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Safety Rules课堂教案
Unit 13 Safety Rules 教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Unit 13 Safety Rules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单词,短语,句型和语法。
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运用本单元所学到的知识,为某个场所或活动制定安全公约或某场所的条例。
三.教学重、难点:
1.情态动词的用法。
2.条件状语从句的结构及应用。
四.语法项目:
情态动词
五.本单元重点知识内容:
1.单词:熟练掌握本单元单词表中单词的音、形、义。
2.词组:
1)go camping 去野营
2)walk on the side walk 在人行道行走
3)ride on the roadway 在机动车道上骑车
4)do some fishing 钓鱼
5)go fishing 去钓鱼
6)the day after tomorrow 后天
7)in this area 在这个区域
8)take this packet of matches 拿这包火柴
9)play with 玩耍
10)the basic traffic rules 基本的交通规则
11)obey the traffic rules 遵守交通规则
12)both…and…两者都……
13)look both right and left 左右看看
14)cross the road 横过马路
15)apply to 适应于,适合16)watch out注意观察
17)walk your bike 推着你的自行车
18)arrive at 到达
19)on time准时
20)wait quietly 静静地等待
21)stay away from the roadway 远离机动车道
22)at the bus stop 在公交车站
23)wait for 等待,等候
24)get on 上车
25)pick up 捡起,拾起
26)at the crossing 在十字路口
27)turn green 变绿
28)rush forward 向前冲
29)at the school gate 在学校大门口
30)jump off the bike 跳下自行车
31)step into the roadway 迈到机动车道上
32)get dark 变黑/暗
33)give out 散发
34)share sth.with sb.与某人分享某物
35)feel uncomfortable 感到不舒服
36)make sb.do sth.使某人做某事
37)agree to do sth.同意做某事
38)in a public place= in public 在公共场所
39)send sb.sth.=send sth.to sb.把某物发送给某人
40)set up 建立
41)be online 上网
句型:
1.Talk with your parents so that you can set up rules for going online.与你父母交谈/商量以便于能够一起制定上网计划和注意有关事项。
2.May I borrow your knee pads and elbow pads?
我可以借用一下你的护膝和护肘吗?
3.Must I walk on the sidewalk?
我必须在人行道上走吗?
4.If you ride your bike to school, you obey the same traffic rules that apply to cars.如果你是骑自行车上学,也要遵守机动车交通法规。
5.It is important to obey the traffic rules.遵守交通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6.You must look both right and left before you cross the road.在你过马路之前,你必须要左右看看。
7.Remember to form a single line to get on the bus.记住要排成一队上车。
六.重点知识讲解:
1.May I wear a helmet? 我可以戴头盔吗?
Yes, you can.行,可以
No, you mustn’t.不,你不需戴。
Sorry.I’m afraid you can’t.对不起,恐怕不行。
2.Must I stay away from this box?
我必须远离这个箱子吗?
Yes, you have to.是的,你必须离开。
No, you needn’t.不,你不必那样做。
3.We are going to discuss the basic traffic rules.我们要讨论基本的交通规则。
discuss v.讨论
4.If you walk to and from school, it is important to obey the traffic rules.如果你走路上下学,遵守交通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obey v.遵守
5.You must watch out for your safety and others’.你一定要注意你和他人的安全。
watch out 当心,小心,注意
6.If you ride your bike to school, you must obey the same traffic rules that apply to cars.如果你骑车去上学,你必须遵守机动车的交通规则。
apple to.适应于,适合。
7.You must look both right and left before you cross the road.你在横过马路之前你必须左右看看。
both…and两者都……
8.Wait quietly and stay away from the roadway.安静地等候,远离机动车道。
away 离开
9.Remember to form a single line to get on the bus.记住排成一队上车。
remember to do sth.记住做某事
10.If you drop anything outside the bus, just leave it.Get permission from your driver before picking it up.如果不小心把东西掉在车外,不要管它,如果想下去捡,必须经司机允许。
七.语法讲解:
英语中征求对方允许时常用的句型除了Can/ Could I do sth?之外(参见第12册Unit 10的Grammar Notes),也可以用May I do sth.?(我可以做……吗?)或Must I do sth.?(我必须做……吗?)
1.情态动词may表示“可以”。含有may的一般疑问句表示请求、许可时,它的否定回答不能用may not,而是can’t或mustn’t。例如:
May I use your computer? 我可以用你的电脑吗?
