,提高行政人员的管理素质是帮助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进行正确角色定位的重要前提。首先,需要制定严格的人员奖惩机制;其次,要制定优胜劣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断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优化行政管理队伍;最后,优化行政管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管理人力资源素质,以完善的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支撑。
三、总结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推动高校规范、合理发展的重要部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在角色定位方面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行政管理部门整体的发展,对高校的发展也至关重要。虽然目前在高校行政管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一些客观问题,但是通过分析行政管理部门里人力资源配置问题,认真实践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问题一定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第二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探讨论文
摘要: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摆在政府和高等学校管理者面前的难题和挑战。本文通过对高校行政管理特点的分析,采用绩效评估理论对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进行分析,探索适合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估方法,对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工作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行政人员;绩效评估;对策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尽管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但高校培养人才这一中心任务不变,这使得高校在应对挑战、谋求发展的时候,必须更新管理理念,适时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一、关于高校行政人员和绩效评估的概念
高校的行政管理是指高校管理者为实现学校的工作目标,依据一定的机构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积极发挥管理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和条件,有效地完成学校的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高等学校行政人员分布在各大学的学工、教务、财务、后勤、人事等部门,涉及的岗位众多。本文选择在高校中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高校行政人员的工作进行绩效评估,通过实践提出高校行政人员绩效评估的对策。绩效是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行为、方式、结果及其产生的客观影响,而绩效评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绩效评估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在进行员工绩效评估时需要界定岗位职责、岗位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绩效评估的结果可作为评价员工工作业绩、评价其对组织的贡献、岗位变动以及薪酬水平的依据。另外绩效评估还能为管理者提供员工培训计划的信息,在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绩效评估的结果可以显示出员工需要进修的地方以方便单位组织制定培训计划,提供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参评人员的培训不足。参评人员培训不足,容易出现评价误差。一些评价者可能希望避免与下属的冲突,对部门人员给出过高的分数,而一些评价者会因为某些私人原因而压低分数。因此,在绩效评估的前期需要特别注意对绩效评价者的培训,以降低歪曲评价信息的概率。培训可包括对绩效评价体系的讲解、准确评价绩效信息的意义。
2.对绩效评估过程的监督不够。具体的绩效评估实施过程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原因的影响,可能出现异议,需要及时处理。但目前的绩效评估,整体上存在重视评估制度而轻视评估过程、重视评估结果而轻视争议和申诉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对过程的监控不足导致结果没有说服力,申诉成为烫手山芋,影响了高校绩效评估的实际效果。3.对绩效评估结果的反馈滞后。当前绩效评估结果反馈滞后问题主要表现在绩效评估结果的沟通反馈差,运用效果弱,反馈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绩效评估结果反馈滞后限制了评估过程末期与被评估人的交流沟通,忽视了结果反馈对修订工作目标、工作计划与工作标准,提高师生满意度等方面的作用,有可能直接影响绩效评估结果,在实际奖惩过程中的权威性和说服力,不利于推动绩效的改善和提升。
