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艺术教案1
《课 堂 艺 术》教案
(共8学时)
授课人:罗国银
前言:走进变动不居的课堂
课堂教学犹如一片海洋,多数情况下看似风平浪静,却经常暗流涌动。课堂教学中,你可曾碰到过下面的突发事件?
学生提问出乎意料 课堂教学纪律糟糕 恶作剧引发哄堂大笑 出现教学失误 不能回答学生问题 教学中卡壳
天气突然变化影响教学 教学被闯进教室者打断 教学设备突然出现故障 „„
课堂教学变动不居,应对教学突发事件需要具备教学应变技能。为了广大教师提升教学应变技能,就要学会认识复杂多变的课堂教学,领略丰富多彩的教学智慧。
第一课时 什么是教学应变
一、概念阐释
1、教学变故:是指教学过程中非预期的课堂教学形态变化,是教学中的不良变化或带有不良性质的变化。
2、教学应变: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教学变故,采取相应措施以消除教学突发事件等变故给教学带来的冲击和负面影响,并使其尽量转化为积极影响的教学行为。
二、类型特点
(一)教学变故的类型
从内容上看,教学变故可分为:内容性教学变故、纪律性教学变故、环境性教学变故和混合性教学变故。
从性质上看,教学变故可分为良性教学变故、中性教学变故与恶性教学变故。
(二)教学变故的特征
偶发性、突发性、不可预期性、多因性和影响性。
(三)教学应变的特点
处理的现场性、决断的快速性、措施的灵活性、调控的有效性和影响的两面性。
(四)教学应变的作用
摆脱教学困境、调控教学进程、提高教育效果和融洽师生关系。
三、技能要点
(一)认识教学应变的必要性 1.课堂教学充满不确定性 2.防不胜防的教学变故 3.教学变故的“危”“机”并存
(二)确定教学变故的性质
定性是教学变故处理的前提。应对教学变故时,教师对突发事件好坏、善恶、是非的判断,就是对它的定性。定性直接决定教师处理的态度、手段和方式,也直接影响教学应对的结果。
(三)把握教学应变的原则 1.处理不惊 2.宽容为怀 3.把握分寸 4.堵导结合 5.以变就变
(四)提升应变状态与层次 1.教师的应变状态(1)惊慌失措型(2)冲动恼怒型(3)压抑厌烦型(4)冷静理智型 2.教师教学应变的层次(1)反应迟缓,不知所措(2)粗暴对待,草率处理(3)转嫁问题,伺机总结(4)巧妙应对,转危为机(5)期待变化,创造教学
四、情境练习
【教例】请你用一段话描写一下周总理的形象
有位语文教师在作文讲评课上,对学生说:“描写人物应该抓住他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以及行为习惯„„”这时,有位同学提出:“老师,请您用一段话描写一下周总理的形象。”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会如何立即做出回答并且较好地满足他的要求?
第二课时
为什么会产生教学变故
教学变故产生总有一定的原因。这些原因可能是主观故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还可能是外在客观条件导致的。探讨教学变故产生的原因,对有效应对教学变故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师引发
教师引发的课堂教学变故,极少是因为故意,大多是由于准备不足或一时疏忽。教师引发教学变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知识错误出现变故
(二)一时失误出现变故
(三)了解不够出现变故
(四)准备不足出现变故
(五)表达不清出现变故 1.口齿不清 2.讲解不清
(六)处理不当出现变故
(七)心理紧张出现变故
(八)意想不到出变故
二、学生引发
学生是教学变故产生的主要源头,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容易引发教学变故。
(一)勤学多思起疑问
(二)认识偏差出错误
(三)思维奇特超人料
(四)一不小心出差错
(五)好奇调皮两相有
(六)为引关注出风头
(七)故意捣乱搅课堂
(八)不愿配合起尴尬
三、环境引发
外部环境的变化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课堂教学,并可能引发教学变故。根据教学变故的环境干扰源,分为两种。
(一)闯入型教学变故 1.他人闯入型教学变故 2.动物型闯入型教学变故 3.声扰型教学变故 4.光扰型教学变故 5.天气型教学变故
(二)内变型教学变故 1.设备型教学变故 2.意外型教学变故 3.文化型教学变故
四、情境练习
【教例】这只大麻雀不一定是妈妈
一位教师执教《麻雀》一课。教师问:“麻雀妈妈是怎样跟猎狗进行搏斗的?”有个学生冷不丁地说:“老师,这只大麻雀不一定是妈妈,也许是它爸爸。”教师猝不及防,愣了一下,然后顺着学生的思路问:“你是根据什么认为它是麻雀爸爸的?”“因为书上没有说是麻雀爸爸还是麻雀妈妈,我是猜的。”别的学生受到启发,思维开始活跃起来,有的说是妈妈,有的说是爸爸,争论个不停。此时,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不满地嚷道:“说不定还是麻雀的爷爷呢!”教师一脸茫然,不知如何作答。
教师面对始始料不及的变故,缺乏随机应变的处理机制,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课堂由此陷入散漫的局面。
1.你如何这则教学变故发生的原因? 2.此时,如果是你,会怎么办呢?