Yes, you can.可以。
No, you can’t./ No, you mustn’t.不,不能用。
2.情态动词must表示“应该”“必须”。否定式must not(mustn’t)表示“不应该”“不允许”“不准”等。本单元mustn’t的主要用法是表示禁止和警告。在回答must的问句时,肯定回答是Yes, you must。否定回答是No, you need not(needn’t)。表示“不必”,而不用must not。例如:
Must I go now? 我现在必须走吗?
Yes, you must./ No, you needn’t.是的,你必须走。/不,你不必现在走。
3.要求某人做某事时,可以用You must do sth.或Remember to do sth.结构。例如:
You must obey the traffic rules.你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Remember to ride your scooter on the sidewalk.记住在人行道上骑单脚滑行车。
4.不允许某人做某事时,可以说You can’t do sth.或者Don’t do sth.(参见第12册Unit 10的Grammar Notes)。语气再强一点可以用Never do sth.或者You mustn’t do sth.例如:
You mustn’t swim in the river.你千万不要在河里游泳。
You mustn’t smoke here.禁止在此处吸烟。
Never be late again.千万不要再迟到了。
Never put your head, arms, or feet out of the bus windows.千万不要把头、胳膊或脚伸出车窗外。
第二篇:儿童画课堂教案
[教学设计] 找小鱼
一、课程分析
1.指导思想:
本课是一节儿童画基础课程,用生动的方式教授学生点线面的基本绘画知识。
2.(1)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讲授使学生认识点线面
学生能利用点线面的不同组合构成美的画面
认识点线面的美,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
(2)学习材料:
油画棒、铅笔。
3.教学过程: 点:
课前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些大树和小草。
黑板上的树和草口渴了,哪位小朋友能为它们下点雨?
很好,小树小草正向你道谢呢。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只是添加了一些小竖点就 使画面上出现了一场雨。看来这个点的作用还不小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动物我们来看看它的身上有什么样的点好不好?(展示斑点狗图片,从中发现豆点、水滴点、椭圆点)
小狗很可爱,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凶猛一点的它们是什么样的。(云朵点、圈点)演示介绍各种点-沙子点、星星点、波纹点、圈点、米字点。
线:
下面我们再来看另外的两种动物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种动物身上的特点(都有黑白条纹)这个和刚才我们看到的点一样吗?这叫线条,有的线条是直的,而有的线条是弯曲的。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过什么样的线条呢?
面:
刚才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线条,大家太棒了。的确生活中的线条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笔直的,有的是弯曲的。有的是粗的,有的是细的。还有的给我们的感觉是柔软的,而有的是坚硬的。
今天老师不止给大家带来了点和线还有一位朋友,它就是面。
好多好多的点聚集在一起就变成了面。面由我们的线条组成,可以很大很大,也可以很小很小,可以是圆形的,也可以是方形的。
点线和面我们都认识了,那我们现在来做一个看图找点线面的游戏好吗,看谁找的最多。
小朋友们真厉害,那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帮个忙,老师养的小鱼不见了,好像跑到电话线里去了,请大家帮我找找好吗?电话线是点线面里面的哪个?是什么样子的有小朋友知道吗?(画出电话线)其实小朋友们已经帮老师捉住小鱼们了!你们刚刚用线已经画出了小鱼的身体,电话线中间的圆圈是不是就是我们刚刚说的面?像不像小鱼的身体呢?那老师现在想请小朋友用我们今天学的点和线的知识把小鱼的眼睛,嘴巴,鱼鳞还有鱼鳍都画出来。然后用油画棒给每个面都涂上漂亮的颜色。
第三篇:父母课堂教案
《父母课堂》授课教案
教学内容:
寓教于乐,让孩子轻松学习教学目标:
1、通过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使家长了解什么是寓教于乐,认识到寓教于乐与孩子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成绩的密切关系。
2、通过指出我校现在绝大多数的家庭都只是严格要求学生去学习与高考有关的科目,造成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无法放下负担轻松学习的现状。
3、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建议,使家长了解如何寓教于乐,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并能自觉执行,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
熊文涛,2007年从长沙南雅中学走出来的“美国高考状元”。熊文涛在美国SAT(Scholastic Assesssment Ttest,即学术能力评估测试)考试中取得了最高分——数理化三科满分2400分的成绩。为此他先后收到威廉姆斯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顶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最终他选择了威廉姆斯学院,并获得将近160万人民币的奖学金。熊文涛的父母只是普通的职工,但他们都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喜欢在寓教于乐中让孩子学习,让孩子在“乐”中学。
