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2、学习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做人要谦虚,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通过读来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预习要求:
1、读课文,标出自然段,了解课文大意。
2、看图,读文,同学间表演。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瞧,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想认识吗?(相机贴出小松树、大松树图)谁来读读它们的名字?
2、今天我们要举行一个爬山比赛,《蓝猫淘气3000问》看过吗?把北边两组称为蓝猫队(贴图),南边两组称为淘气队(贴图),两个队要举行爬山——读书、写字比赛,看哪一队先爬到山上,又最先来到山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意,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请小组长们拿出词语卡片,检查你的小组成员词语读得怎么样?读得好给他打一个☆,没读好,帮帮他。待会儿蓝猫队、淘气队交换检查。
3、如果词宝宝再回到家(课文)里还会不会读?把难读的多读几遍。
理解“棵”——棵()、()、()
4、这篇课文有4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一段,把这段读给在家听,各推选两名,读后相互评论。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啊!终于来到山顶了,听听小松树对大松树说了什么?
(放录音)
2、交流:你觉得小松树怎么样?
(1)骄傲:从哪里看出?
小松树真的长得高吗?
为什么会觉得自己长得高?
是呀,它长在山顶上,就认为自己长得高,就骄傲起来了,能读好这句话吗?
还从哪里看出了它为什么能看得远?谁能读出它看得远。
(2)没有礼貌:你是怎么发现的?它应该叫大松树什么?多没礼貌,叫它“喂”(师示范)让我们一起学学它没礼貌的样子。
(3)瞧不起:从哪个词看出?(师说小松树的话)它想对大松树说什么呀?多瞧不起大松树呀!谁来学一学?
3、指导读第2段。
多瞧不起人,没有礼貌,骄傲的小松树啊!以为自己长得高,以为自己看得远,请小朋友再练练,看谁最能读好它骄傲的样子!待会儿我们下山比赛。
4、大松树听了小松树的话,怎么做的?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松树?(相机板书)
四、指导写字“回”。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细读课文,感受风伯伯对小松树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游戏读生字(在“小松树”上写着不同的生字)
2、到了山顶见到了小松树,小松树说了什么话?
谁能学着小松树的样子读一读?
3、听了小松树的话,大松树是怎么做的?
假如你是大松树,当时会怎么想?
小松树一直都是这样骄傲吗?它是怎样改变的呢?
二、深入理解,体悟语言。
1、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
自读课文,想一想你明白了什么?(风伯伯和蔼可亲、关心他人)
2、以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呢?
①理解“摸着、托起来、训多了”。
②读中感受风伯伯宽厚待人、和蔼可亲、语重心长。
③抓住①的三个词,读出风伯伯的话还骄傲吗?谁能说说,洛阳宫学他现在的样子?
这时小松树会想些什么?
小结:小松树知错就改也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
三、指导写字,巧于识记。
1、识记偏旁。
2、说说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
3、引导写左右结构的字。
4、范写。
四、趣味作业,准确答题。
1、生字开花。
()
|
()—很—()
|
()
2、仿写句子。
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自己对课文中每个人物的理解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表现出来。
2、能抓住重点的词语和句子感受小松树的骄傲,通过理解风伯伯的话,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3、能用“比”来结合实际生活练习说话,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4、能根据相应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加以练习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说话力。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松树和大松树》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和谁?
2、这两棵松树,一棵大,一棵小,谁来读读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
(1)读后教师做相应的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你心中的小松树不大。
(2)提示学生把“小”字读得轻细,把“大”字读重长。可给予相应评价:小松树是小松树,大松树是大松树,他们之间的大小有区别。你读得真好!
