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小班化教学中班级管理探讨论文
一、小班化教育的定义
小班化教育主要是指: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班级的规划中缩小班级的规模,减少班级学生的数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来制定的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改革模式。
二、初中小班化教育的优点
1、机会多———树立自信。小班化管理模式最主要的特点是班级学生少,在平常的活动教学中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学生在参与班级活动中能够更好地获得锻炼机会,获得自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知识面,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
2、关爱多———感受幸福。小班化管理模式能让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课堂表现。小班化管理加强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了更多的关心与关注。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日常变化有针对地跟学生进行交流,实实在在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真正做到良师益友。小班化管理模式不仅促使老师能够从教学中占用的时间减少,多参与学生的集体活动,也能使学生更好地在集体上感受到幸福,把班级当作一个大家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参与班级的集体活动,真正地做到班级是个大家庭,人人爱护她。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集体中得到德智体全面发展。
3、体验多———快乐成长。体验是孩子成长中重要的生活经历,没有亲身的体验,难以刻骨铭心地记忆。因为班级规模小,学生能够在各项活动中充分参与、体验、感悟,通过各种特色活动让学生体验独特的生活经历显得格外珍贵。而学生各种各样的体验教育活动又可以各种形式精心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完整的成长历程。小班教育中不仅关注活动中的体验,更关注活动之后的感悟,而各种体验活动真正发挥教育功效的时候恰恰是过程之后的感悟与体会,使得学生在热热闹闹的活动之后能真正明白活动中蕴含的智慧和道理,以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三、初中小班化管理所存在的不足
1.管理方法陈旧,重结果,轻过程。初中老师在小班化教育管理过程中,在旧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往往都重视成绩忽略教育的过程,初中老师都是在升学率的硬指标下制定相关的教学任务,老师在管理的过程中注重经验管理,忽略小班级化教育的探索创新,以常规能量化的指标来衡量教学成果。
2.管理目标模糊,重上课,轻活动。学校在实行小班化教育模式中,老师往往都是形式主义,喊喊口号,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学生课堂上的教学,而忽略了小班化的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理念,只重视学生平时上课,课下完成作业、不违反学校记录的考核上,而很少组织学生的课外活动。
四、初中小班化管理的探索
1.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
小班化管理模式班级人数在30人左右,比传统的班级人数大大减少,有利于各项集体活动的开展,班级集体活动可以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充分地锻炼团队意识,更有利的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表现自己的舞台。老师在组织集体活动之前要充分制定好活动的目的以及这次活动给学生所带来的良好的效果。例如在组织同学们爬山春游的集体活动,首先要设立一个活动目标,就是通过春游让学生开拓视野,爬山的时候锻炼学生的团结相互帮助的观念。在集体活动期间让学生自愿表演节目,锻炼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
2.创设“值日班长”制度,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在小班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老师主管班级,班干部辅助管理的模式。我们可以设置轮流班长制度,使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进行管理,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一下班长的日常工作,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具体方法如下:老师提前做好工作计划,设立值日班长一职务,每天选择两名学生作为值日班长来具体管理班级的日常工作,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地对待一天所要完成的任务,值日班长根据不同的任务可以委派其他学生进行负责,任务细分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值日班长轮流一圈后进行工作总结和评比。每个学生都要进行总结发言,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把班级作为自己的家,真正地发挥班级共同治理,共同进步的相互学习的平台。
3.建立学生个人档案,记录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过程
小班化教育模式就要要求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学生身上,要加强对每一学生交流沟通,对每一个学生有一个更详细的了解并对每一个学生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例如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具体步骤如下:通过调查沟通针对每一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平时要把每个人取得的成绩特长爱好记录下来,并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把详细情况告知家长,并告知家长平常教育孩子所注意的事项。教师和家长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学生的成长。
作者:牟善宽 冯立收 单位:日照市五莲县洪凝街道初级中学
第二篇:小班化班级管理
学习小班化班级管理体会
望海学校中学部
王立国
学习小班化班级管理体会
通过假期的学习对我校进行的小班化管理和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学习。对本学期的班级管理和教学都会有很大促进作用。
小班化教育是指减少班级人数,缩小班级规模,降低师生比例,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源自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的缩小班级规模实验。“小班化教育”的定义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发达国家的教育似乎就是以课堂人数少、班级组织灵活、授课方式多样而赢得人们的羡慕,而随着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不断降低,生源人数的逐步减少,那些在生源大战中不占据优势的普通初中学校如何通过小班化教育的实践与创新,来实施精细化教育,让更多的普通学校的孩子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更加自信、阳光,成为更优秀的自我。
就传统大班而言,“少一半学生,多一倍关心”成为小班教育最吸引人的亮点,试想,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能得到多一倍的关心呢?揭开小班化教育的面纱,教师对孩子更多的关心只是一种外在的表像,而如何让将这种关心化为学生内在成长的动力才是关键。
一、与传统大班相比,小班孩子的三“多”与“三少”
1、机会多——树立自信。30个人左右的一个小班,宽敞的教室、独立的书柜、灵活的座位,变化的教学方式,无疑为学生提供和了一个优质的成长环境,在这样的集体中,实行全员设岗成为可能,通过集体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表现自己。
不论学生成绩是否优秀,小班化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每一个孩子需要被肯定,需要被鼓励,在小班环境中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显得尤为重要。进入初中的每一个孩子正值少年走向青年的人生转折时期,自主意识明显增强,在进入中学新集体之际,迫切渴望被新集体认可,在小班中可以让每个孩子有平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就是尊重并充分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
小班课堂中,学生人数少,教师能够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接受程度,适时的提问不同类型的学生,让每个人充分参与学习和讨论,在这样的成长氛围中,孩子能够很快找到自信,从而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2、关爱多——感受幸福。“让学生因班主任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也是小班化教育的亮点所在,因为“班级人数少一点,教师关爱多一点,沟通交流勤一点,课外辅导实一点、成长进步快一点”,从而极大的促进师生关系的融合,揭开了小班化精致教育的面纱,“关注生命质量,享受教育幸福”成为教育的追求目标。如通过教师为学生记录成长日记、为学生拍摄活动中的各种照片、精心设计各种特色活动、与每个学生坚持对话交流、让班级充满浓浓的人情味等,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幸福指数。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爱是任何教育者成功的必备秘笈,小班教育让这种爱更加具体化、行动化,从而让爱洒满每个孩子的心灵。