第三课时 教学应变的积极准备
《礼记·学记》云:“禁于未发之谓豫。”最好的应变是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把它禁止了。为防止和应对教学变故,教师需要做出积极的准备。
一、应变准备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课堂教学应变的基础是对这四个要素的积极准备与准确把握。
(一)教学内容的准备 1.多方学习,厚积薄发 2.精研教材,充分准备 3.多套方案,有备无患
(二)学生情况的准备 1.掌握学生的阶段特征 2.记住并说出学生的名字 3.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 4.了解学生的特殊需要 5.注意学生间的差异性
(三)教师的自我准备 1.教师的身体准备 2.教师的心理准备 3.教师自制力的准备
(四)教学环境的准备 1.教室座位摆放 2.教学设备检查
二、情境练习
【教例】新学期开始了,你被领导安排到一个“乱班”做任课教师,虽然你很不情愿。你知道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可能面临学生们的一些刁难。
1.接到这个任务后,你拟做些什么准备呢?
2.明天你就要去这个班上第一次课了,为此,你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呢?
第四课时 应对内容性教学变故
教学内容是教师传授与学生学习的对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会对教学内容产生多元解读、误读,甚至错误的认识;教学内容中的一些难点也会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所有这些都可能导致教学变故的产生。我们把这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变故称为内容性教学变故。
一、应变要点
应对内容性教学变故,要把握以下要点。
(一)精心准备
(二)坦诚相待
(三)要有耐心
二、应变方法
(一)转移应对法 1.问题转移 2.话题转移
(二)避错纠错法 1.将错就错 2.知错认错 3.化错为对 4.以错止错
(三)牵线拱桥法 1.知错疏通 2.难点疏通 3.提供证据 4.情感培育 5.身体表现
(四)加强指导法 1.详细解说 2.举例说明 3.比较分析 4.深入追问 5.指导操作 6.启发引导
(五)因势利导法 1.顺水推舟 2.逆势拉回 3.迂回引领
(六)合理吸纳法 1.接纳所问 2.吸收观点 3.观点共存 4.学会让步
(七)巧给台阶法 1.适时顺接 2.代为解释 3.辩证分析
(八)延后处理法 1.暂缓解决 2.悬而不决 3.启发自答 4.练习自悟 5.课后处理
(1)当堂不能回答的时候(2)课堂争执不下的时候
三、情境练习
【教例】为什么不把青蛙妈妈的样子说清楚?
某语文老师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在初读课文时,一个学生突然发问:“老师,有个问题我不明白,鲤鱼阿姨、乌龟阿姨为什么不把青蛙妈妈的样子说清楚,害得小蝌蚪不停地寻找妈妈呢?”
面对这一问题,如果将问题压下去,势必会扼杀一个孩子乃至更多孩子的好奇;但如果去探究为什么,结果只能是引领大家一起钻进“死胡同”而难以完成教学目标。面对这人两难的境地,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呢?
第五课时 应对纪律性教学变故
在教学过程中,纪律性教学变故是令教师头疼甚至恼怒的。出现纪律性教学变故,会导致整个课堂教学混乱不堪,甚至会导致教师不可收拾、无法收场、无处下台。应对纪律性教学变故是对教师教学应变能力的挑战与考验。越是如此,越需要教师妥善应对。
一、应变要点
(一)制定课堂教学规则
(二)辨别教学变故性质 1.善意为之,不意出错 2.有意为之,并无恶意 3.故意为之,意在捣乱 4.恶意为之,意在破坏 5.无意为之,事发偶然
(三)运用相关理论应变
1.运用“自己人效应”,拉近师生距离 2.消除“标签效应”,防止错判误断 3.运用“破窗理论”,防止恶习扩大
(四)避免发生冲突
(五)变纪律问题为资源
二、应该方法
(一)明示应变法 1.提问引导法 2.当头棒喝法 3.适当表扬法 4.幽默调侃法 5.一分为二法 6.各个击破法
(二)暗示应变法 1.态势语暗示(1)眼神暗示(2)表情暗示(3)手势暗示(4)行为暗示 2.言语暗示(1)提醒暗示(2)商量暗示(3)警告暗示(4)停顿暗示(5)遗漏暗示(6)声音暗示 3.沉默暗示
(三)委婉应变法 1.以褒代贬法 2.指桑骂槐法 3.谐音妙解法 4.表扬反衬法
(四)延后应变法 1.课堂延后处理 2.课后处理
三、情境练习
【教例】上课时,有一位学生突然举手大声说:“老师,我要上厕所。”全班学生哄堂大笑。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应该怎么应对?