熊文涛的父母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他的父母回忆说,熊文涛并没有参加过什么音乐、绘画等学习班,也没有专门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去请家教、上培训班之类;相反,我们在他的所有的课余时间,尽情陪他玩,让他的学习、生活充满欢乐。并且从孩子性格入手因人施教,从而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性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鼓励孩子,让孩子拥有最好的自信心,从而也让孩子在学习上能够对任何科目的学习充满信心,不会产生畏惧感。
结论:正是由于父母的寓教于乐,成就了熊文涛的成功。
二、什么是寓教于乐
在我国绵延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前人曾留下丰富的教育心理学遗产,其中一部分便涉及到“乐学”思想。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为,作为教学过程的一方——学生的学习活动,本身就应该是快乐之事。在《论语》里,就有记载:“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他认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情绪体验,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增强学习效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三、目前我校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人对中学生的忧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在学习方面最大的忧虑是“学习负担过重,精神上得不到满足而感到空虚、孤独”和“考试”两项,占被试人数的64%之多。在某些被老师认为是好学生的内心深处,也隐匿着对过分紧张的学习气氛的不满和厌倦。某中学一优等生在周记中写道:“我实在是厌了,我生来就是一架读书机器„„”。厌学的结果,反过来又会影响学生智能潜力的发掘,甚至抑制智能的正常发挥。这是极为可怕的事实。
四、家长如何做到寓教于乐,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一)建立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很重要:
家庭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子女从父母那里获取最温柔、最纯洁无私的母爱和既严格又起着榜样示范作用的父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父母教育的力量,从而产生稳定感和安全感,有助于形成独立、乐观、自信的个性;子女对父母关爱的体验促使他们心身健康成长,孩子纯洁的心灵中也会逐渐滋生爱的幼苗,从小爱父母、爱家庭,在学校中爱伙伴、爱集体,将来爱人民、爱祖国,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青年。父母应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对自己的家庭有自豪感、愉快感、安全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二)满足孩子的需要
我们知道人有各种需要,客观事物满足学生的需要,是决定其情绪积极性的关键:满足需要,产生正情绪;需要得不到满足,则产生负情绪。因此,在生活中,唯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满足孩子的有关需要,才能使孩子产生快乐情绪,达成“乐学”。
1、满足孩子的求知需要
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孩子学习。”这都表明,在生活中对孩子发生影响的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知识内容本身。
2、满足孩子的成功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教师要尽可能为孩子创设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
a、多表扬、鼓励
古语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充分肯定学习过程中取得的点滴进步和成绩,化批评、指责为鼓励、表扬。这对自信心不足,学习成绩较差的学习困难生来说尤为重要。b、创设竞争机制
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超过别人的愿望,想干得比自己的对手更好的冲动,这在小时候几乎成为每个人的癖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在竞争中的工作都比没有竞争时的工作要做得多些。”这就是“好胜心”。
3、满足孩子的创新需要
心理学家指出,虽然儿童的创造性活动在质量、数量上都无法与科学家相比,但在本质上是相似的。古语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4、满足孩子的活动需要
要参加各种活动是人的天性,活泼好动的青少年更有这方面的强烈需要。活动中锻炼孩子的实践能力,让孩子的思维也变得更加活跃,从而有助于学习。
为使孩子快乐学习,父母要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但决不意味着“迁就”孩子所有需要。对不合理的需要要加以引导。这才是寓教于乐的精髓所在。
(三)让孩子在玩中受到美德的熏陶
英国的学者菲尔丁说过:“典范比教育更快、更能强烈地铭刻在人们的心里。”孩子们都有模仿的天性,父母应该遵从这一天性,给孩子选择合适的模仿对象,让他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熊文涛的父母经常给他读一些人物的传记,然后选择其中一些有趣的故事一家人表演,让文涛在表演中加强认识。另外家长的人格、品德、学识、情感,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完善自身人格,对子女的教育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父母应做到乐观进取、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热爱生活、情趣高尚(如看书、旅游、帮助他人),营造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四)让孩子在玩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美国总统里根小时候踢足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他的父亲为了使小里根明白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的道理,不惜让他打了半年的工,将赔给邻居的玻璃钱如数还给父亲。在中国的家长看来,里根父亲的做法似乎对孩子太残酷了。但是后来里根回忆说,正是父亲这种做法使他懂得了什么叫做责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表现出没有责任感,这是正常的,因为他许多时候的确不太清楚这样会对他有什么不好的影响。所以,父母有责任让孩子懂得具备责任心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
