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语文论文
论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
摘要: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意识在人的一生当中有着巨大的作用。历代君王对儒学的推崇促使儒家文化成了古代中国的正统文化,而儒家思想则促使忧患意识成为我国古代文人的重要思想意蕴之一。各朝代的循序演替,使得处于朝代交替边缘的文人变的多愁善感,创造出了众多的优秀文化,也是古代文化灿烂的重要原因。事过境迁,在现在的和平年代,我们是否还需要拥有这种忧患意识呢?
关键词:古代文人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成败,而将社会、国家、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传统之一,它代表一种高尚人格,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忧患意识作为一种文化传统,渊源至深。从一定角度来说,正是中华文明孕育和包含的忧患意识,才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忧患意识的形成中国古代文人大多是一些有抱负的人,当这些关心国家兴衰存亡的忠义之士试图大展鸿图时,却或多或少地遭遇了残酷的现实。他们或因仕途坎坷,世态炎凉,个人遭遇不幸而激发起忧世愤俗之情;或因改革受挫,抱负未展,政治上屡遭迫害而郁结了满腹忧患;或因内忧外患,社会危机而超越个人哀愁,将忧患的情感升华为炽热的忧国,忧民之情。更为可贵的是,现实的失败并未改变这批有识之士追求理想的执着,他们将这种忧患意识带进文学,形诸于笔端,通过文学作品宣泄内心的忧愤与不平,从而也曲折地表达出其政治理想。可见,忧国忧民意识是关于儒家“忧道”观念的最好诠释和“仁爱”精神的最佳延伸,是数千年来无数志士仁人心潮的汇集,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升华,是驱动中国文化不断演变发展的一股强大的内在力量。忧患意识与悲观主义忧患意识还可通过文人的伤春情怀中流露出来。由于中国哲人对生命的总体看法是悲剧性的,因而即使是在白花争艳﹑生机勃勃的春天,他们所看到的依然不是今日的繁盛,而是它明日的衰败,是白花凋零之后的萧瑟秋霜和无情风雨。
一、千年的儒家思想形成忧患意识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追求的一种最高理想,追求仁爱、主张实施仁政、反对暴力,通过努力的学习,加强修养,来提高人们的涵养德行。从儒家思想中可以明显体会出一种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的关注对象是现实人生。目的是想超越忧患,达到“不忧”、“不惑”、“不惧”的“尽善尽美”和“至乐”的人生境界。儒家的忧患意识深深地包含关于人类前途命运的发展命题,要求人在忧患当中真正地认识到自己,尤其是认识到人的尊严,人生的意义,由此形成强大的生命意志力,去克服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并不断地提升主体人格,完善道德审美的人生标准,实现人生所确立的一个又一个要实现的目标,以实现人文关怀,启迪人生的智慧,照亮生命的旅途,完成人生的神圣使命。而受这种思想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古代的文人骚客。
二、中国的历史进程成为了忧患意识形成的基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可以说主要是以华夏文明为主体,华夏文明形成与内陆的农业文明,远离沿海。早期的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的低下,人类与大自然的抗挣显得很是力不从心,面对大自然对人类的种种袭击,感到了恐惧和敬畏。再加上战乱的时有发生,分而和,和而分,分而乱,乱而战,战而又和的循环之中,不断的战争发生,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形成了中华文明,民族的思想中难免不会有一种忧患的意识。这种忧患的意识在内陆性农业的华夏民族精神生活与情感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在中国古代历史传说中,就有部落首领以夜夙忧勤的形象出现的传说。到了春秋和战国时代,诸侯兼并,百家争鸣,各家学派的思想、理论、主张、学说都表现出了忧患的特点。
三、儒家思想促使忧患意识的建构儒家思想将人生忧患意识建构在人的血缘情感层面上,凸现忧患意识的历史使命感和生命的严肃性。这种忧患的意识的建构,还表现在人与世界存在的真实性极其人生的信仰上,凸现人的自主性和自觉性的特征,这种忧患意识的建构,某种程度上说,造成了一定的消极的影响,儒家所奠定的这种深沉而浩大的忧患意识,作为在相对稳定的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代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意识,已经积淀成华夏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渗透到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决定了中国文人“以忧为美”的审美基调。
古代文人忧患意识的表现
古代文人的忧患意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内涵和表现也丰富多彩。
一:“愁”是忧患意识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以“愁”字贯穿始终的作品很多,特别是在古典诗词中,有辛弃疾的“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有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猛舟,载不动,许多愁。”;有柳永的“椅阑干处,正思凝愁”;有秦观的“落花万点愁似海”„„可谓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是这一‘愁“字,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它是儒家”温柔敦厚“诗教说在文学艺术中的表现,这种特有的抒情方式也体现了我们民族性格中刚柔相济的深沉特性。家国兴亡之忧患,这方面的代表作首推屈原的《离骚》。《离骚》是一曲愁肠百结的咏叹调,它表现的是一个伟大的悲剧,一种深广的忧愤。司马迁曾说过:“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二:“怨”也是忧患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怨”的情结,就是一种忧患意识。