第六课时 应对环境性教学变故
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的,是在一定环境下进行的,它与校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备课或教学时,大都很少关注外在对于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一、应变要点
(一)精心准备,以防万一
(二)暂停讲课,稳定情绪
(三)快想办法,消除干扰
(四)随机应变,巧妙化用
二、应变方法
(一)收回注意法 1.消除扰源法 2.转移注意法 3.缓冲转回法
(二)教学内化法 1.化外为内法 2.内外结合法 3.排外归内法 4.安外化内法
(三)临境设计法
(四)借题发挥法
(五)缄默处理法
三、情境练习
【教例】一节语文课上,教师在认真讲课,这时教室里突然飞进来一只小鸟。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全集中在这只小鸟身上,没有人再去听教师上课。课堂教学被迫中断了。
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应该怎么办?
第七课时
多媒体的课堂教学应变
一、分析框架
(一)类型分析框架
(二)个案分析框架 1.描述教学变故 2.探索引发原因 3.定性教学变故 4.指出应对方法 5.得出应变结果 6.教学应变评析
二、内容性教学变故
三、纪律性教学变故
(一)个别性纪律变故应对
(二)群体性纪律变故应对
四、环境性教学变故应对
五、混合性教学变故应对
六、情境练习
【教例】没人回答,请看课本
有位老师在某校担任音乐课的教学工作,第一次上课时,他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后,他说:“这节课我们研究一下音乐史。谁能说出音乐是什么?”学生们没有反应。老师便启发道:“任何音乐,你们有何想法?”还是没学生回应。他又说道:“音乐是什么,一般来说的?有人能回答我吗?”没有。他又问:“谁?没人?”
他等待着,等了几秒后,学生仍然没有反应。他说道:“好的。我们来看课本,翻到第4页。这儿写着[音乐是一种声音,以旋律和谐方式组成,由人声或乐器发出]。有问题吗?谁有问题?”
没有人反应。他又问“没有?” 还是没有人反应。他又说道:“好极了。”
如果是你,遇到这样学生没有反应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第八课时 提升教学应变技能
教学应变技能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磨炼过硬的应变本领。教学应变技能的提升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吸取经验与教训,做出归纳与总结;同时需要教师不断向同事、同行和专家学习。
一、典型案例
二、反思教学应变伦理
(一)保护学生的身心安全
(二)让学生自愿接受
(三)应变风险最小化
(四)与学生坦诚相待
(五)公平地对待学生
(六)对学生要宽容
三、走出教学应变误区
(一)忌情绪失当
(二)忌不能宽容
(三)忌恶语伤人
(四)忌行为过激
(五)忌离题万里
(六)忌知错不改
四、巩固教学应变成果
(一)课后立即巩固
(二)酝酿好再巩固
五、总结教学应变得失
(一)自我反思
(二)请教他人
(三)校本教研
(四)聆听专家
六、情境练习
【教例】有教学参考谁不会上课呀!
班主任老师在新接的班上,对班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第一节课“认识自己伟大的祖国”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这节课讲的是中国的疆域。他把“中国地图”挂在黑板上,让学生们看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各在什么地方,纬度大约各为多少度„„学生们老师都在全神贯注地研读着,这时坐在最前面的一个学生趁王老师指点地图的时候,拿走了放在讲台上的参考书。当王老师继续讲解课程内容的时候,他突然说:“嗨,有教学参考谁不会上课呀!”对此,王老师只好无奈地摇了摇头。
如果是你,在上述情景中会怎么处理?
第二篇: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新课改下新课程的需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问题几乎都是由教师提出,而新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教师提问要艺术,还要让学生学会提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模式。新课程强调,通过设计真实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开口”问题,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教师要创造提问的情景,让学生意识到他们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同时也允许老师答不出来,共同探讨研究解决,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评价有这样几段文字: “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于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这些课程的评价建议均可以聚焦为--”以问题为中心。“即教学时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又让学生提出问题走”出“教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学习的高境界。只有学生不断地提问,不断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成功。学生从敢于问”问题“到善于问”问题“,是一个飞跃的过程,只有多问,勤问,最终才能实现这个飞跃。知识来源于问号,著名发明家保尔•麦克克里德说得好:”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悟出自己提问的方法,成为一个善问的人。
不论是教师提问还是学生提问都要讲究提问的艺术和质量,那么提问有哪些窍门可寻呢?
