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大学语文边缘化困境的教学反思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语文的“边缘化困境”已是各高校的共忧。作为任课教师,笔者立足教学过程,对“边缘化困境”的产生进行了认真反思,发现了教学中的一些认识误区和不当做法,并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了积极探讨,以期能推动大学语文走出“边缘化困境”。
[论文关键词]大学语文边缘化困境教学反思
最近几年,大学语文“靠边站”的现象日益严重:学校排课靠后、任课教师靠后、学生选课靠后、课堂逃课较多、考试的及格率较低,大学语文课完全陷入“边缘化困境”,地位岌岌可危。面对尴尬,许多语文教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教学体制、社会环境、教材编排、课程定位、教学方法、教师素养、考试模式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批评。作为任课教师,笔者对大学语文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发现以下问题的出现影响它走出困境。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定位过高,教学目标不明。作为文理科教育的通识课程,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很高,一直被赋予了太多的教育职能,集思想教育、文学教育、人格教育、情感教育、素质教育功能于一身,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的确,大学语文课在荷载传统文化、传达人文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为上述教育发挥独到的作用。但这种笼统宽泛的课程定位,无疑会将其扭曲为哲学、宗教、社会、政治等文化范畴的注脚和思想教育、人格培养的工具。在这种课程定位影响下,任课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么感到力不能及,难以兼顾;要么就将语言文学课进行政治异化。如此,大学语文失掉了自身的个性和魅力,邯郸学步般跟在其他目标明确、特色突出的课程后面亦步亦趋,落下队来。
2.课堂抽得过空,缺乏熏陶感受。大学语文课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模式固定单一,基本上沿用“灌输式”教学,采用中学语文的教学套路来组织课堂:先介绍作者生平、作品背景,然后分段理解、提炼主旨,最后是背诵名段或习题演练。在这种“高四语文”式的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严格按教参要求把一篇经典美文的内涵吸干、抽空、打碎,整得没有一点味道了,让学生品尝。课堂时间全部被教师的讲解塞满,没一点学生自己的时间。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体会,对篇章或文学现象缺乏自己最基本的感受和理解,教学过程显得肤浅而没有意义。对他们来说,课堂成了一个思想的空壳,不能激发任何的激情或真知灼见。繁杂的篇目、琐碎的知识、唠叨的讲解充斥课堂,下课后学生将这些全部忘光,教师的劳动、课堂的价值都被浪费掉了。
3.指责教材过多,挖掘教材较少。一直以来,我们对大学语文教材的批评指责太多,总觉得手中的教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这造成了大学语文教材版本多样,更新较快。不少专家呼吁由教育部出面,精选高质量的版本作为授课的通用教材,但时至今日,这样的完美教材依然在我们的期待中。冷静来看,每个版本的教材在编写前都是对原有教材的更新和提高,都是当时相对理想的教材。这些教材版本不同,但只是次要篇目稍作更改,经典篇目基本保持一致,因此,对教材的编排指责过多,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应该变消极为积极,客观地审视评价教材、认真地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将其转化为有益因素,提高教学效果。
4.因循守旧较多,积极创新较少。综观今日的大学语文课程,敢于革新教学和考试的高校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是师资问题。大学语文教师年龄普遍偏低,知识结构、学术水平都不甚理想,对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学的解读还缺乏引领时代的眼光和能力,不敢擅越藩篱。因此,大学语文教学考试只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对此,大家都在表达不满,但同时又都在沿用旧制。徐中玉先生主张的专题讲座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较高;南开大学通过网络改革考试的方法,对教学设施要求又很高。面对诸多困难,许多教师知难而退,安于现状,致使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二、解决方法
1.适度把握课程定位,准确设计教学目标。尽管大学语文是一门含有丰富人文思想的课程,但不能据此将其理解为“全能课”,而让其越俎代庖,去承担别的学科的教学任务。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说:“语文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别的东西可以是技能,学了之后打工、干活,语文不是这样,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1996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将大学语文课定位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把握了其人文教育的定位,任课教师的教学目标就要放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上,期望学生通过对经典的阅读有能力俯瞰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语文教学本身,从欣赏和理解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将教材作为一扇窗子,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经典,从而吸收经典中承载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精神,传递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2.凸显学生学习感受,重视课堂交流互动。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层次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教法。课堂必须凸显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感受过程,突出作品本身对他们的吸引和熏陶。如果是议论文,让学生先去感受它讲得到底有没有道理,能不能被它的道理所折服。我们不能一开始就急着下结论,甚至搬出许多前人言论来证明我们的观点。对于散文或诗歌,我们更应注重学生的自我感受,把作品当成一个审美的对象,培养他们对美的欣赏和品鉴能力。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评价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课堂或社团活动安排师生的交流互动,鼓励学生在感受中熏陶感染领悟,并将其表达出来。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能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课文中蕴涵的意境与美感,让学生直接与古往今来优秀的心灵对话,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与人文素养,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效率。
3.赏识眼光看待教材,充分挖掘有益因素。赏识眼光看待教材,既能找出它的不足,也能发现它的优点,并能积极地发挥它的长处,有效弥补它的不足。对于不同版本的教材,善于研究教材,看到教材编排中的一个规律:基本都是沿用“专题+文选”的模式,每章都有某个专题的名家与名篇,都是对每个时代文学与文化的要点内容的梳理和讨论。抓住这条规律,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构架一个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全貌,针对不同的历史时期设计不同的研究课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去完成这些课题。比如,笔者在讲授先秦文学时,就给学生布置了两个课题:战国时期“士”阶层的研究、如何评价“纵横家”。这样学生就不受教材的局限,积极去开阔视野,广泛涉猎教材以外的作品,了解每个时代特殊的文化现象,充分地进行比较、思考、评价,课题完成得很好。总之,对大学语文教材的使用,均应以“文学经典”为中心,培养学生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让学生摸索到通向古今中外“文学经典”的一条道路,通过理解文学文化来理解人生、社会、生命、世界甚至历史。