[
3、课题读得很不错,那下面的这些词语你们能读好吗?(出示词语)学生自读,再指名读--一行一行地来读。
一棵松树回答惭愧
风伯伯大山爷爷孩子
摸着低下了头托起来
(1)谁来读第一行?(注意平翘舌音)
(2)谁来读第二行?(注意轻声音节)
(3)谁来读读第三行?——读了这一行你发现了什么?(前面一个字是表示动作的动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来读)]
二、充分诵读,巧破难点,指导朗读。
1、导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图片:大家看,大松树和小松树都长在哪里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小松树写小点;大松树写大点)
(2)书上是怎么写的呢?——出示文字: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A谁能通过朗读来告诉老师呢?(指名读)
B我们大家一起学刚才小朋友的样子来读。——齐读。
(3)是啊,小松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看到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白云姐姐在天空中自由自在散步,还看见了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如果你是这样一棵小松树,看到这些,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过渡:小朋友说得都很有道理,小松树看到了这么美丽的景象,心里就想着:我是世界上长得最高最高的松树了。当它向山下望去的时候,看到了山下有一棵大松树。这时他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小朋友自己读第二自然段,读完想一想: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小松树?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读后交流: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小松树呢?(骄傲、得意、神气……)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3)看,这就是小松树对大松树说的话,小朋友先自己读读,读完想一想,这两句话里的哪些词语最能看出小松树非常骄傲、非常得意?——学生回答:喂、多高哇、很远很远、你呢。
(4)指导读好词语:喂、多高哇、很远很远、你呢,并相应加上点。——逐个读好这几个词语,并进行相应的评价。
A指导读好“喂”。
①老师用“喂”说一句话:喂,把你的铅笔借给我用一用!听到老师这样对你说话,你愿意把铅笔借给我用吗?为什么?(没有礼貌。)
②小松树这样跟大松树说话,你觉得小松树怎样?(没有礼貌。)
③那你觉得这个“喂”应该怎样来读呢?谁愿意来试一试?——指名学生读好这个词的语气。
B指导读好“多高哇”、“很远很远”。
①多高哇,后面是个什么标点符号?
②从这个感叹号里你感觉到什么呢?
③那你能把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很高的样子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④“很远很远”又该怎么读呢?谁来试试看?
⑤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从你的朗读中,老师真的感觉到小松树能看得非常非常远,怪不得他那么骄傲呢!我们大家也一起来读读。
C“你呢”这个词语,学生在交流的时候可能会遗漏。
①这里的“你呢?”是什么意思?
②该怎么读?(要读得让我们好象感觉到小
松树在说什么话呢?)——你有我长得高,看得远吗?
③指导读出骄傲:你呢?
(5)谁能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里面,把句子读好?
(6)先自己练习读一读小松树的话,把同桌当作大松树和他一起练一练。
(7)小朋友一起读读小松树的话。假如你就是这一棵小松树,你再来读读,可以加上动作。
(8)小松树觉得自己比大松树长得高,看得远,觉得很骄傲,瞧不起大松树。听了小松树的话,大松树怎么样?(没有回答)你来猜猜看他有什么想法呢?(说话训练)
——他想,为什么小松树长在山上,而我却长在山下。
——他想,你能看得远,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
——要是我站在山上,也会和你一样看得远。
(9)可是大松树没有去理会小松树的骄傲和没有礼貌,他什么也没有说,课文里面说他——没有回答。
过渡:尽管大松树没有回答,可是小松树的话被天上的风伯伯听到了,他会说些什么呢?
3、第三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
(2)指名读读这一自然段,——出示风伯伯的话: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你从风伯伯的话中读懂了什么呢?
(3)其实我们从风伯伯的话中知道了,小松树和大松树到底谁高?那又是高多少呢?(比、高多了)。
(4)指导读好这一句话: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
(5)是啊,其实大松树比小松树高多了。小朋友一起来看看图,比较一下。
A出示句子:大松树比小松树高多了。
(7)你还从风伯伯的话中读懂了什么?(看得远、托起来。)小朋友谁会做做“托”的动作?——动作理解“托”。(“托”是从下往上的。)
(8)练习说话:所以我们说——出示:小松树能看得远,那是因为(大山爷爷把他托起来的。)
(9)看大屏幕:风伯伯和小松树说话的时候,摸着小松树的头,他的表情怎样?
(10)要是老师也这样摸着你的头,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11)那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风伯伯?
(12)风伯伯多爱护小松树呀!那风伯伯的话该怎么读好呢?