(一)从教师”教学“方面看:
周恩来同志指出:”任何艺术不掌握规律,不进行基本训练,不掌握技术,是不行的。“
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怎么问“的问题,就是要教师讲求提问的艺术。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所提的问题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回答呢?
1、次序法
这种提问是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一般都是按事件的发生发展、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例如小学语文第九册《田忌赛马》一课,根据”赛马“这一事件的发展顺序可设计以下提问:课文讲了几次赛马?每次赛马的情况是怎样的?同样的马为什么比赛的结果会不一样?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再如第七册《科利亚的木匣》一课同样采用这种方法设计:科利亚怎样埋木匣?怎样挖木匣?从埋木匣和挖木匣的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解答,学生既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明白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从而自己也受到了启发。
2、铺垫法
在进行一堂新课之前或解决一个主要问题时,可让学生先完成一些铺垫性的准备题或在主要问题下设计几个铺垫性的问题,这样可以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减少难度。如第八册课文《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课前先布臵学生上网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信息高速路是怎么回事?了解它有什么好处?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做了这些准备后,再来上课,学习就很轻松,甚至还会在课上交流许多书上学不到的东西,丰富学生的知识。再如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为了解决课文的难点问题: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可设计这样的铺垫性问题:为什么作者在护书”部分之前要花那么多笔墨去写当时学习条件的艰苦?为什么要详细写教科书的来之不易和大家争先恐后去取书?这些情节与“珍贵”有什么联系?
教学时,要让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核心法
这是为了突出教材重点内容而设计的提问,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的主要矛盾。这类提问在日本称之为核心性提问,其作用是扣住教材主要内容,明确学习重点。让学生学习时直奔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如第十一册《小抄写员》一课中,赞扬了叙利奥小小年纪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根据这一中心,设计问题为:“叙利奥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工作的,他为什么要偷偷地做,当他被爸爸误解后,又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是什么力量使他坚持工作的?再如第十二册《詹天佑》可设计这样的问题来攻破重难点: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只要弄清了这个问题,同学们就能全面理解课文,深刻体会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精神的伟大。
4、对比法
对比式提问,是指将相互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加以对比而设定的提问,旨在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学习了写景的课文《海上日出》和《夕照》后,让学生对比:读了《海上日出》和《夕照》,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从感受中体会景物所表现的独特的美。又如从方法上设计对比的问题:《琥珀》和《黄河象》这两篇课文在叙述顺序上有哪些不同?通过比较,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两篇课文的写作顺序,还从比较中明白了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写作方法,对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启示。
5、点睛法
所谓点睛法就是根据课文的中心句,作者的点睛之笔设问。中心句就是文章内容的总括,或是文章中心的揭示,它是作者点睛之笔。因此,根据中心句设问,不至离题太远。例如:第九册《小英雄雨来》一课的中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根据这个句子设问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雨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深刻体会出作者的意图:即表现雨来是一个爱国的小英雄。
6、想象法
不局限于课文内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第九册《再见了,亲人》学完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意,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加以想象:在告别时朝鲜人民会对志愿军说些什么?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从文中知道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说的,还通过想象内容的交流知道了这种情谊是相互的,是伟大的。又如第七册《卢沟桥的狮子》主要写了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形态各异。在学习了描写狮子的形态那段后,设计这样一个想象问题:除了作者写的这些狮子形态,还有哪些形态的狮子?并用“……有的……好像……”的句式表达出来。像这样的想象提问,有一定的思维强度和广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有利于心理的积极发展和学生想象创新能力的培养。
7、寻究法
事情总有前因后果。根据事情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经过进行寻究性设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第八册《倔强的小红军》一课中有一句话这样写到:“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可设疑:他明白了什么?根据这一结果在探究其具体原因时质疑为:为什么小红军一直不肯上马?为什么不和陈赓同行?为什么不肯接受青稞面?这样探究下来,学生就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再如第十一册《草船借箭》课文最后写到: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赢得了一个什么结果?他的神机妙算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通过这样的逆向启发式追问,对学生在思维上的要求更高,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8、破题法
破题法,顾名思义是根据题目设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是记叙的主要内容,或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此,根据题目设问,能达到以问促读的目的。例如:第十一册《索溪峪的野》一文,可以根据题目设计问题为:“野”在本课是什么意思?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索溪峪的“野”?是怎样写出这种野性美的?再看第十二册《将相和》,根据题目中"将“"相”“和”三个字设计问题为:课文中说的“将”“相”各指的是谁?他们之间是怎样产生矛盾的?因为什么而不和?又是怎样和好的?以上两篇课文设计的问题一解决,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了。