它来源于诗人追求“美政”与社会各种反追求的现实力量之间的强烈冲突。正是有儒家理想人生价值观的支撑,有中国人民思想意识里面根深蒂固的家国兴亡忧患意识,屈原才有“路谩谩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誓言;同样表达家国兴亡之忧患意识的还有:曹植笔下的游侠少年才有“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无畏;陆游才发出“轮口肝胆与谁论”的概叹;正是“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忧患,文天祥才自明“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的志向„„尽管他们许身社稷,忧国忧民的豪情壮志常常付诸东流,难以实现,但这种以个体的失败深化了的忧患意识却更具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它是中华民族爱国志士苦恋情操的反映,是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和伟大人格的再现。
三:古文学中,不仅有家国兴亡的忧患意识,更有“忧民之忧”的忧患意识。从孔子“仁者,爱人”的“泛爱众”,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无一不闪烁着“民本”思想的火花。若非亲眼目睹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状,杜甫又怎会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若非有忧民之心,范仲淹不会主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若非有忧民之心,罗贯中笔下恢弘的战争场面里不会写进刘备在曹军进逼之下仍携民渡江而不肯弃百姓不顾的绵绵情义„„孔子的“忧道”思想是忧患意识的思想基础。孔子曰“忧道不忧贫。”“忧道”有两层含义:一是忧虑自己是否得道;二是忧虑自己是否弘道。其实质是倡导超越个体价值而以群体价值为重的价值观。其赋予了中国人民对于国家兴亡的强烈的义务感和责任心。于是,在儒家“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下,中国无数的志士仁人为之奔波奋斗,苦苦求索,付出心血乃至生命。然而,理想的实现并非一帆风顺。
忧患意识的当代意义
忧患意识体现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高超智慧。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因此,所取得的成就越辉煌,就越不能骄傲自满,懈怠停滞,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面临的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等等。因此说,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尽管我国在某些领域可与发达国家相媲美,但在很多领域我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唯有保持忧患意识,增强爱国热情,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才能不断创新,加快发展。忧患意识有助于我们科学判断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既把握优势也看到不足,从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当代大学生应该像古代的学者学习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体在身心、知识各方面承上启下的转折时期,是个体走向社会、独立承担社会重任的准备时期,是人才成长、心理成熟的黄金时期。作为我们这一代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舒适的社会、家庭环境之中,从小到大在父母等亲人呵护下成长,人生经历中没有多少坎坷、痛苦和磨难,缺乏必要的磨炼,生活的无忧无虑,学习的一帆风顺,使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别脆弱,经不起挫折和困苦的考验。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锻炼,增强忧患意识,提高心理的承受能力。通过学习锻炼使我们具有坚忍不拔的坚强毅力,勇于奋斗的拼搏精神,敢于吃苦的艰苦奋斗作风。这样就可以在人生的征途中“任凭风浪起,稳做钓鱼台”。从容对待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考验,朝着既定目标前进,达到光辉的顶点。
第二篇:大学语文论文
********************** 课 程 论 文
题目:浅析《一滴水可以活多久》的生命观
课 程 名 称
大学语文
考 查 学 期2011/2012 学年 第 1 学期
考 查 方 式
课程论文
姓
名
*******************
专
业 ****************************
成 绩
指 导 教 师
***
大学语文论文
关键词:一滴水、生命观
摘要:一滴水可以活多久,水让生命得以存在,水与生命息息相关。这篇论文是围绕《一滴水可以活多久》的生命观进行浅析,并从从文章中得到启示,继而升华文章,对其进行赏析,形成了我们独到的感悟与见解。
正文:
一滴水,能让沙漠中因迷失方向而饥渴的旅行者入饮甘泉。一滴水,是干旱地区的父老乡亲们捧在手心怕融了的无价之宝。
生命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于这地球上,都离不开水的滋养,都与水息息相关。一滴水,可以用来擦脸、洗手,也可用来解渴、润肤,融入我们的身体,离不开我们的生命。那么,一滴水,它可以活多久?
一、文章剖析
在迟子建的一篇如童话般美好的散文——《一滴水可以活多久》中,那一滴水,来自一场凌晨的大雾,遭遇了一场生命的轮回。它翩翩然落在草茎叶脉上,慵懒躺着,草叶轻轻颤抖,它便随之骨碌滑落,渗进身下的土壤,滋养了稻谷。它又跑进了一个小女孩的身体,渗入她的血脉,带着她成长、婚嫁和生儿育女,又伴着她面对衰老、死亡。自始自终,这滴水与小女孩的生命相关相连,融为一体,显然,当初水滴不仅仅是映照出了小女孩又黑又亮的眼睛,也映照了她的一生。文中水滴的生命以露珠开始,最终又以露珠的形式进入下一场生命之旅;而小女孩亦是一样,以“小女孩”出现,历尽一生,又以小女孩的身份相逢了那最美的事物。
全文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以小女孩发现露珠起笔,语调诗意昂扬。作者从女性的角度出发,以女性深邃、自然、知性、独特的视觉和叙述方式,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文字,刻画出她对生命的敬畏和歌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二、文章启示