4.积极利用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考核方式。对于教师来说,只要肯实践创新,在教学上多动脑筋,就能给教学带来生机。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校内外资源优势,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散文意境优美,是情与景、意与境、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结合体,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诗文特定的环境,为学生对诗文的体验和感悟提供一种导向,使学生入情入境,激发联想和想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改写名篇,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和评价能力。另外,运用读书汇报、大专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带着思考和想法去读书写心得,大家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学习。
总之,随着教育部对各高校教学工作的督促,学校教学的逐步规范化和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语文课的未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任课教师,我们对大学语文如何走出“边缘化困境”应该多思考、多行动。相信,通过我们不断地探寻摸索,大学语文一定会早一天走出困境,迎来光明。
第二篇: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教育论文
摘要:近年来,大学语文教育的政策舆论环境显著改善,但在高校教育现实中仍然存在理论困境和实践困境,文章试从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与课程性质定位入手探讨大学语文教育的突围之路。
关键词:大学语文;母语教育;高等教育
由国际现代语文教师联合会发布的《语言权利世界宣言》指出:“所有语言社群均有权决定其语言被表现的程度:……包括学前、初级、次级技术和职业性、大学和成人教育。”“所有语言社群的语言和文化必须在大学阶段作为研读和探究的主题。”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在高校开展母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特别提到“大学语文”类课程,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然而实践中,大学语文教育在我国高校中边缘化的趋势却在不断加剧。大学语文教育中的理论研究、教材、师资等基础问题长期搁置,致使大学语文成为很多高校中名副其实的鸡肋,困境重重而突围乏力。
一、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
1.大学语文师资力量不断弱化,教师学历及职称均有降低的趋势
据王步高等撰《我国大学母语教育现状——三年来对全国300所高校大学语文开课情况的调查报告》,“2004年全国大学语文师资中教授和副教授所占比例为10.78%和39.92%,而2006年仅为9.1%和36.99%。2004年博士比例为15.41%,2006年仅为13.01%。”大学语文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科研、晋级都受到很大的局限,因此大学语文的接力棒总是倾向于传给新进教师或学历职称低的教师,且教师流动性大,在大学语文教育上难以有经验和思考的累积效果。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齐森华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一些高校‘大学语文’课由教学课时不够的教师担任,不但不能保障师资队伍的稳定,还势必对课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有的学校虽有固定的教研室,队伍也较稳定,但教师在从事科研、发表论文方面都有困难,心理负担较大,积极性不高。有的学校没有专设的教师,而由新加入工作的青年教师担任‘大学语文’教学,这些教师只是将此作为过渡,甚至有的全由研究生上课,根本无法保证授课质量。由于教师兼职多,专业性大为不足,水平不高,人员构成极不稳定,又缺乏学术带头人,师资问题会逐渐凸显。”
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学委员会在语言学家王宁的倡导下实施新的“大学语文”改革计划,这一计划强调以师资的高标为定位,教师团队包括易敏(古代汉语学科教师)、李山(中国古典文学学科教师)、康震(中国古典文学教师)、杨联芬(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教师)、李正荣(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教师)等名师,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欢迎。这种强调师资“高标”的改革路径给大学语文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但这种实验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作保障,并没有指出一条教师培养、提升以及监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仍然是困难的。
2.基础理论研究薄弱,课程性质界定不明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校重新设置“大学语文”课程起至今三十余年,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定位仍然悬而未决,在理论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造成教学实践的混乱。“语文”二字的释义千差万别,莫衷一是。常见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其一,语文即人文,认为人文素养培育是大学语文主要职责。以夏中义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为代表。这一观点大大扩充了传统语文的内涵,使其与注重知识传授的高中语文区别开来,接受度很广;但也导致大学语文边界不清,反而丧失了学科的独立性。
其二,语文即文学,认为文学大于语文,强调回到文学经典现场,以优秀的作品和教师开放多元的讲解激活学生的审美体验、文化认知和人文情操。这一派别强调了大学语文的本体性,但是在实践中被认为与文学专业的教育界限模糊。
其三,语文即语言文学,在实践中强调听说读写的技能养成,这一派别在实际操作中常受到“高四语文”诟病。
模糊的课程性质界定,也使得大学语文在高校中的作用似是而非,因而难以获得应有的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3.教材编撰无序,选用随意性强
大学语文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成熟也直接影响了教材的编撰与选用。第一,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存在重复。如作为大学语文教育经典的徐中玉等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即有相当一部分篇目与高中语文内容重复,使大学语文难以摆脱“高四语文”的帽子,降低了教学双方的热情。第二,大学语文教材繁多,但很多属受经济利益驱动而为,在选文及体例编撰上并无新见,简单重复甚至错误百出,质量低下。第三,新的优秀教材推广难,教师仍习惯选用熟悉的老教材,致使新的教研成果转化缓慢。
二、大学语文教育的突围