9、综合法
综合法就是指抓文章的重点词句设问。重点词句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窗口”。教师若能准确抓住重点词句,并进行适当的归纳综合,设计的问题,必能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使“文”与“道”的教学融为一体。如:第七册的《钓鱼的启示》一课有这样一句话:“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可抓住“鱼”和“诱惑”这两个重点词设问为:那是一条怎样的鲈鱼?有什么诱惑力?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怎样做的?在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弄清了“鱼”与“诱惑”的关系,加强了思维训练,又透彻理解了文章内容,深刻领会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0、评论法
教师先不表态,等学生把想法一一交流后,再让学生评价谁的看法更合理,从而启发学生思维,概括总结出正确结论。例如:第十册《丰碑》的学习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军需处长本来自己是发棉衣的,然而他却因为没有棉衣穿被活活冻死了,你说他是傻还是不傻?为什么?同样《放弃射门》一课,主要讲福勒在完全有把握将球踢进对方球门的一刹那,却放弃了射门。设计问题讨论:福勒放弃射门,你认为他这样做是对还是不对?在激烈的讨论和相互的交流中,有的说傻,有的说不傻;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教师最后根据他们说的理由,做正确的总结性的评论。采用这种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11、连环法
它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这几个问题形成一个整体,几个问题解决了,学习目标也就达到了。如:第十册《宴子使楚》我设计了这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宴子到楚国去见谁?遭遇到什么?楚王几次侮辱宴子,是怎样侮辱的?宴子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和国家的尊严,是怎样反驳的?结果怎样?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懂了全文。
12、发散法
这种提问具有如下特点:对于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获得多种答案。这种问题又叫开放性问题。如:第十一册古诗《泊船瓜舟》就可这样设计一个问题: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试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再如《向命运挑战》可设计问题:如果霍金跟你在网上聊天,要求你只能问三个问题,你准备向他提哪三个问题?这种问题的设计,得出的答案都不是标准的,唯一的,教师通过这些发散性的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13、联系实际法
学生的学习来源于课本知识,也来源于社会这个大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学习语文时,许多问题的认识都要结合实际来理解。例如:十一册《景阳冈》一文可探讨这样的问题:有的同学说:现在要保护老虎,武松打虎这样的故事不该再读了。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看法?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设计问题: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和时间赛跑》一课中写到:假如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像类似这样的问题,学生都可以加入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这样就做到了学习既源于课内又源于课外,既深入课堂,又深入了社会现实,学生的视野也开阔了.
14、观察法
观察即通过看图或实验来向学生质疑,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寻求答案。一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图上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些什么?有什么感受?这类问题一提出,学生很容易结合画面来回答,图文并茂地学习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当然,教师提问的方法还不止这些,许多教师还摸索出了其他提问的好办法,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探索才会使自己的课堂提问彰显艺术魅力。
(二)从学生”质疑“方面看: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让牛顿产生疑问,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蒸汽机把水壶盖顶起来让瓦特产生疑问,才有了蒸汽机的发明;李四光对一块巨石的来历产生疑问,才有了后来发现在我国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以致后来发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摘掉了“中国平油”的帽子……只有会疑,才能促使自己去积极思考,去探索,去创造。作为教师,要交给学生发问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那么,学生如何质疑呢?
1、紧扣题眼质疑。如《飞夺泸定桥》一文:红军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围绕”飞“"夺”二字,课文讲了哪些内容?红军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夺取泸定桥的?
2、抓中心句质疑。如《一夜的工作》,找出中心句:“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质疑:课文是怎样写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
3、抓过渡句质疑。如《伟大的友谊》,找出过渡段,质疑:这段的哪部分承上,哪部分启下?
4、从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质疑。如《壮丽的青春》针对主要内容“遇险”和“排险”质疑:当时的情况“万分紧急”具体表现在哪里?欧阳海是怎么挺身而出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5、从中心思想上质疑。如:读了这篇课文,你体会到了什么?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课文表现了人物什么品质?
6、从语言反复处质疑。如《林海》中,“感到亲切、舒服”出现了三次,作者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到亲切、舒服的?是怎样表达对大兴安岭的这种感情的?《灯光》一课中,“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
7、找特殊标点质疑。如《鸟的天堂》一文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后一个不加引号?
8、在细节描写处质疑。如《军神》中人物细节描写提问: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凡卡》中为什么要写“我”挨打这个细节?
9、抓住反常现象及矛盾之处质疑。如《她是我的朋友》中: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阮恒在抽血过程中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说”?男孩为什么会“立刻停止了哭泣”?