大学语文论文
一滴水,可以让世界变得不再干枯;一生命,可以让世界满是欢乐;大自然的生命很奇妙,一滴水的不断循环,也揭示着大自然强而有力的生生不息。通过阅读《一滴水可以活多久》,你读懂了大自然的美好了吗?你感受到大自然的生命循环了吗?
大自然生命的奇妙,触动着人们的好奇心。文章中多次提及到一滴水与小女孩的关系,一滴水引起了小女孩的好奇,一滴水又在暗喻着小女孩的一生。读完该篇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这一滴水演示着从露珠到落入泥土,滋润着稻谷。一滴水用它这一生,欢乐了自己,也滋润了大自然,同时也哺乳了人类。可见,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却功不可没。而文章用一滴水联系了小女孩的一生,文章中五次提及两者的关系,道出了小女孩平凡却无憾的一生。大自然的生生不息,是否让你感叹。实际上,大自然的巧手,造就了许多奇妙却又在不断演变的故事。
那么,通过一滴水,我们又想到大自然里的生生不息的例子呢?一棵参天大树,它用它的一生告诉了我们它的演变:一滴水滋润了一颗种子,它开始发芽了。数月,它成了一棵小树,朝气蓬勃。一天,一场大雨,吹弯了小树,就在这奄奄一息之际,温暖的阳光唤醒了小树,它又在成长了,直至成为参天大树,直至人们在其强大的臂弯下乘凉,直至人们分享着它的丰硕的果实,直至那场冬天,把它扫得体无完肤……当我们疑惑着在那颗种子是否能发芽、当我们疑惑着这棵小树能否顺利成长、当我们的疑惑这棵大树能够乘凉、当我们疑惑着这果实能够美味的时候,大自然已经用事实告诉我们,不要质疑大自然的能力,它的生命总在我们不经意见不断循环,以至生生不息,知道人类都在惊叹…..大自然的生生不息,我们只有惊叹。就如一滴水、一棵种子、一块落叶,虽然总是那么微不足道,但它们的能力却是如此惊人。所谓一鸣惊人,大自然都在表现着,只是人类有没有这一份心在关注。地球上,依然生存着很多奇妙的生命,或许你会认为,这一滴水,也许你会认为,它还来不及滑落泥土便被阳光吸收了;也许你会认为这一滴水,它还没来得及等来阳光,就已经被一场大雨吞噬了;也许你会认为这一滴水,它已经被小鸟吸允了。这里,大自然不止在演示着生命的不断循环,同样也在说明着同一样东西,同时也在扮演着许多角色,舞台这么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仅仅只造就那样一个生命。实际上,不管它们扮演着怎样的 2 大学语文论文
角色,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大自然的生生不息摆显着它们的存在,仅仅如此而已。
浅析了一滴水能活多久,从而延伸了大自然的不断循环,人类在感叹大自然的生生不息的同时,其实地球母亲是公平的,一滴水,我们可以想象到大自然的光彩,但是人类母性同样也是非常伟大的。我们从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延伸了人类的母性。母性的光辉和伟大,同样很值得我们感叹。
三、文章升华
纵观全文,一滴水可以活多久的生命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一滴水哺育了生命,从而使生命不断繁衍,朴素的自然中蕴藏着神奇的力量。
(二)生命与自然是和谐的,从露珠到露珠的循环以及自然界生命与女人生命相伴随中透露着和谐之美的气息。
自然界的水是万物不断繁衍的必备条件。文章以凌晨一场大雾中的一滴露珠为出发点,从落入泥土滋养稻谷、变成小女孩体内的第一滴血到变成旺盛的奶水直至最后变成小女孩的泪水这一过程,分别隐喻了小女孩从成长发育、长大婚嫁到生儿育女,甚至到迟暮之年直至正常死亡的一生,表现得惟妙惟肖、酣畅淋漓。水是万物之源,是一切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一滴水当然不能满足一个人一生的需要,文章以小见大,用一滴水满足小女孩的一生的生理需要来反应了水是万物之源这个真谛,有强大的震撼力。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中国广阔的大地上,流淌着成千上万的河流,正是这些河流和大江,孕育了13亿炎黄子孙,同时打造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化。有水就有生命的发迹,黄河,因为发源得早,润泽了一方土地,也因为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人而被中国人颂扬其为母亲河。纵观宇宙,美国“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已确认火星上有水存在,这代表该星球上很可能存在生命,也正因为这样,火星被誉为“袖珍地球”和“生命第二摇篮”,它将会成为一片新的生存空间。水利万物还体现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的水文化塑造了不同人的性格。“大江东去”的水文化给人以豁达、豪迈的气势,感染了苏轼等一代大文豪;“小桥流水”的水文化给人宁静、惬意以及丝丝感伤,让马致
大学语文论文
远触动了心中思乡那根弦。
不仅如此,大自然与人类更是和谐循环着的。我们说的和谐,并不是用排他性去对待事物从而达到平静得如一潭死水的境界,而是一种在动态里达到的均衡境界。文章诗意地写出了一滴水和小女孩的和谐循环,更深一层,反映出大自然和人类是和谐循环的。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同大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就会开始对大自然的疯狂掠夺,从而破坏自然内部的均衡状态。此时,大自然就会以“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灾害”“泥石流灾害”等生态灾害的形式对人类进行报复,给人类以惊醒作用。当人类认识到大自然的反击时,必定会痛定思痛,反思自己的过错,从而开始理性地发展,因此,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物保护措施、大气环境保护措施、水资源保护措施、土壤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旅游综合环境保护措施等政策纷纷出台,人类开始用科学进步的力量来保护环境,植树造林,加强节能减排,使大自然恢复均衡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四、文章总结
水的生生不息,亦是人类生命长河的源源不断。这一滴水,是大雾中诞生的露珠,是小女孩一生相伴的生命元素,也是作者乐观豁达的生命观的承载体,展现了作者立体、多方位的生命视野。
那滴水从一开始就不仅是映照出小女孩黑亮眼睛的镜子,它已经与小女孩的生命融为一体,她的成长、婚嫁,甚至衰老死亡,始终与这滴水相连结。
层面上写水滴经历了从露珠到露珠的循环,深层里却隐喻着自然界生命与女人的生命相伴随,它更是已经成为母性生命生生不息、人类藉此生命的力量不断繁衍的美丽象征。
第三篇:大学语文论文
唐宋诗词研究