三、绩效评估问题的应对之策
1.强化对绩效评估人员的培训。为避免评价者可能会故意制造误差以提高或压低绩效评价的分数,应该强化对绩效评估人员的培训:首先,制定相关培训制度和内容。组织发动人员学习、熟悉相关规定,将绩效考核制度作为管理的规章规范应以文件形式确定。第二,确立绩效评价者。人事部门是绩效评估的主要组织、规划和实施部门。由人事部门确定评价者,一般为岗位所在部门领导、岗位服务对象、部门其他人员担任。例如对某一学院的行政人员进行考核,可由该学院领导、师上级主管领导对该人员进行综合评定。第三,制定基于绩效评估结果的培训计划。在经过前期的岗位职责分析、绩效界定、指标确立后,实施绩效评估的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了解岗位职责、绩效手册和指标定义。绩效评估的维度分、指标分可被有效利用,以甄别需要在这方面获得培训和进步的员工,因此在进行绩效评估之前应有相对应的培训计划。
2.加强对绩效评估过程的监控。在前期准备基础上,对绩效评估实施过程的监控可能出现的异议,需及时处理。有效的监控是建立一个沟通顺畅的“申诉程序”。在绩效评价结果产生的过程中,如果有人难以接受自己的绩效评价结果,就可以采用程序性手段提出申诉。当有部门员工提出申诉时,开展绩效评价的负责部门应听取该员工和其主管领导的意见,了解岗位基本情况以及员工的绩效水平。在美国,一旦教职工提出绩效考核的申诉,绩效管理审查委员会将召开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以做出正确决策确保教职工在根据绩效评估结果获得的薪酬奖励、晋升机会等利益不会受到损害。
3.重视对绩效评估结果的反馈。实践当中,应更加重视绩效评估结果的反馈。绩效反馈应按需进行,一方面需要注重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隐私,一方面应该让绩效评估结果有所意义。360度反馈体系是建立在上下级、服务对象、本人或同事的评价之上,可以使得被评价者获得最全面的信息。在本研究的绩效评估表格中只提供本人和主管领导的绩效反馈信息,这样的反馈体系优点在于节省时间和降低成本。基层员工可以获得部门领导对他的绩效期望,帮助他获得更好的职业生涯,而员工自评能改进其对自己绩效的感知,改变可能存在的错误感知,以督促自己主动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和能力。将所有岗位的反馈结果进行归总分析,还可帮助人事部门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学习活动,让高校行政人员有机会获得学习和成长机会。其次,绩效评价结果等级的分布情况也应得到重视。如果所有或者大部分评价分数都很高,或者都很低是不正常的现象,表明可能存在评价误差。因此在对部门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时,需要对整个部门员工的绩效结果等级分布状况进行观察。一个真实反映部门员工绩效结果的分数分布应该是橄榄形,两头小,中间多,也就是近似正态分布。绩效评估结果反馈滞后限制了评估过程末期与被评估人的交流沟通,忽视了结果反馈对修订工作目标、工作计划与工作标准,提高师生满意度等方面的作用,有可能直接影响绩效评估结果在实际奖惩过程中的权威性和说服力,不利于推动绩效的改善和提升。绩效评估是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水平、建设现代化大学的重要举措,用好这一方法就要把握高校行政管理特点和学校的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动态绩效评估体系。高校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止,学校行政管理应不断吸收创新的管理理念和措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促进高校改革步伐又好又稳又快。
参考文献:
[1]陈薇.高校院系办公室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武汉科学报,2005(10):96-97.[2]刘昌艳.高校党政管理干部考核综合评价方法探讨.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75-77.[3]HermanAguinis著.《绩效管理》.刘昕,曹仰锋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林海龙.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构建服务性高校行政管理体系.[J].当代教育,2008,(10):16-17.[5]陈林.走向“去行政化”后的高等学校绩效评估.[J].法制与社会.2010(7):202-203.[6]李佑颐,赵曙明,刘洪.人力资源管理评述.[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2001,38:128-129.[7]教育部人事司长:深入推进高校职员制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4(15):10.[8]山鸣峰.高校人事管理改革理论与实践[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145-152.