3、体验多——快乐成长。体验是孩子成长中重要的生活经历,没有亲身的体验,难以刻骨铭心的记忆。因为班级规模小,学生能够在各项活动中充分参与、体验、感悟,通过各种特色活动让学生体验独特的生活经历显得格外珍贵。而学生各种各样的体验教育活动又可以各种形式精心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完整的成长历程。小班教育中不仅关注活动中的体验,更关注活动之后的感悟,而各种体验活动真正发挥教育功效的时候恰恰是过程之后的感悟与体会,使得学生在热热闹闹的活动之后能真正明白活动中蕴含的智慧和道理,以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小班化教育为孩子创造了种种有利条件,但现有情况下,我国的中小学小班化教育仍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小班教育中仍有许多明显的困惑:
4、对手少——盲目自满。班级人数减少,竞争的对手也自然减少,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生易被眼前的成绩所满足,缺乏毅力与耐挫力,认为自己在班上名列前茅,恕不知在更大范围内的竞争还更加激烈,让学生明确自己对手与努力的目标显得十分必要。而在仅有20多人的集体中生活,学生的交友圈子也比较小,不易从更多的同学身上学到更多的长处,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团体,在学习上如何树立远大的理想,在班级交往中更好的实施同伴互助,是值得小班教育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
5、时间少——压力过大。大多数人认为,从传统的大班40-50个人的教学转为30个人左右的课堂教学,小班中的孩子不仅应该学得轻松、而且应该玩的快乐。而实际上,目前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对小班教育的高期待值一旦与小班学生成绩简单的画上等号,对这些学生来说就将承担比大班学生更大的压力。各门学科的教师也有了充分的时间进行个别辅导,而教师之间如何有序的安排时间,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学习与心理负担,是小班班主任迫切需要协调的重要工作。
6、样板少——缺少标准。小班化教育中我们鼓励让孩子的个性得到尊重和张扬,现行的学生评价制度中可以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设立标准进行批评定,然而什么是个性化的学生的评判标准却让老师很困惑,我们每年可以轻松的评选出三好学生、学习标兵、各科学习进步之星、文体艺术之星等,但是这些仍然不是个性化学生的评判标准,因此教师最终还是以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和评价小班学生,最终难使小班学生的个性真正得到彰显和发展。
二、与传统大班相比,小班班主任的三“易”三“难”
小班化教育需要班主任更用心的去管理这个集体,去认真研读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教育而不是让教育选择合适的学生,对班主任来说,小班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比大班更精致、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变环境易,变理念难。散发着花香、书香、墨香的温馨、舒适及个性化的环境布置是小班的特色,独特的文化气息与浓郁的人文关怀是小班的魅力缩在,从环境开始改变是每一个小班班主任带班之初的工作落脚点,它利于班集体的在初期阶段的迅速形成,并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产生归属感,减少适应新集体的时间。然而小班环境的布置不能象家庭装修那样成形后便一成不变、主人懒得打理了,而是应该与学生成长同步、随生命季节更替。每个学校对班级环境布置都会有一定的要求,而小班教育更需要的是班主任能将环境育人的理念坚持三年,并在日常的每一个教育细节中体现环境育人的理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班主任简单的将班级环境布置的任务交给学生干部完成,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理念,难以将环境育人的功效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失去了一个极好的激发班级活力的阵地。
2、重个体易,重全体难。小班化教育中每个学生都需要得到班主任的悉心的关注和指导,受传统大班教育的思想影响,我们的许多小班班主任仍然习惯于重两头、带中间,习惯将工作中心放在班级个别学生身上,而那些在班级中听话的、个性不太显著的孩子往往因为不会给老师添麻烦而容易被忽视,老师在对同班学生中关注程度上的深浅不一易造成部分学生的心理压抑与失落,这在小班教育中应该尽量避免这种不均衡,让每个孩子觉得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如通过师生在周记中的深层对话、用网络、信箱、QQ等学生熟悉喜爱的方式交流、用一线通经常给家长发送教育经验、记住每个孩子的生日并在特殊的日子送上特别的惊喜„„只要班主任用心,将每个孩子当成宝,才能真心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才能成功打造一个特别优秀的小班团队。
3、学经验易,成特色难。小把化教育也是个性化的教育,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班级、不同学校,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我们都可以尝试、学习和借鉴。然而独特的才是优秀的,一个班主任要在小班教育领域做出一定的成绩,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没有形成自己的班级管理特色,是难以提升和超越自我的。我们在培养个性化的小班学生的同时,也寄希望于能通过小班班集体特色的建设打造一批有个性的优秀班主任,小班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沃土,一个能将自己发展与小班孩子生命成长融为一体的教师一定是优秀的,为实现这个目标,班主任必须走实践、积累、反思、创新之路,只要这样,理想中的小班化教育才能与我们渐行渐近。
第三篇:初中班级管理论文
提高个人素质,寻求班级的良性管理
陕西省山阳县延坪镇初级中学吴浩
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素质教育良好开展的首要基点。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主要依靠管理者的合理有效组织,在重要的班级管理者中,班主任是最核心的管理者。班主任素质的高低、管理方式和手段是否的得当,直接影响班级管理成效的好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班集体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班集体学生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氛围,从而影响良好的班风班貌的形成。
结合《班主任管理学》的有关知识,以及班主任工作的感受,写几点我个人对班级管理的感想。
一、作为班级管理者中的核心管理者——班主任,应该全面提升和完善自身素质。《班级管理学》中讲到:“合格的教师,应该有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正直的师德、全面发展的师观、教书育人的师能、严禁求实的师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有无法替代的巨大影响作用,综合素质应该比一般的教师更全面、更完善、更具备楷模的魅力。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全面提升和完善自身素质。
首先,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坚定不移地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解决和处理日常班级管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运用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观察和处理班级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坚决拥护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奉献终生以及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等。
其次,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如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实事求是,严于律己的工作作风;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坚定不移地履行各项要求,做好日常生活、管理工作。
再次,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还应该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深厚的专业知识尤其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以及班级管理知识;应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善于分析学生,掌握学生的整体情况,并及时处理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隐性和显性问题。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扎扎实实地检查自身素质是否过硬,具体要求是否达标,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做合格的班级管理者。