——刘长卿诗歌的艺术风格
沈丹
(09初英2班0935130033短号670721)
摘要:刘长卿诗歌好几百首,虽不是偏偏绝妙,但有自己风格的也不是三五几篇。这些诗歌内容不同,色彩各异。去粗取精,从中可归纳出如下特点,刘长卿诗歌的艺术风格,即深沉蕴藉、凄婉悲伤、闲雅流畅和澹泊空灵。这与刘长卿的思想及其所处的时代和特殊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包括刘长卿诗歌的题材特色、体裁特点、创作手法、文学继承特点等。所以,刘长卿诗歌在明清以来人们争为传诵,相为标榜。选他,论他,以他为尺准评估他人,一时蔚然成风,这是不无因原的。
关键词:艺术风格 诗歌特点 创作 题材 文学 诗歌
1.刘长卿诗歌艺术风格概观
1.1深沉蕴藉
刘长卿诗歌一方面感情深沉,一方面又含而不露,是指他的诗歌充满着一种浓郁的激情;含而不露,则是指诗人把这种浓郁的激情表现的很含蓄。
刘长卿对朋友感情深挚,对国家、对人民也是一样的如此。来看他的这首诗: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这是诗人在穆陵关逢人北归,有感而发的诗。他描写了安史之乱给北方带来的凋敝景象。根据傅璇琮先生的考证,安史之乱时刘长卿不再北方,而在江南①,也就是说,他没有亲眼目睹安史之乱。但安史之乱的危害决不限于它所涉及的地区,诗人是敏感的,因此,他们在作品中进行的艺术想象,便不是毫无根据的。这首诗就是这样。在刘长卿的头脑中,南之“楚国”,北之“幽州”,一个是苍山依旧,一个是白日荒寒,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更进一步想象:“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百战之后的城池,肯定是千疮百孔,如今还有几家幸存。诗人通过简短的语言,便把他对归家命运、人民生活的忧虑烘托出来了,其感情是相当深沉的。
1.2凄婉悲伤
刘长卿诗歌一方面干亲深沉蕴藉,另一方面有凄婉悲伤。他一生不幸,尽管他努力克制自己,但那凄苦的心情却为他的创作罩上一层悲伤的氛围,给人以不可磨灭的印象。《负谪后登干越亭作》是诗人第一次贬谪南巴途径干越亭时所作。诗的前半部叙述他遭到冤屈的苦闷、彷徨心情。接着,诗人按捺不住自己的痛苦心情,一个劲地把苦楚写于纸面:
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青山数行泪,沧海一穷鳞。牢落机心尽,惟怜鸥鸟亲。诗人刚硬的性格屡屡触忤权贵而遭陷害,所以他称自己“得罪风霜苦”。“全生天地仁”这一句理解不一,高仲武称之为“伤而不怨,亦足以发挥风雅矣”②;房日晰则认为是对统治阶级和黑暗社会的“尖刻的讽刺”③。笔者认为这两种意味都有,但透过字面,似看到诗人更多的还不是讽刺,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所以,在这孤独的时刻,他面对青山,不禁要泪如雨下。在这莽莽苍苍的人海世界,孤独的他恰像一介穷鳞。力量太单薄太渺小了,“回天无力”,不免有几分绝望。“牢落机心尽,惟怜鸥鸟亲”,他似乎看破了红尘。此时此刻,没人理解自己,还不如和鸥鸟相亲相伴,这样能忘却多少心中的怨恨不平!显然,这是在极度的悲伤中的一种自我安慰,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平衡。
1.3闲雅流畅
刘长卿是个除了具有深沉蕴藉、凄婉悲伤的特点外,还具有闲雅流畅的特点。
叹逝翻悲有此身,禅房寂寞见流尘。多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风竹自吟遥入磬,雨花随泪共沾巾。残经窗下依然在,忆得山中问许询。(《题灵祐和尚故居》)
这是诗人悼念灵祐和尚的诗。诗人看到友人的禅房,不禁睹物思人,“多时行径空秋草”,友人已逝,昔日行径空留一片丛生秋草,这是多么的凄凉。风吹动着屋外的竹,沙沙鸣响,像昔日友人的磬声;雨花和着泪水一同濡湿了诗人的手巾,这是“哭”的描写,后两句诗感情深沉,语言有流畅自然,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毛病,亲切可爱。可见,流畅不是肤浅的代名词。诗要做到流畅,除了语言的朴素、自然而外,更需要有感情的真诚、深稳。否则,便会流于平庸。
1.4澹泊空灵
澹,即恬静安定;泊,即恬淡,静默无为。澹泊,就是指安然恬静。空,为佛家用语,指超乎色相现实的境界;灵,神妙,灵奇。空灵,即指超逸灵妙,不着迹象。澹泊空灵这种风格是我国古典诗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见山相掩,谁言路尚通。人来千嶂外,犬吠百花中。细草香飘雨,垂杨闲卧风。却寻樵径去,惆怅绿溪东。(《过横山顾山人草堂》)
这首诗是写诗人过横山顾山人草堂时的所见所感。“只见山相掩,谁言路尚通”,在诗人的心目中,层层叠叠的山峰相互掩映,谁知这山峰与山峰之间有道路可通。接着,诗人便写他沿路所见景物:越过无数的山峰,诗人在向着目的地走去;在百花丛中,不时传来狗吠的声音;下雨了,细草随着雨丝飘散着香气;垂杨在风中静静地安卧。这首诗的意象有动有静,但这些意象给我们的感觉,却像是在凝固在那一瞬间里了。显得格外静谧、安详。诗人在动(人来千嶂),但画面上的他,仿佛已消失了人的活性,显得那样的淡然而恬静。诗人在这些景象中似乎有所顿悟,但已忘去了这以外的世界(包括他自己),而静静地观照着这与世孤立的一瞬。
当然,以上所谈的四种风格,这能说是刘长卿是诗歌中最突出、最有普遍性的艺术风格,它远远不能囊括刘长卿诗歌的全部特色,因为风格是多样的。
2.刘长卿诗歌艺术风格的成因
2.1刘长卿的思想及其所处的时代和特殊的人生经历
整个刘长卿生活的七十多年,唐代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动。由盛而衰,一个接着一个的灾难使人们理想日渐萎缩,意气日渐消退,一场巨大的崩溃正酝酿着。
2.2刘长卿诗歌的题材特色
刘长卿诗歌题材比较狭窄,和同时代的大诗人相比,这一点是相当明显的。刘长卿经历了开、天隆盛的时代,但他的诗却没有杜甫宏放、粗豪的气势。他还有一些边塞之作,但这和盛唐边塞诗人的佳作比起来,那就太逊色了。
以《全唐诗》计算,刘长卿约五百首,其中送别诗就有一百九十首左右,再加上诸如寄赠、酬唱之类的诗,总数将超过一半。这些诗或送人远谪远游、或送人归隐、或送人入朝、或别人而迁谪、或赠人以感怀、或赠人求荐拔„„内容丰富,但说来说去,无非还是和他人交往。在刘集中,他自我的咏物抒怀、解题(乐府古题等)发挥的作品是极少的,这不能不算是一个特色。和他人交往,换句话说,便是他和社会的联系,这是靠着这种联系,是他一直不曾和这个世界脱离。他的爱、他的恨、他的理想、他的追求都在这种联系中得以平衡。
2.3刘长卿诗歌的体裁特点
检阅刘长卿诗集,可以发现,从体裁而言,刘诗有一个较大的特点,即多短篇,多律诗,而长篇、古风、乐府这类则较少。从质量而言,他的律诗远远高于古体,至于五言诗是
否一定高于七言诗,这倒不一定。
由于刘长卿酷爱五、七言律诗,所以,他后期的创作,不论是长律(排律),还是古风乐府都带有近体律诗的“味道”。