近年来,大学语文的外部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不断改善,2006年11月,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明确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只能进一步加强,而不可忽视、削弱。大学语文在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2007年5月10日,教育部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鉴于大学语文课程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希望高校结合实际,积极创造条件,重视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而有关大学语文的媒体报道网络讨论,在改善大学人文教育环境提高大学语文教育质量方面也已达成共识,诸多大学生人文精神失落的实例让人们对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依托之一“大学语文”寄予厚望。但是这些让高校大学语文教师倍感鼓舞的政策和舆论导向并未给高校大学语文教育带来实际的改变。由于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教师发展瓶颈明显的情况依旧存在,大学语文教育水平的提升只能是人们美好的愿景。借外部环境之东风,推动大学语文高校内部制度环境的实质改善,是大学语文教育突围的必由之路。而简单地将大学语文的重担交给教师,片面谴责教师的责任心和创造力是无益大学语文的良性发展的。
1.确定大学语文教育学科归属是提高学术水准、教学水平的关键
目前,摆在大学语文教育面前的一个现实的基础问题是,大学语文教师没有自己的“阵地”。长期以来,面向全校公共教育的大学语文教师实际附着在中文院系或外语院系内部,似乎只是专业学科的衍生品或者寄生物,没有自己的学科归属。大学语文教师科研成果难以得到肯定,在职称评定的诸方面难以得到认定,晋升困难。因而大学语文教师的流动性和临时性成了必然。这一情况导致大学语文教学简单重复,深度有限,创新困难。尽管舆论将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希望寄于大学语文这块阵地,但事实上却成为大学语文的难以承受之重。
近年学界对重视大学语文的空洞口号已经逐渐落实为对改变相关学科体系和制度的呼吁,诸多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明确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给大学语文一块可持续发展的一亩三分地。“大学语文”是公共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一个学科。多年来高校对大学语文的认识多为教学主导,却忽视了其专业内涵,使大学语文难以获得专业研究的养料补给,而愈加营养不良。2011年南开大学陈洪、李瑞山在《“大学语文”应有明确定位——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的若干问题》中探讨大学语文学科建制问题。文章认为,依附于其他科学的“大学语文”课程,需要强大的中文学科力量的学术支援,同时又有自身的学科内涵和特色,应逐渐形成有独立内涵和特定研究对象的一个专业。具体来说,“‘大学语文’涉及的专业,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各专业为基础,又兼有其他相关学科的因素;而在中文一级学科中,又关涉中国文学(含古代和现当代)、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等不同的二级学科。‘大学语文’专业建设的关键,就是如何重新塑造学科和课程理念,如何在这一特定理念的指导下,融合不同的学科基础,构建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主体;同时密切结合教学实践,实现有学术意义的突破,形成以语文为本位而又具备多学科知识资源的课程特色。”这一设想任重而道远,却是大学语文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高校扎实开展母语教育的可靠途径。
2.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明确大学语文的性质是大学语文生存发展的保障
由于顶着“语文”这顶似是而非的帽子,“大学语文”常常被认为是高校专业中文教师的教学冗余,科研更是常常处于真空地带。大学语文在性质定位、内涵外延等基础问题上都存在相当大的争议,在教学中常常依教师个人的专长和研究兴趣各执一端,因而学生也对大学语文的期待淡薄,不知道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有什么区别,不知道大学语文教什么。大学语文的意义对师生来说都萎缩为2个学分,而抽离了其应有的充盈的价值内涵和实践意义。大学语文是什么?大学语文教什么?大学语文怎么教?类似这样的基础问题不明确,大学语文的生存和发展都无从谈起。
近年来,一系列的政策文件都将大学语文置于母语教育的层面上予以强调。2006年11月,时任高教司副司长的杨志坚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做《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报告,报告谈到“我觉得大学语文教育应当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大学语文教育应立足于基础汉语素质的养成。在这一层面上,它的性质就是基础性和普及性的,区别于浪漫的文学教育,注重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2008年11月国家语言文字管理委员会发布《20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其中一节为《母语高等教育状况报告》,对大学语文的性质做了更明确的界定,并与外国语文教学、基础阶段语文教学相区别,厘清了大学语文的内涵。报告认为:“这里说的‘母语高等教育’,特指高等学校中面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汉语文教育,亦即习称为“大学语文”的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为主的教育教学活动。称之‘母语高等教育’,是为揭示其根本属性。一般来说,‘大学语文’课程既根本有别于外国语文教学,又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以字、词、句、篇为基本内容,以能力训练为主的模式,也有别于中文专业的语言学类别的课程;而是以经典的或优秀的母语即汉语文本为材料,以阅读解析鉴赏为主要方式,注重学生素质提升的教育教学活动,为高等院校本科教育计划课程的一种。”
“大学语文”的“母语高等教育”定位得到了部分学界认同和学理阐释。
杭州师范学院何二元《大中衔接:大学语文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将母语教育确定为语文本位,避开了人文教育、语言教育等长期以来的争执不休。文章认为“假如我们能够换一种思路,比如不把‘大学语文’看作是一个严格的学科名称,而只是和小学语文、中学语文相似的一个偏正词组,那么需要回答的便只是‘什么是语文’的问题。当然这还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但是至少不会危及到学科本身的成立,因为从来没有人会质疑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存在的理由。”这一阐述将大学语文作为整个母语教育的一个阶段,与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并列,解决了长期以来因为“大学”二字而产生的诸多试图拔高大学语文而出现的工具性、人文性的争端,理顺了大学语文教育的逻辑合理性,有利于大学语文在母语教育框架内的科研教学实践开展。
将“大学语文”界定为“母语高等教育”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确立大学语文教育在高校诸多人文教育、政治教育等领域包围中的独立品格,重拾母语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使母语教育在国民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获得连续性。但是这一定位目前仍停留于理论讨论和探索阶段,尚未获得普遍的理论认同,也未进入普遍的教学实践,在教材编撰推广和教学实验方面仍然有广阔的工作空间,任重而道远。
三、结语
在学科体系中承认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在课程性质上与高校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区别开来,在母语教育的层面上予以界定,是大学语文突破现实困境,生存发展,焕发生机,吸引人才培育人才不可逾越的基础环节和必由之路。
第三篇:高职大学语文如何走出困境教育论文
摘要: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应打破传统观念。以能力模块构建高职语文能力训练综合课程,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融入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关键词:高职语文 课程改革 职业能力
