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音乐教学反思
音乐课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的“优”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欣赏乐曲《瑶族舞曲》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得“优”的机会。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会问一些很专业的问题:“乐曲的主题旋律是什么?三个主题旋律的速度是怎样的?”而对于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同学,教师就会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请同学们注意倾听乐曲的速度变化,听到用手势表示,如:渐慢时伸出一个手指,渐快时伸出两个手指。”······一旦发现学生能够正确表达乐曲的意思,教师立刻送给学生一个激励性的动作或肯定性的语言。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系统的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中,我发现一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往往会给人们一种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感觉。它能给学生创造一种幻觉,即感受音乐似乎并不费力,在轻松愉快的玩乐中,顷刻之间即可产生美妙的感觉,参与者虽然并没有很多的技巧或理论背景,却也能创造自己的音乐,孩子们在欣赏训练的过程中,能够经历着一种通常只有专业音乐家才能具有的合奏感。
第二篇:教学反思音乐活动离不开感受
编导语:音乐活动离不开感受,在音乐中让幼儿充分的去感受音乐是很重要的。我们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创新,幼儿身上潜存着丰富的创造力和敏感的思维能力,我们要把孩子融入到音乐活动中,促进孩子多元智能的开发。
音乐活动离不开感受,在音乐中让幼儿充分的去感受音乐是很重要的。我们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创新,幼儿身上潜存着丰富的创造力和敏感的思维能力,我们要把孩子融入到音乐活动中,促进孩子多元智能的开发。从感受音乐入手教幼儿学习音乐,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表现欲和自信心。会表演、会创编学习积极主动,印象深,记得牢,从而使“学会”变成“会学”再到“创造性的学”,使幼儿在充满音乐欢快、愉悦的氛围中让幼儿扎实的学到知识,并利用已学的技能进行创新,发展提高了幼儿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教唱歌曲时,首先让幼儿感受曲子,理解歌词,从而启发幼儿表达出来。在学《高高的苹果树》这首歌时,我用简笔画的方式画了一个高大的苹果树下画两个席地而坐的小孩,简单、明了。让幼儿联想自己在树下会干什么?在丰富实际感受的基础上对歌词中的词意有了进一步理解,使其产生相应的感受,然后我用歌词按照歌曲的节奏来朗诵它的内容,并让幼儿学习。当幼儿学的容易时,他们对自己有了信心,对活动有了兴趣,也促使他们会自然的按自己的意愿感受音乐、表达音乐。然后我示范演唱歌曲。让幼儿学唱三遍后我把画上的苹果擦去换上几个橘子,让幼儿来学习创编新的歌曲。最后让幼儿来想出还可以换成什么水果树。边唱边跳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是他们的发展特点,他们的表现有了粗浅的技能和经验,他们不但喜欢用歌声来表达感情,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平时多让幼儿观察自然、生活中的一些启发,同时也给幼儿一些示范动作,教给他们一些表达方法。在创编动作时,当唱到“我们唱歌,做游戏”时,幼儿都会随着音乐结合生活中的事创编各种动作;如:两两相对拍拍手;几个人拉成圆圈开心的转一圈;站在地上点头等;在创编动作中,逼真的表现出了孩子们投入的喜悦之情。
我觉得这样上有几个好处:
1、用简笔画来代替了原来的图片,简单、明了,减少了教师准备教具的时间,但却不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我想这样的方式可以多用。
2、活动环节清楚,层层递进。从学唱、仿编到创编,逐步加深难度,使活动富有挑战性,而不是机械地反复。而且在学唱仿编不同的水果树时幼儿也同时在熟悉、学习歌曲的节奏、旋律。
3、丰富幼儿的有关经验。在活动中,有的孩子提出换成“西瓜”,于是马上有孩子反对:“西瓜不是长在树上的”。通过的讨论、交流和碰撞,丰富了孩子们的经验。
第三篇:一年级感受音乐的教学反思
针对有效教学这个问题,在我的课堂上常常能悟出一些道理来,例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音准”是一个“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根据低年级儿童大脑直觉能力强的特点,我设计了把音准训练与已学会的歌曲的旋律相联系的方法进行练习。用学会的歌曲做音准的“参照物”,使音准这个无形的知识变成有形的知识。
节奏教学是音乐课的又一重要部分。低年级学生对节奏训练显得被动、盲从。可以从下面的方法去做:
1、用浅显的事例说明节奏的重要性。
2、循序渐进,做到一找、二练、三巩固。找:找出实例领会实质。练:动静交替,用跺脚、拍手、走步、师弹旋律、生打节奏,或用乐器(打击乐)敲击等方法练习。巩固:用“变速”(每遍速度一致)方法,学生乐于接受。
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爱活动,想象力丰富。单纯的一味的教唱,将会造成歌曲艺术形象的单薄贫乏,并影响学生的唱歌兴趣。为此,我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教学:
1、设计“木偶剧”、“童话剧”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风趣、诙谐的情节领悟歌曲情趣。
3、用儿童化“串词”反复复习旧歌,再次揭示歌曲的艺术内涵。比如:
师:“同学们,别说话了。小弟弟要睡觉了,我们唱首摇篮曲拌他进入梦乡。”学生以放慢、安静的情绪唱起《摇篮曲》有效教学的例子有很多,但是只要对学生有所帮助,能提高音乐的教学水平就是好的教学!