刘长卿一生坎坷,他把作诗当成一种消释心中块垒、平抑苦痛伤痕的工具。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心境,不可能是他像李白那样出口成章,挥笔就曲。他作诗决不是为了消遣,如果是,那消遣的不是欢乐,而是痛苦。他要苦吟,他要平静中去回味那胸中的冤屈,去抚慰受伤的灵魂;而冲口而出没变捕捉不到那沉浸于同科、拒绝痛苦的“快乐”。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长卿的“好诗”基本上也是这些痛苦中诞生的诗。痛苦是刘长卿更多更深地体验了人间的各色感情,也使他努力的铭心求索谱写这些体验的最佳诗句。这为他形成深情、凄婉流畅的诗歌艺术风格奠定了显示和艺术的基础。
刘长卿如此酷爱五言,甚至把这种诗体的创作手法也移用到七言诗的创作中,这委实和刘长卿特殊的性格气质、生活遭遇和文学修养分不开。
由于刘长卿笃爱五言诗,并且由于这种笃爱而使其七言诗也多少染上了五言诗的特色,从而是他诗歌的细弱、闲淡、含蓄的特色蔚然成风。
2.4刘长卿诗歌的创作手法
应该承认,刘长卿诗歌中确实常用比兴手法。刘长卿一生有很多不平,有很多痛苦,他把作诗当成了宣泄痛苦、平衡心理的工具,这是一种痛感中的快感。
当然,刘长卿诗歌的创作手法还有很多,他们都或深或浅地影响了他的诗歌艺术风格。比如,刘长卿就很善于活用巧用词语:“律变沧江外,年加白发中”,动词“变”和“加”,方位词“外”和“中”,既工对,又灵巧,深沉有力;“柳色孤城里,莺声细语中”,又是一组方位词“里”与“中”,它们的出现,是这联诗显得闲雅别致。
如果说多虚字是刘长卿诗歌缺点的话,那么恰好这也成了他的特点。多虚字,自然不能和多用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实词的诗句比气势,竞骨力,但它“雅淡有味”,玲珑流畅,别有一番风致。
与用虚字相关的还有一点,这便是刘长卿最不爱用典故、隐语。
2.5刘长卿的文学继承特点
翻开刘长卿诗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他常常提及的前人:屈原、贾谊、司马相如、王粲、潘岳、陆机、陶潜、谢灵运等。由此可以大致看出,刘长卿一方面受了屈原、贾谊、潘岳、陆机等伤感注意艺术家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陶渊明、谢灵运等隐逸山水诗人的影响。
刘长卿对这一文学传统的继承是相当明显。刘长卿在诗中提得最多恐怕还是贾谊,明指的就有六七处。看来他酷爱贾谊。贾谊也一生不幸,远谪长沙,所作的《鵩鸟赋》悲愤沉郁、苍凉哀婉。刘长卿一生也多不幸,他几次停留长沙,抚今思昔,顿觉悲伤。
3.刘长卿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和影响
刘长卿诗歌的缺陷或不足,在某种意义上反成了他诗歌的长处或特色,这是刘长卿得以独立成家并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奥妙所在。
刘长卿诗歌无版重凝结之弊,确实易于学仿;刘长卿高尚的人格,不偶的命运,确实也能得到不少正直、失意文人的一掬同情之泪。所以,明清以来人们争为传诵,相为标榜。选他,论他,以他为尺准评估他人,一时蔚然成风,这是不无因原的。
注释:
①参见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刘长卿事迹考辨》,第238—26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②(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卷下,载《唐人选唐诗》,第290页。
③房日晰《刘长卿诗的思想评价》,《西南师范学院报》(哲社版),1983年版。
参考文献:潘殊闲著《唐宋文学论稿 》四川出版集团,2010罗力刚著《唐宋文学导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7王水照著《唐宋文学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4
张学松等著《唐宋文学探微》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汤华泉著《唐宋文学文献研究丛稿》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第四篇:大学语文论文
试谈《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傅雷家书•爱情篇》、《一只特立独
行的猪》等三篇文章之启悟、教益意义
摘要:胡适致力于大学教育的研究和改革,对我国教育的改进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此篇文章阐释了胡适先生文章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有对毕业大学生现在面临的一些问题写了一些感悟和看法。傅雷先生对儿子的教育对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有着很重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王小波先生不仅文笔独树一帜,其文章中所传达的思想更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有独立的人格。
关键词:教育理想信念爱情灵魂控制 自由
一.《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启悟
胡适, 不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史上的著名人物,“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战士, 现代白话文运动的提倡者, 而且还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胡适最具特色和最有价值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可以归结为: 以提倡新文化运动为主要贡献, 积极地促进了现代科学教育的普及;力倡教育与学术独立;孜孜不倦地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对近代中国的教育制度改革尽心尽力、贡献卓著[1]。
在今天看来,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要根本解决社会变革问题, 只有革命, 教育救国片面夸大了教育的功能, 历史的事实也无情地宣判了“教育救国论”的破产。但教育救国的信念却是一点一滴的改变。[2]
胡适教育救国和发展学术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 他是建基于科学民主等现代思想之上, 注重教育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功能, 把教育作为国家民族振兴发展的根本, 以西方近代科学教育发展作为参照, 以再造中国现代文明为理想目标, 以全面发展教育科学事业为途径, 来作为国家民族摆脱贫穷落后逐步走向现代化的基础。这是胡适教育救国和发展学术的思想的全面性和丰富内涵。这一系列思想, 对中国新教育的发展, 影响是很大的。[3]