第三篇: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论文
一、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的必要性分析
(一)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是摆脱高校管理行政化,建立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需要我国高校的运行管理机制与西方先进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异。出于历史的缘故,国内高校的“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即实行与国家行政机关相应的行政级别,从而形成了我国高校行政权力主导的管理模式,进而使得国内的高校独立性及自主性较差。然而,大学的事务和机关有很大的区别,可以分为行政性事务和学术性事务。其中,学术性事务是大学的主导性事务,行政性事务则居于从属地位,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学术活动服务。因此,采用行政管理模式管理学术性事务显然越俎代庖,不符合大学自身的运行规律。
(二)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是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要求在我国,高校大部分管理人员既没有高等教育管理学历的背景,也没有接受过教育管理知识系统的学习。其人员主要来源于社会其他行业转岗人员,以及部分教职工家属。高校对管理岗位人员的设置随意,造成大学管理部门“行政化”倾向突出,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影响服务质量,无法适应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通过高校管理人员的职业化改革,可以提升行政管理人员职业素质,从而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提供专业化优质服务,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的障碍分析
(一)高校行政权力的越位问题
现代大学是一个复杂的巨型系统,不可能一切事务全由教授学者来承担和治理。因此,聘任专职和专业的行政管理人员,为教授学者解脱“俗务”,并为他们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成为高校行政管理的必然选择。在任何一所现代大学中,都已经形成学术与行政管理两个系统、两支队伍、两种逻辑,就像“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一样不可或缺。然而,由于受到多场政治运动的冲击,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知识分子正常的教学与科研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甚至长期受到压制,造成他们处于较低的社会地位,学术权力不仅在大学,甚至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都比较小。因此许多教学和研究人员即使在今天仍然常常感觉“没有地位”,几乎每一个原本的“服务部门”均变成“权力部门”。在这种状况下,教师如果没有兼任行政职务,往往在职称评审、项目申报等学术资源的分配上居于劣势。而一些学有专长的教师在取得学术成就后,也不愿意仅仅停留在学术岗位上,也想在行政岗位上有所发展,然而,个人精力毕竟有限,过多的行政事务缠身必然使得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投入的精力不足。另一方面,对行政权力的趋之若鹜,更进一步加剧了行政权力的影响力,学术权力的发挥空间由此大打折扣。
(二)“双肩挑”人员的岗位设置难题
高校普遍存在“双肩挑”人员,他们承担着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及教学科研任务。“双肩挑”人员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应有的价值。然而,“双肩挑”模式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权力与信息的优越导致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学术造诣深厚的学者担任行政工作导致人才资源浪费的弊端;管理工作与业务工作难以协调等问题。”此外,“双肩挑”模式基本采用兼职化管理,专业程度低,这是“双肩挑”模式难以回避的问题。在“双肩挑”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中,尤为突出的是管理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冲突。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难免会导致首尾不能两顾的现象,这种状况必然影响到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三)高校职员制的具体制度设计欠完善,实践中难以操作
目前虽然中央部委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文件,对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和岗位设置改革作出了宏观指导和方向指引,但至今没有出台高校职员制改革的具体政策性文件。高校职员制的具体操作仍然由试点高校进行探索和实践。因此,高校职员的聘任与晋级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性标准,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高校仍旧以职员担任的行政职务作为确定职员职级的基础。管理人员享有的待遇仍与行政职务挂钩,这种职务与职级的混合体系,使得职员的晋升通道不明朗,影响高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职员的选聘方面,很多学校的公开竞聘流于形式,甚至有不少高校没有签订聘用合同。职员的聘后管理也很不到位,聘期考核过程简单化,考核体系不完善,没有真正发挥考核评价机制的作用。此外,职员制是针对高校管理人员而设置的。但是,高校中的图书馆、网络中心、财务、审计、基建等岗位是实行职员制还是专业技术岗位,各高校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差异。
三、推进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的对策和建议
(一)协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实现权力合理配置