A小朋友先自己练习读一读。——谁来做风伯伯?(指名读)
B多亲切,多和蔼又关心小松树的风伯伯啊,我们大家一起来做风伯伯。——齐读风伯伯的话。
过渡:小朋友们听懂了风伯伯的话,那小松树有没有听懂呢?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一读这一段的内容。
(2)出示句子: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A“惭愧”就是什么意思呢?(“惭愧”加点)小松树为什么“惭愧”呢?
B对呀,当一个人说错了话,做错了事情,就会觉得“惭愧”。
(3)所以小松树就惭愧地低下了头。看——图中小松树的动作和表情,他多惭愧,多难为情啊。
(4)你能学学他的样子吗?——学生做动作。
(5)做得好极了,那现在我们就再来读读这一句话,体会一下小松树当时的难为情。
(6)惭愧的小松树这个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小朋友来猜猜看。
(7)看来,小松树已经改正了错误,变成了一个既懂事又谦虚的孩子。老师想送给小朋友一句名言,出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一起跟着老师来读一读。——老师做简单的解释。
第三篇: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
《小松树和大松树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2.学习生字词。读准音,记住形。指导书写“松、多、呢、回、答”。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为下文的学习铺垫。教学过程:
一、以“松”导入,揭题激趣。
1.小朋友,谁认识这个字?(教师出示“松”。指名读。读时强调:松是平舌音)嗯,我们学校的校树——小青松的“松”。仔细看看这个字,谁能教老师来写写它。(生指导教师写字,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进行书写,并且结合学生的“指导”强调:
1)这个字,左右结构,木字旁。(写)因为做偏旁,木字最后一撇变成点。2)右边是个公:撇要短、捺要长。3)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来书空:左边——
横-竖-撇-点,右边——撇-捺-撇折-点。(教师引读:松)
谁再来当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这个词。(出示:松树。出示:小松树。你领大家读。出示大松树:你领大家读。)
2.过渡: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故事。(板书完整课题)谁来响亮的读课题?(指名1生)我们一起读。
3.(出示图片)瞧:老师把它俩请来了。这是——小松树,这是——大松树(分别贴在课题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旁边)
[预设思考:结合教学生字“松”并出示课题,把识字教学与阅读课题结合,加深学生印象。出示松树的图片,形象生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过渡:它俩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小朋友们一定很想了解吧,那我们赶紧来听听故事,然后说说。(学生听后老师指名说,老师再归纳)
2、自由读课文。听了故事,大家自己去读读课文好么。请小朋友自由地读课文,注意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次,要把每个字音都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师: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啊?(4节)那老师想请4位小朋友来个朗读比赛,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谁来?(指名4位学生)其他小朋友,我们一起做评委,用小耳朵仔细挺好,看看他们谁读得最正确。
师生发表评比意见:读得一字不差的是××。读得声音响亮的是××。(难读的句子和读错的地方,老师领着学生再读一遍。)
师:还有小朋友想挑战他们吗?这次老师点名每一组出代表一名,参加比赛。在我点名之前,人人都有可能,为了小组的荣誉,自己再准备一遍吧。(生自由读课文一遍。)老师四大组分别点名1生。参加比赛。
师:小组里的要对这位同学说些什么啊?(学生可以鼓励、提醒)四位学生进行朗读。(朗读后师生评议)
[预设思考:一年级的小学生对竞赛特别感兴趣,通过开展朗读比赛,当评委,评比奖项等方式,使学生阅读情绪高涨。接着,又用赛前准备的方式,让学生再去读一遍课文,学生为了比赛胜利更是乐于朗读。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多次阅读了文本,并且是快乐地读。]
4、认一认,读一读。
过渡:看,生字宝宝自己从课文中跑出来了,还认识吗?开火车读。*请小朋友打开书本,翻到48页先借助拼音把每个生字拼读2遍。(生自由拼读生字)*盖住拼音再读读。师:生字有信心读准了吗?那老师来考考大家。三人火车开起来。出示折叠生字词卡:(1)松/松树
(2)多(这个字容易记,上下两个“夕”)/多高哇
(3)呢(这是一个表示语气的词,它读轻声,我们读得轻而短)/你呢
(4)回/答(小朋友回答问题用什么?嘴巴。瞧,回是大口包小口。答,竹子头,人下一张口。)
(5)孩/孩子 爷/爷爷 伯/伯伯(教师贴词指着:这三个词,连起来第二个读音就要念轻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里谁的年纪最大?(爷爷。是啊瞧,爷爷是爸爸的爸爸,所以是个“父”字头。下面长了胡须了。接着是谁呢?伯伯多大年纪知道吗?伯伯比爸爸稍微大一点。最小的就是“孩子”了。)按照新的排列顺序读。老师一边拿掉词语。(6)托(谁来做做动作)怪不得用“提手旁”。读读词语——托起来 小结:小朋友真厉害,生字词都能读准了。
*绿色通道上的词语,我们也要读准,自己拼拼读读。(生自由拼读绿色通道上的字)[预设思考:先让学生读准字、词,为下文读好课文打下基础。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阅读词语的兴趣,使词语朗读不枯燥。另外,在读准词时,也相机让学生识记字形。]
4、齐读全文,回归整体(师:我们把生字宝宝请回课文里,全班把课文完整的读一次好么?)