10、从比喻、拟人处质疑。如《长征》中:“云崖暖”、“铁索寒”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再如《古井》中“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质疑为:“甜美的乳汁”指什么?“哺育”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把古井比作一位温情的母亲?
11、从内容联系处质疑。如《一夜的工作》中:“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和“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之间有什么联系?
12、抓重点词语质疑。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可针对“纹丝不动”质疑:邱少云在什么情况下纹丝不动?他为什么纹丝不动?他怎样做到纹丝不动的?邱少云纹丝不动的结果怎样?
13、联系上下文质疑。如《她是我的朋友》中:既然抽血不会疼,阮恒怎么会“啜泣”呢?
14、由人物的神情去探究内心想法质疑。如《白杨》最后一段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提问:爸爸在沉思什么?为什么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15、联系生活实际或有关知识质疑。如《她是我的朋友》中问:“抽血”很疼吗?(不很疼)。不很疼小男孩为什么那么痛苦?
16、抓含义深刻的句子质疑。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句子”我从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质疑:作者为什么说这两种断言都是爱,你是怎么理解的?
17、在难点处质疑。如:《爸爸和书》一课中,针对难点问:”为什么对’我’来说,一本薄薄的童话集是那么珍贵?明明是’寒风呼啸’’冷得直发抖’,’我’却大声说’买书比坐汽车强’,为什么?为什么’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在说这些话的?
18、拓展内容质疑想象。如《珍贵的教科书》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指导员想的是什么?指导员没说完的话会是什么?《凡卡》中”课文在凡卡睡熟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凡卡的信,他爷爷能收到吗?他的信如果落到老板手里后,其命运又会怎样?凡卡如果逃了出来,是流浪还是去找爷爷?
19、在能进行对比的地方质疑。如《林海》中“云横秦岭”是怎样一种景象?大兴安岭的“岭”与秦岭有什么不同?
20、针对写作方法质疑。如:《再见了,亲人》中“朗读课文前三个自然段的开头和这三段最后一句话,想想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海豚救人》一文提问:”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珍贵”有什么联系?这样一来,学生思考的角度更广更具体了,降低了问题的难度。
第三篇:教师课堂艺术
教师课堂艺术
假如历史课堂教学不讲究教学艺术,那么,学生对历史课就会没有兴趣,学习也会处于一种被动的、僵化的状态。因此,历史课堂教学不能没有艺术。看一堂历史课是否具有艺术性,主要看它是否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科学性、创造性、情感性、灵活性、魅力性。
(一)科学性
重视历史教学的科学性,是《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重要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历史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并树立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要使学生能够学会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可见,历史课堂教学,具有自身的科学性特征和要求。
(二)创新性
如何让历史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舞台? 变“以本为本”为“以人为本”,树立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的意识。在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创造的主体是教师,创造的对象是教材和学生,创造的本质是求新、求真,让学生在一系列的历史事件中悟出历史的真谛。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学中以人为本,首先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尤其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当今的青少年学生,有较强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环境学习的能力,他们思维敏捷,不墨守成规,喜欢表现自我。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努力安排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
如让学生通过包括上网查阅在内的预习准备,登台阐述对某篇课文的分析理解;开展课堂辩论会;让学生模仿老师上课;让学生根据时空要求、事件性质等标准编写归纳历史知识网络图表。给学生展示自己劳动成果的机会,并且及时适当地对他们给予评定表扬。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必将为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使学生在具体的有趣轻松的学习实践活动中,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能够针对历史问题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能够从众多的历史问题的分析中获得认识,进而具有独立分析和处理当今社会问题的能力。
如引导学生对历代王朝的兴衰历程进行分析,从中可以得出这样规律性的结论:统治者实行开明政治,体民、养民,重视科学技术,努力培养科技人才,那么这个国家就会兴旺富强,反之,如果统治者昏聩无能,残酷压迫和剥削人民群众,不重视科学技术,不努力培养科技人才,那么这个国家就会落后,直至走向衰败灭亡。
(三)情感性