二、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从整体上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心理。
初中时期的学生,生理、心理都开始发育成长。这一时期的学生,开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他们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学技能的第二时期,同时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时期。因此,班主任要从整体上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耐心寻找他们的心理转变特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抓好班级学习常规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班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抓好班级学习常规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班级工作中的学习计划、学习总结、作业要求以及规范学生学习行为,这些步骤和环节一点也不能马虎;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做好各科课代表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将老师的要求及时传达给班级同学,同时也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任课老师,为任课老师正确制定适合班级教学的教学计划做准备。适当的时候,班主任出面做好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良性沟通,积极营造使任课老师在班上愉快授课、学生轻松学习的氛围。
3、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发挥好班会的沟通交流作用,及时表扬班级同学所取得的成绩,重视精神鼓励,加强学生之间的良性合作与竞争,争强争先,勇于夺取先进的精神。
学生易于满足于小小的表扬,一点点小小的成功,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用表扬鼓励进步,鞭策后进的学生,比批评学生的效果要好的多。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适时表扬,鼓励班级学生进步,形成良性班级管理氛围。
班级要发挥其良好学习氛围的作用,应多做一些鼓励学生的措施。如班级设立知识竞赛,让学生广泛参与进去,在竞赛中体验获得知识的快感;也可以在班级设立读书角,让学生定期在班上总结前一阶段读书所收获得的知识与感受,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掌握能力。
同时,班级也可以设置一些讨论会,让学生发表各自不同见解,调动学生积极性;或者在班上设立学习园地,表扬学生的进步,上章上榜,激励学生继续努力,也可以鞭策做的不够好的学生改掉缺点,争取进步。
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搜集名人名言,建立自己的座右铭,以座右铭来激励他们努力上进。班主任在这些活动中要做好导向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用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4、有针对性地开展与个别学生谈话。
一个班集体,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不可能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学习。个别学生由于某些外在因素的影响,暂时不会去努力学习。作为班主任应该针对具体情况,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好个别学生谈话工作,及时纠正学生思想,让学生健康发展。同时,也为班级良好发展做好基础。在谈话中,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实际及其心理特征,有耐心有毅力地与学生谈心。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合乎其发展的学习计划,鼓励学生学习自信心、自主性、能动性,要确保班级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5、做好模范表率作用。
初中学生具备好动、好奇的心理、生理特点,他们对新奇事物特别关注。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关注范围内。成功的教师,充分发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而有些老师却只注意“学高为师”,而忽略了“身正为范”的要求,不注重对自身的要求。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严格做到,只有发挥“身正为范”的作用,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老师要求学生提前五分钟到教室,自己就得提前十分钟到达教室等待学生的到来。当学生们走进教室看到有老师在教室里,就会在内心深处感觉老师先到,在心灵深处自然而然地对老师敬佩起来,在日常生活中无形中把老师作为榜样,向老师学习,身正为范的作用就可以得到较好的发挥。
当然,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能做的还很多,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片面见解,在此提出我个人的几点感想,希望能带给同行带来有益帮助。
第四篇:初中班级管理论文
民主、科学管理班级,打造特色班级
班主任工作的最高目标就是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营造一个学风优良、班风校正、蓬勃向上的良好环境,让集体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充分的成长。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教育者和服务者,怎样才能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呢?我想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谈一谈,怎样走民主、科学的管理班级之路。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师生关系是各种教育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班级中的师生关系对每个学生和教师的情绪、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班风、有利于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要设计者、教育过程的主调控者何教育成败的主要责任者。所以,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工作作风和人格品质。下面就我自己在师生关系构建上的一些做法,与各位分享交流。
首先,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当学生的朋友。我国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传统上,师生之间的地位并不平等,学们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老师的安排。这种文化根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紧张,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因为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握有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处的大权。而现代社会要求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二者在人格上和行为上应具有可逆性。平等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前提。人际交往作为人们之间的心灵沟通,是主动的、相互的、有来有往的。人都有友爱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平等对待。人的这种需要,就是平等的需要。所以,改善师生关系,首先应从观念上改变教师占主导地位的状况,把学生置于师生交往的主体地位。比如班上的所有同学,你能顺利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对每个学生的喜好、需求与困扰主动了解了吗?要想成为学生的朋友,就必须放下教师的架子,待人正直、诚恳、随和,思想开放、富有激情并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有时,我与本班学生一起去爬爬山、到木门河去打打水漂,甚至一起杀杀馆子,还经常与他们谈学习上、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对有困难的同学号召大家去关心她(或他),当然我首先带头。我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没有辱骂过学生、没有体罚过学生,但学生对我很尊重,每逢节庆,学生给我发短信、送自制的或卡,我很感动,尤其是赵定贵同学家境那么贫困(母亲很早就离开了他,父亲神经又有问题,家中还有一个80多岁的婆婆,全靠他抽空余时间种庄稼、打工来养活一家人),金奶奶国庆假期到旺苍县城打工回来,还专门给我带两个月饼让我尝尝,我当时就流泪了,自行一份多么深厚的情谊啊!