第四篇:有关音乐听觉感受能力的教学反思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因此先唱歌、后识谱和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但是我却发现,在农村,其实很多同学对简谱并没有了解,他们没有那么好的先天素质,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但学生没有对该曲目起到兴趣,也把课堂前15分钟的宝贵时间也白白浪费掉。对此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为主。条件允许的时候还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对于有素质的学生,也可以让她来做带头作用,教大家一起来识谱,这样就起到了带头作用。
第五篇:感受音乐
5.感受音乐 教学目标 :、认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可以用色彩与线条来表现。、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曲子的感受。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感悟音乐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渗入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通过听音乐把自己的感受画出来,并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活动。
教学难点:
通过听音乐把自己的感受用点、线、色画出来,并注意视觉与听觉的协调活动。
教学过程: 一.热身激趣导入
1.播放阳光活动健身操音乐,学生跟随音乐跳健身操。
师:同学们跳得真好,这是我们每天下午阳光运动跳的健身操,能说说你跳操的心情吗?这首音乐给你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谈谈体会)
2.师:刚才我们用美术的舞姿和言语表现对音乐的感受,你想试一试用画画来表现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听听画画的美术活动,把你对音乐的感受画出来。(老师板书:听听画画)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音乐舞蹈启发学生说出对跳舞的感受从而引向用简单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给学生设好台阶,降低学习难度。
二.综合体验
1、感知描述画面谈感受。出示康定斯基两幅作品
1)师:这作品的表现方法很特别,画面里并没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却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请你谈谈这两幅作品给你的感受。
①看到这张画,你想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 ②画家为什么这样画?(学生回答谈谈感受)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老师很开心。这两幅画都是抽象画派的代表人物康定斯基的作品,它们都表达同一个内容——音乐。这两幅画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动听的音乐在画面上回荡。
2)师:这两幅画面分别表达的是怎样的音乐呢?我们听两段音乐,同学们感受一下,哪段音乐跟哪幅作品最适合,为什么?
播放《命运交响曲》和《小步舞曲》。(学生回答说说选择及原因)
【设计意图】:选取两幅视觉效果较强烈的抽象画,和两首区别较大的音乐,能给画选择适合音乐的活动,激活感觉联通。
2、游戏探究线、点与音乐的联系。1)通过游戏发现音乐与点、线的关系。
师:画家是怎么把绘画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呢?我们来玩个游戏,同学们听两段音乐,你可以指挥彩带或桌面的物品作为道具表现音乐的节奏,思考你是怎样指挥的?
① 播放剪辑的《小步舞曲》里节奏由慢转快的片段,学生舞动彩带(预设)。② 播放剪辑的《七月火把节》里的鼓乐。学生用道具敲打(预设)。师:同学们表演真精彩!请说说你是怎样跟着音乐来指挥彩带跳舞的呢?(学生回答谈体验)
师引导:节奏慢时彩带象绘画中的什么线?节奏快时又是什么线?鼓乐象绘画中的什么?
(学生回答谈自己的发现)师:老师也想表演,听听老师的敲击表演,想想用点去表现的话,画的点有什么不同?