在我们现在看来,理想与信念的坚持更是很难,我们再大学校园这个比较安逸的环境中尚且不知理想为何物,更别提到了社会中。前一段时间听个朋友
说,现在的大学生问题很多,信仰缺失,没有理想浑浑噩噩,男生沉迷于网游和篮球,女生则热衷于各种各样的韩剧和综艺节目,我无意去批判某种生活方式,只是陈述而已,现在的我们自轻自贱,不拿自己当回事,不管怎样大学生都是在用国家和人民提供的资源,认真不仅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感恩,也可能是因为大学毕业生面临的问题实在太多了,我们尚且连生存都无法保证,又怎么会去想理想与信念这些呢?想到不久之后我们走出校园所要面对的这些,再看胡适先生的《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更觉得大师高瞻远瞩,读来振聋发聩。
二.《傅雷家书•爱情篇》的启悟
真正的探索, 不在于创造更多的机会, 而在于触及更深的心灵[4]。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它的美好在于它的纯粹和忘我,这里面通着人性中最光明和崇高的部分,它使人进步使人向美和善的方向发展,爱情是一个人精神和心理上的的体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品尝到爱情的滋味,它要求人有感受和付出爱的能力,一个对他人冷漠,不会关爱不懂得奉献的人是不会爱的,就算是爱,也是狭隘和自私的,因为他的世界只有自己,一个爱生活爱生命的人才会真正体会到爱情的美好。
爱情会成为一个人积极向上的动力,想必大家看过《初恋那件小事》这部电影,女主角就是因为暗恋出色帅气的学长阿亮想跟他在一起,才去积极地参与生活,改变自己,最终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灰姑娘变成了一个外向活泼的大女孩,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这个故事情节的不合理性,也不去讨论女主角少女时代的感情动机是否成熟,但是单就事实来说,对阿亮的爱是一个契机或者说是一个激发点,甚至对她的人生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很难去评论她当初的做法是否理智,因为对一个人狂热的感情就做很大的决定,不论这个决定是好的还是坏的,但我想这足以说明爱情的力量,女主角是向好的方
向发展,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她热爱着生活,否则,事情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关于这方面的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就不再说了。我不知道许多年后她回想起来那段经历时是否会后悔自己当初的傻与莽撞,但我想就是因为她曾经为了这段感情或者这个人做出了这么多的努力,所以这些其实已经不是爱情本身了,至少它见证了一个少女的成长,也许正因为这样,她才会对这段感情有那么深刻的体验,以至于许多年过后仍然无法释怀,以至于见到了当初深爱的他控制不住泪流满面。爱情让她明白了生活本身隐藏着太多太多的可能,认识了自己认识了生活,已经触及了灵魂。
之前看路遥的《你怎么也想不到》时记得里面有句话:我终归不是林黛玉,视爱情为生活的全部。郑小芳与男朋友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后来一起离开家乡来到省城,理所当然会在一起,但是后来他们的生活观有了冲突,最后只能分开,这里暂且不去评判孰是孰非,毕竟每个人有每个人坚持的东西,这里我只是想说其实人在任何时期都不能把爱情当做自己整个的世界,除了爱情外还有理想还有事业还有真理,为爱情委曲求全的人人格不独立,也并不懂爱情。并不是说在择偶时都有要选择志同道合的人,那就是在找同志而不是一起走一生的人,婚姻毕竟不同于事业,但如果两个人在精神上相契的话感情就会比较平稳。
两个人一起生活,个性什么难免有差异,就在于怎么磨合和包容,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胸襟的开阔很重要,善良的人不会伤害自己也不会伤害别人,怜悯使人变得高贵,心胸开阔的人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爱情与婚姻不同,而且从某种程度来说还各有其独立性,但是我觉得没有婚姻的爱情或许会永恒会美好但是并不完整,因为没有灵与肉的统一,没有爱情的婚姻可能很安稳很平和没有滋味也不幸福。在爱情和婚姻中其实责任是互相的,不仅要在生活中互相照顾而且在精神上互相尊重,然后一起走完人生路。
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这对自己以后的人生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三.《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启悟
一句话智慧固然重要, 但是在强权肆虐的世界, 真诚、善良、大爱和勇敢的好心肠却是同样重要、甚至更为要的。这是王小波, 我们精神的父兄, 在他的纪念日暗示给我的东西。他还暗示我社会的健全与进步, 只能诉诸每个公民自身的努力与觉醒, 若寄望于充当“ 王者师则一切必会归于虚妄。这大概是王小彼与他的师祖胡适以及一些胡适弟子的不同之处。[5]
自由与民主是王小波特例独行的一个展示,他所坚持的总是与他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于是他也就成了一个饱受争议的人,他的这种处世方式与他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面所表现出来的主旨不谋而合,想来有智慧的人也必定有强大的内心,不然怎么可以在舆论和媒体的压力下仍然从容不迫的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每个人生来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权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总是会有人以种种名义去干涉去安排人的生活,有的人以控制别人为乐,有的人以被别人控制为乐趣,喜欢控制别认的人最本质来自恐惧和不自信,他们不相信自己于是通过影响别人的生活来肯定自己,而且不论这种安排用意是什么,但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因为这是对别人生命的不尊重。不是说要去否定一切而是在接收东西的过程中保持自己思想的独立性。而安于被别人控制的人也是来源于恐慌与迷惘,他们习惯了被安排的生活所以万一有一天失去了这种安排,随之而来的将会是更大的恐慌,他们没有独立的人格。不论是安排人还是被人安排(思想)都是人类的悲剧。但愿有那么一天,人类都得到解放,就不会有这些变相的压迫了。
参考文献