第二,要有民主的领导方式。有人对教师领导方式进行研究分类,分成强制专制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认为民主型领导方式较优。以民主型领导方式为指导的班主任在班干部选举、评优选模绝不包办代替,而是征求全班学生的意见,在班级体计划的制定和班级活动的开展方面尽量征求同学的意见,这样学生才愿意同老师一起工作,他们会相互鼓励,独立承担自己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教师不在时,他们能自觉地学习、工作。
第三,多和学生沟通。教育基本上就是一个沟通的过程。除了平时应多和学生谈心外,尤其应注意每当学生犯错时和学生沟通的艺术,千万要冷静,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想:他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对其他同学有没有影响,有多大影响,问题普不普遍,然后才分类处理,如是较普遍的问题或影响较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他做得对不对,为什么,怎样杜绝类似的问题出现,使全班都受一次教育。如仅是个别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宜采用个别谈话,要犯错误的学生主动找找犯错误的原因是什么,犯错前你是怎么想的,现在你又是怎么想的,如何保证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最后写下来保存起,时时提醒自己。对极少数品行恶劣、又不愿认错或累教不改的学生可以请家长或监护人协助教育。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破口大骂一通,不仅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师生之间易形成对立情绪。有时,要懂得如何保留不同的意见;有时,过分争执无益于自己且有失涵养。通常,应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发表意见,反而让人捉摸不透,谨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对教师而言,沟通不仅意味着具有充分的词汇、合符逻辑与清楚明白的表达方式,而且意味着要针对学生的水平,在各种情境下用学生最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观点。
第四,养成良好的职业良心和人格特质。教师的职业良心,是对“树人”的社会责任自觉接受以后,升华为甘为“人师”、“人友”、“人范”、“人梯”的崇高义务感。“人师”,乐于为师,爱岗敬业;“人友”,乐与学生为友,倾心交流;“人
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人梯”,勇于奉献,甘为人梯。在人格特征上,要宽容,要善解人意,要有自信心。要善于宽容学生在成长中难以避免地出现的无知和莽撞;要善于体验学生体验到的情感,理解他们成长的烦恼;要学会期待,对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好学生富有信心,才能博取学生的信任,才愿意与你交往。教师应特别关心四类人:一是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二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三是学习上有困难、纪律表现很差的学生;四是人际交往中的“孤星”。对这四类学生多从思想上、经济上给以适当照顾和关爱,既符合人道主义原则,又体现教师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2、科学确立班级奋斗目标。
马卡连柯主张,我们应该不断用未来远景吸引和鼓舞学生,应该不断在集体面前提出新的任务,鼓动集体成员为实现新的目标而不懈地努力,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培养他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使集体永远保持朝气蓬勃和愉快活泼的情绪,推进集体达成新成就。
班级共同奋斗目标的制定要难易适度、分层制定、还要不断完善。班级共同目标的确立,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征求全班学生的意愿,制定出难易适当、符合本班实际的目标,既不能高不可攀难以达到又不能轻易达到,否则,过难会失去吸引,过易又缺乏动机。中等程度最适宜。我在2008年春季,接手一个六年级下学期的班级,学生还没熟悉,又小学毕业了,班上学生基础普遍较差,上课糟糕的学生多,甚至与科任教师唱对台戏的也不少,有时一些青年教师实在维持不了课堂秩序,就把调皮学生给我支来,我当时也很头疼,对个别学生做了许多次工作,效果就是不明显。我陷入了沉思: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可还没等我弄明白,毕业考试又到了。结果,语文课考了长赤片区倒数第一名,数学倒数第二名。但庆幸的是学校安排我下半年初中招生,除十几名尖子生到长赤中学就读外,其余大部分还是原班学生。去年秋季,我当初一班主任,先利用课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作调查、个别谈话,了解学生对初中生活有什么想法,对班集体有什么建议,让大家思考:为什么升学考试时,我们考的那么差,如果初中也是这样,你还有前途吗?结果,出乎我的意料,许多学生居然说得头头是道,有分析、有建议、有期盼。我心中有了底,与学生商议,制定出我们三年班级发展的规划,以及每一个学年发展的规划,后来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我们又制定了
一系列的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开展“在156 个台阶上“的活动,让全班同学畅想经过初中三年156个星期,你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班是一个什么样的班,为此,你能做些什么,又该做些什么?经过一个月的想象、讨论、论证,大家一致同意应建成这样一个班集体:“和谐奋进、务实创新”的班集体,并将班级更名为“远志班”,共同制订了班级誓词和班训,让每个同学明确在三年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造;班级升学率达60%(其中重高达25%),100%的同学毕业。同时,进一步制定了每个学年的中期目标;初一建优秀班委会,组织一个高凝聚力的班干队伍,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建立班级共同目标,形成优良班风学风,重抓养成教育;初二明确提出建“学习型”班集体,打造特色班级,在初中学习产生分化的关键时期,重抓学习效率的提高;初三建成“书香班级”,人人热爱学习、乐于读书写作,愉快地迎接升学考试。有了长期和中期目标,每个学期、每个月、每周还应有班级的小目标,这样工作的目的性才强,才能保证不被各种检查、班级临时任务冲淡班级奋斗目标,中长期目标的实现才有可靠地基础。同时对原来目标中不明晰、不确切、不恰当的地方要随时完善。
3、选拔、培养、使用学生干部。
要使班级的整体目标、工作计划得到落实,班主任的工作得到学生认可和拥护,使学生成为组建班集体的主人就必须民主选拔、认真培养和大胆使用学生干部,让他们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他们的工作区组织同学和引导同学,真正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选拔学生干部应有一定个标准:应选那些思想品质好,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并愿意为大家服务的同学担任班干部,如是刚招的新班,应先观察、了解、寻找预备人选,可先由老师提名、自己介绍,再由同学投票,也可以毛遂自荐,试用一定时间再做定论;等全班同学相处熟了,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无记名投票选举自己称心如意的班干部。为了使更多的同学得到锻炼的机会,还可以设一些临时执政岗位,如“值周班长“、”值日班长“之类,还可多设一些管理岗位:如书报管理员、灯长、路长、室长、园长(管理花园)之类,培养为大众服务的意识。干部选出来,还要注意培养和使用,首先应摸清学生的思想,部分学生中有”当干部不合算“、”吃力不讨好“的想法,关键是要他们懂得做人应有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有为集体出力的思想,明白当干部是不辜负同学们的信任和锻炼自己的机会,绝不