(五)在玩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一个孩子能否具有很好的专注力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习来说,具有良好专注力的学生的成绩绝对是很好的,因为他专注学习,就能很好地把所学的知识消化,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这就是一个转化的过程。熊文涛的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专注力不够时,通过和孩子去钓鱼,以和孩子比赛的方式,来提高和锻炼孩子的专注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还觉得很快乐,很有成就感。
(六)、从性格入手,因人施教
很多父母在面对自己的孩子的问题时往往有无从下手之感,特别是对于正在上学的孩子。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如果父母能够了解孩子的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不同特征,知道孩子在某个阶段会有什么现象出现,就可以预期他有哪种行为和反应,在面对问题时就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高一阶段的孩子都还是处在青春叛逆期,如果对孩子现在热爱做的事情强制制止,那么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应该找到适合的机会跟孩子进行促膝长谈,争取在道理上说服他,让他心悦诚服。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七)鼓励是让孩子飞翔的翅膀
清代教育家颜元曾经说过:“数字十过,不如奖子一长。”鼓励是家庭教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像养育植物需要每天给它浇水一样,孩子也需要鼓励才能获得自信、勇气和力量。
面对几代人宠爱的独生子女,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也是家长应努力做到的。教育部门一再重申,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是有其深层原因的。现实中青少年屡见不鲜的自杀案件不能不为我们敲响警钟。家长要教育孩子接受批评,正确面对挫折,于失败面前百折不挠。要帮孩子分析挫折,与他一起笑对挫折,战胜挫折,还可有意识地创设适当的挫折情境,让孩子提前在逆境中锻炼挫折容忍力,使他们在逆境中经受意志品质的磨炼。可以让孩子隔几天过点“苦日子”,吃几餐粗粮咸菜,对孩子买玩具、制新衣等要求不能有求必应,要求他们进行某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在比赛中有意识安排与强手交锋,利用寒暑假送他们到艰苦的环境中磨炼„„
五、家长畅谈学习感受,交流寓教于乐,让孩子快乐轻松学习的经验。
六、解答家长提出的疑问。
第四篇:青春期课堂教案
如何克服青春期的烦恼与冲动
【授课题目】如何克服青春期的烦恼与冲动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家长
【教学目的】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了解孩子青春期一些基本的生理和心理常识,帮助孩子克服青春期的烦恼与冲动,帮助孩子与异性交往。
【授课方法】案例分析法、交流讨论法
【教学准备】
1.学生在课前以“我的烦恼”为题给老师或家长写一封信。2.请家长代表准备交流与子女沟通的好办法。
3.教师准备《家庭教育》教材第四章《培养孩子的交际技能》及相关讲义
【教学用书】《家庭教育》教材
【教学过程】
【教师介绍】
青春期,是孩子和父母之间问题的最大化展现。面对渐渐长大的孩子,父母的心中喜忧参半,喜的是孩子逐步迈入成人的角色,忧的是孩子再也不听自己的使唤,家里经常为了一件小事就闹翻天,双方似乎难以调和,昔日的融洽再也找不到踪影。孩子的烦恼也是一箩筐,面对和自己价值观渐行渐远的父母,强制的压迫,让他们再也不想提起——无法沟通的父母。孩子在青春期到底有哪些烦恼呢? 【典型事例】
青春期的烦恼(收集的学生在课前以“我的烦恼”为题给老师或家长写一封信)如下【幻灯片出示】:
生1:我妈妈对我干涉过多,连我留什么发型、穿什么衣服都必须服从她的安排,还偷拆同学的来信。她越是管我,我越是不听,故意与她唱反调。即使我觉得自己做的不对也是这样。
生2:我对父母的管教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以不变应万变,他们说他们的,我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生3:我有什么心事,就写日记,不和父母谈。
生4:老师对我们管得太多啦!经常趁体育课时,翻我们的课桌,或到宿舍里去进行搜查。找到我们的“罪证”,还扣押我们的信件。我想对老师说:“老师,您该‘歇歇’了!”
生5:我邻居的男孩长得很帅,和我很合得来,我想和他发展为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又怕家长、老师知道了不同意,影响不好,真是矛盾极了!
生6:学习压力太大了,成绩不理想,心情很烦乱。
【教师介绍】
其实,这些问题是青春期少男少女普遍面临的问题。无非是与父母、老师的交往问题,学习压力过重,与异性关系的处理等等。
有许多同学由于不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这些成长中的烦恼,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正常交往,更有甚者,由于一时的冲动而导致犯罪。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消除青春期的烦恼呢?