[1]马德坤 浅谈胡适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英才高职论坛 2006,3
[2]苏平胡适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与实践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3
[3]吴二持 胡适与中国新教育 汕头大学学报 2002,18
[4]王晶冰 从《傅雷家书》看大学生修养 思想道德研究,2004,3
[5]李静 《王小波:这一代的精神兄长》南风窗 2006,4
第五篇:大学语文论文
大学语文论文
记得在很早的时候,因为一篇《道士塔》而突然对余秋雨先生的文章产生了兴趣,那时候仅在上初中,对他的文章产生兴趣主要由两个原因:一是道士塔就在我从小长大的城市,它所拥有的名胜古迹被写成了文章发表,内心有一种不以言表的自豪;再者,还有就是他硬笔下的文章与那时的内心产生了共鸣,同时对这片土地沉睡历史的忧伤,以及在那个遥远地方特有的苍凉,土地的辽阔带来的沉寂,就像那千年的岁月历史。而更深层次的,我想还有就是人类共同的对一种辉煌文明没落的伤痛。当然,一个中学的理科生,对那些更深层次的感觉恐怕只有意会,却难以言表了。而在用文学色彩的语言来描述,就显的更难了。后来,在这种应试教育的应招下,离最初的感觉越来越远,只是完全为了应付那些空空的考试。渐渐地疏远了这些。但是,记得高二时的语文老师很好,她经常给我们讲一些有关文学方面的知识,又一次讲到了余秋雨先生,说到余秋雨深陷中国文人的口诛笔伐之中,对于他的这种写古情怀的不满,认为这是逃避现实,或者认为这是以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等等。那是老师并没有说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也留给了我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先入为主的应试教育教导我们要写光辉面,可能是古事不太积极吧。但转而没有多想,把这点记入了自己的素材本,既然大家都批判,总有些反面例子的时候。在随后的时间里,由于地理上的限制以及高中生活的极度紧张的因素(用当时一句调侃的话说“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当然,吃的不知比猪好多少,干的和牛却没有可比性。)此后就很少再接触到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了。
而在选了大学语文之后,由于要写有关文学方面的论文,想不起到底自己可以写个什么样的,最后想起了余秋雨先生,想起了那本《文化苦旅》,想起了自己曾经的那个问号。于是,再一次洗净手,静下心来,捧起书,走进一个作家,做一个恭敬却不合格的学生向他学习。这一次,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余先生,我选择了从他所写的三本书开始——《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千年一叹》。就算是在这个时候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吧。
这三本书从时间先后上划分,当然最早的是《千年一叹》,出版于千禧之年,是应香港凤凰卫视之邀,在2000年即将来临之际,驱车自西向东,横跨欧非亚大陆,途经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以及尼泊尔,最后从西藏进入中国,经过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以及几个古代超级帝国所做的一部旅行日记。其次则是《借我一生》,出版于2004年,以余秋雨从自己出生记起,记述了余氏家族的兴衰,以及家族中诸多人物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我等不到了》出版于2010年,也是对家族中诸多人物的记叙,只是这一本中对于自己曾祖父辈描写更多,淡化了成长的经历,更多的是以余家人的角度,从对余家祖先的追溯为入口到现代,以余家的灾难来暗示一种中国式的灾难,一种自古的灾难,从国家到文化的灾难。再到当代的时候,也有对中国近几十年文化特征介绍。
而这几本书中,时间跨度最长的则是《我等不到了》,追溯更早一些的也是《借我一生》,以余家的根源追溯到姜子牙、秦代,到后来的发展到《元史》中一个叫做余阙的官员,“余阙,字廷心,一字天心,唐兀氏,世家河西武威,父沙喇臧卜,官庐州,遂为庐州人。”再到蒙古人改姓余氏等等,以余氏家族的发展历程,突出了一个与余姓相连的词——灾难。也就是对这本书中,余氏灾难延续的伏笔。进入近代,余氏家族余鹤鸣和朱氏家族的朱乾利的人生经历,则铺开了朱余两家后来几十年的纠缠不断的联系,包括联姻,包括回乡。余秋雨的父母的婚姻也在其中。而两个家族在两位老人上海闯荡几十年后,都拥有了一笔不小的家产,却都同时败落在了祖父辈,伴随着抗日战争,以及种种生活的恶性,慢慢的消亡。余家最先破产,标志事件是祖父的病逝,留下了大批的鸦片债,败尽了家产,祖母卖去了房屋用以还债。并带着七个子女搬离了租界,住进了贫民窟。由于战争,灾民的增多,使得贫民窟中的传染病肆虐,在很短的时间内,余秋雨的三位叔伯,一位姑姑相继病逝,这使得祖母
更加的悲痛,但是祖母还是坚挺着,维持着这个家。为了给余秋雨的父亲志敬办理婚事,也是为了减少开支,为了生存,祖母带着朱家二小姐,也就是志敬的妻子,余秋雨的母亲,回到了乡下,而志敬则在婚事之后留在上海继续工作,朱家在嫁了两个女儿以后,再加上余秋雨外祖父的赌狗,气数也将尽,变卖去了房产,回到了乡下。抗战胜利后,余秋雨降生了,而这一年,余秋雨的另一个姑姑志云,由于难产死在了上海。至此,余家只有秋雨的父亲与叔叔志士。而在这里,灾难似乎远没有离去的意思,他还在酝酿更多的痛苦。志士为了追求理想,去了安徽,在那里继续参加革命工作。至此,余家过去千百年的灾难结束,而对于后来,灾难依旧在延续,他似乎并没有远去的意思,还在酝酿着更多的痛苦,只是与诗有关,与文化有关。此后的时间,结合《借我一生》与《我等不到了》,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文革前的时代,在两本书中都为我们记述了大量余秋雨的童年时光,在那个天真无邪的岁月中,余秋雨先生代村人写信,记工分,四岁就进入小学年念书,母亲害怕小孩子被禁锢住,就代其写假期作业,以及自己游荡在这乡间野岭的记忆碎片。用一个小孩子的记忆来见证新中国成立之后古越大地乡村发生的变化,比如“依旧贫穷,却不再无望”的文化普及,有扫盲、放电影。还有整顿旧风气,惩治“恶婆婆”以及“懒汉”运动。以及自己的祖父被打为破产地主趣事。而更多的童年情怀,则潜藏在那大山深处,在那带给人们以无尽想象和会议的传说,以及那发生在广阔天地间家长里短的故事,组成了余秋雨先生的童年。到中学时,余秋雨的母亲担心乡村教学的质量,于是便又一次搬回了上海,而秋雨代人写信以及记工分所积攒的功底,使他轻易地考进了重点中学。但是,对于乡村那种淳朴气息下的生活,以及那种有黄鼠狼陪伴的无拘无束自由学习的环境,仍旧是充满了怀念。在上海,余秋雨目睹了姨妈仿效祖母终生未再嫁而专心致志培养表哥,从一个拥有高贵品质的夫人,向市井小民的转变。叔叔仍旧对祖父的阶级身份反感,并且对于文化的喜好,内心隐隐的一种悲伤。