是“不合算”、“不讨好”的行为;二是在班集体活动中培养班干部的热情和能力,无论是主题活动、文体活动、评比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去组织、去设计,让他们在“台前”亮相,班主任在’后台”指导;三是教育他们要抓紧时间学习,既要善于工作,又要善于学习,对一些学习上确实有困难的干部,应联系科任教师给以个别辅导,是他们逐步撞过学习上的难关,坚定当干部的信心;四要注意保护班干部的积极性,创设良好氛围,为顺利工作创造条件,全体同学之间应团结信任、应由集体主义依荣誉感,服从干部的指挥安排,如有意见应采取恰当方式途径提出,但原则上应先执行,少数必须服从多数,班干部工作方法却有不当,经全班同学讨论后改正,必要时班主任出面承担责任,他们就不会因困难和挫折打退堂鼓;五是交给工作方法,争取工作主动,应能根据中心工作提出自己的工作设想、定出工作计划、并做好工作总结,对一件具体工作会抓住中心、周密安排各个环节工作,会辩证分析形势与问题、辩证地评价别人和自己;六是注意对班干部表扬不要太多,以避免滋生骄傲情绪,批评时要有分寸,让“个别差生”当干部需慎之又慎。总之,对学生干部既要交给任务,又要教给方法;既要大胆放手,又要小心扶持;既要热情鼓励,又要严格要求;既要在培养中使用,又要在使用中培养;支持、鼓励并发挥其特张是使用班干部的主要方法。
4、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现代教育正在由单纯的学科教学向学科教学与人文文化熏陶相互渗透的综合化方向发展,现代管理正在有外显的行政管理向内隐的文化驱动方向转变。文化影响力的大小已成为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是否具有现代性的重要标志。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的一项重要课题。广大农村学校由于受到各种条件限制,班级文化建设一直是很薄弱的,对农村学校班主任而言,班级文化建设可谓任重而道远。
有人把班级文化建设概括为“三个系统”:健全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目标引领系统;丰富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环境熏陶系统;完善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保证调控系统。
(1)、精神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体现着班级的价值观,是班级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
向、审美观念等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也是值得全体成员依赖的东西。具体地讲,包括班级目标、班训、班级誓词、班歌、学风、班风,主体是班风。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行为准则,它能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建设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归属感。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应从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和培养创新精神三个方面着手。师生关系融洽、同学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理解,才能达成一致目标,教师的引领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发挥,师生的创造力才有保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唤起人实现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陶行知也说:“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做真人。”教育的最终价值取向就是教会学生做人。教学生做人,具体地讲,第一,以人为本,诚信待人。诚信乃立人、立国之本,当今社会上许许多多弄虚作假的现象无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如抄作业、考试时作假、欠债不还、偷窃财物、集体犯错相互隐瞒、经常说谎等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爱发生在六年级和初一时,是令班主任很头疼的事情,我经常引导学生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实在人,对有违诚信的言行适时进行批评教育,强化“诚信光荣、不诚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形成诚信者人人夸、不诚信者遭鄙视甚至受惩罚的道德氛围,使学生学习一些关于诚信的知识,引起学生对诚信问题的关注。第二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对自己的言行、对集体负责,将来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第三是要关爱生命,学会坚强自立,善待他人,善待社会,推广到善待自然;第四是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关心他人(父母、亲人、身边的人)、关心班级、关心学校、关心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存亡、关心人类的前途命运。在教学生做人方面,班主任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还可联系国际国内重大新闻、科学发明创造使学生加深认识,懂得学会做人的紧迫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特殊使命。发掘学生的创造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各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班主任的首要职责。我们应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注重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尤其是对不循规蹈矩、喜欢自作主张、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学生倍加关注,说不定又一个“爱迪生”、“诺贝尔”将诞生,可千万别在你的教鞭下失去一个发明大王。关心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
现自己、肯定自己,使学生能够自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途径,从而造就出会观察、会思考、能独立里面对困境、能独立生存、有创新精神的一代人才。
(2)、行为文化——班级文化形成的主要形式。
班级行为文化主要体现在班级活动的开展上,班级活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主战场,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应经常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的各种集体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中亲自体验、感悟、发展,通过活动打造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的精神。班级活动的类型大致可分四类:
A、主题班会活动。班会是班主任融进班级文化的主渠道。在初一时,学生说谎较多,我们可以围绕“诚信”这个主题设计讨论、演讲、小品、相声、看3.15晚会、读书报、评评斑斑诚实守信的明星等系列活动;针对一部分同学亲情淡漠、与父母的关系紧张,我们围绕“感恩”这一主题设计了看感恩故事片、读感恩书籍、话父母恩情、感恩演讲、写感恩作文等系列活动,均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在初二时,围绕“打造学习型班集体”这个班级目标,确定了“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的主题班会,设计了研究会、讨论会、报告会、经验交流、听讲座等系列活动,目前正在开展实施中。总之,主题班会的设计一定要有针对性、要尽可能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上受到震撼,行为上得到改进。
B、开展文体活动。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个性,班主任可以结合节日或学校安排,有计划地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如歌咏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体操比赛、运动会、艺术节、诗歌朗诵会等,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从而获得自信。
C、开展评比和竞赛活动。帮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开展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积极分子”、“文明标兵”等活动,树立典型。还可在班级中设立专项奖励:茹“进步奖”、“助人为乐奖”、“特长奖”、“博览奖”等。评选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哪怕有一点滴进步都应及时表扬奖励,增强他们不断进步的自信心。
D、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学生只有在自己的亲历实践中,才能
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因此,我们及时引领学生面向社会、面向家庭、面向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参加“公益劳动”、“小手牵大手,保护环境”、“科技小制作”、“学会夸赞别人”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让学生展开了想象翅膀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获得一技之长,也融洽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适应社会的能力。
(3)、环境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心理学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环境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另外,优美的教室与环境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因此,我们非常重视班级教室的环境文化建设。其做法如下:
A、保持教室卫生。保证每天教室窗明几净,以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的学习环境,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却需全班同学长期努力,持之以恒地同乱丢、乱吐、乱扔等不良行为作斗争,培养讲清洁爱卫生的文明生活习惯。
B、美化墙壁,办好黑板报。教室四面的墙壁和四角都需精心设计和美化,使它具有育人功能,从而营造出整洁清新、充满美感、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一走进教室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同学们觉得这才是我们的教室。依我班为例,一走进教室,就可看到班级对联(“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远”)、班训(“我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我要为他人、为社会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也要为自己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班级誓词(六个特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有礼貌;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有作为”),班级特色鲜明。教室前面黑板的右方是“四表”“四册”栏,紧挨的右角是图书角,班级书报和班级手抄报放在这里。教室后面的黑板报每月更换一次,文字采编、版面设计全由学生完成,力求期期有特色。黑板两边是同学们的书法园地。教室左右两边的墙壁悬挂着名人语录,标语牌下分别是“作文园地”、“绘画展览”。整个教室的布置力求体现整洁、典雅、书香气浓,为构建“学习型班集体”奠定了物质基础。
C、创编班级手抄小报。让学生编写手抄小报,不仅能让他们施展自己的才华,倾诉自己的心声,更能促进同学们的合作能力、收集材料、整理材料的研究
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小报内容十分丰富,有科技知识、漫画、环境调查、安全常识、语数外学习方法等。小报的文字编辑、新闻采写、版面设计全靠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D、注重师生仪表美。班级物质环境文化不仅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还体现在师生的仪表上,教师的发型、衣着、打扮,都会无声影响学生的个性。一个不修边幅、解襟敞怀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他所教的学生也会跟他差不多。教师的仪表美,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的仪表美,能提升教师教学的激情。
(4)、制度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
大教育家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说:“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不是和学校宣布独立,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为此,班级的制度建设,是实行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的起点和前提,也是班级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所以,刚接一个新班时,要抓住主要矛盾,针对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例如民主定期选举班干部的组织制度,班干部岗位职责、班级班规班约、班级活动等班级管理制度,以及学习、生活、安全等常规管理制度。在这里,我重点谈谈班规班约的制定及实施的问题。其他有关班级制度建设问题将在班级文化建设里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群体,就应该有一个群体规范,规定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和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这个群体规范是在群体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它比个人规范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力更强。因此,它对一个群体具有引导作用,是每个群体成员思想和行为的指向标。班级作为群体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应该有自己的组织管理规范——班规,使生活在这个班集体的每个成员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