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纲要的出台,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高校大学语文课的关注。许多学校纷纷作出反应,有的学校已经把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学校的必修课程。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对大学语文课的重视和强调也仅仅局限于本科院校之中,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甚至处境更加困难。高职语文如何才能走出困境。如何进行课程改革。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面对的实际问题。
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依然保留大学语文课程的院校并不多,而且呈现出减少的趋势。2007年。江苏省教育厅进行了大学语文青年教师培训。从10月份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青年教师培训来看,全省参加培训的教师数量不少。基本涵盖了省内的主要高职院校。但在这些教师中,大部分都已经不再担任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在学校取消大学语文课的情况下。或者在学校创办文科专业的情况下转为专业教师,或者以上选修课为主,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边缘全体。即使保留了大学语文课程的部分学校,课时也在不断压缩,有的学校大学语文课只有一二十课时。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点缀。
高职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有什么用处,这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领导和各专业系部负责人关心的主要问题。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中该承担什么任务、能够承担什么任务。也就是大学语文课在高职院校的存在价值。是影响高职语文生存的主要问题。也是从事高职语文教育的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之所以在高职院校受到众多质疑,主要是由于目前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不吻合造成的。
从目前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来看,各自为政、定位模糊、缺少自身特点是普遍的现象。从近几年对大学语文的讨论来看,对大学语文的定位,专家和学者们见仁见智,存在认识上的极大分歧,有坚持人文性和审美性的。有坚持应用性、实用性的。前者从人文素质教育的角度探讨大学语文的社会价值。后者从语文能力培养角度探讨大学语文的实用价值。但这还只是一般层面上的讨论,没有具体到不同类型院校自身的教育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追求。高等教育院校存在很大的差异,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上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本科院校且不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以面向基层工作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作为自身的教育目标。所有的课程均是按照实用型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的具体能力要求来进行组织和安排的,或者说是按照完成相关工作任务需要的能力模块来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在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中,大学语文课程如果还局限于人文素质教育、并以此来组织教学的话,必然游离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之外。受到专业课程挤压是不可避免的。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并承担相应的任务。是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走出困境的不得不做的选择。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高职大学语文要融人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就必须进行课程的改革,放弃一贯的思维模式,实现认识上的转变。首先要解决大学语文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其次是要解决大学语文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一)高职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高校的大学语文课,传统上承载着中国文化传播的任务。因此。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也往往注重于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已经成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因此,近年来有不少高校,包括高职院校,不断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力度。增开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并以学分的形式纳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例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正在建立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体系。明确规定学生必须修满6学分的素质教育课程才能毕业。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语文已经不必一定要承担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这个任务可以通过大学语文教师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来完成。
素质教育选修课程的开设,并不是说它可以完全替代大学语文课。高职大学语文从素质教育中摆脱出来后,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定位,立足语文本身,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由知识传授课程转变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训练课程,使大学语文课融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中去。
(二)高职大学语文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高职大学语文作为全院性的公共课。与各专业的课程存在很大不同。专业课程面对本专业学生。可以围绕具体专业技术工作项目所需要的技术组织不同的教学,大学语文课面对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承担的是所有学生从事职业工作都需要的语文应用能力培养的任务。因为涉及大学语文课程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所以首先要对职业能力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职业能力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应该包括一个职业工作者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是职业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专业技术之外,职业工作还需要一个人具有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如果说专业技术是硬实力的话,分析判断、组织协调、交流表达就是软实力。一个人职业工作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受到软实力的影响。因此,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在摆脱了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后,应该把课程的教学目标转移到学生软实力培养上来,可以把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成为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的训练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以语文能力模块对语文综合能力进行分解设置课程,实现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使课程成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环节。