老师敲打“咚嗒嗒,咚嗒嗒”(学生回答)
师小结: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线去表现音乐节奏的快慢,节奏强弱则可以用点的大小,浓淡,疏密去表现。
【设计意图】:让学生随音乐挑选用道具表演,通过观察道具的变化 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解决了教学难点:点、线与音乐的联系。2)尝试用点和线绘画音乐。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的指挥家,我们把你的指挥表现在纸上吧,谁愿望和老师一起来画?
播放音乐,选2位学生和老师一起跟着音乐在画板上用笔墨画出点和线。其他同学用手在空中画。
(教师和学生进行绘画活动)
请同学说说师生合作的画的看法和建议。老师结合学生建议小结绘画时要注意的情况,比如构图的疏密等。
【设计意图】:老师与学生一起听音乐尝试绘画,把之前发现的点、线与音乐的联系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感受画音乐并不难。激发学生绘画的欲望。
3、探究色彩与音乐的联系。
1)看两段音乐动画,小组讨论色彩与音乐的联系。
师:刚才老师与同学们把对音乐的感受用点、线画出来了,看看我们的画跟屏幕上的画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一幅彩色的抽象画)
(学生回答)
师:我们怎样用色彩去表现音乐呢?请听两首音乐,你可以看动画欣赏,也可以闭上眼睛欣赏。
(播放《民乐:喜洋洋》和《竹林听雨》音乐动画,学生欣赏)小组讨论:
①说说两首音乐给你什么感受?
②两首音乐分别可以用什么颜色去表现?为什么? 请小组代表发言。老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2)听音乐给画板上的师生作品添色彩。
师:我们听一段音乐,同学们想想用什么颜色表现,指挥老师把刚才的师生作品添上颜色。
播放音乐,学生感受音乐,说说适合用的颜色,老师根据学生意见给画添上色彩。
师:看着我们的杰作,你最想说什么?你能从画感受到音乐的回荡吗?(学生谈谈对作品的看法,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视频与音乐的匹配展示,使学生明白轻柔的音乐与欢庆激烈的音乐分别可用什么色彩表现。小组交流让学生的想法更加丰富,不再局限于红,绿色。学生指挥老师根据音乐添加色彩,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示范作用。解决了学生如何上颜色的难题。
4.赏析同龄儿童听听画画的作品。
师:刚才我们是用笔墨、颜料去绘画对音乐的感受,现在我们看看同龄的学生用色彩笔或油画棒怎么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课件展示同龄儿童听听画画的作品)
师:请同学谈谈你喜欢哪幅?你觉得他们画的是一首怎样的音乐?(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观赏同龄学生作品,为学生绘画创作铺垫。让学生产生熟悉感,亲切感,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接下来的创造表现。
三.创造表现
师:欣赏了同龄学生的作品,你也想试一试画吗?好,老师准备了两首音乐请你们把对音乐的感受选择你想用的材料,用点,线,色画下来。(老师准备了水粉颜料和装了不同色彩的水的矿泉水瓶,学生自带了油画棒或彩色笔。让学生自行选择绘画材料。)
① 播放音乐《秋日的私语》,学生绘画。
音乐停后。抽两张作品在投影仪展示,让学生提建议。师小结注意的问题。② 播放音乐《赛马》,学生绘画。
【设计意图】:准备能使学生容易表现对音乐感受的绘画材料,通过绘画,洒水成画,让学生充分、尽情地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四.评价
1、展评学生作品。
画完的学生自行把画夹在教室四周,学生们互相观摩,交谈,师生互评。① 介绍自己的作品。
② 说说你最欣赏哪幅作品?你想对哪幅作品提点建议? ③ 看到我们的作品你想说什么?(学生说看法,谈体会)
师小结:同学们能注重对音乐节奏、气氛的表现,并把音乐的感受画出来,非常好!其实画没有好与坏之分,只要你把内心的感受真实地表现在画纸上,你就是最棒的。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学生说看法,谈体会)
今天的美术课,同学们能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画出来。我们用掌声表扬自己。课后还要怎样呢?老师认为,同学们还要多聆听,多吸收,多创作。
【设计意图】:评价活动给学生创设了互相学习的空间,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各自的作品介绍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五.课堂延伸。
同学们今天表现很棒,老师要送你们一件礼物。让我们欣赏一个动画,再一次感受音乐与美术的完美结合!学生观看世博会瑞典馆《创意之光》的动画 师:这动画表达的是什么?(生谈自己的看法)
师小结:我们的音乐,我们的绘画的灵感都来自于美丽的地球,让我们一起保护好美好的地球家园,创作出更多美妙的音乐,美好的画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一次感受音乐和美术的联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对学生渗入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流程图
热身激趣,谈感受导入新课 感知描述画面谈感受 分析音乐与点、线的联系 分析音乐与色彩的联系 学生绘画,听音乐,画感受 评价 课堂延伸 教学反思:
这是我根据三年级所掌握的美术基本技能和知识,进行的一次教学活动尝试,目的是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艺术的方式表现和交流情感,获得创造、表现、合作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音乐与美术的联系。下面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1、变“被动”为主动。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学习伙伴,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学习,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的开放思维。