还有一些余秋雨发生在学校里的故事。通过这些,像我们描绘了属于那个过渡时代下不同阶级任务的特征,落魄姨妈的好面子,革命意志坚定的叔叔的忧伤,以及遗落了的外祖父对于过去生活的怀念。在度过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时代后。进入了文革,对于余家一场灾难又开始了。第二阶段中,余秋雨的父亲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举报,比如在解放后的第三天,有一个人在江宁路边掏出一本写了一句反共言论的本子,余志敬看了却没有把那人扭送公安局(而那时是没有公安局的)而被列为批斗对象。后来又因为一句“过河拆桥的主语是谁”而被定义为是为陈显丕、陈毅翻案,卷入了更大的**,被停职关押在一间单位的房子里,进行隔三差五的拼斗,朋友们的相继揭发使他充满了绝望,一个最顶层的人,如何能够翻得起两陈的案子,他萌生了自杀的念头,但是叔叔剥夺了他这个权利。余秋雨的叔叔因为喜好《红楼梦》而被人揭发,被批斗,而拼斗他的人,则是他曾经追随的人。而且他暗恋的人,也开始对他冷眼相对,叔叔受不了这种侮辱,选择了自杀,在三次割脉之后,终于离开了人世。所以,父亲失去了选择自杀的权利。他成为了祖母七个子女中唯一希望。由于文革,学校也几近停课,而由于父亲被打为右派,失去了生活来源使余家陷入生存危机。弟弟们被迫去做工,祖母为了节省开支,也要回到乡下,而余秋雨为了减少一个人的开支,也为家里补贴一下,下乡做了知青。在开荒太湖的时候,文革的阴影始终没有散去,即使是在非常沉重的劳作下。大家的书被没收烧掉,一个女孩曾经因为被叫做过外交部长而被调查,最后被迫自杀。那个时代所带来的令人感到恐怖的文字的力量,仿佛用用王洪文的一句“对于巴金,不枪毙就是落实政策”就可以感受得到的践踏。在那个大混乱的年代,无数人被打倒,无数的人张牙舞爪,披着文化的外衣,为虎作伥。后来,下乡结束后,回到上海,参与了挖防空洞,和新教材的编写(内容主要以鲁迅的为主),在极左的风声突紧的时候,余秋雨在朋友的帮助下,回到了奉化老家,在那里的一座蒋介石私人图书馆中,度过了那段时光。文革中,任何一句话似乎在经过推敲之后,都可以成为定罪的依据,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文字的力量,多少人为之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旦被恶人利用,似乎就是无穷无尽的灾难。最后,文革结束
了,被打倒的人大都已平反,而那些对于文革的清查,似乎不比文革逊色,仿佛又是一场文革,那些真正的打手,似乎一直还在等待,等待着下一次的出手,等待随时整人,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文革,也迎来了中国的新发展,而余秋雨的事似乎也起了步,担任了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在文革之后的探索期中为上海乃至全国文化的复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而在他辞去院长之后,曾经对他不满的一些人,似乎也已找到的一丝契机,开始了对他进行的铺天盖地的攻击,围攻,这种在文化上的斗争,似乎更加的便捷,更容易有这种三人成虎的效果。比如:《余秋雨,甭给我谈文化》,《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文化的悲哀:余秋雨的学问与文章》等一系列批判性的文章铺天盖地,不胜枚举,更有甚者直言余秋雨是文革余孽。
或许,灾难是余氏家族的一种存在方式,千百年来,始终无法逃脱,而在这里,我想到了一个词叫做敬畏小人。你在明,他在暗,他可以捕风捉影,随意编造故事,并以此为依据对你进行大张挞伐,而你去不能够以牙还牙,因为它们是小人,或者是真正的余孽,永远在打人。正如徐扶明所言“人生如戏,角色已定,有人永远打人,有人永远挨打”。
从这两本书的对比中,我所感受到的,是跨度六年的不同目的。前一本书,余先生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记叙自己以前的一些经历,不仅是从这些记叙中寻找曾经的童年,更像是在证明些什么,因为这之前,有大量有关他的一些批判性的文章,更有一些有关人格的污蔑,而且铺天盖地的鞭挞声,很容易三人成虎。所以,个人认为这时候写这本书,是有一定回击谣言的成分。同时,是在向人们传达一种信息,我们的文化正在被这些人毁灭。第二本书,更多的则是再诉说这种灾难,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文化的力量,一种无可奈何,无法避免的灾难,无论你做什么事,似乎都会被弯曲,都会被文化毁灭,而这种对于文人而言致命的打击,似乎永远都不会停息,在过去会有,在现在会有,未来依旧会有,这是种深及文化根基的阴谋,他不会消失,放佛一直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来。
这仅仅是我个人的理解,我想,这种文化的灾难,所带来的巨大的影响,是无法用法律,或者用情感去解决的。文革,多少人陷入了文字的灾难,他们其中有的甚至是不识字的,但在这场文字游戏中,成为了众矢之的,甚至为之丧失性命,他们中有的十倍有文化的人用”合法”的文化屠刀杀死的,有的是为了文化死的,如余秋雨先生的叔叔,它是文人,他忍受不了这种被轻视,忍受不了对文化的践踏,接受不了,只有选择逃避,死成为了最好的出路。而有更多的“路人甲”,它们不仅仅是路人甲,有时还会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推一把,就像志敬的朋友,一个个的揭发,似乎这是理所当然,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他们变得疯狂,成为了兽,叫嚣着杀人,而当灾难结束后,似乎又都成为了受害者,伪装的武器,依旧是文化,因为文化,因为上级灌输的政策,它们的思想被奴役了。文革之后,又有多少人卷入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清查活动,他们举着清查的旗子,依旧继续打人,继续未完的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种文化的造假之风乘着改革开放的风,更加肆无忌惮,如今的他们,可以把一个人写的一文不值,坏到这个人连骨子里都是坏的,而想捧红一个人,铺天盖地的信息,仿佛是想告诉人们,这个人拉出来的屎都是香的。这种肆虐的文化,随着信息量的剧增,必然会给人们以难以想象的灾难,因为全民信息时代的到来,必将会影响到我们的方方面面。我想,随着科技发展,信息形式的改变,使得民众更容易接受到信息,而这种便捷生活方式带来的,则是对规范文化的一种巨大压力,由于这种喧嚣的文化,我们已经很难静下心来,去追寻一种真正的文化,一种源于内心信仰的文化,这种对于精神文化的缺失,是我们在面对这些的时候,失去了一种抗性。而这种没有随意的攻击,我想,依靠法律层面是很难遏制的。更多的,是要依靠道德力量,以及一种源于对于文化冷静思考的内在约束力。
我想,自己所想或许更多的也是一种捕风捉影,或许也正在充当一个打人者的角色。似乎,没人能够摆脱这种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