虽然职业工作所需要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应该渗透在高职院校所有的课程教学中,但从整个职业能力培养来看,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设立,可以弥补专业课程教学无法承担的相关工作,可以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这也是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完善。
四、高职大学语文改革的探讨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但如何进行改革,每一个从事语文教学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如果高职大学语文课由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向应用型课程转变的话。高职大学语文改革,可以考虑按照能力模块的方式来进行。
(一)教学内吝
将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分解为若干能力模块,如阅读理解能力、职业事务处理能力、职业语言能力、书写能力等。可以以职业工作阅读、职业事务写作和职业语言训练来单独设立课程。对于单独设置的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再进行具体化。围绕职业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单个工作项目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和训练。这样就可以通过不同工作项目的模拟训练,使学生达到相关的能力水平。
(二)教学方式
语文综合能力训练课程的具体教学,应以训练为主。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式。学生学习的重点不在于掌握理论知识,而是就某项具体工作的完成能力。比如,就学生日后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经济调查,在基本讲解经济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让学生具体完成一个调查的全过程,最后形成一份调查报告。也就是说,教学方式应以训练为中心,使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训练的引导者。
(三)课程改革存在的困难
由于以能力模块的形式分解了课程,单独设立的课程既统一于语文综合能力课程之下,有各自存在独立性,这样在课程的安排上会遇到课时的问题,如果学校不能给予相应的课时保证,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就很难真正取得效果。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但高职大学语文应积极参与到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工作中去,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去,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也是高职大学语文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四篇:残疾人新闻报道“边缘化”困境及对策
已发电子版至信箱(chuanmeizazhi@163.com)。祝编辑同仁们龙年吉祥,工作顺利。
稿件字数:4700字
残疾人新闻报道“边缘化”困境及对策
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网站主编 穆小琳
内容提要:社会“边缘化”心态、报道对象的弱势化(被“弱势”和自我弱势)和主流媒体的“边缘”视角,直接导致了残疾人新闻报道的整体边缘化现状。残联内部自办发行模式导致其所有刊物影响力无法扩展到社会,成为真正有话语权的刊物,而主流媒体对商业化运作的注重,又使它们漠视和边缘化对残疾人群体的报道和关注。走出残疾人新闻报道“边缘化”困境并不难,观念的转变最为重要。弱势群体不再被漠视和歧视,在主流媒体中掌有自己的话语权,这也是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标志。
关键词:残疾人、媒介、新闻报道、边缘化、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4%。残疾类型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
总体上看,残疾人群体在康复、教育、就业、无障碍出行、文化生活和法制建设等方面与前些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党和各级政府的不断努力下,我国残疾人正逐渐向“平等、参与、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目标靠近。但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较,我国残疾人的整体生活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歧视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新闻媒体的建设和关注度不能满足这一特殊群体的需要,残疾人新闻报道“边缘化”现象十分突出。
一、残疾人新闻报道媒介现状
以残疾人为主体的报纸、杂志、广播、学术期刊屈指可数,在全国范围,尤其是残联系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杂志,有中国残联主管、中国残疾人杂志社主办的《中国残疾人》、《盲人月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主管、中国残疾人杂志社主办的《三月风》,学术期刊有今年刚创办的《残疾人研究》,由中国残联政策研究室主办。前三本刊物因创刊时间较长,如《盲人月刊》创刊于1954年,《三月风》创刊于1984年,《中国残疾人》创刊于1989年,曾经在社会上有一些影响,积累了一批老读者。这些刊物主要在各地残联系统内发行,也有十几万份。但市场发行数量很少,市场零售报刊摊位上完全看不到。依靠行政手段发行的报刊,往往不被社会读者所熟识和认可,因此上述刊物的影响范围只限于全国各地残联系统内和部分残疾读者及少量老读者之间。在社会读者群尤其是年轻读者群当中很少为人所知,更不谈上订阅和购买。
中国残联主管的《华夏时报》在创刊之初,曾经将残疾人做为报道的主体,这是中国唯一一份为残疾人服务的国家级报纸。但时过不久,迫于自负盈亏的压力,几经转型,变成以金融为主的写字楼报纸,残疾人新闻报道消失在大盘走势、期货贸易、黄金涨跌的讨论中不见了踪影。
近年来各地方残联开始注重文化宣传工作,创办刊物,例如《广东残疾人》(广东残联主办)、《挚友》(北京市残联主办)、《山西残疾人》(山西残联主办)、《陕西残疾人》(陕西残联主办)以及《临沂残疾人工作》、《湘潭残疾人》、《乐山残疾人》、《重庆残联通讯》等,但都囿于本地方残联系统内,更像是内部工作通讯,自办自读,几乎不被外部所知,对社会公众、尤其是残疾人读者群的影响非常有限。
除此之外,报纸——零,广播——零,电视台——零,国内没有专门的残疾人报纸、广播、电视台。如中央电视台、新华网、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这样的主流媒体和强势媒体也没有开辟固定的栏目或版面,专为残疾人提供帮助和服务。
而电台和网站在这方面有自己的努力。1987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办“残疾人之友”栏目(中波639频率),20多年来,在大家的努力下一直坚持至今,深受残疾听众的欢迎,也是佑大的中国唯一一家主流媒体有残疾人自己的发声平台。90年代,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曾经为残疾人也开办过一档叫《同在蓝天下》的节目,但因没有经济效益没人愿意做而被取消。在08年奥运会前夕,又开办了一个残疾人节目“温馨之声”,每周六、日中午13:35—13:55播出,各大媒体纷纷对此报道,但时隔不久又不知去向。北京电台开设残疾人栏目的起起伏伏,在中国的公益广播事业中很有代表性。为了鼓励各地电台开设残疾人栏目的积极性,中国残联、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手举办各地人民广播电台残疾人节目展播,参评的标准之一,就是必须在固定的残疾人专题栏目中播出过,在其他栏目中播出的残疾人题材节目不予以参评,其获奖的作品在中央台的“残疾人之友”中播出。这个活动迄今为止已办了9届,对各地电台关于残疾人内容的广播报道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网络申办相对自由,专为残疾人创办的网站、论坛、公益频道等比较活跃,例如影响较大的自强人公益论坛、残疾人驾车网、中国残疾人用品用具网、中国残疾人红娘网等。残疾人由于自身障碍,在现实生活中行动不便,而在网络上却可以畅通无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成为忠实网民,他们对网络的依赖和依恋比健全人更甚。目前活跃在互联网世界的残疾人网站大约有七八十个,有官方网站,更多的是民间自办网站。依托中国残疾人杂志社、08年残奥会期间创办的中国残疾人网站,是目前为止国内最大的残疾人新闻资讯平台。据统计,截止2011年3月,中国网民数量已达4.77亿,备案网站382万个。中国的残疾人口是8296万,健残人数比例是100:6,假如按照这个比例来设定残疾人网站的数字,应该有9万多个残疾人网站。与传统报刊相比,七八十个残疾人网站在数量上显得多一些,但对于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世界,也只能算沧海一粟了。对于渴求有自己的网络平台的残疾人来说,网站数量还是偏少。虽然网站申办比较容易,但其后所需的资金来源和人员投入让很多有志者望而却步。