2、重过程、重思维、重实践。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考、体验,踊跃发言、讨论、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审美、创造思维及合作交流能力、艺术实践能力,使学生也提高了对学习过程的认识。
3、增强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自信心。通过本课的情感体验,学生对知识运用、创新充满自信心,他们将会把这种研究精神渗透到日常生活、学习之中,使他们终身受益。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8.未来的建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启发学生对未来的建筑展开想象,开拓学生思路。
2、引导学生用绘画方法,创作出富个性特点和形式新颖的建筑。
3、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和向往未来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建筑的形状
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创造未来的建筑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彩笔、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初识建筑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了解了解建筑(板书建筑)。师: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是建筑?(高楼大厦…..)
师:建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所不在。在你每天放学的路上,在你家附近有哪些你熟悉的建筑,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学生边介绍,教师课件出示相应的图片)
师:生活中这么多建筑,你觉得建筑的作用是什么?(居住、活动、使用)师总结:是的,人们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建筑。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童话剧《三只小猪》,当三只小猪要学习独立时,猪妈妈告诉他们要建造自己的房子。请回忆一下三只小猪分别盖的是什么样的房子(草房、木房、砖房。教师板书)师:请比较这三种房子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草房子柔软、很轻,但不结实;木房子冬暖夏凉,给人以舒适感,但不防火,而且会破坏很多的树木;砖房子结实耐用)
师总结:三只小猪的房子其实反映了人类建筑的一个发展过程,现在的房屋建筑都采用什么材料呢?(采用钢筋混凝土,教师板书)
二、发展阶段:
1、分析建筑的特点
师:建筑称得上是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卷。优秀的建筑甚至成为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的标志,你能看出以下是什么地方的什么建筑吗?(课件:北京故宫、上海明珠塔、西藏布达拉宫、香港中银大厦、北京鸟巢、悉尼歌剧院、埃及金字塔、法国埃菲尔铁塔,学生随答。)
师:瞧,这些建筑就像城市的名片一样让人印象深刻,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生:北京故宫是我国古代建筑。师:中国古代建筑大多是采用木制材料,而且有大屋顶的特点。教师板书:材料
生:上海明珠塔上有许多圆形。师:外形很有特点。东方明珠塔上共有大大小小11个圆球,恰似颗颗明珠镶嵌在塔上。教师板书:外形
生:布达拉宫是一个宫殿。师引导:对,他属于宫殿建筑。同时这座宫殿修建在什么地方了?生:山上。师板书:环境。………
2、欣赏特色建筑。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的材料、外形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让我们来欣赏更多富有创意的建筑(课件展示:鱼形屋、船形屋、机器人形屋、冰屋、扭曲的房子、水立方、会转动的房子、山谷里的房子、太阳能房子)
师:你喜欢哪个房子,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学生介绍,教师从外形(鱼形屋、船形屋、机器人形屋)、材料(冰屋、水立方、)、环境(山谷里的房子)方面总结。教师总结:现代的建筑在功能上也越来越环保,注重人性。板书:功能(会转动的房子、太阳能房子)
3、畅想未来的建筑
师:建筑走向未来,未来的建筑会是什么样子的?请同学们静静的想一想,同桌之间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学生汇报,)
想得到就能做得到,同学们的想法在未来一定会实现的,有些设计师把他们奇思妙想给画下来,让我们来欣赏他们的设计(课件展示:)
三、作业阶段: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品展示,请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特别之处。
四、拓展阶段。总结:今天大家设计了未来的建筑,当然还有未来的汽车、未来的城市、未来的学习用品,等等许多的未来等待大家去设计,通过大家的努力,相信一定会把我们的未来设计的更美好
14.立体的画面 教学目标
