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没打算辞职美文
公司老板对新来的秘书小刘的工作不满意。
尤其是最近的一次私底训话,这种不满似乎达到了非开除他不可的地步。
老板对秘书说:“我从来没有碰到像你这样一个办事马虎大意的秘书!我原先聘用的那些秘书身上所具备的优点你几乎都没有,而他们有的缺点你倒应有尽有!你的灵活性不够,太呆板,什么事儿都照本宣科;你的文才平平,远在他们几人之下;你总是不能把办公桌拾掇得使我满意,你的字儿写得也与他们几个相差甚远,只可惜他们几个都申请辞职了,不行,我不能让你这么一个不够格儿的秘书再浪费我的工资啦!”
老板唠唠叨叨地说完,似乎下定了要辞退他的决心。
秘书这时心平气和地对老板说道:“先生,您说了我那么多的缺点,可您却忽视了我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在听了您这么多批评之后,我仍然虚心的接受,没打算辞职呀!”
老板听他这么一说,不禁怔住了,紧接着,他哈哈大笑起来,小刘也因此保住了一个对他来说得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面对一个如此絮叨不休、吹毛求疵的老板,秘书小刘却没有反驳老板的批评,而是引导老板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来说明自己对公司的忠诚和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的极大热忱。
第二篇:没打算发言的发言稿
高人:没打算发言的“发言稿”作者:高人12月18日星期六,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传播中心举办“大众传媒与公民社会建设”圆桌会,就“民生、民意、民权”等社会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没打算发言的发言稿。政府官员,丛日云,刘亚伟,任政,展江,木然,乔木,吴强,笑蜀等专家学者,律师,几家报社、门户网站总编、副总编,记者等20多人参加。有上述这些“思想者”和时评的“腕儿”在,我只有聆听他们说什么的份儿,根本没打算发言。但我也“设想”了一下,“假定”要求每位与会者都得发言,我说什么?所以也做了点准备。“民生,民意,民权”,三者都是与“民”有关的话题,也都大有可说,并且相互关联,但我只想说“民意”。因为,它可以涵盖“改善民生”“提高民权”的内容。民意,就是人民的“意愿”,流行的政治术语叫做“人民的选择”。在我国,民意的表达主要有三条渠道--一是“上街”,这本是《宪法》规定,但那是纸上谈兵,绝不被允许,并有着聚众滋事乃至颠覆政府的危险。二是“上访”,也都被“围追堵截”,甚或被疑似精神病被送到该去的地方了。三是“上网”,即网上议论--留言,论坛,博客,“围脖”等都是,有三种情况--一是与主旋律“和谐”的当然可以放声“唱红”,为此还专门培养了一大批写段子的“歌手”并兼顾“卫道”;二是不合时宜的“杂音”,就被“河蟹”了,有些就根本不给你议论的机会,让网民免开尊口,譬如,朝鲜半岛局势,湖北省委省长人事变动等敏感话题,连《网易》的评论都关闭了,省得添“睹”和“堵”,不仅“眼不见心不烦”,还省得蛊惑人心;三是无关政治的话题,风月之事,明星绯闻,奇闻奇观,八卦消息,任你随便说,多难听也不管,譬如某“海派精英”再婚,连“老司机开二手车喜气洋洋,老活塞配旧钢套运转正常”的对联都有;志丹县县委书记祁玉江“熊抱”央视女主持管彤,夸她“俊,白,美”,还追问“我是不是男人”--网民对这后一句话的评论“很黄”,恕我不再污染网友的视听了,发言稿《没打算发言的发言稿》。总之,准谈风月,“限”谈国事,中国网“民”唯一能表达“意愿”的“网络”,并不通畅,经常的“肠梗塞”。退言之,政府官员本是来自人民的一员,个中不乏“地实寒微”之人,尝过百姓的苦日子;即使是“官二代”“富二代”出身,他们也应该知道民间疾苦--王熙凤有话“连皇帝老子也有几门子穷亲戚呢”?何况,经常到各地考察,阅读大量的“内参”,他们应该了解社情民意,知道百姓之所想,之所急,之所苦。但是,他们“代表”起百姓来,却总是“两慢一快”--整治官员腐败慢,出台惠民措施慢,治理百姓则快得“雷厉风行”。最新的例证是这次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所有“调控”“抑制”“限行”措施,都是冲着私家车去的,公车却一辆不减--公路不是御道,也不是官道,修路钱包括了车主缴纳的车船使用和燃油税,请问:凭哪条法律只限“民”不限“官”?为减污,为低碳,要求百姓做出牺牲,官员怎就不能带头?!有道是“治大国如烹小鲜”,十多年连“公车腐败”都整治不了,什么民主,宪政,当然就更不消说了。关于社会公平,连汉代都有“陈平宰天下亦如是肉”的故事,如今却是,国有企业,顾名思义,资产为国家所有,央企领导不过是国家委派的高级打工仔,但工资竟然高出职工平均工资几十倍!即便这样,国资委的首任掌门离任时还说“没遗憾”。“强征”和“强拆”一再“强”出人命,但有关法律却还在讨论之中。…这些事情,早就闹得民怨沸腾,呈现出盛世的危局--政统大失颜面,道统忽悠不灵,便只好祭出法统“维稳”,封口,噤声,通缉,追捕。如果把“倾听民意”视为一种“政治文化”,那么,“先进”既不逮,遑论“发展方向”了。最后要说明的是,对邀请函上的“大众”二字,我颇不以为然--有“大众”的“传媒”么?不是官办,就是官管,连“为大众”的传媒都难以生存,诚如白岩松所说“处处都是体制”。好在我进会场时,见到的横幅已经把“大众”改成了“传媒”。还有,半个多月过去,这个“发言稿”也与时俱进完善了许多。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第三篇:没那么多技术活美文