二、残疾人新闻报道被“边缘化”的社会原因。
残疾人群体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在很多情形下,是以“弱势”、需要被关注的形态出现。这就造成了以他们为报道主体的媒介在主流媒体中沦为“边缘”媒体。不仅是残疾人群体,诸如老年人、妇女、少年儿童等为报道主体的媒介也都不同程度存在被“边缘”的形态。在这些弱势群体当中,残疾人群体被“边缘化”的情况最为突出,被歧视、被排斥的现象也最为普遍。这是缘于一种社会心态——可以接受老年人、妇女、儿童为正常的需要照顾的观念,因为每人身边都有这样的对象,而残疾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并必须承担的,残疾人也就被当作非常态的对象来理解了。这就是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人在称呼“健全人”和“残疾人”时,都用“正常人”和“残废人”来指称,包括一些残疾人也这样称谓自己。
诸多歧视和限制导致残疾人在升学、就业、婚姻、出行等各个方面始终处于劣势,“弱竞争力”情况非常普遍。这些歧视和限制有源于政策方面的,如某些高校和某些专业对身体残疾的限制,各个用人单位因为没有强制性的残疾人聘用政策,使得他们宁愿交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意雇用残疾人。至于无障碍出行方面,城市道路都铺设了盲道,公共场所如医院、商场、地铁、影院、体育场、长途汽车站、火车站等,都进行了无障碍坡道、厕所、电梯等改造。2010年4月起,肢残人可以驾驶机动车(之前只有左下肢残疾的人可以驾驶自动汽车),但尽管如此,从整体上看,距离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那样的便利出行,还有几十年的路要走。择偶方面,残疾人更是处于低标准的劣势状态,歧视和排斥心态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变。
由于社会不公造成的“弱竞争力”状态,残疾人并非很情愿地成为社会“被慈善”对象,尤其是那些文化层次较高、残疾程度较轻、自我意识很强又正当年的残疾人,融入社会、平等参与的渴望非常强烈。他们当中有不少人用超出常人的毅力顽强拼搏,成为千万富翁、农民企业家、歌星、国企老总、博士、大学教授、著名文学家、医生、记者等等,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大多数媒体依然站在健全人角度看待他们,对他们的报道总是千篇一律的“自强不息”,作为“另类”的、“边缘人”的形象出现。至于有关残疾人的爱心活动、体育赛事、文化演出、会议等,更是当作“边缘”新闻来处理。
因此,社会“边缘化”心态、报道对象的弱势化(被“弱势”和自我弱势)、自办刊物社会力影响的不足和主流媒体的“边缘”视角,直接导致了残疾人新闻报道的整体边缘化状态。
三、残疾人新闻报道走出“边缘化”困境,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
首先,主流媒体应将有关残疾人的报道纳入常规化选题系列,甚至,直接开办残疾人电视台或电视频道。
例如报刊媒体,可以为残疾人定期开辟专版、专栏、专刊,除了每年的5月全国助残日和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作专题报道外,其它的报道可以细分为如残疾人就业专版、残疾人体育专栏、聋儿康复专刊等等,CCTV或地方电视台,就像建立书画频道、天元围棋、收藏、车迷、游戏、碟市、宠物等分类频道一样,可以单独设置一个残疾人频道,五化八门的征婚节目、情感专场等,也可以定期举办残疾人专场。韩国已经有了专门的残疾人电视台——希望福祉TV,我们的残疾人口总数相当德国的总人口,完全有必要建立一个残疾人电视台。
第二,社会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策划和采访报道,应更多以残疾人视角换位思考,记者们应勤跑多问,走访普通残疾人家庭,深入残疾人内心世界,这样才能够挖掘到真正震撼人心的素材。
公众对残疾人群体的印象和理解,除身边某个具体的残疾人外,主要取决于媒体的报道。但大部分有关残疾人的新闻报道,要么停留在对健全人励志的“自强不息”、“身残志坚”上,要么以悲天悯人的姿态叙述他们如何不幸,或者拿残疾人做背景报道某个财团的慈善事业,或是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故意放大残疾局部而不顾被采访者个人感受,有时懒于寻找新题材一窝蜂报道一个人或一件事,还有不少浮皮了草、无关痛痒的表面文章无法让读者感受他们的爱心在哪里。残疾人也是人,有着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只不过多了一些特殊的需求而已。他们最渴望的是“平等、参与、共享”,而不是怜悯、施舍、被当成励志标本。
第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职的记者队伍,使残疾人新闻报道在数量和质量上能得到保障。
专属残疾人的媒介过少,因而残疾人新闻工作者的从业人数也少之又少。主要集中在中国残联下属机构的中国残疾人杂志社。杂志社专职采访和编辑的工作人员只有25个,承担着全中国的残疾人新闻报道的重任。以中国泱泱十几亿人口、残疾人数超过8300万的惊人数量,这么几个专业从事残疾人新闻报道的编辑记者实在太少。在社会媒体中,培养一批专职的残疾人新闻报道记者,是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所谓“高素质”,是指专职记者应具备的几个条件:科班出身、热爱公益事业、吃苦肯干。每一个媒体机构,尤其是电视台、电台、大报大刊大网站中,都有若干这样的记者,加起来的数量就很可观了。
走出残疾人新闻报道“边缘化”困境并不难,观念的转变最为重要。弱势群体不再被漠视和歧视,在主流媒体中掌有自己的话语权,这也是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标志。
2008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通过,在第五章“文化生活”里,明确提出,政府和社会应“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图书、网络等形式,及时宣传报道残疾人的工作、生活等情况,为残疾人服务”;“开办电视手语节目,开办残疾人专题广播栏目,推进电视栏目、影视作品加配字幕、解说”。残疾人新闻报道要走出“边缘化”困境,实现保障法提出的理想目标,如果以上三条都能做到,目标的实现就为时不远了。
作者简介:穆小琳,女,生于1963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原为《三月风》杂志主编,现为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网站主编。长期工作在残疾人新闻媒体领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惠新里甲8号中国残疾人杂志社 邮编:100029 手机:*** 电子信箱:mumu5555@sina.com
第五篇:大学语文教学对话的困境及其突破
大学语文教学对话的困境及其突破
[摘要] 导致大学语文教学对话陷入困境的关键问题是教师问题、教材问题、学生问题;要想突破困境,必须构建大学语文学科,解决教师问题;选择贴近生活的课文,解决教材问题;明确大学语文的作用,解决学生问题;研究教学对话艺术,解决技巧问题。
[关键词] 教学对话;困境;突破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6-0104-03
成功的教学素来都离不开教学对话,无论是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性教学,还是孔子探究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教学,无不是通过教学对话来达到教学目的的。大学语文教学自然也不例外,要想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教学对话。因为“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1]那么大学语文教学对话的现状如何呢?