从国外大学的情况看,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各有其行使范围。例如,日本大学中学术权力发挥着特殊的功能,在学校事务的管理、重要岗位负责人的人选的决定等方面,教授具有相当的权力,甚至于还介入学校的财务管理。日本大学的行政人员类似于办事员,在学校事务的决策中权力极为有限。法国大学的教职员属于国家公务员,然而教师却享有很多特权,教授们控制了大学的教学、研究等学术性事务。法国大学的行政体系相对独立,仅在纯粹的行政管理领域发挥作用。德国大学的事务一般区分为“学校自己的事务”及“州的事务”。“学校自己的事务”一般是指教学、研究和考试等事务,这些事务的决策权主要集于教授控制的评议会,换言之,教学和研究这些“学校自己的事务”的权力集中在学者手中,至于系的权力更是集中在教授的手里。“州的事务”才是大学的行政权力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但在基层单位,行政事务也主要由教授决策。在我国高校,由于“官本位”传统思想以及现实中高校管理体制的设置,从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和权力的控制力、影响力观之,学术权力均处于弱势地位。因为高校的行政权力拥有法定的基础,掌握着学校的人财物资源,对其掌握的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具有强制性,而学术权力充其量也就是非法规授权的自然权威,其影响力主要来自于接受者的自觉认可。但是,学术权力是根植于大学的基本属性,不“占有知识优势”的人就不具有对教学和研究事务的发言权,也就难以为被管理者(学术力量)所接受和认可。因此,高校中的学术权力应当受到充分尊重,学术性事务应由学术权力发挥主导作用,纯粹的行政事务则属于行政权力的支配范围。从而实现两者各司其职,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权力配置格局。
(二)逐步完善高校管理人员职员制和职业化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理论,“在高等教育的精英时期,由于学校规模小,因此,学校管理多停留在事务性工作阶段,行政职务多由学术人员兼任;然而,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学校规模扩大,职责分工更为明晰,管理工作也应主要由专业管理人员承担。”可见,高校管理人员的职业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和合理选择。为了探索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机制,从2000年初开始,教育部先后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5所院校开始了高校职员制试点工作,部分高校在试点的基础上也相继推行了职员制。总体而言,推行高校管理人员职员制有助于淡化行政级别和身份意识,强化岗位管理,促进管理队伍的职业化,有利于精简高校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但如上所述,目前高校职员制仍然存在不少有待完善之处。因此,应在充分尊重高校特有的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本着优先服务于教学及科研活动的原则,合理设置管理岗位。由于高校行政管理尽管在大学整体运作中起辅助作用,但是其高质量的运行是大学正常运转和有序发展的必要基础,因此高校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应当将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规划列入高校发展规划之中,将管理人员的培训规范化、长期化。培训目的要明确,培训内容要有广泛性和针对性,培训的形式应兼顾多样化与灵活性,同时还要跟踪测评培训后的效果。与此同时,鼓励管理人员通过自学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淀自身文化素养,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结合高校自身人力资源条件与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制定相关政策。
(三)妥善解决“双肩挑”人员问题,培养多元化管理人才
教学人员进入管理岗位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成为当前我国高校中一个普遍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一般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教学人员提拔到管理岗位,是对其工作业绩的认可与鼓励;二是将一些教学业绩欠佳的教师也调配到管理岗位。不同的是,前者保留其教学资格成为“双肩挑”人员,后者一般会使其成为专职的行政管理人员。但是,无论是作为提拔奖励性质还是带有贬谪惩戒味道的教学人员进入管理岗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管理的效能。前者因承担着教学、管理的双重工作任务,不仅在客观精力上受到影响,更会受主观心态、观念影响到管理工作;后者因带有几分惩罚性质容易滋生对抗心理,影响工作质量。因此,对“双肩挑”人员定位的模糊,导致了许多日常工作开展的效果不佳。
然而,对于高校的发展而言,具备卓越的业务能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的“多能”管理者是必不可少的,许多高校的中高级领导通常都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少还是某些领域的研究权威。他们既懂得教学科研发展的自身规律,又明了行政管理的特点,因此成为了衔接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间必不可少的“中介”和“桥梁”。所以解决“双肩挑”人员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探讨“双肩挑”模式的存废,而在于如何对其完善,以兴利除弊,扬长避短。我们可以把“双肩挑”人员定位为中高端,对于业务熟练且具备一定管理才能的优秀教师,可以在充分尊重其个人意愿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进行培养和任命,使其熟谙和掌握多元化的工作要求,从而进一步减弱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隔阂”,真正实现高校行政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的无缝链接。
第四篇:应用文写作论文高校行政公文写作的要素分析
高校行政公文写作的要素分析
摘要:行政公文是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文活动的重要工具。行政公文写作主体、客体、栽体、受体的特点和思维过程,决定了行政公文的实用性、规范性、简明性特征。
关键词:高校;公文;要素
国务院明文规定:“行政公文是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文活动的重要工具。”高等院校也和一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一样,公文是高校办理有关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定规章制度,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等公务所形成的具有一定体式的书面文字材料,它直接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有效实现公文写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对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写作主体