实践证明,教学成败的关键不仅在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而且在于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有“情”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激励功能、熏陶功能;要在教情和学情方面多作思考,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多下工夫;要加强自身的语言等方面修养,努力做到语言传情、教态传情、设疑生情、设境生情,做到以情导思,以情激情,使学生获得智力和情商的同步发展,实现历史教学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最大限度地获得教与学的双赢效果。
(四)灵活性
传统教学以讲授式为主,教师把知识以讲述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等经过教师的消化,面面俱到地教给学生。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不到体现,容易导致他们对学习感到枯燥,甚至于厌倦。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参与。新课程理念下的新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灵活科学地运用这些方法,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及科学探索精神。这些都为学生今后人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中,无论是讲授式,还是自主式、合作式及探究式教学,都各有优点与不足,教学过程中到底采用哪一种方法,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综合采用,切忌长期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和模式。
(五)魅力性
教学艺术的魅力是教学美的集中体现。
为此,历史教师要在教材内容的挖掘上,追求引人入胜的形象魅力;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创造扣人心弦的情感魅力;借鉴不同的表现手法,创造教学语言的艺术魅力;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追求风格独具的个性魅力;以高度的人格力量,塑造新时代教师的教态魅力。凡此都集中体现了历史课堂教学的艺术价值。一个有教学魅力的历史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对教材处理得得心应手,讲课时妙语连珠,挥洒自如。引导学生学习感悟,渐入佳境。学生的心扉被“金钥匙”打开了,知识的源泉注入他们的心田,能力在他们身上潜滋暗长,智慧得到了开拓发展。
总而言之,时代在前进,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应该不断地进行,这样才能为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让课堂变成师生共进步的欢乐园。
第四篇:艺术课堂说课稿
本次教研组长示范课,我们着重研究的课题是艺术课堂综合教学,采取了指定执教老师,指定执教领域的方法,并落实顾骁雁老师上音乐绘本整合课堂;时洁老师上绘本美术整合课堂;郑兰老师上音乐舞蹈整合课堂。
观摩课结束以后,我们组织教师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
第一,你听了这三堂课,对艺术整合教学有什么新的感想?
第二,在这三个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
第三,对这三堂课提出改进意见。
在讨论中,我作了如下发言:
第一,你听了这三堂课,对艺术整合教学有什么新的感想?
以前,外出学习,尤其是幼儿园引进奥尔夫音乐以后自己参与了实践操作。对艺术整合概念有一个粗浅认识,对艺术教学整合的意义和作用也有一些了解。但是,在确定整个幼儿园班级艺术活动时,仍然有整合艺术教学做拼盘的想法。比如:允许老师安排乐音课和文学课,绘本课和美术课。一些老师在班级艺术活动开展时,也有过很多困惑。在解答老师们提问时,我的回答既清楚又含糊。因为,在心里有一种明确的理念,但概念如何表达不是很清楚,没有找到完整的、科学的概念阐述。
三位教研组长的课,让我更加坚信,走艺术综合之路,方向是正确的。同时,对艺术整合教学的意义也理解得更加渗透。比如:顾老师的绘本音乐活动《最好吃的蛋糕》,以一个生动的绘本故事作载体,寻找了大量与故事情节相匹配的音乐。音乐的介入,使得故事形象更加生动、有趣、直观;音乐的介入使得故事的场面更大宏大、逼真;音乐的介入使得幼儿更好的理解、感受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孩子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也接受了音乐的熏陶,孩子们在倾听音乐时,非常投入。从另一个角度看,故事给了抽象的音乐于形象,让看不见、摸不着的旋律变得具体、形象,变得可以理解,可以触摸。
时老师的绘本美术,非常巧妙地将美术的技能学习融进了绘本故事。横线条,竖线条,容在故事中间,教与学不留痕迹。绘画反过来也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什么叫横线?什么叫竖线?什么叫方格子?不需要老师作更多解释,通过画画一下子就明白了。
记得沈雁园长带领我们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时,读过这样一段理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艺术,在它的教学空间里,包含了语言文字、音乐美术、表演设计等多方面的教学门类”,“只有通过这种原本的唱奏动说综合的艺术才能把人类最宝贵的生灵东西开发、挖掘出来,并使他(她)一生永葆青春活力!”在这三堂课中,我感受到了这些话的影子。
第二,在这三个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
1、三堂课,让我认识到艺术整合教学的力量。同时,也意识到这方面的工作只是开了个头。以后,需要我们去探索、研究、钻研的内容还很多,需要我们走的路还很长。
2、学到了教研组长的创新、钻研精神。顾老师为了支持我的想法,花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寻找与故事匹配的音乐。时老师为了上好这堂课,也给自己加压,尝试了多个教学方案。郑兰老师,虽然这堂课已经对家长展示过,但是,在这次活动中,她对自己的课又做了多次改动。在这次研讨活动中,她将自己舞蹈教学的方法、经验融入其中,让我们看到了音乐舞蹈教学的精彩一面。也为舞蹈教学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研究的案例。
3、没有钻研精神、没有跟自己日常教学相联系、没有跟自己的教学特长相联系的公开课,肯定缺少研究的价值,成功率也不会很高。
第三,对这三堂课提出改进意见。
第一堂课的意见:
孩子参与的热情很高,但是,课堂显得不够有序。老师要加强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假如孩子再沉稳一点,教学效果会更好。
第二堂课的意见:
教师课堂上过于紧张,以至于语言不够连贯,使得孩子浸入故事情节受影响。
第三堂课的意见:
教师在要求变排队形时,要求太高,与孩子的实际水平不合。
这样的课堂一定要在自己班级展示。因为,公开课展示的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人风采,还要展示班级的特色,孩子的特色优势。
第五篇:平面构成课堂教案1
平面构成课程单元设计
教案首页
第 1 单元 第 1 周 4 学时 单元标题:
形态构成要素
课堂类别:
理论讲授、现场教学、综合练习等;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含义 2.能力(技能)目标:
掌握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以及在设计中的意义及应用。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举例说明。
2.难点:了解平面构成在今后学习中的重要性,讲解结合图片说明。点、线、面的灵活应用及灵活理解。
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讲授、讨论、案例教学法
手段: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录像片 教学材料及工具:课件,视频
教案正页
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旧课:无 二.新课内容:
(一)导入任务,明确要求平面构成的概论
(1)平面构成的产生与发展(2)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的重要性
前一段我们学习的素描和色彩,这些都是造型基础。这次我们的构成课程是现代设计造型基础,也就是我们从事设计的第一步。所以学好构成课是非常必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大构成之一--------平面构成。
(二)教学内容
一、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
构成就是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具有美好形象和色彩的一种新的形体.这种组成的行为及过程就叫构成.所谓平面构成就是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将造型要素(点、线、面)进行理性的组合排列主要在二维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的界 限,描绘形象。
二、平面构成的目的和意义
构成设计作为基础训练的一种手法,它打破了传统美术的具象描写手法,主要是从抽象形态入手.构成和绘画不同;绘画讲概括,其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都是整体的;构成讲分解,它把对象分解成最小的单元,然后再根据作者的思想配合一定规律重新组合起来.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现代美术设计不可缺少的训手段之一, 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基础。
平面构成作为设计的基础训练,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把注意力集中于造型能力的训练.特别在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形象思维的敏感性,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是一条必经的途径.(三)技能训练
1)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
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创作能力
想要设计作品,首先要有正确、客观的观察方法,以便发现问题,整理分析和梳理脉络、展开想象。我们创造的是全新的设计形象,而决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复制,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去观察世界,按照人类的心理学的规律总结出创作的内在思想,在此基础上利用形态构成要素去创造设计的表象。
2)培养有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有三个部分:一,学习以往优秀的设计作品,积累有益设计手法;二,向大自然学习,突破现有设计主题,发现新的闪光点;三,借用其他先进学科的研究方 法,开辟新的思维领域。
3)发展与新技术新材料相结合的创作方式新的材料和新的技术的出现不但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创作构思,而且也可以改进原有的设计方式,降低成本。(3)构成的思维
按照人类的思维方式可分为两类: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接近于感性,更接近于现实的世界,它是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感性习惯,并没有严格的合理性,可以萌发出更多的想象力和创作力。逻辑思维更多注重事物的现实和理性,有着严格的构架体系,求证原因与结果的必然性,逻辑思维是人类知识与经验积累的结果。(4)平面构成与抽象形态
形态,一般指事物的形状与表现。是外部的表现也是内在结构的表现形式。在设计中分三种:概念形态、现实形态、和抽象形态。通常将空间所规定的形态归结为概念形态。由两个要素构成:一是质的方面,有点、线、面、体之分;二是量的方面,有大小,宽窄之分。现实形态是现实存在的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和人工的形态。抽象形态分两种:一是现实形态抽象后的再现形态,往往是简单的几何形态,二是概念形态的直观化,即纯粹形态。(5)平面构成形态与知觉心理
相同的图形在不同人的眼中产生的视觉效果是不一样的,得到的有效信息业是不一样的,这往往与观察者的以往经验、注意程度、兴趣爱好相关。根据知觉心理分为空间知觉心理、时间知觉心理和运动知觉心理。空间知觉心理是反映事物的大小、形状、远近、方位等空间特征;时间知觉心理是反映事物运动过程先后、长短的延续性和顺序性;运动知觉心理,这部分知觉反映事物自身和其他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移动。知觉心理是围绕人的思维展开的一个“力场”。平面构成就是研究以上诸多知觉心理的视觉部分的学科。
三、新课小结:
本节讲了平面构成的产生和发展以及为什么学习它和怎样去学习,使学生明白学习习近平面构成的意义,知道学习习近平面构成和以后所学专业的联系。
四、课后作业:
作业一:点、线、面及点线面组合的构成各四个,规格:A4 要求:1.注意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画面的整体感 2.草稿数个,教师确定
详细见作业样板 本节课确定作业底稿