一大学语文教学对话的困境
纵观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对话的现状,虽然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和一些精彩的课堂对话,但总的情况不容乐观。不少学生的课堂表现是:上课玩玩手机,对话懒得搭理,偶尔遇到提问,牛头不对马嘴。有些教师的实施效果是:“对话热热闹闹,评课都说时髦,再问学生所得,似乎无啥收效。”[2]导致这种现状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呢?
教师问题
教师是构成教学对话多元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具有教学对话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多重身份,直接担负着导演和演员的双重任务,对教学对话的成功与效果获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然如此,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对话中是否都发挥了应有的重要作用呢?答案并不令人满意,在不少课堂里,应有的多向对话却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这种现象的出现,看起来是学生的不积极参与造成的,根子却在教师身上。为什么?
(1)职业倦怠。理工科大学的大学语文教师,由于大多工作负担过重、专业定位困难带来的职称评定困难,致使他们薪资待遇过低,自我价值得不到自我或他人认同,于是一些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使本应该发挥引领作用的要素失去了应有的活力,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懒得了解何谓教学对话,还是按照老一套教学;课堂里虽然也有提问答问对话,但学生司空见惯,毫无兴趣,这样就出现了课堂一潭死水的现象。
(2)缺乏经验。综合性大学的“大学语文”课程,多由中文系教师担当,但他们多不愿教“大学语文”,因为“大学语文”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很难有科研成果,评职称却主要靠科研成果,因此许多学校只得安排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去教,这些教师也只是以此为过渡,并无长期打算,既无教学对话的经验,也不想花工夫学习和积累这类经验,有的只是从毕业院校传承而来的师传生受的教学方式,不唱独角戏岂不怪哉。
教材问题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学对话的凭借和依据;因此教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对话的质量。大学语文教材的现状如何呢?史礼心先生说:“在大学公共课(不管是必修或选修)的教材选用上,没有哪一门课程像‘大学语文’那样,出现各自为政、自选自编、自为自用的情况。”[3]不管是什么大学,只要有销路,就敢编《大学语文》教材。因此,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大的;仅从课堂语文教学对话的角度来看,明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忽视了多元对话原则。既然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和教材编者的对话过程,那么大学语文教材就应该有更多贴近学生生活内容的课文;因为贴近大学生生活的课文,才能引起他们心灵的震撼,激起他们对话的欲望与兴趣,他们会觉得这课文写的就是我或我们的生活,我们或我也曾有过类似的生活或生活体验,探讨的原本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因此自然会积极参与而津津乐道。但我们现行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则不然。以影响较大的徐中玉和齐森华主编的全日制通用教材《大学语文》(增订本?2001)为例,“该书编排时是按体裁分类的,全书共编集文章127篇,其中中国古代作品97篇,中国现当代作品25篇,外国文学作品5篇。”古代作品大大超过中国现当代作品和外国作品;还有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的第2个专题和第3个专题中,甚至把《文心雕龙?辨骚》和冯友兰论《周易》、张岱年论《易传》的哲学思想的研读材料也编入其中,其“古奥难懂连专业人士都未必能对其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4]试想一下,学生面对这些古奥难懂与他们的生活距离遥远的作品,能对什么话呢?
二是背离了陌生化原则。陌生化的作用在于更新人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使之感受到陌生对象事物的新颖与异乎寻常,从而对其产生极大的兴趣。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文的学习与此同理,他们对已学课文的兴趣明显低于未学课文;因此,大学语文应该多选那些学生没有学过的陌生课文。现行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则不是这样,而是大量重复中学语文课文。以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八版,2005)为例,“据我们统计,该教材与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文的重复篇目有51篇之多,占全部124篇选文的41.13%。”[7]重复比例如此之大,学生岂有不产生审美疲劳之理,一看这么多老课文,学生哪有兴趣进行教学对话呢? 学生问题
在教学对话的多元主体中,学生是核心主体,其它因素,诸如教师、教材、教材编者,都是学生学习的条件和外部环境,只能算作辅助因素。那么,学生是如何对待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呢?
(1)认识错误。大学生对大学语文的认识错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语文能力与生俱来,多学无用,少学无妨,又不是专业课,没有必要下那么多工夫,只要不“挂科”就好。二是认为学了也无大用。大学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专业,多是理工、财贸、工商、经济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即使很刻苦学习的学生,在严竣的就业形势下,他们眼中盯着的也只是专业课和行业的需要,至于语文能力,他们觉得有了高中的底子就行了。认识指导行动,学生在大学语文教学对话中的行动如何呢?
(2)功利对待。在课堂教学对话中,积极参与对话者有,但只限于少数对语文特别有兴趣的学生,多数同学都是抱着功利的态度,走进课堂的。尽管原因各异:有的是为了拿学分,有的是怕上课查点人数,有的是趋众随大流,有的是怕得罪老师穿小鞋,有的甚至是陪同学来的,原因很多,但决不是真心想学好大学语文进课堂的。加之同学们大多是从师传生受的应试教育中迈进大学校门的,对教学对话的教学方式,既不熟悉,也不习惯,有的甚至产生排斥心理,怎么会积极参与教学对话呢?