三、识记部分生字,指导书写。
过渡:(教师指着黑板)小朋友,黑板上有好几个我们学习的生字,你们都记住了吗?跟老师再一起来读一读。松-松树 多-多高哇 呢-你呢 回-回答
1.下面,我们来猜字的游戏,请听题:
1)两个部件,木字旁,公字边,什么字?或:公公靠在木头边(松)
竹字头,合字底,什么字?(答)2)有土能种花,有口叫什么?(呢)3)大口包小口。(回)
4)大夕背小夕。(多)两个夕字。仔细瞧一瞧,有什么不同?下面的夕比上面的夕稍微大一点点。夕对夕,点对点,下撇长一点。
2、指导书写:
最后还有一个“呢”。看看,什么偏旁?口字旁。指导右半边的笔顺。请小朋友看看右边的笔顺,谁来说。(强调:撇,竖弯勾。)追问:呢字第七笔,是什么?(撇)指导书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描红。(教师巡视评讲)
3、复习剩下的四个生字和二类字。1)孩子、伯伯、爷爷、托起来
2)出示二类字:棵、摸、惭、愧、低、喂
[预设思考:通过部件法、看动作猜字法、听意思猜字法等多种形式的方法对生字进行巩固复习,巧妙有趣,使枯燥的写字教学成为学生的学习乐趣。]
四、课堂小结(略)
第四篇: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部分生字,读准轻声,写好字形,了解一词多义和形声字的特点。
3、梳理文脉,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图片欣赏、朗读等形式初步感受小松树的骄傲自满、看不起别人。
4、通过合作学习,能用关键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流程:
一、看图片,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说得完整、具体更好)(出示:松树,读准平翘舌音)松树有许多种(继续看图),我们学校最高、最粗、最绿的那棵树也是松树。
2、“松”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生字,帮它找朋友变成词(领读,强调“青松”、积累)。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木﹢公,松松松)
“松”住进田字格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跟老师一起把“松”送到田字格里,认真观察,你也能写得很漂亮。(边述要点,边范写)
3、(出示词卡:小松树、大松树)看,谁来了,这是?礼貌地跟它打个招呼(先读再贴)。这是?我们可以用个什么字把它们连起来说?(完成课题)
4、这两棵树都长在哪?(看图说话,再出示段1)(读准、读顺,把两棵树的特点读出来)过渡:这两棵松树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读课题)
二、提要求,初读课文
1、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咱们要做到这些要求:读准每个字音,读顺每个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2、(出示要求)自读,师巡视,并检查读书情况。
三、识字词,通读全文 看,故事里的生字宝宝现身了,它们要看看小朋友故事读得怎么样?能读准吗?
1、出示:喂
哇
呢
呀
(1)强调轻声,读准。读完这串词,你发现了什么?(口字旁,这些字都是口中发出的声音,表示人说话时的一种语气)(2)“喂”,这是一种什么语气?(出示:喂,给我让开!)你喜欢这样说话的人吗?