班规是一种极微观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规范,它是规范、约束以及引导每个班级成员的所有规则。笔者从事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深知要培养优秀的学生,打造优秀的班集体,制定一个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班规是多么重要。
去年,我接了一个大家公认比较差的班级,六年级升初中考试成绩,在长赤片区七十几个教学班中倒数第一。我接任初一班主任后,在一个月内全校闻名:有上课与老师唱对台戏的;有在家里偷钱的;有逃学两周不回家的;有多人考试作弊······至于打架斗殴更是一天无数次。这一个月令我焦头烂额。我通过观
察、调查小学班主任、走访家庭、个别谈话等多种途径,对大部分学生的个性特点有所了解:他们有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养成了我行我素的习惯;有的开始进入青春期,有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有的从小娇惯,生活条件优越,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的缺乏人生目标,无理想可言;个别学生想学好,也不知道该怎么做。针对这种情况,我冥思苦想了好几个晚上,看了魏书生、李镇西的治班经验,觉得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做人。教师的两大任务就是教书和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育人更重要。教育学生做人有多种方式,而通过班规教育学生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我决定学习魏书生老师民主治班、走科学管理班级的道路,师生共同参与,构建民主性约束机制,让学生共同参与班规的制定。这种可操作性的民主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使班规的实施可以变得畅通无阻。于是,我先找到班干部一起分析班上存在哪些问题,让大家都想办法,看能不能把我们班建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进而让他们去征求全班同学的意见,看愿不愿意使一个大家公认的烂班成为一个好班,如果愿意,能不能出出主意、想想办法。结果,出乎意料,几乎每个学生都发了言,积极性很高。我见时机已经成熟,就把班名改成“远志班”,给他们讲制定班规的重要性:初中学生可塑性强,再加上每个人的志趣爱好、性格脾气、学习成绩、家庭背景、发展目标等各方面差异都很大,各种矛盾关系复杂,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来约束,那么这个群体就会如同一盘散沙。因此,构建一个民主性的约束机制——班规,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然后,我与学生一起制定了如下班规:
“ 远 志 班 ” 班 规 班 约 十 提 倡 十 不 准
1、学习:提倡积极预习,带着问题进课堂;听讲时主动多思,积极举手发言,认真捕捉信息,及时处理信息,迅速作出恰当的反应;课后认真复习,“温故而知新”;小组多合作、多探究。
2、作业:提倡独立思考的精神,敢于质疑,向权威挑战。
3、品德:提倡“诚信”,诚实诚恳,守时守信。不骗人钱财,不做有损他人和集体的事。
4、劳动:提倡自觉参加各种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不准劳动时找不存在的借口躲避劳动,劳动时不偷懒。
5、卫生:提倡搞好个人卫生、爱护环境卫生。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洗衣被,爱整洁、讲卫生;不蓄长发、不饮酒、不吸烟;不乱用别人东西,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物品。
6、安全:提倡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不玩危险物品,不做有危险的事;遇到不可抗拒的灾祸,要保持冷静,想方设法化险为夷。
7、自律:提倡有自我发展的责任感,关注自己的成长轨迹,不断调整“竞技状态”,切忌糊里糊涂过日子;相互监督,互相提醒;不断提高自身品位
8、课余:提倡多读书、读好书,摒弃低级趣味;多参加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发展自己的特长;不进网吧、不聚众赌博,不做有损班级、学校荣誉的事;不扰乱公共秩序,不违法乱纪。
9、交往:提倡积极、正当、理性的交往,杜绝不良朋友义气;不准与外班、外校品行不良学生交往;不与社会青年来往;不准谈恋爱。
10、社会:提倡关注社会,具备公德心、同情心、责任心;有集体荣誉感,关注集体事务; 切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在班规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重视小组学习氛围的营造,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互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用班规掀起“比、学、赶、帮”热潮。同时,有明确的做人目标:做一个讲诚信、对他人对社会有作用的好人,这样的好人多了,我们的社会也就进步了。有了这样的班规,由“人治”走向“法治”化管理班级就有了依据。但要把班规落实到位,使班规成为辅助班级进入优秀行列的有力工具,在执行班规时,还有注意以下几点:
A、“情”“法”结合,实现教育公平、平等。
班规是教师管理班级的“法律”依据,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教师执行班规的重要原则,也是教师管理班级的根本法则。教师要严格按照班规的要求对学生进行管理,依“法”办事。同时,在执行班规时,还要“情”“法”结合,用爱去关心、体贴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能够自信地学习,自信地走向社会。尤其是“另类”学生(贫困生、残疾生、学困生)应得到老师无限的关爱,应抛弃歧视,给他们一片阳光;从感情入手,积极走进“另类”学生心灵,采取激励措施,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在黑暗中看到希望,唤醒他们的自信心。只有他们真正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才会努力遵守班规,不断弃恶扬善。
B、摒弃师道尊严,与学生和谐相处。
一些教师认为,既然是教育,就必须采取指责、批评、规劝等训导方式,就应该维护自己的“师道尊严”。于是,板着面孔进行单调、乏味、重复的说教,在学生犯了错误时,根本不给学生思考和解释的时间,不分不青红皂白训斥一通,结果师生关系搞得剑拔弩张,不但没能收到正面的教育效果,学生的逆反心理却越来越强,形成了“不满——麻木——反抗”三部曲,而自己却迷惑不解:我真心实意为学生着想,可他们怎么就这么不理解我?当学生违反班规时,即使气愤至极,教师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摒弃以权压人的思想,平等地与学生沟通,帮助他们寻找犯错的原因,并制定改错的方案,然后签订“君子协定”,在老师和同学的监督下努力改正。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一个又一个惊喜。