二突破教学对话困境的策略 构建大学语文学科,解决教师问题
因为真正的教师,都有着强烈的事业心,都希望自己所施教的学科日益发展充实,从而发展充实自己,大学语文教师也不例外。可是大学语文课程虽然开设已久,至今在《中国学科分类一览表》中却没有一个字提到,于是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发表文章,没有专门的大学语文研究杂志;教师申报课题,找不到对口的申报专业;教师评职称,甚至还找不到自己该填报的学科类型。这样教师岂能安心?如果大学语文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大学语文的学科发展将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一,推动大学语文学科化发展,能让大学语文教师找到学科归属感,提升责任心、事业心和教育质量,并有利于消除现有的教师待遇差别。第二,当前母语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凸显,大学语文作为独立学科,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研究,为教学提供坚实的学科理论支撑,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与职业化教师队伍。第三,大学语文学科化,能更好地适应国家文化发展的需要,承担起国家赋予本学科的历史任务。”[5]学科的发展主要靠从事这门学科的人去发展,大学语文一旦独立成科,大学语文教师就会去研究它,充实它;研究与充实的过程就是教师发展的过程,教师有了发展,学科自然就会在发展中发展;这样教师的问题就会在学科发展中得以解决。教师问题解决了,突破大学语文教学对话困境就有了一支生力军,教学对话就有了强有力的组织者与引导者。选择贴近生活的课文,解决教材问题
学生是存在于真实生活中的学生,教材中的课文如果贴近他们的生活,就一定会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因为成长中的他们,会有许多问题与困惑需要在文本中找到答案,他们会觉得这课文原来写的是我们自己的生活,于是他们就会津津乐道地探讨、摸索,用自己的生活体验跟课文或课文作者对话。否则,课文中如果是那些古奥而远离他们生活的内容,他们会觉得这和自己不相干,何必花那么多工夫呢,难免产生厌倦情绪,那里还有心情积极参与教学对话呢?哪些内容贴近大学生生活令学生喜欢呢?根据人人网对大学生喜欢的课外书类型统计显示,校园青春励志类与玄幻武侠类最受大家欢迎,分别占比19%;排在其后的是历史传记,占比17%;随后依次是:文学名著14%、自然科学12%、经济管理类10%、哲学及其他9%。这些统计的作品虽属课外书目,不能与课文等同,但足可以见出学生的喜好,确有参考选用的价值;具体而言,在保持现有大学语文教材的优秀课文的基础上,还可选择一些多元化的语文材料,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定大学生必读100本书目》中的优秀典范之作、《聊斋志异》、金庸与古龙的武侠小说、西方现代派的优秀作品、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等,都可视篇幅的长短,或节选、或全选,作为课文,以开阔学生视野。说到底,只有我们心中有学生,眼中就有学生需要和喜欢的文本;因此,在选择课文前,一定要进行深入而广泛的调查,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令学生喜欢的课文,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学习。有了学生喜欢的教材,教学对话就有了凭借与依托,学生喜欢的话题多了,自然会乐于参与教学对话。
明确大学语文的作用,解决学生问题
学习大学语文究竟有什么用?这是所有学习大学语文的学生都关心的问题。从语文本位的观点来看,语文姓语,语文的作用是提高语文素养,即交际素养与文化素养。大学语文教学应该侧重提升哪种素养呢?侧重提升交际素养,显然重点要放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方面,因为交际必须具有很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可这是学生花了十二年时间学习语文的重点,大学语文如果仍与中小学一样,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学生必然厌倦,戏称“高四语文”自在情理之中。侧重提升文化素养则不然,文化素养是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具备的素养,主要包括道德素养、科学素养、文艺素养。衡量一个大学生是不是人才,文化素养是一个重要标准,因为一个没有文化素养的人,是难以在复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的,更谈不上开拓发展了,这是大学生们都容易明白的道理;因此,大学生们没有理由不愿意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可见,大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在兼顾听说读写能力提升的同时,应该侧重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若如此,大学生们一定会积极参与教学对话以提高自己。
研究教学对话艺术,解决技巧问题
实践证明,对话对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对话仿佛是一条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的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参予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流,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芽新的理解和共识。”[6]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语文教学对话呢?笔者认为主要应抓住以下三点。
一是巧设开放话题。话题是对话的起点,巧设开放话题,就是巧妙地设计那种围绕教学主题,通过开放性调动对话主体兴趣,从而不断推动教学对话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话题。它包括多元话题与两难话题。多元话题是指学生与文本的看法存在差异的话题、教师与学生的看法存在差异的话题、学生与学生的观点存在差异的话题,实际上是一种见仁见智的话题,围绕这种话题对话,只要言之有理,都能包容接受,都会收到对话的教学效果。两难话题是指解决它的选择存在差异和难度,它可以有两种选择,但无论哪种选择,解决它都相当困难,都使人陷入困境。正是如此,其开放性与挑战性非常大,既能激起学生积极地思维,又能挑起学生对话的热情,从而收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二是强调主体融合。在对话过程中,对同一话题,对话主体之间会存在看法上的差异,各抒己见就成了对话不断进行下去的主旋律,如果对话者都固执己见,各不相容,就不正常了,对话就无法进行下去;因此要强调主体之间的融合。因为教学对话不是聊天,不是海阔天空地侃大山,“而是通过对话,各自敞开自己的视域,将自己的理解融入对方的视域,从对方的倾听与应对里反观自己的视域,并修正与扩充自己的视域;这样,对话就成了各方视域融合的过程。”[7]如何融合呢?一要尊重对方,只有尊重对方,平等待人,双方或多方才可能真实地交流,诚恳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与真知灼见。二要胸怀若谷,搁置己见,对话才可能继续向前推进,对话主体之间才可能相互吸取他人有价值的见解,从而充实自己。
三是追求意义生成。文本的意思,只是作者的意思,要丰富文本的意思,还有待读者生成自己的意思,不过这种生成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文本原意基础上的生成。生成一般有两种类型:体验多元探究生成与角度多元探究生成。体验多元探究生成是指调动对话者各不相同的生活体验探究文本生活世界的意义生成。角度多元探究生成关注的却是解读文本的角度,角度不同,生成的文本意义则有异。为此,只要我们依据文本原意,在对话中进行多方深入探究,必能生成读者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2]余国良.语文教学对话的创新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8(5):31.[3]史礼心.《大学语文》教材综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7):28.[4]李小琼.中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问题研究[DB/OL].www.xiexiebang.com/eyjx/1?-2010-09-28.[5]彭书雄.大学语文应成为独立学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7-21.[6]伯姆.论对话[M].王松乔,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7]余国良.语文教学对话的起点、过程与目标[J].语文教学通讯,2009(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