不知从何时开始,“技术活”成了一个热词,一时间,凡事都要往技术活上靠,似乎不“技术”便没档次。
朋友秋子人到中年,抛弃剧烈的运动方式,选择晚上在小区内走路健身。有人说:做瑜伽多好,好多人都在做,走路太没技术含量了,而且多枯燥啊。说这话的人,瑜伽做了不到一个月就以忙为由头停下了,而走路的秋子却坚持了几年,至今几乎没有间断。秋子说:走路的时候,可以看到天上的云在流动,瞬息万变却悄无声息,你的心都可以静下来。还可以看到小区里的花草树木,在夜色下又是一番景象。有时候,就是只看看住宅楼里家家户户窗口的灯光,也会觉得心里特别踏实温暖。何况还有那些有同好的人,来来去去,看他们各种表情和走路姿势,猜测他们背后的生活状态,也是一种乐趣呢。
去年秋天,在家晒了些山楂片。带到办公室泡水喝时,被一同事看到。她说:呀,这可比外面买的新鲜多了。又听说我还熬了山楂酱,她满脸佩服之情地惊叫:啊,你真能干!接着就拉着我询问具体做法。我告诉她:很简单的,山楂买回来,用面粉浸泡去污,用盐水浸泡杀菌,沥干之后,用小刀挖去两头,再去掉果核,切片晒干就可以了,山楂酱嘛,就是切片之后加冰糖和水慢慢熬到浓稠就可以了。她换了一副不以为然的神情道:哎呀,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嘛,我也回家做去。
转眼又到秋天,新山楂快出来了。那天碰见她,我说:又要晒山楂片了哦。没想到她说:唉,杂事太多,太忙了,一直没时间去弄,其实真的很简单。我笑笑:的确简单,等山楂出来,抽时间做一点吧,多吃山楂对身体有好处。她连声说:好好好,今年一定买几斤回去做。
此前,她听说有人每天早晨喝一小勺三七粉的时候,就说:是的,喝三七粉活血,对女人很好。问她是不是也喝,她却说:哪有那个时间啊,这都是闲人做的事情。言语间,似乎有些不屑。
记得去年晒山楂片的时候,被我拉着帮忙的先生起初是不情不愿的,后来他一边挖着果核一边感叹:做这事真的需要一份闲心。说起来,这世上有很多事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要做好它,只需要在纷杂的琐碎中,拥有一份热爱生活的闲心和闲情,还有,爱。
第四篇:孟督学没吓死美文
清乾隆年间,扬州府举行科考,主考官是位姓孟的督学。
参加考试的考生中有一个叫汪中的,时年十八岁,生性狂放不羁。他写完文章后把考桌一拍,说道:“今日当吓死小孟矣!”那意思是说,自己这才气肯定会让孟督学大吃一惊。说完,他把考卷一交,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考场。汪中的狂妄之语,孟督学听得真真切切。
到了放榜那天,扬州府衙鸣炮九响,贴出红榜揭曉成绩。汪中挤在人群中看结果,从第一个名字看到最后一个,一连看了好几遍,就是不见自己的名字。汪中顿感天旋地转,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中。
第二天一早,扬州府衙又一次鸣炮九响,四名衙役抬出一块巨大的红色喜报。众人拥上前一瞧,喜报写道:“超超等第一汪中”。原来,汪中不是没有考中,而是孟督学故意捉弄他,推迟一天才揭晓他的成绩。
从大悲到大喜,汪中赶紧前去叩谢孟督学。孟督学笑着对他说:“前日小孟没吓死,昨日当吓死小汪矣。”汪中听了,满脸通红,愧疚不已。
汪中无疑是幸运的。试问,在闻听他那句狂妄之语后,世间有几人能不以为意、一笑了之?孟督学的宽容成就了一个青年的未来。
第五篇:路没有错美文(推荐)
去年暑假的时候,我去一著名风景区游玩。如丹的叶子,崔巍的山岭,惊险的蹦极,刺激的缆车……让我心旷神怡。趁兴致高涨时,我脱离了旅游团,一个人游览去了。
转着转着,不知不觉来到了一条小路前,这条路南北走向,和我刚走的路近乎一个丁字,两边都是一眼望不到头。身边没有一个过路人,我迷茫了,不知该向南走还是向北走。最后一咬牙选择了向北走。
一路走来,越走越觉得不对劲:路上一个人影儿都没有。我没有沿原路返回,而是一直走到尽头,才确定这是—条死路。两腿酸痛的我,找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
不一会儿,一位穿着简朴正在散步模样的老人走到我的面前,关切地问:“小伙子,怎么坐在这啊?天快黑了。”我苦笑着说:“我走错路了。”老人听了,笑着说:“没错,路没错,只是方向错了,要出去你应该朝南走。”
旅游回来后,我一直在想老人的那番话。有时,路并没有错,只是方向错了,我们没有必要把路否定。其实,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路,而在方向上。发现错误后及时把方向变一下,也许原先的死路就会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