1.了解浮雕这一半立体的艺术形式。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运用工具将所有收集的材料加工成立体的画面。3.通过动手制作,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再创造能力。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辅助课件;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和工具,如锡纸、果壳、彩泥等。学生用具: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和工具。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寻找身边可利用的各种材料制作出立体的画面。难点:引导学生求新、求异,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有趣的立体画面。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播放课件,带领学生欣赏各种浮雕作品,为学生讲解浮雕的相关知识,由浮雕艺术引出课题《立体的画面》。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浮雕这一半立体的艺术形式的概念,对浮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忆生活中见过的浮雕作品,学生畅谈看到这些浮雕时心中的感受,从而启发学生发现浮雕的装饰作用及其特点——半立体的、平面化的。2.教师组织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看看可用哪些方法制作立体的画面。3.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看看哪些可以作为制作立体画面的材料。
4.有些材料不能直接利用,教师可引导学生寻找方法,如对材料的组合、裁切等,将它们变成可以利用的材料。
5.请学生简述本次作业的创作思路,准备制作工具和材料。提示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创意就行制作。感受边想边做的创作乐趣,学会手工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设计意图: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浮雕作品,认识浮雕的装饰作用及其特点——半立体的、平面化的。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自己的浮雕作品,并制定出制作步骤。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并了解材料的特性并加以利用,使学生学会作品从构思到制作完成的一系列步骤与方法。
(三)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辅导,并及时表扬优秀作业,关注不完善的作业,在指出问题的同时,应提出修改的建议。
(四)讲评作业
学生互评、自评。教师提炼,鼓励学生多讲述自己的制作心得与创作感受。
(五)收拾与整理
教师引导学生收拾、整理好美术工具和材料。15.我们不急的标志 学习目标:
1.了解标志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初步学会用象征的方法设计带有班级特色的标志。
2.欣赏标志设计作品,尝试用绘画的方法设计出新颖的班级标志。
3.感受标志设计的独特艺术性。养成热爱集体、热爱生活、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思想品质。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PPT课件、生活中的各种标志图片、绘画材料等。学生用具:水彩笔、画笔、尺子等美术创作的工具和材料。难点重点
重点:了解标志设计的特征、意义、学习班级标志的设计方法。
难点:用绘画的方法设计富有创意的班级标志,并用简洁的造型表达丰富的内涵。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引导学生观察班牌并设想:如果能在班牌上添加具有班级特色的标志,效果一定会与众不同。
(二)认识标志
1.让学生谈一谈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标志。
2.设置小游戏——标志图案的繁简对比。师生共同欣赏一些简洁的标志,如苹果手机的标志、耐克运动鞋的标志、奔驰汽车的标志等,了解标志的主要特点是简洁、醒目、易识别。
(三)了解标志
以典型的标志图例做讲解,引导学生学习标志的表现手法。例如: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标志主要采用了象征手法,中国铁路的标志主要采用了表象手法等。
学生了解标志的基本组织形式:文字、图形、文字与图形组合的形式。
(四)情感引导
引导学生在设计班级标志的过程中不仅要运用标志设计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体现班级的特点。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班级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能用哪些基本的图形来表现。
(五)小练习
运用一定的设计手法和组成形式,为自己的班级设计一个标志,要求快速的画出设计草图。展示几幅学生作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思路。
(六)教师示范 教师以“环境保护”为主题,设计一枚标志。通过演示,展现老师完整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过程。
(七)学生创作
教师出示设计要求,学生动手设计自己的班级标志。要求设计简洁,内涵丰富,能够体现班级的特点。
(八)作品评价
举办班级标志设计展,引导学生自评、互评。评价应紧紧围绕作品是否符合形态简洁,内涵丰富,创意独特、形象美观、特点突出等标志的设计要求展开。
(九)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标志的社会应用价值,鼓励学生为美化自己的生活设计更多精彩的标志作品。
18.电脑美术——“喷笔”画画 教学目标;1.学习Windows画图板的工具应用,特别是“喷笔”工具的使用方法。2.体会电脑绘画灵活、多变的特点。