(3)小松树就是这样对大松树说话的,(出示: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读准,读出小松树的态度)(4)“喂”这个词,除了表示说话时的语气,还有其它的意思。给动物东西吃,你想到那些词?把食物、药,送进别人的嘴里,你又想到了那些词?(5)小松树不仅说了这句话,它还对大松树说,(出示: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读好“呢”轻声,体会说话语气)(6)这是小松树对大松树说的两句话,连起来读。(7)这里有一个生字“多”,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边画边讲)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造字的时候,用这样一个字表示一块肉,再画一个字,又是一块肉。两块肉叠合在一起,表示“多”。现在,我们这样写“多”。(范写)学生练写,点评。
(8)大松树听了,(出示并贴:没有回答)(开火车读)(学习生字:回、答)这两个字宝宝中都有什么?“口”用来干什么?我问你说,就叫“回答”。
2、咱们再来看第二串词宝宝 出示:摸着
托起来
低下了头
(1)强调轻声,读准。读完这串词,你又发现了什么?(加动作帮助理解)(2)这些动作都是谁做的?(逐一出示)看,风伯伯来了,它称小松树叫什么?(“子”,读好轻声,读出亲切,把风伯伯对小松树的疼爱读出来了。)(3)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了这样的话,(出示: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
(4)风伯伯还说,(出示: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5)(摸小朋友的头)感觉怎样?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话的时候,小松树也有了这样的感觉(连读)
(6)学习生字:托 孩 爷(认读)“托”,从偏旁知道这个字的意思表示什么?(做动作)“孩”,让你想到了那些词?他们都是“孩子”(认识子字旁,书空)“爷”的偏旁,书空,知道爷爷是谁了吗?
这些字,它们的偏旁告诉我们字的大概意思,这样的字叫形声字。(范写“孩”)
3、听了风伯伯的话,小松树又有什么表现?(出示段4,练读)(出示并贴:惭愧)“惭愧”和《蘑菇该奖给谁》中有个词的意思差不多,哪个词?(出示:难为情)以后,我们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弄懂词语的意思。小松树为什么会惭愧地低下了头?这个问题,咱们留到下节课去解决。
四、读词语,试述文意
1、故事读完了,还记得故事里的这些词吗? 长得多高
摸着
很远很远
托起来
没有回答
低下了头(开火车练读)
2、你能用上这些词,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给个线索:山上的小松树对山下的大松树说:“
”大松树听了。风伯伯对小松树说:“
”小松树听了。)
五、习生字,集中练写。
第五篇: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设计)
一年级下册语文《小松树和大松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镇江市丹徒区黄墟中心校 朱新美 212142 【教材简解】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全文共四个自然段。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在风伯伯语重心长的劝说下,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的行为。以对话贯穿全篇,富有儿童情趣。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更易于学生理解。【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1-2)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目标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设计思路】
本课时由猜谜语导入,教学松字,编字谜记住汉字,通过大小松树图片比较读好课题,接着读好生字词,从音、形、义方面学好生字词语,然后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比赛读好课文,了解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地理位置,明确不同的朗读有不同的韵味。最后学写生字,有了先前的随文识字,后面学生对于怎样读贴,记住汉字,学生了然于胸,最后评价生字,学生掌握生字更加牢固。【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巧妙激趣。
1.师:小朋友们爱猜谜语吗?老师今天带来一个谜语,想猜吗?猜一种植物。
“一年四季穿绿衣,风雪再大全不怕。”
“头上青丝如针刺,皮肤厚裂像龟甲。”(谜底:松树)2.教学生字:松 左右结构木字旁(一个老公公靠在大树旁)3.出示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图片。
(1)小朋友,你们认识它们吗?(松树)