【讨论交流】教师与家长一起讨论解决的办法。
【幻灯片出示】问题一:家长与孩子如何交流?
老师:在不少家庭里,父母忙于事业和工作,早出晚归,很少与孩子见面交谈,孩子感到孤独;社会日新月异,家长与孩子在思维上存在分歧。我们家长与孩子如何交流呢?
家长1:了解青春期孩子的一些心理特点。
家长2:减少“同语反复式”的唠叨,找到与孩子交流的最佳方式。
家长3:在与孩子交流中改变那种居高临下的家长作风和下达命令的口气,沟通从尊重、平等开始。
家长4:换位思考,做事要把孩子的感受考虑进去。
老师:家长说得真好。
【幻灯片出示】(《家庭教育》六年级)
1.六年级学生生理上已经成熟,有“早恋”倾向是正常的。2.六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发育时期,要对小学生适时进行适度的性教育。
3.要积极鼓励孩子参与课外活动,将孩子的精力引导到对知识的探求上。
4.青春期教育中家长的角色定位。5.孩子学会与异性交往。【幻灯片出示】【讨论平台】
问题二:青春期教育中家长的角色如何定位?
家长1:少用命令的语气,多提建议。
家长2:除了谈话是不是可以采用别的方式呢?
老师:可以试着笔谈,更委婉,更亲切。
家长3:要多赞美、少批评,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润滑剂。
家长4:父母不要一味强行交流,唠唠叨叨;孩子想和父母说话时,父母不能心不在焉。
【教师指导】
家长的角色定位必须从“警察”转换为朋友和“生活导师”,教育策略也必须变“围追堵截”为“理疏情导”。(《家庭教育》)
问题三:怎样教会孩子与异性交往?
家长1:说说早恋的危害。
老 师:是不是可以横加指责,一棍子打死呢?
家长2:我认为可以这样。
家长3:我不赞成,应该要引导孩子分清交友与早恋的区别。
老 师: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小学生们对异性的生理构造和情感世界有一种神秘感,所以试图通过“恋爱”来了解和体验,有“早恋”倾向是正常的。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家长3:注意力转移,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和爱好,把他们在学习以外的时间和精力吸引过来。
家长4:帮助孩子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朝着目标努力。
【教师指导】
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用理智控制感情,遇事不急不躁。
【典型案例】
学生刘英聪明好动、成绩优良。一天,在学校放学回家的路上,学生刘英和一位男生一起单独行走,走得很慢,边走边谈,很亲热的样子,恰巧被她父亲看到了。回家后父亲对孩子拳打脚踢,但孩子始终三缄其口,家里一片混乱。
家长适时联系了其班主任。班主任联想起了他俩经常在一起的情形和刘英在班上的近期表现,班主任断定该生已陷入了早恋情结。班主任首先和家长进行了电话交谈,初步了解学生情况,使家长认识到自己的方法有些简单粗暴,并准备着力改变方式方法并要求家长当天晚上不要对孩子太严厉,约家长第二天到校面谈。
第二天上午老师与家长进行了深入彻底地交流,班主任和家长共同分享了《家庭教育》的案例,通过学习家长思想认识上有了提高。老师与其共同分析小学生的特点,使家长认识到自己在认识和做法上的错误,方法有些简单粗暴,这也是小学生青春期的必经过程,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发育还不成熟,有“早恋”倾向是正常的。家长认识到家长的角色定位必须从“警察”转换为朋友和“生活导师”,教育策略也必须变“围追堵截”为“理疏情导”。班主任进一步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情况:父母忙于事业和工作,早出晚归,很少与孩子见面交谈,孩子感到孤独,所以刘英试图通过交友,特别是结交异性朋友来寻求理解和精神寄托。
当天晚上,家长调整了教育方法与策略,心平气和地与孩子进行了交流。家长感觉父女交流气氛融洽,共同分析了小学生所处时期的特点,学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家长地偏见,认识到:①小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生活不能自立;②青春期的男女在生理和心理上还不成熟;③缺乏社会知识,生活经验不足,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还较幼稚、片面,难以深入了解和把握异性的为人和性格特点;④谈恋爱的年龄与法定的最低结婚年龄相差太大。然后与她讨论并指出“早恋”的危害。过早的射出爱情之箭,带来的后果总是伤害,受伤害的不是自己就是对方。过早涉足爱河,不仅分散精力,更荒废学业,影响前途,而且会使自己脱离集体,败坏学风,影响身心健康发展。何去何从,应做好判断。家长体会到作为父母应该多与孩子共同探讨交流,多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知识。
父母平时抽出时间,减少工作,多陪陪孩子,一起去爬山,看海。父母与孩子关系越来越融洽。
最终刘英将感情放在一边,以学习为重,在期末考试中,考出了较好的成绩。【教师指导】
正是因为老师与家长之间有了真诚的交流,并指导家长正确的方法,最终达到了指导学生选择正确方向的目的。
总之,今天的社会进步、时代变化都引起了新一代未成年人的思想、观念不断发生变化,对待青春期孩子的种种烦恼与冲动,教师和家长都要以宽容的态度和合理的方式加以疏导。最后,祝愿我们的学生能顺利度过青春期!