1.1要素分析
行政公文的写作主体是制发公文的行政机关。公文是行政机关为行使行政职权而制发的,往往以机关名义或者是机关领导人的名义制发,即使以机关领导人名义制发的公文,也并不代表领导者个人,而是代表法定机关,体现法定机关的职权和意志。写作主体往往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 一般公文写作都要经过领导交拟、执笔者撰写、部门审核、领导鉴发等环节。因此,公文写作在严格意义上不是个人写作活动,而是凝结着群体的劳动和智慧。代表行政机关负责执笔起草的文秘人员只是代机关立言。凶此必须运用整体性思维,在写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发文代表的机关或领导人、发文的缘由、发文的方式以及最终要达到的效果,了,解并掌握各类公文的作刚、格式、适用范围、写作特点,根据发文内容确定采用的文种,收集、阅读、研究有关的文件材料,拟出写作提纲,认真起草正文,反复检查修改,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写作任务。
1.2思维特点——换位思维
所谓换位思维,是指站在他人立场上,设身处地替他人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公文写作中,作为代言人,文秘人员要采取换位思考方式,就是说要站在被代青的政府机关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公文写作往往要体现领导意图,这时公文撰写荐需要站在领导者的角度通观全局、分析问题。只有明确自己代肓的具体角色,了解这个角色的工作职权、工作目标,了解自己在公文撰写中主观能动性可以发挥的程度,才能进入并把握好角色,写好公文。
二、写作客体
2.1要素分析
行政公文的写作客体即行政公文的内容。行政公文在思想内容方面应该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科学性强。政策性强指的是思想观点正确,准确体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针对性强指的足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科学性强就是反映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实事求是,能够及时指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得起时问和实践的检验。行政公文一般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等等,具有权威性,这些内容一经写进公文,就不能轻易改变。
2.2思维特点——策略思维
采用“策略思维”,就是要在明确自己的行文日的后,综合考量当时的政治气候,权衡政策法律环境,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自己的意愿和要求,最大限度地吸收与之相关的信息,来修正和补充自己的决策和判断。文秘人员在接受写作任务后,首先要对写作客体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弄清工作或生产生活中存在问题的基本情况;然后要对这些情况进行深入地分析研究,以掌握其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规律,探讨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要在此基础上具体考虑如何开展工作或解决问题的要求措施。在行政公文写作中采用“策略”,就是更多地顾及现实存在的实事背景、政策背景、文化背景、经济背景、道德背景等等,对写作禁忌回避和化解,回应时代的召唤、社会的规范、群众的呼声,在发文目的与社会要求间进行综合平衡,以做出正确的写作决策。
三、写作载体
3.1要素分析
行政公文的写作载体即行政公文的格式、语言等。
3.1.1公文的格式
公文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一定的内容要用一定的形式来表现,一定的形式表现一定的内容。各类行政公文具有规范的格式,公文一般由标题、发文字号、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成文时间、抄送机关、附注等要素构成。
公文的标题应做到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表明公文种类,即事由加文种(有的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组成)。根据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可将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分为13种,分别为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这些文种各有用途,功能专一,不能混用。
公文应当标注主题词。主题词的标引顺序应为“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在标类属词时,先标反映文件内容的词,最后标反映文件形式的词”,主题词的选用可参照《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或者参照本行业试用的公文主题词表。
3.1.2公文的语言
公文语言必须规范、准确、简明、实用。公文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和议论为主,叙述要概括,注重简明性,说明要客观,注重条理性,议论要有序,注重逻辑性。
在用闻上,行政公文的用词多为书面用词,少用口语词、方言词以及土语词,而且行政公文中有一套特定的专门用语,它们含义特定,用法固定。如开头常用“近查”、“电悉”、“函悉”、“请示悉”等词语;叙述缘由常用“为了”、“遵照”、“根据”等词语;表示经办常用“经”、“业经”、“已经”等词语;表示承转常用“据此”、“为此”等词语;表示祈请常用“请求”、“期望”、“盼予”等词语;表示态度常用“拟”、“准予”等词语;表示结尾常用“特此报告”、“特此通知”、“此复”等词语。
3.2思维特点
3.2.1功利思维
功利思维是一种理性的思维,要求行为本身要有正面的利益效果,以对实施行为的后果作出理性判断为前提。行政公文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具有极强的写作功利性。它的制发要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功利思维要求公
文文种的选择要确实能够传达政令,准确表述行政意志,具有恰当的行文方向和行文目的。
3.2.2完形思维
完形思维就是由复杂混乱实现集中整合,清晰有序、有所选择、有所舍弃、语言文字形式成为完形思维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语言文字是实现公文统一有序的工具,语言文字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写作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四、写作受体