3.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发挥创造性思维,进行构图技巧的训练。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电脑美术作品范例、电脑绘画步骤演示图,电脑机房等。学生准备:提前熟练掌握电脑的相关技术,知识。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画图板”里面的各种工具,特别是“喷笔”工具的使用。难点:用“喷笔”工具渲染出漂亮的画面效果。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软件的各种工具的操作方法以及色彩运用、构图等造型知识。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以及“调色板”等画图工具怎么用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笔刷”工具、“铅笔”工具、“多边形”工具、“喷笔”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利用“喷笔”喷点大小的操作,美化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主要运用“喷笔”工具绘制的优秀的电脑绘画作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课题:电脑美术——“喷笔”画画。
(二)讲授新知 1.教师演示。
为使学生直观的学习Windows画图软件中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师可当场演示电脑绘画的全过程。教师先运用“铅笔”工具绘制一朵牵牛花作为基本图形,然后从“调色板”中选取颜色为其填色。再运用“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方法,将这朵牵牛花的形状、大小、方向进行改变,并组合成一簇画面饱满、富有变化的牵牛花的形象。最后,教师选取“喷笔”工具围绕牵牛花的外轮廓进行喷画,使画面变得更加富有层次。2.师生共同赏析《红花》《森林》两幅作品的制作过程,分析这两幅作品中色彩的搭配及构图知识的运用。
(三)学生绘制,教师指导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引导学生动手绘制。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基本图形的绘制,并熟练使用“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工具。学习要求:用Windows画图板画花或树。教师应鼓励学生首先选用自己喜爱的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造型。其次,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的操作,制作出具有独特情趣的装饰画。最后,选用“喷笔”工具,选取合适的颜色,对形象的外轮廓或轮廓线内部进行喷画,从而进一步丰富画面,增强层次效果。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的发挥创意,大胆绘制。
(四)作业展评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通过网络上传作品并在屏幕上互相欣赏和评价。
19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收集的材料和野生动物的分布,制作出小画册或分布图。
2.让学生懂得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制作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难点:学生想象力的创新。
教具录像、图片、彩纸、彩笔、剪刀等。学具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第一节
执教时间:6月8日——6月10日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以动物世界的录象片和动物的图片导入课题:
让学生欣赏录像和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和照片说说自己的想法。师指生点名回答。
2、小组讨论,说出野生动物的习性和分布。比一比哪一组说得最好。
3、出示课题——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三、说明野生动物受到人类的破坏在地球上渐渐的减少,师生讨论该什么去保护。让学生了解一些珍稀动物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分布等。师小结: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就别忽略了它的每一件东西,哪怕是小小的动物,这小小的动物能为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想象力和快乐。
四、探究如何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而展开设计。
引导学生于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学生要怎么设计小报的想法说出来,然后经小组讨论。
师提示学生展开思路,从封面、到内容的图片和文字的穿插排版等等。以及小组的分工。第二节
执教时间:6月13日——6月17日 汇报各组收集的材料和展开的设计。
引导学生于小组为单位汇报:每个组要怎么设计小报,收集了哪些资料。
学生互相提建议,教师给于评价。
二、制作
1、以收集各种珍稀野生动物的资料和照片,制作环保的小报或画册。
2、以小组为单位来制作。
完成作业的手法可以多样,但以绘画和剪贴为主。
三、展示作业,总结评价。
1、是否有集体合作的精神。
2、是否能把自己想造型与色彩,大胆的表现出来。
3、是否能在完成作业的方法上有所创新。
告诉学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珍稀野生动物是我们的责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与探究能力。
札记:我买了一本《动物故事与面具》里面有好多野生动物的介绍、画片,每一种动物还配了一个仿真的动物面具。把它拿到课堂上,简直就是一个活教具,根本不用我讲,孩子们自己翻着互相介绍就可以了。因为是自己找到的关于动物的答案,所以记忆特别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