C、以身作则,师生共同遵守班规。
师生是平等的,在班规面前也一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做到。比如教师上课经常迟到不守时,能要求学生诚实守信吗?再比如教师一幅大烟瘾,要求学生不吸烟有效吗?我原来烟瘾也很大,学生中也有吸烟的,教育了多次都没有效果,后来一个班委干部对我说:“如果你能把烟戒掉,他们可能会戒掉。”我猛然惊醒,从此以后不再吸烟。
D、积极评价,让班规真正发挥作用。
在班规的执行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检查学生具体落实班规的情况,并依据班规的奖惩条例对学生的言行积极地进行评价,或者做出肯定性的鼓励评价,或者纠正学生有违班规的言行,批评与表扬都要以学生的进步为目标,让学生能把班规始终作为约束行为习惯的标准。这样,学生执行班规别的情况就会越来越好,班规才不会成为摆设。
通过引导学生制定班规,到把班规铭刻学生心中,再到不断地检查评价,使班规化成学习的动力、化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化成做人的标准,“远志班”的学生经过一年时间,逐渐学习目标明确、遵守纪律、班风好、学风浓,被评为南江县优秀班集体,多亏有了好的班规,才能打造好的班级。
第五篇:小班化教学下的班级管理
小班化教学下的班级管理
我校因受学生生源和地域的限制,于2010年秋季全面实行了小班化教学,每班人数在30人左右。在小班化教学中,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少,这样就大大减轻了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难度和负担。但在小班化教育背景下,怎样合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切实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探讨就成为每一位班主任的新课题。下面就这一年多来自己的具体做法总结了几点班级管理的经验与大家交流。
首先我们在整个工作中要做到“五心教育”。(1)感化学生要有“爱心”。爱心,是集体情感形成的核心和基础。在爱的教育下,班级学生乐观自信,懂得珍惜亲情和友情。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我们更应拥有一颗爱心。(2)呵护学生要“细心”。“细心”就是用心细密,认真周密地考虑各种问题,精益求精地把事情做好。工作中只有细心,我们才能及时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工作中只有细心,我们才能全面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工作中只有细心,我们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差错。班主任工作的“细心”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处处留心,做有心人;体现在对全班同学的仔细观察和详细了解。(3)管理班级要“精心”。“精心”管理班级,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社会群体,它牵涉到社会、学校和家庭等环节,需要操作的事情太多太多。因此,要想提升班级的管理水平,就必须在“精”上做文章,尤其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让其摒弃陋习,让好的行为内化为潜在的意识,使其成为一种自然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每个学生对班级的自我管理,使之成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4)说服学生要“动心”。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方式是“说”。“说”的艺术,在于“动心”。我们班主任只有针对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运用教育艺术说话,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同时,在“说”时还必须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情,切忌动辄发火。因为语言是最危险的武器:语言刺的伤口要比刀剑刺的伤口更难治愈。(5)约束学生要“狠心”。班主任对学生要充满爱心,但并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尊重、关心学生是一种爱,严格要求学生也是一种爱,而且是一种深沉的爱。所以我们班主任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要“管如严父”,一丝不苟,不迁就,不放松,该“狠心”时则“狠心”。
其次在具体的常规班级管理中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面管理。班级的小组以4人为一小组,分组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并顾大体进行分组搭配。每个小组中每人
都是组长,其中一人是文科组长、一人理科组长、一人劳动组长、一人行为规范组长。每个组长的工作职责在班干部职责中有具体详细的规定,每个组的成员之间都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我班班规中有详细的小组和个人操行评比标准,它包含了七个大的方面:有学习、纪录、两操、卫生、行为习惯、图书阅读和加分项目。前六个方面包含了全部同学在各方面的具体要求和规范,以及相关的加分和扣分标准。如第一:学习方面,科任老师根据上课问题的难度和回答问题的同学的层次进行不同分值的加分和扣分以及各小组在课堂表现进行不同的加分和扣分,还有老师根据同学们完成作业的不同层次进行加分和扣分。有些分是加在或扣在个人名下,有些分则是加在或扣在全组每个同学名下。在纪录、两操、卫生、行为习惯方面:就由各分管班干部和班主任一起根据个人、各组的具体表现进行加分和扣分。在图书阅读方面,我们每学月要评比每组阅读图书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比并加分。第七个方面就是加分项目,加分内容很宽泛,比如:科任老师根据上课回答问题和课堂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加分、帮助其他组讲解难题的加分、向学校播音部投稿的加分、做好人好事的加分、参加学校和县以上活动的加分(比如每学年的文艺活动和各项体育比赛)、受学校及以上单位表扬的加分、打扫卫生的小组如一周没扣分的每人都加分、一周内没有扣分的小组每人都加分等等。每学月评出先进小组两名进行表彰并且在光荣栏进行宣传本小组的特色。平时利用班会课进行小组开会、总结、定目标。同时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定期进行各类小组长开会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到了学期末要评出冠军小组、优秀小组、最团结小组等进行表彰和奖励。所有的操行评比都由相关的班干部执行并由专任班长记录整理。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是心灵的耕耘。特别是现今小班化教学下的班主任管理还有许多方面的内容,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要树立新形势下管理班级的新理念,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找出其中的新规律,并利用它来为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艺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