行政公文的写作受体一般就是公文的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行政公文对受文者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行政公文一经发布,在法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公文对受文者产生强制性影响,具有法定的行政约束力,写主送机关时不仅要党政分开,机关与领导也不宜并用。国家规定:“公文内容涉及有关机关的职权范嗣需其予以配合时,应抄送该机关”,“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五、制约关系
公文文种与主送机关间有互动关系和制约关系。许多错用文种的现象,都是由于没有弄清这种制约关系所导致的。例如:如果向无隶属关系的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事项,那么就应该使用“函”;如果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某事项,那么就应该使用“请示”。批复只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如果是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的询问和请求,或下级机关请示以外的文件,均不能使用批复。
写作系统四要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统一整体。按照约定俗成的格式写作,文风朴实,条理清楚,用词恰当,语法规范,逻辑严谨,才能形成高质量的高校行政公文。
参考文献:
[1] 岳海翔,公文写作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汪景寿,胡双宝.实用公文写作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3]段建军,李伟.写作思维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胡蜂力.规范公文格式的现实意义[J].秘书之友,2007,(4).
[5]杨江云.公文写作的实性思维[J].秘书工作,2005,(1).
第五篇:万柏林区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论文选题题目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万柏林区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论文选题题目
万柏林区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以下是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软件,经过大数据搜索对比精心整理而成,各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为近年来所发表论文题目,可供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也可以作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管理毕业论文撰写选题参考。
更多论文选题,论文发表题目可登陆“云发表”网站自主选择!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筑论文下载,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1……生态学视阈下高校行政管理改革的对策
2……高校政府投入科研项目绩效评价指标间关系研究——以湖北省高校为例 3……服务文化与主动性人格对服务绩效的影响:基于高校行政人员的跨层研究
4……政府绩效合法性与公共价值创造——第四届政府绩效管理与绩效领导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5……加快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法治建设的对策建议 6……民办高校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组织结构视角下我国高校绩效管理框架研究
1/6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8……PDCA理论在高校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9……基于BSC的普通高校科研部门绩效管理研究 10……政府绩效管理的推进机制:中美比较的启示
11……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实践——河北省财政厅建立标准化绩效管理体系
12……“贯彻全面发展理念 推进法治政府绩效评价”研讨会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 13……为官不为与绩效管理法治化
14……浅谈施工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管理思路的再设计 15……高校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建设探析 16……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7……试论我国政府公务员绩效管理的发展趋势——以深圳龙岗区政府绩效管理创新为例 18……“整体性治理”下行政服务中心绩效评价研究 19……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对绩效评估及绩效管理的思考 21……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现存问题及对策建议 22……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医院职能部门绩效管理探讨 23……浅谈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策略 24……我国高星级酒店收益管理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简 25……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薪酬绩效管理思路 26……创造力教学在旅游管理教育中的应用探讨
27……管理科学部1992~2010年资助项目绩效评估结果分析 28……自反视角下高管团队团队过程、团队信任对决策绩效的影响简
2/6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29……浅析档案科学化管理
30……军械保障部队卓越绩效管理适用性分析
31……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探讨研究