(2)这两棵松树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思考:结合教学生字“松”并出示课题,把识字教学与阅读课题结合,加深学生印象。出示松树的图片,形象生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4.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寓言故事。
5.读题。注意读准松Song树Shu,两个声母不同。
6.讲释寓言:这篇课文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道理,像这样的故事,我们叫它“寓言故事”。
二、初读课文,检查自学。
1.自由读课文。注意听好老师的要求: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次,把字音读准。
2、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交流读书情况。(1)PPT出示:我会读词语。(加注拼音)先看第一组词语:喂 多高哇 你呢
看:喂、哇、呢都是什么旁?口字旁。他们都是口中发出的声音,都是语气词。我们也来学着说一说。(PPT出示:多()哇)生字宝宝迫不及待地想和你们交朋友了。看,这是——“多”。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生记字形。师讲解:在古代,人们把两块肉叠合在一起,表示多。板画。)再看,这是——“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生记忆生字。小老师书空。集体书空。)
再看第二组词语:风伯伯 大山爷爷 孩子 朋友
师:这几个词语都是对人物的称呼。让我们亲切地打打招呼吧。指名读,齐读。注意读准轻声。
第三组词语:回答 摸着 托起来
师: 这几个词语都是表示动作的,你会用动作表示吗? 师:谁会做“托起来”的动作?(指名做动作,再看图片)
师小结:用手掌向上承受着东西,就叫——“托”。所以“托”是——提手旁。你能记住它吗?(书空笔顺、换一换)用“托”组词,生交流。再PPT出示,齐读:托住、托人、花托(师:花朵下部的叶子)第四组词语:惭愧 低下了头
师:指名读词。“惭愧”是什么意思?生先答。预设提示:在第6课中,我们学到了一个词语,和“惭愧”的意思差不多——叫“难为情”。所以“惭愧”的意思就是:难为情。以后,我们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词语。[预设思考:先让学生读准字、词,为下文读好课文打下基础。采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阅读词语的兴趣,使词语朗读不枯燥。另外,在读准词时,也相机让学生识记字形。](2)师:词语会读了,课文中的这些长句子,你能读通顺吗? 课件出示长句子“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师指导朗读,指名读。这句话很长,我们要注意停顿才能读好它,看这些斜线就是吸气符号,要稍稍停顿。(课件长句子加斜线表示停顿)
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逐句指名生读——师范读——齐读,读出停顿、读出标点。
4、师:小朋友们,词语读正确了,句子读通顺了,再来读课文就会容易多了。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啊?(4节)那老师想请4位小朋友来个朗读比赛,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谁来?(指名4位学生)其他小朋友,我们一起做评委,用小耳朵仔细挺好,看看他们谁读得最正确。
师生发表评比意见:读得一字不差的是××。读得声音响亮的是××。(难读的句子和读错的地方,老师领着学生再读一遍。)
师:还有小朋友想挑战他们吗?这次老师点名每一组出代表一名,参加比赛。在我点名之前,人人都有可能,为了小组的荣誉,自己再准备一遍吧。(生自由读课文一遍。)
老师四大组分别点名1生。参加比赛。
师:小组里的要对这位同学说些什么啊?(学生可以鼓励、提醒)四位学生进行朗读。(朗读后师生评议)
[预设思考:一年级的小学生对竞赛特别感兴趣,通过开展朗读比赛,当评委,评比奖项等方式,使学生阅读情绪高涨。接着,又用赛前准备的方式,让学生再去读一遍课文,学生为了比赛胜利更是乐于朗读。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多次阅读了文本,并且是快乐地读。]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看看能读懂些什么?(2)交流,从一节读懂了什么?
(两棵松树生长的地方)
进一步规范语言训练:
A山上有一棵什么样的松树?山下有一棵什么样的松树?
(突出“小”、“大”)
B什么地方有一棵小松树?什么地方有一棵大松树?
(突出“山上”、“山下”)
C用“(什么)长在(什么地方)”句式说话。
D背诵第一自然段。教师小结
三、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 多托呢
(多)两个夕字。仔细瞧一瞧,有什么不同?下面的夕比上面的夕稍微大一点点。夕对夕,点对点,下撇长一点。
最后还有一个“呢”。看看,什么偏旁?口字旁。指导右半边的笔顺。请小朋友看看右边的笔顺,谁来说。(强调:撇,竖弯勾。)追问:呢字第七笔,是什么?(撇)指导书写,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预设思考:通过部件法、看动作猜字法、听意思猜字法等多种形式的方法对生字进行巩固复习,巧妙有趣,使枯燥的写字教学成为学生的学习乐趣。] 2.教师范写,3.学生描红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生字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