【教育效果】
本课教学注重了学生生活的实际,使家长明确孩子的真实内心——渴望一个宽松、和谐和民主的家庭氛围。家长能对症下药,改善与孩子的关系;家长在一定的情境中深受感染,启迪,有利于内化所学知识,升华思想意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第五篇:家长学校课堂教案
孩子·父母·教育
王静阁
第一部分:孩子成长方向要知道
一、介绍金辉。山东曲阜孔子礼仪文化学校校长。
1、播放幻灯片——《哪一个是我?》
2、思考:
给我的启示:自己要孝敬父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孩奴,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知恩、感恩、报恩,这是教育的根本。
二、金辉的教育思想。
未来我们的孩子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不管是富二代、官二代、公二代、农二代,都要成为善二代!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才能让孩子与家长、与他人、与社会达到和谐。(《我要的是葫芦》视频)
孩子就是棵葫芦苗,成绩好比藤上结出的葫芦。一味地要求孩子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为人处世、学习方法等病虫害的管理,成绩早晚是保不住的,甚至会毁了整个孩子。(今日说法《第三十五次作案》)所以,要全面发展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举例:做操做不好的原因:平时没有养成好的习惯,现在想做也做不好了。家长应多做:陪孩子阅读,熏陶心灵;
和孩子交谈,增进理解;
让孩子动手,提高能力;
带孩子游览,开阔视野。
……
四、出示金辉推荐的书目。《弟子规》 《论语》 《中庸》 《老子》 第二部分:家庭教育最重要
一、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曾是1999年亚洲首富、2013全球福布斯排行榜第8位。2014年,李嘉诚以2000亿元的财富排名大中华区富豪首位,全球第12位。
2、孩子小时候,你不顾她的哭闹,过早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你老的时候,他就会不顾你的感受,直接把你送进敬老院。
——现在的家长都会“养”孩子,却不会“培养”孩子。对于我们这些家庭,都想生个好孩子,不费什么气力,就能光宗耀祖,受益无穷。其实,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想得到什么样的孩子,就得在孩子身上付出什么。学校教育永远也取代不了家庭教育。
——孩子只听老师的话。为什么不听家长的话?
——老师,孩子不听话,你管得严点儿。老师能一直跟着你的孩子吗?把自己教育孩子的“宝”押在不断变换的老师身上,你觉得能行吗? 所以,要想自己的孩子好,家庭教育真的少不了。
二、学生现状。
人有三个叛逆期,两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七岁左右,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在12-18岁,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反抗性极强。他们常常爱激动,乱发脾气,与大人唱反调,这是因其自我意识开始树立,做事要按自己的意愿办,如果大人稍加约束,就会产生反抗心理。劣等感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变得经常注视自己,有时只因相貌上的小小缺陷和学业上的小小失败,就自认为低人一等,而把他人看得过高,产生劣等感,变得孤僻。
——学生事例
教育孩子是张单程车票,永远没有回头路。
三件不能等的事:孝顺父母不能等,教育子女不能等,积德行善不能等。
三、家长活动。
说说现在自己孩子身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第三部分:教育方法很重要。
一、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方法。正确:倾听、沟通、理解、信任 错误:猜疑、粗暴、指责、打骂
二、朗读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中的《放学》。
三、家长活动。
1、讨论:四人为一组,选孩子身上的一个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
2、展示:
三、推荐书目:
《父母对了,孩子就对了》 朱国红 《孩子,你慢慢来》《目送》龙应台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关承华,中国青年出版社 《好父母是学出来的》 戴奇林,新华出版社 《做最好的家长》 李镇西,漓江出版社 《爱的教育》(意)亚米契斯,人民文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