32……省法制办、省档案局召开《关于重大行政决策档案管理的意见》专家论证会 33……广西隆林:多举措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34……浅谈企业如何构建基于战略的绩效管理体系——基于平衡计分卡在X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35……职业适应能力对管理者职业成功的影响——适应性绩效的中介效应简 36……探析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7……领导与下属权力距离一致性对下属工作绩效的影响及其机制 38……公立医院临床医生模块化绩效分配模型构建研究 39……创始人初始社会地位与社会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40……中小企业CEO变革型领导行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HRM能力的调节作用
41……河北标准化绩效管理激发内生动力 42……在留学人员中培养新一代高校党外代表人士 43……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应用研究 44……浅谈国有企业市场化绩效体系建设 45……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的思考研究
46……制度反应战略对制度利益和新产品绩效的影响研究 47……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研究 48……浅析我国烟草专卖行政处罚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3/6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49……依托信息化平台助力党校干部培训的路径研究——以盐城市委党校干部培训数字化管理为例
50……浅析如何破解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困局 51……浅析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建设
52……行政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研究 53……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全覆盖浅析 54……管理面谈的三把利器 55……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56……基于IT服务外包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分析与研究 57……浅析考勤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58……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的相关探讨 59……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0……河南省上市企业经营绩效与银行债权关系研究 61……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
62……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63……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补偿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
64……经济新常态下制造业服务化战略转型研究 ——基于企业文化的解释视角 65……制度压力、战略反应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66……法治环境、财务信息与创新绩效
67……创业故事的三成分模型:探索文化创业的微观结构 68……大数据与公共管理变革
69……基于DRGs的某肿瘤医院胃肠中心服务绩效分析
4/6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70……在线协同购物的媒介选择研究
71……绩效驱动与环境污染: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72……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悖论形成机理探析——一个基于混沌理论的解释框架 73……行业协会人力资源困境的突破及其风险
74……大学教师工作疏离感特征及其在组织行为中的作用路径 75……完善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评体系的建议 76……对我国高校绩效管理的反思
77……北京三级公立医院专业型行政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 78……财务管理视角下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研究 79……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两级循环联动模式研究 80……提高高校管理绩效的几点建议
81……实现行政绩效和公共价值的有机协同——《政府绩效管理学》序 82……运用绩效管理手段全力推进政府督促检查工作的落实 83……政府绩效管理与绩效领导学术会议在兰州大学举办 84……基于群体绩效的高校绩效管理探析 85……BSC在高校专项经费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86……《政府绩效管理学》序
87……政府财务绩效报告体系构建——基于公共绩效管理视角 88……地市级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89……政策试点:发生机制与内在逻辑*--基于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政策的案例研究 90……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立法实践中的误区及对策
91……医院行政管理部门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以S医院财务部门为例
5/6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92……政府绩效管理科学化:理论分析、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93……以绩效管理推进县域发展:鹤山十年实践 94……我国高校国家奖助学金资助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95……地方政府战略管理能力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
9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政府职能转变背景下绩效管理研究》开题研讨会举行 97……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基本问题
98……公共管理的新发展与新挑战——2014年第十届公共管理国际会议综述 99……制度、意识与绩效——对改制后国有文艺院团市场融入的考察 100……高校管理去行政化呼唤大学校长职业化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